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冠路-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一切坏事,都是大长公主做的,大长公主护短的脾气,所有人都是知道的。到时端宜郡主认个错,不就什么事都没了么?
    丫鬟畅想着即将发生的事情,觉得心情好受了些。
    镇国将军不在镇国公府,镇国公府内的人各有心思,根本没有人护卫。要杀一个安宁县主,还不是手到擒来么?
    宫中,钟离彻一听到有人蒙面杀到镇国公府,还专门奔着华恬去的,心中杀意漫天,却忍住了。
    他走到暗处,做了几个手势,这才不紧不慢往老太后宫中走去。
    大长公主还在老太后宫里,经过老太后的一番劝说,已经静静冷静下来了。
    这时正好听到宫女来报,说是镇国将军为了赔罪,专门前来送大长公主回公主府。
    大长公主原本因钟离彻没脸,这回听说钟离彻愿意护送她回府,觉得是极有脸面的事,当下就答应了。
    送大长公主出来的,是最受太后倚重的嬷嬷,钟离彻见了忙上前见礼。
    那老嬷嬷笑道,“镇国将军无需多礼,但盼一切都好了。”
    钟离彻眸光一闪,嘴里回道,“承嬷嬷贵言。”
    说毕,又转身对大长公主说了几句好话,说是为了赔罪,要送大长公主一程。
    大长公主这回知道深浅,又见钟离彻态度极好,当下也不再闹,上了轿子。
    钟离彻走到大长公主的轿子旁,慢慢走着。
    “镇国将军常年在西北一带领兵打仗,可是见惯狄戎人的手段?”大长公主的声音从轿子里传了出来。
    钟离彻回道,“却是不敢说见惯他们的手段——各种酷刑我都是见过的,可是没回再见狄戎人的手段,却还是吃惊不已。”
    大长公主听得心惊,忍不住又问道,“他们有些什么手段?不是杀了人就走么?”
    “这却是不敢说给大长公主听,怕吓坏了大长公主。大长公主记着一点,那就是狄戎人比起普通的刺客杀手,还要残忍一百倍……”
    “老身也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吓不吓的,将军直说便是——”
    “这——奸|淫|掳|掠是常事,普通人被当做了两脚的羊,放架子上烤着吃,要是女子——”
    大长公主猛地说道,“这太过残忍,镇国将军还是莫要说了罢……”
    她在轿子里吓得胆子差点都没了,脸色刷白,甚至想呕吐。从钟离彻说到两脚羊,烤着吃,她就恶心得不行了。
    想她从小出身高贵,见过的无非是算计和害人,都不算十分残忍。后来出嫁了,夫家把她供着,她过得更是舒心,连小算计也不会在她面前出现。这回骤然听见这些,还不吓破了胆?
    一路出了宫门,换上了马车,钟离彻骑马跟在一旁。
    京中关于端宜郡主生下了镇国将军的孩儿这事,正传得纷纷扬扬,这回看到镇国将军竟送大长公主回府,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心中不免多了想象。
    只是不多一会,刀剑声响起,一大群黑衣人出现在街上,冲着钟离彻身后的马夫护卫就砍。
    尖叫声、惨叫声、马嘶声响起,这里瞬间乱成了一团。
    大长公主才将恶心感压下去,又听见刀剑入肉的声音,瞬间吐了出来。
    这时正好马车一歪,帘子斜了,露出一条缝来。大长公主抬头一看,顺着缝隙正好瞧见了帘子外头的风光,一个护卫被蒙面人生生砍成了两半,肠子流了一地。
    “呕——”大长公主顿时吐了个天翻地覆。
    等她吐得肚子里一片空,这才惊觉发生了什么事,浑身都抖得跟筛糠一般。
    太可怕了,那些蒙面人太可怕了!
