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嫂叹口气,说道:“这又和三姑奶奶有关了,她不是为了她家六娘子,跑去骂了吴家母子一顿,吴家母子就想搬了候府,在外租个房子去住,你说候府收留了人家孤儿寡母好几年,好心好意的一片心,全让三姑奶奶一顿骂给骂没了,松柏夫人就叫了那母子俩来劝说,平时有六娘子祖母照应着,老夫人也没怎么见过那娘儿俩,一见那吴家儿郎就中了意,后又打听了下,就给六娘子祖母商量了下,自然人家是乐意的,京里就这一个外甥女相互依靠,当初给自己亲孙女定外甥女的儿郎,那是偏向了自个孙女,亲孙女不成了,能娶到五房的嫡女,自然是她外甥孙高攀了”
  苏氏听了心里直叹气,三姑奶奶是娘家给她擦屁股,婆家也没少帮她善后。


第118章 亲家来拜访
  大嫂说完还直道可惜,说道:“吴家儿郎我见过,如果不是父亲去的早,家族又太龌龊,不容他们娘儿俩,不然光是看这儿郎,那就是个好夫婿人选,要是再等科举后,指不定会让哪家有眼光的大臣给挑了去”
  说完还看了看苏氏,又道:“如果不是咱府不好再和武陵候府再接亲,把七娘子定给他也是好的,可惜了有这么个好儿郎,却不好给武陵候府张嘴,这吴家儿郎是读书又好,人也是个俊儿郎,还是个端正品格的”
  苏氏也可惜,只是两人没缘分了罢了。
  大嫂又问道:“七娘子如今在庵里如何?”
  苏氏道:“时不时派人去看看的,说是庵里比较清苦,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做,还要下地种菜种粮食,这不就要春天了吗,光是干农活都忙个没完,还要念经做功课”
  大嫂叹息,说道:“虽说是个姨娘生的,可在府里也是养尊处优的,洗脸水都是下人给端来,这去了那也真是受罪了,你也是好心有好报,不是你这些年对她像对亲生的,她如今哪能心甘情愿的去给你祈福呀”
  苏氏没给大嫂说之前想装晕的主意,也就顺着她的话连声附和,对七娘子的孝心称赞不已。
  外面有人报三老爷来了,大嫂也就起身笑道:“我可得走了,不然三弟该拿棍子轰我走了”
  苏氏玩笑的掐了把大嫂,道:“看大嫂如今总打趣我”
  三老爷进屋看见大嫂,行了礼又恭送出门。回屋后问道:“大嫂找你有事?”
  苏氏道:“没事,只是来看看我”
  三老爷对妇人之间的来往也不感兴趣,只是把给宋表弟的说的话复述了一遍,苏氏恼道:“给你说了别去说,万一我想岔了哪”
  三老爷道:“没事,表弟不是那计较的人,还多谢我给了他一个提醒哪”
  苏氏问道:“宋表弟怎么说?”
