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爷摇摇头,说道:“估计那个不成”
苏氏道:“那你就琢磨琢磨,看看弄个什么,哦,对了,还有个这样的用手来打的,比筷子方便点的,就是不知怎么弄”
等苏氏画了图,三老爷插言道:“这个容易,去铁匠铺,让铁匠照着做一个”
苏氏惊奇,问道:“这会都有铁丝了?”
三老爷笑道:“别说是铁丝,就是金丝都拉的出来,要不你们女人的首饰,什么虾须镯子,头上的金钗,不都是用拉丝做出来的,没钱的还用铜外面裹层金冒充金饰哪”
苏氏张大了嘴,自己真是笨,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哪有心注意别的去,天天首饰都在眼前晃悠,就没想起来,还让儿子弄什么木头的,木头多厚重呀,怎么打发蛋清。
苏氏就又赶紧画了个前世那样电动打蛋器的头出来,让儿子一起去铁匠铺做出来。
说话间,春草来报昼食做好了,要不要摆饭,苏氏回她,蛋糕好了在一起上。
等蛋糕和饭食一同摆好,苏氏忙看那两盆蛋糕,掀开了盖,见一个塌了下去,一个鼓的也不是很高,和前世的差远了。
就这,春草和秋桃也尝了块,眼睛发亮,三老爷吃的频频点头,苏氏两块都尝了尝,发黏,塌了的更黏,口感略粗,不够细腻。
苏氏对秋桃说道:“蛋清没有打发起来就会这样,成功的话,会比这个高出两倍,蛋糕里面会有小窟窿眼,很松软的,最适合老人和小孩吃了”
苏氏对三老爷说道:“明天做几个给娘和大嫂送去,”
三老爷又拿起一块吃起来,苏氏早就发现这货喜欢吃甜食。
“你们记着,以后做出的新鲜吃食,方子都不能说出去,将来我都还有用的”苏氏也不知将来会不会用到,反正先收好了方子再说。
春草和秋桃都应了后退下去了。
苏氏看三老爷吃完了那块,又伸手去拿那块塌了的,忙拦住他,道:“都晚上了,少吃点甜的,以后做出更好的有的是你吃的”
三老爷收回了手,道:“还真没吃过这么软的点心哪,这叫啥?”
“我叫它蛋糕,要不你给起个名称?将来等鞠场弄好了,贵宾席了里的人,人手一块,那可是咱老爷给起的名字,我看这鞠场老爷也一并把名字给取了,取了个响亮的,有特色的”
三老爷一听鞠场那可来劲了,“那可要和表弟好好琢磨琢磨,他蹴鞠比我懂得多。但我觉得这叫蛋糕太直接,不够文雅,不如叫富贵糕”
苏氏肉麻,还联想到了老外诱惑国人吸鸦片时就起过芙蓉膏福寿膏什么的。
苏氏道:“太俗,你回去好好想想,让我说不如叫松糕,如果做好了,多松软呀”说完还学了个大奥里三吃货的表情,双手抱拳道:“好好美味呀”
三老爷扑哧的笑出来,乐道:“我到时要看看这肚里的小子是个什么样的,怎么又馋成这样,把他娘都馋出毛病来了”
苏氏也乐道:“吃你的饭吧”
五爷面无表情的吃饭,心里是波涛翻滚,惊的。自从成亲就几乎没和父母单独一起吃过饭。这对面两个旁若无人的家伙是自己爹娘吗?那个饭桌上,总是淡淡的沉默不语的母亲,今天神采飞扬,夸张成这样,那个食不言寝不语的父亲,不仅一直给母亲夹菜,不停的说话,还哈哈笑成那样。
好诡秘,有木有?五爷的小心脏有点经受不住,又不知找谁去问问。
饭后三老爷打发儿子回去,自己留下,好奇的问太太何时会做这些了,苏氏就又把奶娘拿出来胡诌一遍,反正奶娘已经不在了,谁也问不着她。
三老爷了然的点点头,说道:“西昌府那边胡人多,没准是那边传出的方子”
