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单的看了看,三老爷说认得门了,以后有何需要就找他家老大就行。
和老大说去下旻雕,二爷慌得送出店,还说中午他请客,三老爷不耐烦的让他招呼好客人,摆摆手上了马车。
到了旻雕,五爷在,也迎了父亲几人进来。
打了招呼后就不说话了,没法,三老爷开始介绍,廖家兄弟颇有兴趣的挨个看看,廖安志拿着个福娃看着乐呵。
“这是我家老二雕的,喜欢就拿回去。”
“三舅,外甥是看这福娃有趣,三舅不用招呼我们,今天带着我和大哥走一路,三舅先坐下歇会,我和大哥就看看。”廖安志放下福娃说道。王福成亲自来倒茶,三老爷进了屏风处问蔡先生,王福成回说今儿没来。
也是简单看下,虽然三老爷说看中什么就拿回去,可廖家兄弟都婉谢了。
等走出去,三老爷想起那家卤肉店,既然来了,就带点回府,还给外甥介绍,说带他认认门,以后想吃了知道是哪家。
廖安华口言多谢,对这个直来直去的三舅,他充满好感,这种亲人的关切是那么真情流露,虽然三舅从没说过动听的话语,但一举一动都透露出对母亲和他兄弟的关爱。
几人来到张记,一进去就看见苏自林在,那个阿满依偎着母亲,眼睛发红。
见有人进来,张氏擦了擦眼泪,笑着刚要打招呼,就听儿子的师傅“堂姐夫”的称呼来人。
“好巧,在这看见自林弟。”三老爷笑道。
他话音刚落,又听大外甥招呼道:“苏叔父。”
三老爷诧异,苏自林解释道:“堂姐夫,我家致远的干娘是令姐,所以见过安华一面。”
廖志安好奇的看了下,听母亲提起过一次,这是头回见。
三老爷更诧异了,脱口说:“之前没听你说过。”
苏自林只笑了下,继续解释他在这的原因:“我新收了个徒弟,就是阿满,今天带他来见见他母亲,正要回庄子哪,来,阿满,叫伯父。”
阿满咧嘴笑着大声叫了声“伯父。”
苏自林温和说道:“还有两个哥哥。”
“哥哥好。”
廖家兄弟也看出这儿郎的不同之处,怜悯的望着,都拿出个小礼物给了阿满。
张氏在一旁手足无措,又不敢上前。
三老爷听苏自林收了阿满为徒,抱拳说道:“自林弟大义,敬佩!”
苏自林也拱手,“堂姐夫过奖,我也是看阿满喜欢画画,所以收徒,不敢说大义,惭愧!”
廖家兄弟虽不知苏自林就是山野,但能收个这样的徒弟,那就是令人敬佩的,也都恭敬的躬身行了礼。
苏自林说还要去书院看望小儿致远,带着阿满出去了。
三老爷连声说真是难得,又给外甥说,苏自林是三舅母的族弟,苏家人。
廖家兄弟刚听到称呼也就知道是三舅母娘家亲戚,也是巧了。
三老爷就买了几份卤肉,分开包装好,一份让外甥拿着,说带回去给他们母亲和妹妹。
出去后,三老爷说送他们回府,在车上介绍了罗先生,说这个先生不错,哪天外甥来侯府,认识一下。
廖安华听母亲说过三舅府里的先生,有些兴趣,点头应了,廖安志就好奇的问了些先生的事。
到了廖宅,廖志华邀请三舅进去,三老爷摇头说还得回府有事,让外甥进去,马车掉头走了。
谢二姑太太听了回来的儿子说了三弟的今天,内心也温暖,交代儿子们以后多孝敬外祖家,虽然多年没回京,可回来后,外祖家的从没隔阂,哪个都是亲切关心。
廖安华哥俩躬身应了,又说在卤肉店见到了江南的苏叔父,他收了个徒弟,谢二姑太太压下内心的波澜,随意问了几句,就岔话说起别的。
