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一世欢-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伯卿一惊,他回想起来,那时姜令仪抱住青儿,板子都是落在她的背部。后来他虽打发了大夫去瞧了,不过当时太忙,再加上心中有气,便没有再关注她的病情,刚刚在花园里看着她扶着徐老夫人时,便注意到她的额头上全是冷汗,此刻想来忙问道,“是我疏忽了,当时请那个大夫去给她看,因是女儿家,想来也只是随意开了点药,你可有法子治好她。她还小,绝不能落下病根。”
  赵天瑞听他说话,便知他对姜令仪的关切不下于自己,他心里微微一涩,“等下你给我纸笔,我给你开张方子。”说完又问道,“徐家叔父身体强壮,怎么会突然病逝,你当初怎么不托人找我来,兴许能治也说不定。”
  徐伯卿想起父亲的死,心里说不出是何种滋味。
  徐伯卿不说话,赵天瑞便知道这其中有许多隐情,他也识趣没有多问。
  赵天瑞和赵夫人祭奠过,就离去了。
  天色渐晚,程家来人了。只来了程家的几个子侄辈,其中一个是程锦儿的同胞兄长程光。

  ☆、第九十七章 尘归尘

  程光比徐伯卿长了一岁,他拍了拍徐伯卿的肩,“锦儿在家绣嫁妆,不能亲自前来。伯卿勿要责怪。”
  徐伯卿说道,“锦儿能有一个好归宿,终归是个好事。”
  程光仔细打量着徐伯卿的神色,终究是叹了口气说道,“终究是你们没有缘分,只是如今你三年孝期,就要过了适婚年龄。”
  徐伯卿只是笑了笑,“幸而表妹已有了人家,不用耽误她了。”
  程光只是摇了摇头,想说一声,妹妹情愿被你耽误,也不愿意嫁给旁人。只是瞧着徐家如今的声名,心里倒有些庆幸,只是转移话题道,“如何不见二叔二婶?”
  虽说家丑不外扬,不过徐家现在处境,只怕早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的,徐伯卿倒是苦笑着摇了摇头,“二婶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二叔一直住在岳家,想求着二婶回心转意。”
  程光倒也没有多问。两人只随意的说了几句。因为徐正礼的下葬时辰安排在子时,程家的人自是要送徐正礼最后一程的,所以徐伯卿便安排程家的人歇息。
  所有的人都只是小憩一会,就到了子时了,姜令仪并没有睡着,她瞧着时辰,便唤了静雨一起来到了蝶园,这时正举行封棺仪式。徐正义夫妻居然也在场,再者就是程家的几个子侄,徐家的几个远房子侄,人实在不多,看起来冷冷清清的。
  一直到下葬,徐伯卿脸上并无半点表情,只是最后抔好土时,他跪在父亲的墓前磕了九个头,头狠狠的碰在地上,额头一片淤青。
  姜令仪看着这墓地,这一块都是徐家所有。姑母那一世就是葬在这附近的。她看着身旁的姜氏,心里充满了庆幸,徐正礼死了,姑母却还活着。
  姜令仪想着那一世自己站在这里的绝望,这一刻,她看向那个磕的满头是血的男子,现在的他也是这种感觉吧!
