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妾身由己不由天-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浣纱虽不是什么高门贵女,却是沈风斓身份最得力的人,说是姊妹也不为过。
她要把浣纱体体面面、风风光光嫁出去,总不能差人家的小姐太多。
“正好这回晋王殿下出门了,等他回来再让你们成婚,会更体面些。”
浣纱听得懂她的弦外之音。
等轩辕玦回来,那就不是晋王了,而是……太子。
沈风斓忽然自嘲地一笑。
他才刚走,她已经在想他回来的事了。
她何时变得这么小女儿起来了?
不想了,不想了。
她在心中告诫自己,多思无益。
“今日殿下刚走,想必母妃心里也不好受。一会子用了早膳,我带云旗和龙婉进宫请安吧。”
浣纱应了一声,又问道:“上次娘娘说那个泡泡有趣,贵妃娘娘大约会喜欢的。要不要带上两罐子进宫,叫贵妃娘娘瞧瞧新鲜?”
皇室宗亲家的孩子,个个人手一份。
这东西又随手可得,又十分精致有趣。
沈风斓索性叫府里的下人,把做法宣传了出去,让那些寒门小户的孩子也能玩上。
一时之间,皂角泡泡吹得漫天都是,京城中一时之间被皂角水的气息笼罩了。
得知是从晋王府出来的东西,便又成了一个新巧的新闻。
沈风斓已经习惯了做新闻主角的生活,好在茶楼酒肆那些说书先生,近来对她没什么兴趣。
近来京中的说书桥段,已经变成了平西侯府花柳病,和楼兰公主露大腿了。
“母妃年纪虽不小,心里和孩子似的。满京城的孩子都在玩的东西,当然也要给母妃带一份。”
浣纱应声出去,让奶娘们给云旗和龙婉换上衣裳,准备入宫。
云旗和龙婉听说去看萧贵妃,都很是乖巧。
一个自己穿起了衣裳,一个三下五除二穿好衣裳,还妄想能自己穿鞋。
野心极大的那位,自然就是龙婉了。
可惜她身子太短,自己俯下身去,又挤得小胳膊小腿上,都是肉肉。
肉肉挡住了她弯下腰的视线,她一时找不准自己的小鞋子在哪,胡乱在地上踢蹬。
奶娘在旁笑着看她踢,也不上去阻止。
这两个孩子天性早慧,都喜欢自己动手做事,不太爱依赖奶娘。
有些世家贵族的公子小姐,到了七八岁,还是奶娘或者丫鬟喂饭的。
而云旗和龙婉,尚未满周岁,已经能够自己用小木勺挖南瓜羹吃了。
当然,这也和沈风斓的教育方法有关。
她自己也是个不喜欢人伺候的,没什么当主子的自觉,反而和丫鬟们打成一片。
京中多少高门女眷,递了无数遍帖子,也见不到沈风斓的面。
还以为这是个高傲冷艳的女子,哪里知道,她会和丫鬟们亲如姊妹?
龙婉踢来蹬去不得其法之时,云旗已经慢条斯理穿好衣裳了。
他瞥了一眼过去,笑着提醒龙婉。
“左脚的鞋子,在你的乾字位,一个脚掌的距离。”
奶娘们在一旁听得,都愣了愣。
而后互相对视,发现没人听得懂,什么叫乾字位。
可龙婉的左脚却准确地找到了鞋子,稳稳当当地穿在了脚上。
奶娘们纷纷惊叹。
“右脚的鞋子,在你的巽字位,两个半脚掌的距离。”
这个距离有些大,龙婉先把屁股朝床榻右边挪了挪,而后准确地伸脚。
这样一来,两脚的鞋子都穿上了。
奶娘们都感到了深深的挫败。
她们意识到,如果自己还是只会喂奶的话,很快就会连两个孩子说什么都听不懂了——
不是很快,是现在已经听不懂了。
沈风斓上了马车之后,便对浣纱提出了不解。
“照顾云旗和龙婉的奶娘们,今日是怎么了?难道殿下出了门,她们就没有精神了?”
