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归-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公主府长大不代表和公主殿下就熟悉。
  好些人就是和贵人们在一座府邸里生活一辈子,从生到死几十年都未必能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
  果然胖麦穗儿摇了摇头:“公主殿下只和奴婢说过两次话,一次是奴婢五岁进府的时候,她给奴婢赐了名;另一次是主子挑中奴婢到您身边伺候,临行前她交待了几句。”
  豆豆觉得十分欣慰。
  她知道胖麦穗儿是暗卫,可她却一点儿也不像传说中的暗卫那般冷漠无情,反而比一般的女孩子还要活泼可爱。
  一个五岁就去做暗卫的人还能保持这样的天性,只能说明她遇上了好主子。
  不过,她并不想过多地从胖麦穗儿口中听到她对永福公主的评价。
  好也罢,坏也罢,善良也罢,恶毒也罢。
  对待下人的态度和对待儿媳妇的态度永远不能相提并论。
  好人不一定是位好婆婆,恶人也未必会整日磋磨儿媳妇。
  她知道自己耳朵软,听了太多关于永福公主的好话一定会心向往之。
  万一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最终伤心难过的还是自己。
  与其那样,不如就把永福公主当作一个全然不认识的陌生人,是好是坏见面后自有分晓。
  她笑道:“麦穗儿,你和我朝夕相处也半年多了,还从来没和我讲过你小时候事儿呢,今日索性就说一说?”
  胖麦穗儿没想到她会问这个,有些诧异道:“姑娘想听奴婢在家时候的事儿?”
  豆豆点点头:“不管是在家的还是在公主府的,只要是你的事情我都想听。”
  胖麦穗儿觉得自己的经历实在太简单,前面十几年加起来还不如跟着姑娘的这几个月精彩。
  可姑娘想听她又怎好拒绝。
  略一思索道:“那奴婢就从开始记事儿的时候讲起吧。”
  豆豆点点头。
  “奴婢的家在沈阳中卫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家里有祖母、爹娘,还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
  奴婢打小儿就能吃,可家里不富裕,祖母又嫌弃奴婢长得难看,怕将来寻不着婆家……她想把我卖给镇上的大户人家做丫鬟,娘不同意和她吵了好几回,结果也没卖成。
  后来村里遭了雪灾更吃不饱了,奴婢觉得自己要是再留在家里,非但自己活不了,还会拖累娘和弟弟,所以跑到镇里把自己卖了。”
  豆豆被惊到了:“你五岁的时候就能想这么多,还敢这么做?”
  胖麦穗儿不以为然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姑娘不懂的。”
  豆豆撇撇嘴道:“就跟谁没穷过似的。”
  胖麦穗儿笑了:“姑娘别打量谁不知道,您小时候那些光辉事迹奴婢听得多了,那时候您连五岁还没有呢!”
  豆豆今日本就是一张小黑脸,现下就更黑了。
  她咬牙切齿道:“肯定是采青那个叛徒告的密,你们几个是不是经常私底下议论本姑娘?”
  胖麦穗儿嘿嘿一笑:“姑娘,您明日还有要事,先好好休息,奴婢去厨房看看晚上吃啥。”
  说罢一溜烟儿跑了。
  她这一说豆豆还真觉得有些疲累,把外裳一脱直接躺到了床上。
  从明日起,她就要开始打硬仗了。(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 扁豆定计
  豆豆这一觉睡得十分香甜,直到傍晚时分才被一阵食物的香气弄醒。
  “姑娘,饿坏了吧,先起来洗把脸。”胖麦穗儿边说边把热水倒进了铜盆里。
  豆豆从床上坐起来,趿着鞋走到妆台前看了看:“这小黑脸儿洗了不就装不下去来了么?”
