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时,帮到蜀汉。”
“至于辽东,高句丽。抚民自有法,而平定高句丽,犯大魏者,虽远必诛。所以,朕想准备准备,发兵高句丽,灭其国。”曹盼想做什么从来不遮掩。
崔琰与毛玠听得皆一颤,唤了一声陛下。曹盼摇了摇头,“你们以为,大魏愿意以和为贵,胡羌等各族,还有高句丽,他们也愿意和大魏以和为贵?”
“中原之地,天下至中之原野,蜀汉想要,他们也同样想要,沃野千里,物广人丰,这样的地方,得到了,拥有的将是什么?”五胡乱华,高句丽在隋唐时期成为辽东之患,皆是史书有载。
曹盼既然知道这些事,就不可能任由他们发展壮大。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扼杀于萌芽状态,尤其是高句丽。
他国进犯,打不过就想跑?哪有那么容易?曹盼是下定决心了要收拾高句丽,必须要让高句丽在没有壮大之前,灭其国。
“与魏止传令,让他与曹永练兵,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内,给朕练出一支强悍的军队来,明年,朕要发兵高句丽,平定高句丽。”曹盼吩咐下去。
“诺。陛下,北方各部,亦平之?”墨问接话问了一句,高句丽是他国,进犯之而诛之,无可厚非,曹盼刚刚有一句话他十分认为,犯大魏者,虽远必诛。
但是北方各部与高句丽并不一样,虽是异族,但与高句丽这他国之人比起来,北方各部更易收为己用。
“犯大魏者,虽远必诛。与大魏交好者,大魏亦以礼要待。此大魏往后与他国相交的国策。至于各部,匈奴与大魏交好多年,大魏待匈奴如何,于各部也是如何。而昔日朕以匈奴来压制他们,匈奴的辛冉与丹阳,朕以为他们可以帮朕压住这些异族,如今看来,是朕高看了他们。”曹盼半眯起了眼睛,显然对这件事已经有别的主意。
“两方交好,若只能以武力压制,便如同此次胡羌一般,见风使舵,等待时机以犯大魏,从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反之见势不对,他们即退回胡羌。周而复始,大魏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只要还有,这样的情况就一定会再次出现,可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曹盼提出的问题,听在他们耳朵里,意味深长。
周不疑道:“观匈奴可知各族所求。”
“元直知朕。”曹盼一笑,周不疑道:“如此,陛下是要与各族互通?供之以盐、米、丝绸。但陛下,匈奴有大魏需要的马,但各部并没有大魏需要的东西。”
“东西总不能白送,大魏也不富裕。”司马末这位掌管大魏国库的人说出这番话,着实是真心话。
“哪怕大魏富裕,东西也不能白送。”曹盼看了司马末一眼,表露她无意被人当凯子宰的意思。
司马末立刻明白了,他这是想歪了,曹盼自来不是肯吃亏的人,更别说这事关系着整个大魏邦交大事。
曹盼一步一步地从上走了下来,“东西没有,他们不是有人吗?”
听着人这句话,都面带不解地看向曹盼,不知曹盼话中何意?
“以劳力换盐、米,他们会不愿意?”曹盼把话挑明地说,周不疑一下子就明白,“异族缺米、盐,而大魏无论是修坝还是开路,皆需人手,异族中的百姓,并非皆是野心之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而且是大魏带给他们这样的日子,想必来日,他们纵要兴兵,也无战意。”
“早些年武皇帝议以并州开设让匈奴百姓入住,朕那时提议不仅仅是匈奴百姓,其他各部,凡有意入大魏居住者,愿守大魏之法,即为大魏之民,皆可定居大魏。然这些年并州所住之人,以匈奴人居多,不仅是因为大魏与匈奴交好,更因大魏之政策不为其他各族所知。”
“朕会与匈奴的辛冉可汗和丹阳公主议定大魏往后与各部族的商贸往来,在此之前,以来往各族之商人传递消息,大魏,开放大魏之国土,无论何人,入大魏者,只要守大魏之法度,便为大魏之民,开荒授田,大魏百姓有的,他们都会有。”
“更该让商队们告诉异族的百姓,我们大魏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如此一来,何悉民族百姓不入大魏。”神棍忽悠这种事,墨问那是过来人,补充地了一句。
曹盼点了点头,一眼扫过众臣,“诸卿觉得可行否?”
