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福妃别太甜-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拟由村长监管酒坊的时候,考虑到新酒坊的规模要比杏花村就放大,人多也多了很多,所以最后定为两个村长一块负责监管,有事可以相互商量。
上坡村酒坊又算是各个新酒坊中的特例。
因为下坡村人混,多年来习惯了不安分守己,脑子里总能想出投机取巧的招来,有安才在,才能震慑住那些人。
事实证明一个月下来,确实效果显著。
下坡村人,只有安才制得住,否则只凭上坡村长一个人,不知道得应付多少幺蛾子。
月钱跟奖金一一下发,真真切切拿到银子那一刻,工人们手都是发抖的。
十两的月银啊,加上奖金,这在寻常人家,一家人合力辛苦干活,没有个半年的都存不下这个数目来。
他们一个月的月钱,顶的上一家人半年干苦力。
怪道杏花村能成为十里八乡第一富户村,怪道好多人削尖了脑袋的想往杏花村酒坊里进。
这么丰厚的月银,跟镇上酒楼里的大管事都有得比拟。
杏花村酒坊工人待遇好,名副其实,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加上奖金,便是最少的拿到手里都有一两钱银子。
酒坊里人欢呼尖叫,快要乐疯了。
“真拿到钱了,我盼了三十天了,真拿到手了,谁来掐我一把,我怕是做梦呢!”
“辛苦了三十天,整整一个月,没白忙活,等下了工,一起喝酒去!”
“套辆牛车,回头就到镇上割几斤肥肉,今天非得吃他个痛快不可!”
两个村长站在小桌子后头,看着工人们欢呼雀跃的模样,反应各不一。
上坡村长是感同身受那份喜悦,嘴巴咧得合不拢。
安才则依旧是一副脸沉沉的模样,看着像是不高兴。
钱万金杵了杵柳玉笙手臂,“福囡囡,那老家伙拉长一张老脸干嘛呢?对月钱不满意?他跟上坡村村长拿到手的银钱可不比工人少了。这就有点贪出脸了啊。”
别的他不敢说,他跟福囡囡名下的酒坊,对工人待遇整个南陵都没人得赶得上。
不然杏花村酒坊的名声跟口碑在香山一带也不会那么响。
柳玉笙无奈,“瞎想什么呢,你没听刚才下坡村人都说了些什么?”
“说什么了?”钱万金皱眉狐疑,跟着竖起耳朵去听,“……”
下馆子!
赌大小!
找娘们!
镇尾小寡妇家的饭菜才叫香!
我去,这些都什么人啊!
怪不得安才那张倒三角脸那么难看,八成送给自己手底下人给气的。
人上坡村拿到钱说的就是给家里割猪肉,加菜,给家里老娘们点体己钱。
两相对比,安才那脸上是给臊的。
第四百二十一章 就凭你们心里没数!
牛拉到哪里都还是牛。
流氓改头换面,骨子里也还是流氓。
本性长歪了,一时三刻真掰不回来。
就这安分的一个月,怕是那些人骨头都已经开始发痒了。
没有安才坐镇,根本罩不住。
“福囡囡,我有点为这个酒坊担心了。”钱万金愁,下坡村人不靠谱。
柳玉笙暗笑,朝安才那方示意了下,“有安才村长在,小事不敢保证,大事出不了。”
要说下坡村人是难以管教的痞子无赖,安才就是专治这些痞子无赖的镇宅神。
钱万金心里没底,对福囡囡他是万分信任的,但是下坡村人他捏不准,要是真出什么幺蛾子,那他就来做那个丑人,那一干人等全部遣回原籍。
砰,一声响。
小方桌上的木箱子被安才砸了一下,闹哄哄的酒坊顿时静下来。
不说工人们,连上坡村村长对这一遭都心里打怵。
安才的大名十里八乡有名,几十年前就浑,从小浑到老。
两东家还在呢,他在这砸箱子,是在唱哪一出?
可别把他们的新酒坊给唱没了!
