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里传出郡王府长英县主和郝家义绝的消息,还有白家,都是直接去京兆府办理,当事人都没去,但京兆府尹也不敢不办。
  皇宫里,皇上拿着密报,大发雷霆,连声几句:“好!好!你个周泰!你这是要谋逆!”
  老门头低头,大殿里没一个人,他就听到呯的一声,慌忙跪下。
  周泰是端和郡王的名讳,皇上刚接到一个快报,看完就发火,老门头也不知出了何事,急忙跪下地上摔碎的茶壶,他也不敢叫人进来收拾。
  “先把端和郡王府派人监视了,和什么人来往,去了哪里都要盯紧了。”
  老门头爬起来打开门叫了宫人来收拾,他也匆匆的去安排人手去了。
  一个时辰后,老门头进来后使个颜色,殿里的宫人都退下,老门头就上前低声说了几句,皇上是站起,又摔了个新换的茶壶,勃然大怒道:“伤风败俗!皇家竟然有这么个**!无耻!”
  老门头退后,而这时皇后让人通报,要见皇上。
  一般没什么要紧事,皇后不会在此刻来养心殿,皇上说了句宣,皇后满面怒容进来,给皇上行了礼后,老门头低头退下后把门关好。
  这时的皇上极不耐烦,问道:“梓潼有何事?”
  “皇上,婉儿刚来说,因为三皇儿府上也有个姓吕的妾室,和探花郎生母是姑侄,去年也曾有过皇子府一妾室胃心痛没了,所以就派人搜了她的屋子,发现了一包药粉,婉儿偷着交给了臣妾。”
  皇上看着皇后手中的药包,急命老门头拿着去太医院检查,后一太医跟着来禀报,说是一矿石粉末,并不是毒药,但对这粉末人吃了有何伤害从没听闻,书上也没记载。
  三皇子妃慕容亦婉听了吕姨奶奶暗害嫡支之事,马上就想到了府上有个妾室,在吕姨娘去庙里那段时间,颇得三皇子喜爱,等吕姨娘回来后,没见俩人有冲突,反而姐姐妹妹的格外亲和,可是慢慢的,那个妾就得胃病没了。
  想到这,三皇子妃暗惊,幸亏自己一直不敢大意,儿子女儿是让人一步不错的跟着,就是三皇子有时还想带着玩会,她都找理由推了,还惹得三皇子不快。她是压根不指望丈夫的欢心,也没必要用子女来讨好他,更何况打听了也都是三皇子是听了吕姨娘的,说让哥哥弟弟熟悉熟悉,自小亲热,大了也好互相照应,她就更不敢撒手了。就是三皇子怒斥她不如个妾懂得大礼,她也从不屈服,把儿女看的紧紧的。
  三皇子妃知道自己的丈夫就是个没脑子,她不能迎合他而疏忽,将来有个不测,就是碰死都晚了。
  等找到药包,三皇子妃没给三皇子和德妃透露,能想到他们母子定是让她闭嘴,大不了让吕姨娘消失,也不会让皇上得知此事,所以她就偷偷的禀报了皇后。
  皇上等皇后退出后,命老门头派慎刑司的宫人抓了那吕妾拷问。吕姨娘可不没那么硬挺,再说那药粉也是她堂姑来京后给她的,说慢慢吃了,就是胃心痛症状,查不出来,没有药可解。
  当时皇上就下令把吕妾杖毙,派人去郝宅抓探花郎生母,回来人却说在郝家人被关时,那老姨奶奶就不见了人影。
  而此刻,八皇子回京了,皇上正在气恼中,让他去给皇后请安,没见。
  八皇子这都去了快一年了,回宫没回自己宫殿,先去见父皇,被打发了,他也知最近京里的事,就没打搅父皇,转头去了椒房宫。
  皇后从皇上那回来,就一直不安,刚进去时,皇上就发怒的脸,皇后不知朝廷有何大事,也不敢派人打听,让吴嬷嬷约束好宫人,这时候犯错,那就是撞枪口上了。
  等外面报说八皇子回京了,皇后露出喜色,忙让他进来。
  八皇子风尘仆仆,都没换衣,看得出进宫直奔这里了。
  “给母后请安,母后身体万康!”八皇子跪下行了大礼,吴嬷嬷是等他行完礼才急忙的搀起。
  皇后也笑眯眯道:“快起来,回来了就好,你父皇念叨多遍了,去你父皇那了吗?”