  可是,她看着他,并没有那种风水轮流转的爽快感,反而心里百般不是滋味,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感觉自己也经历过,所以多了一分感同身受,多了一分心疼。
  那一刻,徐伯卿脑子里闪现的也是那一世姜氏去世的场景。
  姜氏自瘟疫后,一直体弱,祖母总是百般压迫,后来便抑郁成疾,他们成亲后,一直两处分居,姜氏病逝的那一日,他正在外面寻欢作乐,后来他才知道,那一晚她跑去求老夫人找大夫,连门也进不了,她唤不动丫头,只有自己独自出府,去找大夫,她从未出过府,又没有银子,最后找到一个大夫时,姜氏已经死在了床边。
  他和姜令仪作为孝子孝媳跪倒在姜氏坟前,姜令仪哭的无声无息的,她向来是隐忍的,即便难过伤心到了极点,也只是默默的流泪,连哭声也听不到。他想宽慰她几句,她只是别过头去,一副拒绝的姿态。
  他自有他的骄傲,听说柔心有了身孕,便直接接了回府抬为姨娘,现在想来,她的绝望应该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自从知道父亲是死于她的手时,他说服了青儿反口,青儿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阿珠,阿珠使用的五石散害死了父亲,阿珠使用的五石散害得姜氏发疯,阿珠知道青儿有孕后,就在徐正礼的饮食里下药,目的只是为了害得青儿小产,最后阿珠被发卖了,谣言却不胫而走,父亲一世的名声终究是毁了。
  他为了她做了一切,然而心里却不是不怨恨的,若是她相信他,若是她能等他安排好,父亲就还能活着,可是现在他跪在这里,突然能够感受到她那一世的绝望,突然有些明白了她对着他的不信任是因为她早已经对他绝望了。
  他看着这一块墓地,在不远的地方,那一世,他就将她亲手葬在这里,那一日下着雨,他也是跪在坟墓之前,久久不起。她临死都是清白之身,连个抱灵的孝子也没有。他终究是愧对她的。只是经历了这么多,他不知道要怎么去温暖她的心灵,温暖自己的心灵。
  葬礼结束后,一行人回了徐府。天一亮,程家的人便离去了。
  徐伯卿家众人一起到了松鹤园。
  姜令仪姜氏走在最后。
  姜氏叹了口气,“当年嫁给他时,才十五岁,那时心心念念的就是如何讨好他,如今看着他躺在那里,我心里是说不出的舒心,以前总想着要一个孩子,终身有个依靠,如今想来,为这样的人生孩子实在叫我恶心,令仪,幸而有了你,幸而还有你。”
  姜令仪情知姜氏虽这样说,到底心里十分遗憾,她想要一个孩子,如今徐正礼一死,她这个心愿再也无法实现。
  姜令仪小声问道,“姑母,恨不恨?”
  姜氏说道,“恨,怎么不恨,只是他如今一死,即便再恨也不是一条路的人了。”
  姜令仪悄悄的说道,“姑母,徐正礼虽死,老夫人还活的好好的。”
  姜氏急急的抓住姜令仪的手,“令仪,不要,过去的便过去了,老夫人一脚已经踏入土里,从今以后,我不许你再碰这些。即便要报仇,也应该是我来,你才十三岁,还有一辈子要走,我一定要好生寻一户人家,让你离开这里。”
  姜令仪情知姜氏想让她保留一些少女的纯真之心,只是她历经两世,在生死中反复沉浮,她双手沾满了鲜血,她十三岁的心灵已经有了老态,她怎么可能去像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一样嫁一个一二十岁的男子。这些话,她不能告诉姜氏。
  她小声的附在姜氏耳边说道,“姑母,我什么都不会做,我们一起去看场戏,好不好?”
  姜氏不明所以地看向姜令仪,姜令仪笑着在姜氏耳旁说了几句话。两人随着徐家众人来到松鹤堂。

  ☆、第九十八章 断臂求生

  徐老夫人还躺在床上,她哭多了,眼干干的。只半躺在床上,哑着嗓子问道,“葬在了哪里?我都没有去看一眼?”说着又哭了起来。
  徐叔文抱着徐老夫人说道,“祖母,你还有我们,还有二叔,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才是。”
  徐正义忙接过话道“是啊,娘,您还有我还有三个孙子。以后还会有重孙,你的福气多着呢。”
  他着重强调了三个孙子。徐老夫人倒是止了泪。
  徐伯卿眉头皱了一皱,并没有说话。
  姜令仪却知道,这徐正礼怕是已经和钱氏商量好了,准备摊牌。
  果然徐正义尴尬的笑道,“娘,我已经和钱氏商量好了,那孩子起名为徐永辉,记在她的名下。”
  徐老夫人倒是颇为意外,听着二房子嗣终于认祖归宗,此刻倒也有几分高兴,她看向钱氏,“果真如此?”
