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妾身由己不由天-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即摇了摇头。
  不对,古妈妈说了,小游璃是他们兄弟姊妹之中,最胖的一个……
  “不是欺负他,是要磨练他。我是特意带他来听政的,哥哥,外公舅公,你们继续吧。”
  说着上前把他提溜了下来,乖乖地在太师椅上放好。
  龙婉淡定地端着茶盏,慢慢品茶,恍若无人。
  小游璃睁着一双大眼睛,委屈巴巴地看着在场众人,欲哭无泪。
  云旗他们只好继续谈下去。
  “除了六部之外,像是翰林院也可以精简了。先帝初登基的时候,翰林院的学士才十多个罢了。如今,倒有四五十个了。”
  定国公说着,云旗却道:“若是没记错的话,那些翰林学士都是科举进士,颇有真才实学。只是都喜欢待在京城,不肯去偏远的地方为官。”
  同级的官员相见,京官总比地方官大一级,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所以地方官员都拼命地提高政绩,试图在三年一考中表现优秀,能够调任到京城去。
  而原本在京城的官员也拼命想保住乌纱,留在京城,不要被贬到地方去。
  长此以往,京城的官员就越来越多了。
  “正是,若是能够说动他们,自愿去地方任职,倒也是件好事。譬如岭南那样的偏远地区,也就执轼才乐意一待许多年。”
  沈太师说着,不禁感慨。
  陈执轼要是愿意,凭他在岭南的政绩,早就可以调回京城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自己不愿意回来,而岭南的百姓也万分爱戴他,不愿意他离开……
  小游璃眼睛眨巴眨巴,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
  什么地方官京城官的,去地方做官多好啊,可以吃一些平日吃不到的东西!
  一旁的宫人端上茶水的时候,顺带给小游璃端了一盘子点心。
  小游璃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
  那一盘子点心里,有桂花糕、白糖糕、水晶糕、枣泥糕……
  他飞快地拈起一个白糖糕,嗷呜一口塞进了嘴里。
  坐在他身旁的龙婉却聚精会神,听着云旗他们商议此番新政的事,时不时还发表一下意见。
  而云旗每当看向龙婉听她说话的时候,都能看见小游璃大口大口吃点心的样子。
  他心中好笑,又不敢在面上露出半点端倪,生怕被龙婉发现。
  要是龙婉看到,她特意带来御书房的小游璃竟然光顾着吃糕,一定会气炸……
  沈太师一面喝茶,一面转头看向龙婉,噗嗤一声差点把茶水喷了出来。
  他心道不好,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游璃,你在干什么?!”
  龙婉一声喝斥,小游璃愣愣地抬起头来,抹了抹嘴。
  “我就吃了一小口,就一小口!”
  他无力地解释着,那一张小脸上,全是细细碎碎的白糖粒。
  龙婉忽然后悔了起来。
  她居然相信沈风斓说的,把小游璃培养到能理政的地步,她就能跟着沈风斓他们四海游历了。
  看小游璃这个吃货模样,就算过十年,也未必学得会……
  深感被沈风斓欺骗了的龙婉,闷闷不乐地在西言宫中练剑。
  她年纪小小,剑法却已经十分纯属了,都亏了陈墨的悉心教导。
  她本就聪明,陈墨教了一年之后,就自叹不如不敢再教下去了。
  其实不是真的不如,而是轩辕玦暗地里吩咐他,别把龙婉教得太厉害。
  能够有自保之力就成了,她身为公主,学武到底不是正经事。
  陈墨乐得如此。
  他可不想有朝一日,龙婉出去伤了人,最后追根究底成了他的责任……
  那他就太冤枉了。
  听说龙婉不高兴了,京城中几大高宅人头攒动,替家中的小公子准备入宫的行程。
  然而速度最快的,自然是福王府的福昀。
  “龙婉,你怎么不高兴了?”