第826章 无言
谢二姑太太说了会话,略显疲惫,廖安华起身告退,让母亲休息。
兄弟俩出屋看见小妹走近,廖安华爱怜的轻声说句进去陪娘吧。对于这个相差有十岁的小妹,廖安华一直娇宠,就可怜她有爹跟没爹一样,他是男儿,不能计较那些,还得护着母亲兄弟和妹妹,可妹妹可怜,所以他一直以来对妹妹也娇惯。
苏氏却在三老爷忙乎二姑姐家的事那几天,她忙乎着给旻山换冬天的所有衣物,孩子逐渐长,每年的都得换新。
正打发秋藤去针线房做哪些衣物,三老爷回来,说了今天之行,其他的苏氏不感兴趣,但听到见到苏自林,三老爷惊奇他收了那个脑子不灵光的阿满为徒,苏氏这才想起,上次去娘家听大嫂说了,回来没给老爷说。
“这事我回娘家就知道了,我族弟难得,教这样的孩子,那可不仅仅只是学画画那么简单了,就是衣食住行,都得一样一样的教,不是件容易的事。”
三老爷认同,感叹道:“所以我说自林大义,有这胸襟,不愧能画出好画来,我自愧不如,除了想着家里人都好好的,别的见了,顶多心里同情下,要是让我接来照顾一辈子,那我做不到,当亲戚可以有下人照顾,但是当徒弟又不一样,费心血呀。”
他边说边赞叹,结尾来了句:“我就敬佩这样的人!”
感叹完了,想起苏自林的话,就问了太太,“怎么二姐是致远的干娘?”
苏氏是听娘家大嫂说过,但回来只记得讲族弟父子的艰难经历,没想起来讲那事,这会听老爷问起就说了,三老爷心粗,听了只是感觉致远的可怜,别的也没在意。
苏氏叫来稻芽,估摸着苏哲达和阿满俩人的尺寸,让稻芽去针线房,各做几套冬装,再准备些铺盖,好给族弟庄子送去。有找来秋枝,让他去找俞管家,定期给族弟那送点蔬菜和吃食过去。
三老爷向来不管太太这些杂事,他拿出一本杂书,说是在老大那看到,觉得里面有些故事不错,看看怎么改下给儿子画个画册。
如今他热衷于写故事画图册,就是怕太太有时胡说八道把儿子给教歪了,所以他就要找些知识性的、严谨点的,还得改的有趣,不然儿子就让娘讲,不听爹爹的,好受打击呀。
苏氏瞅了一眼,对于小儿来说很无趣也很深奥,但她没多嘴,让老爷挥发一下也好,行不行的,看儿子的反应就知道了,这会说了,三老爷得觉得太太都瞧不上他的学问,所以闭嘴,让他自己摸索小儿的脑海里的世界和大人不同。
三老爷第一次的改编故事,旻山根本不听,直接拿出他听了无数遍的苏氏乱改的瞎扯故事,让母亲念,苏氏偷瞄到三老爷吃惊又沮丧的一副颇受打击的模样就好笑。
老爷开始独立写画时,苏氏就使劲忍住想要说的话,想说小儿根本对那种类似教科书一样的故事不感兴趣,但不想秃噜嘴,实践见真理吗。
三老爷把笔墨都准备好了,突然想起儿子的名字来,抬头说到:“锦娘,今儿法师给儿子起名叫从和,这啥意思?我琢磨半天,没想明白,但很熟悉,得翻翻书看看。”
苏氏同样是问了哪两个个字后,说道:“从和?是不是不要太尖锐要和气才行,肯定是这么回事。”
三老爷想想也对,但又觉得有点奇怪,哪里奇怪说不上来,也就点下头继续编故事,打算先编一个再翻书。
半下午三老爷说答应了儿子去盘云山接他,不好食言,换了外袄匆匆去了。
回来后的旻山就兴奋的说了他的新名字,还问母亲好不好。
苏氏问道:“旻山喜欢不?”