  胖麦穗儿笑道:“您别担心,奴婢有一种特殊的颜料,待会儿用过晚饭就给您涂上,十天半个月的绝对不会露馅儿。”
  豆豆嘟了嘟嘴道:“那岂不是连身上也得抹?真是难看死了……”
  胖麦穗儿抿着嘴直乐,姑娘虽然不喜欢涂脂抹粉的,其实也挺臭美。
  饭后豆豆索性好好洗了个澡,这一去不知多少天,洗澡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洗完澡胖麦穗儿还在用帕子给她绞着长,暗卫来报宅子里看门的孟老头儿回来了。
  豆豆眼睛一亮,忙吩咐暗卫把人带到偏房。
  “姑娘,咱们回来的时候就看见您和孟老头儿嘀嘀咕咕的,是您让他去做什么事儿了么?”胖麦穗儿拿起梳子把豆豆的长梳顺。
  豆豆道:“你可别小看了孟老爷子,他年轻的时候是军中最厉害的斥候,我让他去打探那家小馆子的情况了。”
  胖麦穗儿替她简单绑了个马尾,嘟囔道:“孟老头儿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平日里谁都不搭理,您居然也能和他说上话。”
  豆豆披上一件棉袍,看着胖麦穗儿笑道:“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要用心,要懂得尊重人,你们张嘴就唤老头儿,人家又怎会乐意和你们说话呢?”
  胖麦穗儿动了动嘴唇,才不要和姑娘耍嘴皮子。
  主仆二人前后脚走进偏厅。
  孟老头儿全然不似平日里佝偻着身子的老态,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像是年轻了好几岁。
  “属下见过姑娘。”他并未跪拜,只是抱了抱拳。
  不让他行大礼是豆豆之前吩咐过的。
  见他果然不和自己客气,豆豆笑道:“孟老爷子请坐。”
  胖麦穗儿也不敢怠慢,忙给两人都上了热茶。
  孟老头儿是个爽利人,直接开口道:“姑娘,属下已经把那位店主老张头的情况打听清楚了。”
  豆豆点头:“您请说。”
  孟老头儿道:“老张头今年五十六岁,浙江杭州府人氏,母亲早逝,八岁起就在杭州府一家名叫杨记馄饨的小店做工。店主见他头脑灵活做事踏实,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便把独生女儿许配给他,算是招赘了个养老的女婿。”
  豆豆恍然大悟:“难怪他明明姓张,小馆子会叫做杨记,看来此人倒是很重情义。”
  孟老头儿微微颔:“的确如此,他入赘杨家之后,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杨记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但一家人野心不大,一直没有想过要把生意扩张,就守着那家馄饨店度日。
  十几年前他们夫妇送走了岳父岳母,又把生意交给了两个儿子打理,老张头这才四处拜师学习做菜。”
  豆豆道:“看来做菜完全是兴趣,否则不会到如今小店里依旧只是买馄饨和小笼包。”
  兴趣和谋生手段分得这般清楚,想来老张头学做菜专门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爱好。
  至于这“某些人”是谁她不好揣测,但想来他被杜爷逼着做菜给那位姓张的“头儿”吃,肯定心不甘情不愿。
  孟老头道:“三年前杨记馄饨店里生了一件命案,据说是有人在店里吃了有毒的馄饨丧了命,后来老张头一家就被判了流徙之刑。
  现在小店里除了老张头外只有六个伙计,全都是凉州本地人,他虽然年纪大了却精明得很,但凡涉及银钱的事情从不让伙计们过手,甚至采买每日的菜蔬调料都是他亲自去市场。如果姑娘想要了解他家里人的详细情况,属下这就去打听。”
  流徙之刑?豆豆心里暗惊,这判得也真是够重的了,八成是那名中毒的客人身份不简单……
  想来那老张头一家必定吃了不少苦头。
  三年前他孤身一人在凉州城里开了一家小店,也不知道他的妻儿如今是什么样的情况。
  以孟老爷子的实力,这样的事情要想查清楚虽然不难,但需要耗费时间。
  如今她最缺少的就是时间,而且那些事情和她马上要做的事情之间其实也没有多少干系。
  她摆摆手道:“这已经足够详细了,您辛苦了,早点儿回房休息吧。”
  孟老头儿也不拖泥带水,站起来对豆豆再次抱了抱拳便退了下去。
  他离开后,豆豆看着桌上的茶碗迟迟不见动作。
  一炷香的功夫后胖麦穗儿受不了了,轻轻咳嗽了一声。
  豆豆道:“麦穗儿,你说我用什么办法能最快混进小店里当伙计?”