  福昀喘吁吁地到了西言宫,站在龙婉跟前,上气不接下气。
  龙婉放下剑吓了一跳,正想问他为何汗如雨下,却见第二个汗如雨下的人出现在了西言宫外。
  他远远地看见福昀站在龙婉跟前,捶胸顿足地躺到了地上,一副十分懊悔的模样。
  若是再跑快些,他就能在龙婉不高兴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在她面前了!
  可恶,白叫轩辕福昀那小子占了便宜!
  他躺在地上,忽然看见外头还有人在奔向西言宫,连忙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朝龙婉奔去。
  当第二总比第三强。
  “公主!你是不是不高兴了?你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龙婉一看,才发现这个在宫门外打滚的是小霸王。
  “什么东西呀?”
  小霸王的鬼点子最多,新鲜玩意也最多,每次都能哄得龙婉开心。
  福昀面色一白。
  他只顾着赶紧进宫看望龙婉,却忘记带上他准备的东西了!
  这下惨了,他输了小霸王一截……
  小霸王从袖中掏出一个白色的小圆球,上头有许多细细密密的空洞,看起来像是人脸上的麻子一样。
  “这是楼兰商人带到京城来卖的,你看这上头的孔洞,其中就像是迷宫一样错综复杂。若是能用一根丝线从一个洞穿进去,再从另一个洞穿出来,那便厉害了!”
  福昀的脸色更加白了。
  这个东西听起来这么好玩,他的小龙婉又要被拐跑了……
  龙婉起先还兴致勃勃的,待他说完之后,不屑地轻嗤了一声。
  “楼兰的东西呀?我一岁多的时候,兰公主入京就送过我和哥哥了,我们两岁的时候就能穿过这个圆球了。”
  小霸王脸色一变,忽然看到后头前赴后继的人已经涌进了西言宫,个个手上都捧着好玩的新鲜东西等着讨好龙婉。
  龙婉也吓了一跳。
  “大哥哥,咱们还是走吧。”
  她说着,无意识地抓着福昀的衣袖,想躲开那些来献殷勤的人。
  福昀大喜过望。
  “哎,好!”


番外7 镇国公主的一生(二)
  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镇国公主的十三岁,已经成了镇国长公主。
  不知从何时起,大周起了这样的风气,君王尚未驾崩就退位让贤给了儿子。
  轩辕玦在位的时候,上头便有一位太上皇,那是因为年迈又体弱多病。
  没想到他才三十五岁,正值青春盛年,就把皇位让给了太子轩辕云旗,自己带着沈风斓四海云游去了。
  沈风斓是这样说的——
  “从前我还是太子妃的时候,母后已经把后宫的事宜都交给我处置了。我便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早点把下一辈培养起来,把重任都交给他们。”
  众人哗然。
  在旁人看来是无上荣耀的东西,对于皇后娘娘来说,竟然是负担。
  那圣上怎么看?
  轩辕玦是这样说的——
  “朕听皇后的。”
  ……
  为了弥补他们对子女的亏欠,退位让贤的帝后两个,再出游便不再带着任何一个子女了。
  美其名日,让弟弟妹妹们帮着云旗管理朝政,分忧解难,实际上……
  “皇兄,皇兄!姐姐又欺负我了,逼着我学武功!”
  小游璃吭哧吭哧跑进御书房,少年云旗穿着一身明黄龙袍,从一堆奏折里抬起头来。
  他幼年时肉肉的脸颊,如今已然瘦削了下来,生得面若冠玉。
  那一双眼比沈风斓的还要温柔几分,带着谦谦君子的风度,和仁君的气势。
  “朕不是让龙婉负责兵马改制的事吗?她怎么还有空欺负你啊?”
  小游璃才不懂什么兵马改制,他一屁股坐在底下的椅子上,伸手就拿起一块桂花糕。
  一面小口小口地吃,一面嘟嘟囔囔地告状。
  “姐姐说要全民皆兵什么鬼的,好减轻现在兵员冗杂的现状。她说着说着,就要我也学武,可我不想学,我跳不起来。”
  他苦恼地摸摸自己的肚皮。
  就这层肚皮,比龙婉的胸还大,怎么可能腾一下从这个树梢飞到那个屋顶?