  “刚去了,没见着,父皇让儿子先给母后请安,儿子知道母后定是想念儿子,赶紧过来了,等晚上再去见父皇。”
  八皇子坐下,接过吴嬷嬷倒来的茶是一口喝了,说还要一杯。
  心疼的皇后急忙说:“慢点喝,我说小八,出门在外,就是身子要紧,到了京了,还着急什么,歇好了再来也不迟。”
  “那咋行?不说规矩,就我这心呀,一看到城门,就想父皇母后不定咋惦记我哪,没准吃饭都不香,我就急的呀,不是不让跑马,我肯定飞马跑进来,要快点给父皇母后磕头才是。”
  皇后心里听的欢喜,忙让吴嬷嬷下去端些点心进来,吴嬷嬷含笑退下,难怪皇上皇后都愿意见到八殿下,就这张嘴,哄得哪个不欢喜?太子殿下是皇后亲子,见了皇后也是规规矩矩,一点不敢出错,可八殿下就是嘻嘻哈哈的,随时说笑。
  “小八都会骑马了?”
  “那是,我这次一路上光坐马车,多憋的慌,就跟着护卫学了骑马,我是想呀,等子安大了,儿子亲子教他骑马,嘿,到时父子俩骑一匹马,带劲!”
  说了几句后皇后才想到要问安阳在岭南出嫁的情况,八皇子就说了陈家隆重的迎接了送嫁队伍,婚礼也举办的热闹而喜气,安阳很平静的嫁入了陈家。
  “母后放心,我走前是等安阳婚后一个月才走的,我想既然来了,不能婚礼完就走吧,总得看看安阳过的如何,看看陈家如何,还别说,陈家不亏是百年世家,那个文风礼仪,啧啧,让人敬佩,安阳是嫁了个好人家呀,陈家老少都是有礼之人,将来对安阳不会差。”
  皇后对安阳本来就不如对八皇子,她自有她亲娘,可八皇子是一直在她身边长大,听了婚礼一切顺利,也就不提其他,反而关心八皇子在外有没有生病,怎么耽搁了这么久,为何去了江南。


第927章 神神秘秘
  皇上来到椒房宫,八皇子先是郑重的给父皇见礼,外出归来,就要给父母行大礼,八皇子虽然和皇上随意,但从不落下明面上的礼节。
  皇后看皇上面色和缓,好像没发生什么事似得,还玩笑的故意恼怒八皇子。
  “你还舍得回来呀?父皇给你母后说,这小八不会被外面迷花眼了吧,没准到处看戏去了,怎么说去了江南?难道江南有哪个大家登台了?还是又有哪个小娘子十分美貌?”
  八皇子一本正经的回答:“父皇,儿子可是听说江南的寒山寺的香火格外灵验,既然去了,肯定要去烧烧香,保佑父皇母后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儿子还为父皇讨要了那里开光的佛珠手串,那可是让方圆大师亲自开光的,儿子就佛法和方圆大师讨论了几天几夜,就是大师都说我孺子可教也。”
  皇上微笑,也不说哪有大师会说这等话,但对儿子心里记挂当爹的,能拐到那去一趟,孝心可嘉。
  八皇子召唤一声,武大进来,抬进一个大箱笼,,八皇子打开后,挨个拿出,哪个是父皇的,哪个是母后的。
  皇后接过一个玉镯,水润透亮,八皇子说道:“母后,这个可是好玉,都说玉养人,人养玉,母后带了它,以后就百病不侵,母后身体好,儿子也能放心,等子安大了,成亲生子,母后还得帮我带孙子哪。”
  皇上探头看了看,吃味道:“父皇的哪?别说让母后给你带孙子,就方舟你都不肯丢手,父皇还想,就算忘了父皇母后,方舟你也忘了?”