  胖麦穗儿道:“人家只不过是一个小馆子,已经雇了六个伙计,怎么还会要您这么个又黑又瘦的豆芽菜?而且您没听孟老头儿说吗,那个老张头精明得很,伙计们全都只雇凉州本地人,三年了还把银钱全攥在手里,您别做梦了。”
  豆豆杵着小下巴道:“所以我才觉得不容易呐……”
  胖麦穗儿暗暗好笑,混不进去才好呢,省得她提心吊胆的。
  豆豆用纤长的手指敲着桌面,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方才孟老爷子说了,老张头母亲早逝,那么……他父亲会不会续弦?
  她这里想着,嘴里已经把话问了出来。
  胖麦穗儿不假思索道:“肯定会啊,有几个男子会像福王殿下一样?而且哪家都是打着照顾孩子的名义续弦。”
  豆豆打了一个响指笑道:“有办法了,咱们现在回去抹小黑脸儿,记得把我弄惨一些。”
  胖麦穗儿一头雾水,见姑娘已经走出了偏厅,她只好跟了上去。
  “姑娘,您把办法给奴婢讲讲呗。”胖麦穗人不依不饶追问。
  豆豆笑道:“八岁去馄饨店做工的孩子不少见,但一般的男子谁会愿意入赘?想必老张头在家里日子不好过,八成就是被那继母磋磨的,所以明日我就给他好好演一出戏。”
  胖麦穗儿一张胖脸皱成了肉包子,可还是听不懂她到底想干嘛。
  豆豆也不多解释,只是笑道:“麻烦咱们麦穗儿姑娘再去把孟老爷子请过来一趟……”(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 苦情大戏
  凉州一带最近缺粮食,城里早市的热闹程度也大打折扣。
  当然,人们想买的东西,包括粮食全都能买得到,价格却比从前高出了许多。
  杨记杭州味的店主老张头像过去三年的每一个早晨那样,一大早便带着一名小伙计来到了早市。
  昨夜下了一整夜小雨,早市难免有些泥泞,但往日干燥的空气却显得湿润而清新。
  这样清爽的早晨,要想有个好心情并不困难。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
  就好比此时的老张头,他嘴里叼着旱烟,两手背在身后,悠闲的动作和脸上略显愁苦的表情很不搭调。
  小伙计推着小板车跟在他身后,车上已经堆了一些蔬菜和半扇猪肉,空间已经不多了。
  今日有几种调料的价格简直贵得离谱,老张头攥着腰间的银子愣是下不去手。
  他转过头,也不知道是看小伙计还是看小板车上的货物,轻声吩咐道:“阿六,你先把东西都推回去,我一个人再逛一逛。”
  别看小馆子生意一直不错,但只要姓杜的带着人来转一圈,几个月的辛苦就算是白费。
  三年来他每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愣是没攒下几个钱。
  照这样下去,老妻和儿子儿媳,还有几个孙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杭州。
  还是再逛一逛,希望能遇到心不算太黑的小贩,把调料价格再往下磨一磨……
  名叫阿六的小伙计巴不得早点回去,应了一声推着小板车离开了。
  老张头就这么停停走走,在早市上又晃荡了半个多时辰。
  好不容易和一名小贩谈好价钱,前方却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吵闹声。
  老张头早已经过了爱凑热闹的年纪,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一般,付了钱后把调料往褡裢里一塞就准备离开。
  然而,他刚迈出一条腿,一名黑瘦的少年就被人一脚踹得倒在他脚边。
  这一脚踹得有多重旁人不清楚,但少年身上灰白的布衫早已经沾满了黄泥。
  尤其是纤瘦的背上一个大大的泥脚印,让人看了都替他暗暗捏了把汗。
  老张头不爱凑热闹,这世上爱凑热闹的人却不少。
