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不疑等人将各郡之事都交接好了,一行赶往邺城,他们的官职也都已经任下了,在刚出炉的官制中,周不疑任吏部侍郎、墨问任工部侍郎、崔申任刑部侍郎、司马无名进了户部。
  皆与他们之所长而任命,各自一看,对于曹盼附录的三省六部制,细细研究,倒是与先前他们在各郡所为,异曲同工啊。
  那就是说,曹盼绝不是一时兴起而为,而这三省六部制在他们看来,权分了,官位也多了,那原本一相之位,如今变成了七个。
  而因着这三省的长官之事,不少人已经吵了起来,无论如何,都想争一个相位。
  从此只有一个不好争,如今都变成七个了,哪怕除去曹盼这个尚书令的一个,那也还有六个啊。
  看着底下的属官蠢蠢欲动,曹盼调回周不疑他们几个皆以侍郎之位也就不算那么显眼了。
  倒是曹操道:“除了公达可出任中书令,你看何人合适出任侍中?及六部尚书?”
  曹盼这尚书令听着曹盼那么一问,已经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东西递到曹操的面前,“瞧瞧是不是与阿爹想到一处去了。”
  这是知道曹操一定会问她啊,曹操接曹盼递上来的东西,一眼看完,“英雄所见略同。不过杨修和司马懿,一个是你子桓哥哥的属官,一个是你子建哥哥的属官,他们的位置,我还是想动一动。”
  曹盼道:“阿爹随意。”
  摆明了不想过多参与的模样,引得曹操一笑。“你如今是尚书令,阿爹的世子一事,得问问你的意见。”
  毫不客气地翻了一个白眼,曹盼直言不讳地道:“你的心都偏得没边了,我的意见重要吗?”
  曹操听着尴尬地咳嗽了一声,“你子建哥哥难道不是比你子桓哥哥更仁厚一些?若我有生之年能一统天下,他必能成为一个仁厚之君。”
  “连一个杨修他都驾驭不了,仁厚有用?”曹盼直言不讳。
  曹操被噎着了,许久才冲着曹盼道:“那你子桓哥哥呢?他城府够,可是,心思太重了,我只怕他将来亏待了你。”
  “若阿爹只考虑我的话只管放心,你都不能亏待了我,他更不行。”曹盼理直气壮地朝着曹操如此说,曹操轻轻一叹,“听你这意思是觉得哪个都不合适?”
  曹盼连连摆手道:“这不是我说的,这是阿爹你自己说的,你可别把话扣我头上。”
  子嗣之争,世子之位,更是将来那万人之上的位子,曹盼是绝计不会让曹操捉住任何一个话柄的。
  曹操轻轻地一叹,“若冲儿还活着,我何必如此费心。再不济你若是个郎君,我也无后顾之忧。”
  这样的话每每只要提到继承人这事,曹操就要感慨一回,曹盼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要不你把我塞回阿娘的肚子再让她把我生成个郎君。”噎不死曹操,曹盼这是不甘心了是。
  曹操着实忍不住地冲着曹盼道:“走走走,走远点。”
  一提这事曹盼就非气他一回不可,曹操着实的是忍不住撵人。
  “那我走了。”回了邺城,曹盼是硬被曹操安排着住在了铜雀台里,可惜才住了几天曹盼就忍不住地搬了出去,理由很简单,太吵了。
  曹操的女人不少,曹盼手里捏着全天下的盐田,这是何等之大利,以前曹盼没跟他们在一起,找不着人当然要不到,如今好不容易跟曹盼住在同一屋檐下,谁还能扛得住如此暴利。
  故而,曹盼直接与曹操明说,宅子先买好布置妥当了,曹操一点头,她便立刻收拾包袱搬了出去。
  平娘那些照顾着她长大的人,除了两三个留守在许都的旧宅时,余下的跟着来了。
  虽然换了一个地方,总还是有熟悉的人,熟悉的味道。身边的这些人一如既往,曹盼的心想着暖洋洋的。
  高高兴兴地走出了铜雀台,没想到就在门口碰到了曹丕与司马懿。
  “子桓哥哥。”曹盼与曹丕见礼,至于司马懿,只看了一眼过去,司马懿已经见礼道:“见过尚书令。”
  曹盼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曹丕道:“明心这是要出宫了?”
