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花问柳-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皇上他听信了谗言,要杀本王还有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暂拿住皇上,日后会对他好生规劝,你们还不放下兵器?莫非想造反么?唔,你们若是现在放下兵器,本王答应你们,今晚的事儿绝不追究,还每人赏银十两!”伊达有我为他拿住了鞑靼皇帝,算是有了一张王牌在手,当即就高声大喝起来,一边威吓,一边利诱,真是双管齐下!

第五十四章 病重(1)

照着鞑靼皇帝阴鹜多疑的性子,只怕平日里并不得人心,相比之下,这一位左贤王伊达不但人物、才华都同众过人,而且待人和气,那些卫士辩明了情势之后,很快的就有人开始抛下了手中的弯刀。有了第一个后,接着陆续有人跟着抛下了弯刀,到了最后,这百余名蒙人卫士之中,只有十余名顽固的家伙,依然惊疑不定的握着手中的弯刀,似乎在犹豫着是不是该放手一搏。

我心中一动,一个运劲便将手中那鞑靼皇帝的身子向空中抛去,然后再接住,如此连续三次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用惊骇无比的目光看着我,似乎就像在看一个怪物一样。

我知道蒙人向来敬重英雄好汉,我这么露出一手,大概已经可以将他们所有人都镇住,于是我又用生硬的蒙语说道:“快放下,兵器,杀无赦!”听了我恫吓之语后,那十余名顽固的卫士被我用冰冷的眼光一扫,立即都乖乖的把刀剑抛下,至此为之,这一场谋反算得上是成功了。

一切轻易之极,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鞑靼皇帝未曾想过有我的出现,如果不是因为我这个意外,他那百余名精锐卫士应该很容易就拿下了伊达,从而顺利的将整个鞑靼的兵权都掌握在手中。

我的出现使得鞑靼的国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伊达很快的控制住整个铁龙城的形势之后,不让鞑靼皇帝被软禁的消息传出,然后又当夜就假传圣旨到三大军团之中,将那三大军团的元帅诱到铁龙山来。只是十数日间,伊达以雷霆之势掌握了整个鞑靼国的兵力,终于如愿的坐上了鞑靼皇帝的宝座。

我自从那日立下“大功”之后,就一直被当作上宾供奉了起来,每日伊诗总要到我的帐篷来问这问那,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个向来仰慕英雄的蒙人女子,是喜欢上我了。

我离开成都已经差不多有三个月,每过一天,我心里面对诸女的思念就越发的重起来。每当夕阳落下的时候。我总喜欢坐在铁龙城地城头遥望南方,因为那里有我地亲人,也有我最爱的人。

“常洛大哥,你在想什么?”伊诗来到我的身边,默默的看了我一阵后,突然问道。

“我……我想家了!”我已经决定要回中原去了尽管我已经托付伊达为我查探玉湖春的下落,可是却一直没有消息,这使我有种不好的感觉,她似乎已经落在了镜花宗的手里了。

“这里就是你的家啊!”伊诗坐在我的身旁。她每天都喜欢陪我在这里遥望南方,陪我说话。

“伊诗,我要回家了!”我想着前方指了指,说道:“那里,那里才是我的家。!”

伊诗地神情一黯。好半晌都没有说出话儿,只是顺着我的手指向前望着。

这一刻,我偷偷的望了一眼伊诗,看着一颗晶莹的泪珠从那清丽的脸庞上慢慢滑落,我地心里竟然生出了一丝刺痛……

告别了誓要和我结拜为安答的伊达告别之后,我启程返回中土去了,一路上与我随行的还有两名向导,在这个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上,如果没有熟头熟路的向导。只怕一辈子也休想走得出去。

伊诗送了我很远很远,临走的时候。尽管我有满以后冲动要拉着伊诗和我一起走,但是想到我和蒙汉之别,我只能对伊诗说了一句“保重”,就不敢回头的纵马离开了。

在那草原的劲风之中,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原来泪水竟是苦涩的。

……

回到中原,我很快就在银咱雇了辆舒服无比的马车赶往成都,当我再一次踏进了我那“王宫”的时候,宫里像是炸开了锅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所有人都围着我,向我问长问短,我感受着家里的温暖,受寒的心再一次觉得暖暖的。