  之前的吵闹声就已经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此时见那少年可怜,人们开始指指点点,小声议论起来。
  更有那好管闲事的脸上露出忿忿之色。
  然而,同情归同情,却没人敢去搀扶地上的少年,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去指责那名用脚踹少年的男子。
  小摊儿前的道路本就狭窄,这下被人一围老张头想走也走不了了。
  他不得已也抬起头朝那名男子看去。
  那男子让人完全看不出年纪。
  须花白像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可腿脚却比年轻人还利索。
  更可怕的是他身上散出的狠劲儿,那副凶神恶煞的表情像是要把少年生吞活剥了一般。
  也难怪那些人敢怒不敢言,这么一个恶汉,谁又能惹得起。
  只听他骂道:“老子说过多少次,你娘已经去找你那死鬼爹了,如今你和老子没有半分瓜葛,要活就自己去找门路,要死也滚远些,别脏了老子的地方!”
  那黑瘦少年蜷缩着单薄的身体,倔强地咬着嘴唇,豆大的眼泪直往地上砸,却并没有哭出声儿来。
  只不知他是不想出声还是不敢出声。
  那恶汉的话虽然骂得难听,可大家都听明白了话里的意思。
  这孩子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了这恶汉。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改嫁之后少年和他母亲并没有过上好日子,他母亲又不幸逝去了。
  恶汉自然不愿意替人养孩子,所以容不下这少年,想把他撵出家门。
  这也就罢了,毕竟世道艰难,自己的孩子都很难养活,何况是继室带进家门的拖油瓶。
  只是恶汉实在不该对那少年拳打脚踢。
  也不看看他那双大脚,这一脚下去黑瘦的少年小命都能去了半条。
  那少年好容易缓过劲儿,颤抖着声音道:“父……父亲,我没有想要赖在家里吃闲饭,只是……我娘留给我的菜谱,请您善心还给我……”
  那恶汉哪里肯听,一口浓痰朝那少年吐了过去。
  “放你娘的屁,老子大字不识一个,你那个狗屁的菜谱白送给老子也只能上茅厕用,老子要你的作甚!”
  好在那恶汉准头不行,那口浓痰并没有吐到少年。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却依旧没人敢管闲事。
  而向来不好事的老张头却出人意料地开口了:“这位小哥儿,要是不嫌弃的话便到我店里帮忙,别再和他纠缠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相似的经历,还是少年别扭的凉州口音中那股熟悉的杭州味。
  总之老张头此时心里酸涩中带着愤怒。
  继父和继母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过他头脑还是清醒的,根本不和恶汉搭话,直接询问半躺在地上的黑瘦少年。
  少年听了这话微微一愣。
  之后先是怯生生看了恶汉一眼,这才抬头看向身边的老张头。
  半晌后又摇了摇头道:“这位老伯伯,多谢您的好意……可我不能连累您,我还是……”
  说罢就要挣扎着站起来。
  那名恶汉却像是不耐烦了,大声吼道:“你是不是脑子被屎糊了,有人愿意养活你还不赶紧滚蛋,小心老子抽死你!”
  说着又脱下脚上的一只鞋重重砸了过来。
  老张头一把将还在傻愣着的少年拽开,闪过了那只脏兮兮的鞋子。
  他压低声音对少年道:“你就别倔了,他虽然是个恶人,倒也还没有坏到底,否则把你卖了还能得几两银子,听老伯伯的话,到我那里做一名小伙计,不敢说能有什么大出息,饭总能管饱。”
  少年欲言又止:“可……我的……”
  老张头一个头两个大:“我知道那菜谱肯定是你娘的遗物,虽然重要但也是身外之物,始终比不上命重要,是不是这个道理?”
