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蒋四小姐-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也不理她,在床沿上坐定,冷冷看着地上的人,道:“说罢,跪祖母什么事?”

蒋欣珊道:“祖母,孙女看上了沈大哥,请祖母成全。”

周老太太恍若未闻,怔怔发呆,此情此景,是何等的熟悉。

当年,她也是跪在父亲面前,说着相同的话语。那个眉宇间带着疏朗的男子,让她观喜到不能自持,魂牵梦引,缭绕于心。她的父亲,也冷冷的看了她半天,只说了句:他非是你良人。

老太太想到已逝的双亲,泪下沾襟。

蒋欣珊大惊失色,扑倒在老太太膝上,泣道:“祖母,您这是怎么了?都是我的错,您别生气。”

老太太醒过神来,擦了擦眼泪,哀道:“珊儿,你实话跟祖母说,什么时候有了这个念头?”

蒋欣珊泣道:“那天他来咱们家,孙女就留意了。”

“他哪一点入了你的眼?”

蒋欣珊泪中带羞,羞中带娇,红着脸道:“老太太,孙女觉着他……很好!”

老太太叹道:“你想祖母怎么做?”

“孙女只求祖母成全。”

“你先回去吧,这事,不得伸张,让祖母好好想想。”

“祖母,孙女……”

“来人,送三小姐回房。”老太太果断止住了蒋欣珊的话。

钱嬷嬷在外间听得分明,急忙进来,搀起三小姐,唤来两个小丫鬟,一左一右的扶着三小姐走出去。

……

周雨睛无力的靠在床柱上,一脸疲色。钱嬷嬷劝慰道:“老太太,三小姐年少,哪里能明白您的苦心?保重身子要紧。”

老太太叹道:“想当年我也是这般跪在父亲跟前,求父亲成全。父亲宠我,随了我的意,却说他非我良人。可惜我那时眼里除了他,哪里还看得到旁的?结果呢?结果落得孤苦一生。”

“老太太,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老太太何苦再念起?”

周雨睛眼神幽怨,眼中袖中的手不自觉得紧握。

“人到暮年,回头再看,真真是年少无知,错的离谱。辜负了双亲一片苦心不说,到头来还……婚姻大事,哪里只是一眼便能相看明白的?只一眼,便风情已动,情愫暗生,朝思暮想,茶饭不沾。嬷嬷啊,那不是痴心痴情,那是轻浮无知。”

钱嬷嬷见老太太脸有悲色,轻声劝慰道:“老太太性子向来利爽,从不知藏着掖着,当年也是吃了性子的亏。”

周雨睛眼眶微红:“既是吃了性子的亏,也是太自以为事。一个姑娘家,得自重矜持,严守规矩。你得让男方求着你,而不是你上竿子贴上去,从古至今,只有求娶回来的媳妇才是宝。那些个只一眼便芳心暗许,不能自持的女子有几个是好下场的?我真真是后悔没听父母的劝啊!”

钱嬷嬷感叹道:“当年老侯爷,老夫人对老太太,那真是没的说。”

老太太想起双亲,缓缓落下泪来,泣道:“这世上,除了父母双亲,谁还会如此掏心掏肺的对你。父亲早就说过他非我良人,终究是拗不过我一意孤行。”

钱嬷嬷道:“老太太,要没那徐家小姐,老太爷与您也称得上才子佳人,都是过去的事了,老太太可不能再伤心。眼下三小姐这事,您打算怎么办?”

“为了珊儿,大不了舍了我这张老脸,也算我对得起她们母女俩。”

钱嬷嬷心底暗思片刻道:“小姐,奴婢多嘴,说两句不中听的话。沈家诗礼之家,沈力是沈家嫡出的孙子,三小姐沾个庶字,这嫡庶之别……再者,沈家如今水涨船高,咱们府里……”

老太太收了泪,点头道:“这事只看二老爷的前程。再有一两个月,差事也该定下来了。二老爷在任期间,考评年年是优,又暗中使了这些个银子,一个从四品还是有些把握的。都说娶妻低娶,嫁女高嫁,门第上,倒也配得。只这嫡庶二字,哎……真真是难煞人啊。”

“老太太,不如尽早把三小姐记在二太太名门,面上也好看些。若老太太再放出话去,三小姐从小在您跟前长大,这事说不定还真能成。”

老太太叹道:“眼下也只有这个法子。明儿个,我就找大老爷,二老爷商议。嬷嬷,我这心里担心的是沈家哥儿可为良配?”