  “那哪能,父皇母后自然要排在子安前头,儿子可是时刻都念着父皇母后,然后才是子安,儿子都想呀,等回京,子安都两岁了,都不知记得当爹的不,不过又想了,有父皇母后心疼着,儿子也放心,回来晚点也没事。”
  八皇子边说边从箱笼底下拿出个小木盒,打开后递到皇上跟前,献媚的说道:“哪能少了父皇的?父皇,这个是佛珠,另一个可是我缠了方圆大师好久,才要来的一个,瞧瞧,这可是方圆大师小时就摆在寒山寺的一颗玉珠,到时放在父皇的御书房里,看着心里就舒服。”
  皇上接过,是一个小儿拳头大的玉珠,黄玉,虽不通透,但光泽,比那佛珠还得父皇心,皇上满意的点头。
  八皇子凑近嬉皮笑脸道:“父皇,儿子孝顺吧,以后可别再踹我了,子安都大了,看见了多不好。”
  皇上一抬腿,八皇子慌忙后退,还躬身行礼道:“父皇母后,我得回去换衣衫了,这一身灰尘,不在这碍眼了。”
  皇上乐道:“肯定是急着回去看方舟了,朕看方舟可认他?哼!肯定要皇祖父。”
  皇后也跟着笑着凑趣几句,也拿着八皇子给她的礼物挨个给皇上看,门外的吴嬷嬷看着八皇子跟有人追似得急急往保和宫去,眼里也是疼惜,别说皇上和皇后都对八殿下疼爱,那八皇子懂礼懂事,心中装着皇上皇后,就是那张嘴,好听话张口就来,一年了才回京,心里哪能不想自己儿子?可就是先奉承了皇上皇后,才急急回去看小皇孙,皇上心里能不舒坦吗。
  谢皇子妃已经得知八殿下回京了,抱着子安在院子里等着。八皇子离京一年,谢皇子妃从没回过娘家,照顾儿子,还经常的去陪陪皇后,最近宫里有事,皇后也面色不佳,谢皇子妃识趣,也就没去打搅。
  方舟过几天就是两岁生日,她想,肯定殿下就是赶在这之前回来,虽然捎了几封家书,也没过多说些什么事,谢皇子妃一直担心,出门在外,又是那么远,怎么不让人担忧?今儿得信得知到京了,她才算是放了心。
  方舟不让母妃抱着,自己站着伸脖往外看,又仰脸问道:“母妃,父亲能记得孩儿吗?”
  谢皇子妃温柔一笑:“如何不记得子安哪?父亲可是最疼子安的。”
  方舟虽小,但很小就说话流利,吐字清楚,一点也不像个两岁幼儿。
  “可是孩儿不记得父亲模样了,是不是像皇祖父?和皇七伯像吗?”
  方舟还思索,皱着小眉头,附近能听见的宫人都低头掩笑,这个小皇子每次说话跟大人似得。
  还没思索完,宫门外就有疾步声音,谢皇子妃拉着方舟小手,就看见八皇子快步走进来,看见母子俩,就喜眉乐眼的伸开手,嘴里说道:“我的儿子哎!”
  抱起方舟连亲几下,方舟皱眉蹭脸上的口水,八皇子又转头说道:“眉娘辛苦了!”
  谢皇子妃福身,笑颜展开,似桃花盛开,八皇子咽了下口水,伸手牵着,夫妻俩并步返回正殿。
  ……
  宋八来了侯府,俩基友去了书房,宋八是累的歪躺在床榻上,说道:“让我靠靠,这阵子忙的呀,我可是腿都走细了,今年扩大了田地,我就跟着收成看着,可算是知道庄稼人的辛苦了。”
  葛松进来倒了茶,他接过,大口的喝了,还吩咐倒一杯。
  “德哥,今儿来找你,是给你说八殿下回京了,这小子,晃荡了一年了,都不知跑哪去了。”
  三老爷不知女婿回来,前几天太太还念叨,说外孙马上就是过两岁生日了,可这当爹的不知能不能赶回来,看来太太心里惦记着。
  “殿下带回了一些人,神神秘秘的,让我找地方押着,男女都有,又不让我多问,那几人也跟哑巴似得,我只好放在城东庄子里,那都是退役的护卫,有他们看着肯定跑不了,可是我就奇怪了,殿下这是搞什么鬼?出去一趟这么神秘,当初我就想他没事跑什么江南?看戏去呀?家里儿子那么小,怎么能放下心,肯定是有事,可不,带回那几人。”
  三老爷也好奇,这个女婿就是一路往吃喝玩乐看戏的大道走,恨不得昭告所有人,我就是个皇子纨绔。可这出门弄这一出为何?要说是替皇上办事,那就不会偷摸的让宋八找地看着那几人了。
  三老爷有点担心,最近朝里事多,女婿可别搅合进去了。


第928章 郝家事毕
  三老爷回去给太太说了皇子女婿回来的事,又说了带回来几个人的古怪事。
  苏氏还玩笑道:“不会是唱戏唱的好的吧,学堂舅,府里养着几个老戏子。”
  三老爷摇头道:“不是,要是戏子干嘛嘱咐表弟看押?肯定还是有事,可是为何不交给皇上,还让表弟给看着?”