  少年犹豫了片刻才重重点了点头:“老伯伯,我听您的。”
  老张头生怕那恶汉又来纠缠,拉着黑瘦少年扒拉开人群迅离开了早市。
  事情有了结果,围观的人群很快便散了。
  恶汉,也就是孟老头儿脸上暗暗划过一丝笑意,捡起那只脏鞋子套在脚上,骂骂咧咧迈开了大步,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至此,扁豆的苦情大戏结束,她顺利混到了老张头身边。
  ps:话说要是孟老头儿真失了准头肿么办~太可怕~(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 伙计阿七
  事实证明,老张头虽然难得心软了一回,脑子却依旧精明。
  从早市回小店的路上,他已经给豆豆定好了规矩。
  先,从前的名字不能再用,依小店的情况,她是第七名伙计,所以改名叫做阿七。
  豆豆忍不住暗暗翻了个白眼儿,也不知自己怎的就和“七”字有了不解之缘。
  元七,阿七……
  想来她之前的那几名伙计便是阿大、阿二……一直到阿六。
  真是够单调的,好在容易让人记住。
  第二,新来的伙计头一年没有工钱,只管饭食和一年两身衣裳。包括夏季的一身单衣和冬季的一身棉袄棉裤。
  这个豆豆自然没有意见,感激涕零地表了一番忠心。
  第三,新来的伙计只能做扫地和洗洗涮涮的粗活,不准偷懒,更不准插手不属于自己的活计。
  这个豆豆也能理解,三年多前老张头一家就是因为店里出了人命才被判了流徙之刑。
  想必当初的杨记馄饨店就是因为每个人的职责不分明,导致了无法查明到底是哪名伙计的工作出了纰漏。
  最终只能由他们一家人承担主要责任。
  老张头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
  虽然一句简单的不准插手不属于自己的活计,其实也避免不了被人钻空子,但好歹遇事能轻易找到替罪羊。
  三个简单的条件讲清楚,老张头和豆豆已经来到了小店里。
  此时早饭已经过了,店里的食客只剩下了七八人。
  老张头也不多言,只朝两名跑堂的小伙计点了点头便带着豆豆进了厨房。
  让豆豆意外的是,相比于外面仄逼简陋的厅堂,小吃店的厨房虽然同样简陋却很是宽敞,而且打扫得十分干净。
  此时厨房里有三名伙计。
  两名年纪稍大的在和面,豆豆随便瞟了一眼便现老张头所言非虚。
  因为其中一人和的是蒸小笼包的面,而另一名伙计和的则是包馄饨的面。
  年纪最小的伙计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刷碗,他正是方才随着老张头去早市上采买的阿六。
  三名伙计听到脚步声同时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抬起头来。
  见老张头身后跟着一名眼生的黑瘦少年,三人全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甚至还带着一丝紧张。
  东家昨日还嫌他们六个大小伙子把他吃穷了,怎的今日出门一趟又带回了第七个。
  他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是饿过肚子的。
  这种瘦皮猴儿一样的人,多半是饿得狠了,一旦放开肚皮比谁都能吃。
  他这一来,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六人中的某一个或者两个会被挤走?
  少年人眼神中藏不住事儿,豆豆立刻感到自己被六把眼刀子刮了一遍。
  这样的戏码老张头这辈子不知经历过多少,他扯了扯嘴唇正准备替少年们简单做个介绍,一个皮肤白净的小伙计也走进了厨房。
  他把小账本和一个小口袋递给老张头:“东家,这是今早的账和钱。”
  明明长了一副聪明的模样,面对老张头的时候却十分老实,甚至连余光都没有给豆豆一个,像是根本没有看见她一眼。
  豆豆眼神微闪,这厮别是装的吧?
  不是说老张头对银钱账目把持得很紧么?