  “是,刚与阿爹说完了事。”曹盼坦荡地回应,曹丕道:“我们兄妹多年,倒是不曾一起单独说说话,今日与我一聚如何?”
  都说了兄妹多年都不曾单独聚过,曹丕如今这番邀请,曹盼连拒绝都不行。
  “好。”曹盼应得分外的利落,一道声音传来,“五官中郎将这是请尚书令一聚,不介意修与子建公子一道吧。”
  曹植与杨修从曹丕的身后走来,耳聪目明的曹盼早已发现,正因为发现了,所以才会答应得如此爽快。
  一如曹盼应下,曹丕纵然不愿也是不能拒绝的。


第291章 请客
  曹盼一行出了宫门,静姝与燕舞皆已在外候着,见到曹丕与曹植皆见礼,曹植问道:“二哥,我们去哪儿?”
  吃饭喝酒总要有个去处吧,照曹丕原来的打算那是回他的府邸最佳,可是多加了一个曹植……
  “明心与子建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曹丕直接把决定权丢了出去。自曹盼及笄之后,她的小名倒是不适合再唤,如曹操在外人面前也唤曹盼的字,更遑论曹丕。
  曹植看了曹盼一眼道:“要说吃食最好的莫过于明心与阿据他们开的食肆了,邺城之中也有好几家呢。不过,价格不菲。”
  “我请两位哥哥。”钱嘛,曹盼又不差,再说这些食肆都有曹盼的一份,她这一年到头都不去一趟,曹据他们送她那可以任吃任喝的令牌一直没用上。
  曹丕道:“不是说好了我请。”
  “都不必争了,两位哥哥是知道我的,还是我请吧。”论家底,论钱那是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曹盼的,走吧。
  曹盼翻身上马,不容曹丕再多说,而曹植笑盈盈地道:“今日是沾了二哥的光啊。”
  曹丕扯了一个笑容,至于心里是怎么想的就另说了。
  抵达那食肆前,装饰倒是一如许都的食肆,要说不同的话就是格局更要大些,这些年他们一个个借着曹盼的东风,赚得那是荷包满满呐。
  莫说这食肆了,曹冲纸,还有后来的盐利,跟着曹盼混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得了钱又得了名声的。故虽然曹据他们不常在许都,而分散于各州,小日子也是过得极好的,比起叫曹操养着他们成了半个废物,他们如今凭着自己的本事过得十分的充实。
  “见过二公子,四公子,小娘子。”没想到曹盼他们几个刚走进去,掌柜的就上前来打招呼,一个个的唤出了他们的称呼。
  曹盼向来不管食肆的事,听着一笑道:“看来他们如今都练出来了。”
  掌柜的如何不知曹盼这话里的意思,曹盼也是他的东家之一,哪怕从来没有来过食肆,然而那几个东家早就三令五申了,各家的掌柜的都给他们把眼睛放亮点,什么人认不出没关系,必须把曹盼给他们记牢了,要是曹盼来了食肆一个个还不知道她是谁的,都给他们滚蛋。
  “几位公子都吩咐了,府上的人小的们都要认得。”掌柜当然不会把几个东家的话给说出来,而是直接改成了府上,曹盼微微一笑,“如此甚好!”
  “有厢房吗?”曹盼笑问一句,掌柜的连忙道:“有的,有的。两位公子请,娘子请。”
  掌柜的亲自在前面引路,请他们一行往二楼的厢房去。
  “听说这食肆的装饰是处处都一样,这都是当初明心弄出来的。”对于吃喝玩乐,曹植倒是挺了解的。
  文人嘛,最喜欢吟诗作对,这吟诗作对当然也是要选地方的,曹盼他们弄出来的食肆,清静幽雅,最要紧的还是里头的酒啊、吃食啊,甚对他们的胃口。
  故而这些文人们对于这样的地方,必须是了解的。
  曹盼道:“小时候的事了。”
  杨修与司马懿听着这话都不由地拿眼看了曹盼。曹盼倒是看向了曹植,“当初子建哥哥可还说我行商贾之事呢?”
