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聂叶氏快人快语,满场都是她的笑声,等廖家兄弟进来拜见各位,除了谢府和公主,其他人也都一愣,聂叶氏夸张的说道:“谢姐姐把儿子藏的好,要早带京里我就和你结亲家了。”
刚介绍了白家姑太太是二姑太太的亲家,她虽和聂叶氏不熟,但谢娇能请来,肯定是熟人,又见她如此活泛,也知这是借着玩笑夸赞廖家兄弟。
所以白家姑太太也玩笑说道:“你可晚了一步,这可是我女婿,谢娇次子是闵家女婿了,谁叫你不早一步去江南的?”
“嘻嘻,谢姐姐要是要告诉我她有这出色俩儿子,我肯定早跑去了。”
大伙都笑,谢二姑太太见儿子的不自在,就找了借口让他们退下了。
第821章 抱子回京
常宁公主挨着谢二姑太太坐着,趁她们说笑没注意这边,小声说道:“你也算有儿孙福,就是那个小的,我也见了,是个好学问的,可惜我府上没合适的,不然岔辈了我得招到我府上来。”
说完见二姑太太脸僵了下,常宁也知不该在这时提起,忙说道:“你也别耿耿于怀,是我替你做的主,好了,下回你去我那咱俩再说,今儿见了华儿安儿,比年少时更出色了,难怪柴家闵家老早就盯上了,不说这学问,就是这相貌也是一等一,真真是俊俏。”
谢二姑太太抿嘴笑下,看到郡王妃拉着语冰说话,常宁顺着看过去,笑道:“她可算是占便宜了,她的霸王儿子娶了你家女,等明年她不乐死?定会好好待这个媳妇的,定了成亲日期吗?”
“定了,十月二十,我回来第二天就去了豫和郡王府,时间是紧了点,也是没法,事情都赶一块了,我还得操心明年的会试,那天去了你那,急匆匆的,好多事也没法细说,过阵子吧,我再去趟公主府,有好些话也要和公主说。”
这时国公夫人凑过来,俩人才打住说悄悄话。
酒席是府里安排的,一些江南菜肴,让吃惯北方口味的女眷都觉稀奇,连连夸口。
候夫人坐在太夫人旁,忙着服侍,苏氏挨着国公夫人,顺便服侍下,国公夫人就夸堂姑有福,看两个儿媳多好。
太夫人那是那是的,归功于她的教导,众人都奉承着迎合。
都是女眷,廖家兄弟就没出现,等人走时在门口挨个微笑送客。
周边街坊,管事的早已送过去了入宅礼,对方也送来了乔迁之礼。
谢二姑太太算是正式安宅入京了。
九月二十五,宫里给八皇子嫡子办满月,谢二姑太太是亲姑母,自然也在邀请人员里。这次太夫人忽略大姑太太,候夫人更装糊涂,没人通知宋谢氏。
谢二姑太太回来后就得知侄女生了嫡子,但她也不能随意进宫看望,就等满月和娘家人一起入宫。
苏氏和候夫人世子夫人拥着太夫人到了宫外,谢二姑太太已经等在那,几人递了牌子,宫人领进去。
先去给皇后请安,宫里有身份的嫔妃都聚在椒房宫,还有先到的几位诰命夫人。
太子妃带着其他五个皇子妃殷勤围着皇后。
谢府女眷先给皇后请了安,又给几位高品级的宫妃、皇子妃见礼。
然后是诰命夫人互相见礼,谢二姑太太目前是白身,她给每位都得恭敬行礼,姿态谦和,规矩到位,没见过她的四下打量一番,听了太夫人介绍,得知是八皇子妃亲姑母,难怪没有品级也跟着入宫。
姜太妃也来了,热闹中公布孙子要娶谢二姑太太嫡女之喜事,众人齐声道喜,同时又高看谢二姑太太几分。
没一会有身份的诰命也都陆续来了,武陵侯府韩夫人也由媳妇世子夫人搀扶进来,孟薛氏、常宁公主都到了,聂叶氏身份不够,没来,和谢二姑太太相熟的都拜见皇后嫔妃后,和她热情招呼。