浣纱也不解其意,还是浣葛消息灵通,把云旗和龙婉的话复述了一遍。
“娘娘,奴婢也听不懂是什么意思。后来还是问了莫管事,才知道了。”
浣葛倒是知道了,浣纱还一脸不解其意。
沈风斓道:“不算什么精深奥妙的理论,是我前两日看到周易,便顺口和他们说了两句罢了。八卦里头,每一个都代表着固定的方位。譬如这个乾,就代表着南方。”
不管是奶娘们,还是浣纱浣葛她们,都是在女眷身边伺候的。
大周的女眷连算盘珠子都打不响,平日看的只是女德女戒,最多诗词歌赋罢了。
说到八卦风水,连那些贵族小姐都不会,何况她们底下人?
浣纱送了一口气。
“奴婢还以为,从此就要听不懂大公子和大小姐说话了。他们才几岁啊?就会这些东西了。”
沈风斓笑道:“是我旁学杂收,把他们也带上了。这些书多看看是好事,只是心中要有个意思,好书才学才看,那些话本子消遣的书,看过忘了便可。至于坏书,可以看看是如何坏的,只要不去学便是。”
对于读书这件事上,沈风斓是最有发言权的。
别的女子在闺中无事,闲来就绣绣花做做诗,沈风斓几乎把这些时间全用来看书。
只是偶尔下下棋,弹弹琴罢了,还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
浣葛忽然生了好奇心。
“娘娘既然看那什么八卦,会不会算卦呢?就像那些走方的术士一样,扛着一个小旗写着半仙的那种。”
浣纱啐了她一口。
“你把娘娘比作走方术士做什么?那也是能比的?”
浣葛朝她吐吐舌头,“浣纱姐姐总是凶我,老天保佑姐姐的一等侍卫厉害一些,也凶凶姐姐!”
自打浣纱的婚事议定之后,浣葛和红妆她们,就没少拿这事打趣她。
浣纱果然面色一红,作势就要去打浣葛。
“娘娘,娘娘快救救我!”
浣葛嬉笑着朝沈风斓身后躲去。
“好了好了,我那书才看了没几日,便算一卦与你们消遣,又何妨?”
沈风斓从手边摸出易经来,原是打算在马车上无聊闲看的,没想到要拿来算卦。
“不过算个什么呢?”
浣纱一问,浣葛立刻接话。
“殿下今日刚刚启程,要不就算一算,殿下这一行是否顺利吧?”
只是闹着玩的算卦,沈风斓也就随她去了。
她随手取出几枚压车的铜钱,合于手掌之中,闭上了眼。
只见她嘴唇翕动,并不出声,而是在默念着什么。
“小姐这是做什么?”
“都说心诚则灵,所以算卦之前,务必在心中反复默念,你要提的那个问题。”
她轻声回答,而后将几枚铜钱朝小几上一掷。
铜钱有正有反。
沈风斓便在纸上记下一笔。
“这每掷一次钱,就算是一爻,共需六爻。”
她随后又掷了五次,每一次都在纸上记下。
待六爻得出之后,便翻开了那本易经,在书中寻找解卦。
“那些江湖术士,不知是信口胡诌,还是把卦象都烂熟于心了。他们解卦是不需翻书的,我就不行了。”
她毕竟才看了小半本,纵是过目不忘,也未能全都记下来。
“有了。”
浣纱和浣葛好奇地看着她,只见她对照着那六爻的卦象,在书中的某一处划下了指痕。
“娘娘,这卦象怎么说的?”
