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一世欢-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沁心楼光线极好,又带了独立厨房。姜氏几人还不明所以,小兰小菊却是十分高兴,笑嘻嘻的带着阿沁和静雨去拿行李了。
  几个丫头不去,便只用了一辆马车,常青驾车,徐伯卿便坐在了车内。
  徐伯卿身形高大,往里边一坐,车子立马就觉得有些拥挤。
  姜令仪不由得又靠近了姜氏一些。
  一路上,徐伯卿和姜氏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姜令仪便坐在一旁静静地听。
  车子越来越颠簸,走到村头时,车子便再也走不进去。
  姜令仪扶着姜氏下来。
  再一次踏上这条路,姜令仪的心里却分外平静。
  这里发生的洪灾和瘟疫对她而言都很遥远,唯一让她耿耿于怀的便是父母的死状。
  姜令仪看着那座合墓,因为事出从急,连一口棺材都没有,只是连着那一根树埋成了一座坟墓。
  姜令仪跪在墓前,慢慢的烧着纸钱,她对着父母说道,“爹,娘,你们放心,女儿会好好的照顾自己,一定会活的好好的。”她站起身来,姜氏在祖母的坟前已经哭成了泪人。
  几人从庆山村回来时,天色已经晚了。
  吃过晚饭后。
  几个丫头便笑着引了姜氏姑侄去看了看房间。
  因为光线不错,房里并没有异味,几个丫头帮着把床被铺好,又把衣服整理妥当。
  虽然累了一天,可是这在这新的地方,姜令仪真心睡不着。
  她披了一件衣服,依在楼前眺望。
  隐隐的有琴声传来,琴声不远,依旧是那一首思亲,反反复复的弹奏,回荡在夜空里,听起来格外的哀婉。
  夜晚的心思总是格外的敏感,离开了徐府,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姜令仪的心异常的柔软。她整理好衣衫,提了一盏灯,便轻轻的下了楼。
  静雨忙了一天,显是累了,并不知晓。
  姜令仪打开院门,不过走了几步,便瞧见一个凉亭,徐伯卿端坐在凉亭之中。
  她看着他,那笔直的身躯带了一丝迷茫,指尖的曲子不断流淌,在寂静的夜空里普出一段段哀愁。
  一曲终了。
  他并未停止,只是起了头,又继续弹奏起来,姜令仪离得近了,越发的感受到弹琴之人藏于曲中的哀伤。
  那哀伤中有对亲人的思念,有对人生的无奈,有对命运弄人的隐恨。
  这样的情愫让姜令仪平平的生出几分心心相戚来。
  她忍不住轻声唱了起来。
  平地烽烟起。
  她的声音很轻,似乎在呢喃,她刚刚唱了一句,徐伯卿整个人震了一震,琴声停顿了一瞬,不过只是一瞬,琴音便再次流淌开来。
  姜令仪跟着曲音继续唱到,
  满月照别理。
  叹尘世春秋几许。
  故景依稀,遥遥锦书难寄。人生如戏,
  回望眼。
  零落成泥无踪迹。
  更那堪风雨。
  今夕何夕,一抔黄土,只剩的离愁满地。
  这歌谣和着这曲音,渐渐的有了一种心灵相依的默契。
  他们都没有父母,各自伤怀着各自的身世。
  在这寂静的秋夜。
  两颗心因为一支曲子,抛却了爱恨情仇,终于有了一种寂寞相依的感觉。
  一曲终了。
  他没有再弹。
  她也没有再唱。
  那股淡淡的忧伤萦绕在四周久久不能散去。
  良久。
  他回过头。
  身后并无人影,仿佛刚才那一幕只是幻觉,那个他心心念念的女子从未出现过一样。
  徐伯卿一早就离开了。
  姜令仪待在小楼,并没有相送。
  姜氏走了进来,看着姜令仪下的楼来,笑道,“怎么不多睡一会。”
  姜令仪看着姜氏怀里抱着一个大包袱,便问道,“姑母,这是什么?”