    狄戎人比这些刺客还要可怕,那得可怕到了什么程度?(未完待续)
    ps:感谢萌小锦的粉红票!!爱你!!亲一个~~

  ☆、580 步步为计

大长公主带的护卫不多,又都不算高手,若不是钟离彻在这里,大长公主就没命了。
    钟离彻身边跟着两个自己的护卫,两个护卫只打了一阵便被钟离彻安排到大长公主身边守着。
    这么一来,便只有钟离彻一人和蒙面人对峙了。
    蒙面人比较多,被钟离彻杀了几个,却没有退走的意思,反而是打得更加激烈了。
    大长公主和身边的老嬷嬷被两个护卫救出来,根本站不住,软软倒在了地上。
    这时那些蒙面人不知为何,竟三三两两退去了。
    钟离彻见那些蒙面人当真离开了,这才转回来,走向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看着周围的断胳膊残腿,一直在呕吐。她身旁一个老嬷嬷扶着她,也是浑身发抖。
    街上的人原先见着蒙面人杀来,早就吓呆了。这会子见人走了,也不敢过来。
    幸好,不一会子捕快们便赶到,开始打扫四处的惨状。
    钟离彻让两个护卫一人一个,扶起大长公主和那个老嬷嬷,到一旁的客栈中歇息。
    大长公主和老嬷嬷浑身发软,喝了些调配好的盐水,这才慢慢缓过来。
    这时捕快领队也沉着脸走进来了,他一见钟离彻和大长公主,脸上就换成了惶恐,“这批蒙面人正是闯入镇国公府屠杀的那一批,暂时未曾查出到底是哪里来的。”
    钟离彻嚯的一下站了起来,脸色突变,“你说什么?屠杀镇国公府?”
    捕快领队顿时被那气势逼得都退了几步,他站稳了这才急急回道,“镇国将军莫急。镇国公府主子们都没事。府中护卫将蒙面人击退了!”
    “哼——”钟离彻一掌拍碎了身旁一张桌子,“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敢杀上镇国公府去?”
    捕快领队尴尬地回道,“暂时未能查到他们的身份。”
    说到这里,他头上脸上冷汗淋漓。
    钟离彻瞥了他一眼,显然是很不满,冷声道。“此事兹事体大。大人还是快些去查清楚的好!”
    “没错,那些人竟然还来袭击本宫,限你三日之内查清楚!”大长公主这时候回过神来了。倒抽一口气,马上就下了命令。
    她活到如今这个岁数,却是越来越怕死了。她这生活过得多好啊,死了可就什么也没有了。
    那捕快领队冷汗冒得更快了。突然冒出来的蒙面人神秘到了极点,他现在一点消息也查不到。三日之内怎么可能查清楚?
    可是眼前两位都不是好惹的,他还不敢反对,只沉声道,“卑职定当尽力!”
    大长公主还嫌这个回答不够给力。刚想说什么,却不想钟离彻突然道,“大长公主。臣家中出事,心里焦急。就不护送大长公主了。这两个护卫身手还不错,由他们送你回去罢。”
    突然听到钟离彻这话,大长公主想也不想,就急道,“这怎么行?还是由你护送本宫罢?在宫中你不是跟太后说好了么,中途却改了主意,只怕太后要不高兴。”
    钟离彻神勇,方才她就见识到了。那么多黑衣人,都不能伤到他分毫,反而被他驱在外头,再也无法进来杀人。
    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当然得由他护着比较安全了。
    大长公主被方才一吓,已经是惊弓之鸟,打定了主意要钟离彻护送她归家了。
    钟离彻皱着眉头,看向大长公主,“我这两个护卫,身手很好,能够保护好公主的。至于太后那里,臣到时回去请罪的。”
    大长公主挥挥手,“请罪就不必了。不如这样,反正路程也近,镇国将军马上送我回去,再回镇国公府?”
