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一世欢-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外传来声音,“姑娘。”
  姜令仪连忙跑出药房,只见张虎领着几个衙役往厨房搬东西。
  姜令仪脱口而出,“米粮都到了,他回来了吗?”
  张虎十分苦闷,“还没有,这米粮是店里老板送来的,他说公子没和他一起。有事先走了,姑娘不必担心,先熬些粥,让大伙垫垫肚子。累了一天,都空着肚子。”
  姜令仪打开袋子,有米有面,她凝神想了一想,先拿了水和面,面和好后,便往锅里了加了一锅水,将米洗净加了进去。盖好锅盖。便开始生火。
  不一会,锅里开了,姜令仪退了几根柴,用细火慢慢的熬。
  这才开始做馒头。
  几个衙役寻着香味而来,忍不住赞道,“姑娘好手艺,难怪公子非要留姑娘在这里。”
  几人在府衙也算衣食无忧,跟着徐伯卿到了这文江县饥一顿饱一顿的,骤然闻到粥香,自然是口水直流。
  姜令仪拿碗每人盛了一碗,一面说道,“都安置好了吗?还剩多少房间?”
  张虎道,“光棚子里的那些就住了二十来间,现在那些县衙的衙役有几个有了症状,便分两间住了,只等赵大夫来确诊。还剩了十来间,不知道够不够。”
  这时馒头香了,姜令仪拿了几个出来,“一人就一碗稀粥,半个馒头,委屈几位大哥了。”
  张虎与姜令仪已经有些熟了,忙道,“这就够了。姑娘自己也用些。”又对几个同伴说,“快些吃,吃了好送饭去。”
  姜令仪本想着等忙完在吃,谁知道最后就剩下来两个馒头,和一点粥。
  姜令仪拿了馒头,想着赵天瑞和徐伯卿还没回来,还有跟着赵天瑞的常青,她到底舍不得吃。
  他们都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比不得她贫苦出生。她咽了咽口水,将馒头放进锅里热好,突然想起了早上吃的那个馒头,越发觉得饿。
  她盛了半碗粥,小口小口的啜着,这时耳畔传来一个声音骂道,“怎么,徐大少就给你吃这个,看我不找他算账。”

  ☆、第十四章 做菜

  姜令仪猛的回过头,看见赵天瑞正咧着嘴朝她笑。
  他的衣摆裤脚湿漉漉的,头发上湿漉漉的。
  姜令仪忙将他拉到灶台前,将火烧旺了。对他说,“先将衣服烤干。”
  赵天瑞突然觉得很温暖,他活到二十来岁,第一次有了温暖的感觉。他顺从的坐下来,烤着裤脚,漫不经心的答道,“哪里就那样弱,你当我是你们女儿家,身娇体贵的?风吹吹就倒了。”
  姜令仪觉得很安心,她揭开锅道,“我留了馒头,你和他一人一个。”
  赵天瑞突然觉得心酸。
  他自幼衣食无忧,后来被逐出家门,凭着一手医术也能混个温饱,他来到文江县,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患者,都是些贫苦百姓。
  他的伙食是另做的,那米黄里泛黑,吃的他难以下咽,他从来不觉得这些简单的吃食这么难能可贵,刚刚看见她艰难的将馒头放进锅里的情景,他的心里竟然觉得难受。
  她自己饿着,还给他留了馒头。这样的感动他从未有过。
  然后他变戏法一样从身后变了一个布袋来。“你看看,这是什么?”
  姜令仪凑过来一看,小小的布袋里装了两颗鸡蛋和一小把青菜。
  她的眼睛里露出惊喜,“这些是哪来的?”
  赵天瑞得意洋洋的笑道,“你猜。”
  这样的小把戏如何猜不着,她又不是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只消一想便知道是哪家送的。不过看他这样高兴,她便也装作一派天真的模样,“这我如何知道。”
  赵天瑞果然更得意了,“这是赵家村的一个婆婆送的,她留我吃饭,我哪有那个时间,她便摸了两个鸡蛋让我带着。”说着他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本来不该拿的,后来想起你这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便带了回来给你。顺便讨了一把青菜。”
  他对她说话越来越柔和了,出诊也能心心念念的为她带回鸡蛋,她竟然有些受之有愧,
  她终究还是和前世一样,没有办法将别人的好看的理所当然,这两个鸡蛋掂在手里好像有千金重,她嗫嚅道,“我已经吃过了,我还是做给你吃吧!”