  姜氏打开包袱,却是一大袋碎银子。“伯卿说,如今我们在这文江县,他不能日日看顾,省城的药铺又离的远,就给我们支了银子,让我们需要置办什么,不要亏着自己。”她说完撇了姜令仪一眼,“令仪,你说,如果伯卿知道他父亲的死因,会怎么样?”
  姜令仪笑道,“姑母真是操心的命,您放心,我们都要好好活着,谁也伤不到我们,走,我们去逛街。”
  姜氏还待再说什么,姜令仪已经挽了姜氏的手,回头对着小兰小菊说道,“你们两个就留在家里,把被褥拿出来好好晒晒。”
  姜令仪和姜氏往外走。江风领着三人过来,就要跟上。
  姜令仪皱了皱眉,对着四人说道,“江风,杨逸陪我们一起,陈林,周迟留在家里。”
  几人显是徐伯卿先交待过,忙拱手道,“是,小姐。”
  文江县的街道并不繁华,却很热闹,姜令仪每一个摊位都要瞧上一瞧,一路和姜氏说说笑笑,这时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孩童撞了上来。
  静雨慌得推了姜令仪一把,那妇人便撞在了静雨身上,两人跌在了一起,那孩子约摸七八岁,跌在地上哭个不停。
  江风,杨逸忙一左一右的护在姜氏姜令仪旁边。
  静雨忍不住要骂了开来,待看到那妇人的样子,却惊呆了。她捂住了嘴,唤了一声,“静云,你是静云?”

  ☆、第一百零二章 剖心置腹

  那妇人抬起头显是一喜,也顾不上哭泣的孩子,只是连声说道“静雨,是你,救救我,我是被人害的,你帮我告诉老夫人,告诉我父母。让他们来带我走。”
  她话音刚落。
  一个清冷的声音传入她的耳中,“你说,你被人所害,你可还记得是被谁人害得如此地步?”
  静云听着这熟悉的声音,慌乱的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这个女孩子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美丽,可是她深邃的眸子里隐含的邪气,静云睡梦中也不曾忘记。
  她仿佛感觉到记忆中的那把剪刀朝自己刺来。
  那种深藏于心的恐惧立刻袭上心头,她连忙翻身起来,一把扯了那个孩子,立刻消失在人群之中。
  静雨起身站在姜令仪身边。
  姜令仪目光清冷,她看着静云消失的地方,对江风说道,“想办法,把刚才那个女子给我找了出来。”
  姜氏十分疑惑,忍不住问道,“令仪,伯卿已经打发了她,看她这样子,想必过得也不如意,我们还找她做什么?”
  姜令仪换了一副依恋的笑容,“姑母,我们回去吧。”
  姜氏也不说什么,几人回了祖宅。
  姜令仪扶着姜氏坐好,这才问道,“姑母,您不想知道当初是谁害得您终生无子的吗?难道您不想报复吗?”
  姜氏叹了一口气,“不外是徐正礼和徐程氏两个,如今徐正礼已死,徐程氏卧病在床,即便我们什么也不做,她也活不了几年,我们难不成还回徐府不成。令仪,我和你说过,我想在这里给你找个婆家,以后就再这里陪着你。”
  姜令仪低着头笑道,“姑母,那是以后的事,我想了想,我们在这里住上几个月,就当是出游了,姑母您是徐家兄弟名义上的母亲,怎么能在这祖宅待一辈子。”
  姜氏正要开口。
  姜令仪已经笑着打断道,“姑母,您不能逃避,我也不能逃避,徐正礼已死,徐伯卿兄弟成亲,你作为嫡母,必须回去,而徐老夫人虽然卧病在床,可是人参燕窝吊着,便是再活上二三十年也是有的,她活着一日,就会不待见您一日。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姜氏心里蠢蠢欲动,她想起徐老夫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想起自己这十几年步履维艰的日子,想起徐老夫人病重后的舒心,想起了自己无缘的那几个孩子。她对着姜令仪说道,“令仪,便是回去,我也什么都不许你做,该怎么做,你告诉我,我来。”
  姜令仪笑道,“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用做。等着便是。”
  等着静云的出现。
  不管做什么,总要师出有名才是。
  她不信徐伯卿那么着急的打发掉静云,除了想帮着姜氏除去眼中钉,只怕更重要是不希望她从静云口中知道更多的内幕吧?