    说着怕钟离彻反对,人已经搀着老嬷嬷站了起来,示意钟离彻赶紧。
    她方才是软着的,走路也走不动,这下子似乎完全没事了,身体利索得很。
    钟离彻似是很无奈,但是还是没有说什么,起身出去了。
    大长公主的马车已经毁了,幸好捕快领队也是个心思活泛的,正好找人借到了马车。
    出来看到有马车等着,大长公主很是满意,对捕快领队和那个出借马车的小贵族,也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了几句将来会报答之类的话。
    借车的小贵族顿时露出难以置信的笑容,口中连连说为大长公主服务是应该的,只怕车驾配不上大长公主。
    钟离彻出来之后,留下一个护卫应付捕快领队,自己带着另外一个护卫走。
    马车重新启程,钟离彻这回还是骑着马跟在旁边。他的那个护卫,照例在前头开路。
    走在路上,钟离彻突然凑近马车,低声道,“不知大长公主可曾发现,眼下京中似乎有些乱?”
    大长公主回道,“确实是乱了,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刺客敢杀进镇国公府,也敢当街行刺,太过猖狂了!”
    “也不知是否和狄戎人有关系,不过无论如何,京中是再不能起闹剧了。”钟离彻语带试探地说道。
    大长公主听着,默默点头,附和了几声。
    这时钟离彻低沉的声音又起,“敢问大长公主一句话,还请大长公主如实回答。这些刺客,可是与大长公主有关?”
    马车内的大长公主听到这话,顿时大怒,“你说的什么话?本宫岂会做这些事?你没看见那些蒙面人连本宫也要来截杀么?”
    “大长公主有所不知,方才公主上马车之际,臣问过捕快。那些蒙面人杀进镇国公府,专门朝着我妻儿那园子杀去,旁的都不管。”钟离彻有些阴冷的声音响起。
    大长公主顿时觉得有些百口莫辩,但还是回道,“我虽然希望你休妻,但对安宁县主并没有仇恨,也没有想着要杀他们母子。将军想一想也就明白。我还想着端宜能够进镇国公府的门,怎么敢得罪透你们?”
    她说着,目光看向自己身旁的老嬷嬷,颇有些委屈。
    她有时不过是霸道了些,又怎么会下这种毒手?
    老嬷嬷伸手拍了拍她,用眼神表示自己是绝对相信她的。
    孰料外头一阵沉默,钟离彻竟是没有再说话。
    大长公主想到钟离彻决心。又想到方才那些刺客的可怕。再想到比此刻还要可怕的狄戎人,顿时急了,说道。“在宫中将军就咬死了不愿意休妻另娶,太后和圣人也同意了,老身又怎么会暗地里下毒手?”
    “大长公主不对,公主府中的人也不会么?端宜郡主呢?她性子如何。大长公主应该比外头的人清楚。”钟离彻的声音缓缓响起。
    大长公主一时没搭上话,端宜郡主性子。的确不像表现出来那样。她那么疼爱这个孙女,也是因为这个孙女有手段有心性,也许……
    无论如何,她却是不愿意承认的。只得也沉默下来。
    马蹄声得得,搭配着的声音只有街道上的繁嚣。
    钟离彻不再说话,大长公主有些焦急。但也无话可说。
    一路沉默到了大长公主府,大长公主临下车之际。钟离彻才沉声道,
    “眼下我妻儿饱受惊吓,我是绝不愿意再有旁的事叫他们心情不虞。若是端宜郡主再闹什么,损及我的名声,我马上就带着妻儿远离京城。我说得出做得到,还请大长公主重视。”
    说罢,目光冷凝,又看了一眼大长公主身旁的老嬷嬷。
    那老嬷嬷被这目光看得浑身一震,低下了头。
    大长公主心中愤怒,可是到底不敢说什么话再惹钟离彻生气。
    钟离彻施了一礼,带着护卫转身扬长而去。
    “这镇国将军气势可真不得了。”那老嬷嬷扶着大长公主的手进了公主府,回到大长公主的园子,这才说道。
    大长公主想起今日遇见钟离彻发生的种种,不得不承认钟离彻气势如虹。但一想到自己今日被这种气势压了一日,又有些不快。
    不过她到底是宫里出来的,很快转移了思路。
    太后已经和她谈过了,大周朝少不得钟离彻。所以,她不能再做任何触怒钟离彻的事了。
    “你道今日这事,会不会是端宜做的?”大长公主挥退了丫鬟,低声问道。
    老嬷嬷目光一闪,回道,“极有可能,郡主出身高贵,要她屈身于安宁县主之下,想来她是不愿意的。”
    大长公主点点头,叹了口气。
    “若孩子当真是镇国将军的,为何郡主过去不说,偏生此时说?莫不是当中生了什么变故,或是说孩子根本不是镇国将军的?”老嬷嬷话锋一转,又道。
    大长公主一直也是想不透这个问题,如果当真是镇国将军破了端宜的身子,端宜为何不说?即便她当时脸皮薄,不敢说,那么有了孩子,总该说了罢?再不然,在镇国将军迎娶安宁县主时,也该跳出来了啊!
