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珍珠未曾想到风生衣与何灵依竟然是同门师兄妹,听二人谈话,隐约可推测何灵依求胜风生衣心切,不惜投身张淑妃,而后潜于自己身侧,她自默延啜信笺之事后,已十分怀疑何灵依,如今得到印证,定是她向独孤镜告的密!心中唏嘘不已,说道:“你勿要自责,其实令师妹本性良善,这段时日在我身侧虽有所图,但确也帮我不少。况且,她尚未造成甚么后果,我与殿下不都是好好的么?实迷途其未晚,若有时机,你好好的劝说她一回就是。”
风生衣叹道:“我这师妹,若能听我的劝说,也不至有今日。今日我们秘研之事,不知她又听得多少回去,冯某真是死罪!”
沈珍珠道:“再听得多,也不及我们及时将薛嵩找出来。眼下只能靠三位之助了。”四人重提正题,十分苦恼。
沈珍珠心念一动,说道:“我有一拙法,不知可行否?今日我们访过张涵若的府第,见府中无张涵若之人,但灯火通明,我临走时曾随口问一句那守门老者为甚,那老者答是张府习俗。”
严明道:“王妃莫听那老家伙胡言,那有那样的习俗,分明是有问题。”
沈珍珠淡笑:“开先我与你所想也是一样。可方才,我突然忆及张守珪一样旧事,才知那老者所言不是胡诌。昔年张守珪为幽州刺史,曾遇突厥五万大军来犯。当时幽州守军不足三万,却擒住贼首,大破突厥,你们可知是怎么一回事么?”
陈周对此类事最为熟谂,眼睛一亮,道:“某记得!当年突厥来犯消息传至幽州,全城恐慌不已,张守珪深知朝廷援军至少要半月后才能到,惟有自行想法破敌。他对突厥领军众名将领习性摸得一清二楚——领军大都统也利和三名副帅都性好贪婪,且将领间不睦,性多猜疑。张守珪便虚造声势、广派细作,放出消息说道幽州城近月开出金矿,士兵每日偷偷挖掘矿金往长安运送,一些来不及运送的都埋积于张府,士卒彻夜不眠守卫,百姓均由幽州迁移,只等矿金挖尽便弃城而去,真正守城的士兵不足五千人。突厥在幽州城也有细作,所谓金矿无法混入看个究竟,然张府灯火通夜、库房守卫严谨倒不难打探,消息传至行军中的突厥军队后,诸多将领信以为真。五万人行军,速度本就极慢,众将一听此消息,便各自存下私夺黄金的心思。也利首先派了心腹爱将,私自领兵五千悄悄杀向幽州;其他将领也自有心腹,你二千他三千的,前后往幽州城赶。张守珪早已于幽州城外伏了一两万精兵,突厥军实力分散,化整为零,被事先筹划好的张守珪率兵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沈珍珠道:“此役令张守珪声名大震,常引以为傲,算来就是二十年前的今日,难怪张涵若府上今晚灯火通亮,想来张氏留下什么遗训,每年此日须得这般来一遭。”对严明道:“说来,是咱们误会张府老者了。”严明低头不说话,想是有些不服气。
沈珍珠又道:“当年张守珪可以投其所好,设下圈套引突厥兵马上钩。我们现时也可如法炮制。”
重重曲涧侵危石
“还没有消息么?”
次日正午,长安沈府宅中,沈珍珠忧心忡忡,举箸无味,干脆挥手让侍女撤去。为便与风生衣等通消息,沈珍珠未回宫中,暂时居于沈氏在长安的旧宅。自沈氏一家都回吴兴后,此宅只留一名老家人打理,安禄山入长安城后所幸未被滋扰。
风生衣道:“我们已依照王妃的吩咐,在长安城中广散人言,薛家父女二人只要还在城中,迟早会听到的,王妃请放宽心。”
“冯翌,”沈珍珠忽然直呼他的本名,风生衣有些微恍惚,以为听错,听她说道:“依你看,我这个计策能否成功?”