等八皇子和皇子妃抱着儿子进来,众人首先都去看皇子妃,比成亲那会稍微丰韵些,脸色红润,五官柔美,仪态大方。
皇后首先接过孩子抱着,让太夫人看看,太夫人激动万分,说长的真好,真像八殿下。
这回她没犯糊涂,说像她娘家宋家人,还没糊涂到家,知道在皇后跟前不能乱说话,让候夫人和苏氏松口气。
其实这是二姑太太提前交代亲娘的,就怕太夫人在宫里犯糊涂乱说话,听的太夫人气的直给女儿翻白眼,真当你亲娘那么傻?平时在家那么说,是怕你们忘记宋家亲舅,我当娘的才要时不时的找借口提起。
不仅太夫人满嘴夸赞,来的哪个人不会说?口吐莲花,夸的八皇子是越看儿子就觉得是天下无双,唯一美婴儿。
姜太妃问起了名没,皇后笑说大名周航小名方舟,八皇子接着说乳名子安,姜太妃扑哧乐了,说等她抱了曾孙也这么起名,众人都笑着捧场。
姜太妃顺嘴说端和郡王府姜王妃也抱了孙子,她侄女儿媳从江南回京抱着个嫡孙回来了,说完看见谢府人,才觉自己吐噜嘴了,急忙说周越康下月成亲,诸位可得去热闹下。
来者都知端和郡王府和谢府的缘由,更何况牵扯到如今的八皇子妃,都一起帮着姜太妃转话题,问豫和郡王府哪天办喜事,姜太妃是面上笑着,心里暗骂自己,老了犯糊涂,还不如宋太夫人,肯定是和她呆久了,学了她那傻样。
八皇子妃就像没听到那话,笑盈盈从皇后那抱过方舟,说不要累着母后了。
她心里听了姜太妃的是咯噔一下,那梦里姜仪芳因为不能生育,才抢了她生的记在名下当嫡长子,如今莫非又是抱了别人的?江南抱回来的?
天!她这么大胆?敢冒充皇家血脉?
脸上一点没变化的八皇子妃把儿子抱给嫡母跟前,苏氏才看清了孩子模样,比当初刚生时五官更加明朗,虽然熟睡着,但一多半像八皇子妃。
人多吵杂,没一会方舟就大哭,慌得八皇子抱过晃悠,引来一片笑声,有人带头夸哭声响亮好兆头,又是一片附和声。
苏氏一到这种场合就鹌鹑,只能跟着太夫人旁服侍,候夫人是和其他女眷打成一片,顺便推出儿媳世子夫人露脸。
皇后见皇孙哭的大声,心疼的让八皇子夫妻带回去哄着。八皇子妃一一恭敬行礼退下。
关于端和郡王府谁也没再提起,谁也没多留意。只有八皇子妃记在心里。
苏氏暗自打量几个皇子妃,看见七皇子妃长得不像秦国夫人,白静典雅,三皇子妃谦和,太子妃一派大方,其他几个各有品格,相对而看,八皇子妃容貌在几人之上。
这时苏氏才得空打量那安阳公主,见她挨着皇后而坐,眉眼灵活,一笑俩酒窝,苏氏眼神转到一个和她颇像的宫妃身上,估计就是她生母林昭容了,虽看着已到中年,但神情却颇为年轻灵动,难怪皇上最近几年对她算的上是宠爱。
第822章 借戏暗示
回到保和宫,八皇子亲自哄睡了方舟,接过八皇子妃倒好的热茶喝了。
今天八皇子很是话多,问了谢府二姑太太,他头回见,得知有两个舅兄來京,还说哪天有空出宫约了一起喝茶。
八皇子妃笑道:“殿下可别约去看戏就好,听母亲说表哥來京参加会试的,还要接着苦读哪。”
八皇子一听来了兴趣,“那就是举人了?那真不错,到时殿试我可得去亲自瞧瞧,看看舅兄风采。”
“妾身都没见过表哥的,二姑母一直在江南,都说江南好风光,小时跟母亲回苏府舅家,听府里请的戏班子,也有些江南戏曲。”
“哦?眉娘都听过哪些戏曲?”