安才没理会周围异样的目光,阴冷视线缓缓扫过人群中的下坡村人,瞧得这些人一个个缩起了脖子。
“安生一个月,终于拿到月钱了,你们高兴,我也高兴。这是你们自己挣来的,想要怎么花怎么用,我这个村长管不着。”
安才嗤道,“吃喝嫖赌,下馆子玩娘们,那都是你们自个的事,不到我来理,我也不会理。但是,这些钱挥霍出去之前,先回家一趟,看看你们自个家里,饭桌上多久没闻过肉腥味儿了?家里人多久没裁过一件新衣裳了?孩子多久没吃过一颗糖了?
回去看看,好好看看,看完了之后这些钱你们爱怎么花,随你们花!刚到手的钱祸祸完了接下来一个月家里陪你们一块熬!熬到下个月领了钱继续挥霍,一家子再熬!你们的日子就这样往复!一辈子你们都别想赶上人杏花村!你们就活该过得那么落魄!以后别再到老子跟前来问为什么,凭什么,就凭你们心里没数!”
刚才的寂静无声,是被强压的,很多人脸上流露出不耐与不服气。
怕是怕,但是心底未必没有嘀咕没有怨气。
可是现在,此刻,这一瞬间的寂静,沉重得很多人只觉喘不过气来。
那种沉重,不是被强行镇压,而是从心里往外蔓延出来的。
安才的话,像根利刺狠狠扎进众人心里,不止下坡村人默然,上坡村人亦然。
十里八乡除了杏花村,各村的生活条件实则相差无几。
那些话,那一句接一句的问,问到了他们心里,所有人无不感同身受。
赚钱为了什么?为了过上好日子。
为了像杏花村一样红红火火不愁吃喝。
可是人家赚了钱,花出去都有数,人家赚的,精打细算养活整个家,让一家人都能吃饱穿暖不再为银子犯愁。
人家有计划,赚了那么多银钱,花多少,存多少,存下一笔之后做什么用。
供孩子读书,翻新房,嫁女娶媳!
好日子不是你赚了银钱大吃大喝几顿就叫好,好日子该是有打算有计划,细水长流!
再要沿袭以前的恶习,永远都别想真正好得起来!
柳玉笙跟钱万金站在一旁,同样为安才一席话而沉默。
安才是浑,也自私,可是他的心思的的确确都耗在如何让村民更好过上。
以前,他用错了方法,带着村民们一起只管拼命往自己这方扒拉好处,跟人结仇结怨也毫不在乎。
现在,他正在改,改变曾经的做法,学着去做一个更加合格的引领者。
柳玉笙感觉得到安才此刻的用心。
领头人是村民的榜样,便是曾经拐歪了路,只要慢慢导正,总有一天能回到正轨上来。
轻轻的,拍起手掌,掌声在沉寂的酒坊上空回荡,传进每个人耳中。
“安才村长说的很对。杏花村跟下坡村就隔着一条青河,以前大家一样穷,后来杏花村起来了,固然是因为有了杏花村酒坊,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村民懂得打算,懂得万事先想着家里人。十两月钱,很丰厚,可是真正用到生活中来的时候,就不会显得宽泛了。手里有了银钱,你们责任更大更重。供养一个孩子上学堂,一年束脩至少需要三两,每月笔墨纸砚至少需要一两,嫁女娶媳,嫁妆聘礼至少也需要十两往上,才不会叫人看低。要是还想给家里翻盖新房,没个几十两拿不下来。除此之外手头还得再存下些银子以备急用。一笔一笔花费的,没有个一年半载根本供养不起来。我希望酒坊的工人每个人都能过得好过得红火,身为东家,我也会你们高兴。银子要怎么花,该花在什么地方,自己好好想想。”
说完这席话,留下一群陷入深思的工人,柳玉笙跟钱万金同两位村长点头致意过后,悄悄离开转往下一站。
酒坊里的沉寂持续了很久,安才跟上坡村村长都没有去打断他们,没有立即呼喝他们赶紧干活,由着他们去想,去反思。
只有自己想通了,懂得反省己身了,这个工才算是没白划拉给他们。
否则还不如把人刷下去,让真正想养家的人上来,至少一个月月钱发下去,人家还能养活一大家子人,好过给骨子里混混的人拿去吃喝玩乐。
自家人没享受到半点好处,大喇喇一笔银钱,全供给赌坊窑子去了,想想就能让人怄出火来。
“安才,你手底下这些家伙,还能不能掰过来?要是不行,我村子里还有很多想来上工的……”
“你当我下坡村没人了?每个村子固定的名额,你敢抢试试?”