钱嬷嬷笑道:“老太太,这还真不好说。今儿听大奶奶说,哥儿脾气不好。那日,我在旁看着,言谈举止找不出错来,就是话不多,眼神冷冷的。您若不放心,不防再相看相看。”

“那丫头,还用得着我相看,只怕一颗心都在他身上了。”

老太太无可奈何道:“不过话又说回来,细细琢磨琢磨,沈家倒不失为一门好亲,只看大奶奶为人,就知那府的规矩如何。”

钱嬷嬷端过几上的茶水,喂老太太喝了两口。

老太太润了润嗓又道:“沈家的儿孙,远的不说,大奶奶嫡亲哥哥沈群,两年前下场,虽未高中,听说是水土不服,上吐下泄所致,听说学问却是好的。那沈群媳妇张氏是惠文长公主的外孙女,惠文长公主是今天圣上的亲姑姑。沈家结了这门好亲,飞黄腾达是早晚的事。”

钱嬷嬷不由自主的点点头。

“你看看人家儿孙,再看看咱们府里,哎,真有个成器的,哪里需要我一个老婆婆子苦苦支撑谋划。若珊儿真能与沈家结亲,得益的还是咱们府里。”

钱嬷嬷忙笑道:“这么说来,三小姐的眼光果真了得。”

“你这老货,故意来气我不成?一切,还得看个缘字。”

“老太太,缘这个东西,也是事在人为。咱们三小姐模样、性子都是出类拔萃的,从小在老太太跟前长大,规矩上也是好的。”

老太太摇头叹道:“你也不必来奉承我,她是个什么性子,我心里清楚的很,比她那个娘聪明几分。若比起听风轩那位,可还差了些。旁的不说,只模样上就给比了下去。”

老太太不待钱嬷嬷说话,自顾自道:“我养了她一场,自然要为她打算。累了,快帮我洗漱。”

钱嬷嬷上前帮老太太拆下珠翠,解下衣衫,服侍老太太歇下。

☆、第八十九回 盘算

且不说钱嬷嬷如何服侍老太太安歇。只说那蒋欣瑶跟着顾氏出了归云堂,转了几个心思,还是忍着没有说出那封信的事。

顾氏见女儿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打趣道:“可是昊哥儿调皮,累着我女儿了?”

蒋欣瑶嗔道:“可不就是这样?一整日只缠着我一个,女儿不累才怪。”

“都是你宠着,现如今只要你在,连我都是不要的。忒气人。”

“我这做姐姐的不宠他宠谁?母亲今日累坏了吧?又是游船,又是看戏的。父亲他们怎地没有一起回来?”

顾氏笑道:“说是沈府夜宴,走不开,爷们的事,管他做甚?”

欣瑶奇道:“母亲,也没听说三姐姐女红出众,怎么就夺了魁?难不成今年这些个小姐中,还有比我更懒的?”

顾氏气笑道:“难为你还有自知知明。为了少绣几个荷包,又使上装病这招,真真是个懒丫头。晨哥儿的衣衫,做得倒勤快,也没见你喊累。我看啊,你就是懒得应付那些个太太,小姐。”

顾氏凑近了轻声在欣瑶耳边说了几句话。

欣瑶恍然大悟道:“我说呢,原来是这样。母亲,刚刚你发现没?三姐姐脸色不对。”

顾氏面带不屑道:“十之*是看上那一位了。”

欣瑶冷笑道:“那沈力倒是块香馍馍,谁都想咬上一口。三姐姐可聪明的紧。母亲,你说这事能成吗?”

顾氏宠溺的摸了摸欣瑶的头,道:“婚姻大事,既得门当户对,更重要的还得有眼缘。我冷眼看这沈家哥儿,性子是个要强的,三小姐这脾性……”

顾氏没再往下说,语调一转:“这事我看着悬,只嫡庶这条就说不过去。也不知道老太太怎么想?”