  钱氏善妒,娘家也是富贵之家,徐正义在外经商,倒也时常仰仗岳家,所以徐正义虽在外有了儿子,倒是不敢露一点音讯。这会子钱氏同意,徐老夫人还是有些不太确信。
  钱氏只是笑着说道,“娘,瞧您说的,永辉是徐家的骨肉,我怎么能让他沦落在外。”说完她便朝着徐正义使眼色。
  徐正义顿了顿始终说不出口。
  钱氏在一旁急得不行。
  姜令仪心里暗暗好笑,他们说不出口,那她就来起这个头,她笑着对徐正义说道,“二叔这一次回来,能在家住几天,可定了哪一日走?”
  徐伯卿撇了一眼姜令仪。
  她深邃的眸子里看不出情绪,可是他知道她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情,既然布了局,就一定要把徐家逼至绝境。他暗叹了口气。只是看着叔叔徐正义。
  徐正义果然听了暗喜,忙说道,“在家待不了几天。”又转过头对着徐老夫人说道,“娘,您看,大哥的葬礼已经办完了,我的生意也不能耽搁太久,我这几日就要出门了。”
  钱氏一个劲的给徐正义使眼色。
  徐正义终于磕磕绊绊的说道,“娘,这些年,我们夫妻异地而居,连个嫡子都没有,钱氏渐渐年纪上长,我想将她娘俩一起带出去。”
  听到钱氏要跟着去,徐老夫人怒道,“她走了,家里连个管事的人都没有,我早就说了,等伯卿”
  徐老夫人还没有说话,徐正义已经说道,“伯卿守三年孝,钱氏都过三十了,娘,我的意思是,如今大哥也没了,以后当家做主的就是伯卿了,我这个做叔叔的,不能指着侄儿讨生活吧,不如分了家算了。”
  徐老夫人指着徐正义气的直哆嗦,“我还没死呢,你就要分家。”她气火攻心,一时晕厥过去。
  徐伯卿忙吩咐人唤大夫。
  一时松鹤园大乱。王妈妈忙急着给徐老夫人顺气。
  姜氏看着徐老夫人那副虚弱的样子,心里百感交集。
  徐叔文也将众人陆陆续续的请了出去。
  众人都候在了松鹤园的大厅,大夫过来,为徐老夫人号完脉搏,又开了药。
  徐叔文小声的埋怨道,“二叔太过分了,这会子分家,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徐伯卿心里知道这事却不能拖,只叮嘱道,“叔文,我想的是与其强留二叔一家,不如断臂求生。让他分了出去,你能支持我吗?”
  徐家如今就像一盘散沙,强行聚在一起也不会同心。
  这个道理徐叔文自然明白,他对着徐伯卿说道,“大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
  徐伯卿点了点头,很欣慰的说道,“好,好,叔文长大了。”说完,便对着王妈妈磕了一个头,慌得王妈妈连连后退,又去扯徐伯卿。
  徐伯卿说道,“王妈妈也听到了我和叔文所说的话,您老是从程家跟着祖母嫁过来的老人了,就跟我们的长辈一样,如今想请您给我们做一个见证,两房一分为二。从此各自为家。”
  这么大的事王妈妈如何敢做见证,只是不断推迟。
  徐伯卿冷静的说道,“徐家子嗣稀薄,祖父早逝,如今与程家又有了隔阂,祖母病重了,实在是事出从急,也不需要王妈妈做什么,只需要做个见证,等事情了结后,再禀告给祖母就行。所有的文书,我自会和二叔拟好,再去官府出立个字据。这些王妈妈不用担心。”
  事关重大,王妈妈看了看徐老夫人道,“只怕老夫人知道后,”
  徐伯卿眉眼之间满是坚毅,“都言绝处逢生,想是极有道理,想当初父亲为官时,虽说是门庭若市,却也不过烈火烹油,如今虽只剩下我和叔文,只要兄弟齐心,也一定会让徐家振兴起来。”