经过众人的讲述,我才知道在我离开的这四个月中,宫里的众人都焦急万分的发散人手找我,虽然我曾对曹福安说过是和玉湖春一起出外,但是询问了水月奴后,她们玉湖轩的人也正为找不到玉湖春而焦急万分,因此事情就变得非常的糟糕。

所幸我之前已经向曹福嘱咐过,有什么事儿就和夫人们商量着,所以在这数个月之中的政务大事儿,反倒均是由我的一众“贤内助”商量下作出的。除了要紧的几个人外,对其他官员宫中都佯称我是到四川境内各处微服私访去了,倒也勉强能够搪塞得过去。

这一晚,我和诸女聚在一起,把我这数个月发生的事儿都一五一十的和她们说了,当然我也有让水月奴在旁边听着,当我说到不知所踪的时候,水月奴当即就哭了出来。而我说起我差点在大草原上成为秃鹫的口中食的时候,我那一众妻子又都紧张的落下了泪,她们大概想都没有想到我竟然会游走在了生死的一线之间,之前对我稍稍有的怨艾,也都随着我的话儿烟消云散了。

一切仿佛恢复到了之前的样子,我重新接手政务之后,我发现自己不在的数个月里,政务竟然被处理的井井有条,一问李子如我才知道,我那一众妻子的确是才女军团。

财政一事已经由精于计算的李灵翎住持,每日里那些主管财政的官员都会通过太监向这一位“王妃”禀报,李灵翎继承于李擅长的才华,的确使得许多长年打理财务一事的官员都望长莫及。

政令政事则由宁宜萱、李姬如和胡梅馨三人连同李子赵云极商量着处理,何况这四月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事儿,一切就没骨出过什么纰漏之处了。

若说军务,原来这该是男子做的事儿,如今却也落入常怀玉和徐元春两名名将之后的手中。早在我从卧龙坳回来,我就已经让罕图和达利跟在了我的身边,在这一段时日里,照着常怀玉和徐元春两位嫂子的吩咐,突起图和达利已经为我建立一只拥有三千人的禁军,这一只三千人的军队每日操练阵法,虽然未曾经历实战,但也算是开始有了些禁军的样子了。

至于文书一类的事儿,剩下的诸女都有出力帮忙,她们就连写给父王和我娘的家书也为我写过,算是为我的事儿负出了好一番辛劳。

当然,有这样的贤内助在,我自然不能浪费了,尽管减轻了不少她们身上的担子,但是我还是让她们负责处理适当份量的事务,这样她们既能体会到我的疼惜,又有有为夫君分忧的快乐,这真是一家便宜两家着,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我更多的把心力放到东厂上。自从这一回的事儿后,情报的重要真是让我深有体会,我花费了更多的银子投在厂卫们的身上,这一下来,倒是让李灵翎不止一次埋怨我乱花银子。同时的,我又扫募了许多武林好手充当侍卫,四川的武林我迟早都要牢牢的控制在手里。

一切都让我觉得放心,瞧着今年风调雨顺的天气,大概多出一熟来并不是难事儿,我唯一希望的就是再来一场“瑞雪”,那明年的“丰年”四川百姓就算是有期盼了。不知道是不是老天有意成全,果然在又一交的丰收后没多久,四川许多地儿就下起了大雪,那雪似乎是要洗尽这世上的污迹,天地一下子变得白茫茫的一片,让人心中都觉得舒怀。

“老丈,今年这雪如此大,您瞧着明年会有好收成么?“我带着十余名侍卫,走在成都附近的田间,看见一名农人正乐呵呵的站在田边左看右看,我不禁上前对他问话了。

那老农人看我衣衫华丽,又温文有礼,大概以为我是哪位富家少爷,便躬身行了个礼,然后说道:“少爷您不知道,这大雪好啊,越大越好。”

我从前是从书中知道的“瑞雪照丰年”的好,可是也不知道这好究竟在哪儿,不禁想听听这老农人的说法来:“老人家,您说这好究竟好在哪里啊?”