欣瑶挽着顾氏的胳膊。笑道:“老太太怕是乐得所见。沈家的门第可不低。母亲,这事你别管,他们俩个眼中从来没有你,何苦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好便罢了。若不好,可不都得是你的错。你啊,只顾着我们三个就好。”

顾氏拍拍女儿的手,笑道:“母亲可是这么笨的人?省得的。母亲只是在想,老太太怎么绕过嫡庶这一条,跟沈家开口?”

欣瑶冷笑道:“不外乎把她记在你的名下,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顾氏点头叹道:“依我看,沈家也并非良配。”

欣瑶奇道:“母亲,为何这么说?”

“你看啊。沈家人丁兴旺,嫡子,嫡孙不说,庶出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一大把。人多,事非也多。外头看着一团和气,内里的勾心斗角怕是不会少。你再看那沈家哥儿,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气势,只怕是个宁折不弯的。日后,你见着沈家的人。远着些。

蒋欣瑶满眼笑意道:“母亲放宽心,女儿我可是这等肤浅之人?”

顾氏点头道:“我儿明白。咱们快些走,昊哥儿不知道闹成什么样了?”

……

入夜,蒋欣瑶抱着被子翻过来,滚过去,心里想着那封莫名其妙的信。迟迟不能入睡。

我在明,敌在暗,只有活生生挨打的份啊。

蒋欣瑶披上衣服起身,想点灯,又怕吵醒外间的莺归。只得摸黑下床。

轻轻推开窗户,夜凉迢迢,庭院深深,一轮残月悬挂半空,没由来的,欣瑶冷静下来。依稀记得当年在老宅,也是静谧的夜,她就这样站在窗前一动不动,忆生命反醒,看人生浮沉,还有比那时更深的孤寂困顿吗?

蒋欣瑶莞尔一笑。

从地狱穿行而过的人,重新走到人世间,没什么可心惊胆颤的,也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

既然太多的东西不掌控在自己手里,那么今日的辗转反侧,惶惶不安,于明日的生活又有何益?倒不如安心等待命运的安排,阳光也罢,风雨也罢,总会分晓,不过是人生百味罢了。

再说她与那沈力近无冤,远无仇,她蒋欣瑶又不曾杀人放火,作奸犯科,再坏能坏到哪里去?

蒋欣瑶定下心思,合上窗户,一夜好眠。

外间的莺归正如当年的冬梅一样,侧耳凝听小姐房里的动静,良久,见屋里没了声响,方才沉沉睡去。

……

端午刚过,蒋家平静依旧。

钱掌柜使人传来口讯,全爷的人马有惊无险,已在回程的路上,再有两个月必定返回苏州府。

蒋欣瑶得了消息,通体舒畅,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安稳下来。照常请安,打理店铺,看顾昊哥儿,研究新式菜肴,忙得有声有色,那封信连之沈力这人早就被她抛之脑后。

老太太这些时日悄无声息的做了两件事,头一件便是请了蒋氏族长,开祠堂把蒋欣珊记在顾氏名下。其次是拿出私房悄悄派人往京城给三小姐置办庄子,嫁妆铺子。

老太太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她哪里知道这一切,并没有瞒过府里眼睛透亮的人。

顾氏当家这些年,府里多多少少有些人为了前程暗地里投靠了她。因此她是第一个知晓的。

顾氏知晓后,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照常过她的日子。

陈氏知晓后气得一连几天吃不香,睡不着。

老太太偏心太过。当初大小姐,二小姐出嫁,老太太只拿出私房五千两作为压箱子钱,庄子、铺子都是公中出的钱。如今一个庶出的三小姐,人家还没定下,老太太就急着贴补置办嫁妆,到时再让公中出三小姐应得的那一份。这还只是明面上的,私底下,还不知道给了多少陪嫁银子。

陈氏心道老太太这般行径无异于把大房众人当傻子看,当真能瞒天过海,弄个人不知鬼不觉呢?