  赵天瑞忍不住生气了,他一把将布袋夺了过来,就要扔出去。
  姜令仪急忙拉住,大声道,“你做什么?”
  赵天瑞理直气壮的说道,“本来就是带给你的,你不吃,不扔了,留着做什么?”
  他说的理所当然,活的这样恣意,姜令仪心里羡慕,她好像从来没有这样任性过,她终于笑道,“不如一起吃吧?”
  赵天瑞这才笑道,“早该如此。”
  姜令仪将粥盛了起来,放进蒸馒头的锅里热着。
  她将这边锅洗干净,因为没有油和盐,青菜只能用水煮了煮,便盛在了碗里。绿油油的,煞是好看。
  姜令仪将两个鸡蛋拿在手里,探过头来问道,“赵大夫,你是吃水煮鸡蛋,还是鸡蛋羹。”
  赵天瑞一直打量着在灶前忙碌的女孩子。她稚嫩的脸上偶尔会呈现一种阅尽世事的沧桑,又带着一种超乎年龄的淡然,那沧桑让人忍不住心疼,那淡然又让人情不自禁的沉迷其中,她和他遇见的女孩子都不一样,言谈举止有几分大家闺秀的做派,做起事来又没有大家闺秀的忸怩,她身上似乎有贫穷烙下的印记,却偏偏没有对富贵的艳羡。
  他心里暗暗的下定决心,等这里的事情一了,离去时一定问问她愿不愿意跟着他,行医治病,有他吃的,绝不饿着他。
  赵天瑞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耳畔传来姜令仪的询问。
  他是男子,对鸡蛋是做水煮还是做蛋羹这种事着实不介意,只是随便回答道,“都行。”
  姜令仪最后做了水煮鸡蛋,因为蛋羹没盐,口感会差一点,而水煮的放不放盐都没有关系。
  她将青菜和煮鸡蛋摆好了。又替赵天瑞盛了一碗粥。
  赵天瑞的裤脚烤干了,便站起身来。
  一道闪电划破天际,映出了门外一个身影。把姜令仪赵天瑞吓了一跳。待看清来人。
  两人都唬了一跳。
  徐伯卿湿漉漉的站在门口,水珠顺着俊郎的脸颊流了下来,衣衫服帖在身上。看起来异常狼狈。他的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袱,一身寒气的看着屋里温馨的两个人。
  赵天瑞率先叫道,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徐大少,上哪弄成这个鬼样子,常青呢,不是在门口等着你吗?让他给你找件衣服。”
  这时常青已经拿着衣服一路小跑着过来了,“公子,快换了,小心着凉。”
  常青要伸手去接徐伯卿手里的包袱。徐伯卿没有松手。
  这时传来咕噜的声音。
  姜令仪赵天瑞看着徐伯卿。
  徐伯卿脸上扯出一个笑蓉,“一天没吃东西,有些饿了。”
  姜令仪忍不住噗嗤一笑,这样的声音不该属于眼前这个温文尔雅的男子,他现在的样子越来越像凡间的男子,不再遥不可及。
  他看了看她的笑容,心情好了一些,便摊了摊手,“我也是凡人,是人就会饿,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常青急得不行,“公子先换了衣服。”
  赵天瑞若有所思的看着徐伯卿,“你去换吧,我们等你。”
  徐伯卿接了衣物,走了出去。
  姜令仪招呼常青,“你还没吃吧,过来坐。”
  常青跟在徐伯卿身边做小厮,眼力劲自然是有的,又怎么会杵在这里找不自在,他忙摆了摆手,“公子交代的还有事,姑娘给我盛点粥就行。”
  姜令仪知道大富人家的习俗,当下,也不勉强,给常青盛了一碗清粥,拨了两根菜,又掰了半个馒头,常青千恩万谢的走了。
  赵天瑞看着姜令仪忙忙碌碌的样子,心里十分的不悦,忍不住说道,“明儿,你还是跟着我,这厨房打杂的事让他们再找个人。”
  这时徐伯卿已经收拾妥当,他的衣服已经换过,头发没干,披在身后,不知是不是淋雨的缘故,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她明儿跟我去认尸。”说完便在赵天瑞旁边坐了。
  赵天瑞暴跳如雷,“那些尸体泡了几天,都快腐烂了,她去了能做什么?要是染了病怎么办?”