  曹植被曹盼提起这黑历史,嘴角抽了抽,曹盼道:“不过没关系,我又不在意。”
  在意旁人的闲言碎语,她早就不用活了。
  这等豁达的态度让曹植更是尴尬,动了动唇道:“我并没有其他意思。”
  “我知道,你是视钱财如粪土的名士。”曹盼这话里真没有任何的歧义,她也是这样的看待曹植的。
  况且,曹植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比起那些明明看不惯你却还要看脸相对的人来,曹盼当然是要更喜欢他的。
  曹植也听出了曹盼话中的真诚,她是真不觉得他当初说的那些话有什么,不过是兴趣三观各不一般所以才会产生的分歧,这原本并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明心心性豁达,我不如你。”曹植真心实意地与曹盼作一揖,曹盼连连摆手道:“子建哥哥如此客套,我倒是不习惯得很。”
  她是曹操最小的孩子,与曹丕或是曹植的岁数相差得有些大,曹盼又不是多热切玩的人,年龄的差距还有心态,自小就玩不到一块去。
  不过如今曹盼长大了,她的功绩又都摆在众人的眼前,所以她也就成为了想争曹操的世子之位的人想要争相拉拢的筹码。
  曹丕在一旁道:“你如今已然出仕为官了,商贾之事,理当慎重,莫让人捉住你的把柄。”
  乍听这是一句善意的提醒,曹盼也只当这是一句善意的提醒,点点头道:“子桓哥哥说的我记下了。”
  记下是一回事,照不照做当然又是另一回事。
  可惜啊,曹丕与曹植都不曾明白曹盼的话中之意,而杨修与司马懿哪怕听出来了,这个时候也不是提醒各自公子的时候。
  曹盼这会儿观察下来啊,必须得承认,难怪曹操会在曹丕与曹植之间无法决择,虽然这其中不泛曹操对于曹植的偏心,不过曹植也确实能与曹丕一争高下。
  两个人的争斗,不仅看自身的能力,也看他身后的人,或者更该说是看他们身后的谋士。
  至少杨修是能跟司马懿斗一斗的。
  “上梨白来。”曹盼含笑地看了一眼杨修与司马懿,朝着掌柜的吩咐。
  “梨白,听闻这是明心在上庸郡所酿的新酒,仅供于上庸郡所用,别的地方是千金难得。”提到这酒,曹植显得十分的欢喜。
  “因那是我在上庸郡专门为了款待上庸郡的诸士所酿,量并不多,只能供于上庸郡所用,旁的地方一时供应不上,非以不供。”曹盼解释了一句,“各家的食肆倒是存了一些,却也不过是三四坛而已。”
  酒是从曹盼的手里流出来的,各家有多少再没有比曹盼更清楚的。
  “梨白我曾饮过一回,却是不多,这一次不知能否借明心这位酿酒者,得以一醉方休。”比起曹丕的别有所图,曹植倒是真像与兄妹出来吃吃喝喝的主儿。
  无论曹植所表露的是真是假,但曹盼却是极喜欢这样的气氛。
  “那得要问掌柜的了,酒我知道是有,够不够子建哥哥来个一醉方休,那就不是我说了算的。”
  “娘子所言甚是,各家食肆虽然都有几坛梨白,不过如今食肆之中独有一坛。”掌柜的听到曹盼已经先给曹植打了预防,心下暗松了一口气。
  曹盼是第一回来食肆啊,要是不能招呼得曹盼尽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曹盼却是真如外界传闻的一般,是个宽容的人。
  “才一坛呐,唉,真是可惜了。”曹植一听竟然只有一坛而已,失落是不必说的。
  曹丕道:“比起一坛来,总好过一斟都没有吧。”
  这倒也是一句大实话,曹盼点头道:“有一坛算一坛,拿上来吧。至于菜色嘛,几位都点点菜。”
  曹盼将那新式的菜单递到了曹丕的手里,曹丕点了一个便给了曹植,曹植递给了杨修,杨修点完了才给的司马懿。
  一圈转下来,曹盼大抵心里有数了些,这一个个啊都不简单。
  对于杨修和司马懿的不作声,曹盼也直接无视之,该说话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说,既然他们不说,当然就有他们不说的道理。
  酒菜很快地上来,静姝与他们各自斟酒,曹盼道:“酒我就不喝了,就我那酒量喝了酒会误事。”
  静姝一听立刻越过了曹盼与他们斟酒,曹丕道:“上次你与那匈奴的公主斗酒不是还赢了三千良驹吗?你还能没酒量?”