偏这事又不能朝自家男人发火,想到顾氏跟前挑拨两句吧,顾氏又是个无用的。一口恶气堵在陈氏的胸口上不上下不下,想咽也难咽下去。只得借着身子不舒服为缘由,把二老爷的几个妾氏叫得跟前,可劲的折腾了几日。

杜姨娘自然知道二太太心事,想着女儿出嫁前半年禁足的日子,日日困在院里,抄佛经,心里对周姨娘母女更是恨得要死。杜姨娘瞅准了机会,在二太太面前,忍不住火上加油一番。

陈氏心中怒气更盛,越发的不待见周氏母女。

沈氏得到消息当日,越想越惊心,越想越害怕,赶忙回了沈府,与母亲在房里密谈许久。

女儿走后,刘氏思量再三,当天夜里把本来应该歇在姨娘处的男人叫到自己房里。

第二日,沈杰去衙门前特意到老爷子房里转了转,至于父子俩人说了些什么,无人知晓。

……

沈力自打端午送了信后,便派了贴身小厮王乐有事没事在沈府大门转悠。他猜想以四小姐的聪明,定能猜出这封信出自他之手,为着瑾珏阁,四小姐必会主动与他联系。

哪料到王乐转悠了一个月,除了姑小姐外,别说是蒋府的人,连蒋府的鬼也没遇一只。

沈少爷苦等了一个月,见信石沉大海,气得练了一夜的功。一连几天冷着个脸,看谁都不顺眼,便是见着沈老太爷,也没个好脸色,并一连发作了几位侍候的下人。沈府众人一见活祖宗心情不好,无人敢上前找没趣,只远远的绕路而行。

沈平冷眼旁观,打听了下前因后果,也不多言,以静制动。老爷子正自以为计的时候,突然听闻二儿子说,蒋家有心把庶出的三小姐许给力哥儿为妻。为此,周老太太已经把三小姐记在嫡母的名下。

老爷子虽然不耻老太太掩耳盗铃的做派,深思之下还是派人细细打探了一番蒋三小姐的底细。这一打探不要紧,直把老爷子气了个倒仰。

他娘的,这哪里是娶妻?

分明是找来个搅家精。

老爷子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怎会不明白这里头的弯弯绕。在蒋家尚未公开提及此事前,老爷子只当全然不知,他倒想看看,周老太太如何开了这口?

一个姨娘生的庶女,想嫁给他最得意孙子,这不是打沈府的脸吗?倘若这个三小姐知书达礼,温柔娴静也便罢了,偏偏是个娇纵惯了且心狠手辣之人。他沈平还没有老眼昏花到娶个祸害进沈家大门。

沈老太爷长呼一口气,提笔一气呵成在纸上写下四个大字:“门当户对。”

……

这日,大奶奶沈英刚刚把兰姐儿哄睡觉,归云堂的丫鬟来传,老太太请大奶奶说话。

沈英自那日回了娘家,时时提防老太太开口,除了请安,无事不往归云堂去。老太太一而再,再而三的暗示,也只装作不知。

在沈英看来,三妹妹许配给堂弟,别说祖父不同意,换了她也不会同意。

沈力是什么人?人称活祖宗,一个不顺心,祖父都奈他不得。三妹妹什么人?说谎都不带眨眼的主。沈英可从来没有忘记二妹妹出嫁前为什么禁了半年的足。

这两个人若生活在一起,别说沈府闹得鸡飞狗跳,人事不宁,便是她在蒋府,以后休想有好日子过。

沈英暗暗打好腹稿,带着明月便往老太太房里去。

☆、第九十回 说亲(二更)

归云堂里,凉意阵阵。

周雨睛一身家常衣衫,头发梳得一丝不乱,靠在榻上闭目养神。只手里的佛珠拨得稍稍快了些。

这几天,她对着大奶奶明里暗里提点了几回,偏那大奶奶无事人似的,装聋作哑,全然没有领悟她的一片苦心。

珊儿这事尽早不尽晚,多少名门闺秀暗地里使着劲,不得已,老太太只得厚着脸皮,亲自找大奶奶开口。

沈英见了老太太,好一阵寒喧,祖孙两个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热呼了半天。

老太太见火候差不多了,挥手示意丫鬟们退出去,只留钱嬷嬷在房里侍候。

老太太开门见山道:“大奶奶,今儿个叫你来,是有件事与你商量。”

沈英道:“老太太言重了,孙媳妇年轻,见的少,每日里只知道守着大爷,照看两个小的,商量二字可不敢当,有什么事,老太太您吩咐。”

周老太太很满意沈氏一番话,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咱们府里四个女孩子,两个出了门子,还有两个是一日大似一日。都是花一样的年纪,可不就到了婚嫁的年龄?”