浣葛好奇地问她,却见沈风斓眉尖蹙起,有些许愣神。
那书上带着指痕的地方,分明写着——
“有血光、宜静居,不宜出行。”
------题外话------
忽然想起伊人大学的时候,修过易经这门课,老师教过简单的算卦方法。
和本章写的基本是符合的,不过当时我们没有人手一本周易,而是把占卜出来的卦象到百度去查周易的电子版~
忽然缅怀一下青春,哈哈~
第168章 十年一觉扬州梦
血光两个字,扎在沈风斓眼中,格外刺目。
一直到进了宫,她还有些魂不守舍,想着方才的卦象。
浣葛自知闯祸了,跟在后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还是浣纱悄声安慰沈风斓,“娘娘又不是江湖术士,那个卦也只是算着玩罢了,做不得真。娘娘就别再想了,晋王殿下一定会平平安安回来的。”
话是如此,沈风斓还是觉得心里有些膈应。
不单纯是因为那一卦,更像是那一卦引出她某种潜意识,让她越发不安了起来。
她走得神思不属,连长公主迎面走来,都没能注意到。
还是长公主先停下了脚步,站在离她十步远的位置。
“沈侧妃?真是许久不见了。”
长公主仍是从前的仪态,只是高贵端庄的表象下,眸中里藏了一谭死水。
她不再穿着白衣素服,而是穿了一身秋香色的广袖春袍,华丽大气。
那空荡荡的腰身,弱不胜衣,反倒叫人看着有些酸楚。
沈风斓回过神来,上前福身一礼。
“长公主。”
她这一礼恭恭敬敬,没有丝毫的心怀芥蒂。
长公主冷笑一声。
“沈侧妃眼看就要成为太子妃了,今时今日,何必对本宫如此多礼?”
她要真的对自己有敬重之心,当初就不该抗旨不尊,把她和卫玉陵的灵位拦在晋王府门外。
沈风斓听得出她话中的讽刺,只是淡淡一笑。
“礼不可废,别说我现在还是晋王侧妃。就算成了太子妃,长公主依然是长辈。”
尽管长公主曾经逼迫过她,逼迫轩辕玦,要让卫玉陵追封晋王妃。
沈风斓并不怪她。
那只是一个母亲的爱女之心,没有用到对的方向罢了。
长公主恨恨地盯着她。
“本宫是你的长辈,玉陵更是救了晋王的性命。难道她的一条命,还担不起一个晋王妃的虚名吗?你当初那样烈性,现在又来装好人,不觉得虚伪吗?”
她广袖一拂,伸出手来,指向西北的方向。
“她的尸骨还孤零零地埋在玉陵城!本宫想到她的陵前洒扫拜祭,却度不过这重重关山!她还那么小,就算做过一些对不起你沈风斓的事,难道你就这样恨她吗?!”
长公主的悲愤,落在沈风斓不起波澜的眸子里,像是石沉大海。
“长公主误会了。我从来不恨小郡主,她生前我还告诉过她,想得到晋王殿下的青睐,一味穷追猛打是无用的。可是小郡主她……并没有听我的话。”
长公主嗤笑道:“你是晋王侧妃,你一心巴望着正妃的那个位置,岂会有这么好心指导玉陵?照你这么说,玉陵为了救晋王而死,还是她咎由自取了?”
沈风斓摇了摇头。
“小郡主救了晋王殿下,是晋王的恩人,也是我沈风斓的恩人。正因为如此,我更加不能让她泉下不安。她那么爱晋王殿下,怎么忍心阻碍他未来的人生?”
“长公主明明知道,卫家军的人亲耳听见。小郡主的遗愿是留在玉陵城,是陪伴卫大将军。为何长公主还要一意孤行,违背她的遗愿?”
“你住口!”
长公主额上青筋,隐隐显露。
她顾不得什么天家威仪,几乎是歇斯底里,朝着沈风斓大喊。
“本宫只知道,她活着的时候,做梦都想嫁给晋王!那本宫就要完成她的心愿,这有什么错?!”