“陛下,臣只担心,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倘若让异族之人入大魏,其中混入了间谍,将大魏消息传递出去,再里应外合,大魏岂非危矣。”曹仁板着一张脸表露自己的态度,颇是忧心。
“间谍,异族会有间谍进入大魏,叔叔以为,今之大魏有没有异族的间谍,益州的间谍?朕不管是在异族之内还是益州皆有间谍在内,谁不想将间谍除尽,可又如何除得尽。间谍几人,能为大魏所用之人又为几人?账是要算,也得要看怎么的算。”曹盼没有正面说曹仁的担心没有道理,但是,有些事情怕是没有用的,更不因为怕,而不去做。
利与弊,凡事皆有两面性,端看是利大弊,还是弊大于利。
引异族入大魏在曹盼看来就是利大于弊,所以曹盼要去做。
曹仁听着无可反驳,曹盼言之有理,他又岂能无理取闹。曹仁作揖道:“但听陛下吩咐。”
“此事还得要细细拿个周全的章程。”曹盼把意思提了出来,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大方向她指出,余下的就让他们去补充。
“臣会与诸公商议,尽快与陛下拿出个章程来。”周不疑这位首相立刻表示一定会很配合很配合曹盼的指示,曹盼道:“好。”
“陛下劳累,且已许久未见殿下了,若无他事,臣等告退。”周不疑很是识趣,自然也是看出了曹盼眉宇间的疲惫,十分贴心地提醒在场的人都该退了。
“抚恤一事要捉紧办。”曹盼再次叮嘱一句,周不疑应下,众臣便都与曹盼作一揖而退。
曹盼端过一旁的水灌了一大口,起身就往内殿去,平娘已经抱着曹恒急步地走来,一看到曹盼就唤了一声陛下,曹盼伸手去要抱过曹恒,不忘地问道:“阿恒,还记得你的母皇吗?”
孩子那是一天一个样,曹盼一去一回将近两个月,曹恒这样大的孩子本就没有多少记忆,但是,母女天性,曹恒叫曹盼抱在了怀里,唤了一声母皇。
这一声母皇听着曹盼的耳朵里,很是能体会了当初的丁氏是如何看待的她。
曹盼应了一声,亲了曹恒一口,曹恒眨了眨眼睛,似是很喜欢曹盼这样的亲近。捉着曹盼的衣袖,上下打量着曹盼。
“阿恒可乖?”曹盼抱着曹恒半点不费力,回头问了平娘,都是一些平常的小事,平娘知曹盼挂念,“乖着,每日郭夫人都与殿下讲故事,殿下甚是乖巧,从来不哭不闹,哪怕一开始有些不习惯陛下不在,郭夫人与她说了陛下是出征去了,殿下好像也能听懂了。”
曹盼揉了揉曹恒的发项笑道:“如此甚好。”
抱着曹恒在怀里,曹盼用额头碰了碰曹恒的额头,曹恒明亮的大眼睛看着曹盼,叫曹盼整颗心都要化了。
“剩下的时间,母皇陪着阿恒。”曹盼与曹恒笑着说,曹恒像是听懂了,朝着曹盼点点头。
“陛下,郭夫人来了。”曹盼想跟曹恒好好地玩玩,郭夫人手头上的事尽快完了,便来与见曹盼。
“快请。”曹盼抱着曹恒让她坐在一旁,既以跽坐在旁等着郭夫人。
郭夫人小步地走了进来,与曹盼作一揖,“陛下。”
“这些日子辛苦师母了,多谢师母。”曹盼与郭夫人立起作一揖,以表谢决,郭夫人道:“陛下唤臣一声师母,臣于私是陛下的长辈,于公是陛下的臣子,皆当为陛下分忧,故,陛下不必言谢。
曹盼一笑,“想当年,朕还记得与师母初见时,师母并无意与朕深交。没想到今日诸事却有赖于师母。”
当年的事,郭夫人道:“这是臣与他之间的事,不便与陛下多提。”
换而言之,郭夫人不喜欢曹盼不是因为曹盼本身,而是因为郭嘉。
陈年的旧事,曹盼不过是念及昔日此事,随口那么一说而已,亦无意追究。
“有一事,李家的夫人让臣代问陛下一句。”郭夫人知曹盼不是要追究的人,因而提出了另一件事。
曹盼扬眉道:“李家?哪个李家?”