“哎呀你看看你,我这不是跟你开个玩笑,就算我想,两个东家也不会同意不是?”
“哼。”
安才横了对方一眼,背着手慢悠悠走开。
换做以前,谁敢跟他安才开玩笑?
这帮子老家伙,看他上年纪了,脾气温和点了,一个个的往他跟前凑了。
第四百二十二章 菜园,小鸡,大黄狗
去往下个酒坊的马车里,钱万金犹在感慨。
“福囡囡,你刚才那番话简直说得太入人心了,我现在还心情澎湃。就是下坡村那些人吧,你确定他们能听得进耳吗?”
“事在人为,要是他们想走正路,自然会听进去,听不进去的,咱也强压不得。一番规劝不过是尽心罢了。如今他们是我们手里的工人,我们对他们,其实也有导正的责任。”柳玉笙笑道。
这种感觉,有点像前世的老师,对手底下散漫的学生,恨铁不成钢,想他好,就得严厉教导。
她自然不是老师的那个角色。
安才是。
“其实下坡村最让我惊讶的,是安才村长,他的变化最大。”
“我没瞧出他哪有变化了,他那张脸万年不变,好像天生就是拉长的。”
“噗嗤!”想想,确实很像天生就那样,她就没见安才村长有过别的情绪起伏比较大的表情。
但是如果安才的改变能够保持住,她能预见,下坡村将来会截然一新。
接下来的四个点,情况跟上坡村酒坊基本相同。
不管是马卢村、秀水村,还是芦溪村、泊头村,他们到达的时候,工人们皆已经齐聚,紧张的等着他们发放月钱。
十两银子,以柳玉笙现在的身价,不过微末毫毛,可是对酒坊上工的人来说,却能极大改善他们的生活,让家庭负担卸下一块重担。
这一天各个酒坊里,全是欢呼雀跃。
当然,除了下坡村那些人,其他工人没有一个说过下馆子进赌坊逛窑子。
这些才是正正当当本本分分过日子的人。
在泊头村,柳玉笙还看到了年后背着老母亲去求医的两个汉子。
他们家已经分家,一家一户挑一个工人,两人都有幸选上了。
见着柳玉笙前来,两人都极为高兴,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双鞋垫子,送给了她。
那是家里老母亲知道结月钱的时候小神医会来,早早就开始纳鞋底,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借此表达自己心里的感激。穷人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能做的暂时只有这么多。
如今老婆婆的腿脚已经好了,没有出现任何迸发的后遗症。
家里两个儿子都在新酒坊上工,虽然已经分家,但是儿子儿媳的都孝顺,只要以后在酒坊里好好干活,家里光景定然会越来越好。
老婆婆表达的不仅是对当初小神医救了她的感激,当中还含有对小神医带领他们这些乡亲脱离贫困的最浓厚淳朴的谢意。
月钱发放过后,柳玉笙又花了两日时间去各村走访,查看各村村民们种植药材、果树的情况,有种植方法不妥当的当场予以指导指正。
这一趟,让大家伙的心里更加踏实安定。
小神医绝对不是说好听话糊弄他们,但凡叫他们去种了,她将来就一定会把东西收购过去。
否则,她用不着浪费那么多时间,去走访,去指导。
这个不过年仅十六岁的少女,明明已经带着满身的光环,却为他们这些乡亲们劳心劳力,从不曾高高在上。
她是真的在用心为百姓办实事,实现她所承诺过的惠民利民。