  云旗无奈地摇了摇头。
  “小豆子,把璃亲王带到后殿去吃点心吧,别让长公主找到他。”
  “是。”
  一旁的小太监朝游璃招呼着,两人牵着手朝后殿跑去,想着躲在哪个地方会更隐蔽一些。
  云旗舒了一口气,再要低头去看手上那份奏折,忽听见外头又有脚步声。
  “哥哥,哥哥!”
  这是小沐风的声音。
  他晃晃荡荡地跑进来,小胳膊小腿白的晃眼,四处挥舞。
  那双圆圆的大眼睛睫翼忽闪忽闪的,上头还挂着泪水,一脸的委屈。
  “怎么了?”
  云旗索性离开了位置走下来,把他抱在了怀中。
  “怎么哭了?谁惹你不高兴了?”
  少年的怀抱不算宽广,却很温柔,小心翼翼地拢着小小的孩子。
  怀中的孩子忽然咯咯笑了起来。
  照顾他的奶娘和宫人紧跟其后,见着云旗抱着他,这才放心下来。
  “圣上。”
  众人齐齐行礼,云旗点了点头。
  “沐风怎么了?”
  奶娘面色一僵,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似的。
  “回圣上,小王爷说想哥哥姐姐了,便要奴婢带他找哥哥姐姐去。奴婢原是带他去找璃亲王的……”
  因为小游璃最闲,最有空陪弟弟。
  “可是奴婢找不到璃亲王,听说长公主在生气呢,小王爷也不敢去找,就跑来御书房了。”
  奶娘说着有些后悔。
  她应该早点拦住小沐风的,偏偏打扰了最忙的一个。
  云旗还是少年,把大周朝廷打理得井井有条,越来越繁荣昌盛。
  每次轩辕玦和沈风斓离开前,都会留下一些整改的政策,给云旗他们参考。
  他每次都能做好,甚至比轩辕玦想象的更好。
  朝臣们交口称赞,都说青出于蓝,他将来的政绩必定会比轩辕玦更好。
  那是必然的。
  他才五六岁就在御书房学习理政了,轩辕玦小时候可没有这个“福气”,最多只能在御书房看书罢了。
  这种交口称赞的代价,就是他要付出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且他不仅要打理朝政,还要照顾父母留下的这些弟弟妹妹们,格外费心……
  沈风斓说留下他们帮助云旗,可事实上,都是添乱。
  他已经习惯了在御书房坐半日,会有三四次被打扰的频率了,故而也不觉得什么。
  只是奶娘心疼他小小年纪不容易,所以十分懊悔。
  “没事,下次他再要找哥哥姐姐,你就带他来见朕吧。”
  小游璃还是一团孩子气,自己都照顾不好,哪里能照顾弟弟?
  龙婉那个性子就更不必说了。
  也就是云旗的性子,温柔细心,对孩子也有足够的耐心。
  “嗯嗯嗯,奶娘听到没有?哥哥自己都这么说了!”
  小沐风连忙回头,生怕奶娘没听清。
  其实这些哥哥姐姐里,他还是最喜欢云旗陪着他。
  二哥哥就知道带他吃点心,大姐姐才不管他多大年纪,就要抓着他扎马步……
  奶娘苦笑不得,只得应了一声,然后退到了殿门外。
  云旗便抱着小沐风看奏折,后者倒也不哭不闹,乖乖地窝在他怀里。
  西言宫中。
  抓不到小游璃的龙婉,终于想起了正事,把那封关于兵马改制的文书拿了出来。
  云旗还真是打的好主意,把这么棘手的问题交给了她。
  他们兄妹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么些年来倒是配合默契,从未出过纰漏。
  不过这次……
  她盯着那文书上头虎骑营三个字,不禁扶了扶额头。
  的确有点棘手。
  “更衣,去詹将军府上!”