她的计策,便是投薛嵩嗜官爱权之性,遣心腹人等在城中酒馆、茶寮、东坊西市广散言论,说当今圣上知道错怪冤枉了薛嵩,有意为薛嵩昭雪复职。
薛嵩若真是张淑妃指使诬指李俶,则薛鸿现劫狱一事,应是她所始料不及。然而形势发展,无论薛嵩能不能被找回,对张淑妃均是有利,此时她就算得何灵依报讯,也多半按兵不动。而薛嵩若得到散布的假消息,应会以为是张淑妃从中周旋得赦,薛鸿现虽武艺高强,但薛嵩如果自己耐不住权势之想,多半不会听从薛鸿现,必会有所行动。
“以冯某所识的薛嵩,决不会轻易弃官不做,只是他何时才会冒出头来,实是难以预料。”风生衣略作思索后回答。他不是第一回距她这般近,今日想是天色昏暗缘故,她端坐在自己面前,眸光幽静,容颜上却似笼着一层轻雾,看不清她的喜与愁。也许,是他素来不敢端视的原因。他倏然一惊:自己正想甚么,忙的收敛心神。
“是啊,”沈珍珠叹口气,“我们只有三天时间,三天……”她站起侧身凝思半晌,回头望向风生衣,“噫”了一声,道:“你眉宇爽明,倒似颇有几分信心?”
风生衣揖首一笑道:“冯某只是对殿下与王妃素有信心,天若偌我大唐,必会让殿下安然渡过此劫。”
沈珍珠有些惊诧:“与你相识如此之久,不曾想你学武之人,竟然有天命之说!其实多年来你助殿下所做之事,不能是在尽人事么,若无人事,何来天命!”
风生衣道:“正因如此,冯某今日更加相信殿下是天命所归,无人可以伤及。”略有停顿,接着说道:“所以王妃勿须过于烦忧,冯某见王妃茶饭不思,容貌渐见憔悴……甚是担心!”说至最后四个字,声音低不可闻。
沈珍珠先是轻轻一笑,“你是在宽慰我么?”风生衣正要称否,却听沈珍珠声调一转,疾声道:“冯翌,你可否告诉我,殿下是否有甚么事瞒着我?!”
风生衣心头如巨石激撞,见沈珍珠正一瞬不瞬的盯着自己,那目光虽不灼灼逼人,却清月般明朗,直似能照透他的五脏六腑。犹是他武艺惊绝天下、入仕多年,早练就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的功夫,此时也只能暗调内息,生生将一口气压至丹田,与此同时,脑中已晃过千百个念头。
他说道:“王妃聪颖之至,殿下固然有国事不可一一向王妃述说,但以属下所知,绝无刻意隐瞒王妃的事情。”
沈珍珠一动不动立在那里,半晌才挥袖道:“好,你回去罢。”
傍晚时分李婼来访。因李婼居于大明宫,沈珍珠特地遣近旁宫女请她出来,只为着她注意察看张淑妃等人的动静。李婼得知原委,自然一口答应。
这一日直至交更,仍无薛嵩的任何消息。沈珍珠守着长安城图苦思冥想,守候消息,直到精力不支伏案睡着。这第一日的期限,就这样过去。
第二日,严明来报:有人曾于凌晨看见一身形酷似薛嵩的人在皇城外一晃而过;长安城内各处驿馆几乎均已查过,尚未发现有如薛鸿线与薛嵩相貌的人投宿;各处城门尚无异常情况。严明甚是焦急,胡须在两日内花白数缕。李婼带出消息说张淑妃与独孤镜、李铺国似乎别无动静,每日在殿中谈笑说话而已。
到第二日晚间,风生衣、陈周、严明三人皆齐聚于沈府,此时第二日的期限将至,明日 时若还不能找到薛嵩,可就晚了。诸人都是两日两夜未曾睡眠,困顿之下均添了着急之色。风生衣道:“若那薛嵩再不出来,明日冯某只能去求郭子仪元帅了。”郭子仪手握重兵,且因共伐叛军而与李俶交厚,万不得已下惟有出此下策。
陈周急得牙庠庠,只恨自己无力将长安城翻个底朝天。其实以薛鸿现之能,就算他将长安城倒翻过来,薛鸿现也能携薛嵩遁离。
沈珍珠道:“现在可庆幸者,惟有一条。”
惟可庆幸,薛嵩应该尚未离开长安城!那些散布出去的消息,确是起到作用。
长安城太大,薛鸿现与薛嵩要躲起不让人发觉,实在太容易。陈周道:“某查出薛嵩曾在城中置办过一处私宅,只是具体所在无人知晓。”
沈珍珠道:“薛嵩性贪,性贪者必好炫耀,我就不信,他没跟人提过私宅所在!”说话间已走至几案前,提笔匆匆写就几个字,拿与严明道:“你速拿我的信函去找程元振,请他帮我一个忙,挨个查问诸内飞龙使,看有无人知道那处私宅。”
严明迟疑道:“这程元振,可是与张淑妃走得甚近!”