  徐伯卿不说话,只是看着姜令仪,他的眼睛很深邃,带着一种期冀,深深的看着她。

  ☆、第十五章 吃醋

  “我去。”姜令仪看着徐伯卿,简单的回答道。
  前世她便没有为父母亲人收尸,今生就好像是为了还债一般,她怎么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即使他不说,她的心里也有这样的愿望。
  她的心里突然很感激,她朝着徐伯卿正正经经的道谢,“谢谢你。”
  徐伯卿混不在意,眼睛里却含着笑“我并不是为了你,母亲托我寻找表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想着姑娘与表妹住的不远,兴许认得也说不定,便请姑娘帮忙去认认。再说,姑娘的家人也要认认才能安葬不是。”
  他将表妹二字咬的极重,姜令仪忍不住想要翻白眼。他几时这样叫过她。
  赵天瑞却是十分的疑惑,“你知道灵枢是哪个村的?”
  姜令仪心里紧张,她不想再以姜令仪的身份被徐家收养,不想再过以前的生活,生怕他再说出什么。
  徐伯卿撇了姜令仪一眼,她的表情都写在脸上,他心里暗暗好笑,一脸认真的问道,“还没问灵枢姑娘是哪个村的?不过这次受灾的村子都是连着的,姑娘应该认识的,姑娘说是不是?”
  赵天瑞倒没听出什么,也在一道,“灵枢,你明天将你家人殓了就顺便帮他找找,你不知道,我们这一路走来,他天天做梦都在寻找表妹。”
  姜令仪尴尬一笑,心想,他梦里寻找的表妹可不是她,她将剩下的一个半馒头端来,放好,“快吃饭吧,菜都凉了。”
  三人坐了下来。
  两个鸡蛋,三个人,自然是不够分的,姜令仪打定主意自己不吃,让两个男子一人一个。
  自己夹了一颗青菜,小口的吃着。
  赵天瑞拿回来鸡蛋是给姜令仪的,两个大男人补什么补,他看了看徐伯卿,人高马大的,坐在那里,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在那喝着粥。他第一次觉得徐伯卿十分的碍眼,但是多年的交情,他不得不把鸡蛋匀了一个徐伯卿,留下一个自己拿过来。
  两个男人同时将鸡蛋递到姜令仪面前,
  赵天瑞说道,“快吃了。瘦的像个什么样?”
  徐伯卿说道,“我不爱吃鸡蛋,你吃吧。”
  气氛十二分的尴尬。
  姜令仪有点脸红,看着面前的两个鸡蛋。和眼前两个暗暗较劲的男子。
  她只是莞尔一笑。“鸡蛋你们吃吧,我只想吃馒头。”
  徐伯卿看了赵天瑞一眼,
  赵天瑞也正看着徐伯卿。
  赵天瑞心里十分的不解,在他心里,姜令仪是他先认识的,鸡蛋也是他拿回来的,徐伯卿拿着他的鸡蛋去讨他先认识的姑娘的欢心。普天之下都没有这个道理。这样一想,徐伯卿的居心就有些不良了。
  徐伯卿心里也是十分的不解,他认识赵天瑞几年了,第一次看到他对一个女孩子这样上心。
  他撇了姜令仪一眼,女孩子的脸上没有了以前畏畏缩缩的胆怯,即使坐着,她的腰也是挺得很直,她的眼睛很大,有了神采,看起来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美,她笑的很温柔,似乎还带着一点狡黠。说话时,也不是试探性的商量,而是掷地有声的坚决。
  她和以前不一样了,虽然只有十三岁,已经能够吸引男人的目光了。
  赵天瑞又将鸡蛋推到姜令仪的面前,“你刚刚说过,我们一起吃的。你若不爱吃,就不会这样说。”
  徐伯卿在旁边看了,不动深色的拿过一个馒头掰成两半,自己拿了一半,另一半递到姜令仪面前,“不是要吃馒头吗?”
