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渌水依荷起微澜-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再添上田家大势已去,只怕更是狂妄至极!”想到此番借着宫中频频传出的消息,更不由得摇头感叹。
“相公何须忧心,为妻反倒觉得这事与朝中各党派而言,皆不是好事一桩!”此句出口已是尽量压低了嗓音,见到了身旁之人的诧异眼神后,忙又指了指前面车辕上把式那方。
却听得卢临渊凑近她耳旁,低语一声:“已是换了冬日的厚实布帘,此刻又出了官道,只怕更得小心看着来往车马,我们小声些说话定是不能听着半分。”
会意才缓缓坐直了几分身子,挨着相公肩头低语道:“还是当初那句猜疑,田家那位贵为后宫之首,想要借有病重将其除去,多半也是无功而返。单是太医院那道关卡,便是不易,更何况还有那位所出的几位帝室之胄,更不能坐视不理,除非……。”
后面半句却是不敢明言,抬手指了指车顶的方向,示意与身旁之人,饶知这顺势一瞧,却不由得眼中闪过一个骇人的场景来。忙不迭伸手握住妻子的双手,凑近其耳旁道出两字:“东宫!”
只见这旁的二奶奶,亦是幽幽吐露一句:“那位病重,许久不朝已是不争之实。如今早已不再是原先那般暗潮汹涌,却无一方敢明目张胆,向对方发难。但眼下这田家随着贵妃撒手人寰,只怕不日便要有暗转明了,只是那后宫动用手段之人,还有可能是那……。”
不想此刻外头传了一阵急促地马蹄声,险些让车辕上的把式不时不得控,直接赶着大车翻倒一旁。好在此刻行径在山道一侧,才借着山势缓缓停了下来。车厢内早已双双睡熟的姐弟俩,也被这好一阵颠簸惊扰了好梦,悠悠醒来。
一脸稚气的揉了揉睡眼朦胧,却是奶声奶气的喊了一声娘,才在夫妻俩的安抚下,又顺势窝回了毛毯内。倒是一旁紧挨着胞弟撑起身子的大丫头,看了看父母双亲满脸的忧色,也放低了声量指了指车厢之外,询问道:“咱们遇上贼人了?”
示意她莫要出声,伸手一把搂紧了闺女,也是一脸紧张地看着身边的夫君,小心启开了窗帘一角向外望去。还真是一大队人马,齐整一色的衣着,更让车中两人心头一震!
莫不是那严家的追兵到了,就在此时外头车辕上,方才回转过神的老管事,已是使劲揉着方才险些摔折的臂膀,迎上一步:“几位好汉何事赶得这般着急,险些将我们大车翻倒在地。”
不料那只留给了夫妻二人背面的领头人,却是微微一欠身:“对不住老丈了,咱们也是一路赶得着急,不曾想你们家大车也在这小道上走着,又被这山势所扰,到底还是我们有错在先。”
就见这人作势从怀中摸出什么来,当面要与老管事,却被他摆手拦下:“哪里要你的银两,只帮手助我家的马车重上道面便好。”
随后一路,直到一行人抵达了下个城镇,再度换了一家车行定下车马,这旁坐定的二奶奶才缓缓松了一口气:“亏得老管事你做在前头车辕上,若是不然真遇上那家的追兵,却是不敢相像!”
被主子一句赞道,对面同样端坐的老管事,不免点头,接了一句道;“还是得亏了没让张把式他们都跟了一同回去,要不然还真是不敢夸口,那家暗中窥探之人,不起疑心。而方才半道上疾驰而过的人马倒并非歹人,反倒更似公门中人,只是为何那等打扮,却是不得而知?”显然刚才夫妻俩不曾看得太过仔细,反倒是老管事与他们打了个照面,才得以瞧了个仔细。
“而且看着都是行伍出身,单以上马的架势便知,必定不是那寻常的江湖人士。”要知道蔺管事本就是正经的行伍出身,旁的或许会看岔,可这等之事断然错不了。
想着京中这一月中的两度之变,不觉让在场三人皆是一怔,看出彼此眼中的不安,也越加肯定了那场即将到来的变故,必是惊涛骇浪!