沈珍珠语速快捷:“你且莫小瞧那位程大人,他处事精细,处处为自己留有后着。我相信,他必会帮这个忙。快快去罢,别耽搁了。”说到此处,微微笑道:“你曾与他有过争执,少不得多向他道歉赔礼。”严明答应着“某省得了”,人已飞奔出去。
这三人方走,张涵若蓦的来访,入室便道:“姐姐为何不在宫中,竟在这里呆着,别是与殿下吵架了?叫我好找!”这两日长安城内虽大举搜捕薛嵩,但个中真正原因却是保密至极,除御前几个紧要人外,王公大臣们都不知李俶被暂拘大明宫,朝中局势或许瞬息巨变。
张涵若说话间嘴角微翘,眼波流动,她那般明丽之美本就惊人,此际似笑非笑,烛火半映于面颊当真称得上流光溢彩、光华闪耀。沈珍珠心中暗暗叹口气。
张涵若见沈珍珠容色暗淡,心中一突,止住笑意,小心翼翼的说道:“别是我说中了吧!”转过话题道:“姐姐前日特意来我府上找薛家妹子,是为薛嵩被劫之事吧。说来薛嵩之事,都是我的错!”
沈珍珠一惊:“怎么说?”
张涵若蹙眉道:“那日是我无意中提起薛嵩被押大理狱,想是薛家妹子听后才存劫狱之心。现在长安城上下被掀了个底儿朝天,薛家妹子虽然武艺好到底心不深,不知有无危险。若她来投我,我定会想办法保护她。”
沈珍珠默许严明暗地监视张涵若府第来往人等,多少有些担心张涵若私下收藏薛鸿现,但看今日情状,张涵若竟是全然不知,心中原存的希望又渺茫几分。
送走张涵若已过亥时,离最后的期限不足十二个时辰。沈珍珠自知再无法安寝,命侍女移去长安城图,只奉宣纸一张铺于几上。
也许有甚么是她没有想到,或者,是不愿而对的。
或许,那才是这件事最关键处。
那,是什么?
她的计策,还差“一点”。
便如未着睛的飞龙,只需一点,飞龙在天。
她打开西窗,凛风扑面,雪花纷飞。这个世界如此干净纯洁,却步步险机。敌与友,亲与疏,永远变幻无定。她可以掌控多少,该如何坚持下去?
她脚步虚浮,全身的力量都要耗尽,然而她必须振作,她不能倒下。
她就那样立于窗前,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她在想什么?也许什么也没有想,也许已思接千年。
她看着夜色一分分淡去,看着黎明的曙光一寸寸燃起。
她终于推开室门,说道:“速请冯翌大人!”
当风生衣站在她的面前,她斩钉截铁般说道:“我不管你用甚么方法——你要以最快的速度,在长安城内散播这个消息:广平王妃正在 的沈府宅内。”
亥时,距肃宗给予沈珍珠最后期限,只有一个时辰。
风生衣面色惨白,陈周不停的踱步骂咧着。沈珍珠全身冷汗层层渗透衣裳,眼前阵阵发黑,然仍强撑而坐,咬牙一字一句说道:“再等等,也许——”
风生衣踏步上前,揖道:“为今之计,冯某先去请郭子仪元帅——”未及沈珍珠答话,陈周攥住风生衣佩剑,挡住去路道:“求旁人作甚!殿下岂是束手待毙之人,不如……”风生衣双目虎瞪,断喝一声,阻住陈周下面的话:“休得胡说!”那阵势,却是极力阻止陈周往下欲说之言。沈珍珠看在眼里,更增几分凄恻之感,摆手道:“你们有多少事瞒着我,我也无心计较,你们且爱做甚就去做甚,让我安静一时半会!”