  苏氏就不知道了,说道:“过几天我进宫一趟,给外孙送生辰礼,顺便问问小七。”
  也只能这样了,夫妻俩就没继续说这个,说起了外面的那些事,对于端和郡王府,苏氏早就想过,倒了活该,一家子没好人,但也觉得郝家事出的奇怪,太突然了,郝知府能在晋阳当官多年,不能说一点好处没捞,但要说敢明目张胆的大手笔的,肯定不会多年还在那当官了。
  但这种突然的来一下,肯定是得罪人了,被人背后给捅了一刀,苏氏当时得知消息赶回娘家,没见到大哥,大嫂让她放心,郝家就是苏府隔了几道的姻亲了,没啥关系。
  苏氏才放心回府,但也留心动静,三老爷也去了白府见了白老三,毕竟白家是大外甥的岳家亲戚,白家女嫁给郝志学,万一有啥,又是牵连,可白老三让三老爷放心,回来没几天白家女就义绝郝家。
  京里都知道了那老姨娘的狠毒,苏氏也为白家女能和离觉得庆幸,对三老爷说幸亏这会事发,不然将来他要是再攀高枝,白家女一样得送命。
  没等苏氏要洗脑,三老爷先赶紧说了:“我得给儿子们讲讲这家里要是有个这样的妾室,那就是灭家的跟,杜绝这种事发生,有儿子了就不能纳妾。”
  他算知道了,太太一知道类似的,哪个府上有作妖的小妾的事,那肯定就要对他讲半天,还得让他给儿子们上上课,说是现成的例子。
  苏氏看三老爷逃似的说接儿子去,就笑了,心里还是想,现成的例子干嘛不说。
  八月二十五,苏氏进了宫,这次方舟过生,八皇子就说他刚回来,太累,不办生日宴,宫里的主子们各自送了礼。
  见了岳母,八皇子抱着儿子说给岳家带了礼,等过几天带没娘和子安回岳家时再一起带回去,苏氏起身恭谢。
  八皇子见岳母每次都这么讲究礼节,说也也没用,也就不再管。
  为了腾地让岳母和皇子妃说话,八皇子抱着儿子出去了。
  苏氏问了问情况,也说起外面的事来。
  谢皇子妃对母亲说道:“前不久,三皇子妃急匆匆进宫,不知何事,母亲,女儿估计德妃接下来会降位,母亲知道就好。”
  苏氏赶紧交代:“小七,这宫里事你可别多打听,只管抚养方舟,服侍好八殿下就好。咱府上没有在朝里做事的,也不巴着哪个,只要你好好的就行,你爹也操心着你,来前还交代娘,让你啥事也别多问。”
  谢皇子妃拉着母亲的手,点头道:“女儿都知,那天也是正好从皇后那出来看见了,这宫里没傻的,傻的呆不长,就安阳公主的母妃,自安阳嫁后,主动吃斋念佛,不再侍寝,如今皇后还有时说起修仪娘娘的好来,修仪也是聪明,事已至此,她还有娘家人,还有安阳,她不惹事,总能给安阳留点余地,时间久了,皇上不还是会想起曾经偏疼的小女儿来?”