原本还打算明日在镇中转上一圈,再行上路的几人,也就此歇了心思,草草用过了晚饭后,便各自散了。
并肩坐下,更是不由得低声念叨:“今日真要是遇上了那严家之人可怎生了得?”
却被身旁之人紧了紧臂膀,坦然低笑:“好在咱们俩那会儿是一起来的,真要是到了万不得已……只是可怜了咱们此世的孩子,早早便没了爹娘。”
二奶奶怔怔望向身旁之人,却是不明就里,就听得卢临渊已是低声继续道:“既然能换了身份活了过来,指不定咱们还能因此再回到前世,也是未尝可知!”
不待这旁叶氏惊呼出口,忙又接着言道:“要真能那般,我倒是庆幸地很,好歹那会儿咱们也是同在一辆车上,即便出了事也必得送到同一家医院救治。回头找我家媳妇也是容易的很,或许被救出的时候就认定了咱们俩是一对,直接抬一个病房里也没准。”
被他这一断阔别许久的言语脱口而出,这旁的叶氏已是忍不住吸了吸鼻子:“咱们那可是出的车祸,谁知道能不能完整的出院,真要有个意外,你还能要我……。”
“怎么不要,咱们可是十来年的夫妻了,当初又是经历了两回生死的人,这得修了多少辈子才积累的缘分,哪里说分就分了的!”回头看了一眼,那旁已经睡熟的姐弟俩,不觉在妻子耳旁低声感慨一句道:“旁的我倒是都能割舍得下,好歹我在那边也还有些资产,让你过舒坦日子也是现成的,只是这孩子们实在太小了!”
同样一脸感慨望着自家两个孩子的叶氏,过了好半响后,才应了一句道:“好在方才半道是虚惊一场,而且瞧咱们家大丫头那镇定自若的小大人模样,我还是放心了不少。难怪就连老管事都直夸耀咱们这丫头是个遇事镇定,处变不惊的。
“想想这些年来的几次在外颠簸,这丫头也算全都赶上了,或许正是因此,才养成了这般的性子。”卢临渊也已点头附和道。
☆、第三百二十四章 年三底哗变
想到这些年来的经历,再看一眼自家的宝贝闺女,怎不叫人感慨连连。虽是世代官宦出身,按理说其祖父更是官至三品,即便他这个父亲不过任过一载的七品之职,也算得是大家闺秀了。却因随父母避祸在外,如此年纪就已是知晓,万事谨慎三分,可见这一段岁月在妻心中是何等的不安稳。
年幼如斯,已知出门在外避人耳目,足可见平日里即便在自家庄子上,也是那般小心翼翼。对视一眼,忙又重重点头道:“那平磨螺钿的漆器屏风与妆奁匣的买卖推广,也都一并交由梁掌柜父子俩,便是。我们早些赶回渌水才好,到底还是自家闺女要紧些。”
抬头示意了一下身旁之人,才又低声补了一句:“亏得我家儿子还小,不曾经历这段艰险,再不敢让他姐弟俩受这等罪。小小年纪懂得万事需谨慎,固然是不错,可这般小心太过,反倒压抑了孩童本性又怎生得好。”
夫妻俩本就并非此世之人,自然更为关切孩子们的天性。今日女儿的小大人模样,虽叫他们颇感意外,却也不得不反思可是因为,当初身在甘霖时,每逢叮嘱佃户、下人便是万事小心,不敢叫外头之人瞧出分毫来。
于是乎,一直被二奶奶领在身边听事的小丫头,早已在似懂非懂之时,便烙下的这般深刻的记忆。
“想来,有时带着这丫头往庄上去耍玩,那许家的吴氏只怕也是小心二字。从不离口所致。”要知道,每逢月末叶氏领着屋里的丫鬟几个盘账之时,这丫头就愿意随了庄上的吴管事,牵了她的小马驹沙地里溜达。
虽说夫妻俩当初只为哄着自家丫头玩。并不许她单独骑马,顶多有成人在场时,拉着她缓缓走上半圈一圈的罢了。小丫头也是懂事的很,从不吵闹只寻了看顾马厩的管事,分了些好料与她来喂,算作消遣也就是了。