  三老爷笑道:“他能怎么样,痛骂儿子呗”笑着就把表弟怎么骂的学了一遍,还继续笑道:“儿子是王八羔子,他不就是老王八,哈哈”
  苏氏不想接话,任三老爷自己大笑一阵。
  三老爷笑完还关心的问了问太太的身子,爱抚了儿子,苏氏都对他自来熟的举动无语了。现在三老爷每日多了个事项,就是对肚里的孩子早爱抚一次,晚爱抚一次,还和肚里的孩子交谈几句,无非是要好好的,不要折腾当娘的等等。
  第二日,还没等三老爷和孩子交谈完哪,就听外面秋枝传了话,说侯府大门门房来传报,说是六奶奶的娘家母亲来探望亲家。
  三老爷不悦道:“见什么见?太太哪有精力见外人”
  苏氏说道:“得了,第一次上门,还打着旗号见我的,拒了她,她再到外面胡说,说什么来见亲家都不得见,到时对六爷也不好”
  随即让人通传,把人迎到三房来,别再跑去大嫂那,还得让大嫂出面应付。
  苏氏边换衣服,边给三老爷说了从大嫂那听来的有关六奶奶娘家继母的所作所为。
  说完,苏氏还感叹道:“这就是有了后娘,亲爹也是后爹了”
  回身看着三老爷说道:“就算为了自己的孩儿,我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怎么也不能把孩子扔给后娘手中”
  三老爷本来听了妇人的是非就皱眉,再听太太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心中不耐烦起来。
  三老爷皱着眉道:“胡说什么哪,说话也没个忌讳”
  苏氏讥笑道:“我怎么胡说了,难道你没听过宁跟着要饭的娘,也别跟着当宰相的爹这句话?你也成天在外,和宋表弟两人接触的人也多,看到的比我们成天窝在后宅的妇人多,哪个府里没这些龌蹉事?不说旁人了,你有个堂弟怎么残疾的?堂姐怎么嫁个名声狼藉的家里后来没活几年就去了的?不是这事闹出来,老侯爷连妾都怕了,估计你还要多几个庶出兄弟姐妹来”
  苏氏鄙视道:“你们男人只管自己有了小妻子或小娇娘快活去,哪管前头原配生的孩子的死活”
  三老爷听到太太说起老侯爷又说到家丑,立马瞪眼想呵斥,却听到外面报亲家太太来了。
  苏氏白了三老爷一眼,说道:“你就在里屋呆着,我先去应付了她再说”
  出了里屋,厅里春草已经在那等候,扶着太太坐在正坐。
  这六奶奶的娘家父亲是离京城不远的怀山府的知府,自己亲娘到是京里一六品官的家的嫡女,也是家有个继祖母当家,所以亲娘去世了,六奶奶的母家也依靠不上,有个亲爹还不如个大伯娘可怜她,才能嫁到候府来。
  苏氏感叹古代医疗水平太差,女儿家又早早成亲生子,也就造成了填房这个称呼。
  苏氏刚坐下就见秋枝先掀了帘子,随后这个妇人带着两个小娘子进来。
  这妇人三十出头的年岁,身穿洋红色襦裙,钗了满头又是金又是玉的,随着走路直晃荡。个子娇小,肤色白静,没张口就是笑,两眼水汪汪的,殷红的小嘴口吐莲花似的,就姐姐妹妹的称呼起来。
  如果没有大嫂事先说过她的事,苏氏只会想这么个小妇人却有着少女的活泼少妇的神韵,也难怪迷的知府老爷拜在她襦裙下不出来,眼里哪还有原配的子女在。
  苏氏知道了她的底,如今听她的亲热话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汗毛都立起来。
  苏氏微微一笑,对她说道:“你太客气了,叫我亲家就可以了”
  苏氏心想我可没你这样的妹妹,也别在我面前弄得很熟感情多好的样子,别说是个庶子的岳母,就是我亲子的岳母,我要看不上也懒得搭理你,又不是爱心缺乏,是个人我都要哄着说话,我也会累的好不好。
  春草给坐下的六奶奶继母端去了茶,理也没理那旁边站着的两个小娘子。
  大点的小娘子看着十五六岁,估计是大嫂说过的继室的娘家侄女,小的也就十岁左右,进来就好奇的四处打量了下,又打量了苏氏的装扮,不屑的表情让苏氏看到,苏氏估计她身为知府之女,在地方上一家之大,娇宠的也就那水平了,也难怪有人说聪明的母亲教养女儿,傻缺母亲才娇养女儿哪,养个祸害去害仇家去?