  王妈妈连连点头,“我一个婆子,不懂那些道理,只知道大少爷你如今的神色就像老爷子当年一个样子,想来大爷在天之灵,看到少爷这样,也会安息的。”
  徐伯卿和徐叔文,并王妈妈一起走进了大厅。
  大厅里徐正义似乎是在埋怨钱氏不该怂恿自己在这个时候挑出分家的事来。钱氏也在埋怨徐正义先是在外另安家室,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继而又说他乱许承诺,出尔反尔。
  姜令仪只是冷艳旁观。并不出言。
  徐伯卿几人走了进来。
  大厅瞬间便安静了下来。
  徐伯卿只是扫了姜令仪一眼,便走到徐正义面前。
  徐正义没来由的有些心虚。想了想,自己是长辈,又觉得不应该,咳了一声,这才说道,“伯卿,若是今日不方便,我们改日”他说话的时候,钱氏一直在后边扯他的衣服。
  徐伯卿只是淡淡的说道,“二叔,我同意分家。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把文书拟了出来,祖母自然是跟着我,至于徐家的产业,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即便以后不住在一个屋檐下,我们也是至亲的人。”
  徐正义听了有些懊恼,脸色有些羞愧起来,“伯卿,你是不是怪我。”
  徐伯卿摇了摇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如今祖父父亲都不在了,二叔想分家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只是希望二叔明白,以后不管二叔在何处安家,都要记得,您的根在这里。”
  徐正义眼眶微湿,心里更加羞愧,分家时倒也并没有格外的狮子大开口。
  姜令仪在一旁冷眼旁观,只是强撑着忙了大半夜,身体有些疲惫,此刻胸中微微有些疼痛,嗓子有些发甜,拿了帕子,微微咳了一下,帕子上沾了一点血丝,姜氏觉察到姜令仪的异样,便扶了姜令仪道,“是不是伤还没有好。我们回去吧!”
  徐家既然已经分定了,倒也没什么看头了。
  姜令仪点了点头。

  ☆、第九十九章 送药

  姜令仪和姜氏慢慢的退了出去。
  徐伯卿听着姜令仪咳嗽一声,便拿眼角扫了过来,他看着她慢慢退出去的身影,她本就偏瘦的身姿此刻看在他眼里格外的虚弱,他心里发闷,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情知姜令仪那日被打伤了之后,又好强,一直强撑着,他越想心里越是后悔。
  徐正义在一旁唤道,“伯卿,伯卿。”徐伯卿回过头来,继续与徐正义详谈。
  姜令仪回了房,便由着静雨打了水,只洗了把脸,便躺下。
  姜氏坐在一旁问道,“要不要,去请个大夫看看。”
  姜令仪笑了笑,“没事,只是昨晚跟进跟出,闹了半夜,有些犯困,姑母,您也去睡一睡。徐正礼死了,您不会要跟着不眠不休吧。”
  姜氏笑道,“还知道说笑,可见没事,你睡一会。我让丫头们按你的那个方子熬点补气血的粥,你醒了就喝点。”
  姜令仪点了点头。她只觉得眼皮沉得厉害,便睡着了。睡梦中总觉得有板子打在背上,痛入骨髓,她咬着牙关,不让自己发出声来。
  不知道睡了多久,总也睡不踏实,不知何时感觉耳旁似乎有人在问,“她一直睡得不安稳吗?”