她陷入了自我欺骗之中,哪里还能顾及真相到底是什么。
沈风斓的目光之中,透出同情之色。
不过不是同情长公主,而是同情已故的卫玉陵。
“我真替小郡主惋惜,她自小丧父,只剩下长公主这个母亲,也没能好好关爱她。不顾她的愿望,霸道独裁,横加干涉她的人生。就连她死了,都逃脱不了你的霸道。”
她冷笑一声,不再看长公主,福身之后抬脚便往前走。
只留下一句幽幽的问话,拷打着长公主的灵魂,让她面目僵硬。
“这种自欺欺人的母爱,有意思吗?”
果然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沈风斓扬长而去,只觉得身后一双怨毒的眼睛,牢牢盯在自己背上。
她终究还是没能让长公主,幡然悔悟。
直到沈风斓的背影,消失在长廊尽头,长公主才慢慢往宫门的方向走去。
一旁的假山后头,跳出了一男一女两个人影。
“她们说的小郡主,就是在玉陵城被射死的那个,卫大将军的女儿吧?”
兰公主说起这话,轻轻巧巧。
这桩事在楼兰,那可是一件大功劳,一件光耀楼兰国威的事。
当年的卫大将军,在战场上杀了多少楼兰将士,逼退了楼兰多少次的进攻。
能杀了他唯一的女儿,让他血脉无存,这是一件多么解恨的事。
宁王冷冷地看她一眼。
“在大周,这可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兰公主老老实实地闭了嘴,目光落在长公主沧桑的背影上。
“看见没有?刚才长公主的眼神,就像要吃了你的心上人似的。”
她揶揄着宁王。
宁王没有理会她,只是转过了身。
“圣上还在等着召见,快走吧。”
兰公主见他不搭茬,未免无趣。
“圣上召见也没什么事情,最多就是例行公事,问问在京城是否习惯。不过幸好,圣上还把你召来了。”
有宁王跟她一处,进宫就没那么无聊了。
宁王道:“父皇召见我,最多也就是例行公事,问问我有没有招待好楼兰使臣罢了。”
两人对视一眼,宁王先朝前走去。
兰公主不禁回过头,看着长公主的背影变成一个小黑点,嘴边翘起了一个神秘的微笑。
……
沈风斓才一进华清宫,只见椒香面色紧张,对着她杀鸡抹脖子的。
这是在示意她,萧贵妃今日心情不好。
沈风斓倒不担心,只要见了云旗和龙婉,萧贵妃再不开心也会开心起来的。
她让奶娘先把孩子放下,两个孩子跑进殿去之后,不一会儿就听到了萧贵妃欢喜的声音。
“椒香!快去拿本宫亲手做的豌豆黄,给云旗和龙婉尝尝!”
听见这声音,椒香松了一口气,沈风斓也慢慢地跟进寝殿去。
萧贵妃一看她面色,便察觉到了异样。
“怎么?今日玦儿刚走,你就这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了?”
沈风斓摸了摸自己的脸。
她方才的面色,很难看吗?
萧贵妃得意道:“不是你的脸,是眼睛。虽然你的眼神不明显,本宫还是看出了些许低落。”
沈风斓摇了摇头。
“母妃误会了,是方才来的路上,遇见了长公主。长公主的口气不太好,和她争论了几句,还是没能把误会说清,故而有些无奈。”
她没有提及马车上,那个不祥的卦象。
说出来徒惹萧贵妃不安,也无益处。
说到长公主,萧贵妃的脸也一下沉了下来。
“别跟我提她,这个女人,把本宫气坏了!”
沈风斓诧异道:“方才椒香说,母妃今日心情不爽,原来也是因为长公主吗?”
“可不是?想着你们今日要进宫,本宫特意起了个大早给圣上亲手熬汤。熬了整整一个时辰,送到御书房去。圣上还没来得及喝一口,你猜怎么的?”
萧贵妃越说越气。
“就被长公主连盅带汤全打翻了!本宫辛辛苦苦熬的汤,她竟只是一句不小心就带过了!她分明就是故意打翻的,圣上也看得清楚,却没有追究于她。真是气死本宫了!”