走访完各村,才终于得以暂时停下来歇口气,孩子那副忙碌劳累的模样把家里人心疼得不行。
家里几个老爷们包括钱万金薛青莲挨个的被数落了一通。
还堂堂大男人,让家里女娃儿那么累,一个两个的,都没用。
时值三月底,南方的气候越来越暖。
村里老人妇人们,又恢复了串门扎堆闲唠嗑的活动。
提着张小马扎,兜点瓜子糖果,带上孩子,垮上一篮子针线活,约好到哪个邻里家凑合扎堆,一边干活一边闲聊,时而给孩子投点点心糖果,打发消磨时间。
老人们最喜欢的,自然还是村口的古槐树。
春暖了,古槐树的枝桠冒出了嫩绿,只那一树的绿色,已然代表着村庄的生机勃勃。
端着小凳子,往古槐树下一座,不用片刻功夫走位就能扎上一堆,后面老家伙们还陆续有来。
说说笑笑晒晒太阳,日子惬意又悠闲。
在这里,没有繁华都城的热闹喧嚣,有的只是岁月静好。
连时光,似乎都格外眷顾这个地方,流逝得特别缓慢。
村庄里的老人,比之外头同年纪的人,看起来要年轻十好几岁,鹤发童颜,颇有种深山仙骨的意味。
柳家两老闲下来的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古槐树下。
跟一群老家伙唠唠嗑,相互怼上几句,笑声基本停不下来。
这日柳玉笙没有给自己安排事情做,所有事都暂时放到一边,跟在两老身边,陪他们慢慢散步在村庄里,评一评这家的菜园子菜种得好,那家院里的鸡又跑出来遛弯了。
还有不少人家门口趴着的大黄狗,伸着长长的舌头哈哈喘着气,闻到村里人熟悉的气味也不叫,只两只圆溜溜的眼睛转过来看上两眼,然后就把脑袋趴了回去,搭在两只前前爪子上继续享受无聊的狗生。
慢悠悠的,走到古槐树下的时候,树下已经坐了一堆头发或花白或雪白的老头子老太太,还有刚学会走路的小童,迈着小小的步子,摇摇晃晃在周围学步,走累了直接一屁股墩坐在地上,手脚并用的爬,用力过猛的时候,嘴里口水往下掉。
一群老家伙们看得直笑,贼乐呵。
“叔公、叔婆、太伯爷,伯奶奶……”柳玉笙走近的时候,一路挨个儿叫人。
“囡囡今儿个也来了,快过来,在这边挤一挤,你可好长时间没陪你爷奶出来遛弯了。”老妇人那边有人招呼,旁边还有一小片空位,柳家三口挤了进去。
“嗨,我们家囡囡这段时间忙成什么样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她要是空出时间来陪我们两老,小诊室就得忙不开。还有酒坊、各村地上上的事情她都要顾上一遭,看看给累的,下巴都尖了。”柳老婆子一坐下来就数落抱怨一通。
虽然是闲唠嗑随口起的话头,柳玉笙却觉一阵内疚。
第四百二十三章 咱不省啊,花的不是咱的钱
她这半年多的时间来,好像一直都在马不停蹄连轴转。
先是离家去京城,回来之后又要接诊,忙着酒坊,忙着拓展,忙着这些那些。
真的已经很长时间,没能静下心来好好陪一陪爷奶爹娘了。
他们嘴上不说,一直理解她,默默支持她所作的一切,其实还是落寞的吧。
那个小时候总是绕在他们膝旁的小囡囡,长大了。
双手悄悄挽住老婆子手臂,借此传达她的愧疚与依恋。
老婆子笑着,伸手拍拍她的小脸蛋,“这孩子,多大了还粘着奶奶。”
周围人已经接着刚才的话题,细数柳玉笙平日的忙碌。