  长公主的明黄仪杖从玄武门出发,到詹府花不了多少时间,一直到龙婉出现府门外,里头的人才反应过来。
  或许是从小习武的原因,龙婉身姿秀长。
  穿着广袖流金裙的时候,裙摆委委落地,双手交拢在身前,极有气势。
  而此刻的詹府中,一群年纪不小的副将、参将、统领,正围着詹世城七嘴八舌。
  “圣上年纪尚轻,长公主更是个小姑娘。他们一时兴起,便想出什么兵马改制,要把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弄回家去养老!詹将军,你可不能不管我们这些下属了啊!”
  “正是啊,詹将军。您可是当年拥护太上皇击败宁王反叛的,只要您一句话,圣上能不给您面子吗?就算圣上不给,您修书一封给太上皇,那不就没事了吗?”
  詹世城原本微微合目,坐在上首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
  待听到这最后一句,他忽然睁开了眼睛,端起了桌上的茶盏。
  他一向不怎么爱喝茶。
  不过这里头的茶叶加了补身的药草,南青青命他一日至少喝两盏,才能起到作用。
  她说至少两盏,詹世城就成天抱着茶盏,至少喝上五六盏。
  “你们可别胡说啊,太上皇和太后娘娘云游四海,谁知道他们现在在哪?我就算想修书,也不知道往哪送去啊!”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詹将军这话,不会是不打算管他们了吧?
  正想着,门房忽然有人急匆匆地跑进来,拱手通报。
  “老爷,长公主来了!现在就在府门外头!”
  一听长公主这三个字,饶是久经沙场的几个参将,也不禁打了个哆嗦。
  “这长公主怎么也不吱个声就来了,这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人都到府门外了,他们想躲都躲不开了。
  要是被长公主知道他们在议论兵马改制的事,那可怎么好?
  詹世城连忙放下茶盏起身,整了整衣裳便要出去迎接。
  “别慌,就说是来本将军府上做客便是。长公主不提兵马改制的事,你们也别提,知道了吗?”
  “哎!”
  众人忙整理衣冠,跟着他出府迎接。
  才走到半路,见那逶迤的流金裙摆,已然到了眼前。
  众将士拱手行礼,大气不敢出一口。
  龙婉朝詹世城看了一眼,后者面上带着隐隐笑意,一下子便让她明白了——
  这些人就是来找詹世城,谈兵马改制的事情的。
  “诸位将军都在呢?看来本宫今日出行,来的正是时候。”
  正是时候这四个字,充满了某种暗示意味,让众人心惊肉跳。
  该不会……她就是来说兵马改制的事吧?
  “长公主请。”
  詹世城侧身让行,众人皆退到了一旁,只看着她金色的裙摆逶迤在地,区区一个背影的威仪,便不似十三岁的少女。
  她高坐上首,一摆手,广袖如蝶翼拂动。
  “诸位请坐吧。”
  在座的都是经年老将,若要论起来,不少比轩辕玦的辈分还高。
  他三十五岁便退位了,留给云旗和龙婉兄妹的一大问题,便是朝中老臣辈分太高。
  就不说定国公和沈太师这一辈,那是云旗和龙婉的爷爷辈,连他们的皇爷爷见了都要敬重三分。
  便说詹世城,他的年纪可比轩辕玦大,虽然算是同辈,在云旗和龙婉看来,却也是长辈。
  而其余的将领就更不必说了,有的长一辈,有的长两辈。
  要对这些人说什么重话,难免落得一个不敬老臣的名声。
  龙婉想了想,便笑道:“不知诸位今日都在詹将军府上,做什么呢?”
  她招呼都不打就跑来了,倒好意思问旁人来做什么来了?