“也难怪这小丫头谨慎如此,那吴氏本就因领着地里管事的差事万事谨慎。每逢月末又让她看着东家的小姐,更是不敢出了偏差,女儿随了她地里走动,只怕也能时常听到那些言语。平日里这丫头又是个勤学好问的。吴氏那滔滔不绝的劲头上来。就是与那茶楼里的说书先生相比。也差着不多了。”
提及这桩来,二奶奶也曾亲眼所见,想那吴氏又是个爽利性子面对着东家小姐的提问。想必更是欢喜三分。于是一个东家的小人儿好奇发问,一个庄子上的管事,自是恨不得掏空了所有,好生应付这位小东主的诸多询问。
偶然瞧见这一幕的叶氏,当初也只是一笑罢了,却不曾多留意那吴氏早已习惯了,逢人必劝的提防外人四字。所以,白日里自家女儿那般小大人的谨慎模样,想必也与庄上的经历,分不开。
但对于卢临渊夫妻俩而言。却是更觉心疼。于是,尽量绕开那些不必要的迂回,及早抵达毅州自家地界,便成了此刻的当务之急。谁知那小丫头却还小心提醒他夫妻,为了莫让外人瞧出此行的目的,多绕上日子也是应该。
听得他夫妻二人,皆是怔怔一愣,不知如何接口。索性哄了她看顾好自家胞弟,才是使得这小丫头暂时忘却了,庄上吴管事提点到的种种‘要紧之事’。
一路虽说赶得着急,却也不曾苦了孩子们,大的如今已晓得父母为何连夜出庄,而那小的不过是才记事的稚童罢了。漫说叶氏,就是卢临渊这位‘严父’,又哪里舍得一对儿女连夜兼程,颠簸在道途中。
所以车马驶入毅州城中,也已是十月初了,本来这民间秋收忙完之后,农家多半是闲了下来。城镇之中的民户,或许还有不少人家并不得这般清闲,尤以生意买卖人家,最是忙碌。
此刻看着街市上的景象,反倒不似以往那般喜气洋洋,眼看着距离年底,也就剩下月余时日,为何却是如此萧然。不觉挑帘知会了老管事一声,让一旁酒楼暂歇,用罢午饭再行赶路。
实在却是想借此,悄悄打听而今这京里的情形如何?看他们一家子五口,有老有少的样子倒也寻常,待伙计回身报完了菜名,就听这旁的老丈和气问道:“小哥,你们这城里怎么如此光景,我老头几年前也曾路过这片,好似……。”
那伙计看着年岁不大,倒也是个小人精,又是打小跟着自家堂兄弟几人一同出来讨生活的,自是明白那老丈口中所指。不觉佯装低头抹桌子,压着嗓子反问了一句:“老丈一家怕是才打那山里出来,进城走亲戚的吧?”
蔺管事那等心性,自是驾轻就熟,忙不迭是一脸茫然的望向了过来,袖子里那早已摸在掌心的一块碎银,更是毫无生息的送了出去。
只见那小伙计更是面不改色的顺手接过,此刻也不待老管事再开口询问,便已侧过了身子,瞥了一眼斜对面的街口:“前几日宫里薨了位贵妃娘娘,咱们这地界到底有些偏,消息传来时已经晚了好些日子,可到底叫大家伙都累的够呛!”
忙又一转身朝自家门口,努了努嘴:“几位进门时可瞧见了我们店里的幌子,如今这城里但凡在门口挂招幌、悬匾额的店家,都没敢再将原先那有色的换了回来,可不就是怕犯了皇家的忌讳!”
说道这里,又忙是紧张地四下环视了一圈,才接着往下:“不过倒是叫城中东面那两家铺子的掌柜,暗地里偷乐了一回。”
突然停住了言语,疾步转去了后堂端了菜品,好生摆上了桌面才接了上句道:“还是我们家掌柜给他们家算了一笔,只怕这档买卖都能赶上他们家一季的进项咯!”