“母亲爱听戏曲,不过母亲说都是听个热闹,有些戏里都是胡说八道,听那唱腔就是了。”
爱听戏的八皇子更有兴趣了,本来他就觉得岳母时不时会说出妙语来,就拉着皇子妃坐下,非要她说说哪个戏是胡说八道了。
八皇子妃坐下后,还没说就掩嘴乐,急得八皇子说道:“好眉娘,说来听听,放心,我不会再学给母后听了。”
原本就是要用这当话引子的八皇子妃就说道:“母亲当初看那西厢记,就说肯定是穷酸文人写的,哪家大户小娘子身边不是跟着几个下人伺候的?就是在内宅最少两个贴身丫鬟跟着,要是出门,更是丫鬟婆子一堆,怎么戏里就来来回回一个红娘?母亲还说,又不是街上卖烧饼的,出门就见到外男呀。府上来的亲戚或者是世交府上的儿郎,没必要的,小娘子也不会去见,内宅想进个生人哪有那么容易,妾身那时小,也不懂,就听着,母亲还说,没有订亲就花言巧语的可不能信他,哪怕是亲表哥,这种人就是靠嘴哄骗小娘子,将来翻脸才不会考虑是不是亲表妹,那种人最不可靠,正经男子要是真中意哪个也肯定是让家里让长辈出面。”
皇子妃早已知道殿下的追妻之路,就用嫡母的话侧面的夸了句,把个八皇子听得心里美呦,还是岳母了解我,可不是吗,我就是苦苦哀求父皇母后,没敢唐突佳人一句,幸好没,不然岳母肯定不会把眉娘嫁给我。
“说的好,就是这个理,那个戏,我也曾给母后说来着,说一个丞相府上就这么乱七八糟的?”
看到八皇子满脸得意的点头,皇子妃知道说到他心里了。
“还有个戏,母亲就说更好笑了。”
没说完八皇子妃就笑个不停,八皇子急得直问,想听听哪本戏让妙言的岳母觉得更好笑。
“有个王府上嫡妻连生两个小娘子,嫡妻妾室都有身孕了,可嫡妻就怕再生个小娘子,就让娘家姐姐给她准备找个男婴,把刚生的女儿给换了,母亲说,都是乱来,偌大王府,别说正室产子,就是个妾生子,里外多少下人侯着?内宅哪有没事乱走动的下人?换孩子,当府里是戏园子呀。”
八皇子奇怪了,他怎么没看过这戏的?
皇子妃解释道“妾身也没看过,是听母亲说的,母亲说她小时候听来的,听了还问外祖母刚生的小儿是不是不会哭呀,不然两个小儿哭声别人不就发现了吗,母亲还说,让外祖母以后多给陪嫁丫鬟好守着她,免得将来被人换了孩子。”
八皇子被岳母的话笑得歪在床榻上,不敢大声,怕吵着了里屋睡觉的儿子。
“母亲说后来那亲女给卖艺的收养了,又因为结识了那个被换的儿子,当妾进府,母亲说外面混进来的,看脸就知是不是一家人了,就算不像爹娘,肯定像舅像姑,一家人站一处,是不是亲生的怎么就看不出来?,如果让宋表哥和我四个兄长在一处,只要眼不瞎的,一眼就知道哪个不姓谢。想换孩子,除非不在夫家生产,不是就有行路上,在野外了,在寺里附近产子的戏吗,母亲说,这样才合理吗,在外面生了抱回府,夫家哪里知道是不是自己骨血。”
八皇子听到这联想起刚姜太妃说的端和郡王府的事。
八皇子妃就当没注意到他微变化的脸,继续娇笑道:“这些话本子就不能让小娘子看,看了都学歪了,所以母亲给了妾身好些书,说看书使人明理,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妾身能有今天,万分感激母亲。”
八皇子妃就不再提戏曲,说起了嫡母平时对她的教导,好像刚才说起戏曲也是随意一说。
虽然她怀疑姜仪芳抱个假儿子回京,但她无法说出怀疑的理由,说姜仪芳不会生育,你咋知道?
