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提升的。
  张氏不知苏自林是做什么的,只知道他有个儿子在学院读书,所以他才会来此,见苏自林耐心的教阿满画画,她十分感激。她也知道儿子喜欢画画,没事坐在店里就涂涂画画的,张氏客人多时,怕他闹了打搅了客人,也就准备了纸张,让他坐一旁乱画着玩,但对于儿子能学画,张氏根本不敢奢望,学画比学文更难,没哪个画师或者学院夫子能教这样的儿郎,再说,学画更是一笔大开支,她也负担不起。
  所以张氏听了苏自林的话后,满脸惊愕,不知该如何回答。
  “大嫂放心,我不是恶人,我虽然来京不久,我从堂兄是苏御史,旁边有个旻雕是我从堂妹的家业,我是觉得你家儿郎学画还是可以,本人不才,也只懂点画画,惭愧的很,目前只是个童生,如果你舍得,我会亲自教导你家儿郎,自此跟着我父子一块过活,大嫂可以考虑下,也可以和家人商量下。”
  这个事情对于张氏来说太突然,她踌躇不安,不知该说些什么,脑子也一片混乱,太突然了。
  苏自林继续说道:“大嫂,你要是有了决定,可以去苏御史府里找我,就说找江南来的苏自林,他们会带你进去,我是住在乡下庄子里,不过你来他们会派人去找我过来,这事不急,我暂时也不会离开京里,你慢慢考虑。”
  说完,苏自林摸了摸在一旁听着的阿满的头,轻声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张氏是等人走了都没缓过神,后蹲下问儿子:“阿满,你想学画画吗?就是刚才的那个先生要教你学画画,阿满愿意跟着先生学吗?”
  阿满两眼发亮,使劲的点头,还嘻嘻笑着。
  张氏抱着儿子禁不住落泪,阿满还拍拍娘亲的后背,说道:“娘不哭,阿满乖,阿满听话。”
  苏自林去学院见了友人包明颜。
  包明颜和他同乡,当时俩人同在一个书院读书,包明颜乡下人住在书院,家里几代出了个读书人,所以几房头供着他念书,包明颜为了不给家里添负担,就省吃俭用,休息时还去小书店抄书赚点费用。
  而苏自林那时是爹不管后娘更不管,过继给了叔父,就独自住那分给叔父的破房子里,但他到成亲前的生活费用,他亲爹还是要负责的,所以有没有回家也没人知道,他就和包明颜一起去小书店抄书,他倒不是为了赚银子,就是无聊,在银钱上,他后娘还不敢太克扣他,苏自林也就经常的买吃的和包明颜一起吃。
  有次包明颜生病,也是苏自林买药熬药的在书院里陪着照看他,那时俩人都不大,患难见真情,包明颜也感动这个同窗,后来这同窗说认了个师傅,跟着师傅走了,包明颜还惋惜半天的。
  等包明颜中举想去京里考进士,苏自林突然回来,俩人见了面,苏自林笑话自己还是个童生,但恭喜少年时的友人能中举,并奉送一笔路费,当时包明颜也没打开看,他也知道苏自林的家里状况,心想无非就是个十两八两的,没想到过后打开一看,整整五百两的银票,可让包明颜吃一惊,这笔银子也确实给他解了燃眉之急。