第119章 三老爷撵亲家
  六奶奶姓刘,继母是刘侯氏,她见苏氏也没主动问起她带来的小娘子,自己就让两个小娘子上前来给苏氏见礼。
  刘侯氏娇笑道:“这是我娘家侄女,是个有些才华的小娘子,在我们怀山府女学里可是年年拔尖的,人却老实的紧,针线女红也没有不会的”
  苏氏也笑着点头,心里却腹议:我又不是媒婆,这话该对媒婆说去。春草都不用太太开口,就递上早准备了的平时见亲戚家小娘子备下的平平常常的礼物。
  苏氏只能接着刘侯氏的话说道:“是个标致的小娘子”其实眼神就撇了一下那侄女,长得确实和刘候氏有几分相像,怪不得她很有信心的带她进府来的,估计也以为侯府六爷也跟她家知府似得,见了她这姿色的女子就走不动路。
  刘侯氏又拉过那个年岁道:“这是我那不成器的闺女,自小淘气的很,偏偏她父亲爱的什么似的”嘴里虽这么说,眼泪却露出溺宠。
  小娘子听她娘在侯府里当着当家主母这么说她,红了脸,嘟个嘴。苏氏真好奇,这么大了,还分不出她娘这是在外人面前自谦的话?七娘子四五岁就听的出好赖话了。
  刘侯氏估计是掐了刘小娘子一把,刘小娘子疼得唏了一下,就对着苏氏福身见了礼。
  苏氏心里乐坏了,京里常见的是规规矩矩的小娘子,还真没见过这样率真的哪。
  春草面无表情的递了见面礼,依旧面无表情的站在苏氏身后。
  估计是还没遇到过苏氏主仆俩这样的人,刘侯氏尴尬了一下,随即展开了笑容,就像没看到苏氏淡淡的没有多少热情了脸,还是娇笑连连,一口一个姐姐的奉承着苏氏,夸的苏氏想自己莫不是庙里的活菩萨?
  苏氏都快要不耐烦了,这亲家才喝了口茶,说道:“姐姐,我家老爷捎信说得了急病,我明儿要赶回怀山去,路上带着两个小娘子不好赶路,想让她们来她姐姐这住段时间,等我家老爷好些了,我再回来接她们回去”
  苏氏吃惊的瞪大眼,怀山离京城不算远,快的话不到一天,慢点也就两三天。再说,就是要留在京城,知府的祖家就在京城,就算祖父母不在了,还有大伯大娘在,托付给长辈也比托付一个平辈的估计平时也不亲的,还是刚出嫁没满月的姐姐强呀。
  苏氏知道她估计想把她娘家侄女塞给六爷,还真是正室当不了,当个小妾也要进府来,苏氏就纳闷了,是候府三房太招人稀罕了,还是她跟继女有多大仇恨?
  听她刚那么会说话,苏氏还想没大嫂说的那样呀,这时听她说出这话来就知是个脑子不清楚的货了,没准娘家家世不怎样,从小受的教育和见识就更不怎么样,长大后嫁人又嫁了个地方上的长官,被相公宠被别人奉承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当候府是她家后花园哪。
  苏氏婉转的拒绝道:“亲家,不是我托大,你看我这如今的身子,我家大儿媳妇身边两个小儿,我就指着五奶奶和六奶奶来服伺我哪”
  刘侯氏道:“那正好,我那侄女可是个孝顺的孩子,她也给她表姐帮把手,姐姐也别客气,就当自己媳妇一样使唤,我家小娘子服伺人不行,陪你说说笑笑解个闷再好不过了”
  说完还很是出了个好主意的神情,望着苏氏满眼笑意。
  苏氏张大了嘴,一时不知说什么,来这四十年,还真没见过如此厚脸皮自说自话的人。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刚想张嘴直接拒绝,就听里屋三老爷咳嗽一声,然后就掀帘出来了。
  刘侯氏没想到里屋还有人,一时愣了下,连忙起身,脸上马上又出现娇羞的神态,红着脸,语气发嗲的福身见礼道:“妾真不知候府三老爷也在,不然妾身应该先给老爷见个礼才是”
  还没等苏氏听那声调恶心的竖起寒毛,就听三老爷说道:“你个妇人给我见什么礼?我府里多少服伺的人不缺你家小娘子,你要是实在好心,我那三儿的姨娘最近身子到是不好,就让三儿的姨姐妹去服伺他姨娘去吧”
  刘侯氏估计从没听过一个男人能这么说话,不仅内宅的事跑出来插言,还让她带来的侄女和亲女去伺候个姨娘去,当她们是下人吗?