  苏氏听她这么说,知道自己也是白嘱咐,小七从小就通透伶俐,自会懂得自保。
  ……
  郝知府之事,还没落定,调查的还人没回京,但端和郡王世子被秘密押回京的事传出,让京里人更是吃惊又摸不着头脑。
  皇上命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三司会审,而调查郝知府的人也赶了回来。
  调查仔细证据确凿,郝知府贪污到是没有大贪,小贪是有些,还有受贿和欺压了一些没给他受贿的人员,关于判案,在女眷上引起了争论。
  后来是孟修民回奏说《汉书·孔光传》就有此记载,此案要连坐前妻,恐怕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
  苏御史紧接着上奏说郝家郝王氏是郝府受害者,如今年纪已老,又因嫡子被害而与罪犯义绝,应当不受此案牵连,同样,郝俞氏带子女大归,并不是郝家人,所以,请皇上酌情定夺。
  皇上最后下旨,郝知府绞刑,郝子茂夺官职贬为庶人,和他父亲一起流放岭南三年,子孙三代不得科考,郝志学腰斩,晋阳吕家满门抄斩。
  郝志学亲姐张郝氏虽然是出嫁女不受牵连,可是张仲予因为郝家事,马上被降职,最后是闲置起来,没人用他,张仲予是拿出之前张郝氏打杀妾室的罪名休妻,张郝氏和张仲予大打出手,在京里也是一景,后,张仲予想方设法谋得一外放小官,可被休的郝氏没地方去,只好死死纠缠着他,让张仲予之后都没法续玄,也只好接了她回家,没法,家里还两子一女是郝氏生的。这是后话了。
  而吕姨奶奶早在端和郡王府得知那药无解之时,就让暴怒的姜王妃命人把她千刀万剐后烧成灰,撒到官道上让车马来回碾过,永世不得超生。
  郝志学在关押期间,就知这次是绝对完了,看见岳父白老三进来,吓得跪地求饶,说都是县主无耻陷害于他,白老三黑着脸根本不和他对话,和白司狱一同把那些不露外伤的阴暗私刑在他身上过了个遍,不是朝廷要审案,白老三都想把他给太监了。
  而端和郡王府在世子被押回京,就被包围,郡王不知因为何事,要进宫见皇上没被允许,得知是大儿子犯事,又不知具体何事,在府里急的转圈圈,姜王妃则吓坏了,抱着几个孙子发抖。姜仪芳更是拽着周亦然问到底出了何事,如今连累了她,周亦然是发怒掌掴,打的姜仪芳大喊大叫,麻婆拼命捂着她的嘴,低声说要连累姜家吗,姜仪芳这才收声,周亦然也没心琢磨那句话,掉头就走。
  郝英卉如今已怀孕,是曹泽安排她娘家人在郝英卉陪嫁宅子住下,郝英卉还有一个弟弟妹妹,如今只能姓俞了。
  等郝英卉去宅子见了祖母和母亲,几人抱头痛哭,没哭几声,王氏急忙给孙女擦泪,安慰道:“卉儿,如今就好了,多亏你夫家伸手,救了我们,你也别哭了,如今有了身子,哭多了伤身,乖,听话。”
  郝英卉收住声,擦了泪,拥着弟妹,弟妹经过此事吓得不轻,紧紧贴着姐姐。
  俞氏怒骂几句,被王氏喝住,郝英卉拉着母亲的说道:“祖母,娘,以后就留在京里,孙女来照顾。”
  俞氏摇头道:“你祖母和你弟弟妹妹留京,娘要陪着你爹和你大哥去岭南,娘不放心他们父子。”
  王氏点头,说道:“祖母在京照顾孙子孙女,让你娘去,三年就回来了,卉儿别多想,好好养胎,过几天,我去给松柏夫人磕头,感谢她救了我们几个,就是可惜了你父亲和你大哥,无辜受累,罢了,这也是应该,谁让他们是你祖父的儿孙哪。”
  俞氏恨道:“福没享受到,犯了罪就拖累我们,实在是……”看到婆婆眼里的厉色,忙闭嘴。
  而这时,角落里一个怯生生的小娘子,郝英卉仔细一看是那个庶叔的嫡女,也是自己的堂妹。