苏氏心里立马想起前世有个好友,她奶奶是俄罗斯族,她会做各种甜饼,每次苏氏去她家,都不用吃饭,光是各种点心就吃饱了,比超市和点心店里好吃多了。她家就烤箱有两个,一个是烤点心,一个是烤肉类,苏氏是懒得买烤箱,自己水平肯定不如人家祖传的专业,每次想吃了,就买上各种材料,去她家吃一顿,然后再打包回家,家人都说比外面卖的好吃。
苏氏有时去还帮她打个下手,多少知道些怎么做,自己好好想想,到时交给秋桃,有她这个做美食的能手,定能琢磨出美味的点心来。
就是这烤箱,得想法弄出个土制的烤炉,这个就交给家里这个天天围着自己转的没事干的家伙吧。
三老爷望着又神游的太太,还回头望了望自己,嘿嘿的一笑,三老爷心道:坏了,这太太又想到什么怪主意了。
第123章 是儿他娘聪明
三老爷望着看着自己笑的神经兮兮的太太,老心脏都要不会跳了。
就听太太向他招了招手,三老爷左右看看,没人呀,离的又不远,有什么话还要悄悄说。
苏氏看三老爷模样,也觉得自己傻了吧唧的,在自己屋里,还搞得跟地下党似的。
苏氏嗯嗯的咳了几下,坐好,收起脸上的贼笑,说道:“我想起奶娘曾说过,这松糕要用烤炉烤,才更正宗,用水蒸,粘糊,所以味道差很多,也不够松软”
三老爷松口气,多大点事呀,太太就是太胆小,学了胡人的做吃食的法子,又不是家里藏个胡子,还小心成这样。
三老爷点头说道:“我看过一本游记,上面就写过胡人用烤炉烤饼,肉香味美,我去找找那本书,看有烤炉的做法没有”
苏氏乐道:“这烤炉就交给你了,在咱小厨房做一个,以后点心肉食都可以烤着吃了”
三老爷笑道:“往常咋没见你这么爱琢磨这些的”
苏氏白了一眼,心里腹议:往常不是有你妹妹那个穿精在吗。
“还不是你儿子闹得”苏氏只好推到肚里的孩子身上。
三老爷得意的笑了,还伸手摸了摸苏氏的大肚,道:“我儿就是聪明,没出生就那么能干了”
苏氏扒拉开他的手,嗔道:“是他娘聪明”
三老爷听了太太的话更是哈哈大乐。
耳房里的春草和秋桃嗑着瓜子,也听到屋里传出老爷的笑声,秋桃会意的一笑,对春草说道:“这下你放心了吧,我就说太太之前是不愿搭理老爷,只要太太想,哄个老爷还不是小菜一碟”
春草白了她一眼,道:“你这说话也不注意”
秋桃吐了瓜子皮,说道:“你放心,我只在你面前说,我一家老小都一心跟着太太,好日子都指望太太哪,就是老爷也要靠后,我看你心里也只有太太一个,才会在你跟前啰嗦几句,就是秋枝跟前,有关太太的事,我都是闭嘴的”
春草道:“你知道就好”
秋桃接着说道:“秋枝,你可得留个心眼,她可不像我俩,她可是有奶就是娘的货”
春草点点头,在秋桃跟前也不想多言。春草为何时不时和秋桃说说话,就是秋桃不仅一心一意的跟着太太,还有就是她看人看问题老准。
听到门响,春草赶紧出去,就见三老爷得意非凡的走了,春草给秋桃招呼一声,就进里屋服伺太太去了。
没过两日,大嫂来三房看望苏氏,说是看望,其实是来找苏氏八卦。苏氏平时不爱交际,很多外面的事都是大嫂跑来说她才知,哪个女的不喜八卦,虽然不爱出门,苏氏也是乐的听别人家隐私绯闻的。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处是龌蹉的,更何况八卦谈不上其是龌蹉的。