  包明颜成亲晚,他硬是说服家里长辈,没给他定亲,等中了进士后,被京里洪家人看中,刚好有个因为孝期耽误了的一个超过二十的老姑娘,包明颜也是二十多了还没成亲,洪家派人去江南问过确实如此,就定了包明颜当了洪家女婿。
  洪家也就是晋王府周六的老丈人家,清流人家,包明颜很满意,他人也不是虚头巴脑之人,为人正直,稍微有点呆板,后在长安书院当个学正,家里有子女四个,都是嫡出。洪氏嫁了过来相夫教子,夫家乡下人也都朴实,没来京里添过麻烦,公婆来京几年,洪氏也孝敬,可是公婆说不习惯京城,还是回了家乡。
  其实,在乡下过的是被人奉承被人敬重的风光日子,来京里,处处不得劲,乡下出个进士那是光宗耀祖,亲戚都跟着沾光,可到了京里,别说勋贵了,就是一般大户都不把个学正放在眼里,所以,包父母没几年就回家乡当老太爷老太君去了。
  包明颜这一生后面是一帆风顺,媳妇也娶得好,读书人家出来的,知书达理,打理后宅也井井有条,他只管一心扑在学院。但就是觉得欠了儿时同窗苏自林之情。等苏自林带着儿子来京联系了他,他就说服苏自林把儿子送到他所就职的书院读书,他好就近照顾。也有心把自己小女许配给苏自林独子。


第804章 人世心
  多年没见,苏自林简单说了自己情况,但没说自己是山野,包明颜可惜,以为是他家耽误了同窗,惋惜之余,就想把自己小女许配给苏自林独子苏哲达,但也没明说,这事得夫人同意才行。
  虽然也感激苏自林对相公儿时的帮助,可是要把小女儿许给这么个家状的苏家,包洪氏心里有些不情愿,她知道相公有点一根筋,要是明着反对,肯定会造成夫妻不和。
  包洪氏回娘家时问了问父亲,反而父亲点头夸赞,说女婿做的对。
  包洪氏不死心,去了母亲那,母亲听闻,也是和包洪氏想的一样,觉得苏自林单身一人,又是个童生,被亲父过继给了,等于是穷光蛋一个,但等细细问了情况,就劝女儿,说洪家岳父女婿都是呆板一根筋的人,就当外孙女是招了个上门女婿,只要那儿郎是个好的,咱洪家多帮衬点也行。
  包洪氏的母亲还笑道:“当初你爹要把你嫁给包女婿,我也不情愿,如今看来还是你爹眼光好,你日子过的不比嫁了京里人过的差,虽然夫家是乡下人,但没有像别的人家,那打秋风还算是好的,就是怕惹事连累女婿,可亲家人实在,也明理,怕惹事害了女婿,自己就约束了那些亲戚,我当初就是不满意亲家是乡下人,如今情况也是如此,反正也拗不过他们,不如就应了,开始好好给外孙女备嫁妆好了。”
  包洪氏想了想,觉得既然也拗不过,不如答应了,女婿家没人将来小两口过日子更好。后来见了苏哲达多次,就也中意这个女婿,这种性子的人往往不会花花肠子,就像自己夫婿一样,只守着媳妇过日子。
  而包明颜看了苏哲达是越看越喜,就在苏自林今天上门说了要结儿女亲家。
  苏自林听了后,笑着说道:“包兄这事,我得回去给我族兄说下,还得问问常宁公主,当初是应了公主,致远选媳妇,她得相看,这个我一人还不能马上答复你,包兄见谅。”
  包明颜吃一惊,怎么苏自林和常宁公主有来往?还有个族兄,哪个府上的?
  苏自林简单说了下,包明颜瞪眼张嘴,他心里的可怜人是苏御史的族弟?