  这事确实是有,曹盼摇头道:“那都是硬撑的,我确实没什么酒量,虽然不是一杯即倒,绝不能多饮。”
  她一个喜欢酿酒的人,偏偏却喝不得酒,虽非她之所愿,曹盼也没有准备以身犯险。
  “尚书令的酒量果真如此不济?”杨修轻轻地问,曹盼点头道:“果真!”
  很是诚垦地回答这个问题,“这等美酒尚书令不能饮之,可惜了。”
  杨修如此轻叹一句,曹盼一笑道:“确实如此,我喜欢酿美酒,也喜欢喝酒,可惜了。”
  这酒量不是仅这一辈子,上辈子也是一般。初始她还以为自己这回能例外呢,可惜真喝起来既然还是那般,曹盼也很郁闷。
  “我还以为明心自小喜欢酿酒,这酒量定然非凡。”曹植笑着打趣一句,要知道曹盼第一次闹大的事就是因为那红雨酿呢。
  “说起来都好多年没有喝到红雨酿了。”曹植想起了红雨酿来,曹盼一顿,轻声道:“当初关了不卖酒肆,阿爹曾有言在先,我什么时候下棋赢了郭师傅就什么时候再开不卖酒肆,郭师傅生前我未有如此本事,郭师傅去了,此事也无须再提。”
  没有不卖酒肆,当然就不会再有红雨酿。
  提到了郭嘉,曹植不敢再多言。纵然郭嘉逝去多年,但在曹操的心里,曹盼的心里,他依然还活着,对于他的敬重,从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半分。
  “尚书令大幸能得郭军师祭酒与荀令君还有贾大人收为徒弟,莫怪魏公对尚书令委以重任。”一直没有吭声的司马懿说出了这句话。
  郭嘉荀彧虽然不在了,但是贾诩还在呢。
  杨修一眼看向司马懿,提起了贾诩,司马懿为何?


第292章 做我阿爹想做的事
  “说起来文和先生自随明心去了上庸郡后多年不曾回来了,文和先生的身体如何?”曹丕顺着司马懿的话问了一句。
  这样随意的问话,只是担心贾诩的身体而已,乍听没什么,细细想想曹盼将手下人都调回来了,独独是贾诩这个师傅还留在了上庸郡。
  曹盼是想让贾诩帮她坐镇,这落在别人看来显然就不是了。曹丕显然也是那些人中之一。
  “挺好的,能吃能喝,能跑能跳,骂人也中气十足的。”曹盼出任尚书令一职,把那么些人提了回来,贾诩用了八百里加急给她送了一封信,骂得口沫横飞,得亏了曹盼没在他跟前,否则还得更惨。
  当然,那骂也骂着话里话外还是提醒曹盼一定要慎重,改官制此事她是义不容辞,那也别傻得单枪匹马的冲在最前头。
  贾诩是真怕曹盼改官制也跟拆世族的坞堡一样的单刀直入啊!
  一州之内,有兵马驻守,世族们不敢硬碰硬,当然奈何不得曹盼,但是如果曹盼也这样对待这天下的几大世族,妥妥是要让人群起而攻之的。
  当人师傅啊,就是要在紧要关头提醒徒弟万事小心的。
  “文和先生天下名士也,明心为何不让他回邺城?”旁敲侧击的话曹盼当作听不懂,曹丕只能直言了。
  曹盼面露惊叹地看向曹丕道:“子桓哥哥这是觉得我连师傅都容不得?”