  幸好众人早就串通好了,便说是闲来做客,蹭茶喝的。
  反正现在的大周四海升平,他们这些武将闲来不管做什么,也没人能诟病他们。
  龙婉听了这话,一双美艳的桃花眼笑得眯了起来。
  “本宫便知道诸位将军闲暇,所以想着,要给诸位找些别的出路。免得诸位将军白蹉跎了时光,却在朝中一事无成。”
  众人脸色一白,没想到她这么快切入正题。
  根本不给众人考虑的时间。
  这作风是跟谁学的?
  圣上那么温柔的人,怎么会有个这么凶残的妹妹?还是同一天从娘胎出来的。
  武人行事多半简单粗暴,龙婉的直接虽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却也符合他们的作风。
  众人便不绕圈子了。
  “长公主,你的意思,是要把我们这些老家伙赶回家了?我们可都是有从龙之功的啊,当年出生入死去了岭南,才把太上皇和太后娘娘救回来的!”
  “正是!当年宁王谋逆,是我们这些老家伙把江山夺回来的!长公主,你可不能过了河就拆桥,把我们这些老家伙赶走啊!”
  龙婉不耐烦地摸摸耳朵。
  这些老家伙是没什么可说了,整天就知道念叨当年那些功绩。
  他们怎么不说,这十几年来,他们几乎一场站都没打过,就安安心心地吃皇粮呢?
  心里这样想,面上却不能露出来。
  她仍是笑着,“瞧诸位老将军说的,怎么成了本公主过河拆桥?本公主只是想着,母后年初提的那桩实业兴国,在民间开设纺织工厂的事,是极好的事。虽然工厂是国有的,但是赚的钱是工厂的呀。诸位将军不想趁着这个机会,多赚一点吗?”
  众人一听这话,面面相觑。
  他们都是粗人,既不会打算盘,又不会织布,能做那些吗?
  这分明是长公主的托词!
  “我们现在这样挺好的,长公主还是把这等好机会,让给别人吧。”
  他们就想当一辈子不打仗的将军,在京城养老,既有军权又有地位,还有朝廷的皇粮吃。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一副近乎死皮赖脸的模样了。
  龙婉面色一变,一巴掌拍在桌上,竟把那一口未动的茶盏隔空震碎!
  一个少年女子能有这样的掌力,叫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都惊愕不已。
  “诸位是大周的将军,是功绩赫赫的人物!年轻时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所以现在年事已高,就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么?你们就打算亲手,把自己年轻时建立起来的威名吃干净么?!”
  “大周的朝廷需要的是英雄,不是只会吃老本的蛀虫!当然,本宫不是说诸位是蛀虫,只是提醒一句,防微杜渐不是?”
  她面色忽然和缓起来,朝底下投去一个眼神,示意下人把碎茶盏收拾下去。
  下人换上新茶,她慢慢地端起杯来饮了一口,神态自若。
  蛀虫二字,算是说到众人心坎里去了。
  他们不禁回想起,年轻时候的精神和心态,和现在的确差了许多。
  那时想的是为国捐躯,如今想的只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官职和俸禄……
  “本宫与皇兄已经商量好了,兵马改制全面实施后,诸位将军的俸禄不减,以供养老。虽然没了官职,但皇兄会根据各位的功绩,为格外追加溢美之衔,让诸位告老还乡后依然能够风风光光。”
  龙婉见众人态度松动,适时补上一句。
  “真的啊?这要是真的,那我们回家也行啊!”


番外8 商议亲事
  虎骑营有詹世城在,还算解决得容易。
  而京中其他的军营,就没有这么好处置了。
  最让龙婉想象不到的是,连龙骑营的龙骏,都不买她的帐。
  “长公主,圣上要推行的新政,老臣自然不敢反对。老臣年纪也大了,腿脚不利索,的确不宜继续为将。只不过若老臣不在朝中为官,只怕子孙尚未入仕,将来就不好为官了啊……”
  龙骏这话说的倒通透,正对龙婉的胃口。
  谁都想着趁自己还在朝中的时候,仗着自己的军功把把子孙后代安排好,才能后顾无忧地解甲归田。
  而龙骏家中还有一个嫡次子,年方十六,尚未到入朝的年纪。
  要说起龙家,那不仅是三朝元老,也是曾有过从龙之功的人家,不可轻易怠慢。
  龙婉想了想,便道:“你放心吧,龙家的功绩我们会记得的。当年龙老太爷不在朝中了,皇爷爷不是照样重用你么?”