  他呃、嗯、啊的,不知要说什么,原本包明颜想报恩,把女儿许给苏自林,后来看苏哲达,更加愿意,谁知现在是这情况?轮家世,说不定还是他包家高攀了。
  而另一房间,包洪氏给苏哲达做了一桌好吃的,把当女婿看,小小年纪就礼仪规范,这要是父亲见了肯定欢喜。
  包家小女包珍瑞在一旁坐着,规规矩矩的。包珍瑞今年十二,比苏哲达大一岁多,已经懂事了,多少能感觉出父母的意思,她也暗自打量苏哲达,觉得就和外公一样。
  今天包洪氏让女儿出面,也是想让女儿见下,万一女儿十分不喜,那也不能强硬结了这门亲事。
  等苏氏父子走后,包明颜激动的回到内宅,打发女儿回屋,就给夫人说了苏自林的话,包洪氏吃惊之余,心里欢喜,原本顾忌的家世,如今没了,苏家家风正,这要是结了亲可就是门好亲了。
  第二天,包明颜带着苏哲达去见了岳父,说了情况,洪岳父考问了苏哲达几个学问后,更喜这小儿郎,称赞女婿做的好,嘱咐女婿早点下定,免得苏家小儿被人给定了。
  这以后苏御史几次遇见个洪家的人,都对他笑脸上前招呼,让苏御史莫名其妙,这谁呀,不认得怎么就这么主动的来说话,没毛病吧。
  苏哲达在书院也是如此,每到午后下课,包家一个小厮就等候在门外,说夫人备了午饭,下午下课也是同样,苏哲达去后说不必如此麻烦,可师母笑眯眯说就把这当是自己家,千万别客气,读书辛苦,饭要吃好,书院饭堂总不如家里饭菜可口。
  而张氏考虑了几天后,先是去了苏自林的庄子,见了就感觉是个古朴的人家,一对老仆夫妻,苏自林说会有他们照看儿子,因为这对夫妻就独子一个还老早没了,这以后就跟着他到如今。
  张氏回去后,暗自思量,儿子跟着自己,她也无法教导什么,指望书院是不可能的,看这苏先生难得是个肯帮忙的好人,这个帮忙可不是给点银两那么简单,收徒本就是大事,又是阿满这样的,张氏再舍不得儿子,也想让儿子多学点本事。就是她身为徒弟亲娘,苏家又只有父子俩,不然她都肯关了铺子,去苏家当个厨娘。
  带着阿满,张氏买了拜师礼去了苏府,苏府主母陶夫人接待了她,看那陶夫人也是个慈祥的妇人,张氏更加放了心,苏家人不坏,难怪苏先生这么祥和。
  陶氏听说了苏自林收徒之事,见了阿满,分外怜悯,看那张氏是个本分妇人,微微点头。
  苏御史刚好休沐,也见了见那阿满,问了名字,得知叫张阿满,苏自林说这名字就很好,苏御史也没多话。
  张氏在陶夫人那,把自家身份地址家乡都说了,她忐忑,头一次见这么大官的人家,也第一次见贵人,夫人让座,她也不敢坐下,站那回话。
  陶氏见状,微笑说道:“你家卤肉做的不错,我那小姑还买回来给我尝了,也提到你们母子,以后有啥就来府里找我,你放心,阿满跟着他师傅,这生活起居的,我也会多关照的。”
  张氏跪下给陶夫人磕了头,赵婆子走进扶起,张氏含泪说感谢,但也说不出过多的话来,陶氏暗自叹口气,这以后是苏自林徒弟的母亲,也不能当普通妇人一般赏点啥。
  而苏御史那边,阿满傻呵呵的给苏自林磕头,行了拜师礼,苏自林给他脖子上带了个玉佩,说是师傅给的见面礼,阿满还低头看看,笑着说多谢师傅。
  带阿满出去,苏自林给张氏说,让他们母子再呆上半月,半月之后他去铺子里接阿满。
  而张氏这时却不知儿子就这么的成了山野唯一的一个弟子。


第805章 侍卫
  苏氏是等苏自林接了张阿满去了庄子才知道族弟确定收了徒弟,对那阿满母子苏氏也很同情和敬佩,收拾了一些小儿物件让俞管家送去,并让俞管家去柳树沟庄子拿了些大玩具给族弟庄子,两个小儿郎,总要户外活动下吧,小侄子那个小学究再带个阿满,别都带出个呆板人出来。
  古人这种收徒就带在身边,离开父母的行为,苏氏有点无法理解,而大家都见怪不怪的,觉得交给师傅是很正常的事。苏自林也是不大就跟着师傅满山跑,说出来外人都很接受,没人觉得奇怪。