沈风斓能够明白圣上的原因。
长公主丧夫又丧女,听闻府中过继来的那个嗣子,也闹着要分家。
她一个孀居多年的寡妇,现在孤苦无依,圣上又怎么好意思难为她呢?
明知道她是故意的,也不能怪罪她什么。
“皇奶奶别生气了,快看这是什么?”
云旗捏着竹丝凑了上来,对着殿门的方向一吹,大片五彩斑斓的泡泡飞了起来。
萧贵妃的眼睛一下子被点亮了。
“这就是他们说的,京城里现在最流行的吹泡泡?”
她说话的语气好奇又喜悦,像是完全忘记了,长公主带来的糟心事。
“是啊,云旗和龙婉可喜欢了。想着母妃也会喜欢,便带了几罐子进宫来。若是母妃喜欢,叫宫里人再做也很简单。”
萧贵妃笑得面若桃李,像个孩子似的,拉着云旗和龙婉就去了院中。
祖孙三人各自一手捧着小罐,一手捏着竹丝,津津有味地吹着泡泡。
华清宫里的宫女们都驻足观看,看着美丽的泡泡一群群从那小竹丝的圈圈里,飞快地涌出来。
紧接着,便随着和煦的春风,飞到天上去。
有些飞到了人的面前,他们便伸出手去接,只能扑了个空。
那些高高飞到天上去的,不多时,也会自己炸裂。
云旗和龙婉咯咯直笑,萧贵妃也十分欢喜,难得玩得这么高兴。
沈风斓却瞬间有些惆怅。
为何她从前竟没发觉,再美丽的泡泡,也是会炸裂的。
一但炸开,就连影子都不剩。
没来由地,她心慌了起来。
不知道轩辕玦现在,到了何处了?
春风南度,南北向运河的河面上,一队声势浩大的官船一路南下。
整只船队共有大大小小十余艘船,被拱卫在当中的大船,船楼高达三层。
那大船的船首,巨大的龙头浮雕栩栩如生,明黄色的鳞片熠熠生辉。
人从远处看过去,若是一不注意,当真以为是河底翻腾出的一条金龙。
船队每到一处,下一处经过的州府,就已经得到了通知。
河中所有的闲杂船只都要避让,不论是经商的,还是打渔的,就连摆渡的都不能留下。
只有当地的官员才被允许,坐着小船上去求见请安。
那些不能下河的商贩,乐得休息一天,在河边看看官船的热闹。
不少人是头一次见到,这样富丽堂皇的大船,还是带着明黄的。
有年老经事的老者,一眼便看了出来。
“这是圣上当年,出巡南方的龙船啊!难道,圣上又再度南巡了吗?”
当年老者还是壮年的时候,便有幸在河边见过这龙船,听闻圣上就在船上要往南去。
没想到有生之年,他还能见到一次。
有跟着地方大员前来迎接的小吏,好心提醒了一句。
“不是圣上,那大船里是当今四皇子,晋王殿下。”
众人这才明白。
原来是朝中最得圣宠的晋王殿下,怪不得能搭乘明黄龙船。
这副阵仗,和圣上亲自出巡的仪杖,都没什么两样了。
大船中房间层层叠叠,走道七拐八弯。
上船请安的地方官员,跟在侍从身后,走了老半天才到晋王的屋外。
果然是圣上当年用过的船,这样七拐八弯的,就算有刺客混到船上,轻易也找不到人在哪。
轩辕玦正在房中,看着从岭南快马加鞭送来的,关于山匪的所有文书。
定国公听说他此番剿匪之行,也将他的心得体会,还有一些别的材料,写成了文书给他。
他没有亲自去过岭南,所以对于这些文书,丝毫不敢马虎。
为了剿匪的任务顺利完成,早日回京见到沈风斓,他准备得格外用心。
那几个地方大员走进屋子,便看到他在案前详读文书的模样。
他穿着家常衣裳,甚至连领口都没有整理好,微微地敞在那里。
露出凌厉的锁骨和胸口的肌肤,显得随意又自在。
一头青丝松松地束在头顶,只用一根半旧的发带系着,朴素无华。
