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马踏山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护跋只是继续看着他,没有答言,等于默认。
公孙渊的语气突然变得很激动,他又大声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在这大梁河边一战吧,看来我只有选择这条路了!”
莫护跋依旧只是看着公孙渊,至少他觉得公孙渊这一次的选择对于公孙渊自己来说的确是正确的。
公孙渊的部下们听了他的话也纷纷开始变得很激动,有时候这种近乎变态的激动就是为了要掩盖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他们纷纷夹紧了马鞍,手中的缰绳和武器也被他们握的更紧了。
莫护跋不再看公孙渊,他只是转过头,眼中发出了隐晦而又炽热的光,接着突然对自己的部下们下令道:“众人听令,此战只为擒杀公孙渊父子!”
——一切只都是为了这两个人!
马声鸣啸,天际,河畔,红色与黑色,随即便混杂在了一起!
刀光闪过,热的血,最后的生气,纷纷开始了消散……
莫护跋已经策马砍杀到了公孙渊的面前。
公孙渊手里拿着一把长刀,一把无论怎么看都与他的人极不相称的长刀。
他本就不擅长与一个单独的人手里拿着武器正面对战,他或许更适合在他的王府内,与他的兄长,族人,女人,在阴暗的角落,用同样阴暗的权谋相互较量。
就在这时,公孙渊听到了一个人,一个他最熟悉的人的惨叫。
他扭头转身,接着便看到了他儿子公孙脩喉头飚射而出猩红血液以及脸上浮现出来的最后一丝恐惧之色。
公孙脩接着便从马背上跌落,倒在了马蹄之下。
“他已经死了。”莫护跋看着公孙渊,淡淡说道。
公孙渊没有答言,而是策马赶来,将他手中的那柄长刀伸的更长直接砍向了莫护跋,双眼发红,看起来已经变得有些疯狂。
莫护跋将手中的长刀一挥,刀光随即一闪而过。
公孙渊手中的刀便直接被他震的几乎要掉落下去。
然而公孙渊竟像是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手中的疼痛,瞪大了双眼,这一次直接砍向了莫护跋的颈部。
莫护跋只是向后一仰头,变躲开了公孙渊砍过来的刀,而他手上的长刀则随即砍在了公孙渊的喉头。
公孙渊瞪大了的双目再也没有被他合上,看起来他死的很快,就像是没有痛苦!
……
夜晚已经来临,秋风虽然萧条却很凉爽。
一百多人的黑衣队伍,在莫护跋的带领下,由南向北,自朝襄平城走去,他的马头山挂着两颗现在依旧没有闭上眼的,血淋淋的人头。
——这便是司马懿想要的东西。
襄平城的城门很快便出现在了莫护跋的眼前。
在恍惚间,他突然感觉到这座城看起来竟是有些可怕,但他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
他暂时不管这些,因为这次的任务已经完成,这场战事已经结束,而他现在要等待的,只剩下了司马懿的那个承诺。
他忽然感觉自己竟然已有些迫不及待!
“加快速度!”他对着身后已经累了一整天的部下们下令道。
然后他便是直接快马加鞭,直接如一支黑色的箭一般,驰向了城门。
部下们一开始似乎也不清楚他们的族长为何如此兴奋,但随即他们便是找到了原因——或许族长是急于回到故乡!然后众人便纷纷打起了精神,并开始拖着疲惫已极的身躯,加速跟了上去。
莫护跋和他的马已经来到了城门口,然而他却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襄平城这么安静?”
浓重的随即血腥味扑面而来,即使他久经沙场,自认为已经历过血腥味的洗礼,但是却依旧忍不住想吐!