  苏氏是心里着一脸羞愤的亲家母,她才不插言圆场哪。心里暗爽,让你来我家张狂,见识见识棒槌的功力吧,看你自己怎么下台阶。
  刘侯氏尴尬的说:“那倒不必了,既然姐姐不方便,我还是把她们托付给她大伯娘吧”
  等刘侯氏带着小娘子灰溜溜的走了,苏氏扶着春草笑道:“哎呦呦,我不行了,笑死我了”
  春草扶着太太自己也笑个不停,一个手还托着太太的肚子。
  苏氏笑完对三老爷说道:“老爷怎么出来了”
  三老爷道:“我还不是看你老好人,不好回绝她,干脆我出来轰了她走人,免得你和她唧唧歪歪的,你好脸面不好和她翻脸,我管她是谁,想到我府里折腾事我看她当自己脸大”
  苏氏心道我何时在你眼里是个老好人了,我也不是善茬,只是还没等我开口回绝哪,不是你跑出来说难听话来着吗。
  苏氏挺着肚子笑眯眯的给三老爷福个礼,说道:“那就多谢老爷了”
  三老爷赶忙上前扶住,急道:“别闪了腰,竟折腾我儿了”
  苏氏白了他一眼,开个玩笑都听不出来,就只记得他儿了,忘了他儿还在儿他娘肚子里面哪。
  苏氏让三老爷扶着回到里间,三老爷还帮着太太换了家常服,又扶着太太躺在床上。
  苏氏享受着三老爷的服伺,嘴里夸着,“还是我家老爷体贴,哪个太太有我这样的福气?儿子孝顺,相公体贴,我真是前世烧了高香这世才会嫁给老爷”
  自从太太怀孕,就立志要当个体贴的丈夫,听了这话,听到体贴两个字,三老爷心花怒放,心里一阵爽快,太太夸过他许多,还头一次夸他体贴哪,那真是对他几个月来天天守在太太身边的肯定呀,不枉他如此的一片心呀。
  于是,这以后更加的殷勤周到的围着太太转了。
  看着成天笑呵呵的三老爷跟前跟后的把春草的工作都抢了,苏氏感叹道,难怪前世闺密对老公成天满嘴都是夸赞。


第120章 六奶奶
  过后估计是六奶奶听说她继母来后的事,来了趟燕旻堂,一脸难为情的想给太太道歉,还没张口,就让苏氏给挡了回去。
  苏氏看她那神情,说道:“老六家的,昨儿个你娘家母亲来了一趟,是我没精力招待她,又忘了叫你来,你也别多想,既然嫁到到咱候府,就一心一意的和老六过日子,将来生几个孩子,就有你操不完的心了,其他人,合得来的就多来往,不想打交道的也别顾忌,你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六奶奶见太太这样说,也就咽下了要赔礼的话,问候了太太,说了几句家常。
  苏氏想刚好把云娘的事给她说说,省的再去叫她过来说这事了。
  苏氏就对六奶奶说道:“老六家的,我看你带来的陪嫁对咱府也不熟悉,之前的管事娘子家里有事要离了府家去,我给你派个人,是老爷奶娘的女儿,生了两个小子后,想回咱三房谋个差事,我看你那缺个人,就让她去你院子,你放心,云娘是个能干的,人也利落,让她先帮你几年,等你生了孩子后,自己也有了合适的人手,留她也行,让她家去也行”
  六奶奶忙起身谢了太太,苏氏接着道:“明儿让秋枝带了她过去,你先安排个住处给她,先别说出去,这个云娘,黄姨娘可怕她怕的紧”
  说完苏氏自己还笑了,一副你可明白的神情望着六奶奶。
  六奶奶稍愣了下,也微微笑了下,又给太太福了礼。
  苏氏见她明白了的表情,也就说了几句家常,让她回去了。