    可是,就是这么诡异,端宜郡主一直不说,捂得紧紧的。直到现在,突然说了出来。
    至于端宜郡主失了女儿身一事是被人不小心发现的,大长公主半点也没放在心上。端宜郡主性子如何她是知道的,她要瞒着,那里泄露得出来?
    可是思来想去,她就是想不透端宜郡主为何最近要透露出来。
    不过她想不透这一点,有一点却是知道的,钟离彻对大周朝很重要,而如今自己孙女要对付的却是钟离彻!
    钟离彻也说过了,如果端宜郡主逼迫,他就带妻儿远离朝堂。
    会不会,端宜郡主也想到了这一点,这才将事情揭破闹大的?
    想到这里,大长公主心中发冷,端宜郡主到底想干什么?
    她绝对不会是仰慕钟离彻,如果当真是仰慕,当初钟离彻成亲时,她就该发难了。
    “若那些蒙面人是郡主派来的,为何见到公主座驾,竟然也上来厮杀?”老嬷嬷摇摇头,否认道,“想来,那些人理应不是郡主派来的。”
    这一点,宛如惊雷一般,轰中了大长公主。
    她心中的寒气更甚,是啊,那些人如果是端宜派去的,为何见了自己的车驾,竟然也直接杀上来?
    要知道钟离彻护送她回府,那是突然起意的,如果钟离彻没有突然起意,那她今日……
    大长公主惊出了一身冷汗,她心慌意乱起来,端宜郡主是她宠爱的孙女,怎么可能会对自己不利呢?
    她思来想去,突然想到一种可能,会不会,蒙面人是镇国将军派来的呢?
    他喊贼捉贼,就是为了将屎盆子扣在端宜身上,也正好可以闹起来,不娶端宜。
    可如果镇国将军当真做好了部署,为何又要进宫得罪自己,并且不顾得罪圣人和太后呢?简直就是多此一举啊!
    看镇国将军今日对她说的话,对老圣人和太后说的话可以知道,他根本就肆无忌惮的。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就敞开了说话。
    事实上他对自己有多重要这种猜测是正确的,太后和圣人甚至还为了他,委屈自己。
    大长公主心乱如麻,她闭上了眼睛,想要缓一缓。
    这时老嬷嬷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但无论如何,却是不能让郡主再对上镇国将军了。若真惹恼了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一怒之下归隐,太后和圣人——”
    她后面的没有再说,可是大长公主全都明白。
    镇国将军如果因为大长公主府归隐,圣人和太后肯定要怪罪大长公主府,她的好日子只怕就到头了。更加可怕的是,如果镇国将军真的不领兵打仗了,其余将领内乱,狄戎攻进来,她怎么死还不知道?
    不能好好享福,反而要死得无比凄惨,光是这么一想,大长公主就受不了了。
    今日见到那个被砍成两半的护卫,再次浮现在她眼前。
    “你说得没错,一定不能让端宜再去闹了。”大长公主从恶心之中缓过来之后,慢慢说道。
    她疼爱端宜郡主,那也是有限度的。一旦端宜郡主触及到了她的利益,她就不能纵容了。
    毕竟,端宜郡主将来是要嫁出去的,并不能一直守护住大长公主府。
    这时外头敲门声响起,端宜郡主焦急无助的声音也传了进来。
    大长公主一下子坐直了,她看了看自己身旁的老嬷嬷,使了个眼色,让她出去将人接进来。(未完待续)

  ☆、581 反目算计

端宜郡主进来的时候,脸上带着焦急和担忧。
    她甫一进来,就直奔大长公主,口中急道,“祖母,听说你在街上遇袭了,可伤着了?”