  她一直以为再也遇不到静云了,如今却被老天爷送到她们面前,她若视而不见,岂不是辜负老天爷的一片心意。
  姜令仪微微的笑了起来,既然徐伯卿想让她们回去,那么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却不是他说了算的。
  过了两天,江风便找到姜令仪秉道,“小姐,找到了静云了,她被卖到了城东李老爷的管家李三家里做儿媳,听说,那李三的儿子同哥才七岁,体弱多病,看的极是娇贵,静云名为妻子,实则连个保姆也不如。”
  静雨在一旁听了唏嘘不已,她自进了徐府便一直跟在静云身后,静云是家生子,又是徐老夫人的心腹,静雨总是分外巴结,此刻听到静云的遭遇却也是感慨万千。她偷偷的撇了姜令仪一眼,发现姜令仪正好望了过来。
  静雨心里咯噔一跳,想要表明心际,却又觉得太过刻意,最后只是如常的唤了一声,“小姐。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姜令仪转过头问向江风,“我想见见她,如何才能见到她?”
  江风说道,“白日里,李三要去做事,李三媳妇喜欢串门,静云一个人在家带着同哥。”
  静雨便在一旁说道,“小姐若是信得过我,不如让我去探探静云的口风。”
  姜令仪挥手打发了江风。
  这才微微一笑,“静雨,我信任你,可是静云不一定信任你。”
  静雨红了脸,嗫嚅道,“我如今是小姐的丫头,她定然不信任我。”
  姜令仪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一起相处了几年,你对着她,总也不忍心,可是我不会心软,也不能心软。”
  当日她刚刚重生,静云就被打发了,如今故人重逢,前世今生的帐总要算清楚才是。
  静雨忙要屈膝,“小姐,我明白。”
  姜令仪伸手阻止她下跪的动作,“静雨,虽然当时选择你是一个无奈之举,不过自你跟了我,我也从未拿你当外人,事实上,我也需要一个人能帮助我,你也知道,夫人年纪大了,性子偏弱,不管我做什么,总不能和她商量,我一直希望你能够做我的左膀右臂,这样我就不再那么孤独。”
  静雨听了热泪盈眶,忍不住抓了姜令仪的手,哽咽道,“小姐。”
  姜令仪拉了静雨坐下,“徐伯卿拿了阿玉腹中的孩子和我做条件,让我放了徐老夫人。为了圆姑母一个心愿,我自然是要答应的,所以我退居于此,用短暂的安宁换的姑母下半世的欢乐,可是一旦我们重新回到徐府,和徐老夫人之间必定是势不两立,也绝不可能和睦相处。”
  静雨忍不住问道,“小姐,你在徐老夫人面前一向乖巧,她对你也一向青眼有加,如何就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姜令仪摇了摇头,“她只是喜欢我的乖巧听话,很显然,我不可能一直装下去,她也一定会发觉,只是,有徐伯卿在,事情会变得十分棘手。”
  说完她笑道,“这些事情远着呢,静雨,我们等下一起去找静云。”
  静雨点头称是,她心里充满了不解。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静雨是姜令仪的贴身丫头,自然十分了解徐家兄弟对姜令仪的心思,她十分不解的是,姜令仪为何不好生利用男人的感情,而要这样辛苦的算计。
  她看着姜令仪,这个女孩子就像一个谜一样吸引着她。
  姜令仪看着静雨,几不可闻的摇了摇头。

  ☆、第一百零三章 用计1

  这日下午,姜令仪与姜氏说了,便带了静雨和江风去找静云。江风驾了马车,走了约一注香时间。
  马车稳稳停下,静雨扶着姜令仪下的车来,却是一条巷子。
  一下车,就听到几个女人的嬉笑声,“你今儿怎么这么晚?”