苏氏就不知这会大嫂要八卦最近又有啥事了。候夫人也是奔五十的人了,早已是黄脸婆老菜帮子一族,老妇人正常有的毛病她都有,唠叨、嘴碎、八卦等,但大嫂人还是心正的,不然苏氏也不会深交,就比如和二太太就是点头之交的比外人熟悉点的人,这到不是因为她是庶嫂,如果是亲嫂,是二太太那样的人,苏氏也懒得搭理。
虽然苏氏之前得过且过,但从不勉强自己去做任何事,特别是和人交往,又不是工作中必须应酬的人,为何勉强自己装笑脸?对于庶出,也是同样,七娘子让她服气,又是她本人紧贴着,所以苏氏后来才平等对她,六爷阴里阴气的,苏氏从不藐他,又不是我让你变成庶出的,给我脸子看,你算老几?不少你吃喝那是规矩,帮你媳妇那是再帮我自己,你院子里要是鸡飞狗跳的还不是要我出面解决。
大嫂这次来满脸喜色,跟媒婆上门似的。
只把苏氏乐的,大嫂扶着苏氏床榻上坐下,笑眯眯的说道:“弟妹老是这么客气,我来了,就是你躺着我也不会怪你,别每回都要起身迎接我”
苏氏道:“理不可废,我又不是动不了”
春草倒了热茶后退出去了,苏氏给大嫂递了茶,说道:“这是女大夫新开的方子泡的茶,说这个季节适合喝,大嫂尝尝”
大嫂接过茶,抿了口,点头道:“是不错,把方子也给我个,我也泡来喝点,弟妹也真是,有好东西藏着掖着的”
苏氏道:“大嫂可是冤枉我了,昨儿早上给你送去的松糕,我可是当天秋桃做了出来,就给你送过去的?也就送了你和娘屋里,其他院子我可一个没送。这茶是你正好来了,觉得好喝就给你个方子,不然我平白无故的让人去你那给个方子,你还不觉得我有病啊”
大嫂乐道:“给你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还别说,你们三房这小日子过得美,好吃好喝的,现在瞅着三弟也正常多了”
苏氏抿嘴乐,心道离正常还远着哪,估计以后在我的带动下,老爷会在你们眼中的不正常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的。
大嫂还以为苏氏不吱声是不愿别人提到三老爷的不正常之处,就觉得自己说错话,忙岔开,说道:“今儿个我是来告诉你,昨儿我不是去我那好友家去了吗?就是六奶奶的大伯母家”
六奶奶的祖父活着的时候是太仆寺卿,在一次当值的时候,安排的车马把个皇子给摔了,后来就罢了职,家里的长子是个忠厚的,没什么大发展,也就是个翰林院编修,次子反而读书做官,一路做到怀山府知府,原配去了后,在当地娶了个填房,也就是刘候氏。
大嫂闺阁好友刘王氏,也是个命苦的,亲娘去世,在继母手中讨生活,还好祖父母还在,就给她定了当时的太仆寺卿的长子,也是看那人忠厚老实,不会亏待自己的孙女,当时祖母把自己的大部分私房都贴补了嫡长孙女,这刘王氏才在婆家没让人笑话了去。
当初帮六奶奶,不仅仅是看在和六奶奶亲娘和睦的份上,更是从她身上看到了嫁前的自己,不想让这个可怜的侄女落到悲惨的地步。当初要不是祖母护着,自己还不知会如何,和如今比不上那肯定是的,所以,刘王氏就在能帮的时候出手了,也算是给自己积德了。这刘府大房两口子都是厚道老实的,和那圆滑的刘候氏没法比,也是吃了不少刘候氏找事的苦。
苏氏听是说六奶奶大伯家的事,也好奇的问道:“她家出了事?”
第124章 棒槌也是有好处的
大嫂听苏氏这么一问,乐的呵呵的笑,说道:“还和你三房有关哪”
苏氏知道了,估计是三老爷把那填房撵走的事了,也是一乐。
大嫂乐道:“也就是三弟能对付那不要脸的人”
苏氏也憋不住笑,好奇的问道:“那丢人的事那填房还说出去?”