  有个声音回答,“是。”
  姜令仪慢慢的睁开眼来,她看到了徐伯卿正坐在床边,他正细细的打量着她,眼睛里是掩饰不了的关切和内疚。
  姜令仪拿出衣袖挡了脸,“你不忙吗?来做什么?”一面责怪静雨,“你怎么放他进我房间的。”
  这便是下逐客令了。
  静雨有些委屈,现在整个徐府大少爷最大,他想进来,自己如何能阻止的了。
  徐伯卿只是托了药碗,“你把它喝了,我有事和你说。”
  两个人隔得这样近,姜令仪有些不习惯,脑子里回放的都是那些不快乐的记忆,她别过头去,“你,出去,等我起来。”
  徐伯卿毫不相让,他的神态里带着不容拒绝的坚持,“不用了。”说着他拿了一个枕头,“我替你垫在身后。”
  姜令仪只是冷冷淡淡的看着他,也不再坚持,就着他的枕头半靠在床头。
  徐伯卿也不说话,只是递过来那一碗药。
  姜令仪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徐伯卿接过碗,嘴角浮起一丝笑容,“你就这么信任我?不怕我在里边下毒?”
  姜令仪怔了一怔,她果然没有想过这一层,果真是她太信任他吗?她摇了摇头,“你是一个君子,我知道你不会这样做!”
  徐伯卿的笑容多了几分爽朗,带着一点感慨道,“没想到经历了这么多,你还能说我是一个君子。”
  姜令仪垂了头,声音也有些感慨,“你本来就是君子,不管经历什么,都没有变,变的是我。”
  徐伯卿站起身来,说道,“这药是天瑞开的,我按着药方抓了,已经给了静雨,你好好养着。这几日不要负重,也不要逞强。”
  姜令仪听到赵天瑞的名字,有些异样。
  徐伯卿见了,恍若未见,他唤了她一声,“令仪。”
  姜令仪“啊”的一声,她抬起头,有些迷茫的看着他。
  徐伯卿定定的看着她说道,“如今二叔二婶已经分了出去,父亲也死了,祖母也病了,阿珠我也打发走了,我希望你能忘记一切,好好的和母亲的过几天安生日子。你不要再回文江县了,就住在满园,我保证不会有人来为难你。你也不必去松鹤园了。”
  姜令仪只是一瞬就明白了,他要她放过徐老夫人,这便是他要和她谈的条件吗?姜令仪冲口而出,“你怕我害她,那你应该逐了我出去,而不是将我留下来。姑母嫁入你徐家十余载,连一点骨血都没有留下。你可曾想过她的心情?当初别人害她时,你怎么就看不到?”
  徐伯卿静静地等着她说完,这才开口道,“阿玉就住在绿苑,我找了两个婆子照看她,我的意思是,等她生下孩子,无论男女,都记养在母亲名下,由母亲亲自抚养,你觉得如何?”他一个字一个字说的很慢,脸上的神情很认真,说完只是看着她,等着她答复。
  姜令仪的怒火瞬间便熄灭了一大半。
  她果然心动了。
  姑母两世的遗憾,或许可以用这个孩子来弥补,她再体贴,也终究比不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带给人的充满希望的喜悦,她的神色中带了一丝期冀,当然更多的是幸福来临之前的不真实感,她小声的问道,“那阿玉呢?”
  这便是同意了。
  徐伯卿安下心来,他能想的,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他淡淡的说道,“阿玉绝不能留在府里。”他转身朝门外走去,只是半回了头,“你好好休息。”
  “徐伯卿,我还是想和姑母一起去文江县住一段时间。”
  发生这么多事情,她想冷静,不想面对他。
  他偏着头,读懂了她的意思,她只是说去住一段时日,并没有说一去不回,他点了点头,“好。等你把这药吃完,我就送你们去祖宅。”
  他走了之后。
  许是因为吃过药的关系,姜令仪觉得有些倦,便撤了靠着的枕头,平躺起来。
  她心里却是久久不能平静,她也喜欢孩子,那一世她也一直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她开始期盼着日子快快过去,期盼那个能给人带来温暖的孩子能够早日到来。她相信徐伯卿答应的事情自然一定能够办到,不过她依旧没有告诉姜氏,她太明白希望过后失望的感觉,所以她不敢告诉姜氏,就怕到时候空欢喜一场。终于要离开徐府了,能够离开一段时间也好,她想知道跳离这恩怨情仇,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片刻的宁静。
  白天睡够了,晚上就睡不着了。
  姜令仪披了衣衫,打开窗子透风,静雨听到声响,忙爬了起来掌灯。