  “我不是这样的意思,只是周元直也罢,还有那沥阳侯的夫君墨无知也罢,难道就比文和先生更出众?你连司马无名都调回邺城,为何不将文和先生请回?”曹丕这么问。
  曹盼一眼看向了司马懿,这话必然是司马懿挑起的。司马末啊,别人不知道司马末,难道司马懿还能不知道吗?
  “因为我需要贾师傅帮我坐镇各州啊。”曹盼如实回答,但这样的实话怕是曹丕听不进去的。
  朝中大臣,哪一个也不会愿意相信曹盼的话,毕竟为官者,谁人不想做京官。封疆大吏,说着好听,但贾诩又不能调动各州的官吏或是兵马,所谓坐镇,不过是对外之言罢了。
  “明心,文和先生是连父亲都要敬重的人,父亲也常与之问策,你就当是为了父亲将文和先生调回来不可?”曹丕苦口婆心地劝着。
  “子桓哥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说,是我压着不让贾师傅回来了。而阿爹为了不拂我的意,所以只能由着我将贾师傅留在了上庸?”曹盼眯着眼睛看着曹丕,不确定这一个个的脑回路是不是正常的。
  曹植听着却道:“二哥,明心不是这样的人。再说了文和先生从前在许都的时候一直深居简出,虽然在朝中任职,却是一年到头都不上一次朝的,父亲就算问策,文和先生也不是有问必答。文和先生愿意随明心去上庸郡的事那也是父亲准了的。”
  心思单纯的人,想法也单纯,偏偏这样的人竟然看破了贾诩跟曹操之间的关系。可是,曹丕或许存了别的意图,“纵非有问必答,凡临大事,父亲都必询文和先生。”
  “倘若父亲想召文和先生回来,父亲自然会召的。文和先生纵是明心的师傅,更是父亲的臣子。”曹植对此事也有自己的看法。
  虽然说曹盼是把她身边的人都给调了回来,却没有让贾诩回来,却也不能代表曹盼跟贾诩有什么不对头的。
  而曹操如果觉得应该要调贾诩回来,难道真的会因为曹盼而改主意吗?
  “你明不明白明心如今在父亲心中是何地位?”曹丕突然说出这句话。
  曹植一顿道:“自然是明白的。可是那又怎么样?”
  这一问问得真是极好的啊,他们兄弟俩这你一言我一语的,曹盼只吃她的,听她的,一句都不插嘴。
  杨修与司马懿见于此,心中皆是轻轻一叹,曹盼果真不好对付。
  “明心,你果真不能让文和先生回来?”跟曹植说了半天,曹丕轻轻一叹,转头还是直接地问了曹盼。
  曹盼正好吃了一块鱼肉,嚼了咽下后道:“不是不让,而是上庸郡诸事需得贾先生坐镇。”
  是事实,也是真话,然而这一句真话曹丕似是听不得。
  “我比较好奇的是,子桓哥哥为何非要让贾师傅回来?”听着曹丕说了半天,曹盼也将自己的疑问问了出来。
  不过曹盼能如实而告,曹丕却是未必了,沉吟了半响才道:“父亲已经是魏公了。”
  “阿爹进爵魏公与召贾师傅回来有什么关系?魏公国属官中有荀军师,钟寺卿,崔尚书,满府君等人,正如子建哥哥所言,昔日贾师傅在许都之时,阿爹问策他也不是有问必答,你怎么就觉得阿爹想召贾师傅回来,却因为我而改变这主意?”曹盼一个又一个问题地指出来。
  曹丕看向曹盼,曹盼道:“说来说去,其实症结还是在我吧。”
  哪怕曹丕不说,曹盼还能不知道曹丕想什么?不过是看她没有把贾诩弄回邺城来,私以为贾诩这样的人必是不赞同曹盼出任尚书令的。
  可是曹盼的尚书令之位是曹操亲许的,能让曹盼做不了尚书令的办法除了让曹操把她撤职外,也可以让身为曹盼的师傅出马,贾诩的一句话,指责曹盼不适合出任尚书令的话,那是比旁人的千言万语都要有用。
  “子桓哥哥觉得我不该出任尚书令一位是吗?”曹盼心中坦荡,并不觉得事无不可对人言。
  曹丕看着曹盼道:“你毕竟是女儿身,出任尚书令一职,乱了法纪,”
  “什么是法纪?古今之法,哪一条规定了女子不能为官?”纲常不提了,这回说到法纪了?好啊,那就说说法纪吧。
  “依大汉四百年的举贤之法,我无德,无才,无能,无为?”曹盼直问于曹丕,曹丕道:“你纵有德、有才、有能、有为,但你终究是女子。你出任尚书令一职,又将我们这些兄长置于何地?”