“少爷……您没种过地,不知道,下了大雪啊,不但冬天的时候能够养地,让这地更肥,而且到了天变暖的时候,雪一融化那些雪水就都留在地里了,您说这地可不是更好种了?”说起话儿来的时候,那老农人显然开怀非常,一边乐呵呵的指着他的田地,一边又口沫横飞的为我解说着,仿佛明年的再次丰收已经就在眼前了。

“那老人家,这过冬的余粮可够吃么?”我这才明白了瑞雪照丰年的意思,想了一想后,又继续对那老人问道。

“够,够!”那老农点了点头,说:“如今不比昨年以前了,从前的王爷收的税赋重,我们丰收了也剩不下多少口粮,每年过冬总要省着吃。可是现今在城里的王爷啊,当真是活菩萨啊,他一不用缴税,二不拉壮丁,今年就算还了赊借的苗种啊,我们家里还能吃足了饭过年。

第五十四章 病重(2)

没有什么能够比听见这样的话儿更让我欢喜的了,沉吟一下,又道:“老人家啊,过两年是要缴税的!”

那老农人连说了两声“我知道”后,才道:“我知道日后是要缴税的,可是乡老们都说了,如今的王爷出了名的和善,他日后绝不会像从前那样,让我们老百姓吃苦的。少爷,你看看,这才不过一年,王爷他就让我们有地种,有饭吃了,能过上这种日子啊,就知足了!”

听到这个老农人的话儿,我心里真的是感慨万分:“是啊,这些百姓只要能吃饱,他们就不会计较了,还到处说你的好,这世上还有比这民心更可贵的么?”想时,我又和那老人站在田边客套了几句,打听了一番乡间的民情趣事儿。

过得一阵,突然一匹快马从远处道上急驰而来,跟在我那十余名侍卫张望了一下,一个个都手握腰间的刀柄,露出了严阵以待的神情来。要知道打自我上一回出事儿之后,不论是后宫诸位娇妻,还是曹福安、李子如众人,他们都极力的“上谏”要我有个王爷的样子,每次要外出的时候,身边都需得带上十余名特地为我选出来的侍卫才行。

而由于我这一年在百姓之中极得民心,在我有选择的加意笼络下,四川各名门大派大多数都愿意为我效力,这些在各派挑选出来的武林好手,对我尽忠尽职非常,毕竟如果没有了我,百姓们也难以过上这种好日子,同时我对他们的“恩德”也就没有了。

那来骑很快驰到了身前,原来是宫中的一名侍卫。他一看到我,似乎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儿,他也没有顾忌到我身旁的那位老农人,极快的来到面前跪下,说道:“王爷,京城有圣旨下来,王妃们请您快些回宫去接旨呢!”

“哦?”我想起前些日从京城厂卫传来地探报,我似乎已经醒悟到了什么,连忙挥手就招呼一众侍卫随我回宫去。

才走没有两步,我又想起了先前说着话儿的老农人。不禁微一停下身子,转过身重新走向那老农人,和声道:“老人家啊,今日我们就聊到这里了,日后要是再有机会。我再来向您请教!”说完,我拍了拍那老农人的手,这才返身离去。

我还没走出两步,那老农人突然一下子跪了下来。激动无比的说道:“您……您是王爷,您……王……王爷千岁……千千岁!”