给八皇子提个醒,这种有混淆皇家血统之事,相信八皇子不会不在意,查清了是误解也好,万一是真的,那皇家不可能容忍。
至于是不是报复梦里的姜仪芳对她的折磨,毕竟只是个梦,没凭没据,也不可能因为如今是皇子妃了就要把她如何,但她要敢抱个孩子冒充皇室子孙,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说者有意,听者也有意,和皇子妃说笑一阵,八皇子出去后去了书房,琢磨半天,想找人去打听,董贵肯定不行,他知道了,父皇也就知道了,找个嘴紧的,还得有人能办事的,刚眉娘说宋家表哥,肯定是宋鹏飞了,听说当了侍卫,得,就他了,明天去找他。
听了八皇子让他打听的事,八皇子还塞给一张银票说派可靠人去江南一趟,宋鹏飞是惊讶的张大嘴,连推脱都忘了。
这个皇子表妹夫是看多了话本子?这么荒唐的事都敢想?那个周亦然媳妇脑子里装的是狗屎?敢混淆皇室血脉?
宋鹏飞点头答应一定保密,找人密查此事,八皇子千交代万交代不能告诉别人走了。
可宋鹏飞是第一个想法问问他爹,又想不行,他爹知道了谢伯父肯定知道,没等找到人出京,那孟焦俩人肯定就在京里闹腾上了。
找大伯父?不行,大伯父太呆,知道了第一个报给皇上,祖父年纪太大,大堂哥国公世子头脑还行,但也得查清楚了再说,看看宋家能在这事上得利不。
宋鹏飞想明白了,就开始琢磨怎么去查这事。
第823章 大手笔
谢二姑太太从宫里回来后,都没敢多歇,又得准备女儿的嫁妆,除了江南带来的,其他大部分要在京里买,就是陪嫁铺子和庄子都得现卖,幸好走前都让那个魏打听留意。
谢二姑太太想起这次回江南就是心烦,廖景章得知女儿定了郡王府,那是大喜,非得要一起跟着来不说,还要带着他的最小的没定亲的庶出子女,他想的好,想带来在京里给他们结个贵亲,谢二姑太太设了一计,才让那表妹姨娘把他给缠住了,这次没来,要是不赶紧的给女儿成亲,就怕后面那没脸的家伙再跑来,那还不够他闹事丢人的,耽误了儿子会试才是麻烦。但愿那表妹姨娘能拖过会试后。
儿子成才了,廖景章就更得意了,想借着儿子来做老太爷,那就别怪她了,已经害了她一次,让她失态做了错事,让她这十年都活在痛苦中,如今还想再害了她的儿女!如果他敢乱来,她就豁出去,捆也把他捆回江南,大不了她打断他腿伺候他后半辈子,也不能让他毁了儿子的一生,为了儿女忍他几十年,不能让他在这时犯蠢连累儿女,这也是二姑太太能同意女儿嫁郡王府的重要原因,姜太妃不是好惹的,就是女婿也不是个会为了面子就忍让无赖岳丈的,换了其他人家,没准就只会埋怨语冰吧。
谢二姑太太没歇两天,就迅速带着廖安华找了宋八,让他约了魏打听,看了几处宅子和庄子,利索的买了下来,又让娘家的牙婆给买了些下人,江南除了她陪嫁中的心腹,其他都留在了廖家,京里就重新买过,明年两个儿媳进京,自会带齐她们的人手,以后这里就要交给大儿媳了。还好,除了娘家,有白家照顾,还有豫和郡王府也能护着点,她就看住廖景章不犯糊涂,给儿子省点心。
至于别的,已经亏欠,谁让错的是她,无脸给儿子坦言实情,所以痛苦。
廖语冰陪嫁的就去年带来的俩个,另外都是这里买的,陪房也都是。
廖安华来京第二天就去了白家拜见,白家对他也是分外热情,白家姑太太性格利索,和白三太太关系很好,就是和白老太太也有儿时的情份,白老太太是她大伯娘,一直喜爱她,就是她嫁到江南,也有礼节往来。
白老太太是个明理的,不然当初也不会接受谢府三姑太太了,见了廖安华母子,是想起小儿子,心里无奈,相象的姐妹俩,做事性格却大相径庭,可惜了。
过几天谢二姑太太又约了聂叶氏,那是个活泼的人,俩人去挑了很多珠宝首饰面料皮裘,定了些大件成套的贵重首饰。聂叶氏被二姑太太的大手笔惊住了,问了还有宅子铺面,还不算江南带来的陪嫁,这是把廖家都拿出来当女儿陪嫁了?