他骑在马上,望向了城中的大街上。
这时候,月已经升起,一轮如银刀般弯的下弦月正当空悬挂着。
接着月光洒下的淡淡清辉,他终于看清了街道上的情况: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依旧是血,就像已经形成了一条河,街道两旁的人家里面流出了血色的支流,汇流到了大街中央。
两边的房屋,大街的中央,各处都有人,只不过他们现在却全都躺在了地上,正在为街道中的这条血河,贡献着自己的血液……
这时候,莫护跋的部下们也从他身后赶来了。
众人都很吃惊,脸色皆是大变。
缓缓之后,莫护跋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从马上跳了下来,牵着马,继续朝着街道里面走去。
——他不得不这样,因为若是骑马,那么马蹄就一定会踩碎这些躺在街面上的,本就已经僵硬了的,横七竖八排列着的身躯。
他的表情很复杂,心绪也很复杂。
街道上这些已经被屠杀了的人的身份各不相同,有达官显贵,也有平民百姓。
他们死时的表情也各不相同,有恐惧,有安然,有疑惑,也有嘲讽……
莫护跋的部下们也纷纷下马,跟着他一起,踏过血雾弥漫着的长街,走向远处的那座高楼府邸——他们想要快一点走完这段血路。
……
终于,又明亮又显眼的亮光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文、'这便是莫护跋手中的那两颗头颅生前经常思考,谋划,享受的地方。
'人、'部下们自然要回归营帐。
'书、'莫护跋手中提着两颗滴血的头颅,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朝着灯光更加明亮的地方,靠近着……
'屋、'第十八章 洛阳城,心中的梦
莫护跋还没有走进大厅,他便已在外面听到了从厅内传出的嘈杂声响。
——欢庆着,狂喜着,发泄着这几个月以来的所有被压抑了的情绪。
门口几名带着笑意、正互相攀谈的守卫原本并没有注意到莫护跋的来到,直到有人偶然瞟到了他提在手中的那两颗血淋淋的头颅,并随即愣住,然后所有人都看到了他,虽然他们所有人其实都更为看重他手上的那两颗死人的头颅。
莫护跋并没有在意他们的眼神,只是提着手中的头颅继续朝着那光线明亮的大厅中直走着……
在这几名守卫一起怔住了几秒钟之后,终于有人顺着灯光看清了莫护跋手中那两颗头颅的面目,旋即失声对其余的人道:“好像是是公孙渊父子的人头!”
其余人也开始连连点头赞同,名人的任何东西,包括他们的身体总是很容易被人认出来的。
“快去禀报给太尉!”≮我们备用网址:。。≯
一名看起来像是领头的守卫显然更明白自己现在应该干什么,猛然惊醒,对着另外一名同伴下令道。
“是!”这名接到命令的守卫连忙点头,然后便飞快地转身,朝着大厅之内疾跑而去。
莫护跋此时已经走到了大厅门口,因此自然也听到了这两名守卫的一问一答,于是也不说话,只是提着两颗头颅,站在门口。
靠近他的几名守卫之中竟然已经有两个人脸色苍白,然后弯下身来,开始了呕吐!
——他们或许在今天屠城的时候就亲手杀掉了很多人,但是能否杀人和能否忍受杀人之后的死气和血腥味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片刻之后,屋内吵杂的气氛竟像是瞬间便已凝固了起来,此刻竟是变得颇为安静。
“莫副将,太尉有请!”
先前那名守卫刚一走出大厅之门,便立即远远地朝着莫护跋躬身传令道。
莫护跋也不答言,双手提上头颅,径直朝着大厅之内走了进去。
厅内众人的目光如扫射般“刷”的一声便全都聚焦在了莫护跋的身上和他手上提着的头颅上。
正前中央的一张宽大的座位上,那名目光中始终透露着些许睿智与狡黠的老者也正在望着他,然后才将目光聚焦在了他左手上的那颗头发花白的头颅上,目光淡漠。
莫护跋手提着头颅,快步走到了距离那座上的老者不到一张的地方,然后才双手放下头颅,慢慢跪了下来,直直地望着老者,抱拳朗声道:“启禀太尉,属下和本部人马幸不辱命,已取下公孙渊父子二人的头颅,前来复命!”
司马懿并没有立即答言,而是缓缓抬起了他的右手,然后朝着旁边挥了挥,就好像那里早就已经被他安排了一般。
只见在他右后方的过道处随即便走出了两名军士,手中各拿着一个红木方盒,而紧接着这两名军士便径直走到了莫护跋的身边,从他的手中接过两颗头颅,然后将它们各自放进了两个红木盒中。
木盒不大不小,刚好能够容纳下这两颗人头。
然后这两名军士才各自抱着一个装有人头的红木盒走到了司马懿的身边。
司马懿看了看红木盒中的人头,浑浊的双眸中似乎隐隐才有了亮光浮现,然后微微点了点头。
两名军士这才将红木盒的盒盖盖上,接着躬身退出。
这一连窜的细节就像是一幕幕哑剧——完全像是在无声中进行的,直到……
司马懿的脸上浮现出了愉悦的笑容,众人才终于在暗中舒了一口气。
“公孙渊这对贼人父子已经死了!”司马懿突然大笑道,这就像是一种正式的宣告,只有得到他的承认,那么公孙渊二人就“真正的”死了。
于是厅内的将领和其余的将士们便开始高声欢呼庆贺,似乎直到现在他们才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放心庆贺。
半晌之后,司马懿才双手虚压,众人便又安静了下来,然后才纷纷将目光聚集在了厅内这位依旧跪在地上的蛮夷头领身上。
司马懿看着他,先是微笑,继而是哈哈大笑,然后竟是直接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径直走了到莫护跋的面前,伸出了他那枯干的双手,将后者从地上扶了起来!