  一路走的六奶奶一路想,想到自己临出嫁,大伯娘的话,大伯娘说候府三房外人看着没什么大出息的,靠着候府过活,老爷性子乖张,太太和善,虽说她要嫁个庶子,但总比遇见个刁婆婆的要好,已经遇见了个不慈的继母,再嫁人后面对个刻薄的婆婆,这命也太苦了。大伯娘让她一心孝敬正经婆婆,那姨娘婆婆面子上过的去就行了,相公如果是个明白人,就一心一意的和他好好过日子,要是个糊涂的,就赶紧生几个孩儿,这女人呀,相公向着你,你就依靠下,不向着你,还不如抱紧嫡婆婆大腿,将来再依靠孩子才是正经,别满心都是为相公着想,委屈了自己,你嫁去后,多看看你婆婆怎么做,多学学你婆婆,她可不是外面说的那样,只是个贤惠面人,不是我认识候夫人,我也会跟外面人想的一样,你婆婆可是连她大嫂候夫人都佩服的人,可见不是个糊涂的面人,你以后可要好好巴着她,不用看其他人脸色,我那闺前好友候夫人就给了我一句话,说和你婆婆处好了,你以后日子就顺了一大半。
  六奶奶进府到现在,就没见过婆婆几次,想尽孝道吧,可婆婆连自己亲儿媳都挡在门外,自己只好守在自己院子里发呆,继母给的陪嫁没一个能用的,在娘家十多年,身边的丫鬟被继母不停的打发,就没个贴心的。
  刚听婆母说要给她院子派个管事的,她当时想的就是没准是派个人来控制她院子的,就像继母那样,也是个面甜心黑的,在怀山府,哪个不说继母是个慈爱的,自己却是个乖张的,身边的丫鬟都不容,白费继母一片苦心,她不让自己嫁人,外面却说自己挑三拣四,让她当继母的为难,时不时在外面人面前哭几声,弄的没人敢去给她提亲,让自己一年到头都见不了几次的亲爹,冲到她闺房给了她几巴掌。
  不是要不是大伯娘找了借口骗了她继母,让她回京给她定了宣平候府,她都想找个庵里当姑子去,也好过在继母手下讨生活。
  而自己就像大伯娘说的那样,估计是面对继母这样的人,时间久了,自己看每个人,听每句话总是先往坏处想,大伯娘说之前是事不怪你会如此想问题,但,离了娘家,这以后的日子,可不能再如此想问题了,不是每个人都会如同你继母那样,你要是失了本心,还指望别人真心对你吗?
  六奶奶还真没看明白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儿媳奶孩子没空到好说,那二媳妇听说进门两年了,也没孩子,也没见去给婆婆请安服伺的。要是五奶奶知道六奶奶这么想,估计要笑了,别说你嫁进来才几天,就是我嫁进来两年了,都没看明白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六奶奶进了自己院子,见一个自己的陪嫁的丫鬟,慌张的从里屋出来,六奶奶心里一沉,昨儿个继母才来,她们就如此不老实了。
  六奶奶上前堵着那丫鬟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又见一丫鬟掀帘出来,见六奶奶回来,告状道:“奶奶出去后,刚奴婢见她鬼鬼祟祟的进了奶奶里屋,就跟着她进去,一看她去了卧房里间隔层,听见动静,她就跑了出来”
  六奶奶就带来陪嫁丫鬟四个,慌张的叫桃花,就听她辩解道:“奴婢想找找奶奶一件衣裳,要照着那个花样子再给奶奶绣几个配套的手帕”
  阻挡她的叫梅花,讥讽的说道:“找花样子不会在奶奶在的时候?为何乘奶奶不在时?”