二姑太太轻描淡写的说道:“我的陪嫁我在江南都处理了,冰儿哥哥说了都给妹妹,好男儿不吃分家饭,妹子需要陪嫁傍身,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不留给她难不成留着给庶出的?”
这是聂叶氏第一次听谢二姑太太说庶出,奇怪问道:“谢姐姐房里还有庶出?”
“哪个府上没有?多个人不差口饭吃罢了,廖家子女,学有的上,有廖家的产业分给他们,我操那心干嘛,想生就生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我的自然留给我亲子女,廖家该他们的也不会少。”
谢二姑太太是想儿子来京定居,将来早晚大家都会知道廖家的那些破事,不如由自己慢慢说出。
“谢姐姐好脾气,我可不行,当初我家老爷是千发誓万发誓不纳妾我才同意和他定了亲,他要是敢有庶出,我就阉了他,我不稀罕,但也别恶心我。”聂叶氏还是当年一样的说话语气,看来夫妻感情不错。
二姑太太笑了下,说道:“妹妹好福气。”
聂叶氏笑容里带着幸福,二姑太太心里惆怅,我当初也愿定亲之人这样对我说,可惜,都是命!
聂叶氏也不再提那事,就问她给语冰添妆,可是苦恼不知添什么,索性直接给银子好了,俩人说说笑笑的,谢二姑太太看见有人往这看过来,见是那吴梅芸。
吴梅芸是嫁给了白家远支,是个刑部司狱,多年来一直巴着白家,这也是白家姑太太说的,这次谢二姑太太带着儿子进京,她肯定知道,就不知今天是巧合还是她特意了。
二姑太太也没看她一眼,和聂叶氏出去了。
聂叶氏也发现了,出门问道:“谢姐姐,刚那人你认识?她不停往这看,但我不认识,估计是看姐姐的。”
“估计儿时曾见过的吧,不过不熟的人我也不记得。”
“或许,谢姐姐,你不知那时多少人说你冷傲,不爱搭理人,我就是喜欢你这样的,说话干脆,不像那些什么闺秀,扭扭捏捏,所以我找着机会和你说话,就怕你嫌我小,不搭理我,幸好你不曾像别人那样,嫌我没规矩,要我说规矩,谢姐姐的规矩她们一样比不上,所以我呀,就喜欢谢姐姐。”
聂叶氏挽着谢二姑太太,俩人走进马车,聂叶氏先让她上去,跟着上了马车说道:“今天我请谢姐姐,咱们外面吃饭去。”
二姑太太点头应了,车帘放下,马车驶出,门口站着的吴梅芸一脸的变幻,又扭头进去。
吴梅芸是巧合遇见谢二姑太太,她今年才从白家那得知谢二姑太太和白家连着亲,她夫家是白家旁支,相公是刑部司狱。她恨亲妹不争气,这要是当初在京里嫁个做正室的,哪怕穷苦点,她也敢在白家说有个妹子,如今在白家她都不敢提,如今是更不敢提了,就怕白家姑太太说出来,到时婆家肯定埋怨她,有个做妾的妹子,还是给白家姑太太的亲家做妾,让她在白家如何抬头?