我回头看了看那老农人,也无暇去让他平几在急急的骑上马,便朝着宫里赶了回去。

一路之上,北风呼呼的从耳边掠过。倒也能感觉到那股无匹的寒意,慢慢回想着先前京城发来的密报,这些天来似乎太医院的人频繁行走宫中,而且皇祖父他也因为身子不适多日没有早朝了,这种时候来圣旨,“莫不是皇祖父他……”我还真的有点不敢想象下去。

不过经历草原上的一劫之后,我朱长洛已经不是从前的朱长洛了,只是略为皇祖父担心了一下,我又继续想了起来:“如果皇祖父这个时候撇手人寰。那朱长文当然就顺其自然的坐上天子之位了,朱长文啊……”近一年虽然未曾见过朱长文。但是倒也时时从东厂的密报中知道他的消息,他似乎已经和定远侯王弼的女儿结了亲,从这一点来看,其实朱长文就已经得到了锦衣、金吾两卫的支持,可以控制住整个京城的卫戌了。

“皇祖父如果真是病重,这个时候派人传圣旨给我做什么?”我暗自又思索顺到了这个问题上,“唔,定是害怕诸王在他驾崩后借着奔丧的由头回京逼宫,禁止一众藩王进京地!”

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宫中,我很快来到银安殿,那传旨的太监恭敬给我行了礼后,就径自设案摆香为我宣读圣旨了。大出我的意料之外的,虽然皇祖父果然已经病危,但是圣旨之中却并不是禁止藩王离开封地,反倒是要宣我进京见他老人家的最后一面。

接了圣旨之后,我又给那太监准备了不菲的赏钱,然后向他笑问这一次被召回京的还有些什么人。那太监受了我的好处,也悄悄的对我说了“掏心”的话儿,说皇祖父只召了燕王、周王、代王、岷王、宁王、桂王和睿王您六位殿下进京,其余的诸王都留在封地不得离开一步。

我闻言心中一惊,实在不知道皇祖父这是什么意思,要知道这几个王除了我之外,其余的包括父王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塞王,也就是拥有强兵镇守边疆要塞的王爷,皇祖父这一下子就将所有人召到应天去,也不知道究竟想要作些什么,这实在让我有些心大心小:“难不成皇祖父真的为了朱长文日后能够坐稳了这个江山,要在这个时候动手撤藩?”

想了一想,又觉得似乎没有什么可能,因为皇祖父早就说过:“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既长,宜各有爵到,分镇诸国。”皇祖父这一辈子就期盼着子孙能够和和睦睦,是不会在病重地时候才能撤藩的。

不管究竟皇祖父地“圣心”如何,既然他下旨传我进京,我不论如何也不能抗旨,准备妥当之后,我特意带上胡梅馨和徐元春这两名身负武功地妻子随行伺候,这才和曹福安、以及数十名侍卫一起赶赴应天去了。

一路之上,倒也算的上风尘仆仆,不枉我花费了大量的钱银在东厂的身上,京城的密报没有间隔的发到我的手里,每日京城所有的动静我都能够知道得一清二楚,唯一的只有宫里一时之间也没有安插进去什么重要的人,反倒是让我有些捉摸不准。

我赶进京的时候,所有的除了岷王叔和桂王叔之外,其余地诸王都没有来到京城,只是找了借口推脱。就派了王世子过来,我父王派出的自然就是我的大哥朱长炽了。

我自离开燕京那日起,今日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哥,大哥还是和从前一样,一副肥胖忠厚的样子,看起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他见到我的时候,只是略一向我点头,就不再多说什么。

“睿王殿下,您这才来啊!皇上……皇上要见您呢!”

我识得这说话的太监,知道他是一直跟在皇祖父身旁的近侍。看见他这时候说话时一副泪眼纵横的神情,我也不顾和两位王叔还有堂兄见礼,就径自抓着他的手,急声问道:“我……皇祖父他怎么了?”