  六奶奶满脸通红,余光看的见远处的婆子互相嘀咕着。她的陪嫁丫鬟平时在她面前掐尖要强的惯了,也没把她放在眼里,可这是在婆家,本来院子里的都是候府的下人,这不都伸着脖子等着看笑话。
  六奶奶也看出来了,三房三个嫡子,就自己相公一个庶子,不用说,下人会向着谁。
  气红了脸的六奶奶,厉声道:“都住嘴,先散了去,都干自己的活去”
  回到卧房的六奶奶趴在床上哭了会,看来婆婆给自己派个人来管着院子,还真是为自己好,靠自己,就四个心怀鬼胎的陪嫁,自己也没能力和钱财收买院子里其他下人,相公已经看出来是个靠不住的了,真让自己来管,估计将来就是三房的一个笑话景了。
  六奶奶擦了眼泪,更加决心要听从大伯娘的话来做事。
  还幸好前几日相公就去了学院,不然让他看见刚才的情景,心里怕更是不喜自己了。


第121章 三太太又犯老毛病
  天气渐暖,小凤吹得柔和的心都融化了。其他人早就换下了夹袄,苏氏是才换下,春捂秋冻,如今的苏氏是格外小心。前世单位一个高龄产妇,还差一个月就要生了,感冒引起咳嗽,又不能用西药,就住院一个月保胎,苏氏去看她时,她坐在小板凳上趴在床边打盹,说一到晚上就咳嗽的厉害,白天躺下了也咳嗽,困的不行了,就这么趴一会。看的苏氏眼泪就要掉下来了。要么说母爱伟大哪。
  在古代,那就更得注意了,本来春天就是容易感冒的季节。
  苏氏是等天气暖和一阵了,才脱下夹袄,换了春装,就这,里面还穿着棉布内衫哪。
  在暖和的天气中出来走一走,特别是中午,暖洋洋的太阳照在身上,别提多舒服了。
  自从可以出屋门,苏氏是每天都要到院子里走几趟,有时还放个躺椅在院子里,躺着躺着就咪着了。
  一日,正和三老爷在院子里慢慢走着,两人说说笑笑,就见五爷手里拿了个东西进了院,苏氏心中一喜,估计是打蛋器做好了。
  苏氏忙问道:“儿子,做好了我要的?”
  五爷点点头,回道:“不知道是否是娘要的那种”
  三人回到正房,等三老爷扶着太太坐下后,五爷从盒子里拿出个物件,苏氏拿起瞧了半天,不是她想的那种立着的,一个木条横挂在两边有腿的卡槽里,木条上有六片薄板,两边都有个手柄。
  苏氏拿起把柄一摇,笑了,怎么跟风扇似的。不过到了夏天到是可以这样的大的当风扇用。
  三老爷也好奇的拿起摇了摇,不解的问道:“这个用来干嘛?”
  苏氏这才想到,应该让他们先吃个做好的蛋糕,知道自己想做个打发蛋清的物件,不然他们不知要做什么用途,也没个思路,这不,给自己做个横着的小风扇了。
  苏氏就让春草进来,吩咐她去拿几双筷子,四五个干净的饭盆,鸡蛋子十几个,糖、油、面粉各拿一小碗,再拿个小筛子,让秋桃送进来。
  三老爷和五爷这才明白太太是要做吃的,但就不知用这个物件干嘛使。
  等秋桃拿着这些进来,太太已经让爷俩把方桌抬到屋子中间。
  秋桃按着太太的吩咐把东西一一摆好,苏氏本想让秋桃分离蛋清和蛋黄,怕她第一次弄,手太慢,就让春草拿了件早先不穿的一件襦裙,反穿着当围裙了。
  苏氏自己动手,很快的分离了五个鸡子,然后在蛋清的盆子里加了点霜糖,还好估计之前有穿越人士老早就发明了白糖,这里叫霜糖。
  苏氏用四个筷子迅速的一个方向打起了蛋清,边打边问三老爷“看清了没?就这样不停的打,一定要一个方向打”
  然后就让三老爷继续,三老爷接过来,笨手笨脚的,他也奇了怪了,从没见太太下过厨,这一动手就利索,自己却跟手不是自己的似的,指挥不了。
  苏氏一看他那样,就急了,伸手要接过来,一不留神,嘴又损了,斥道:“瞅你这手笨的,真是干啥啥不成”
  把个三老爷说的面红耳赤,想发火又担心,苏氏说完就后悔了,这嘴损的老毛病又犯了,赶紧笑着说道:“比我当初强多了,我那时,把这鸡子弄得满盆都是,都打到外面去了,奶娘愁死了,说我一大半鸡子都浪费了”
  三老爷这才脸色好点,苏氏恨不得扇自己俩嘴巴,说了要改掉前世的毛病,之前和三老爷相敬如宾,自然没有那么随心所欲,这半年多熟悉了,自个反而没顾忌似的,随口就犯毛病,哪怕不是对自己的丈夫,也不能张口就伤人。