终于那头柜面上半阖着眼,打瞌睡的掌柜唤了一声那伙计,才匆匆一笑,回身接着给另一桌上的客人上菜去了。
看来就是接手梁掌柜那单货的两家,也未尝可知。夫妻二人不禁对望了一眼,再看向门前经过的那些匆忙身影,也是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一旁的老管事更是好似刚才什么都不曾听见,自顾自地往嘴里送着吃食。
此刻也惟有家中的小娃娃,奶声奶气地问了一句正怀抱自己而坐的母亲:“娘,咱们回家吧,儿子想吃牛乳蒸蛋。”稚童一句声量并不大,却是叫那旁柜面上的掌柜为之一愣神,低头摇头一笑:“敢情是打西边过来的贩马人。”
要说被那掌柜误会,也在情理之中,本来这时节来往各地的买卖人就不在少数。一听那被母亲抱在怀中的五龄幼童,口中念叨着牛乳一词,怎不叫这家的掌柜误以为桌上一家子,就是打西面过来牧民。
本来这平原之地,牛皆是农家的耕种之用,难得听闻谁家养牛却是为了取其乳汁做吃食的。更何况看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的样子,也必是行了好长一断路途。虽说服饰上瞧不出异样来,那自认为见多识广的掌柜,心中也已断定这一家子必是由西面路过此地的。
至于去往何处,便不是他所在意的,而今店里的生意不如旧时,只盼着他们能多添补些干粮,再行上路也就是了。好似看出了那掌柜的殷切之盼,这头才用罢了饭食,便又打包了好些干粮出了店堂。
回头再看一旁小伙计,已然追出门外,不忘低声补上一句:“老丈要是带了西面的特产来贩卖,直接去到南三街口的董记杂货铺,他家的掌柜实在,保准不会低过别家商铺!”
蔺管事也不多言,只冲他点头一笑,便转身跟上了前面已行出几步的主子们。此刻还可隐约听见那店里的掌柜,拔高嗓子笑骂道:“你这小兔崽子可别坏了别人家的买卖,要是叫旁家知道了好歹,看东家 直接打发你家去……。”
看来刚才那闭目养生的掌柜,对于这桌上的情形倒也明白,只是碍于自家同是买卖人的身份,不好胡乱指点了路过之人。然而那随后的一句倒做实了,小伙计的好意提醒。
“想必也是为了咱们这份回头生意,才不忘配合一句!”坐回车中卢临渊也是笑着念叨一声。
待转去车行,又换了一辆车马送至四合镇上,才真正坐上了自家的马车,直奔自家山头。却不料此后才过了不到半月,京中又有一桩大事传来,顿时将原本已萧然一片的各大州府,俱是重重染上了一层晦暗之色。
“真是那北地外族闹了内乱?”
“怎么说你们才肯相信……。”只见那说话之人,抬头一拍脑门瞪圆了眼睛,直接指向一方便道:“想必大家伙也都知道,咱们毅州望族卢家当年可是出了一位小姐,就是陪嫁到了北方外族的。”
“哦,这个我还记得清楚,就是公主和亲那会儿……。”
这头毅州城中早已是传扬开来,而身在京城之中的卢府上下也都慌了神,那外族哗变的主使之人,正是当朝远嫁公主的夫婿。显然当初陪嫁去到那方的卢府二小姐,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原因无它,只因那主使之人谋划多年的兵变失败,最终落得个满门不保的悲惨结局。身为公主陪嫁之列的卢家二娘,自然也是随其主险象环生,恐是性命难保。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理百循环
坐在家中,听闻此事已是吃惊不已,再由随后毅州城中带来的消息,更让卢临渊夫妻二人,不敢轻易判定自家那,陪着公主远嫁外族的二娘会否已遭不幸?
原本这和亲的公主,就是宫中那位的缓兵之计,虽不得一劳永逸好歹也可多拖延一段,却不想这外族的驸马倒是个急性子,趁着族内兄弟相争,居然也起了别样心思。
“只怕连累了一家老少不说,就连他麾下的众多将士,也将随之万劫不复!”原本好好做着一方霸主,他偏以为宫中那对异母兄弟相残之际,刚好是他发迹之时。只见这旁卢临渊缓缓摇头,叹了一声后忙又问向报信而来的蔺管事:“那京城可另有消息传来,二娘一家还有幸免之人?”