那太监轻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说道:“太医令说了,皇上……皇上他怕是过不了明日了。”

“啊?”我全身一震,尽管早就已经猜想到了,可是这个对我来说重要无比的老人竟然就要过世了。这处消息对我的打击还是沉重非常的。

我一言不发,大踏步就走进皇祖父的寝宫,这个时候在寝宫里面除了一众近侍的宫女太监,就只有皇祖母和朱长文在,皇祖母坐在床尾握着皇祖父地手,而朱长文则跪在了地上。

我。再一次看见了皇祖父的脸。

从前长相威猛方正的福皇祖父这时候显得瘦弱无比,他的脸颊上已经可以看见深深地陷下,那副被病魔折磨的模样儿,让我看了,当堂就忍不住哭了出来。

“皇祖父啊,孙儿来迟了!”

我疾步走到皇祖父的身前跪下,朱长文倒是识趣的让开了位置,让我能够接近到皇祖父的面前。

皇祖父虽然病重,但是显然还清醒得紧,见到我来,他的嘴唇微微一动。似乎要说些什么,可是大概是力有未逮,虚张地嘴里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

我握上了皇祖父的手,上面的冰冷让我的心也一下子凉了不少,只是哽咽的点头道:“皇祖父啊,孙儿来看您了,您不要多说什么,等身子好了,您再好好的教导孙儿。”

皇祖父无力的摇了摇头,抓着我的手突然紧了一紧,然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突然抬起手来指着窗户外面的天空,不知道想要说些什么。

“皇上,您是觉得冷么?臣妾这就给你关上!”皇祖母轻试着泪儿,她立即就起身为皇祖父把窗户关上了。

皇祖父眼中带有些失望,仍然指着窗外,嘴唇不断动作着似乎想要说出些什么来。

“皇祖父,您是要到外面去看看么?”朱长文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看了许多,突然问了一句。

显然朱长文的答案并不是皇祖父想要的,皇祖父掉过头来看着我,那眼神之中似乎有很多东西要告诉我,似乎带着期待,似乎又有些不甘,我一瞬之间就看出来了,他老人家是有着满心的话儿要对我嘱咐啊!

顺着皇祖父的手指望了望外面那显得有些灰沉的天,我心中突地一动,立即连连对着皇祖父磕了三个头,然后凝声道:“皇祖父,您放心,您的心愿孙儿会记在心里的。孙儿发誓,从此以后定会竭尽心力,保得我们朱家的天下安泰无忧。”

皇祖父听到我的话儿,眼中当堂闪过一丝赞许之色,手也慢慢的垂了下来。这个时候皇祖母和朱长文才知道,皇祖父的意思竟是不放心朱家的天下。

“我……我该……传位给……”皇祖父脸上突然泛起了一阵红润,用尽所有力气说了这么一句话儿,只是话儿还未说完全,他老人家的脸色又极快变得苍白骇人,然后指着我的手也随之无力的跌落下去。

“皇祖父……”随着我的哭声传出,寝宫内外的所有人都大哭了起来。

一时之间,宫中哭声震天,太监再外头也开始哀嚎起来:“皇上驾崩了!”那长长的声音像是一根绳索绑在了我的喉咙上,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

第五十五章 重逢(1)

  “国之大丧,太祖皇帝驾崩,享年七十有九。”

这是朝中史官记下的原话,我看后心中真是唏嘘非常,区区的十六字就为皇祖父作出了一个完结的概括,无论生前功绩多大,却都逃不过这十六字结局的命运。

生为英雄,死当鬼杰,这些只怕是人们在生时聊以自慰的话儿了,人死了,就什么也不是了。

自从皇祖父驾崩之后,我就一直陪在了皇祖母的身边,皇祖母整个人儿像是突然丢掉了魂儿似的,每日除了紧紧的抓住我的手,眼睛也空洞得吓人。经历了皇祖父去世,又看见皇祖母的神情,我心里面真是悲从中来,实在难受得紧。

“长洛啊,皇祖母不行了,皇祖母很快也要随着你皇祖父去了。”皇祖父和皇祖母向来感情甚笃,从皇祖父还是泥脚汉的时候,皇祖母就已经跟在皇祖父的身边了,皇祖父可以说是皇祖母的主心骨儿,这时候突遇丧事,也难免皇祖母会变得如此沮丧。

“皇祖母,您可不能这样啊,孙儿这还没有好好孝顺您,您可不能说这等话儿来伤了孙儿的心啊!”我闻言一下子就跪了下来,泪水也忍不住流出。

“皇祖母不能让你皇祖父一个人走了,我舍不得啊!”