“过年那段时间,冷不丁的闹一场雪灾,光是那段时间忙活的,囡囡都没能好好休息,咱在家门看着病人一波接一波的来,好在咱杏花村房子坚实,没受祸祸。”
“咱村也幸亏有囡囡在,可能真沾了囡囡的福气,这场雪灾,咱村里老人小孩的每一个人生病,不然囡囡跟薛神医会更忙。”
“人都快成陀螺转了,没看把柳老哥柳嫂子给心疼的?过阵子囡囡又得赶着上京了吧?知夏那边马上又要春闱了,真是一年到头没得个停歇的时候。”
“可不是,怕是过几天就要走了。”柳老婆子叹气,人还没走,离愁就袭上心头了,“等下次回来又得要好几个月的。”
“行了,囡囡还在家呢,说这些干啥,你多说两句,囡囡就不忍心走了。不是耽搁孩子行程嘛。”柳老爷子在旁劝解。
“就你心宽。”老婆子白他一眼。
“心宽心宽,你也心宽,别上火,来喝杯茶。”老爷子忙拿出怀里揣的茶缸子,拔了塞口递过去。
“哟,柳老哥,又换茶了?味道跟上次的不一样。”旁边鼻子灵的老头子立即讶道。
柳老爷子朗声一笑,佯作不经意解释,“是换了茶,我家囡囡给我特地炮制的,说是什么灵芝人参茶,补精气神的,里头好像还加了何首乌,说那个能黑头发,哈哈哈!”
旁边人羡慕嫉妒得眼睛发红。
“哎哟,囡囡就是孝顺,灵芝人参那些药材可不便宜,药铺子里一小片就得好几两银子呢!”
“这老头子,喝的哪里是茶,喝一口都是成两的银子!”
柳老爷子给说得心里跟着抖了抖。
他们家囡囡给他泡的茶,是囡囡的心意,泡了他就喝,以前真从没去想过银子的问题。现在乍一想,可不是喝一口都等于喝下成两银子么!
他们家囡囡切的那人参、灵芝他看过,都不是药铺子里能见到的好货色!
哎哟喂,心疼死他了都!
柳老婆子一口茶本来已经入口了,听旁边老家伙们在算银子,差点没一口气呛着。
敢情他们每天端起就大口喝的茶,老值钱!
柳玉笙在旁额角一抽一抽的,看爷奶脸皱巴成那样,有口难言。
做什么唠嗑唠嗑算起银钱来了……
以后她再要泡茶出来,爷奶还敢喝啊?
“爷,奶,那药都是从薛青莲那里搜出来的,他是江湖神医,走遍大江南北的,好药材多着呢,咱不省啊,花的不是咱的钱。”柳玉笙一本正经撒谎了。
“是青莲那孩子的药材?”
柳玉笙重重点头。
老爷子跟老婆子明显舒了一口气,脸色放松下来。
老婆子还拍了拍胸口,“那我就放心了,刚才可真把老婆子给吓得。”
周围一众人齐齐翻白眼。
当局者迷。
柳家老哥夫妻俩,也就在囡囡面前特别好骗,没看囡囡嘴角都抽搐了?
俩老家伙,手里攥的银子都够买下一个村的了,还心疼那点子茶钱。
财迷。
真财迷。
不管财迷不财迷,看到了好东西,见者有份在古槐树下是必然的。
柳老爷子显摆了一朝,被抢了,最后差点连茶缸子都没能保住。
气得他差点没跳脚。
他的茶缸子虽然是地摊货,那也是小金子淘来的,花了好几两银子!
回去的一路上,提着自个的小马扎,嘴里还骂个不休,“这帮老东西,抢起东西来跟土匪似的,才多久,都学了下坡村的蛮劲儿!”
柳玉笙挽着老痞子的手,慢悠悠走在后头,听着老爷子中气十足的骂声,直抿嘴乐儿。
“老爷子,老夫人,囡囡,京都来信了。”刚进家门,魏红就尽忠职守的来报告,拿出了一纸信笺。
柳老爷子跟老婆子齐齐伸长了脖子,往纸上的字看去,只看得懂形,“是不是阿修来信催咱囡囡上京了?”