听主子提了这句,立在门旁的老管事,也惟有摇头苦叹:“连公主所出的两位郡主娘娘都不曾……其余之人又何能逃出生天。”
和亲公主被杀,朝中虽是颇有微词,怎奈何他一家被诛也是天经地义之事。意图谋反,便足可灭其九族,要不是看在和亲公主的身份特殊,只怕休想留其全尸。
“此刻公主的灵柩已被运抵我国境内了。”禁不住一声叹息,老管事才幽幽吐出最后一句来。
就连那两位小郡主的尸身都不得保全运回,更何况卢家二娘那般的身份,只怕早已不存了。想到这一事实,饶是二奶奶再是镇定也已挑帘出了内室。深锁眉头接了一句:“只怕姨娘获悉实情后多半得大病一场,痛失骨肉打击何其之大。”
较之当年那被禁闭在家庙之中的丁姨娘而言,此时的吴姨娘恐怕更是痛心疾首。她除了这个女儿外,也是再无生养。即便老爷、夫人都善待与她,如今没了曾经相依为命的闺女,近乎去了半条性命。
叶氏一声出口,引得这旁卢临渊亦是深深叹了一句:“不想当年一去竟成永别,漫说姨娘恐将病倒,只怕父亲大人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伤心非常!”
正如他夫妻二人担忧的那般,此刻卢府后院中已是一派萧瑟,又逢初冬时节,院内几株草木也都好似断了生机一般,看得厨房送了汤药路过的小丫鬟。也忍不住使劲吸了吸鼻子:“二小姐真是可怜见儿的。才刚给老爷添了个大胖外孙没出一年。就……。”
心里小声念叨了一句,可这嘴上却是不敢出声,顺手在回廊一旁搁下了灯笼。才小心推开了门扇往内轻轻唤了一声。见没人回应先是一愣,再仔细想想只怕是晌午用了半碗米粥,姨娘便一直睡着不曾醒转过来,此刻自己送了汤药来也比昨日早了半刻。
也不着急将屋内的灯点燃,只将就借着门前的灯笼,小心放下了食盒,可正当再往里间探头一瞥时,却顿时吓得连退了两步,直到背脊重重撞上了一侧的门柱,才失声大叫了起来:“快。快来人啊,不好了,姨娘寻了短见了!”
亏得如今不过是因为入冬后天色暗的早,实则正院里这会儿才刚摆了晚膳,猛听得丫鬟一声尖锐惊呼传出,此刻正在院子里忙碌地丫鬟、婆子也都被惊动了起来。
只怕除了夫人身边的鲁妈妈与大丫鬟外,几乎都已循着声赶了过去,就连前一刻才踏出东厢房的魏氏,也在匆匆与身边搀扶了她出门的大丫鬟对视了一眼后,随着一众仆妇疾步而去。
亏得领在头里的健妇近乎小跑着前来,历来又是这院子里胆子最大的,见小丫鬟正死命托着脚下已蹬开了绣墩的吴姨娘,也不惧怕直接一个跨步冲上前,用力接手小丫鬟的动作。再后来,陆续进到屋内的仆妇们,更是手脚麻利的摆稳了脚下物件,将一脸惨白的姨娘救了下来,可那被勒红的脖颈却是真切提醒着在场之人,只怕这屋里不敢再离了人,独留姨娘一人在此了。
本来这没了唯一的孩子,的确可怜的紧,一时想不开,吊了脖子也是让人同情。可偏偏挑了这么个时节,却不免叫府里的下人们有些埋怨之色。
眼看着就要过年节了,按理说府里才听闻二小姐一家的不幸,已是人人感叹。一来,是年节为至,府里外嫁在外的二小姐却因夫家变故,赔上了性命颇为不吉。二来,后院姨娘偏还选在这节骨眼上雪上加霜,吊了脖子险些有是一条人命,更让原本就已忧色重重的卢府再添一份晦暗,可是令人不喜。
“漫说是老爷、夫人得了消息,脸色皆是暗了几分,只怕就是左邻右里也都觉着晦气的很!”