“轰”,严明撞入室中,踉踉跄跄站立不稳,右手一闪,“咣”的拔出佩剑抵于地面,这才稳住身形,断断续续报道:“王妃,我们已找到薛嵩的私宅——”
沈珍珠站起身来:“什么!”
“可是,可是我们到达时,已人去楼空。”严明说到此处,脚下一软,蹲倒于地。程元振虽应允帮忙,但昨晚查问宿夜一无所获。至今日午时,一内飞龙使突然记起薛嵩与另一内飞龙使名唤赵勇的近日相处最好,但赵勇恰好近三日都不当值。严明几番问询查找,好不容易找至赵勇家中时已近戌时,由赵勇领着马不停蹄绕过大半个长安城找到薛嵩私宅。然而,终是去晚一步,那宅中虽有居住痕迹,人却已遁走。
沈珍珠颓然坐下,方未坐定,又有“报——”声骤起,一名淑景殿侍卫全身披雪,入室迎头跪报道:“刚刚由金光门守军传来的消息,有人由城头强跃城门,现已逃出城了!”
沈珍珠心头一阵巨痛,只觉呼吸如此容易之事,此际竟然艰难之至,听到耳侧有人急呼“王妃,王妃”,声音一时近、一时远,她茫茫然如在梦中,她一手往椅背撑去,那椅背冰凉透心,她忽的全身一凛,那神智猛然回归,全身不知哪里来了些力气,竟而稳稳的站立起来。
她一一望过面前三人焦灼的眼神,勉力笑道:“我没有事。”目光慢慢移动,突然停止,问道:“你有甚么事?”
三人都是一愣,随着她的目光看去,却见室中一角立着个内侍,沈珍珠原来是问他话。那内侍想是来禀报事情的,却正看见沈珍珠发病的危急情状,一时吓得愣住,此时听到沈珍珠唤他,仍是颤颤桅桅的踱过几步,跪下回话道:“奴婢,奴婢是来禀报,外面有人指名要拜见王妃,王妃,您见还是不见?”
陈周一拍大腿,喝骂道:“你这阉货,没见王妃身体不适?还见甚么不相关的客!”忽的省起自己口出污言,忙对沈珍珠请罪道:“王妃,某失言了!”
沈珍珠眸中却闪出一丝晶亮,淡淡的说了个“请”字。
内侍很快引着人进来了。
来人身形高大,着厚厚的深灰大氅,将整个身子都包裹进去,氅帽遮掩住面容,只露出一双眼睛。风生衣三人上下打量来人,更是暗握兵刃,生恐突发意外。来人入室微站一会儿,瞪住眼睛看清沈珍珠容貌,这才一把子脱下大氅,“咣铛”将腰间佩剑扔掷地上,伏地跪拜沈珍珠道:“求王妃助我啊!”
沈珍珠长长的舒出一口气。
果真是薛嵩。他来了。
沈珍珠尽量保持语调凝重镇定,问道:“你要本妃如何助你?”
薛嵩叩头道:“殿下吩咐薛某做的事,薛某决不敢有违。小女鸿现劫狱,并非薛某之意。求王妃指引薛某在陛下面前说明事情真相,容某能官复原职。”
沈珍珠心中猜测,此际全被证实。万种滋味齐泛心头,见风生衣和陈周目中都有惊诧之色,此时不欲说任何多余之话,只挥袖道:“好罢,严将军,你这就带薛嵩入大明宫。薛嵩,殿下当日教你说甚么,你照说就是!”又对风生衣道:“你们都去罢,暗中护卫薛将军,要将他平安送至大明宫。”
薛嵩大喜,喏喏称是。
严明连连答应着,又疑惑的问道:“王妃怎不入宫?”