吴梅芸想最近还是少去白家露面吧,干脆今儿回去就装病,免得婆婆得知白姑太太回京,还得让她去巴结。就盼望白家姑太太别说出妹子是廖家妾室的事来。
第824章 从和
三老爷去了几趟廖宅,送了些物件,他可好,只要觉得缺,就送,也不问二姑太太,估计是怕问了要挨训,反正我就送了,爱咋咋地。
还好,谢二姑太太还微笑说谢谢,廖兄弟也是给三舅行礼道谢。
那里离复栖园近,三老爷只简单说下,说过了年修整好了,再请二姐一家过去。
旻雕也在附近,五爷也来了两回,第二次带了雕品当乔迁之喜。
二爷送了书画,还给表兄弟各送了古籍书册。
侯府小辈陆续上门送了礼,谁也没多言,也不奇怪这样不是全体统一上门有什么不对,各房走各房的。
六爷也带着六奶奶母子去了,无精打采的,知道两个表哥来参加会试,他都没上前热乎,只觉得难堪。
安顿的差不多,三老爷送了旻山直接去了廖宅,说带外甥拜见八痴法师。
廖家兄弟早得知八痴法师是小表弟的师傅,他们还带了方圆大师给的引荐貼,就想安顿好母亲妹妹,约三舅一起去盘云寺。这会见三舅主动提起,兄弟俩都起身道谢,让三老爷觉得太太嘀咕的对,太外道了。
谢二姑太太母女送出院门外,回屋的路上廖语冰问道:“娘,我看三舅是个热心的,怎么外人都……”
小辈不能言长辈,她没继续说下去。
“你三舅性子直,想什么做什么,有些浑混不济,人是好的,没啥多余心思。其实,周家儿郎也有些如此,将来日子里免不了会让人生气,但要看你怎么面对了,要是计较,气死你,他都不知为什么。”
廖语冰羞红了脸,“娘……”
“也不用害臊,没几日你也嫁人了,娘走时让你多看看你三舅母怎么说话怎么做的,你三舅有时像你外祖母,你多学学你三舅母没坏处。”
廖语冰在侯府和外祖母同住一个院,自然注意三舅母怎么哄着外祖母,听母亲说这也一乐,就给母亲学三舅母说话的趣事。
三老爷带着廖家兄弟去了寺里,进去后给个寺人递了帖子和书信说要拜见法师,然后立那等候。
虽说盘云寺如今也不关大门,可要是三老爷进去,马上就会有寺人拦住,不让他进,害的他几次想偷摸进去看看儿子都在做什么而进不去。
不一会那寺人返回带他们去了妙法堂。
八痴法师多年没和方圆大师联系过了,他对方圆法师十分敬佩,年轻气盛时曾拜见过开始盛名的方圆,深谈后被方圆折服。之后又在外出时专门去探讨,每次去都受益匪浅。
八痴看着方圆的书信,上面简单介绍了廖家兄弟,特别是廖安华,方圆说是难得的通透之人。
能让方圆法师夸赞的人不多,当年他拿着大弟子的文章去给大师看过,只说学问不错,这通透可不是随便说出的字眼。
等见了廖家兄弟进来,八痴心里都暗喝,好个不俗男儿,眼神清朗,再看弟弟,眼里含笑,兄弟俩举止恭敬。
“廖安华廖安安拜见法师。”
八痴微微点头,目光慈祥,三老爷恍惚看见法师笑了下,难得呀,他印象里法师就没笑过,可见外甥貌美的都让法师闪了眼。
八痴看向三老爷,说道:“谢施主,去看看从和罢。”
三老爷一愣,不知从和是谁,就见一寺人走近,双手合十,他只好跟着出了妙法堂。
“这是去哪?看谁?”
那寺人也不回答,三老爷只好跟着走,就见去了后山,没走近就听见几个小儿的声音,三老爷心喜,终于能看看儿子在寺里干啥了。
后山几间木屋,看样子是新建,门口一块空地,四个小儿蹲着低头不知干嘛,石奎和连木一旁侯着。
看见三老爷俩人上前行礼,几个小儿这才抬头。
旻山是站起就扑上来,三老爷抱起,宋早晚兄弟跟着规矩见礼,后面还有个何子。
旻山被抱起就叽呱的说看蚂蚁,宋子旦抬头问:“伯父,送吃的来了吗?”
宋子昼使劲拽他,他还回头说:“干嘛拽住,从和刚也说想吃。”
三老爷这才想起刚法师说的去从和那,可从和是谁?