第929章 混淆皇家血脉
  郝英卉看看堂妹,又看看祖母,王氏就让儿媳带着几个孩子出去了。
  这才对孙女说道:“郝志学原配之事,是有人给他家透露,他们才告发了郝志学,就是这原配嫡女的将来,我走前,他家也来找了我,是不打算接回,说能逃脱此事,拜托我抚养到出嫁就行,想想也是可怜,遇到黑心的父亲,这次放出来,官家考虑她娘是受害者,让我一并带回,当初族里也说了,让我给抚养,族里能帮着出证明,我总不能不听从,再说,我也不能把她扔在大街上,吕姨奶奶和她父亲不是人,我不能做那恶事。”
  郝英卉叹气,是让人头疼之事,王氏拉着孙女的手说道:“这个你就别管了,我就当积德了,反正不少她一口饭吃,没几年就大了,到时挑个远地的嫁了,她这会也记事了,将来自然不会多说她爹娘的事,你就好好和孙女婿过,可得好好孝顺你婆婆和太祖婆婆,以后也少回来,祖母这还有银子,你娘也藏着有,到时买个宅子,我们就搬出去。”
  看着满头白发的祖母,一脸的憔悴,还不住安慰她,郝英卉含泪应了,又拿出张银票给了祖母,王氏也没推脱,接过收好。
  次日,苏哲志带着媳妇苏王氏来看望王氏,王氏要给苏哲志行礼感谢,被苏哲志一把托住,说不能受这礼。
  苏王氏也给了堂姑祖母银票,说好好安顿下来,以后有啥需要就派人去苏府。
  王氏看堂侄孙女夫妻前来,肯定是得到公婆允许,想想自己嫁了一个糟人,一辈子就没松过心,到头来子孙还是没躲过,忍不住就老泪直流。
  在媳妇儿孙面前强撑着,如今在娘家人面前,虽然还是个晚辈,王氏却控制不住了。
  苏王氏也跟着泪涟涟,抱着堂姑祖母一顿痛哭。
  回到苏府给婆婆汇报时,苏王氏都忍不住的哭个不停,陶氏就此厉声教育儿子,宠妾就是祸家的根,看看郝家吧,如果不是那个妾,如何能到如此地步?害人害己,连累子孙。
  苏哲志看到王氏的老态龙钟还来京受罪,郝子茂罢官流放,哪能不警醒,听了母亲的训斥,忙跪下听训。
  京里都在观望端和郡王世子为何被关押,还是从晋阳那压回,难道是在那养私兵?
  而这时,八皇子把他从江南带回的人告诉了皇上。
  皇上是听完后,没发怒,只是看了看儿子,然后问道:“你话本子看多了?”
  八皇子一脸的严肃,没有往常的嬉皮笑脸,回道:“父皇,儿子就是在路上看了一出戏,戏里就是,两家女眷都是赶路路过一寺庙生产,那个生了女儿的就把孩子给换了,当时就想到了郡王府老二的媳妇不就是回娘家生了嫡子抱回京的吗,儿子就想,万一她生了女儿也换个儿子,那可是混淆皇家血统了,儿子反正出来了,就拐去江南查查吧,没想到就查出了真相,证人都带来了,父皇看看供词,那姜家大胆,父皇,这等事情都敢蒙骗皇家,那在江南为官,还有什么做不出的?”
  皇上看完证词,这才大怒,派人速审此案,属实的话,立马把姜家全部押回京。
  然后,端和郡王府世子的事还没结果,姜王妃的侄女儿媳当年从江南抱回的嫡子是假冒的消息就传遍京城了。
  这等事情不像世子那事,不敢议论,这是大街小巷就人遇见了就是你听说了吗等等。
  在郡王府圈着的姜王妃在府里看着来人抓了侄女和孙子,不知何事,急忙扑上去护着孙子,来人鄙视一笑道:“王妃可知你护着的孙子不是皇家血脉,不知哪里的野种哪。”
  姜王妃大惊,拽着来人要问清楚,那人使劲一甩,回头道:“问问你好侄女吧。”
  姜仪芳早已傻了,等宫人要拖着她走,她回头对姑母大哭道:“姑母,这个虽然不是周家的,但也是姜家的,是我哥哥的儿子,姑母,那也是你侄孙,姑母,救救我!”