沈英捂着嘴笑道:“正是这个话,三妹妹,四妹妹长相出众,女工精巧,事事伶俐,也不知便宜了哪家的少爷?”

老太太笑道:“贵府的力哥儿,年青有为,一表人材,尚无婚配,你说咱们两府来个亲上加亲,如何?”

沈英心道果然来了,脸上却笑道:“嗨,我那堂弟,浑身的毛病,又是个心高气傲的,哪里配得上咱们府里娇滴滴,清灵灵的两个妹妹?”

沈英故意把心高气傲四个子加了重音。

老太太眼中精光闪过。虚笑道:“你这孩子,说什么配得配不得,男未婚,女未嫁。郎才女貌,我看就很般配。再说咱们俩府门第也相当。当初你与元青议亲,外人也都说不配,现如今你们小夫妻俩成婚几载,连个红脸都不曾有,瞧瞧,多好的姻缘。”

沈英一听老太太把她的婚事都拿出来当由头了,暗叹今日这事必不能善了。

她心思一动,故作不知道:“既然老太太相中,孙媳妇便为老太太传个话。只是不知道说的是府里的哪位妹妹?”

此言一出,老太太脸上笑意更深:“三小姐比四小姐大上几个月,长幼有序,总得先为你三妹妹考虑不是?”

沈英一听是三妹妹,捏着锦帕的手不由的紧了紧。

她踌躇半晌。才轻叹道:“老太太,不是孙媳妇推托。沈府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人家,该有的规矩还是有的。力哥儿是我大伯嫡嫡亲的儿子,三妹妹是庶出……怕是祖父这关难过。”

老太太笑道:“前些日子,我已经把你三妹妹记在二太太名下,如今也算得是二太太的嫡女。你是知道的,珊儿从小就在我跟前养大。别的我不敢说,规矩上是好的。”

连后招都露出来了,沈英心道我若再不应下,这以后的日子便要难过了。

沈英眸光流转,陪笑道:“老太太调教出来的人,哪里会是差的?蒙老太太看重。把这搓合人的好事交给我,只是有些话,不得不说在前头。”

“有什么难处你只管说来!”

“我这堂弟的双亲在京城,他这两年跟着祖父客居在苏州沈府。我只能把老太太的意思带到,至于成不成。可不是孙媳妇能作的了主的,得看大伯,大伯母和祖父的意思。成了,自然是皆大欢喜,若不成,老太太到时可别怪我。”

老太太见沈氏一口应承下来,心下宽慰道:“哪里会怪到你头上?只是女儿家的名声……”

沈英忙道:“老太太放心,我私底下跟祖父说。”

老太太满意道:“好孩子,元青能娶到你,真真是个有福之人,钱嬷嬷,把端午侯府送来的节礼中,挑两匹上好的宫段给大奶奶送去。”

钱嬷嬷恭敬地称是。

沈英谢过老太太,陪着又说了些闲话,才扶着明月的手离去。

……

出了归云堂,沈英含笑的脸渐渐阴沉下来。都道蒋府的老太太是个极厉害的人,沈英今日才算有了体会。

明月轻声在大奶奶耳边道:“大奶奶,可要备车?”