若不是那张脸,俊美得像是会发光,任谁也想不到——
他就是晋王。
众人纷纷上前见礼。
“下官扬州府刺史杨林,见过晋王殿下。”
轩辕玦放下了文书,款款从书案后头站起,略微颔首。
“诸位大人请坐。”
每到一地便有地方官员来请安,也有奉承拍马的,也有敬献金银财帛的,更有夸耀自己求提拔的。
种种劣迹,他此番一路南行,算是看全了。
侍从端上茶来,众大臣谦让地端起茶来,还没碰到嘴边,轩辕玦便开了口。
“本王此番路过扬州府,两岸房舍俨然,农田兴盛,于心甚慰。足见诸位大人,治理本地的功劳。”
杨林正要开口反夸他,又被轩辕玦抢了话。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父皇心中有数,本王也会如实把一路见闻回禀父皇。但是本王最讨厌溜须拍马和行贿腐败之事,如果有人胆敢向本王奉承,请诸位大人互相监督,举报有奖。”
他这番话一说,让杨林等人的奉承之语,全都咽回了肚子里。
扬州府是鱼米之乡,在本地任职,是个极大的肥差。
只要安安稳稳地待三年,不出什么大的过错,保准升迁。
因为扬州府这块地方,你想让他少收成些,少缴一些税银都没有办法。
轩辕玦把话撂这了,若是他们胆敢溜须拍马,岂不是自毁前程?
故而一个个闭口不言,连该说什么都忘了。
他们准备好的词儿,全是奉承的好话,并没有其他。
见气氛略显尴尬,轩辕玦宽和地一笑,示意众人喝茶。
“本王会在此处停留一夜,船上有厨房和米粮,今夜请诸位大人在船上用膳,不必另设宴席为本王接风。”
“这怎么行呢?殿下既然经过扬州府,下官等自然要尽地主之谊,为殿下设宴接风。怎么能反倒在殿下的船上白吃白喝呢?”
杨林等人坚决反对,轩辕玦却朝窗外示意了一眼。
众官员朝屋子的窗外看去,只见甲板上的一个侍卫,正从河中捕捞上来一大兜的活鱼。
那些鱼大的小的都有,在网兜中活蹦乱跳,看起来十分新鲜可口。
“喏,你们也不算是白吃白喝。要吃的东西,不就是你们扬州府的河里捕捞上来的吗?”
这话既给他拒绝接风宴,找了合理的借口,也让众官员的白吃白喝不再尴尬。
众人不禁叹服,晋王殿下高风亮节,两袖清风。
而后轩辕玦只花了一刻钟的时间,同他们用完了一顿晚膳,就把人打发回去了。
一路上靠着这种方法,才能免去应酬的时间,让他独自清静待着。
这一夜,轩辕玦难得放下了文书,走出船舱。
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剿灭山匪的计策,不需要再埋首苦读了。
月明星稀,河面漆黑而平静。
只有靠近岸边的河面,才会被夹岸的灯火,照出些许光亮来。
他仰面躺在船楼最高层,望着漫天星辰,神思早就飞到了京城去。
她现在,不知道在做什么?
是不是也在望着漫天星辰,教云旗和龙婉,哪颗是牵牛星,哪颗是织女星……
良久,耳畔似有风声刮过。
轩辕玦懒懒道:“出来吧。”
一个脚步声从身后而来,迟疑地靠近了他。
最后站定在他面前,抱剑拱手一礼。
“殿下。”
眼前的人身着一袭黑衣,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夜色的一部分。
可他多年跟随在轩辕玦左右,又岂能瞒过轩辕玦的眼睛?
“本王让你在京中保护斓儿,谁让你跟出来的?”