“慕容莫护跋,不愧是我看重的副将!”司马懿只大声地对着莫护跋说了这样一句话。
众人便开始为莫护跋欢呼和庆贺,因为聪明人都应该明白莫护跋现在已经完全获得了司马懿认可,更聪明的人则已经开始在心中盘算着该如何与这位蛮夷酋长搞好关系了。
莫护跋站了起来,直直地看着司马懿,微微点头,因为他觉得自己至少应该表示出一种表情上的感谢。
“哈哈哈……”看着莫护跋点头,司马懿又是一阵大笑,然后放下搭在前者肩上的双手,接着一转身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司马懿继续看着他,微笑道:“三日之后,你随我一同回班师回朝,我要亲自在陛下面前为你请功,当然了,要是你愿意,可以让你本部的人马随我魏国大军一同回去!”
这句话让莫护跋原本已有些萎靡倦怠的心就像是重新得到了浇灌,他不由得有些喜悦,立即抱拳答道:“谢太尉!”
……
夜已深沉,而公孙渊生前的府邸之中却依旧是灯火通明。
秋风渐起,吹来的,是让人迷醉的一股股香浓酒气,吹走的,是硝烟散后的一抹抹血腥味。
众人已经醉倒,但莫护跋却是醒着的,因为他的嘴唇,今晚没有沾染上一滴酒水,也或许只因为他现在有些兴奋。
他现在正战在这里最高的一处阁楼上,凭栏眺望,望着黑色天空之上的那一轮如同银白弯刀般的下弦月。
“洛阳城么,那可是中原文化的中心,魏国的帝都呢!”
莫护跋眺望着月色,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喃喃道。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脑海里竟是浮现出了一个有着苍苍白发,却又显得睿智慈祥的老者的身影。
“老师,用不了两个月之后,我可就能够真正体会到你们中原文化中心的繁荣景象了啊,呵呵!”
他挠了挠头,对着出现在自己脑海中的这个身影讪讪一笑……
第十九章 繁华梦,知遇情
一路南行,纵览山河。
战事之后,魏国大军一路意气风发,满含着凯旋而归的喜悦。
莫护跋和他本部的部下们也跟随着大军一起南下,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深入和靠近着中原之地。
马蹄已经踏过平原,秋风渐起,寒冷的冬季即将来到。
归家之途总是让人心生急切的,魏国的将士们一路欢声讨论,这样的时间仿佛总是消磨的更快一些。
一个月还未到,莫护跋和他的部下们便跟随着魏国大军便来到了函谷关,关在谷中,深险如函!
一个多月之后,他们便已来到了帝都洛阳城的城门口!
大军在宽达三丈的街道上,整齐排列,朝着高达数丈的城门口,并列开进!
莫护跋在震惊,他的部下们也在震惊:
繁华的街道,人流如织;林立的店铺,琳琅的货物;宽袍衣冠,儒雅交谈的文士;牛车,马车,各种各样的工具;杂耍,论辩,各种各样的表情……
因为大军进城的缘故,现在人们都闪退到了街道的两旁。
莫护跋骑在马上,他的双眼却不住地环顾着四周,他暗暗觉得即使自己身为一名处于这座都城的外来者,一旦融入这种氛围便会被立即感染,进而都会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得到了某种提升。
——这就是真正强大的文化的力量!
“若是有机会,我一定要找时间好好在这洛阳城好好游览一番!”
莫护跋在心中暗暗道。
“唔……没想到汉人们还真的都是穿着麻布和丝绸做的衣服呢,呵呵!”身后的加单突然笑着低声叹道。
“呵呵,那是当然!”一旁的护斜于偏头笑了笑,接着感叹道:“不过这都城也实在太大了一点啊,哈哈!”
听着身后二人的谈话,莫护跋微微一笑,不过心中却是涌现出了一个念头:“都城,是啊,我们鲜卑慕容部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座像样的城池呢,看来我回去得好好计划一下这件事情了!”