沈英冷笑道:“急什么?院里一堆事的,哪里是说走就能走开的?明儿再说。”

回了房,沈英斜靠在贵妃塌上把老太太的话左思右想,越发觉得心烦意乱,连晚饭都没用几口,便早早的洗漱上床。

……

第二日,沈英才消消停停带着兰姐儿回了娘家,把女儿朝刘氏怀里一送,便往祖父书房里去,巧的是堂弟沈力也在书房里。

给祖父请过安后,沈英恭敬的把老太太的意思讲给祖父听。话毕,书房安静了下来。

沈力没事人似的,歪坐在椅子里,只顾玩着手上的折扇,仿佛说亲的对象不是他。

沈英瞄了他一眼,心道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也不知道三小姐看中了他哪一点。

老爷子抚着稀疏的几根胡子,沉吟着不说话。

沈英顿足道:“祖父,话我是传到了,您可得好好思量思量。”

“你这孩子,急什么,当母亲的人了,还这么沉不住气。说吧,你有什么想法?”

沈英嗔道:“祖父,孙女哪里有什么想法?你得问他。”

说罢,纤纤玉指轻点对面之人。

沈老太爷笑道:“就不怕你夹在中间,难做人?”

沈英心头一暖,笑道:“祖父到底还是顾着我的。孙女是蒋府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回来的大奶奶,背后站着的是沈府,难不成老太太为了这点子小事迁怒休了我不成?”

沈力抬头看了堂姐一眼,眼中笑意浓浓。

沈英并未查觉,自顾自道:“咱们沈府诗礼传家,娶个庶出的小姐,算哪门子事?再者说,我那个三姑子。可不是什么良善之人。这事即便老爷子您愿意,我也是不愿意 。”

沈老太爷哈哈大笑道:“好孩子,祖父没有错看你,就等你这句话。”

沈英嗔道:“难不成祖父是故意试探我?”

沈老太爷正色道:“你与阿力一个是我孙女。一个是我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委屈了哪一个,都不是祖父愿意的。虽说你出了门子,冠了夫姓,骨子里还是我孙女。当祖父怎能不看顾你?”

沈老太爷目光一沉,话峰急转。

“且周氏这人,气量不大,又最会看人下菜碟,搓揉媳妇的本事玩得出神入化。这事若不成。你便成了那夹在中间的受气人,两头落不得好。咱们沈家的姑娘,岂能任人搓圆捏扁,便是出了门子嫁了人,沈家一样护着。你瞧瞧你几个姑姑。几个姐妹,哪一个过得差的?”

一席话,把沈英说的红了眼眶。

老爷子又道:“阿力,你三姐的话,可听明白了?这事,你怎么看?”

沈力心下早有腹稿,手上扇子一合。便笑道:“祖父,蒋家与沈家门当户对,若结亲倒也合适,如今蒋家没出门子的小姐尚有两位,虽说长幼有序,敌不过嫡庶有别。您说呢?”

沈英听罢,心下大惊,道:“力哥儿,难不成……?”

沈力笑道:“三姐,你觉得府上四小姐如何?”

沈英恍然大悟。啐道:“呸!就知道你没安好心,我说上回来蒋府,怎么尽往四妹妹院里去?原来早就惦记上了。”

惦记两个字沈力极为满意,他仔细想想,自己可不正是惦记上了?

只见他挑眉道:“三姐,哪有这样说弟弟的?快说说换成府里的四小姐如何?”

沈英凝思片刻,感叹道:“看你猴急的。我在蒋府这些年,与四妹妹相处不过两年,倒也深有感触。这个四妹妹,模样,性子都是好的。在府里少言寡语,不争不抢,见人就笑,对下人也是和和气气,安安份份守着听风轩过日子,称得上知书达礼,温柔娴淑。若娶回来,倒也宜家宜室 。只是……”

沈英顿了顿又道:“只是我这个四妹妹,听说从小就体弱多病,四岁的时候撞了脑袋,在床上躺了两年,痴痴傻傻,口不能言,跟个活死人似的。是先逝的蒋老太爷带了她去乡下养了几年,才调养好的身子。虽说是调养好了,可身子到底不比常人,一年四季总吃着药。”