“羽林中郎将李会将军之母。”郭夫人也不绕弯子,曹盼一听是李会的母亲,一下子就看向静姝,郭夫人立刻地问道:“陛下已经知道了?”
“师母是指,阿会想娶静姝一事?”都已经说到这里了,曹盼也跟郭夫人挑明地说。
“难道李家已经另派了人询于陛下?”郭夫人一听曹盼道明了,面带诧异地问,曹盼道:“大战之前,阿会出战时与朕提了。”
郭夫人听着才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李家的人如此不懂规矩,竟然让她来递话,又另让人来问了。
“陛下,李夫人与臣提起,是让李会将军娶静姝为正妻。”郭夫人把李氏的意思跟曹盼道明。
“正妻,不是正妻,难道还想纳妾不成。朕身边的人,还没哪一个与人做妾的!”曹盼对于身边的人一直都很好,随侍在她身边的人,一直都是那么几个,每一个对她忠心的人,曹盼都让他们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嫁自己想嫁的人,娶自己想娶的人。
郭夫人看了曹盼一眼,曹盼立刻明白郭夫人之意,“师母之意朕明白,李氏为世族,而静姝不过是朕当初救起的一介民女,虽不是奴籍,但是出身不高,又是一个身有残疾的人,哪怕阿会不是个正常的郎君,也算是位高权重,深得圣宠,像这样的人,但凡他想要找,定能找到比静姝好上十倍百倍的女郎。”
“所以,朕心中疑惑,李氏为什么会同意阿会娶静姝的?”曹盼从李会说要娶静姝开始就心存这样的疑惑。
问静姝,静姝只一个劲的摇头,表露不嫁之意。李会,李会只会不断地说,他要娶静姝,除了静姝,他谁都不要!
曹盼觉得,这男女之事,实在是比治理国家大事还要麻烦,她自己的弄不好,还要忙着安顿身边这些人的,曹盼很是头大,极其头大。
郭夫人道:“臣也问过李家的夫人,李家夫人说,李会将军从前不开窍,等开了窍后,心心念念的都是静姝娘子。至于其中的原由,她也不是很清楚。”
“若是师母,你会同意这门亲事吗?”曹盼倒也不说其他,只问郭夫人会如何的选择。
“陛下心中难安?”郭夫人一听便知曹盼之意,如此地一问。
曹盼冷冷一笑道:“世族啊,真正有多少是能做到摒弃门第之见的?朕知道在旁人看来,这门亲事李家同意那是静姝莫大的荣幸,可是荣幸这种东西有个屁用?嫁进了世族,以静姝的身份在所有人看来那是攀上了高枝,飞上了枝头变了凤凰。于朕看来,那什么都不是。”
“静姝跟在朕的身边,于外人看来是奴婢,但因朕,谁不敬她三分,谁又敢欺她辱她?李家的人想娶静姝可以,让他们肯定地告诉朕,能否做到不辱她一分,也不叫人辱她一分?”
话一放出来,郭夫人明白了,曹盼是信不过李家的人。
静姝在一旁走了出来,冲着曹盼一个劲的摇头,曹盼道:“朕只问你一句,你对阿会有无半分男女之情?”