沈珍珠缓缓倚于椅中,朝众人挥手道:“我累了,事不宜迟,你们快去莫误时辰。我过一会儿自回淑景殿。”
“王妃,”风生衣迈前一步似有话说,却见沈珍珠已阖上双目,神情疲怠之极,只得与严明等人一同退下。
她是累了,很累很累。
事情竟是这样。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原来是李俶的主谋。
或许事情原委是这般:张淑妃设计薛嵩诬指李俶,却被李俶得知消息,私下将薛嵩收买,要他做“反间”之人。一旦当殿对质,薛嵩必会翻供,指张淑妃“逼迫”他诬陷李俶。这样的话,张淑妃危殆,既使她抛出替罪羔羊,也会元气大伤,不再受肃宗信任。
只有这样,一些事才可得到解释:何以李俶当日看到薛嵩的供词,并不如她那样惊讶,甚至有一份镇定自若在其中;肃宗盛怒之下要斩李俶,何以李俶强拉住她,而李泌竟会那样巧赶到阻拦,想必李俶早与李泌商议好。
好一个部署周详的计划。李俶不告诉她,想是怕她露出破绽吧。当日她在殿中这般情急,正可帮他掩饰真相。
然而,世上万事都是环环相扣,牵一发亦可动全身。这个计划在最关键处出了变数——薛嵩意外被劫!
风生衣与陈周都知道这个计划。风生衣身在刑部,收买薛嵩必有他的“功劳”,而这个计划,陈周当是主要谋划者。故而开初之时,这二人都不是特别着急,因为收买薛嵩必定许下极大的高官厚禄,薛嵩不会放弃。可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即便薛嵩想回宫“复职”,也需有人引荐,他是大理狱逃犯,怎敢一人冒失失的闯宫或投案,更怕“反间”之事泄漏,被张淑妃私下“结果”。
对于薛嵩来说,最好的引荐人——既然是广平王收买的他,那最好的引荐人,除了被拘押的广平王,自然莫过于广平王正妃。
于是,她终于在最后的时辰里,等到了薛嵩的投奔。
接下来会怎样?薛嵩会如何在肃宗前反噬张淑妃,她已不想知。
这一场仗,她打得太辛苦。
她赢了,却失却了欢欣。
她面上带着笑,以原有身姿倚在椅中一动不动。也不知过了多久,听窗外风声、雪落声、侍从呼吸声,一点一滴,都入骨髓,忽觉面颊湿润,轻轻抹上去,原来已经泪流满面。
“我终于和他彻底了断父女之情。”五步之外,细稚而洒脱的声音如琴奏般悠扬响起。
薛鸿现的轻功极好,沈珍珠本不该能听见她入室的脚步声,然而她阖着目,竟然在薛鸿现方入室时,就已经听见了。她似乎还能听见自己周身血液缓慢轻灵的流动,听见远处高山积雪沙沙的颤动,听见吴兴家中公孙二娘畅快的笑声……
她还是不想睁目,悠悠启唇道:“对不起,鸿现。”
薛鸿现坐至窗台上,有节奏的晃动着双条腿,说道:“我一直不知道师父要我来长安为什么,原来,就是要我来救薛嵩的。”
“是你师父教你救他的么?”
“不是,是我自己。一听说他被关押大牢有性命危险,忽然就忍不住去救他。”薛鸿现撅嘴摇头望天,也不管沈珍珠仍旧闭着眼。
“那是因为当年在长安,你虽然说与他再无父女之份,他终究还是对你手下留情。”
“可是,到了今天,他既然非要选回宫,是生是死,再和我没关系了。”
“鸿现,你的师父真是绝世高人。”沈珍珠阖着目,忽的一笑。
“沈姐姐,”薛鸿现惊叹着:“你这一笑,可真美!”
“可是,”薛鸿现又垂首黯然:“为什么我看见你这一笑后,自己的心头好似涌起了万种惆怅和悲伤呢?”