来人正是陈墨。
“回殿下,是沈侧妃命属下跟着殿下的。殿下此行山高路远,万一出了什么不测,属下难以交代。”
轩辕玦淡淡地瞥他一眼。
“你不在京中,若是斓儿出了什么不测,你预备如何和本王交代?”
陈墨一时语塞,只能据实以报。
“属下固是不从,可是娘娘威胁属下,如若不听她命令,就……”
想到了陈墨的死穴,轩辕玦一下子明白了。
“就让你娶了红妆?”
他提起红妆二字,陈墨一向木楞的面容上,现出了些许惊恐。
“不,是……嫁给她。”
不是他娶红妆,而是他进红妆的家门,做倒插门女婿。
轩辕玦忽然笑了起来。
这么损的招数,果然是沈风斓想出来的。
让陈墨堂堂的四品暗卫统领,嫁给一个丫鬟做倒插门女婿,怕是比杀了他还痛苦。
陈墨道:“属下一路都很小心隐藏行踪,殿下是如何知道,属下在船上的?”
他是晋王府身手最好的暗卫,在所有侍卫所出来的暗卫中,也只有元魁能和他一较高下。
轩辕玦当然发现不了他的行踪。
但他能发现的是,身边侍卫们的情绪变化。
刚出京城的时候,众人都战战兢兢,丝毫不敢懈怠。
严谨都写在眼睛里,随时准备着应对突发的危险。
而不知从哪一天起,众人的气氛忽然就变了……
“前两日本王看到两个侍卫,站在甲板上值守,一边还在说笑话。”
能让他们轻松起来的,或许也只有陈墨了吧?
陈墨无话可说,心中暗骂。
别让他知道,是哪两个侍卫说了笑话,否则他一定打到他们笑不出来!
沈风斓让陈墨前来保护他,也是一番心意,他自然不会赶走陈墨。
于是陈墨在大船上,终于能够光明正大地走动了。
这反倒让其余的侍卫不敢放松了。
据说陈墨这几天脸特别臭,在船上神出鬼没,看到谁笑他就一脸杀气……
而京城之中,每到春日宫中必兴的某样事物,再度出现。
——春宴。
不论是花宴还是诗宴,是迎春宴还是送春宴,春日里的宴会总叫人眼花缭乱。
沈风斓一直处于闭门谢客的状态,也架不住萧贵妃亲自举办的宫宴,点了名要她参加。
她是萧贵妃的儿媳妇,她不参加,谁参加?
更何况,萧贵妃举办春宴,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目的。
“此番春宴设在御花园中,靠近前朝的那一角。到时会设置屏障,与后宫之中隔开,方便让官宦世家和皇室宗亲的适龄男子,进宫参加。”
历来春宴多是在女眷之中举行,萧贵妃为何突发奇想,要把男宾也请进宫来?
萧贵妃冲她神秘地眨眨眼,风情万种,迎面而来。
“是圣上的意思,要让兰公主与京中的适龄男子,多相处相处。说不准她会看上谁,也说不准谁会看上她,到时候就有指婚的对象了。”
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
沈风斓道:“可是兰公主志在宁王,怎么会看上别的公子呢?只怕她还会故意抹黑自己,不让其他男子看上她。”
事实上,兰公主在故意抹黑自己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了。
人人都道她不知检点,行事诡异,放荡形骸。
高门贵族的公子,谁敢娶这样的女子做正妻?
要是单论容貌的话,做个妾室倒是美事,可惜对方是楼兰公主。
只能感慨一句,玫瑰花虽美,这刺是无福消受了。
“所以本宫要找你啊。那个兰公主好像挺喜欢你的,听闻她多次到晋王府求见,你都拒之不理?那你便同她说说,让她在宫宴之上谨言慎行,也许她会听你的。”
“听我的?”
沈风斓指着自己的鼻子,觉得这件事听起来,有些荒谬。
她跟兰公主非亲非故,虽然不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