  一个女人说道,“还不是买的儿媳妇不省心,当初看她模样俏丽,说话爽快,还以为是个好的,这才买了进来给我们同哥儿做媳妇,谁承想连点家务事都做不好。”
  另外几个笑道,“她做不好,你慢慢教她便是,教不会,打一顿,保管什么都会了。走吧,听说今日华容布庄新到了一批料子,我们快去瞧瞧。”
  江风护着静雨姜令仪靠边站了,那个个女人大大咧咧的走了过去,胡同里一阵浓厚的脂粉味挥之不去。中间的一个正是先前说话的,年纪二十五六岁,平头大脸的,眉眼颇为犀利。
  这应该是静云的婆婆,这么年轻。
  姜令仪忍不住淹了口鼻。
  几人走到一个倒数第三家,敲了敲门,一个声音答应着过来开门。
  门缓缓打开,静云看见姜令仪,啪的一声就要关门。
  江风眼疾手快力大,一把抵住了门。
  静云眼见着门关不了,便撒泼道,“你们来做什么?”
  姜令仪已经笑着走了进去,静雨跟在旁边,见院子里有凳子,便搬了过来,掏了帕子仔细擦了两遍,递到姜令仪旁边。
  姜令仪缓缓的坐了,瞧着静云轻轻的笑,“我今日只是过来瞧瞧你。”
  静云看着静雨对着姜令仪的体贴,直看的目瞪口呆。这时听到姜令仪说话,便看向姜令仪。
  姜令仪眼睛很大,此刻笑的温柔,眉眼弯弯的。
  静云看的发毛,她忍不住说道,“看过了,便可以走了。”
  这时同哥从里屋叫道,“阿云,我要尿尿。”
  静云有些羞恼,到底进了屋,过了一会,才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同哥。
  同哥见院子里坐了很多人。有些害怕。
  姜令仪笑眯眯的对着同哥问道,“同哥,想吃糖葫芦吗?让这位姐姐带你去买糖葫芦吃好不好。”
  同哥果然有些心动。
  姜令仪朝静雨说道,“你和江风带了这孩子出去,他爱吃什么,爱玩什么,就买什么。买完就回来。”
  静雨不放心姜令仪,站着不动。
  姜令仪笑着使了个眼色。
  静雨便走到同哥面前,“同哥,我静雨,和你媳妇静云是好姐妹,我带你去买吃的玩的好不好。”
  同哥到底是孩子心性,每天跟着静云在家里,哪都不能去。此刻看见静雨衣着鲜亮,言语温柔,便巴巴的拉了静雨的手,“我要抱。”
  静雨果然抱了同哥儿出去。
  静云害怕了,她跪在地上哭道,“姜姑娘,你放过我吧。我已经落到了这步田地,你也看到了。”
  姜令仪偏着头,冷冷的问道,“你告诉我,当年夫人小产,是谁干的?”
  静云只是摇着头说道,“我不知道,夫人嫁过来时,我才七岁,如何知道这些事?”
  姜令仪也不催促,只是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七岁,你相公今年也七岁了吧?你说他要有个好歹,你以后得日子会怎么样?”
  静云摇着头,“不会的,你不敢,他要出事,你也逃不脱。”
  姜令仪哈哈大笑,“你当我傻,我既要做,自然有的是法子,”说着她顿了顿,斜斜一笑,“让他们疑到你的头上。不过你说的不对,他与我无冤无仇,只要你说出我想知道的事情,我便什么也不会做。”
  静云慌乱的想要跑出去。
  姜令仪已经说道,“你不会认命吧?”
  静云停住了脚步,疑惑的看向姜令仪。
  姜令仪扫了这屋子一圈,“你昔日眼高手低,如何在这种地方活得下去,熬的出头吗?”