江流不语意相问
薛鸿现细碎轻灵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沈珍珠头脑清明而空旷,她始终阖着目,聆听着这世上一切细微和琐碎的声音,耿耿长夜,惟有这颗心,是完整的属于自己。
不知过了多久,她听见轻轻推门的声音,听见缓缓走入的脚步声。
她知道他来了。她依旧倚在那里,呼吸平稳,面带淡笑,仿佛睡着。
他的手抚在她的额头,他的气息这样熟悉,他慢慢躬下身躯,低声唤她的名。她依旧没有动弹,连眉睫也没有半分闪动。他忽然有些惊慌,呼吸紊乱起来,手搭上她的脉门,过了良久,方舒出一口气,仍轻握她的手,似乎久久端详她的容颜,在她耳畔沉声道:“我们回去罢?”她沉默许久,终于微微颌首。
她被他横抱于怀缓步往室外走,他心跳沉稳而有力,他的脸浸入她发丝间,柔声道:“我知道你累了。若你不想说话,只管闭目别说,好好将养着。”马车颠簸,他一路紧紧抱着她,她神智渐渐迷糊,睡熟过去。
真奇怪,这一觉下去居然没有任何梦,无星无月,无哀无痛。她醒来的时候,李适正用他胖墩墩的小手抚她的面颊,柔软滑嫩的小手,抚在她的脸上,很是舒适。她伸手将李适抱上床榻,问道:“什么时辰了?”
宫女笑答道:“还早呢,殿下早朝未散。王妃才睡了三四个时辰,该睡至午后才好的。”
侍奉李适的王嬷嬷在旁絮絮道:“殿下本不准小世子打扰王妃,只是世子几日不见亲娘,天天哭嚷,老奴没办法才带他过来。”
沈珍珠摇头道“不妨事”,一时也懒于下床,便屏退多余人等,宫女们奉上几样李适喜欢的玩艺,沈珍珠打起精神,陪着李适玩九连环、七巧板 ,李适玩到兴处,在榻上蹦起几尺高,逗得周旁宫女掩嘴吃吃而笑。
正玩得高兴,随着一声长长的通传“殿下驾到——”,李俶卷帘而入。李适高呼着“爹爹”,动作灵活的由榻上跳下,一头钻入李俶怀中。李俶将儿子抱起,笑逐颜开中不忘朝沈珍珠瞥上一眼,见她神情并无异常处,稍稍放心。早有见机深的嬷嬷跟随入室,三言两语下将李适又哄又劝带出内室,刹那间宫女嬷嬷们退个一干二净。
沈珍珠见李俶缓缓朝自己走来。几步的路程,他一直微笑着,然而他的微笑是审慎的,仿佛每踏一步,都在揣摩她的心。他是如此小心谨慎。
她对他浅笑相迎。他是怕她生气罢。可是,这件事就是她再想一千回一万回,由无数旁人评论,她似乎都没有理由气恼。
她有什么理由可以气恼?他本非故意欺瞒她,相反,可能是为了不添她的担心,才没有告诉她。而事情发展到要由她来解决,本是他没有想到的。而她,作为他的妻子,在他危难之时披荆斩棘,也是份所当然。
她还能怎样?她不能生气,无法悲伤,也没有欢喜。她还能对他说甚么?她所能做的,只能是这样的对着他,淡淡而笑。
他显然以为她已经释然。于是上前坐在她的身侧,执她的手道:“这回你过于辛劳,须得好好调理。”
沈珍珠笑着点头,目光幽静。李俶来揽她腰肢,她恍若不觉,略侧过身子,慢慢的又合目斜倚到枕上。李俶只当她又乏了,正要拉过锦被为她盖上,却听她轻声说道:“长安真冷啊!”他微感奇怪,她这话甚是没头没脑,于是随口笑答道:“那是自然,今年也不算顶冷的,我跟你说,我冠礼那年啊,长安一场雪,有……”
话未说完,沈珍珠已说道:“近来我总觉身子不适,想是天气太冷的缘故,听说洛阳冬天比长安好过,我想带适儿到洛阳去住一段时日,可好?”
李俶微有诧异,拨开她鬓前一缕碎发,沉吟思索良久,才说道:“这样也好,洛阳地气暖和,对你的身子有好处,我也知你在这宫中住得不快活,与适儿出去散散心也不错。不过,须得等上皇回京后才好启程。”
沈珍珠点头不语。
李俶又道:“我必会多抽时机,去洛阳看你们母子。”说话间,已俯身贴近沈珍珠面靥,轻轻落下一吻,低声道:“为何不问我薛嵩之事结果?”