  这话听着曹盼气笑了出来,“哦,听你们的意思,各家的人,若是兄长没有能力,底下的人都该表现得比兄长更无能?我有本事,或者该说我比你们有本事就是我的错了?”
  “你在是断章取义。”曹丕不自觉带了几分责备地说。
  “你们听着是我在断章取义?”曹盼直接把话丢了出去,听着话的又不是只有她一个,曹植已经帮着曹盼说话道:“二哥说的确是此意。”
  “你。”曹丕被曹植那么一说气得都跳了起来,指着曹盼与曹植道:“好,好。”
  这便准备走人,司马懿连忙唤了一声公子。
  曹丕道:“话不投机半句多,你还以为该如何?”
  丢下这话头也不回地走了,曹盼目光闪闪,司马懿连忙与曹盼告罪,“尚书令,公子,公子耿直,若有失言之处,还请尚书令计较。”
  曹盼听着这一句轻笑了出来,“司马懿,你是用什么身份跟我说这样的话,你家公子还是我的二哥。知道的会赞你一句为主,听着我耳朵里,怎么就觉得那么刺耳呢?”
  司马懿不料曹盼竟然借题发挥,听着立刻跪下道:“尚书令,臣绝无他意,只是想为公子美言几句。”
  “美言呐。我记得先时在许都时听说你为了避免出仕为我曹家效力,那是一病就病了许多年呐,你为子桓哥哥美言,是将我阿爹置于何地了?”曹盼像是不经意般说来,最后一句吓得司马懿再次俯首,“臣自然是将魏公敬若神明,绝无半点不敬。”
  曹盼道:“那你告诉我,让子桓哥哥来找我,让我调回贾师傅的人,究竟是不是你?”
  司马懿所打交道的人里,哪怕很多事各自心知肚明,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像曹盼这般挑破说出来的。
  “臣,臣只是觉得公子与尚书令本是兄妹,若是感情融洽魏公必然高兴,而文和先生是天下名士,若能回邺城,必会帮扶魏公。”
  “哦,你倒是会为阿爹着想,也很会为我们兄妹着想,这么说我还得要谢谢你呢。”曹盼就像是真把司马懿的话听进去了一般。
  可是司马懿心里却止不住地发颤,曹盼实在是太难缠了。
  “臣不敢,臣只是做了臣该做的事。”
  “那你最好弄清楚什么是你该做的事,什么不是你该做的事。像今天这样的事,我希望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今日你敢打着为我阿爹着想的旗号撺掇子桓哥哥来找我说那样的话,来日你再为了我阿爹着想,是不是能干脆的做我阿爹想做的事?”曹盼的话锋一转,所出之言,直接能把司马懿吓死。
  司马懿那那叫一个悔啊,他就不该帮曹丕告罪,曹丕能直接走人,他哪里敢。先时曹盼没有官职时他尚且不敢,如今曹盼贵为尚书令,他就更加不敢了。
  “臣从无此心,更无此意。”司马懿的后背渗出了汗。面对曹盼的恐惧一如面对曹操,甚至曹盼比曹操更刁钻。
  在他思虑究竟该如何的脱身时,曹盼轻轻地一笑,将刚刚那凝重的气氛驱赶得一干二净。
  “没有那是最好,你最好记住了,你那颗脑袋我给你留着,我要是想拿了,你觉得你能躲得了?”曹盼笑盈盈地与司马懿说着,司马懿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一般,颤颤地道:“臣记住了,臣记住了。”
  “走吧。”曹盼大发慈悲地让司马懿走人,司马懿一刻都不敢迟疑地与曹盼与曹植告退,而曹盼转对曹植道:“子桓哥哥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子建哥哥也不妨直言。”
  司马懿听了一耳朵,有心想要听听,却不敢停步。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提醒,心心念念的荀令君,把贾诩的字都写错了,我改过来了,谢谢大家,么么!