  赵天瑞眼睛里冒着火,冲徐伯卿吼道,“徐伯卿,你不是有了未婚妻了吗,凭什么对着灵枢献殷勤,你再这样,我明天不许她和你一起去了。”
  人就是这样,每个人对自己一手打造的东西都会怀着特别的感情,更何况姜令仪不是物品,而是人,这样的感情就会加倍。
  赵天瑞给姜令仪起了名字,看着那个衣衫褴褛的小丫头,蜕变成青涩动人的少女时,便本能认定姜令仪属于自己。
  当然这种感情原本还很懵懂。当徐伯卿出现时,这种懵懂的感情便极速的爆发出来。
  就像你看上一样东西,本来只有几分心动,这时有人来抢,这种心动就会成倍的增加。
  这时候的赵天瑞对姜令仪除了男子对弱女子本能的怜惜以外,大底便是这种感觉。
  徐伯卿心里生了警惕,不过他仍然是镇定自若的,他直接无视赵天瑞的火气,将馒头往姜令仪面前推了一推,温和的笑道,“快吃,不然晚上该饿了。”
  姜令仪接过馒头,笑了笑,“谢谢徐少爷。”转手递给赵天瑞,“赵大夫,吃馒头吧。”
  赵天瑞果然眉开眼笑的,以胜利者的姿态接过馒头吃了起来。
  姜令仪伸出另一只手拿了之前给常青掰剩下的半个馒头,吃了起来。
  徐伯卿也不生气,自顾自的吃着手里的馒头,一时之间,三人之间都没有说话。
  徐伯卿吃完就离开了厨房,鸡蛋他依然留在了桌上。
  赵天瑞看徐伯卿走了,便将自己的鸡蛋递给姜令仪,“快吃,不吃我可真生气了。”
  姜令仪笑着接过来,“那你呢?”
  赵天瑞将徐伯卿留下来的那个鸡蛋拿过来,“我吃这个。本来两个都是给你的,不过他拿过的你不能吃。”
  他这样较真,姜令仪忍不住格格的笑起来。
  徐伯卿走出门,听到厨房里传来欢快的笑声,心里十分的酸楚。
  她的笑容很美,却从未对他笑过一次,他突然想起在药棚里看到的那一幕,赵天瑞极耐心的为她梳头。她转过头来一笑,“好不好看?”
  她笑的眉眼弯弯的,这样的笑容他却从未见过。
  他一想起她头上用来束发的布条,心里便百般的不是滋味。
  她依然关心他,她本来就是心地善良的女子,她甚至没有恨他。
  她只是有意的疏离,有意的回避,他可以真切的感觉到,她并没有和她赌气,并没有欲拒还迎,她只是单纯的想远离他。单纯的想过着没有他的日子。
  徐伯卿的唇边渐渐的凝起一抹笑容,想躲就躲得掉吗?

  ☆、第十六章 水源污染

  姜令仪一边吃着鸡蛋,一边问道,“那些守卫有好几个有了症状,你回来后有去瞧过吗?”