一旁的老婆子也是满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怎么不是,这些日子来满京城的街市上,再不见了往年的喜庆,偏咱们家又添了这么一档子晦气事儿,要是今晚后院里的那桩再叫外人听着了信儿,还不知怎么个编排咯!”
忙是摆手打断下来:“咱们老爷好歹也是三品大官,如今别说同住一条巷子里的人家,就是隔着三条街巷,也是再寻不出一家比肩的来,倒是不怕他们在外信口胡言。只是刚才小丫鬟那一嗓子,可是拔得够高,又是这个时辰,想来离着近的那两家必定听去了。”
见她抬头看向那方,老婆子更是压低了声量,补上一句:“真真是叫人没法好过了,原本我还想着年节里得了主子的赏,开年里好歹让我娘家侄儿一家多置办两亩薄田,往后也省得……。”两个守夜的老婆子正说着话那,却冷不丁听着隔壁那头的墙根下,也有人在窃窃私语。
忙是借着昏暗的光亮,抬手示意了这旁的老婆子一下,两个守夜婆子,才齐齐往那旁寻了过去。就听着一个低低地女声传来:“你可是听真切了,他们家又出人命了?”
“哪能听岔咯,必是他们家那陪嫁的闺女丢了性命,姨娘想不开也跟着寻了短见。要说可怜还真是可怜见儿的,亏得没在年节里闹出这晦气事来,要不然啊……指不定咱们几家也跟着添了晦气!”
再听得刚才那个启头的女声,甚为小心的告诫了一声道:“这话咱们也只在家里说说,可不兴往外头胡乱嚼舌去,他们府里如今可是不一样咯,回头就是老爷太太知道了,也没咱们姐俩好果子吃!”
好似听了这一句告诫,那原先一个劲念叨晦气二字的女声,也顿时没了回嘴的气力,随后便听着两人的稀稀落落地碎步声。显然明日里倒不会听着邻里间的诸多议论,一切都拜老爷眼下的官职所赐,不管私底下如何埋怨,可这明面之上还是有所收敛,倒也叫卢家这旁的守夜婆子松了口气。
原先还在毅州那会儿,出了那桩大事,有多少内外院的仆役因此被累,尽数被撵了出去。大家伙也都跟着后怕不已,如今到了京城更许小心三分,真要再传出什么风言风语来,只怕更是了不得。
心有余悸正是这旁两个老婆子此刻的心情,想到刚才两人的低声闲聊,再加上隔壁墙根那头传来的议论之声,愈发觉着背后是一阵发凉,忙不迭各自紧了紧衣裳,却是再不敢多言半句了。
这头卢府上下是草木皆兵,而转过天来的另一幕,只怕才让他们惊愕至极!原说昨晚自缢未成,夜间又被夫人特意安排了人手,守了一整晚,也该歇了这般心思,可这人还就是一心求死,天才蒙蒙亮后院内又是一阵骚动声起。
原来是吴姨娘守夜的丫鬟不备,准备冲出外院投井,好在厨房这头已有人起床,生火准备做饭了,那粗使婆子虽不比昨日的健妇膀壮腰圆,到底每日里做得也都是实打实的力气活,一把抱过姨娘的腰身直接就让她甩出老远去,亏得一旁被管事妈妈抢了个正着,要不救人不成,姨娘身上也得见了红。
这下可是惊动了内外两院的仆妇们,没等正院里的主子们起身发问,那小丫鬟已是跌跌撞撞的冲入了正屋,隔着门扇低声惊呼道:“夫人那后院的吴姨娘今早上投井不成,已经魔怔了!”
待到正院之中一阵纷乱,就见王夫人领着自家儿媳一并出了垂花门,往厨房院里来。两个健妇守在门口,才听得厨房的管事妈妈面露惊恐的低声回禀道:“姨娘想是发癔症了,一个劲的喊报应,二小姐在北地丢了性命,都是报应!”