“臭小子,囡囡回来才多久,有啥子可催的,囡囡不在他还不懂吃饭穿衣了?”
柳玉笙轻咳,“爷,奶,是大哥来信。”
趁着两老愣神的时候,神秘兮兮一笑,“是好消息!”
知夏来信?他有啥好消息这个时候传过来?
春闱还没开始呢,金榜题名也忒早了些。
“爹,娘,都到堂屋来,念信啦,大哥来信,好消息啊!”挽起两老胳膊往堂屋走,柳玉笙边走边吆喝。
眉眼笑得弯弯的,极为愉悦。
“囡囡,到底啥好消息啊?赶紧先说说,吊人胃口呢不是!”看她笑的那小模样,老婆子心急了。
“奶,别急,待会人齐了我再念给您听啊,保准您乐呵!”
柳大从屋里出来,陈秀兰也从后头菜地赶了过来,但凡家里来信,有大事宣布的时候,囡囡就是这小模样,非得把一屋子人吆喝齐了,吊足胃口才给他们念信。
大家都惯着她这小毛病。
正是下晌午夕阳将落的时候,家里人都在,又没到用膳时间,一家人瞬间坐了个齐活。
“囡囡,人齐了,赶紧念!”
老婆子催促,眼睛睁得大大的,心头有点砰砰跳。
隐隐猜测是她想的那回事,又不敢确定。
家里两男娃,她都不敢往那方面奢望了。
“爷奶爹娘,二叔二婶,见信安。孩儿欲与玉筝定下亲事,劳扰爹娘来京一趟,为孩儿提亲。在京侯您们到来。夏。”
短短三两句话,言简意核。
柳玉笙念完了,一家子人还没能回过神来。
第四百二十四章 别是闹出人命了吧?
“哎呀我去,大哥居然要成亲了!”
最先暴喝的是柳知秋,整个从凳子上蹦起来,满脸不可思议。
钱万金也啧啧赞叹,“没想到啊,动作可真够快的。知夏跟玉筝认识才多久?半年有没有,马上就要提亲成亲,赶得这么急别是闹出人命来了吧?”
柳家一大家子齐齐看向钱万金,把钱万金剩下的感叹全给吓得咽回了肚子里。
“哎哟!”柳老婆子一拍大腿,“秀兰,快,赶紧收拾收拾,明儿就上京!咱跟小金子还有囡囡一道走!”
一说就做,叫了陈秀兰不止,自个也风风火火冲进房里,霹雳乓啷翻箱倒柜,开始整理行囊。
柳二跟杜鹃等人都反应不过来,“娘,知夏让大哥大嫂过去,您老一把年纪了凑什么热闹,京城可远呢,长途跋涉的您就别去了,搁家呆着吧!”
“谁一把年纪了!老娘头发还没白呢,混小子!我大孙子要提亲,这事情我不在旁边看着怎么成,咱家我都不敢指望了,好容易有个孙子想通了要办亲事,我必须去!”
柳老爷子直起脖子朝房里喊,“老婆子,把我的东西也收拾收拾,咱一块走。家里这个没指望,咱上京找知夏去,帮知夏谋划!”
柳二挠挠头,抬脚往不争气的儿子推上踹去,“你大哥都要成亲了,你的事情还没个影儿,不孝子!看你把爷奶给气的!边儿呆着去,太碍眼了!”
柳知秋抽搐着脸,就差没开口喊冤了。
大哥人在京城,十万八千里都能把他坑上一把,不声不响说提亲就提亲,让他搁家里挨批斗,可真是亲大哥!
柳大从后头拍拍柳二肩头,“老二,加紧了啊,知夏那头闹出人命,不定再过几月我就当上爷爷了,你这真得好好抓紧抓紧。”
柳二想揍他哥。
堂屋里就剩下杜鹃一个女眷了,看着娘跟大嫂风风火火收拾打包,衣服恨不能立即飞到京城提亲的架势,犯愁,“爹,您跟娘真要跟着一块上京啊?路上至少得大半月路程,一直坐在马车上太累人了,要不您跟娘这次就先留在家?知夏眼下只是提亲,待要成亲的时候,肯定会回来,咱在家等行不行?”