  姜令仪挥了挥手,“你这几日忙来忙去也没睡好,白日里又照顾了我一整天,快去睡吧,我吹吹风就好,不用人陪着。”
  静雨打了个哈欠,有些欠意的歇下了。
  八月下旬,天气渐渐转凉,这风吹在身上有一种萧索的悲凉。风中似乎夹了琴声,断断续续的听不太清,姜令仪知道这定是徐伯卿在弹奏,还是不受控制的走出园子。

  ☆、第一百章 归程

  微弱的月光洒落在石子路上,把姜令仪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她闭上眼睛,细细的分辨,弹的是一首思亲,那曲调哀哀凄婉,听的人忍不住想要落泪。
  姜令仪依在院门,静静的听着这曲音,脑海里很多的事情一闪而过。可是出现最多的依旧是徐伯卿的画面,只是这些画面没有一段是开心的。
  如今她想要的都一点一点的实现了,可是实现的同时又失去了另一些东西。她渴望的一世欢乐,只怕是再也无法实现了。
  徐伯卿在自己的院子里一遍一遍的弹奏着曲子,他现在终于和她一样,是一个无父无母的人了,他终于有些体会到她的迷茫,她的孤寂。这种无所依靠带来的坚强是这样的无可奈何,他很想知道她一个人是怎样的熬过两世的。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孩子,他实在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
  在这寂静的夜里,两个人,两颗心,都是那么的寂寞,这样的两颗心都渴望着温暖,可是他们带给彼此的却只有伤痕。
  姜令仪的药很快就吃完了。
  徐伯卿派了常青过来时,正好姜氏和姜令仪刚刚吃完饭。
  常青说道,“夫人,姜姑娘,少爷让我来询问一声明儿启程行不行,若定了明儿启程,便派了两个丫头先过去收拾一下,许久没住人了,别委屈了你们才是。”
  姜氏连连点头,“那就明儿启程吧!”又唤了小兰小菊道,“你二人带了日常的衣物,先去文江县。”
  常青带了小兰小菊走后。
  姜氏显得特别兴奋,高兴的像一个孩子。
  她从里到外细细的检查几遍,看看有没有漏掉的东西。
  姜令仪坐在一旁笑道,“姑母,不用全带去,又不是不回来。”
  姜氏本来不打算准备回来的,她听姜令仪这样说,放下了手里的事,“还回来做什么?”
  姜令仪也不解释,只是浅浅笑道,“姑母,若到时你不想回来我们不回来就是,只怕”她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笑着。
  只怕到时候,姑母头一个想要回来。
  这一日,八月二十八日。
  姜令仪终于再一次踏上了文江县的的旅程。
  姜令仪和姜氏一路走到大门口,整个徐府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到了极致的冷清,映衬着深秋的萧索,给人一种盛况后的苍凉感。
  一共两辆马车,姜令仪和姜氏坐着前面一辆,阿沁和静雨坐着后边一辆。
  小兰小菊,和那四个护卫一起早就到了。
  徐伯卿和常青一人驾了一辆。
  马车缓缓的驶了开来。
  姜令仪掀开帘子,回过头去,历经两世,她终于有机会可以走出这里,哪怕只是短短的几个月,对她而言,心里也是慢慢的涌现了一种满足,在这一刻,她是真心的感激徐伯卿,虽然纠缠了两世,她不得不承认,他一直在尽力补偿。
  他们之间的恩与怨,早就说不清道不明了,然而,这一刻,他能帮助她实现靠着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她的心里终究是感激的。
  她正要放下车帘,大门处,她看到了一个身影,一身素衣的徐叔文,正站在那里,静静的看过来。他脸上不羁的神态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似有若无的哀伤。
  姜令仪看着徐叔文渐渐的越变越远的身形,直直的站在那里,仿佛动也没动,她的心里说不出的难受,车帘被重重的放下。因为离开带来的一点喜悦立刻被徐叔文的出现冲淡了。
  在街道行驶了一段路,徐伯卿停下马车。
  姜氏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令仪你看看。”姜令仪掀开车帘,探出头来,只见徐伯卿钻进了一个糕点店。
  她回过头来对着姜氏说道,“没事,表哥去买糕点了。”
  她正要放下帘子,一个声音传来,“这不是徐府的马车吗?刚刚那个是不是徐家的大少爷?”