大嫂道:“你不知那刘侯氏自从嫁给刘知府,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仗着刘知府宠爱她,和夫家大嫂都敢耍赖,六奶奶她大伯娘可是吃过她不少苦,这次来候府,还以为谁都围着她转哪,以为自己长的狐媚,是个男人见了她都走不动”
大嫂扑哧一下,大乐起来,这句话还是苏氏说的,有次聊天,苏氏说三老爷看见个和自己心意的女子就腿软走不动路了。
苏氏嗔道:“大嫂别笑了,接着说呀”
大嫂用帕子擦了擦嘴角,接着说道:“刘侯氏不是在三房丢了丑了吗,回去后砸东西大骂,这才让下人听了去,也不想想,府里的下人哪个不向着大房,自然有人学舌去”
大嫂喝了口茶,笑道:“我那好友可是乐坏了,还说多谢你家老爷替她出了口气”
苏氏也笑道:“这叫恶人自有恶人磨,对付这样死皮赖脸的人,平常人拉不下脸来,也就我家老爷不管不顾的”
大嫂凑近道:“看来我们大房还没得罪过三弟,不然他那天给我来一出,那可就丢死人了”
苏氏道:“大嫂,不是我向着我家老爷说话,老爷对大哥大嫂那是真的尊敬,虽然他有时犯厥,说话比较直接,他心里可从来没有不敬的想法”
“这我和侯爷都知道,一个母亲的兄弟,哪有不了解的,哪像二房,看着恭敬,其实他心里怎么想,以为别人不知道”大嫂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
“以为他庶出的,别人都亏待他了,你大哥什么性子他不知?他和别家的庶出的比一比,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非得和嫡出的掐尖要强的,还没那个本事出头,你以为二太太做什么他不知?不是他暗中支持,二太太也不敢事事冒头,嫌弃二太太是庶出的没个好品格,却又背后纵容她和嫡出的闹事,三弟别看其他地方糊涂,这规矩上还是讲点的,要不是因为他还讲个规矩,知道兄友弟恭的,早就把二房不知怎么样了”
大嫂说完扑哧的乐,笑的要歪倒,“侯爷有时也感叹,要不是有这个亲兄弟敢时不时给二房来这么一下,到是让我们大房省心了,这可多要谢谢三弟的哪”
苏氏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们三房也是给大房添了不少麻烦的,我们老爷惹个事,还不都是大哥出面去料理,在府里,也是大嫂多关照我们院子,没个怠慢的”
大嫂叹气道:“我那时相中了你,也就是图个将来兄弟妯娌有个和气的日子,侯爷是个没什么脾气的人,要是下面各房都是个闹事的,我愁都要愁死,还好,我没看走眼,娶你进门,那可是我最得意的事,比我自己娶儿媳妇还让我满意”
苏氏玩笑道:“那大嫂就帮我把这肚里的孩子养了吧,我可是给你万福了”
“我可巴不得,你不知,当侯爷听了你还没生,就定了给八痴法师当弟子的事,直遗憾了半夜,说咋不是咱大房的儿郎哪,你要给我可敢要,就是怕三弟砸了我的院门”
苏氏哧哧的直捂嘴笑,道:“如今我可是沾了这孩子的福了,老爷可不稀罕的很,好像其他几个不是他儿子一样,成天我儿子我儿子的,有时我发脾气,他想瞪眼,看了看我的肚子,又缩回去了”
大嫂听了也哈哈乐,道:“该,也得有个能治他的人了,我看这孩子就是他的克星了”
苏氏不言,只是笑。
妯娌两人嘻嘻哈哈的,苏氏也没觉得累,等大嫂走了,才发现坐了半天了,腰酸的不行,赶紧叫秋藤进来给按按。
今儿三老爷陪了太太半天,就说去表弟那问个事,到现在还没回来,苏氏最近也习惯了他日日在眼前晃悠,这么一空下来,感觉少了什么似得。
在秋藤的按摩下,苏氏迷糊着了,不知睡了多久,听到外面有动静,醒来后,就听春草说太太还在睡,苏氏喊了声春草,春草应了声,紧忙进来,后面跟着三老爷。
春草扶了太太起身,三老爷还吩咐外面的端了热茶,苏氏喝了一大口,渴死了,怪不得做梦吃的太咸,到处找水喝。
春草给太太忙乎完,问道:“太太,要不要摆昼食?刚看你睡熟了,奴婢就让她们等着,等太太醒了再摆饭”
苏氏道:“等两刻钟,刚醒,还不太想吃”
又回头问三老爷:“老爷吃了没?”