大军已渐渐开进了内城,向着军营进发。
身后的繁华景象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庄重和肃穆之感。
……
来到魏军的营地之后,一些心急恋家的汉族军士就立刻趁着这个机会请假回家了,而这也为莫护跋等人空出了可供他们暂时休息的营地,因此不到半天时间,他们便都安定了下来。
他们现在只需等待,等待司马懿的承诺得以实现。
这也才是他们来到这座别人的城市的最终目的。
等到安定下来之后,莫护跋的将士们便逐渐开始感到有些不适应,在起初来到洛阳城的时候的那股兴奋劲逐渐消失之后,他们开始变得思乡心切。
王城虽好,可毕竟只属于别人!
来到都城三天之后,有些人已经开感到不安。
莫护跋正端坐在伏案边的榻上,手里拿着一本书。
这本书是他在这座军营之中偶然发现的,现在他似乎已经完全沉入到书中去了。
就在这时,护斜于和加单却急匆匆地从屋外走了进来。
他们看到莫护跋正在看书,只好欲言又止。
莫护跋却依旧在看书。
半刻之后,加单终于忍不住要开口了。
然而就在这时,莫护跋却放下了他手上的书,问道:“你们来找我是担心太尉司马懿不会兑现他给我们的承诺么?”
“是啊!”加单开口答道:“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一些人也开始想回家了,族长……那个汉人太尉真的会说到做到么?”他显然有些质疑。
“是啊,现在距离我们离开故乡大约已有一年时间了,起初的三百人现在也只剩下了不到一半,部下们都很希望自己能够带着荣誉和希望回家!”护斜于也连忙补充道。
莫护跋听着二人的话,并没有立即回答,他略略沉吟之后,才微微笑着说道:“我想,他应该很快就会来了!”
护斜于和加单互相对视一眼,有些疑惑,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族长为何总是有这种把握。
也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从门外不远处突然传来的喧闹声。
莫护跋随即站起身来,径直朝门口走了过去,护斜于二人互相对视一眼之后,只好一起跟了上去。
一辆豪华的马车现在已经停在了宽广空荡的大院子里。
马车后面不远处竟然还有十几辆运着物品的马车,正远远地行驶而来。
莫护跋看到那辆豪华的马车之后,便立即走出门口,走了过去。
就在这时,从马车里面走出了一个头戴官帽,衣着锦袍的老者。
——司马懿!
莫护跋立即迎了上去,下跪行礼道:“属下拜见太尉!”
司马懿看着莫护跋,他那浑浊的目光之中依旧带着一种睿智和狡黠,微微一笑,说道:“辽东将军请起!”
——辽东将军!
所有人在听到司马懿吐出的这四个字的时候心里都是微微一震。
莫护跋更是怔住,他甚至以为司马懿在和别人说话,不过当他清楚司马懿口中的“辽东将军”的确是自己之后,依旧没有立即回答或是站起来。
司马懿见状,不禁一阵哈哈大笑,接着笑道:“慕容莫护跋,现今陛下已任命你为辽东将军,因此这辽东将军便是你了,你因何故还如此犹豫?!”
“这……下臣诚惶……谢陛下,谢太尉!”莫护跋躬身点头,颤声答道,然后才站了起来。
两人四目相对之时,司马懿又笑了笑,他似乎为自己先前的举荐和莫护跋的表现感到很是满意。
莫护跋的部下们也在欢笑,因为他们的死亡和血汗没有白费!
……
军营内,司马懿端坐在卧榻上,莫护跋坐在旁边。
“陛下既然已经封你为辽东将军,便是希望你能够守好辽东,永远效忠于我大魏国!”司马懿突然开口道。
“属下明白!”莫护跋自然也预料到了这种封赏的含义,不过他还是恭敬地作答。
司马懿略一沉吟,突然直视着他,又道:“你很聪明,其实我一直都想把你留在我的身边,留在朝廷。”
他这句话说的是实话,莫护跋也明白,他更明白自己对于眼前的这位老者还是很感激的,至少他给了自己一个宽广的舞台,并让自己获得了如今的成就。
“太尉知遇之恩,下属将永远铭记于心!”莫护跋凝视着他,有些激动地开口道。
“呵呵!”司马懿略感欣慰地笑了笑,接着说道“你虽为蛮夷,然而心智和能力比起我魏朝的某些大臣却是要好许多。”这也不是夸奖,也是实话。
莫护跋也笑了笑,不答言,只是缓缓之后,才又对着司马懿道:“若是将来我鲜卑慕容部得以兴盛,绝不会忘记太尉今日的栽培之恩!”