  赵天瑞回答道,“瞧了,有四个是瘟疫,其他几个还好,不过还是得再观察一下。”
  “那你今天一共去了几户人家,患瘟疫的多不多。”姜令仪问道。
  赵天瑞叹了口气,“就去了赵家村,已经有五户人家有了症状。别的村子估计也会有。我给他们开了药。希望明日里朝廷下派的太医能到。这样我就能安心的专研药方了。”
  姜令仪十分的惊讶,“怎么会呢?李家村并没有遭受洪灾。再说,这边患瘟疫的都被隔离起来了。”
  赵天瑞摇了摇头,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两人吃完鸡蛋。噎得慌。姜令仪问道,“你要不要喝水。我去烧一点热水,有没有驱寒的药,我顺便给徐公子熬一点药。”
  赵天瑞十分的不悦,“大老爷们,吃什么药,你看他睡一晚上肯定好,你烧点水就好了。”说完好像想起什么,猛的抓住姜令仪的胳膊,急急的问道,“你们村里的人平时都是喝凉水吗?我是说,水打回来,没煮过直接喝。”
  姜令仪吃痛,她看着赵天瑞急迫的神情,便回答道,“不煮的。”
  村子里的人自幼习惯喝生水,姜令仪在徐家才慢慢的养成了喝热水热茶的习惯。那一回,她到小厨房去给姜氏熬参汤。在炉子前待久了,有点口渴,顺手在桶里舀了一瓢清水就要喝。这时两个丫头刚巧进来。顿时就嚷嚷起来,“姜姑娘,你怎么喝凉水。”
  人们日子过顺畅了,就喜欢多点谈资,所以自古以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便是这个道理,更何况是徐府,人多口杂,姜家姑娘在厨房用水瓢喝凉水的事情瞬间就传遍了。
  徐老夫人,也就是姜氏的婆婆,徐伯卿的祖母专门派了婆子过来训话,那婆子是徐老夫人的陪嫁,生的五大三粗的,站在那里,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她一脸的不屑,甚至都不愿意隐藏,指着姜令仪说道,“虽说来者是客,到底要入乡随俗,姑娘既然住在了徐家,就要把那些乡间的低贱行为改掉,就算做不了大家闺秀,最好也不要再做这种事,让丫头们都跟着看笑话。”
  刚巧徐伯卿和其胞弟徐叔文来给姜氏请安。
  许叔文问道,“哥,这就是母亲的乡下侄女吗?”
  徐伯卿瞪了胞弟一眼,这才上前,“张妈妈,今儿怎么有空过来?”
  张妈妈忙上前行礼,“见过大少爷,见过二少爷。”
  徐伯卿上前虚扶了张妈妈,“使不得,您是照看祖母的老妈妈,自然也是长辈,平日里张妈妈是大忙人,今日凑巧撞上了,便去我哪里喝杯热茶,正好我还有事要请教张妈妈。”
  徐伯卿出了名的谦恭有礼,他三言两语便将张妈妈哄走了。
  姜令仪知道他为她解了围,却窘迫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她宁愿被张妈妈训斥,也不愿被他看到,她每一次最窘迫的时候总会遇到他。
  后来姜令仪便开始严格的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她自幼乡野之间长大,本不习惯这些礼仪规矩,这一来,便更加的寡言少语。
  冷水也没有再喝过。
  这个习惯从前世带到了今生,现在赵天瑞突然问起,那些记忆便如潮水一般涌了过来。
  赵天瑞太过激动,这才发现自己还紧紧的抓住姜令仪的手臂,他忙松了手,“没弄痛你吧?”
  姜令仪揉了揉手臂,问道“你刚才怎么啦?”
  赵天瑞这才哈哈大笑,“灵枢,谢谢你,我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染瘟疫了,因为他们喝的水有问题。你记住,喝水要煮开,知道吗?”
  他交代了几句,便朝门外走去,“我要和伯卿商量点事,你收拾完了,就找间空房歇息。”
  姜令仪看着赵天瑞风风火火离去的身影,心里十分羡慕,他的恣意终究是她所欠缺的。
  她烧了水,因为怕烫,便用碗凉好。又将厨房稍稍收拾了一下,正喝着水。
  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这个拿去吧!”
  姜令仪回过头看见徐伯卿手里拿着一个包袱递过来。
  她没有接,若没记错,这个包袱是他刚刚回来时拧在手里的那一个,她笑了笑,“徐少爷这是什么意思,我以为我说的够清楚了。”
  他总是喜欢施人恩惠,她却已经不习惯受人恩惠。
  那一世他便是如此,那一世她将他的好点滴放在心头,可是后来那些好却变成毒药,噬心蚀骨。钻心疼痛。
  现在的他有些变本加厉,总是莫名其妙的关心她,可是她已经不需要了。
  姜令仪不知道包袱里是什么,她也不感兴趣,只是后退了一步,拒绝的很明显。
  徐伯卿仿佛料到被拒绝一般,他将包袱又往前推了一推,“你不会以为我喜欢上你吧,其实这包袱是”
  姜令仪挥手将包袱推开,,“不要再说了。”
  徐伯卿故意没拿稳,包袱掉在地上,露出一套浅蓝色的女装,女装上面放着一副小小的银坠子,这银坠子是姜氏出嫁时姜家置办的妆奁。
  那时姜令仪并没有出生,本来应该不认识,不过姜令仪前世在姜氏身边待过几年,她一眼便认了出来,“你怎么会有这个这幅耳坠的?”