沈英的话说得隐晦,然祖孙俩却听得明白。

这蒋欣瑶身子弱,从小养到大,没断过药,将来生养是个问题。沈老太爷抬眉瞧了瞧静默不语的沈力,眼中神色不明。

沈英话峰一转,笑道:“弟弟若真是看中了四妹妹,姐姐我乐得所见,只是蒋府怕有的闹了。那一对母女,阴损使坏,当年大房的二小姐还未出嫁,那三小姐将将十岁上下,便使计逼得二小姐禁足半年,老太太为此差点休了二太太,把周姨娘扶正,心机之深,可见一般。三小姐为人看着娇纵无礼,心直口快,实则内里阴狠。祖父,弟弟可得思虑周全了才行。”

沈老太爷听了半晌,只叹道:“阿英,这些事,祖父都派人细细打探过了。这样的人进了沈家,家无宁日。你先回去,跟老太太说,三日后必有答复。”

沈力突然收起身,以扇拍掌道:“三姐,我送你。”说罢,大步流星出了屋。

沈英冷冷的瞧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ps:

包子昨阅琉璃妹子昨儿的书评,只觉欢心鼓舞。爱恨来得这么强烈,已然入戏了。沈力这厮包子相当喜欢,是不是男主,容包子卖个关子。

空手妹子的书评,容包子深思熟虑后再与你细细分说。您这段位写的书评,着实令包子头痛了几天,包子必须慎以待之。

☆、第九十一回 霹雳

上回书说到活祖宗借口送沈英,实则憋了一肚子话要问堂姐。

姐弟两个走出书房,沈力见四周无人,刚想开口,却被沈英抢了先:“弟弟,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三姐帮不了你。蒋家与沈家不同,四妹妹在府里不易,一个姑娘家,名节很重要。”

沈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讪笑道:“三姐,我也就是送送你,你慢走。”

沈英啐了一口,强忍着笑,甩着帕子,扭着小腰,转身就走。

回了蒋府,先给老太太请安,把沈老太爷的话带到,带着老太太赏的半斤上好的燕窝回了西园。

蒋欣珊躲在里间,听得一清二楚,俏脸羞得通红。待人走远,方才扭捏着出来,一头扑倒在老太太怀里,声声叫着祖母。

老太太搂着孙女思量半晌,越想越觉得这是门好亲,布满皱纹的脸上不由的笑意深深。

……

沈英回了房,还未来得及换衣裳,便有陈氏跟前的丫鬟来请。

沈英秀眉微蹙,略思片刻,带着那半斤燕窝便往陈氏院里去。

陈氏见媳妇来,挥退了下人,急急道:“老太太可是让你给三丫鬟说亲?”

“正想给母亲回话呢,老太太看中了我大伯家的力哥儿,想让媳妇说和说和,沈,蒋两家也好亲上加亲。”

“我呸!”陈氏怒道:“就凭她,也想嫁给力哥儿,做梦!亲家老太爷怎么说?”

沈英见婆婆这般说话,心下颇为熨贴,只眼上愁眉道:“媳妇只敢把话带到,老太爷是个什么意思,媳妇哪里敢过问?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我瞧着老太爷脸色不大好看!话没说几句,就把媳妇打发回来了。”

亲家老太爷到底是个明白人啊!

陈氏一听这话,觉得气也顺了,心情也舒坦了。还未来得及开口,那沈英幽幽又道:“母亲,媳妇这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万一这事不成了。你看老太太,三小姐会不会儿怨恨到媳妇头上来?”

“哼!”

陈氏鼻子里呼出一股子冷气。

“你放心,这事再怎么着,也扯不到你头上。婚姻大事,素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三小姐也是自幼奉家训,自小习知妇道,难不成见个好的,就情不自禁的连规矩都不守了?”

“母亲的意思……”

“你这孩子也太实诚了些,你就该把三小姐往日里的那些个行径说与老太爷听。省得让她那一身好皮囊给骗了去。”

沈氏心道哪用得着我说,活祖宗是祖父的心头肉,祖父早就把府里几个小姐的品性打探得清清楚楚,心里清楚的跟一本帐似的。

……

三日,转眼即逝。

一大早。蒋欣珊打扮妥当便往归云堂去,陪着老太太用了早食。府里爷们,女眷先后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心里装着事,早早打发了众人,独独留下蒋欣珊。祖孙俩个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正等着心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