司马懿又笑了笑,接着道:“以你的能力,我想你们鲜卑慕容部一定会变强的!
……
洛阳如梦,任何让人能够迷醉的梦都会有清醒的时刻。
旭日高升,一支一百多人的黑衣骑兵团,正满载着一个强盛国家给予他们的赏赐和荣誉,走上了启程回家的路……
第二十章 帝国的奠基者(上)
【这是本书第一位英雄——莫护跋,留下的最后一段故事。是他,奠定了慕容家族之后的汉化之路,也是他,开创了慕容家族的第一份辽东基业!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未来帝国的奠基者,在他之后,在那个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慕容家族的后世子孙们才接连上演了一段段传奇史诗般的神话!】
迎着塞北的寒风,怀着对乡土的挂念,一路向北!
寒风此刻竟然变得让人如此怀恋,绿色的草地总是让人向往不已。
只因为它们并不遮掩,寒风直接,绿色的草地宽广无垠,就像是草原民族的优良本性——生性豪爽,胸怀宽广!
……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纵马驰骋,莫护跋和他的部下们终于看见了自己的部落。
——在青山和绿草的掩映中,狂野的烈马在奔跑,温驯的羔羊成群地啃食着野草。
——男人们早已出去打猎游牧,女人们在家准备着奶酪和今天的晚饭,孩子们在旷野上嬉戏。
“我回来啦!”
莫护跋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他突然忍不住想要仰天长啸一声,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只因为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只因为他已经彻底成熟,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没有了热血,反而更加代表着他已经知道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血性。
——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但是他的部下们却不同,他们已经开始大声欢呼,欢呼声足以震动云霄!
然后,族人们便远远地看到了他们,他们的脸上很快便都挂上了惊喜的笑意。
部下们开始分散了开来,他们各自骑着陪着胯下那匹陪着自己征战的坐骑,找寻着自己的家和家人,然后跳下马来,和家人们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一幅幅相聚,甚至喜极而泣的画面在莫护跋的双眸之中如幻灯片般放映着,他嘴角的微笑也更浓。
当然,也有一些族人脸上的笑容已经逐渐僵硬,因为经过他们的反复寻找,却并没有发现自己孩子、兄弟的身影。
没有找到亲人的族人们逐渐聚集在了一起,他们已预感到了不幸,脸色都开始变成了惨白!
莫护跋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僵硬,他的心里有些愧疚——他一开始并没有预料到这代价的确有些沉重。
莫护跋不由得低下了头,缓缓,才又继续抬起来。然后,他骑着马,慢慢地朝着那一群失去了亲人的族人们走了过去,而这时他也才看到他们正一起朝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
莫护跋从马上跳下,正准备开口。
就在这时,一个人的声音突然从前面传了过来:“族长,他……他们……是,是不是都已经死了?”
莫护跋朝着这声音发出的地方望了过去,接着便看到了一个矮胖却略显苍老的身影和一双正凝视着自己的浑浊双眸,还有另外那一张张望着自己的,急切的面孔。
莫护跋脸色黯然,旋即点了点头。
族人们的脸色已将近绝望,一些母亲或是妻子甚至还有已经懂事的孩子都已掉出了泪水。
“那么……他们是战死的吗?”矮胖的老者接着问道。
“是的,他们死的很勇敢,很光荣,他们都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莫护跋直直地看着他,就像是做出保证一般地沉声答道。
气氛,有些感伤,有些沉寂,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的族人逐渐开始黯然地离开了这里,留下了一个个孤单的背影。
莫护跋能够理解族人们的心情,他目视着这一个个略显孤独的背影,直到夜幕降临……
……
哀伤终究会暂时过去。
当夜幕来临的时候,莫护跋拖着略微有些疲惫的身躯回家,现在他极度渴望,渴望看到自己的儿子的幼嫩小脸,渴望看到甚至触摸到那个俏丽温柔的倩影。
黑夜中,各家的灯火从帐篷里发出了温暖的光。
莫护跋在前面走着,背影也略显孤单,他的黑马在后面紧紧地跟着,偶尔发出一声粗重的喘气声。
直到他抬起了头,接着便看到了那个站在自家帐篷口,怀中还抱着幼儿的四处张望的倩影。
莫护跋再也不想走了,他想奔跑,甚至如果可以的话,他想直接飞过去!