三老爷回道:“还没,今儿去表弟那,遇到个喜事,忙乱了,就没顾得上吃”
苏氏找个躺椅,躺下,三老爷坐在旁边,还拿起太太的手,慢慢的揉按起来,这也是他看秋藤总这么做,也就像模像样的学会了。
苏氏也不拒绝他的殷勤,问道:“他家大朗追到了?”
三老爷笑呵呵的,说道:“那到不是,那小子还不知跑到哪里了,一路追的人还没回话,反正一个大儿郎,丢是丢不了的”
苏氏好奇了,扭头看着三老爷问道:“那是什么事?难道弟妹也怀上了?”
三老爷哈哈的笑,“瞧你想哪去了,谁像我那么有福,四十了,原配嫡妻还能有身子,有了还是八痴和尚的弟子,宋表弟是提一次就恨不得捶我一回,他那是嫉妒,嫉妒我好福气”
苏氏打断他,“你到是说是啥喜事?”
三老爷这才兴奋劲下来,现在外人还不知,只有表弟知道八痴和尚的事,所以三老爷也就在表弟面前嘚瑟,这要是外人都知道了,还不知他如何嘚瑟哪。
三老爷接着说道:“是表弟的女儿子昂要定亲了”
苏氏赶忙问“定的是哪个?谁家的儿郎?”对于宋表弟家的十三娘子苏氏还是满有好感的,还可惜不能娶回来哪。
三老爷摇摇头,说道:“这可是谁也没想到呀,多好的儿郎呀,表弟可是从来没敢惦记人家当自己女婿,那可是京里好多家有小娘子的都惦记的,都想看他会定那家小娘子,这会可要让别人大吃一惊了”
苏氏知道三老爷不是卖关子,他就是这样,有时光顾自己说什么,苏氏想喷他,又想别又犯毛病了,就等着他把话说完。
第125章 宋十三娘子要定亲
三老爷自说自话的感慨了半天,问道:“太太,你说,表弟还不喜疯了,就是弟妹也忙乱的开始要看嫁妆了,多好的亲事呀,可惜我没个嫡女,七娘子是个庶出,攀不上人家儿郎”
苏氏腹诽道:你都还没说是哪个儿郎,我说什么说。
看三老爷问询的眼神,苏氏开口了,道:“我都不知定的哪家,你让我怎么说”
三老爷拍了自己脑门一下,乐道:“你看我,忘了说了,是孟家,孟家二房的次子。”
苏氏茫然,哪个孟家?就听三老爷道:“孟府二房老爷,当年可是玉树临风,风头抢过了当年的探花,要不,也不会让薛家女看上”
苏氏大吃一惊,康宁公主的外孙?孟薛氏的儿郎,那孟薛氏可不是一般人,虽然苏氏没见过几次,看那气度,看那面相,就是个精明有脑的人,还是公主的女儿,她的眼光可不是一般的高,如何能定了宋十五娘子?就算宋十五娘子个人出色,可有这这样名声不佳的父母,孟薛氏肯定是看不上的,这里面不知有什么事。
三老爷看苏氏吃惊的表情,满足的笑了,说道:“看吧,你都吃一惊,等明儿外面都知道了,可不是人人都会吃惊,这孟府疯了吗,放着那么多名门闺秀不要,却定了随国公府宋八的小娘子,这可够京城热闹一阵子的了”
苏氏合拢嘴,啧啧的,也说道:“可真的让人吃惊,这可不是一般的结亲呀,你没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老爷道:“表弟也纳闷哪,叫了子昂来问,也什么都不知道,弟妹光顾高兴了,就别指望她知道什么了”
苏氏道:“奇了,奇了,肯定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事”
三老爷一摆手,道:“管它哪,反正是过阵子婚事定了,谁说啥管它哪”
苏氏笑道:“你可替表弟高兴了吧”
三表弟洋洋得意,说道:“那肯定,别看表弟装着跟没事人一样,儿郎他到不愁,就愁这个闺女,他还骂外人有眼无珠,这么好的小娘子,怎么光挑剔她爹娘了,又不是娶小娘子的爹娘回去,这会他可是大赞孟家有眼光,看出他闺女是个好的”