  人就是如此,和外人还客气几分,会说点好听的,越对自己身边亲近的熟悉的就越不客气,往往伤人的都是最亲的人。
  苏氏笑脸拍马屁,继续说道:“这饭食上,还得女人来,那可不是男人要干的事,你看老爷把我要的那些资料、图纸什么的,弄得多齐全,别看表弟不干正事,这要是做个事,就是全乎,外面那些才是男人做的事,可不比女子,也只有围着锅台转的本事”
  回头赶紧招呼秋桃,“秋桃,你来,按照刚我做的那样,把这蛋清打发了”
  三老爷这才展开笑容,这就是有时夸他基友比夸他本人还叫他高兴。
  秋桃拿过饭盆,打起蛋清,刚开始有点笨拙,不一会就熟练起来了。
  苏氏道:“对,就这么着,打到起沫再加点霜糖继续打”
  然后苏氏把那蛋黄用筷子活匀,加点油,用筛子把面粉晒了细粉放入蛋黄里,加了适量的水,然后上下搅和成面糊。
  秋桃边打边看太太如何做,苏氏加水时,对秋桃说道:“最好放牛乳,做出来更好吃”
  苏氏弄好了蛋黄,看秋桃打发的蛋清开始起沫,就又加了点糖,让她继续。
  三老爷和五爷看着蛋清在打发中起的变化,都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态。
  苏氏对五爷说道:“你看清了吧,人如果用筷子这么打发,要迅速的一个方向打,坚持不了多久,手就受不了,这蛋清还不见得打发好,我就想做个代替人手的一个物件,用手摇总比这样不停的打发要省事”
  说完,苏氏又分离了五个鸡子,把装蛋清的盆子让五爷试下打发,让他找找感觉。
  五爷端起盆子,不一会也熟练的打发起来。那里秋桃手都酸的不行了,苏氏又加了点糖,让春草接接着打。
  大伙就看着蛋清在打发中起了沫,又变白,后又成了粘稠的云朵似的。
  苏氏让春草停下,拿根筷子挑起白沫,对秋桃说道:“一定要打发的这白沫挑起能立住了,才算成,你看这白沫歪倒了,说明还不行,要继续打”
  春草又接着继续。那头,五爷很快的的就打起了白沫,苏氏赶紧加了糖,对五爷和秋桃说道:“这越有力气,速度越快,就打的越好,还省时间,比方说,让人手工打发要一刻钟,如果有个工具代替,没准用不了一半时间就成了,最主要的是胳膊受不了,太累了,做一个还好说,要是做上几十个哪”
  五爷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第122章 五爷的懵逼
  苏氏又看了春草的打发的那盆,看到差不多了,就把打发好的蛋清白沫倒入一半在蛋黄面糊里,边搅拌边对秋桃说,“看好的了,上下搅拌,不能一个方向的来”
  匀了后,又把剩下的蛋清白沫加入,让秋桃自己来试。
  五爷那里,三老爷蠢蠢欲动,也抢了饭盆打发起来,或许是看了儿子怎么打发的,不一会,三老爷也熟练起来,飞快的动作,让苏氏不住嘴的使劲夸。
  “你看这男人要么不干,要么这一上手,就是比女的强,老爷这样子像干了多年的手法,比我奶娘干了几十年的都熟练,老爷要是下厨呀,估计就没秋桃的饭碗了”
  三老爷笑着呵斥太太,道:“胡说八道,哪有男子进厨房的,君子远苞厨不知道呀”
  苏氏笑眯眯的道:“我就是比如”
  三老爷被夸的起劲的打着,一会就是白云一大朵了。
  苏氏把两盆都弄好的蛋糕糊糊,使劲在桌上震了几下,对秋桃说道:“用个布把盆盖住,防止水进去,然后用蒸笼蒸上四刻钟好了放凉拿来给我”春草和秋桃各拿了一盆下去了,稻芽进来收拾了桌面。
  小丫头端了水盆进来,三老爷给太太取掉外罩,三人洗了手,苏氏对五爷说道:“明白我想要个什么样的物件了吧”
  五爷点点头,苏氏问道:“刚才光顾手打了,忘记用你那个试试了”
  五爷摇摇头,说道:“估计那个不成”
  苏氏道:“那你就琢磨琢磨,看看弄个什么,哦,对了,还有个这样的用手来打的,比筷子方便点的,就是不知怎么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