  要是法师带着旻山满处溜达,苏氏可就不放心,孩子肯定要跟着父母家人在一起才行,师傅再是高人,也不能全部就交给师傅,还当是个荣幸的事。别人管不着,但自己儿子她可舍不得。
  一晃到七月底了,国公府派人来报喜,宋表弟嫡长孙女出生,七月二十九。来人还说洗三不办,满月也不办,只办百日宴,一看就是跟着谢氏三房学的。
  苏氏把提前准备的出生礼准备好,带着长媳孙氏,约了侯夫人一道去了国公府,三老爷另去了宋表弟书房。
  侯夫人也是带着大儿媳,到了国公府,先去了宋江氏那,只见她满面笑容,热情招呼,苏氏还担心她见是个孙女而会不高兴,没想到那幅表情比得了嫡孙都高兴。
  “表嫂,一会去看看我孙女,长得可俊了,我家爷说长得像我,看着就是个好容貌的。”
  苏氏心里暗乐,难怪她如此的高兴,看来如今宋表弟也学着哄她了。
  世子夫人谢康氏没见婴儿,也是奉承着说话,宋江氏更是眉飞色舞的。
  “虽说我也盼着是个孙子,可这送子娘娘先送个孙女也是福气,将来难道还能少了嫡孙?我不也是生了个闺女才有的鹏飞,所以,这点我想的开,我可不会像那些没见识的妇人一样,见是个孙女就不满意,我家老爷也都夸我贤惠哪。”
  宋江氏三句不离宋表弟,世子夫人和孙氏都有点难为情,侯夫人打断她的话,去看了宋关氏和婴儿,刚出生几天的粉嘟嘟的,看着可喜,但眉目不太看出来像谁。
  但宋江氏能那么想,对儿媳来说总是好事,宋关氏略显疲惫,大家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之后又去见了国公夫人,闲话家常。
  而三老爷在宋八书房,俩人说起宋鹏飞,宋表弟说道:“德哥,我说让鹏飞找点事做,他跑来和我说,想去当个侍卫,和武陵侯府那曹大个子,说是松柏夫人让他俩去的,这个我不好决定,就去问了我爹,我爹说既然去就让他们去历练下,反正都是一帮勋贵子弟,混个出身罢了。德哥,我当初怎么没想到这?我爹也没提这事,轮到我儿子了,就都想起了,你说这叫什么事?我就是个纨绔?吃喝逛荡到现在?四十出头的人了,都没干过啥正经事,我爹偏心,就没想到要好好管我。”
  三老爷看表弟一脸委屈的样子,笑了,“你那时不惹事就算不错了,你要是提出去当个侍卫,堂舅和大表哥宁可你当个纨绔,大不了花点银子,好过在宫里不定闹点啥事,够堂舅头疼的了。”
  宋八不服气,“那德哥哪?你就没想过干啥?”
  三老爷想了会,说道:“我那时啥也不会呀,你还可以当个侍卫,就我这身板,废柴一个,科举也不中用,那时我爹也不过多干涉我,只说你想清楚了再说,可我没啥可想的,就稀里糊涂过到现在了。”
  宋八想起啥,乐了,指着三老爷笑道:“我知道,那时你和小妾情深意重哪……”还没说完看见表哥脸色变了,忙收声。
  三老爷也红了脸,但叹了口气说道:“你没说错,我那时糊涂,惭愧呀。”
  宋表弟赶紧道:“德哥,算我胡说,我说的是我自己,我就是啥事不干,就瞎胡混了。德哥,你还别说,如今我哄着梓娘她娘多说两句好话,嘿!如今她也不闹腾了,院子里也轻省了,就是鹏飞得了个小娘子,我担心她给儿媳妇脸色,就说了鹏飞上头不也是有个长姐的,这么一说梓娘她娘也就没啥不愿意的了。”
  他是赶紧转了话题,免得让表哥说起过去,再把他训斥一顿。
  三老爷上次说宋表弟也是一时感触,过后对表弟的夫妻之间,他也管不着,所以听到表弟说这话,他也不接话,端起茶慢慢喝起。
  “德哥,我这孙女和大侄子的保武差不多大,和保文也没差几岁,到时可要嫁给你当孙媳妇,将来和哪个合眼就嫁哪个,我可先说好了,先不定下,反正得先考虑我家的,给你家我放心,你家就不会给媳妇受罪的,这点梓娘她娘都服气。”
  三老爷放下茶杯,“这个我可决定不了,你表嫂说了,将来俩小的愿意就没问题,要是又不情愿的,那可是不会看是表弟家的就勉强娶回来。”
  宋表弟笑道:“那是,只要表嫂能愿意就行。”
  宋表弟心里嘿嘿乐,心想到时我就让孙女巴着你家的哪个,看那小子不娶?