“皇祖母,您千万不能乱想,不能乱想啊……”

人常说,通常那些感情好极了的老夫妇,如果其中一个过世了,那另一个也必定不会活得太久。这句话儿看来一点也儿不假,就在我皇祖父驾崩后的第十天,皇祖母她也病倒了,不但汤剂不进。就连水米她老人家似乎也不肯吃下一些,太医们都为此束手无策。

我知道皇祖母这是伤心过度导致的思念成疾,然后她又一意求死,边时候只怕做什么也难以救活她的了。在日夜陪伴在皇祖母身边十数日后,她终于也随着皇祖父仙去了,这再一次让我悲痛莫名。

两位我最尊敬、也是最疼爱我的长者就这样与世长辞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出皇祖母的寝宫地。我出来的时候只听见不时有官员们对我点头哈腰的打着招呼,并且让我节哀。可我却麻木得甚至记不起他们的脸面模样来。

走出寝宫,直向着皇宫大门行去,正当我要要走近那拱门,和我那些守候在外已久的侍卫离开的时候。突然有一名皇宫里的侍卫头领模样地人迎面走近到我的身前。然后说道:“今晚子时,文德桥头!”说罢,地人又匆匆地离开了。

我匆忙间只是稍微瞥了一眼那人,身子竟不由自主的震了一震。我皱了皱眉头后,也不敢多作停留让人起疑了,径自走出了皇宫,领着一众侍卫回我住的迎宾馆去了。

胡梅馨和徐元春这一段都住在娘家,因此迎宾馆中其实就只住着我一个人而已,我回到迎兵馆,还还来得及想筠有在宫中碰到的那人,竟然看见大厅里面坐着一名客人,正是和我分别已久的马泳薇。

“爷……甥孙儿。我终于见到你了!”马泳薇大概是害怕这迎宾馆中隔墙有耳,眼睛里面虽然已经把她满腔地思念和火热表现了出来,但是言语中却显得拘谨无比。

我正想找个人来倾诉心中的悲伤,这时候看见皇祖母的这个妹子,当即就一把拉着她的手儿,走进到我的房中,然后才道:“皇祖母已经去世了,你知道么?”

马泳薇顺从的让我拉着一同坐在了床沿上,她该是也曾听说了皇祖母的丧事儿,只是这时候她的身份却并不适宜进宫去拜祭,因此也流露出一些悲戚来,道:“我听说了!大姐她这一辈子都是为皇上活着的,这时候皇上不在了,她自然也就没有留恋了。”

我知道马泳薇说的是实话儿,轻轻一叹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起来皇祖母这么随着皇祖父一起走了,似乎还是一件好事儿。

两人默不作声了好一会儿,马泳薇大概是看出了我没说话儿的心情,因此极是乖巧的自顾自说起了分别后地事儿来。

原来自从我去了四川之后,她每日都想着随我一起到四川去,只是因为她手下商团的生意和产业极多,都需要她的打理,因此一时之间也不能够全盘抽身出来,使得事儿拖了许久。据马泳薇所说的,最近民间又生出了一件事,原来的官商商会只是牵涉与朝廷命脉有关的生意,可是不想近一年来竟然大肆扩张起来,不断排挤打压寻常民间商贾,就连马泳薇这等有势力的大商贾也都遭到不轻的损失。

我闻言心中一动,想起镜花宗似乎和这官商一系极有关联,柳蝶衣正是借着官商和水师两路合作,在四川进行妇孺贩卖的。这一段以来,我其实没少想法子让厂卫们追查锐花宗的来路,一是通过那成都的丽香院,二是安插人手进入飞鲲营中。可是不曾想等我要查起来的时候,不但风十三娘和张纯儿把丽香院顶手离开了,就连水师的飞鲲营也调回了应天,从此再没有任何线索,当真是让我好生佩服这镜花宗人销声匿迹的手段。