  他不知是排行第几的伙计,竟能得老张头这般信任。
  老张头很自然地接过小账本和小口袋,对那伙计道:“阿三,去把阿四和阿五都唤进来,我有事情吩咐。”
  “是。”阿三很快走出了厨房。
  刷碗的小伙计阿六已经擦干了手上的水渍,替老张头搬来了一个板凳。
  老张头也不客气,直接一屁股坐了下来。
  豆豆暗暗一笑,这小店里的伙计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是争宠的一把好手。
  看来自己短时间想在这里站稳脚跟,还得花上一番心思。
  很快阿三就把跑堂的阿四阿五唤了进来。
  那名唤作阿四的伙计一进门见到豆豆,小眼睛立刻睁圆了。
  他正是昨日给豆豆和胖麦穗儿送包子馄饨的那名小二哥。
  豆豆本以为自己今日小脸更黑,又换了一身装束,应该不会被轻易认出来才对。
  跑堂的人每日接触的人多了去了,哪曾想这小店里竟然也有一个记性和她不相上下的人。
  豆豆心里略微有些紧张,她好不容易才骗得老张头的信任,千万别毁在这厮手里。
  其实是她太多虑了,阿四的确是认出了她,但他之所以睁圆了眼睛是觉得这人怎的一夜之间脸竟然变得更黑了,一时没想明白而已。
  至于客人变成伙计,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一个十几文钱就能吃一顿的小店,客人比伙计也富不到哪儿去。
  少年昨日能带人来吃包子馄饨,今日就能来店里做工。
  阿四很快便恢复了正常。
  老张头指着豆豆道:“他是我新招的伙计,从今以后就是阿七,你们都和他熟悉一下。”
  说罢又对年纪最大的阿大交待:“阿七和你们从前一样,就从劈柴烧火扫地开始学,其他事情先不要让他沾手。”
  “是,东家。”阿大老实应道。
  老张头话不多,打量了七名半大少年一遍,拿起旱烟袋在地上敲了敲,站起身背着手走出了厨房。
  东家一走,伙计们明显活泛起来。
  新来的伙计被东家取名阿七,就说明他们中间不会有人因此被撵走。
  毕竟都只有十几岁,心里的小自私一散去,质朴的少年心性就显出来了。
  尤其是年纪最小的阿六,直接跑到豆豆身边询问她的岁数。
  得知她比自己还小几个月,阿六不高兴地撅起了嘴巴。
  一双眼睛不停地瞅着豆豆的际。
  阿七是个瘦皮猴没错儿,可他竟比自己高了半根手指,他依旧是伙计中个头儿最矮的!
  阿四却是最朴实的一个,见豆豆身上的灰布衣裳脏得很,便笑道:“阿七兄弟,我带你去洗洗脸,换一身衣裳吧。”
  豆豆也觉得脏衣裳穿得身上都直痒,呵呵笑道:“谢谢阿四哥,可我没有换洗的衣裳。”
  其实她是想问问,东家许诺的那一身夏季的单衣在什么地方领取,只是不好直接开口罢了。
  毕竟方才老张头压根像是把这茬儿给忘了。
  阿四挠了挠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带你去东家那里取。”
  豆豆笑着再次道了谢。
  她又和另外五名伙计打了招呼,这才随着阿四离开了厨房。(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 处处学问
  洗了脸换过衣裳,小吃店里又迎来了一天之中生意最好的时段。
  凉州城中做小生意的,在外做工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人要么就是没有家室的光棍,要么就是离家很远独身在外的男子,吃饭基本以填饱肚子为主。
  对于那些做小生意的人来说,他们本身食量不像做粗活的人那么大,馄饨软和而且有汤水,小笼包鲜香可口,吃了胃里格外舒服,杨记杭州味渐渐成了他们午饭的选。
  老张头脑筋灵活,除了馄饨和小笼包,每日中午还加卖馒头和烧饼。
  这就是专门针对那些扛活儿的人准备的。
  而且每位前来吃烧饼馒头的客人还加送一碗汤,让那些一顿能吃四个大馒头的粗汉子们很是喜欢。