  一个回答道,“可不是,听说这徐家少爷克父克母克妻,徐家当日可是大富大贵之家,如今这样落魄,可不是这大少爷给克的?听说徐家老夫人已经重病,只怕也活不了几日了。”
  又一个说道,“什么老夫人,徐家现在又不是官宦之家了,叫声老太太都是抬举了,还叫什么夫人。”
  众人哄堂大笑。
  一个说道,“说是克父克母倒也说的过去,说是克妻便是无中生有吧!”
  这人刚刚说完,立马有一个声音答道,“谁说无中生有,我有个婶婶在吴知州家做事,听说,吴家三小姐与徐大公子都要议婚了,结果合八字的时候,算命的说这徐少爷命硬,这才把婚事退了,你们想想,若不是命硬,怎么会这个年纪还没婚配。”
  一群人听的连声附和。
  姜令仪扫了一眼,这才发现马车周围不知何时聚了一群人。
  徐伯卿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仿若并没有听到旁人的议论。
  他将买来的糕点递给姜氏,并没有说一句话。
  马车重新行驶起来,很快就出了城,马车轧在大路上扬起浓厚的灰尘。
  姜令仪只是想着,他又和前一世一样落了个克妻的名声,看来是吴家防止别人说自家因徐家落魄悔婚而给徐伯卿乱扣的帽子,没想到阴差阳错徐正礼又壮年而逝,一来二去,就被传成了克父克母克妻。他也是个可怜人。
  姜令仪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姜氏将手放在姜令仪手上,“若是觉得累,就靠在我肩上眯一会。”
  姜令仪甜甜一笑,果然将头轻轻的靠在了姜氏身上,“有姑母真好。”
  姜氏爱怜的摸了摸姜令仪的头发,“真是个傻孩子。”
  马车行了一路,徐伯卿回过头问道,“母亲,前面有个茶馆,要不要休息一下。”
  姜令仪掀开一看,便知这是上一次歇息过的那个茶馆,那时他还是一个带着无尽幻想的贵公子,不过一个月时间,他身上的棱角已经被磨得什么也不剩下了。
  姜氏看了姜令仪。
  姜令仪摇了摇头。
  姜氏便回答道,“伯卿,你若不累,就再走一段路吧。”
  徐伯卿应了一声,便继续赶路。

  ☆、第一百零一章 重遇静云

  祖宅在文江县城的东边,宅子有些旧,但并不破败,小兰小菊提前到了之后,将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又添置了一些日常用物,早早的做了饭食热在了灶堂里。便站在门口翘首以待。
  马车到的时候已经晌午了。一行人用了饭后。
  徐伯卿便叫来了四个侍卫,一个年纪稍长,二十来岁的样子,看着干练一些,余者三人都只有十*岁,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
  徐伯卿便对着那四人说道,“这便是夫人和小姐,以后你们四个定要好生保护他们的安危,若有半分闪失,莫怪我不客气。”
  又对着姜令仪说道,“这个叫江风,你有事跟他说一声便是。”又指了余者三人,“他们分别叫,杨逸,陈林,周迟。”
  姜令仪默默的记住了。
  徐伯卿便说道,“母亲,表妹,我明日就要离开,现在趁我还在,带你们去祭拜一下外祖父外祖母,和舅父舅母如何。”
  姜氏连连点头。“难为伯卿想的这样周到。”
  徐伯卿便对着几个丫头说道,“你们几个把行李衣物拿到沁心楼,以后夫人和小姐就住那里。”
  沁心楼光线极好,又带了独立厨房。姜氏几人还不明所以,小兰小菊却是十分高兴,笑嘻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