苏氏撇嘴,道:“哪家给儿子结亲不看亲家呀,就是九郎的亲家,我也要琢磨半天的”
三老爷听了这,也不好意思,他也知,外人也挑他这么个亲家,当时五爷的丈人就是看不上他,才不想结这门亲,还是亲家母和太太要好,才硬是违了当家老爷的意见把自己亲女定给了五爷。
苏氏撇看到三老爷的神色,也就不打击他了,他自己知道就好,别以为是他好人缘别人才和他结亲家的。
不说苏氏和三老爷觉得奇怪,就是宋表弟也是惊喜后,还是觉得太不对劲了点,亲自又去了闺女宋十三娘子的闺房,他知道自己女儿和孟家一个小娘子交好,是不是私下里和孟家儿郎私相授受了。
宋十三娘子正被巨大的幸福砸晕了,她自己的心思谁都没敢透露,一直以为绝不可能的事,突然从天而降,是惊喜也是惊吓,宋十三娘子都晕乎乎的,不知要想什么,不是表妹在天慈庵,她会立马去找表妹,问问表妹是不是做梦。
还没晕过神来的宋十三娘子,面对亲爹的询问,那是又羞又恼又怒,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爹,我就是那么不自重的?”
宋表弟看女儿要哭了,赶紧说道:“没有就好,乖女儿,别哭,都是爹不好,怎么能问自己女儿这个?别哭”
宋十三娘子看爹那么说,更加的委屈了,自己因为父母的不成样子,格外的注重规矩,出门在外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小心,就怕自己有个什么,别人更看不起。
宋表弟看女儿哭着扭头跑回里间,他摸摸头,也气恼自己怎么不管不顾的就跑来问,哪个小娘子让个亲爹这么问的,宋表弟使劲拍了自己一巴掌,丧气的回自己屋子了。
回去一看,自己太太在那翻腾哪,气的宋表弟大吼,“你这会干嘛哪,不去陪陪女儿,你倒腾什么?”
宋表弟的太太宋江氏从个箱子里抬起头,道“我找我那块麒麟玉佩,当初还是我祖母给我陪嫁的,我找出来给小十三当陪嫁”
气的宋表弟,想骂她,张嘴又闭住了,跺脚走了,自己刚在女儿面前弄一个难看,再和她娘干起来,让女儿怎么想,别好好的亲事,再因父母给毁了。
孟府二房里,孟薛氏对着跪着的儿子,是又气又心疼,无奈的说道:“我今儿可是托人去传了话,随了你的心了,我就不明白了,梅家九娘子哪点就不如你意了?你还非宋家的不娶了。”
孟文泽给母亲磕了个头,含泪道:“儿子多谢母亲”
孟薛氏叹气道:“不是我反复问了你妹妹,我都会想是不是宋家娘子私下勾搭了你,可是你妹妹也说没有,还说宋娘子不是那种人,就算我不信你,可还是信你妹妹的,和你妹妹至交多年,也不是个心思坏的,我对你是没法了,不能让个小娘子让我们母子离了心,我看中梅九娘子也是为你着想,梅九娘子祖父是吏部尚书,她母亲家也是文风显赫的,人长得不比宋娘子丑,可你就……唉,我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孟文泽说道:“我就想娶个情投意合的,像母亲和父亲一样,别人再好,我不中意娶了又有什么意思,我知道母亲全心都是为我着想,是我辜负了母亲的一片心,但我知道母亲会理解我,会为了我自己的想法着想,我多谢母亲,以后会好好孝敬母亲”
孟薛氏也流了泪,道:“我不是为了我自己,为了你将来孝敬我,我只想你能好好的,将来事业能好,家里也好,我后来同意你和宋家的亲事,也是这个意思,只要你真心的想定宋家小娘子,当娘的怎么会违背了你的心意”