不是她不想爹娘过去,只是两老虽然看起来不显老,确实已经上了年纪了,年轻人坐那么久马车都得累得够呛,何况两个老人家。
“不行不行,你娘去了我肯定得去,大孙子提亲,一辈子就这一回,我们不去看着怎么行。再说家里人去得多,才能显出重视,玉筝那边也能有面儿。”
这么一说,杜鹃也没法劝了。
见爷奶打定了主意,柳玉笙安抚柳家的几人,“二叔二婶,你们别担心,路上我会照顾好爷奶,他们一道去哪咱就不急着赶路了,晚上宿在客栈,尽量不把人累着。”
钱万金也道,“二叔二婶都放心,我那马车是改装过的,就算在路上累了想睡下来都行,断然累不着爷奶,我跟囡囡也会多注意。”
杜鹃只得点头,“那你们路上多看着点,到了京城马上给家里来信说一说情况。”
“看你们一个个的,把我们两个老的当成小娃儿看待了,别瞎操心,咱这老胳膊老腿的,也还壮实着呢,比那些个年轻的都强。”老爷子不服老,他这叫老当益壮,岁数上去了,精力还旺着呢。
囡囡这些年让他们养生,可不是白费功夫的。
老头子心里有数。
就他这样的出去走一圈,不知道还以为他刚五十呢。
因为柳知夏一封寥寥数语的来信,家里这一整晚都在忙活。
老婆子转眼就把要打包的东西打包好,回头又去薛青莲那里搜刮药材。
囡囡说青莲那儿好药材多,她得扒拉点出来,要是玉筝肚子真有动静了,可不得好好进补?
他们老柳家第一个重孙呢!
不能马虎,得做好全面准备!
薛青莲的珍藏都被老婆子给翻出来了,眼睁睁看着老人家眉开眼笑抱走一堆珍稀药材,薛青莲心在滴血。
最后只能闭上眼睛,眼不见为净。
回头,他从囡囡那里再挖几瓶药水出来,抵消这笔账!
柳玉笙原本计划再家里多陪爷奶爹娘几日,然后再同钱万金薛青莲一道上京的,现在计划被打乱,第二日一早他们就要启程走人。
爷奶爹娘都急不可耐,一天不肯多呆。
带着四个长辈,在柳二一家子眼巴巴目送中,马车驶出杏花村,即可赶往京城。
好在为了方便长途乘坐,钱万金把马车打造得宽敞舒适,一行七人坐在里头也不觉拥挤。
柳老婆子跟陈秀兰坐在最里头的宽座,大得跟个小榻子似的,铺着柔软垫子,累了当即就能躺下来歇息。
马车中间还固定着一张小矮几,矮几下面的屉子里装着各种小吃食,马车厢后头除了家里塞进去的行李之外,还备有炭跟小炉子,无聊了还能给自己烧壶茶。
马车走的是官道,一路坦途,在车里几乎感觉不到震荡,端着茶杯里面的茶水都几乎不晃荡,除了在移动之外,跟个小房子似的。
柳老爷子跟柳老婆子对此最是满意。没上车的时候柳二跟杜鹃还有知秋不停在他们耳边说坐马车多累人多累人。
哪里累了,明明很舒适嘛,能煮茶,还能掀开窗帘看风景,风景还是流动的。
多自在。
四位长辈都是第一次出远门,柳玉笙一开始害怕他们会不适应,想着路上不赶夜路,天黑了就寻地方住宿。
结果跟她以为的完全不一样。
四人精神头比她还足,连路走来对什么都好奇,叽叽喳喳的对沿路见闻议论品评,兴致一直高居不下。
真累了的时候往宽座上一躺,转眼就能打起呼撸,完全不受影响。
最后被她强压着,四人才勉强同意晚间停车住宿。
为了尽量不让家人累着,能始终保持充沛的精气神,连路上柳玉笙每天都会亲手泡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