  俩人闲话一阵,等一会问了太太和大嫂她们一同回去了,三老爷也就告辞回府。
  八月初,六爷从庄子里回来,准备参加科考,罗先生也回到府里,柳树沟那里以后不准备去了,郝举人也回到郝宅,自己温习,好准备参加明年的会试。
  对于六爷,三老爷期望不大,反正他要去考府里给他做好准备就是了,本来罗先生就暗示六爷比较认死理,不太接受罗先生的教法,前阵子因为黄姨娘的事,又扰乱的他心神,三老爷不看好他这次科举,但也不曾打击过他,只是让他尽力而为。
  六奶奶更是把六爷生活上里外起居伺候好,也不让儿子去打搅他,只盼六爷能顺利考中。以后没姨娘婆婆在中间搅事了,六奶奶自然盼相公能有个好前程。
  苏氏是交代云娘把三省居的厨房要把饮食做好了,又私下劝了老爷把三省居给改个名,不然让六爷天天见那门匾,心里也不舒服。
  三老爷就写了个平安居让人换了那门匾,六爷见了,去书房给父亲行了礼,默默告退。三老爷看着这个庶子,心里叹气,不怪儿子,都是自己当初没把儿子教好,就像太太有次喷他的话,只管生不管养,孩子长成啥样,你也别怨孩子,只能怨自己。
  当晚,三老爷在书房,写了一个时辰的字,才回了太太那。


第806章 木娘子
  苏氏问三老爷,“老四哪?他要下场不?”
  九爷自从建了那庄子,就一头扎在那里,听说收拾的不错,苏氏都没去看看,这个挑剔的儿子自己去收拾,他爱折腾啥样就啥样。
  就有次见了儿子,苏氏简单问了下,九爷说是建的差不多了,就是开始要种些花草,有些名种还得建个暖房来培育,也好冬天把花都搬进去,估计明年春才能全部整理好。
  养花苏氏可不懂,听了也就忘了,就是嘱咐儿子有什么需要就去找俞管家,她又问了秋叶,说陶氏都忙着带闺女,和九爷之间也和睦。
  至于这个孙女,九爷是来问了,起个什么名字,苏氏让他们夫妻商量,玩笑说怕起不好,挑剔的儿子该不满意了,说的九爷一脸红,后来专门拿了几个名字让父母选,三老爷就勾选了谢桐。
  三房小一辈的,二爷家的谢栏、谢来,五爷没小娘子,六爷家的是谢荣,九爷家的谢桐,全是木头,只希望别养成个木娘子就好。
  三老爷听太太问起老四,回道:“我问了老四了,他说不想下场,我也问过罗先生,说老四没心继续读书,也就那样了,不管他,爱干啥干啥。”
  苏氏也就没多问,原本就没指望,能有自己喜爱的事做就很好了吗,免得没个正常的爱好,自然会被那些歪门邪道吸引。
  苏氏就听女友说过,孩子喜爱的一项运动或者一个爱好,鼓励去,不指望成什么冠军,当什么专家,而是有了这个正常的能给他带来心里快乐和满足的爱好,再遇到什么游戏什么别的,好奇玩下,但不会有他的爱好带给那种满足的快乐,自然他会继续他原来的,而不会沉迷那些耽误学业的游戏当中。
  至于六爷,他爱苦读,也不算是坏事,苏氏只能负责生活上的,这次也都由六奶奶给准备了,苏氏就传达了关心话几句,给了六奶奶点银两,其他的听天由命,考中大家都欢喜,没中,他爱继续读就读,没啥大不了的。
  就是刘婆子悄悄来传话,说黄姨娘最近都不闹腾了,整日的念佛,指望六爷能高中好接她出佛堂哪,刘婆子嗤之以鼻,说六爷难道敢逆了祖母的话?就黄姨娘异想天开。