  说起来好像是这个理,龙骏却有些不相信似的。
  “可老臣那次子,他……唉。不如老臣把他叫出来,给长公主看看?”
  龙婉狐疑地看他。
  他还想趁着自己没卸任的时候,让龙婉看一眼,就给他儿子排上官职么?
  这样想得太天真了。
  “本宫看就不必了吧,我们还是说说,龙骑营改制的问题……”
  龙骏倚老卖老了起来,吭哧吭哧地,像是喘不过气。
  “长公主不看看老臣的儿子,老臣这心里过不去啊,哎呦……”
  得,看一眼也不会少块肉。
  “那就看看吧。”
  不多时,一个清俊的少年走了出来,唇红齿白,略有些腼腆。
  他穿着一身澄清的湖蓝锦缎,叫人想到天边白云后那一抹亮色,又或是湖水之下最清澈的那一个部分。
  龙婉微微挑眉,心中暗赞。
  好个清俊少年。
  没想到龙骏这样五大三粗的人,也能生出这么个清秀的公子,看起来倒像是个读书人。
  “见过长公主。”
  少年上前款款施礼。
  “不必多礼,这就是龙将军的次子吧?”
  高高在上的长公主,年纪尚轻,说话的口齿却极其老道。
  少年不禁微微抬头,只看她一眼,那绝色容貌,叫人不敢再细看。
  他的心跳忽然紧了起来,目光只敢落在她裙摆的褶皱上头。
  只是一角裙裾,便是风华无限。
  父亲说,她才十三岁,却天生早慧,文武双全。
  这样的女子,这样的……
  长公主。
  龙婉微微歪过头去,细看那少年仪容,却见他面色越来越红。
  这就脸红了,倒有趣得紧。
  龙骏在旁捋着胡须,看他二人之间眼神的机锋,不由好笑。
  “申儿,不是说一向仰慕长公主风采么,怎么到了跟前,就不敢抬头了?”
  龙婉听了这话,不由翘起了嘴角。
  那龙申只得抬头来见,目光之中带着些许责备之意,怨龙骏把这话**裸地说了出来。
  这叫他多难为情。
  龙婉反倒饶有兴致,问道:“龙将军想为二公子谋一份前程,不知二公子自己有何意愿?”
  “啊?”
  龙申一时没反应过来,耿直地看向龙骏。
  只这一声,龙婉仿佛已经明白了什么。
  龙骏无奈地扶额。
  他这个儿子是个读书的料,不懂兵法,不知兵不厌诈。
  这下好了,叫长公主看出端倪来了。
  龙婉看着龙骏一脸懊恼,好整以暇。
  敢情龙骏不是想为他的儿子谋前程,而是假借这个名义,行相亲之事实。
  怪不得非要自己见见他这个儿子。
  龙申此时已经反映了过来,总不能说,他想谋一份驸马的前程吧?
  且只能是你这位长公主的驸马。
  ……
  近来福昀很是苦恼。
  不仅是他,京城之中许多皇室子弟,都觉得十分苦恼。
  他们从前一听见风吹草动,就跑去西言宫讨好的长公主,现在已经不需要他们来哄了。
  因为在龙婉身边,出现了一个新的人。
  他十六年纪,唇红齿白,生得极为清俊。
  不仅弓马骑射娴熟,还诗词曲赋精通,更会用洞箫吹凤求凰……
  那个人叫做龙申。
  龙婉就这样被他迷住了,两人时常同行,或是到军中巡视,或是到郊外游玩。
  而最最可怕的是……
  福昀的脑中,不禁浮现出福王妃的话。
  “福昀,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就别整天追着龙婉跑了,是时候该娶妻了。”
  “娶什么妻?娶龙婉吗?”