沈珍珠在鼻息间吟出一个“嗯”字,转过身子背向李俶,再不作声。李俶以为她已要睡着了,乃自言自语道:“可惜薛嵩正要说出主使诬蔑我之人是谁时,突遭暗算而死,我们功败垂成。可惜,可惜。”
因上皇回朝在即,李俶渐渐的更加繁忙,每日里连沈珍珠都难能见上一面,偶尔去看她一回,总是神色倦怠,罕少与他说话。李俶并未格外留意,只以为沈珍珠精神不济。
那日严明护送薛嵩至大明宫后,薛嵩果真当场翻供,当着肃宗之面,在大殿上直言道有人以性命相逼,胁迫他诬蔑广平王殿下,今日他自知有错,决意揭露出幕后主使的真面目。然而,正当他准备说出主使之人姓名时,有人躲避于大殿梁上,以剧毒银针将薛嵩当场刺杀身亡。这薛嵩一生为利而奔波,最终死于非命,薛鸿现亦只能救他一时,不能救他一世。
虽然如此,李俶谋篡弑君的罪名已被当场解除。更有利者,薛嵩当时虽未能说出主使之人的姓名,然而他中毒针之时,手正指着殿上一人。
这被他指向之人,正是独孤镜!
其实当时独孤镜与张淑妃正立于一处,相距极近,谁也说不清薛嵩要指向的人,到底是哪一位。只是此际李泌与李俶乘胜追击、咄咄相逼,张淑妃无奈之下忙道“薛嵩指的是独孤镜”。虽说以“一指”定罪过于荒唐,独孤镜狂呼冤枉不止,然而事关重大,肃宗立即下旨将独孤镜收入大理狱严加讯问。以刑部侍郎冯翌之能,一入大理狱,独孤镜这条命,已十去八九。
这一仗,李俶终究不是无功而返。
十二月初四,上皇终于回返长安,肃宗亲自率诸皇子、大臣等赴咸阳迎接,自是一番浩大礼仪。其后,上皇驾临含元殿抚慰百官,从此居于兴庆宫。沈珍珠感念昔日玄宗与高力士恩德,多番进入兴庆宫请安问候,玄宗见过她,甚为欢喜。
未隔几日,沈珍珠便开始打点行装,预备至洛阳行宫。她曾考虑将素瓷及其子一同带至洛阳以方便照料,然素瓷始终昏迷不醒,只怕途中病情变故,只得千叮万嘱淑景殿留守的嬷嬷宫女务须小心照料她们母子二人,不然绝不轻饶。
这日终于收拾停当,正午后向肃宗与淑妃辞行,只等第二日早时出发。
晚来风急,天暗得甚早。李俶一早便去西郊军营检阅,临走时特地着人带讯,要与沈珍珠在淑景殿共进晚膳。到了晚膳时间,一样样的菜肴酒品传上,多是沈珍珠喜爱的口味。
沈珍珠心头微有暖意,见今晚与别日不同,那风刮若狂,雪大如斗,便命殿中侍从们早早的关闭各处门窗,除当值宫女侍卫,全都各自歇息,内室中她独照数樽烛火,等候李俶回来。
酉时一刻,侍卫来报:广平王殿下即刻回府。此时菜肴初上,热气蒸腾,香气满溢。
酉时二刻,侍卫来报:广平王殿下忽有事耽搁,烦请王妃稍候片刻。
……
……
她望着满桌的菜肴,嘴角钩成一丝嘲讽般的笑,是自嘲罢,她选择暂时离开,应该是没有错:离开,让她想清自己的路,也让他,放手去做自己的事。也许,她终究不是可以成就他的女人。
她靠在桌上不知怎么的便睡着了。内室里蹿入一只小猫,见室中无人管它,东蹦西跳着,一时在沈珍珠脚边嗅嗅,一时跳上桌子舔菜,又飞窜下桌,一下子撞上那高高的烛台。烛火滚倒下地,正接着那连天连地的锦缎帷幕,“霍”的开始燃烧起来。
沈珍珠被烟气呛醒,睁开眼,见满屋里的黑烟烈火,正又急又怕,回首一看,那床榻上还躺着一人,正是李俶!她两步跑上,连连摇晃李俶的身子,唤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