孟文泽起身取出个帕子给母亲轻轻的拭泪,轻轻的揽住母亲,孟薛氏更是哗哗的流泪,只是不出声,紧紧的贴住了儿子。
第126章 吃惊的众人
等儿子走后,孟薛氏心里真的痛,多好的儿郎,小时病了一场,孟薛氏几个月的贴身照顾,天慈庵都去了几趟,发誓只要儿子好了,就事事如他意。后来儿子长大了,身子没什么不好的,念书又好,长得比他父亲还要好,除了性子有点执拗,就没有不好的。
当儿子说要娶宋家小娘子时,孟薛氏真的是五雷轰顶,她寄予希望的儿子,她那么辛苦养大的儿子,却为了那么个小娘子违抗母亲。当时孟薛氏大怒,坚决不同意,但看到儿子眼里的执拗,她心缩了一下,又想,给他娶梅家娘子,他难道还会如何?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一说要定梅家娘子的事,他就沉默,不吱声,虽然每日还是照样念书,还跟之前一样的生活,孟薛氏也盘问了他身边的小厮,都说从没和宋家娘子单独说过话,孟薛氏还派了人监视了儿子和宋娘子,两人都没有异常。但是儿子日渐消瘦,没了笑脸,本就不爱说笑,这下更是沉默不语了。
女儿也来劝自己,说宋娘子本人挺好,性子明朗,和不爱说话的二哥刚好一对,可孟薛氏还是不甘心,她可不想和宋八宋江氏做亲家,再好的小娘子有这样的父母,她都不同意。
最后在一次孟薛氏看望了儿子回来,痛哭时,相公孟二老爷说道:“你忘了当初文泽病时,你在天慈庵许的愿了?你老说儿子执拗,我看他就随了你,我这几个月一直不说话,就想看看你到底要执拗个什么,伤了儿子的心,还是违背了给菩萨许的愿?”
薛孟氏一下想起,当年她一步一磕头的上了天慈庵的大门台阶,给菩萨许愿,如果儿子好了,将来必让儿子事事如意,自己减寿十年二十年,也要儿子活下去。
听了自己相公的话,孟薛氏再一次五雷轰顶,她觉得这是菩萨考验她,看她是否诚心许愿,所以后面她就答应了儿子,托了人去宋府探话。给儿子说时,看着儿子眼里的惊喜,看着儿子眼中的神采,孟薛氏感叹万分,幸好她同意了,不然这执拗的儿子她就要失去了。
第二天在苏氏的惊叹还没下去,娘家大嫂陶氏就来了。陶氏过来看望她,顺便把四房给庶子定了郡王妃侄女的事说了,苏氏也说了孟家要和随国公小娘子定亲的事说了。
大嫂也是张大嘴,惊了半天,才说道:“就是当初你也看上的那个宋娘子?她爹和妹夫玩的好的那房?”
苏氏点点头,大嫂道:“小娘子到是个好的,那孟家儿郎更是个好的,但这两人凑到一块,怎么看都不可能呀”
苏氏也笑道:“是呀,单看两人没什么毛病,可就是孟府怎么会去给宋家去求娶,就让人想不通了”
大嫂问道:“会不会是俩人自己先勾搭上了,孟府没法,只有接纳了此事”
苏氏摇摇头,说道:“不可能,我看宋娘子不是那种人,还有就是,孟薛氏是那种息事宁人的人吗?如果是私自勾引孟家儿郎的话,孟薛氏就更不可能娶那样的小娘子当媳妇了”
大嫂点头,道:“也是,孟家二房的可不是好惹的,我就是觉得,那孟儿郎就是娶个公主都使得,可怎么就挑了宋家的,最初还听闻孟薛氏看中的是梅家小娘子的”
苏氏笑道:“孟薛氏自己就是公主的外孙女,她可不会给儿子娶个公主,皇家的人那么好伺候啊,看中梅家的事我也听说过,具体的就不清楚了,但是,好像端和郡王府的县主是中意孟家二郎的”
大嫂嗤之以鼻,耻笑道:“京里哪个不知郡王妃和孟薛氏多年不和,这俩人能当亲家才怪,都是不让人的,怎肯为了儿女低头?”
俩人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