  这时江风和静雨已经带着同哥回来了。
  姜令仪起身,“我们走吧。”
  走到门边时,她回头对着静云说道,“给你三日时间,你若不相信我的手段,只管试试,三日之内,你若到徐家祖宅来找我,我能助你脱离苦海。”
  姜令仪走后,静云便坐着一动不动的想事情。同哥才七岁,她已经二十岁了,同哥的母亲才二十五岁,等同哥长成人,她已经快要老了,而她的婆婆依然年轻。这样的日子便是熬到死也熬不到头。她能相信姜令仪吗?
  静云这样坐着,同哥吃饱了,趴在她的身上慢慢睡着了。
  李三媳妇回来后,看到饭也没做,屋子也没收,压着嗓子骂道,“你就让你男人这样睡着,也不怕他感冒,还不抱床上去放好,把柴火劈了好做饭。”
  静云想起那个噩梦一般的女孩子,再看看这比噩梦更恐怖的生活,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却说姜令仪回去,想起自己来的匆忙,随身带了一些药材并没有多少了,刚巧路过一间药铺,便带了静雨进去,却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大夫,姜令仪便拿出一张纸来,对那大夫说,“大夫,我买点药材。看看要多少钱?”
  谁知那大夫,听到声音抬起头来,一个美貌女孩子站在眼前,他眼睛一亮,问道,“这位小娘子眼生的很,怎么从未见过?”语气有些轻眺。
  姜令仪有些不悦。
  江风忙上前挡住姜令仪,“快把药包好。”
  那大夫手脚倒是蛮利落,只是不住地拿眼睛瞄着姜令仪。
  静雨付了银子,忙接过药材就走。
  三人出的那药铺,还觉得十分的恶心,药铺旁边有个大娘卖小玩意的,姜令仪便凑过去挑选,静雨看了爱不释手,姜令仪便笑道,“喜欢就买了。”
  静雨有些不好意思,姜令仪已经对着大娘说道,“给她包起来。”说完便问到,“大娘,可认识那药铺的坐堂大夫。”
  那大娘脸色一变,“姑娘可是进去买过东西?那姑娘要好好看看,他那铺子里好多都是劣质的药材,姑娘若不找他看病,单买药材,十有*都是变质的。”
  姜令仪倒没防着这一层,刚刚只顾着躲避那大夫的目光了,药材连看也没看一眼,此刻听着这大娘一说,忙让静雨拆了两包一看,一包白芷已经变了色,另一包当归有些发霉。

  ☆、第一百零四章 用计2

  姜令仪到没说什么。
  江风道,“我找他去。”
  大娘忙对着姜令仪说道,“姑娘,可别去,这万大夫最是没脸没皮,姑娘生的美,还是躲着点好。”
  姜令仪道了谢,付了钱,“大娘,这附近可还有其他的药铺?”
  大娘说道,“哪里还有,这东街原先有两家的,硬生生的被这万大夫挤走了一家。姑娘要买药材,只有去西街了,只是路途遥远些。”
  几人离开,静雨依旧嘀嘀咕咕的,“小姐,你怕什么,我们有江大哥呢。那大夫还能不退钱不是。”
  姜令仪笑道,“江风,帮我好好的打听一下这万大夫的来历。”
  几人回了祖宅,姜氏正领着丫头们做棉衣。
  姜令仪看了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姑母,这才十月份,您就开始做冬衣了。”
  姜氏温和的看了姜令仪一眼,“我们都有旧的可以先穿着,你不一样,你这几身还是上次在徐府做的夏衣,眼看着天凉了下来,我便让她们买了点料子,给你做几件,免得等天冷了,没得穿。”
  姜令仪撒娇道,“有姑母真好。”
  姜氏抬头问起姜令仪,“见到静云了吗?可说了什么?”