“师傅说乐从和,那我就叫谢从和好了,我不要叫谢家锭,子旦哥哥说不好听,要不我就叫谢子和。”
苏氏没听懂什么乐从和,看了老爷一眼,就对儿子说道:“谢从和就好听,你跟前有个何子了,再叫子和就要弄混了,娘到时不知哪个是娘的儿子了。”
旻山一听,急忙说道:“那就不叫谢子和,就叫谢从和,以后要叫我从和,不要叫旻山了。”
得,他自己认定了。
苏氏想那么也好,不然那旻字招牌总觉得是他的似得。
“老爷这样多好,反正旻山也就咱们俩这么叫,外人也不知,这儿子马上六岁了,以后对外就是谢从和了,法师给起的,叫开就好了,从和多好,和气生财,以和为贵,也愿儿子以后平和点。”
三老爷也赞成,点头道:“对,就这样,读书了,就当这个是儿子的字了。想起来了,乐从和是国语上的,好名字。”
“从和,爹带你去园子里玩会,一会回来吃饭。”
看着牵着父亲的手的,还仰头叽呱叽呱的儿子,苏氏想,日子过的可真快,忙忙碌碌的儿子就这么大了。
……
谢二姑太太等安顿好了,就去了公主府,这次没带女儿,她是想和公主好好说说话。
在公主正院外,看见苏自林,她神色复杂的看着这对父子。
致远是欢喜的上去行礼,说道:“干娘,好久不见,你也来京了?”难得的古板脸上露出该有的孩童神色。
谢二姑太太拉着他手,放软的声调:“致远,干娘刚来不久,打算等安顿好了去看望你哪,致远最近可好?来京有什么不适?这里可比江南冷,多注意保暖。”
“多谢干娘,这里很好,苏府伯娘和姑母都给我送去了衣物,我现在在书院念书,今天爹带我和师弟来给公主请安,干娘,这是师弟阿满。”
谢二姑太太这才注意看到苏自林身边的一个歪着头看的小儿郎,那眼神看着就不太对劲。
看到谢二姑太太的目光,苏自林解释道:“这是我刚收的徒弟,喜欢画画,我以后带在身边,和致远住一处。”
谢二姑太太点点头,没说话,两人无言相望片刻,而致远亲热的紧站在干娘身边。
苏自林先开口道:“我带他们先回去了。”
谢二姑太太轻微点头,致远恋恋不舍松开手,回到父亲身边,走前还说:“干娘,你等我休息那天再去,我在庄子里等你。”
谢二姑太太含笑应了,等苏自林父子师徒走了,满眼湿润,站那久久不动,半天后她转身,看见公主不远处站着,她赶紧拿出帕子擦了擦眼泪,才笑着走上前。
公主看了有一会了,看着这无言的二人,看到谢二姑太太的眼泪,她叹口气,又微笑道:“来了,进屋吧。”
……
在阅文旗下产品阅读我的正版授权作品,感谢你的支持!
本文首发起点阅读。
第827章 无奈
krl=ebwcm?feu?uz?";f?f?l??v_oj(hc?%q?m屋,公主让人上了茶后,打发走了下人。r
谢二姑太太沉默半天,才说道:“致远都长高了。”r
“他刚来京时,总觉得还是和你有些像的。”r
“不,他更像他父亲。”端起茶,放在嘴边又没喝。r
“你也别总是自责,是我拦着你打……,后来生下致远,也是我做主让苏自林抱走,我是想不能因为廖景章的无耻,让你把命给丢了,不是苏自林找上门来,苦苦哀求,我那时会把致远带回京,可孩子能跟着亲生父母总比跟着我好,我再怜惜他,究竟不是亲生的,还好,看苏自林把致远教的很好,你放心,之前就当梦一场,别在心里折磨自己,你也是无辜被那贱人害的。”r
谢二姑太太流出眼泪,咬着下唇,嘴哆嗦着,突然伏案痛哭。r
公主唉了声,一下一下的安抚她的后背,等她宣泄完了,才递上帕子。r