这旁一众主仆皆是满脸的不解,唯有这里跪倒在地的管事妈妈不敢抬头来,只略略偏过身子指了指一旁的柴房,又压低了几分音量接着道:“夫人您还是自己问瞧瞧的好,老奴实在是,实在不敢……。”
虽说看不清她面色的神情如何,可这般慌乱无措却是众人头一回见,按理说这管事妈妈也算是府里的老人了,哪能这般不济。不过是瞧见个姨娘投井不成,便吓成这般模样?
然而这旁的主事之人,却不曾错过跪地之人的身子,还在不住的颤抖,只怕此事不小。索性命了那守在门口的健妇,将人直接堵了嘴架去后院问话,才重又领了自家儿媳,转身回了正院。
☆、第三百二十六章 真相百久违
这里主事之人发了话,那旁众仆妇已是领命行事了起来,抽了帕子堵嘴的堵嘴,帮手左右架了人往后院去的,也是手脚麻利的很。没多会儿功夫,后院那儿已是布置停当。知道这是夫人怕惊着还在正屋歇息的老爷,又恐叫隔壁人家听着了动静,此刻索性聚到了吴姨娘隔壁那间厢房里。
好在这屋子如今只摆了一套座椅,左右两个空荡荡的置物架静静呆立一旁,即便站了有十来个丫鬟、婆子,倒也不显得憋闷。唯有那旁被两个健妇死死压在绣墩上的姨娘,一双赤红的双眼,怔怔瞪向一方莫名有些吓人罢了。
稍稍闭实了门扇,才见正座上的王夫人抬手,示意了左右两个健妇:“让她自己说话,你们只管压住了就是。”
谁知,那头才将帕子丢开手,那原本就在绣墩上扭动了不停的姨娘,便要挣扎着往外头去,嘴里更是渐渐拔高了声量,念叨起来:“都是报应,报应,那会儿不该听马婆子的……我哪里想到最后还搭上你的一条性命,姨娘对不住你,姨娘对不住……。”
才刚要重新堵了她的嘴,却见门外推门而入的送了热茶水进来的小丫鬟,一个没留神,险些被奋力而起的吴姨娘,压了正着。红漆托盘上的茶盅,自是被打落在地,一声瓷器跌落之声,更是让屋内众人惊呼连连,好在方才并无人站在门旁,才无人受伤。
然而就眼下的情形来看。却都将注意聚在一处,那便是此刻正满脸爱怜将小丫鬟一把抱住的吴姨娘。倘若换了府里二门上的丫鬟倒还好说,可这一个外院的粗使丫鬟,年纪才不过十二、三。哪里经历过这般的场面,又是在夫人、奶奶面前,显然已是被吓得不轻。
只见她皱着小脸,眼眶里的泪水也已是顺着脸颊,滚滚而落。才要喊出声来,就听得用力怀抱自己的姨娘,竟然关爱备至的摸着她的发辫,言语出声:“这都是那马婆子出的主意,只要借着那桩害了二奶奶的性命,就是一石二鸟的事!”
刚才一出口。已是惊得四下众人惊容一片!怎么回事。吴姨娘居然动过害人之心。而且所害之人还是二房的奶奶叶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莫不是自己还在梦里,还是……有丫鬟怔怔环顾四下。自然就有人吓得瑟瑟发抖。
到底是这府里的老人,夫人身旁的鲁妈妈已是眼明手快,上前半步示意了那两个健妇留下,其余丫鬟、婆子都不去外院门旁守着。听得鲁妈妈这番安排后,才又几个老婆子已是不管不顾,拽着身边的年轻丫鬟,拔腿就退了出去。
一路哪里还敢回头多望,死命连拖带拽的将几个丫鬟,带离了后院那屋,跌坐在后院门口。才喘着粗气猛拍胸口,怔怔发起呆来。可是吓得不轻,昨晚上才拦下了吴姨娘上吊,又赶上了一大早她要接着跳井,刚才那句更是惊到了在场一片。
其实漫说是她们了,就连还在婆婆身旁坐着的大奶奶魏氏,都不知道刚才被贴身大丫鬟,小心灌入口中的那半盏压惊茶,究竟是怎么
咽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