  姜令仪扬起笑容,十分肯定的说道,“不出三日,她就会找了过来。”
  静雨瞧着姜令仪心情愉悦,便说起自己的疑惑,“小姐,如何可以肯定静云三日之类能过来,可是静云已与小姐说好了。”
  姜令仪摇着头,笑道,“没有,我之所以这么肯定,只是因为她没得选择。”
  威逼利诱,她不信她不来。
  姜氏点了点姜令仪的额头,“你这个鬼精灵,少卖关子。”
  她说完紧挨着姜氏坐了,她这才说道,“静云今年二十岁,她丈夫七岁,她婆婆,我瞧了瞧也才二十五六岁,等她丈夫长到二十岁,她已经三十三了,而她的婆婆才三十八岁,光想想她也熬不下去。更何况我还恐吓了她。”
  都是女人,听姜令仪说完,几人俱是唏嘘不已。
  姜令仪知姜氏一直被婆婆压迫,听了静云的遭遇,只怕心软,便转移话题道,“姑母,我记得徐伯卿第一次送来的那个盒子里好像有间别院的地契。”
  姜氏也记得似乎有这件事。
  姜令仪已经对着静雨说道,“你去帮我把那个盒子拿来。”
  静雨很快就找来了那个锦盒,姜令仪打开来翻了一翻,果然翻出来一张地契,细细看来,地契的住址却在西街。离这东街倒有些远。
  姜令仪看了看,那别院倒是不大不小。她扬了头,道,“姑母,不如我们贴了告示,将那别院租了出去,如何?”
  姜氏倒是有些犹豫,“令仪,这别院我想留给你做嫁妆。”
  姜氏想让姜令仪嫁在文江县城,若有了一件别院做嫁妆,岂不是有了几分底气。
  姜令仪心里明白,却是莞尔一笑,“姑母,我想盘间铺子,不能将手头的银子都抛了出去,所以只能动这别院的心思了。”
  这些买卖方面的,姜氏不懂,都是由着姜令仪拿主意,此刻倒也不再劝阻,“既如此,你便拿主意吧!”
  姜令仪却分外高兴,细细的说了起来,“我刚刚回来时,看到东大街有间胭脂铺子要转出去,便进去瞧了一瞧,地方不大,位置倒是不错,只是里边的胭脂成色颇差,还不及我们日常制的,再者,我在百草堂卖的玉颜膏卖的极好。所以想在这里试试看。”
  静雨在一旁凑合道,“小姐每次让我拿去的玉颜膏都卖的特别抢手。那大夫见了我总催着要。说好端端的药铺快成了胭脂铺了。只是小姐,这胭脂铺子若开了起来,谁去看管?”
  这问题姜令仪倒没曾细想过。
  这时小菊走了过来,“小姐若是信任我,我倒可以一试。我父母在世时本是经商的。只是后来父亲死后,母亲便没了心思,这才败落的。”
  姜令仪来了兴趣,“若是如此,到时你便试一试,你若赚了,我便放你回去嫁人。你若赔了,就一辈子服侍姑母,如何?”
  小菊羞红了脸,跺脚往门外跑去。
  静雨忙上前拉住,“你努力一点,赚他一箩筐银子,小姐看了一高兴,保证给你找个好女婿。”
  几人一面说笑,一面做着针线活。
  这时江风已经回来,在门口说道,“小姐,那万大夫的来历已经查清楚了。”
  姜令仪只是问道,“那你说来听听。”
  江风道,“这人名叫万裕昌,本是外地人,在一间仁义药堂做药童,极是伶俐,嘴又乖巧,药堂的老大夫便招他为婿,亲自传他医术,谁曾想没几年,那老大夫便死了,万裕昌他娘子隔年也去了,这万裕昌便换了招牌,改做昌隆药堂。又娶了一个妻子。”
  姜令仪微微一笑,“原来竟是一忘恩负义的小人。”
  江风笑道,“可不是,这万裕昌当日入赘,对娘子最是俯首帖耳,如今新娶了媳妇,非打即骂,他医术虽好,不过唯利是图,又爱调戏年轻姑娘,乡里人恨毒了他,背地里依旧唤他做万女婿。”
  姜令仪听了冥神苦思。
  这一日匆匆而过。
  第二日。
  姜氏依旧拿了那件棉衣继续做。
  姜令仪便在一旁喜笑颜开的帮着铺棉花。
  这时江风领了一个妇人进来秉道,“小姐,这女子说要找您。”
  姜令仪抬头看,果然是静云牵了同哥走了进来。
  姜令仪一挥手,“你们几个带同哥去玩。”又对着静雨说道,“看座。”这便是让静雨留下来了。
  阿沁,和小兰小菊一起哄着同哥出去了。
  屋子里瞬间便静了下来。
  静云没有坐,而是给姜氏磕了一个头,“求夫人姜姑娘发发慈悲救我一命。静云当牛做马,也在所不辞。”
  姜氏道,“你先起来吧!”