此言一出,静姝立刻不动了,郭夫人看了静姝一眼,曹盼道:“你心里想什么朕清楚,放心。你们既然两情相悦,朕自会让你们过上和美的日子。”
静姝走到了曹盼的面一通比划,曹盼看得分明,曹盼道:“若不然,不成亲也成,喜欢李会就跟他在一起算了,又不是非要进李家的门,当李家的媳妇日子才能过。”
轰地一下,静姝的脸一下子红透了,曹盼却是觉得这个法子不错。
“男欢女爱嘛,谁占谁便宜又不规定死的,喜欢就跟他在一块,要是背叛了,弃了就是,阿会,应该没那么多花花心思,你嘛,既然觉得这样的人不会负你,那就按朕说的,及时行乐。”曹盼给静姝出主意,静姝脸红得快要滴出血来了。
曹盼道:“此事你若是不好说,朕帮你跟阿会说?”
“陛下。”郭夫人在一旁不甚同意曹盼如此做法,曹盼摊手道:“若是李家能做到自然无须如此,这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
郭夫人明白了,“臣会把陛下的意思与李家夫人说的。”
李家的人,能不能做到曹盼要求的?做不到,曹盼是绝不会把静姝嫁给李会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中秋节快乐,可怜的作者渣没吃东西还肚子痛了两天,放假还要临时去拖着病体去加班……
第362章 入赘
“陛下!”
曹盼让郭夫人去问李家人要承诺还没有回复,李会倒是找上门来了。
单纯的人站在曹盼的面前就问道:“陛下,我要娶静姝。”
“哦!”曹盼淡淡地应了一声,李会一愣,捉了捉脑袋,往前又走了几步,站在曹盼的面前,“陛下让我娶。”
一眼看向一旁的静姝,静姝急得脸都红透了,曹盼道:“你要娶的是静姝,怎么尽来与朕讨媳妇?静姝要嫁你,朕会拦着不成?”
李会,李会怔了怔,然后当着曹盼的面冲到了静姝的面前,“静姝。”
静姝本能的想要往后退,李会直接的捉住静姝的手,“静姝嫁阿会,阿会会一直对静姝好,一直!”
可怜静姝说不出话来,想要挣开李会捉住她的手,力气又没他大,曹盼走了出去,拿着笔戳了戳李会的背,“把手松开。”
李会对曹盼说的话天生反应就快,一听她让撒手,立刻就撒了。
“朕让你静姝求婚,没让你逼婚,当着朕的面动手动脚,背地里没少欺负静姝吧?”曹盼这么地问李会,李会还没说话,静姝倒是一个劲的直摇头,表示没有这样的事。
冷哼一声,曹盼瞪了静姝一眼,“朕教你的武功都学到狗肚子里了?还是舍不得对阿会动手?”
静姝学得怎么样,曹盼还能心里没数,除了舍不得,还能是什么?
支支唔唔的半天,静姝想要比划解释一下,最终还是没比划成。
“也罢,你们俩今天都在,这成亲的大事,朕问过你们俩就成了。静姝你究竟要不要嫁给阿会?”曹盼直问静姝,静姝直甩头,坚定地不肯。
李会看着那叫一个不开心,伸手按住静姝的头,一本正经地道:“点头。”
那动作直接把曹盼给逗乐了,静姝哪里会由李会说什么是什么,依然想要摇头,李会就那么用双手按住静姝的手,板着一张脸,“点头。”
李会模样长得是极好的,又经过沙场洗礼,颇有威严,但凡他不开口地板着一张脸,还是很有将军模样的。而他向来单纯,认准的事任是谁都没办法改变。
一如当年他认出了是曹盼救的他,便用一双腿追着曹盼到了上庸郡。这么多年,人人却道李会痴傻,但就是这样一个痴傻的人,他始终记得,当初曹盼的舍命相救。对曹盼的事,从不与人多提一字,曹盼让他做的事,他从来都是做到十成十。
静姝看着李会,努力地想要摇头,李会,李会见此,眼眶突然地红了,眼泪直接地掉下来了,静姝一下子惊住了。
刚刚还一脸威严的人突然就落泪了,静姝伸手想要抚过李会的脸,李会控诉道:“你不喜欢我,不喜欢我,不喜欢阿会。”