这时候听得马泳薇说起了官商商会的异动,我不禁就向她问了官商商会的一些大体的情形来,也好日后想法子从中找出些蛛丝马迹来。

马泳薇手下的商才算的上是我大吴天下首屈一指的,她知道的内幕也比寻常人多出许多,经过她的一番讲解,我才知道官商一系原来分成了四大块儿。这第一块是京城的柳家,第二块是在山西太谷的张家,他们经营的是军马票号的生意;第三块是在燕京的徐家,主要作的是军军粮以及马匹买卖;而最事一块则是云南的沐王府,他们的盔甲兵器可是借应到全国的。

这一次的官商扩张,最主要是山西太谷的张家和京城的柳家,他们两家联手兴办起了冒盛兴的票号,全力挤压寻常商贾的小票号,仗着自家的财雄势力大以高息吸入民间的银子,又以低息放出,极大扰乱票号之间不成文的运行规矩。因为这样,这一年之间不但昌盛兴在大江南北越开越多,而且有几家较小一些的民间票还被他们挤得倒闭了。据马泳薇说的,柳张两家大概是想以大蛇压死蟹的势头狂扫大江两岸的票号,然后再独揽票号的这一份生意。

我虽然知道民间有票号这样的东西,但是却不知道票号内里究竟是怎么运转的,不禁又问了马泳薇有关的事儿,马泳薇都一一说了。

原来票号其实就是存银子的商家,靠的就是付给存银子的人低微的利息得到银子,然后又以较高的利息把银子放出去,以这中间的利息差额赚取利润的。虽然说起来经营票号是一个无本的好买卖,但是其实风险却是极大,因为一来票号需得时时担心百姓来把银子提回去,二来又要担心放出去的银子本利都收不回来,因此历来那些经营票号的商贾人家,在商海之中的起伏却是最大的,许多人在票号的生意上不但输得倾家荡产,甚至还丢了性命,累得全家老小发配充军。

听完马泳薇的话儿,我并没有发现这其中和镜花宗有些什么关联,何况那柳家更是皇亲,多年来籍着朝廷的照顾,也不知道得了多少好处,想来我那姑丈该是明白皮将不存,毛之难附的道理,不会和那镜花宗联手一处的。

撇开这些目前还不能确定的事儿,马泳薇大概见我对这些事儿很有兴趣,又着意朝我多说了许多,我才知道她原来就是那江南第一票号乐盛元的幕后大老板,而且手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商行产业,算得上是这江南第一大的商贾了。

不知道是不是说了这回子的话儿,注意力转移之下我的心情也好了许多,皇祖父和后祖母过世的事儿对我的影响也减了一些。我留心打量了一下马泳薇,才发现她今日显然是着意打扮过才来见我的,那一峰华丽的衣衫穿在她的身上显得极是得体好看,再加上头上该是特地梳来搭衬这身衣服的发髻,让我不禁觉得眼前一亮起来。

“嗯,你真香!”我忍不住凑过鼻子去,笑着对马泳薇调笑了一句。

马泳薇听我突然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儿,脸上顿时一红,但是眼中再次火热起来,她有意无意的把身子挨到了我的身上,才娇声道:“爷,奴想你!”

触碰着她的肉体,嗅闻着她的香气,再听到她这番诱人之极的声音,一丝欲望极快的爬上了我的心头,让我不由分说就扯开了马泳薇的衣衫。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瞬间我会这么冲动,但是我却毫不犹豫的将她身上的衣衫撕裂开来,直至露出了她那白皙的肉体。

第五十五章 重逢(2)

由于我的粗暴,马泳薇不但没有抵挡,还非常的喜欢我对她的作为,她急促的娇喘着,双腿紧紧的夹在我的腰股上面,似乎期待着我对她的侵辱。

连日来的消沉让我在这一刻极想尽情发泄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