  姜令仪说道,“既有所求,便得有所付出才是。”
  静云还是有些犹豫,“是不是我说了当年的事情,你就能救我出苦海?李家也是大户,你真的能帮我逃离出来吗?”
  姜令仪笑道,“那就要看你说的东西价值如何了?”
  静云缓缓的开口,“那件事是二夫人最早提出来的。”
  钱氏?姜令仪和姜氏对望了一眼,跟她有关?她们怀疑过徐正礼,怀疑过徐老夫人,却从未想过和钱氏有关。
  姜令仪只是说道,“你这样随意攀扯上一个人,你以为我会信吗?”
  静云忙说道,“千真万确,当年二夫人嫁到徐府,两年才生下大小姐,刚好夫人怀了第一胎。程府太太便来看望,二夫人便当着众人面叹了一句,说夫人好福气,有了两个继子,再来一个亲生子,以后三个儿子围在一起,叫一声娘,都不知道该答应哪一个?”
  姜令仪脸色一变。
  这话说的无意,听在有心人耳中却是别有滋味。继母身份尴尬,无论是程府还是徐老夫人为了徐家兄弟自然不能容忍姜氏生下儿子。

  ☆、第一百零五章 一箭双雕1

  她看着静云说道,“当时你还不到十岁,如何知道这些,别是说来逛我的。”
  静云尚未回答。
  姜氏已经哽咽道,“她没有说假话,钱氏当初是说过这话,只是当时我初孕,心里高兴,心思也单纯,并没有将这话放在心上,如今细细想来,却是我太过蠢笨,也难怪她们要算计我。”
  她一直以为是徐老夫人和徐正礼,没曾想钱氏和程家也参与其中,她何德何能,竟然挡了她们所有人的路。
  姜令仪看着姜氏,十分心疼,她太了解这种感觉了,她握住了姜氏的手,对着静云说,“你继续说。”
  她的目光清冷,脸上没有一丝表情,静云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后来程家由程老太太出面,与老夫人商量好了,就是不能让夫人生下自己的孩子。在夫人的饮食里加入活血的药物。所以夫人的孩子总也保不住。”
  姜氏终于站起身,颤颤巍巍的朝里屋走去。姜令仪朝静雨示意。静雨忙跟了进去。
  姜令仪逼近了一步,“你进了满园后,老夫人让你做过了些什么事?除了让你在文江县害死夫人之外,可还做过其他的事?”
  静云吓得从椅子上跌坐在地上,“就这一件事,别的再没有了。”
  姜令仪只是笑,笑的静云毛骨悚然的,“你这样言语没个真假,我们就谈不下去了。”
  静云急急忙忙的解释道,“夫人最后一次小产,是老夫人送来的补药,我不过端了过去,姜姑娘,我只是一个丫头。我只是个丫头而已。”
  姜令仪笑了,她伸出一只手扶起静云,“我知道,你虽做了那些事,也是受人之命,再说你受了这几月的苦已经够了,我有一个法子,能助你脱离苦海,你可愿意一试。”
  静云问道,“什么法子?”
  姜令仪凝神苦思,“你是被卖入李三家做媳妇,与丫头不同,若想脱离李三家,只有被休。”
  她继续说道,“一个女子若要被休,除非犯了七出之条,七出者,一为不顺父母。你可以回去和你公婆挑事。”
  静云连忙摇头,“这个不行,我婆婆凶悍的狠,更何况双拳难敌四手,我如何干的过他夫妻二人。”
  姜令仪点了点头,“第二,无子。这个肯定不行,你相公才七岁,她们本就不曾指着你传宗接代。”
  她继续说道,“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