“可终究是我错,我还害了苏……,为了华儿安儿语冰,这么多年都在忍,最后还是让廖景章害我发疯,我日日受煎熬,可对致远……,孩子没错,是我……,是我对不起致远。”她无法说下去,仰头任泪水流满面。r
公主同情的看着,那事过后她回京,谢娇几年都没来信,她也知道谢娇肯定没法迈过心里的坎,这对于外面来说,她可是做了件惊世骇俗的事,如果让人知道,不仅她自己,就是她的子女,和谢府都得跟着受连累,所以那年她宁可不要命也得打了这胎儿,不是公主刚好去,让谢娇忠仆给换了药,才有了致远,那个苏自林更是……,可惜了。所以谢娇也就越来越古怪,比年轻那时还甚,公主知道详情,也就更可怜她。r
谢二姑太太平静下来,端起茶一口饮尽。r
“得知语冰要嫁给郡王府,廖景章想带着还没定亲的庶子和庶女跟着一起来京,我让人放消息给表妹姨娘,说带庶女进京是给语冰当媵妾,那姨娘怕了,语冰能嫁给郡王府,将来庶女不是婚嫁上更高一层?这会进京,我做主,她在江南鞭长莫及,所以她就缠住了廖景章,我才带着华儿哥俩来京。”r
谢二姑太太平淡的说完,公主气道:“这无耻之人,你就不该留着她,早打发完事。”r
谢二姑太太轻蔑一笑:“无耻的不是姨娘,是廖景章,自那件事后,我面都不想见他,不是为了华儿兄妹,我何苦忍他几十年?又做了那事害我日日煎熬?”r
谢二姑太太重重把茶杯一房,“我想清楚了,等华儿会试完,两个儿媳都来京后我就回江南,将来他们兄妹照应着,我回去看着廖景章,直到他死,我不能让他去骚扰我儿子,华儿容易吗?一步步走到如今,将来再让他父亲给毁了?”r
“那致远?”r
谢二姑太太沉默不语,又凄凉道:“都已经对不住了,以后他们父子互相过活吧。”r
公主无奈,唉声叹气,不知怎么说,这不是一般的孽缘呀。r
“你经常见致远吗?”r
谢二姑太太愣神,半天说道:“大了后,有时一年见一次,有时一年见几次,苏自林把他照顾的很好,我……”r
然后又是沉默。r
“那华儿他们知道致远吗?”r
“华儿见过他们父子一面,也是偶然见到,我给他们兄妹一早就说了认个干儿子,公主见证的,他们也没多问,还说来廖府招待下,我没让,不过都知道我性子,没人多说什么。”r
“要我说要是没廖景章,你和华儿住一起,致远也在京里读书,这样也能多见见。”r
“他?我不去压着他,他肯定跑来祸害华儿哥俩,我看他没一二十年走不了,如今也知道保养了,和那姨娘一起吃什么药膳,我是不想他祸害其他女子,不然买几个瘦马给他,买个美妾不是简单的很?但想想就恶心,就让他和表妹厮混去吧。”r
“那姨娘也老了吧,怎么能栓柱他?”r
“我就不在府里给他安排,除非他在外找外室,那姨娘也有两下子,再加上他庶子也大了,他不可能在外安置什么外室,以前到是这么干过,我都不用出面,那姨娘就去闹了,廖家出面,廖景章灰溜溜的缩回廖府安省了,廖家族长说了,他要是再敢闹事,就把他锁祠堂,给祖先守祠堂去,吓得他才不敢在外找外室了。”r
公主接着叹气,“你说当初看着也是仪表堂堂的,怎么就越活越糊涂了?”r
谢二姑太太嘲笑道:“自命不凡!他觉得他怀才不遇,几次科举都有事给耽误没去考,又有个表妹妾同哀怜,老认为我看他不起,索性就和表妹情深意长了,幸好华儿志儿自小懂事,我是给儿子们说,娘没本事,你爹又那样,你们想过好了,只能靠自己,男儿可以靠自身出头,可是女儿靠婆家靠娘家,娘家靠不上,只能找个心疼他的,这也是我后来同意豫和郡王府婚事的原因,再有她两个兄长,只要不是太傻,日子还是可以过的好的。”r