然后她也看到了他,而他则看到了她那双晶亮如黑水晶般的眸子,还有她眼角流出的水晶般的泪!
然后,两个人,三个人,不顾一切地朝着对方跑了过去,并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莫护跋的怀中,紧紧地抱着妻子和孩子,他已忍不住闭上了双眼,抚摸着妻子那柔弱的肩膀,闻着从她秀发上散发出来的包含着绿草般的清新香味,还有孩子均匀的呼吸声——这小家伙正睡的很香甜。
她抬起了头,凝望着自己的丈夫,用一只白皙的纤手在他的额头、鼻梁,嘴唇轻轻抚摸着,温柔地,甚至是有些天真烂漫般地微笑着。
莫护跋却是猛地一把抓住了她纤细的小手,然后低下了头,接着他火热的唇,已经感受到了她淡淡红唇上的温凉湿润——久违的柔情!
这一夜,注定要发生一段,一段段久违的温柔秘事。
……
温柔的夜已慢慢过去,当黎明来临的时候,莫护跋便已经开始谋划他的下一个决定了。
“兴建城池?”护斜于有些惊讶地反问道。
“嗯,既然我现在已经接受了大魏国皇帝的任命,成了辽东将军,那么我便要做出一个样子,何况,我早就说过,我们不能再够继续这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游猎生活了!”莫护跋点点头,目光坚毅,看来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这件事……族长可真的考虑好了?”加单依旧显得有些犹疑。
“嗯,我之所以先召集你二人来,就是想要和你们商量一下城池的选址,然后我才会向全族宣布这件事。”莫护跋继续点头答道。
“可是,如果要建一座大城的话,仅凭我们的工匠,好像还不足够。”护斜于想了一想,道。
“这也是个问题,不过却比较容易解决。”莫护跋微微一笑,说道。
“族长……难道是想要聘请汉人工匠?”护斜于问道。
“嗯,因为战事的缘故,现在要找一些汉人工匠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我本就打算要让我们的一些族人多学一学汉人的手艺了。”
莫护跋继续笑道……
第二十一章 帝国的奠基者(下)
草原上,寒风凛冽,草木已渐渐枯黄。
清澈的河流,如同一条银白的项链,点缀了整个大草原,让冬日的她又展现出了一丝生机。
低矮的山丛,连绵起伏,一座座,盘踞在距离河流的不远处。
黑色的马背上,有一个身披黑色兽皮皮袍的颀长身影,正面带微笑,瞩目眺望着此处的山与河。
在他的身后,有一众人影跟随,既有身穿兽皮的鲜卑慕容本部之人,也有冠带宽袍的汉族士人。
“这里应该是个好地方啊!”
马背上的莫护跋在眺望了好一阵之口,这才笑着开口道。
“呵呵,这么说,族长也就是想在这里兴建城池么?”身后护斜于的笑问声随即传了过来。
“嗯,这里既有山又有水,看上去不错。”莫护跋点点头,笑答道。
他的话刚一说完,人也立即策马转过身来,看着其身后的站在地上的一位样貌儒雅的银发老者,微笑着问道:“不知赵师傅以为如何?”
被他称为赵师傅的这位银发老者一脸恭敬地望着他,然后将目光从莫护跋的脸上移开,浑浊的双眸微微抬起,朝着前方的山与后方的水望了望,脸上也渐渐显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这才微笑着答道:“族长所说的这个地方的确很好,这里不仅依山傍水,而且地势平坦宽广,要是用作建立一座大型的城池,那是极为合适的!”
闻言,莫护跋的脸上也显现出了很是满意的表情,他将目光转向众人,又问道:“那么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的脸上也开始显露出了笑意,接着纷纷开始点头。
“那么看来从现在开始,我就得好好想想该为我们未来的城池取什么名字好了啊,哈哈!”
莫护跋笑着,他眺望着远山与流水,就仿佛那座梦中的城池此刻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一般。
……
白狼河畔,春暖草青,经过半年的前期准备,建筑的材料,城池的图纸,以及建造和督建的人员都已经被莫护跋安排好了,一座城池的的建造现在已经开始破土动工。
道路桥梁,府衙街巷,亭楼庙宇,一切昔日还在脑海中幻想着的情景现在正逐渐变成着现实。
当兴建城池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莫护跋却又开始着手起了另一项工作,那便是部落的繁衍生息。
他要破除本族之前的一些陈旧恶习,引进汉人礼仪,他要族人们学会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接受一些先进的文明。
但想要一个民族彻底改变自己的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