    听出她语气里的担忧不是假的,大长公主心中有些感动,心道不枉我疼爱你一场。可才这么想,又想到那些蒙面人也许就是这个孙女派出去的,顿时又怀疑起来。
    她这番做作,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大长公主心中怀疑着,面上却露出淡淡的微笑,“放心,碰巧镇国将军在,所以祖母没事。”
    端宜郡主这才松了一口气,坐在大长公主身旁,道,“他、他当时也在么……”说着脸上有些害羞,但很快眸色一转,又道,“虽如此,孙女终究不放心,还是请大夫来帮祖母检查一番罢。”
    “傻孩子,若真有事,祖母早就唤人来检查了。放心,没事的。”说着见端宜郡主脸上有不赞同之意,话锋一转就道,“端宜很是喜欢镇国将军?”
    端宜郡主脸上顿时满是红晕,很快低垂着头,嗫嚅道,“祖母、祖母说的什么话……”
    “你啊……”大长公主叹了口气,“如果镇国将军行凶之时,你便告诉祖母,哪里还有安宁县主什么事?”
    端宜郡主眸中带上了泪光,低声抽泣起来。
    “公主,郡主也是没法子,当时都吓坏了,命奴婢们不许往外说,若咱们说了,她就去寻死……”端宜郡主身边的丫鬟继续用之前说过的借口应付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伸手摸了摸端宜郡主的脑袋,说道,“若是喜欢。为何不说?他坏你身子时你不说,怀孕时你不说,成亲时你也不说,可不是个傻子么……”
    端宜郡主听这话觉得有些奇怪,料想今日发生了什么事,便哽咽着回道,
    “孙女虽有心。可她强迫于孙女。孙女如何还能既往不咎?自从他成亲之后,孙女见他整日里在家中不出门厮混,才知道他改了。心中这才后悔当初不说……”
    “现下你是愿意嫁给他了?”大长公主问道。
    端宜郡主微微地点了点头,脸上再度红了起来,声音跟蚊蚋一般,“只是委屈了安宁县主……”
    “确实是啊。安宁县主毕竟是圣人指婚,镇国将军明媒正娶进门的。她没做错什么。又为镇国将军诞下嫡长子。此外,华家已经是清流之首,又有展博先生在后头,要休掉安宁县主可不容易。”
    大长公主低头看了端宜郡主一眼。
    端宜郡主的丫鬟忙道。“公主,镇国将军的长子,分明是郡主生下的小公子啊……”
    大长公主蓦地冷眼扫了那丫鬟一眼。“你还说?若不是端宜这身份,她这就是无媒苟合。那孩子无名无分,哪里能跟人家争做嫡长子?”
    那丫鬟似乎是被大长公主一个冷眼吓到了,忙垂下头再不敢说话。
    这时另一个大丫鬟也出声了,她低声道,“此事毕竟是镇国将军不对,强迫于郡主,便是上告到圣人那里,也是镇国将军无理。公主由来疼爱郡主,还请公主为郡主讨回公道。”
    大长公主心中一动,看了一眼那说话的丫鬟,又看了一眼端宜郡主,道,“老身已经去跟圣人太后说过了,还得等圣人太后定夺。今日这是第二次了,若要再去,也得缓一缓,再过几日再说了。”
    端宜郡主抬起头来,满眼泪光,口中感激道,“都是孙女不孝,累得祖母年迈还要为孙女操劳。”
    “你是我的孙女,不疼爱你疼爱谁呢。”大长公主说道。
    祖孙二人又说了些话,竟是越说越起劲,甚至舍不得分开。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头忽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将人叫进来,原来是外头都在说端宜郡主派人去袭杀镇国将军夫人并小公子。
    听完来人所报,端宜郡主首先是吓白了脸色,仿佛是难以置信一般摇摇头,“不,不,不——我没有——我没有——”
    说着她似乎是反应过来,一下扑到大长公主怀中失声痛哭起来。
    这时脚步声又起,走进来一个四十左右的文士,正是端宜郡主的父亲长兴郡王。
    他走进来,看见在大长公主怀中哭泣的端宜郡主,气不打一处来,骂道,“你还哭?你还敢哭?竟然派人去杀安宁县主母子,你是傻子吗?”