都快三十的大男人哭得跟个小孩一样的伤心,曹盼在一旁看着静姝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不断地摇头,她突然有种自己是多余人的感觉!这地方明明是她的。
“陛下。”李会哭得伤心的时候,周不疑他们来了,本来是来议事的,没想到竟然会看到李会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所有人都甚是诧异。
“周哥哥,秦哥哥,你们帮帮我,帮帮阿会,阿会要娶静姝,静姝不肯当阿会的媳妇,阿会心里难受,难受。”曹盼还没来得及说话,李会像是见到了靠山一旁,哭着喊着冲着周不疑跟秦无一番控诉,直接地坐地上了,这无赖的样儿……
周不疑跟秦无与他素来亲近,从前的时候有人骂他傻,都是他们帮他把人教训走的。如今没办法让静姝点头当他媳妇,一看到他们,李会就赶紧的求助了。
曹盼一眼看了静姝与李会,一个傻,一个哑,也不知道是怎么看对的眼,李会傻虽傻,从不藏话,有什么说什么 ,或许,就是这样一个从来不在她面前掩饰半点喜与不喜的人,才会叫自小吃尽了苦头的静姝,动了心。
静姝咬住了唇,看着一个个朝廷重臣都拿眼好奇地看向她,顾不上李会,与曹盼福了福身,掉头就跑了。
李会哭得正难受着,发现静姝竟然不管他就跑了,唤了一声静姝,静姝脚步一顿。可怜兮兮的某人问了一句,“你不要我了吗?”
曹盼觉得啊,李会这哪里傻,看看这撩妹的技能,谁能跟他比?
静姝听到这话,最终还是跑开了,这下李会哭得就更伤心了。倒是曹盼见静姝地跑了,她既没拦着,也没有安慰李会,只是拿脚踢了踢李会的腿,“静姝都走了,别哭了吧。”
“陛下,我难受。”李会非常老实地说,周不疑拿了帕子与李会擦了擦泪,“那也莫哭了,哭得陛下心烦,陛下便不帮你与静姝了。”
李会一听赶紧地看向曹盼,曹盼直接地一旁的台阶下坐下了,与李会道:“坐朕这儿。”
一向很听曹盼话的李会乖乖地挪了挪,坐到了曹盼的身旁,曹盼道:“阿会,成亲虽然是你与静姝两个之间的事,又不仅仅是你们两个人的事。”
“静姝是朕当年游历时救下的人,她非天生哑巴,而是被继母割了舌头才成的哑巴。你喜欢静姝,朕并不怀疑你的一片真心,但阿会,你护不住静姝。而静姝是个不管受了多少委屈都只会往肚里咽的人,在朕的身边,没人敢给她委屈受,若是嫁了你,那就不一定了。”
“门不当户不对,纵朕从不拿静姝当奴婢看待,她从来都是良民,在旁人的眼里,她也是奴婢。世族高傲,自来联姻都讲究门当户对,因那不仅是为家族得利,也是因为不一样的人,原本需求就不同。”
“李氏,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他们从心底里都会看不起静姝。不是只有亮剑杀人才算是杀人,后宅中的手段你不能明白,朕却清楚。静姝伺候了朕这些年,朕不能看着她往火坑里跳而不管不顾。所以,阿会,朕给了你一个机会。你母亲已经让郭夫人问了朕的意思,朕也把朕的要求让郭夫人传给了你母亲,这门亲事成与不成,不在你与静姝,更不在朕,而在你李氏。”
李会听得似懂非懂,但其他人都听得分明,曹盼对世族了解得太透彻了。
“以后不许再因为静姝的事情哭,要哭你也只能跟静姝哭,哪怕你与父母也不许这么哭,听见了没有?”曹盼叮嘱了李会。
“可是阿会难受!”李会很老实地提出,他哭是因为难受,太难受了。
曹盼道:“那也给朕憋着,若叫朕听到外面有半点关于你跟静姝的风言风语,朕就把你赶出宫去,叫你以后再也见不到静姝。”