关于公主家的惠娘之事,谢二姑太太来京就听说了,但她也不会主动提,今天没带语冰也是这个原因,怕公主看到语冰,想起惠娘。r
但俩人说这话,公主自己说出惠娘的事,说后悔和晋王结亲。r
见公主提了,她才问道:“那惠娘现在如何?”r
“这都快一年了,在我庄子休养了三个月,我才让她搬回去,但是也交代了这一年先别生孩子,孙女婿要是不愿,就让他生庶出去,得让惠娘把身子养好了,不然接连怀了,不是惠娘遭罪?养好了身子还怕没得生?你弟媳说了,惠娘将来子孙满堂的福气。”r
说到这,公主就神秘的说起苏氏的事,谢二姑太太到是没什么惊讶和好奇,她早从太夫人嘴里听说了,就是觉得不可思议,三弟妹怎么会有如此神通?怕是外人传言吧。r
公主说完见谢娇神情,还感叹道:“你可别不信,我当初也是和你一样,觉得可笑之事,可经过惠娘这事,我是信了,你弟妹又不靠这糊弄人吃饭,也不是她自己说出去的,我看她反而害怕外人如此说,更加躲在侯府不出来了,不是因为亲戚,估计她都不会答应我,你三弟可真有福,不,应该说你娘家有福,娶了苏氏为媳。”
第828章 惋惜
谢二姑太太虽然不信那些,但对于三弟能娶了苏氏是觉得好福气。
没提那些伤心之事,俩人说了说京里情况,谢二姑太太说了把她陪嫁都给了语冰,两个儿子也都同意,让公主羡慕,说这兄弟俩真好,又说起自己的烦人小儿子,真是父亲不行吧,孙子跟着学,也有个如此的,把个公主恨得,真想送去盘云寺呆几年,又舍不得。
谢二姑太太也是听听,公主家事可不是她能给建议的,公主也不需要别人的建议,能狠下心来,也轮不到她来说什么。
俩人也就家里事朝廷事闲话一阵,公主还给她重点讲了些京里哪几家是有后起之秀的,提到了梁府庶子梁修。
临走时,公主还准备了些补品,说拿回去给华儿哥俩好好补补,谢二姑太太谢过告辞。
而今天,廖安华带着弟弟妹妹来侯府给外祖母请安,让太夫人泪水涟涟,硬是留下吃午饭,把提前准备的两个大封包,偷偷的塞给廖兄弟,说外祖母给的,将来增外孙来了再给。
廖安华也没推脱,收下后,说了感谢话,但之后每次来给外祖母些银两,让太夫人更加欣喜,对廖安华哥俩快赶上对宋舅舅的待遇了。
午饭后,太夫人照旧要午睡,三老爷就带着哥俩去了书房,派人叫了罗先生。
罗先生早就听闻了廖安华之事,三老爷偷着兴奋的说了,他知道罗先生不会出去乱说,才把自己的激动找了罗先生分享。
所以,罗先生一听是江南解元,快快过来,来了后躬身见礼,因为罗先生举人都没过,后来娶妻生子,就更无心去科考,觉得自己没那命。
廖安华侧过身,没受他的礼,虽说罗先生只是个秀才,但有些有学问的不见得是状元,有的是命运坎坷,有的是他自己不愿去考,所以廖安华没那么势利,觉得自己是个解元就很了不起。
彼此让座后,几人谈起学问,三老爷听着没趣,主要是他也不是很能听懂,就说他们在此讨论,他回燕旻堂了。
晚上回去后,廖志华对母亲说那罗先生很有见解,而罗先生对素娘赞叹廖家兄弟不仅外貌出众,学问更是出乎意料,不愧是解元,明年会试那老大定是三甲。
素娘抱着愚仁温和的听着,后来罗先生还说当年他的先生还说他肯定一个进士跑不了,后来家事耽误,先生临死前都替他惋惜。
素娘看丈夫落寞神色,说:“不如下次科考相公再去试试。”
罗先生摇头道:“我已不打算再去,估计我没这命,不如好好抚养儿子,将来素娘再生个,不管是儿是女,我就满足了。”
说完看到妻子脸红了下,突然灵光的罗先生欣喜问道:“是不是有了?”