宋子昼规矩回话:“法师给十一弟起名叫从和。”
三老爷问了是怎么写的后,就不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他也就这么想下,就被儿子叽叽呱呱的声音打断。
抱着儿子问石奎,上课都在哪?石奎带着去了那木屋,进去后,简单的桌椅,屋里倒是暖和,不冷,又去旁边屋子看了,是吃饭的地,还有间就是给石奎他们呆着的地。
这会还没到午食,侯府也没来送饭,三老爷问了问,除了午食,平时只有茶,没吃的,宋三郎总喊饿,吃饭时吃的多。
三老爷问那旻山有没有喊饿,石奎说没。
有点小心疼,不知能不能让送课间点心,这是太太当初在府里给老大家安排的,说哪怕一块点心垫垫肚子也好。
回去和太太商量下。
转着看了看四周,觉得真是简陋呀,要不要他送点东西进来?得问问法师。
一会,那个脸色难看的寺人过来,说廖施主去了门口等候,三老爷见抱着的儿子躲了下,搂着脖子悄声说:“爹爹,这个人好可怕,师傅说是保护我和哥哥的,可我见了怕。”
三老爷没法当着人面胡解释,就说:“师傅说的对,听师傅的没错。”
然后放下儿子,说放学了来接,旻山就说道:“爹,在山下接我好不好?”
可把三老爷听了心疼的,点头答应,说就在山下接儿子。
旻山这才恋恋不舍的松开父亲的手,还挥挥手拜拜。
三老爷出去,看外甥在门口等着,招呼了他们下山,坐上马车说带他们去旻卷旻雕看看。
一路上,三老爷还介绍了京城,说了廖宅附近的长安学院不错,廖家兄弟也问了些,廖安华少言,廖安安随和很多。三老爷说了府里的罗先生,廖安华听母亲说过,准备过几天去舅舅府上拜见下,三老爷说带他们去旻卷旻雕,廖家兄弟欣然同意。
第825章 波澜
三老爷带着外甥先去了旻卷,二爷正在店里忙乎,见父亲和表哥表弟进来,和客人倒恼上前招呼,热情的领到里间,让座后,招呼伙计前来倒茶。
三老爷自旻卷开业来过,之后就没管过,这次也四处打量,见有两个客人在挑选,掌柜跟着介绍。
廖安志见二表哥站着,赶紧起身,二爷说道:“志表弟,别客气,我站会,一会来了客人我还得招呼,你和华表哥先喝茶歇会,我给你们介绍下我这铺子,要是有看中什么的,我送给表哥表弟,这铺子开了不到半年,收益还行,幸亏我爹娘都支持,我没啥大本事,和表哥表弟不能比,惭愧的很,秀才都没考上,但我对表哥表弟很敬佩,能中举就是好本事,将来会试中了进士,二姑母可就放心了,表弟表弟初来京,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我当表弟表哥的能帮的就会帮,咱是一家人,有啥别客气,我家栏姐儿她娘还嘱咐我多照应表哥表弟。”
吧啦吧啦一顿话,热情、热心、满腔血缘之情,三老爷微皱眉,廖安华微笑,廖安志站着听完二爷的长篇大论。
然后进来个客人,二爷一看,才对父亲说:“父亲,儿子要先去忙会,父亲帮儿子招呼好表哥表弟。”
就听走出去的二爷笑道:“王兄,里面请,今儿有本好书,难得的,是我去外面偶尔得到,我都没拿出来,就等王兄先过眼,王兄要是没相中,我再摆上,那次王兄说了要此类的书籍,我可是找了好半天的,总算找到一本,王兄,你先坐,我让伙计进屋拿出来给你过过眼瞧瞧,好与不好,我说了没用,你看了就知。”
三老爷示意外甥坐下,廖安华看了看四周,墙上挂了幅画,他看了署名,三老爷看到,介绍道:“这个是山野大师的画,这里有几幅,你表弟不舍得卖,说留着当镇店之宝。”
廖安华文采书画都不错,对山野只是听过,没见过,见过一次带着干弟弟的苏自林,但也不知他就是山野。廖安志很有兴趣的上前看了看。
三老爷见儿子半天没进来,还在那和客人说个没完,就主动带着外甥看店里的书籍。
简单的看了看,三老爷说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