这话李会完全懂得了,立刻地捂住了嘴,不忘拿过周不疑的帕子把脸擦干净。
旁观一干人……
“带阿会去洗把脸。”把李会给拍老实了,曹盼吩咐,胡本赶紧的应声走来。李会倍老实的站起来,与曹盼作一揖,再与诸公作一揖,乖乖的跟着胡本走了。
曹盼道:“今日放松些议事,与诸公都拿蒲团来。”
她人已经坐到了台阶,也不打算进来,她这一吩咐,宫人立刻取了蒲团上来,与诸公每人一个,众人与曹盼坐一揖,方才跽坐下。
周不疑首先道:“陛下,这是按陛下先时要求,集天下儒文之士于邺城再次修订的律法,请陛下过目。”
一本并不算厚的书由周不疑呈上,胡本不在,燕舞上前去接过给曹盼送了上去。
曹盼道:“有了懂法的人参与修法,进度果然不一样了,一年的时间,倒是能给朕拿出这份能看的律法了。”
向来办事极有效率的人,自然是看不上那几年没有进展速度。
翻开看了上面的内容,周不疑在一旁道:“相对邺城递来的草书,臣与诸公略有异议,故在其后写上备注。”
曹盼点了点头,“朕会细看,明日再与诸卿讨论。”
将书递给燕舞,燕舞接过放到案上,曹盼问道:“抚恤之事安排得怎么样?”
杨修拿着准备好的名册要呈上来,郭夫人神情急急地走上来,唤了一声陛下!
曹盼刚刚还提到了郭夫人,郭夫人就来了,曹盼点了点头,“师母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郭夫人动了动唇,一看在场的人都是信得过的,便道:“陛下,李氏李老夫人听闻李夫人要为李会将军求娶陛下身边的婢女,大骂李夫人不孝无耻,言其是要败坏李氏的门风,扬言若是李夫人敢为李会将军求娶静姝,便悬梁自尽,羞见天下世族。”
曹盼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话传出去了?”
“今日李府设宴,臣收了李夫人的贴子,刚与李夫人提起陛下的意思,李老夫人便来了,当着满府宾客的面说了这些话。”郭夫人正是觉得事态紧急,故而才会这般急急地进宫来告诉曹盼。
“李夫人代阿会让师母传话之事,先时李老夫人不知?”曹盼这么问了一句。
郭夫人道:“臣离开李府的时候,特意问了与臣告罪的李夫人一句,李夫人提及此事李老夫人并不知。”
曹盼道:“先时不知,如今为何知道了?”
这一句提起,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曹盼道:“恰好,又在李府设宴,师母与李夫人试探之际,广而告之。李老夫人难道不知,结亲不成亦不可坏了女郎家的声誉,她这么做,何意?”
“陛下。”郭夫人亦知那李老夫人此举不妥。
“好,好啊!那朕就看看,世族们这回是想闹什么,趁着这会儿朕有空,就陪他们好好地玩一玩。”曹盼斜长的丹凤眼那一扬,威严立现。
其中之世族们,崔琰、杨修、郭孚、荀顗等人,都要盘算着自家的人又有没掺和进这些事?
随着李老夫人在宴会上撂的话,很快洛阳皆知。随着此事传扬,在有心人的宣扬下,世族皆以为曹盼欲辱世族,竟然敢让身边的一个小小婢女,嫁入世族。
世族怨恨纷起,却是敢怒而不敢言,在此时,新任御史大夫程瑟参将军李会其身不正,意图淫、乱内宫,奏夺其职。
行,一个个不是都避之不谈吗?曹盼偏要将此事挑破了。程瑟是曹盼的人,又是御史台的人,御史台监察百官,御史大夫参李会本也是份内的事。
“陛下,此事恐是有误会。”李会在外当值,但他爹也是在朝为官,赶紧的代李会解释解释。
“此事,查可有实?”曹盼不理李会之父李仓,而问程瑟。
程瑟道:“此言出自李老夫人之口,难道李家的老夫人还陷害李会将军不成?”
李仓立刻反驳道:“程御史大夫之言,从何而来?”