  姜王妃傻呆住了,看被拖走的侄女大喊大叫,她爬起来要追打侄女,但姜仪芳和那个孙子都被押走了,一路小儿大哭声,府里的下人早吓得躲着不敢出来,姜王妃是跑到门口,被门外禁卫拦着,大门哐当的紧紧关上。
  而追来的郡王和周亦然,对姜王妃怒目而视,姜王妃想起那个麻婆,冲回侄女院子,那麻婆早已上吊了。
  看到这,姜王妃怎么不知这都是真的了,她瘫坐在地上,不仅郡王府完了,她娘家姜家也完了,看到跟进来的儿子,姜王妃大哭,说她害了儿子,是她执意要给儿子娶娘家侄女,谁知道她是个祸害。
  周亦然也没去搀扶母妃,自己踉跄的走了,如今府里乱套了,大哥不知惹了什么祸事,长英的丑事幸亏皇上给捂住了,可是自己的媳妇竟然敢混淆皇家血统,完了,一切都完了。
  扶着树干发呆的周亦然,恍然看见谢七娘子在梅花树下,莞尔一笑,扭头走远,周亦然手紧握,使劲砸向树,他不配,他不配拥有那朵幽兰。
  京里到处都在传,姜王妃侄女无法生育,太医检查了,那年她趁着回娘家之际,抱了她兄长一外室生的儿子,之后那外室被灭口,八皇子是做梦梦见祖宗告知,就拐去了江南,找到一些证人证据,这才耽搁了这么久回京。
  姜家大厦瞬间倒塌,这等之事,肯定是抄家灭族了,郡王府没法灭族也是终身圈着的下场。
  郡王世子的事情也审完,他在晋阳发现一铁矿,占为私有,已经秘密开采了一年,朝廷规定,铁矿属于朝廷,发现就得交公,不准私自开采。抓住以谋反罪处理。
  郡王世子也是悔恨万分,那个铁矿是他的小煤矿里发现的,他只是想偷着开采三年,赚点银子就交公,到时说刚发现的,没想谋反,只是为了赚银子,他父皇就是个无能的,没法给儿孙谋出路,他不多赚银子留给儿孙,难道将来坐吃山空?母妃又偏向二弟,到时分家时肯定不公平,他本来就提心吊胆的,想等年后就报给朝廷,谁知就这俩月就给暴露了。


第930章 畅想
  外面沸沸扬扬的郡王府和姜家之事,谢府虽然在府里呆着没出去,也都知道了。
  太夫人是在府里痛快的一阵骂,可算是出气了。
  侯夫人是跑来和苏氏八卦,多年了,京里都没有如此惊动过,都集中在这一个月了,先是岭南水匪之事,算是好事,京里百姓也喜气洋洋,接着郝家之事,不仅是贪墨受贿,那个黑心妾让京里的妇人拿来当例子,把府里的老爷们一顿的洗脑,接下来郡王府的私自开采铁矿,劲爆的是混淆皇家血统。
  妇人们对这个更关注,皇家血统都敢抱个野种冒充,那么下面府里的要是也遇见这事,咋说得清是不是自家子孙?
  侯夫人来八卦,京里有个府上也有个这样是回了娘家后发现怀了,路远只好留下生的,这事一出,那夫家就怀疑了,那个妇人是闹得要死要活,要以死明志,让夫家拿出证据来,不然就去要闹到京兆府,吓得夫家不敢再说,但也私下派了人调查。
  幸灾乐祸的侯夫人说道:“该!让那些男人们打着子嗣的旗号再纳妾生子,就说我,没生儿子吗?三个嫡子,可侯爷不照样找了妾生了七郎,幸好七郎老实,娶的亲是许家的,也是守礼人家,嫁进来没添过麻烦,不然我老了老了还得受庶子庶媳的气?就说太夫人,侯爷和三弟能气她多少?还不是死了的二老爷气她最多?”
  苏氏笑道:“不都是说多子多福吗?就怕孙子少了,庶孙也是自己的孙子,不过也是,谁都怕个万一,儿孙多了是好,那就得家规严不说,还得靠个人良心了,这么多人家都有妾,有庶子,怎么郝家摊上了黑心的?别的我不敢保证,要是我家老爷绝不会这么纵容一个妾室,没当家的给她撑腰,她敢这么猖狂?”
  侯夫人开始听到前面心里不得劲,不知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