  福王妃一把捂住他的嘴。
  “快别胡说,你和龙婉是兄妹,你怎么能娶她呢?”
  “可不是一个娘生的呀,也不是一个爹,为什么不能娶?除了龙婉,别人我都不想娶。”
  虽然福王妃等人从小就知道,龙婉对于福昀的意义不同,却没想到他会如此坚定。
  这或许是……见的女子太少的缘故?
  对,一定是这样。
  福昀打小不爱说话,后来遇见了龙婉,才会跟她说说话。
  一直到弱冠之年,他身边也没有别的聊得来的女子,可不是只能喜欢龙婉了嘛?
  福王妃便四处搜罗适龄的女子,三天两头让人来福王府做客,好让福昀看得真切一些。
  福昀压根看都不看,整天只是命小哑子去打探龙婉的消息。
  这可把福王妃愁坏了。
  原以为是兄妹情深,谁知道会有这一出?
  沈风斓又不在京中,她只能和恒王妃诉苦,谁知道反倒开启了恒王妃的脑洞。
  “要说起来,这几个孩子也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龙婉还小,不过十三岁也可以许人了,等十五岁及笄了再嫁。若是许了人,你们家福昀不就不惦记了么?”
  这倒像是个办法。
  这些孩子里头,福昀当初是皇长孙,他的年纪最大,婚事也最着急。
  若是能把龙婉的事先定下来,免得福昀惦记,那也是好事。
  “可太上皇和太后不在,龙婉身为长公主,这婚事是咱们说定就定的么?”
  她二位虽是长辈,对方到底是长公主,身份尊贵无比,不是随意就能仗着长辈的名义乱来的。
  恒王妃笑道:“若是龙婉不喜欢,那咱们自然不能勉强。我是看那个龙府的龙申,龙婉近来和他走得很近,像是有点意思。她一个姑娘家,便是喜欢也不好开口。咱们作为伯母的,也该去问问她的意思。”
  这话说的确有道理。
  “还有圣上,虽然男子才十三岁不急着成婚,可这未来皇后的人选,选个三五年也是应该的。这事也该提一提,国无后不立啊!”
  福王妃看着她那一脸激动的模样,只怕恨不得给她家才十一岁的儿子,也寻摸个媳妇。
  看来恒王妃近来,是做媒上瘾了。
  说干就干,恒王妃还觉得自己一个长辈分量不够,还拉上了定国公府的陶氏和太师府的小陈氏。
  这二位一个是龙婉的舅奶奶,一个是外祖母,分量重得不得了。
  龙婉见着一群长辈亲自来西言宫,便知道不好对付。
  “小瓜子,快去御书房请哥哥来,就说大事不妙!”
  她一向天不怕,地不怕。
  这天底下能让她觉得大事不妙的,或许也就只有这些惹不得的长辈了。
  被叫做小瓜子的小太监一溜烟跑出西言宫,龙婉这才收了十万火急的表情,含笑盈盈地看向陶氏等人。
  “舅奶奶,外祖母,大伯母二伯母,快请坐。”
  她亲手搀扶着陶氏在上首坐下,又请小陈氏坐在她身旁。
  而后按照辈分高低,又请福王妃和恒王妃坐下,自己规规矩矩地在下首找个了座儿坐着。
  几位长辈含笑看她,一边看一边点头,那副神情叫龙婉寒毛直竖。
  就像是一头吃肥养大的猪,被农场主左看右看,觉得膘长好了,可以出售了似的。
  “诸位长辈今日前来,不知是有什么事?”
  她只得开口,打破了这种诡异的气氛。
  陶氏是座中年纪与辈分最长的,众人互相看了一眼,便等她先开口。
  或许是受了定国公的影响,陶氏对龙婉这个小外甥女,也是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