“难道整个洛阳都知道的事,李朝议郎竟不知道?李府设宴当日,李老夫人骂了令夫人什么,李朝议郎可要瑟复述?”程瑟不紧不慢地问一句。
李仓哑言,程瑟道:“陛下身边的婢女,那是陛下近身之人,谓之为内宫之人。不知因何而传出,李夫人求娶陛下婢女之言?即是求娶,又为何,世族言道,陛下欲辱世族?”
听到这里,谁还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曹盼不说话,世族们那暗中的嘀咕,曹盼能不知道?
既然知道,曹盼脸叫李老夫人打了一巴,难道曹盼会生受?由着世族们议论吩咐,摆出要抽她另一半脸的架式?
“陛下身边的婢女,臣等本不该多言,然……”这个时候,一人出列,曹盼看了看直接道:“既知忌讳,便不该多言。”
把话都给堵了,曹盼看着李仓,“既然此事提起了,朕也想说一说。世人皆知,宰相门前七品官。朕为天子,朕身边的人,是由人任意侮辱的吗?”
“自然不是。”李仓这时候汗淋如雨,颤颤地与曹盼作一揖而回答。
“那么朕再问李卿,与朕提及要娶朕身边的静姝的人,是何人?”曹盼这般挑白地问,李仓再次一作揖地道:“是拙荆。”
“朕再问一问卿,朕答应这门亲事了吗?”曹盼又问。
“并未。”李仓一五一十的回答,汗流浃背,果真是怕极了。
曹盼道:“程卿今天参了李会将军,你觉得参错了?”
这回李仓再也扛不住地跪下了,“陛下,事始因小儿对陛下身边的静姝娘子生了男女之情。小儿并非正常的郎君,多年来不愿娶妻,臣等一直忧心。拙荆闻小儿心事,便起了心思与陛下求娶,陛下未应,但小儿绝无淫、乱内宫之心,一直以来与静姝娘子亦发乎情,止乎礼。请陛下明察。”
“要朕明察。如今这洛阳城谁提起你的母亲不赞一句不畏皇权,谨守世族傲骨。朕听着满城的风雨,知道朕是怎么想的?”曹盼冷冷一笑地说着。
程瑟道:“陛下,洛阳城内流言四起,皆是暗指陛下以权压人,请陛下严查流言之所起。”
参李会一事,程瑟出了面,也不打算再让这件事容易的解决。
曹盼摇了摇头,“想来,把话传得那么难听,因一桩婚事而扯到了朕要压制世族,辱及世族的话来,盼的就是朕严查。但朕自登基以来,曾说过不会以言获罪的话,故朕,并不想查此事。事由何而起,那便将此事解决了。”
李仓一听又回到了李家的头上,那叫一个害怕,颤颤地抬头看了曹盼一眼。
“怕什么,朕既然说了不会以言而怪罪于人,旁人不会,你李家也不会。朕颇是高兴,你李家的老夫人坏了这门亲事,也不至于叫朕身边的人,将来因她而受尽世人侮辱。”
“陛下。”听到这里,李仓明白,这门亲事是再无可能了。
曹盼道:“你李氏与朕提起的婚事,自从作罢,李会将军想要娶朕身边的谁都不成,不过,朕代静姝与李朝议郎问一句,李会将军,能否入赘?”
当着满朝人的面问出这一句,所有人都惊悚的看向曹盼,难以置信曹盼竟然能问出这样的话来。
“不入你们世族的门,总不会再有人说,辱及你们世族的门风了吧。”曹盼这般说来,这神之转折,程瑟看向曹盼,曹盼与程瑟道:“李会将军与静姝之事,若得以解决,便不存在淫、乱内闱之事。”
“是!”程瑟明白了曹盼的意思,故不再多言。
解决,怎么解决在于曹盼!
“陛下,李会将军求见。”在曹盼把一群朝臣都给惊住时,李会求见。
曹盼道:“让李会将军进来。”
李会就那么让人领了进来,直接地与曹盼作一揖,“陛下,臣愿入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