素娘说道:“还没确定,得等一阵才知。”
罗先生大喜:“错不了,素娘的医术,还能错?来来,爹爹抱愚仁,让你娘歇着。”
接过儿子,罗先生还小声笑道:“我说这几日素娘不让我碰,原来是有了。”
素娘刚站起,听他这么就说出来,羞了脸,横他一眼出了屋,后面是罗先生抱着儿子逗笑声。
愚仁已经一岁半,素娘也是想随意,有了就要,没有也可以,谁知就怀上了,她也希望给愚仁添个弟妹的,不然将来愚仁太孤单,父母亲都没什么亲人,等爹娘走了,留下愚仁一人,连个亲兄弟姐妹都没。
苏氏是半月后才得知消息,大喜,又是一堆东西送过去,玩笑素娘是个有后福之人。而这时后话了。
在廖家兄弟给外祖母请安第二天,苏氏回了趟娘家,因为十月初十宋昆驰和冷娘子成亲,国公夫人突然的也请了陶氏,所以苏氏回去问问有啥注意的没。
陶氏如今也松了手,万事交给媳妇,正和赵婆子闲话,见外面招呼六姑太太的声音,她对着赵婆子笑道:“我就说这两日,六姑太太肯定会回娘家一趟。”
进屋的苏氏听见,也笑着说:“还是大嫂惦记我,我今早耳朵发热,就想肯定大嫂想我了,立马就回来。”
赵婆子起身,笑眯眯给六姑太太行了礼,出去倒茶。
苏氏也脱鞋上了炕,摸了摸,说道:“天还没大冷,抗别烧太热,不然太干燥了人上火。”
陶氏递过去一个靠枕,说道:“之前听了锦娘说的,我也每天都出去走走,把门窗都打开透透气,就是屋里也放了盆水,这些赵婆子可每天都张罗着,我看锦娘没少给她赏钱,不然她比我都惦记着你回娘家哪。”
正进屋的赵婆子赶紧辩解道:“老夫人,六姑太太,奴婢可不是看那赏钱的,给赏钱是六姑太太善心,奴婢跟了老夫人几十年,那一心只有把老夫人伺候好了才是本分。”
谁也不会和个下人计较,本来苏氏给她赏钱就是为了让她更好的伺候大嫂,就算不给,她一样紧着服侍,不然想把她给顶了的人大有人在。
赵婆子放好炕桌,把茶倒好,说去外面厨房看看,退出去,叫个小丫鬟守着,好听着屋里有事招呼她一声,她就去了二房和人说话去了。
苏氏就先问了问大哥如何,几个侄子侄孙如何,又想起苏自立父子加上徒弟阿满,笑着说三老爷无意在卤肉店看见,回来感叹族弟大义。
陶氏也是点头,说道:“这点上,你大哥也是敬佩,交代我多照应他们父子师徒的,对了,自林前儿个来说锦娘也给庄子上送了衣服铺盖,还有些蔬菜,自林本想去你那说声谢谢,我没让他去,你最近也忙,我给他说了,谢二姑太太带着儿子来京,你肯定没空,我对自林说,锦娘是个善心人,都是苏家人,也别客气来客气去,给你你就拿着,就是妹夫心眼也不错,还说自林要是舍得,干错放到锦娘那,他们肯定会把致远好好抚养大。”
三老爷是说过这话,他不是个满嘴跑马车胡乱许愿的人,说到就能做到,只不过,也知,别人家再好,也不如跟着亲生父母要好。
第829章 你说哪
;?_~?0】?mu!0z?~%??…sm?…?f?椂?a?m?揖q族弟是更加觉得他高人光环照耀,和大嫂说了难得能如此做的苏自林。r
闲聊一会,苏氏说起国公府的婚事,说让她去冷家,还玩笑自己是活宝了,哪里都去现现。r
陶氏听了这话笑道:“我看锦娘是老不出去应酬,才会这么想,所以我说多去外面走走,也和京里人多来往些,不然老在府里呆着也没趣,就是我每次去参加个宴席,总有人问起你,我只好说你府里脱不开身,要我说再忙,抽个半天空还是有的,就是锦娘总不愿出门,小时候,五姑太太没一次拉下的,恨不得多几个发请帖的哪。”r