    “阿爹,女儿与此事并无干系……”端宜郡主哭着说道。
    长兴郡王哪里肯信,气道,“谁不知你想嫁给镇国将军?你想嫁给镇国将军,人镇国将军一直不同意,你就要杀掉人家妻儿!你怎么这般蛇蝎心肠?”
    “女儿没有,女儿真的没有——”端宜郡主一边抹眼泪一边哭道。
    长兴郡王还想骂,只是大长公主说话了,“外头如今怎么了?”
    “阿娘,你是不知道啊!她这个没羞没臊的做下这等事,京中都炸啦。咱们府门口,全被京中的文人学子围住了!”长兴郡王说着,狠狠地跺了几下脚。
    大长公主脸色变了,她怎么也想不到,华恬的号召力竟然这么大。
    这时端宜郡主擦干眼泪,哽咽道,“阿爹你想一想,若是女儿做下这事,又怎会祸及祖母?祖母在路上也被那伙蒙面人袭击了。孙女就算再丧心病狂,也不会命他们去伤害祖母啊……”
    “当时镇国将军送你祖母回来,那些蒙面人见了以为是镇国将军的车队,这才杀上来的!外头都这么说,你以为你阿爹是傻子吗?会来冤枉你?”长兴郡王气红了脸,恨不得打这个女儿几巴掌。
    自从端宜郡主未婚先孕,生下孽种的消息传出,他就声名扫地了。无论去到哪里,都有人旁敲侧击地讽刺他。
    当初端宜郡主名声好时。那些人有多么羡慕他,曾经怎么夸赞过他,如今就有多么讽刺,多么口出无情!
    大长公主的手也不再拍端宜郡主了,她看向长兴郡王,问道,“蒙面人袭击镇国公府。在街上行刺于我。怎地这么快就传遍京城了?”
    “阿娘你是不知道啊,镇国公府可死了不少人,在街上咱们家的侍卫又死了许多。那些蒙面人被赶到镇外,又杀了一队行脚商人。此事圣人龙颜大怒,整个京城谁人不知?”
    长兴郡王说完,对端宜郡主怒目而视。
    端宜郡主霍的站了起来。柳眉倒竖,脸上犹自带着泪痕。咬牙道,“此事我没有做,绝不承认!求祖母带我进宫面见圣人,分说清楚!”
    说着看向长兴郡王。凄然道,“阿爹总该信我才是,如果我真有害人之心。我何不在镇国将军成亲时就说出来?那时说了可就没有什么安宁县主了。如果不是秘密被人知道说将出来,女儿肯定一直隐瞒到底的。纵女儿有心于镇国将军。也不会做这阴险毒辣之事。”
    说到这个,长兴郡王脸色更加阴沉,“如今外头都在说,也不知你是被哪个奸|夫破了身子生下孽种的,倒要赖在镇国将军身上。”
    听了这话,端宜郡主仿佛遭到了重击,摇摇欲坠根本站不住。
    她身边的两个丫鬟忙上前将她扶住,不住地低声安慰着。
    可端宜郡主仿佛怔住了一般,一言不发,连眼睛也不会眨了。
    一个丫鬟吓坏了,哭着拼命摇端宜郡主的身子,不住地唤着端宜郡主。
    端宜郡主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厉声道,“世人如此辱我,我也不多说,到时请了孙大夫,咱们滴血认亲罢!看一看,是不是当初镇国将军强行对我出手,害我生下那孩儿!”