  徐伯卿笑道,“你爱要不要,我不过是受人之托而已。”
  姜令仪蹲下来,将包袱展开,耳坠旁边是浅蓝色的发带,姜令仪忍不住问道,“是姑母让你带给我的吗?”
  徐伯卿邪魅一笑,“你不会真以为是我买给你吧?姜令仪,活了两辈子,没变聪明,倒是自作多情起来了。”
  姜令仪恼道,“东西带到了,人可以出去了吧?”
  徐伯卿却站着不动,端起了烛火,“天瑞和我住一间,你就住我们旁边好了,有个照应。一起走吧。”
  这回姜令仪倒没有拒绝,捧起包袱,便跟在徐伯卿身后。徐伯卿拿了烛火走在前面,拐了一个弯,徐伯卿推开一个门,“你就住这里,我和天瑞住旁边,有什么事,叫一声,还有,衣衫有点湿,你晾一下才能穿。”
  徐伯卿交代完就回了房,赵天瑞正在撰写预防瘟疫的方法和药方,看徐伯卿回来,忍不住问道,“撒泡尿怎么这么长时间,你不会是去纠缠灵枢了吧?”
  徐伯卿淡淡一笑,“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你不会是怕了吧?”

  ☆、第十七章 送衣服

  赵天瑞放下笔墨,借着烛光,他看见徐伯卿脸上认真的表情,
  他先是疑问,随后是诧异,现在已经愤怒了,“你们门不当户不对的,若只是想玩玩,你找谁不行,偏偏找她。”
  徐伯卿只是看着赵天瑞,“儿女之情,讲究的是缘分,天瑞,我敢跟你打赌,等这瘟疫之事一了,你便去问她,若她愿意同你一起四处漂泊,我绝对不加阻拦。若她愿意跟我回徐府,你也不能再说什么。”
  赵天瑞觉得徐伯卿简直脑袋抽风了,灵枢怎么可能跟他回徐府,。
  赵天瑞欢快的答应了徐伯卿的提议,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徐伯卿一边展开草席一边说道,“你已经输了一半。我今天在县城买了两套女装,刚刚已经给灵枢送过去了,而她已经收下了。”
  赵天瑞并不相信,“乱说,灵枢连你递给她的鸡蛋都不吃,怎么会收下你的衣服。”
  徐伯卿将草席往地上一铺,随意躺好,“信不信由你。反正明天就可以看到。”
  徐伯卿心情已经大好,躺在草席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赵天瑞好不容易静下心来,将防瘟疫的方法记录了下来。却是再也睡不着。
  姜令仪也睡不着,她展开包袱,那套浅蓝色的衣衫下边还有一套鹅黄色的女装,有些湿,但不严重。她想起徐伯卿回来时浑身湿漉漉还滴着水。而这两件衣衫却没有湿透,看来他将这个包袱保护的很好。
  他还是那样细心。
  姜令仪心里不是不感激的。
  她将衣衫展开,铺在草席上。她想起了姑母。她十三岁进徐府,姜氏瘟疫治好后身体一直很差,姜氏一生无所出,脾气也不好,不高兴的时候就喜欢骂姜令仪。那一年,程锦儿过门,程锦儿心高气傲,向来不把姜氏这个婆婆放在心里。
  请安也是三五天来一回做做样子,后来,程锦儿怀孕后,更是连样子也不用做了。
  姜令仪十五岁那年,程锦儿难产而死,姜氏就一直想将姜令仪嫁给徐伯卿做继室。
  平心而论,姜氏待她说不上有多好,不过姜氏却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无论是那一世还是这一世。
  姜令仪轻轻的抚摸着衣衫,心里百感交集,她不打算再回徐府,这两件衣服就当做是留恋吧。
  她抖了抖包袱,里面还有一把梳子,一面铜镜。几根发带。和一双绣鞋。