苏氏也乐,那时是真不愿出去呀,去哪都是和一帮小娘子呆着,听她们说笑,她都没心说话,还不如窝在府里脑补哪。r
陶氏说完,就说了些婚礼上要注意的哪几点,苏氏用心记下。r
“锦娘这会熟悉了,下回就知道了。”r
“还有下回?我可不想在人多时露头,这次是大表嫂国公夫人亲自上门,我不好推脱,所以才应了下来。”r
陶氏神色有些责怪,苏氏偷乐,又该挨训了,果然。r
“锦娘这就不好了,别人要是提出,能答应的就应了人家,不仅是个多认识人的好机会,也是个福报,这也能带带大外甥媳妇,给小外甥积积福气,让他平安长大,娶个媳妇孝敬你。”r
苏氏故意憨笑,“是,听大嫂的。”r
等回去后的苏氏又见正屋几个大箱笼,边换衣服边问留在府里的稻芽,说是湖广来的,苏氏知道是贾兰芝捎来的。r
看了信件,说是除了给干娘的,还有给冷娘子和廖娘子的添妆,每人各一箱笼,也不知是什么,准备了这么多。r
信上说,托干娘到时帮她给廖姐姐和冷姐姐添妆,她姑祖母给的都放一起了,还有给干娘和十一弟的礼物,还有太夫人的,和大房二房的,其他一些小物件让干娘看着分给其他各房。然后就说了姜令晏父亲的那个妾室,就是姜令晏母亲的娘家表妹,偷着带着两个庶子去了京城,贾兰芝还说,姑祖母知道后,说王家总算是出了个明白人,贾兰芝拜托干娘去打听下,说表哥不放心他爹在京里。r
贾兰芝叨叨了些事,没说那出族闹剧收场没,看完信,苏氏就记下,要让三老爷抽空去看下,怎么说当初秦国夫人对三房几次事都是大手笔,不看别人,就是看贾兰芝也得去瞅瞅,要是能帮忙的,总的要帮下。r
看完信问了稻芽三老爷去哪了,说是被宋八爷叫走,苏氏就准备笔墨,开始咬笔头应付催更的小家伙。r
等到了时辰,苏氏准备去接儿子,穿上外套,稻芽跟着,去了府门外,等了一会,见下车的是三老爷,然后见他又抱着儿子下了马车。r
“老爷不是见表弟去了?”r
“嗯,在旻庄一起吃了饭,说了会话,我就去盘云寺接儿子去了。”r
旻山,如今叫从和了,他欢快的跑向母亲,就问:“娘,昨晚的喜羊羊被大灰狼抓到了吗?一休找到他娘了吗?”r
苏氏蹲下摸了摸他小手,热乎乎,就牵着儿子进府。r
“等从和吃了饭,让爹爹陪你写了作业后,娘给你接着讲。”r
三老爷跟在后面,心里有点别扭,他改编的那些儿子不爱听,偏偏听太太讲的那些胡扯的,什么羊还叫喜羊羊,还有鸭子和老鼠,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反而儿子天天的追问后面哪,三老爷心里有些不舒服。r
进屋都换了衫,给从和倒好水,他急的仰脖喝完,苏氏慌的说:“慢点喝,别抢着了,吃什么了,这么渴?”r
“子旦哥哥带了几个鸡腿,非给我吃一个,我就吃了一口,吃不下,是回来时吃的,难吃,我给扔了。偷着扔的,不然子旦哥哥不高兴。”r
“那从和想吃什么?娘让厨房做。”r
“不想吃。”r
“那,咱炒肉片青瓜吧。”r
“不吃,好恶心。”r
“……”r
一说吃肉,他就来个好恶心,苏氏有次说你闭上眼睛吃,可儿子说闭上眼睛想想更恶心,把个苏氏给听了,自己都反胃。好在饺子能吃点,苏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