    说完转向大长公主,哭道,“祖母,若你还当我是孙女,就即刻带我进宫面圣罢。到底孩子是谁的,到底是谁派了蒙面人去杀人,都一一说清楚!”
    一边说一边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丫鬟忙上前帮她拍背,让她气顺一些。
    可是她一把将丫鬟推开,叫道,“去,你去将小公子抱来,我这就带着他进宫去!”
    看到端宜郡主状若疯狂的样子,长兴郡王有些吃惊,他这个女儿由来端庄守礼,做什么都是笑眯眯的,还从未发过火呢。不想这一发火,似乎疯了一般。
    “你还嫌丢人不够吗?还想带着那孩子进宫?圣人当初怎么处置淑娴公主你忘了吗?你以为皇家脸面是可以这般随意玷污的?”长兴郡王反应过来之后,当即也炸了。
    淑娴公主当年那些事,不过是传言,并无真凭实据佐证,就让老圣人气得剥夺了公主封号。如今端宜竟然敢抱着证据一般的孩子进宫,这是傻了吗?
    “我是清白的,我什么也不怕!我在佛前念了多少经?我就不信我不能取回公道!”端宜郡主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道。
    长兴郡王几乎气炸了,他看着自己的女儿,冷笑道,
    “你清白?你清白个屁?清白的话,会生下孽种?你可没忘了罢,你还未出阁的!怪道刚出多方帮你说亲,你都不愿意,感情是怕嫁过去了叫人嫌弃,丢掉人的脸面罢?”
    端宜郡主用几乎不认识长兴郡王的神色看向长兴郡王,难以置信道,“我是你女儿,你怎能如此侮辱于我?外头人辱我谤我,你是我爹爹,不但不护着我,反而指责我,这是什么道理?”
    “若你行得正站得直,我如何不护你?便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挡在你面前。可你如今是什么样子?未婚先孕,这丑事传遍了天下,坏掉我们家的门风,你还要我护着你?”
    父女两当着丫鬟仆妇的面,当场就吵了起来。
    大长公主脸色奇差,喝道,“都住口!”
    长兴郡王喘着气,看向大长公主,叫道,“阿娘你好好管管她罢,还嫌我们家不够丢脸么!”说完一拂袖出去了。
    端宜郡主盈盈美目带着泪光,哀求地看向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长叹一声,“你如今是什么打算?”
    “祖母,如今外头都说我心思歹毒要害人,又说我将孩子栽赃在镇国将军头上,这口气我是怎么也咽不下去的!我只求祖母愿意带着我与孩子进宫面见圣人,求圣人彻查两事!”
    “你这是打定了主意要进宫了?”大长公主沉默一会,问道。
    端宜郡主点点头,“如今外头闹得这么大,我是肯定要进宫的!还请祖母成全!”说着,她对着大长公主跪了下来。
    “好!祖母知道要怎么做了。”大长公主拍了拍端宜郡主的肩膀,“你先坐着,等你的丫鬟将孩子带来,我也好命人去准备一番再进宫。”
    端宜郡主感激地对着大长公主磕了磕头,坐在下首等着。
    大长公主对那个老嬷嬷使了个眼色,那个老嬷嬷点点头出去了。
    不多时一个丫鬟端了茶进来,分别给大长公主与端宜郡主一人一杯。
    端宜郡主根本没有心思喝茶,只是一直在旁发呆。大长公主似乎是渴了,竟将那茶喝了个一滴不剩。
    大长公主喝完了茶,端宜郡主的丫鬟正好抱着一个两岁大、玉雪可爱的孩子走了进来。
    “你去抱着孩子,让丫鬟帮端宜重新收拾干净。”大长公主对自己身边的一个丫鬟说道。
    那丫鬟应了,便过去抱起那个咿咿呀呀说话的孩子。
    端宜郡主用满是慈爱的眼神看了看孩子,这才乖乖地由着自己的丫鬟帮自己收拾。她情知自己这时肯定是双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