  姜令仪有些惊讶,又有些狐疑。忙拿起那对银坠子细瞧,银坠子确实是真的,姜令仪百思不得其解。
  姜氏从来不是一个细心的长辈,这些年派婆子送年节礼,都是一些吃食,姜家人背后没少说她。
  姜令仪后来才知道姜氏在徐家并没有多少地位,她自己也过得十分拮据,姜令仪细看这衣衫,样式虽然普通,做工却很精美,还有这梳子镜子,打造的都很精细。就算姜氏想起送自己两套衣服也没什么,她如何会想起送梳子。
  只有一种可能,
  这些并不是姜氏送的。
  天色渐渐的亮了,雨在夜里停的,天依然灰蒙蒙的。
  姜令仪将所有的东西依然包进了包袱里放好。整理了一下衣衫,就到厨房里忙活起来。
  赵天瑞自从到了这文江县,便再也没合过眼,后半夜勉强眯了一会,睁开眼时,天已经大亮。
  徐伯卿却起的很早,来到厨房,一眼便看到姜令仪仍旧穿着那声男装,他只问道,“衣服不合身吗?”
  姜令仪头也不抬,一边加火一边说道,“太合身了,姑母从未见过我,怎么知道我的尺寸。徐少爷能不能告诉我。不过我很奇怪,那银坠子是怎么回事?”
  徐伯卿听了反而笑道“没想到,你确实比以前聪明不少,衣服是我买的,坠子是母亲交给我的信物,好方便与姜家的人相认。我还在想,也许你发现不了,没想到是我小瞧了你。”
  姜令仪笑了笑,“徐少爷过奖了。”
  “你还是叫我徐少爷,看来我们之间注定只能当陌路人了,你吃了天瑞给你的鸡蛋,却拒我于千里之外。你的想法我已经十分清楚了,不过你对我却有些误会。”徐伯卿逼近一步说道。
  姜令仪抬起头,他们之间离得很近,似乎能听的到彼此的呼吸声,她的心跳猛的加速,“什么误会?”
  徐伯卿微笑道,“我们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也知道我心里只有锦儿,送你衣服不过看我母亲的面子,你却对我这样戒备,莫不是心里对我尚未忘情。”
  姜令仪有些羞恼,用力的将徐伯卿一推,怒道,“你才自作多情,嫁猪嫁狗也不会嫁给你。”
  徐伯卿哈哈大笑,“你不敢穿我送的衣服,就是不能对我忘情。”
  姜令仪噌的站起身来,“谁说我不穿。你看着锅里,别煮糊了。”
  她起身回房,解开了一头秀发,将刘海梳了下来,依着记忆的样子梳了双髻,用发带细细绑好,又换了衣服,鞋子。
  刚刚换好衣服,就传来敲门声,姜令仪打开门来。
  赵天瑞站在门前,脸上的表情变化多端,有惊艳,有不解,居然还有气愤。
  姜令仪恍若未觉,招呼赵天瑞,“一起吃早饭吧。”
  赵天瑞一脸不高兴跟在她的身后。
  两人一前一后踏进厨房时。
  徐伯卿刚好望过来。
  姜令仪提着裙鋸款款走进,她一身浅蓝色的衣裙衬的整个人有一种娴静的气质,发带随着秀发垂下,随意而灵动。
  她很瘦,腰身盈盈一握,慢慢的走过来有一种弱柳扶风的气质,让人情不自禁想要保护。
  她的脸上却偏偏含着一股坚毅的神色。让人不敢轻视。
  她的脸是标准的瓜子脸,眼睛大大的,不再低眉顺眼,顾盼之间,神采奕奕。
  徐伯卿从未这样仔细的打量过一个女子,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从未认识过姜令仪。
  一个女子的气韵比容貌更重要,姜令仪的五官本自不错,可是前世的她畏畏缩缩的,这美便打了五分折扣,再往顾盼生姿的程锦儿身边一站,便生生的被比成了泥土。
  现在的姜令仪,虽然容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