  午时一到,从老张头到六名伙计,个个忙得连轴转。
  豆豆是新来的,今日只被安排了看火的活儿。
  她坐在灶台前,看火之余一直在观察小吃店里的一切。
  生意出乎她预料的好,然而店里却并没有出现忙乱的现象。
  整个小吃店的运作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
  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这一点让豆豆刮目相看。
  果然处处都是学问,老张头的规矩是有一定作用的。
  而且不仅仅是这样的小吃店,就算是高门主母主持中馈,或者经营规模很大的酒楼商行,这个办法同样适用。
  豆豆觉得挺有意思,竟想得入迷了。
  “阿七——”厨房外传来了阿四的声音。
  豆豆一个激灵醒过来,大声应道:“嗳——”
  阿四很快便出现在她面前。
  “阿七,掌柜的说今日客人多他忙不过来了,让你炒两个菜,待会儿客人少了咱们就吃午饭。”
  他边说边指着案台上的猪肉和蔬菜道:“不要弄得太复杂,荤素每样来一小盆。”
  豆豆忙不迭地点头。
  阿四又急匆匆朝厨房外走去,一条腿刚迈出厨房他像是想起什么一样,转过头来笑道:“阿七,你会炒菜的,对吧?”
  都安排好了才想起来问人家会不会,阿四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也能看出他的确是个善心的少年。
  豆豆笑着摆摆手:“你快去吧。”
  阿四这才放心地离开。
  豆豆看了看案台上的蔬菜,不过就是一捆大葱外加几棵大白菜,另有十几根莴苣。
  大锅菜不需要多精致,味道却很重要。
  这虽然是因为客人太多忙不过来临时交给她的任务,其实未尝没有考校他的意思在里面。
  意思就是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今后也不必去东家面前讨好卖乖了。
  豆豆翘了翘小嘴,她今日还非得好好炒两个菜不可。
  西北人虽然不如西南的人那般嗜辣,但辣菜也是很受欢迎的。
  老张头是杭州人,但六名伙计是西北人,也不知道这厨房里有没有辣酱之类的东西……
  豆豆迅在厨房里翻找,还真让她寻到了一小罐辣酱。
  那就炒一个四川口味的回锅肉,这辣酱勉强代替一下师傅说过的豆瓣酱好了。
  她把五花肉割下一块儿洗干净放进锅里开始煮。
  剥大葱,削莴苣皮……
  等老张头带着阿大几个回到厨房,一小盆红艳艳的回锅肉和一小盆绿油油的清炒莴苣出锅没多久。
  豆豆还做主烧了一个清淡的白菜豆腐汤。
  菜式虽然简单,但卖相很好,不单是六名小伙计,连老张头情绪看起来都很不错。
  但新人一般来说是不兴夸赞的,老张头瞥了豆豆一眼:“阿七今日菜炒的还成,但是肉放得太多,以后可得仔细了。”
  阿大几个显然并不十分害怕老张头,凑在一起笑得十分欢快。
  豆豆十分老实地点点头:“阿七记住了。”
  老张头满意地大手一挥,示意小伙计们开始用饭。
  每人两个大馒头,就着炒得喷香的回锅肉和清爽的炒莴苣,六个半大小伙子加一颗扁豆好一顿风卷残云。
  很快两盆菜都见了底,白菜豆腐汤也喝了个精光。
  老张头在一旁慢条斯理地吃着馒头,摇摇头笑道:“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话真是一点儿没错。”
  小吃店下午的生意明显不如上午,只留了阿四阿五两个在前面招呼,其他人都随着老张头开始打扫厨房。
  豆豆又认识到了老张头的另一个长处——爱干净。
  小吃店之所以生意好,除了味美价廉之外,想来吃食干净也是原因之一。
  今后她经营酒楼,一定也要这般严格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