第293章 杀人?
  司马懿那点迟疑曹盼或许发现了也当没有发觉,杨修却是注意着的,暗叹曹盼实在是高明呐。
  当着曹植的面将曹丕的心思捅了出来,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司马懿退去之前,又叫司马懿听着这么一句话,哪怕司马懿什么都没有听到,但是想想曹盼刚刚的态度,想必这样直白的曹盼,也不会为曹植做什么。
  杨修看了曹植一眼,曹植轻轻地道:“我没想做什么,不过是看二哥请了明心说话,我也过来听听。”
  “子建哥哥这回的态度和以前一比那是判若两人呐。”曹盼继续直言不讳地点破曹植这一次的反常。
  曹植面露尴尬,“我,我也只是看出来了,明心做的事如同父亲一般,必是为了天下,为了百姓。”
  曹盼意味深长的哦了一个字,至于她是信还是不信,另说!
  杨修在此时与曹盼作一揖,“尚书令提议改官制,那举贤之法改吗?”
  要不说杨修是个聪明人呢,只看曹盼的所做所为就想到了这一点,曹盼笑笑地问道:“杨公子以为?”
  “听闻上庸等诸郡在尚书令的治下,取才之法除了举荐还有考试。”杨修明显对于曹盼的关注极多。
  曹盼点头道:“正是。”
  却没有解释的意思,杨修心下颤颤,有心想问,但是他又凭什么让曹盼告诉他。
  “这一坛梨白,便宜子建哥哥了。”曹盼指着曹植面前的酒说,也是将刚刚的话题岔开了。
  曹植笑了笑道:“多赖妹妹之福。”
  没有曹盼他是连一滴都喝不到。
  “铜雀台以文会友,明心何时再一块去?上次你与元瑜一书,他们读得心生澎湃,明心虽不会吟诗作对,引今据典,一番言论于我们的启发甚大。”曹植趁机邀请曹盼,曹盼想到了什么道:“只是吟诗作对算什么,今改官制,子建哥哥不妨让他们各抒己见。”
  杨修一下子看向曹盼,敏锐的觉出曹盼另有打算。
  “天下事关系天下人,天下人皆参与,复百家争鸣之盛况,子建哥哥以为如何?”曹盼诱或着曹植,曹植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是为何?”
  “不纳百川何以成海。不过是想让天下士人皆能畅所欲言罢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也是为了阿爹。”曹盼与曹植解释。
  要说在文人之中名声最好的莫过于曹植了,用人嘛,当以务尽所用,曹植没有曹丕那样的城府,但是让他召唤天下文人士子,很多人都会慕曹植的文采而来,当然,她最想要的并非是只会吟诗作对的人,这一点,慢慢的曹植会明白的。
  杨修再次看了曹盼一眼,“子建公子,此事可为。”
  像曹盼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毫无目的,她竟然提醒曹植顺势为之,为之并利于魏,那么就可以加重曹植在曹操心中的位置。
  额!曹盼立刻明白了杨修看透了其中之利。一个不小心的她好像就帮了曹植一把了,等这事闹出来了,曹丕要是知道她给出的主意,呵呵……
  “好,既然连德祖都说此事可为,那我就听明心的,把这件事办好。”曹植的性情实在是比曹丕好得太多。
  虽然这是一个不食人间烟花的公子,不过要是忽略他不接地气,那还是非常的让人喜欢的。毕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