  苏氏听了也笑笑而过,能不能把黄姨娘接出来,六爷就是高中了他也说了不算,她也不费那神,如果六爷中状元当重臣,谢家家族肯定第一个就是把他姨娘给长久安排在家庙,免得犯蠢连累谢家家族。除非六爷牛哄的有那个能力,把谢家家族都不放在眼里的能力。
  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科考,今年的中秋节也就准备随意过下。
  等考完,三老爷接回考完的六爷,六奶奶全力贴身照顾,孩子都交给奶娘带着,等六爷缓过来,去给父母请安,苏氏看他脸有喜色,估计认为考的不错,也只是心里耸下肩,毫不在意。
  但三老爷却突然在晚饭后问起二姑太太家的两个外甥,说今年下场,不知能不能中举,苏氏也想起二姑太太曾说过,好像挺有信心的说明年回来参加会试,还说今年带外甥进京,买了宅子就是准备来京时居住的。
  苏氏问道:“二姐那宅子老爷有没有去看过?没准不到一个月来京了,这天也要冷了,肯定会考完就动身来京,这要是来了再一时去整理怕来不及。”
  三老爷点头说:“明天去看看,好久没去看了,二姐留下的下人守着哪,我再去交代要里外收拾干净了,家具摆设二姐说等她来京自己挑选。”
  苏氏道:“那个咋别自作主张,各人有各人的喜爱,到时二姐来了,大不了二姐需要的咱柳树沟能做出来的,就送二姐一套。”
  三老爷笑了,说到这,苏氏想起三房还有个大宅子没修整哪,她都没去看过,问了老爷,三老爷说就让俞管家派了一房下人看宅子,说等过了年才要具体重新修整。
  苏氏可惜说道:“我就去了一回,看那园子和内宅都是新修的,这要是重新弄过,太可惜了。”
  三老爷笑道:“谁说修整那些了,好好的就不乱动了。”
  苏氏奇道:“那老爷说修整的,还要空半年的,我以为要大动,还一直可惜哪。”
  “是刘师傅说最好空空,我也不知是何意,反正咱也不等着要搬,明年修整也行,就是把小儿玩乐的地方修整一处,弄个大点的,将来孙儿多了,肯定几个不够用,还有那复栖园有水塘,我让刘师傅都填了,整平,看看适合弄花园还是什么,其他的没啥动的,晋王府都大修过,个人院子,大不了将来搬府了,谁爱怎么改再说。”
  苏氏哎哟的,老爷越来越开明了,不是那幅我是他爹我说了算的态度,苏氏笑眯眯的恭维着,然后说道:“老爷,不行哪天你带四个儿子一起去复栖园,把你的意思给儿子提前说了,看他们都有什么想法,也好开春时一起动工,反正既然要如他们的意,就不如开始就问下,这才显得老爷是个好父亲哪。”
  三老爷本想反驳说我还得听他们的,但看太太笑眯眯笑模样,就咽下了那话,也点点头,“行,到时带着一起去,反正旻山的我做主了,就在咱们正院不远,挨着的一个园子,他哥几个也别计较父母偏心,没法子,谁让哥几个大旻山那么多,自然要让着点。”
  苏氏心里连说几遍偏心眼子,这就是一把手一把尿带大的才有深厚的感情,想起那很红的剧,那个渣父不是说对守在身边长大的女儿,肯定比瞎眼前妻带走的大女儿更加心疼。
  老大老二老四三老爷就没付出,和旻山比,自然就感情上差很多。苏氏心里想幸亏当初把老爷拽进抚养儿子的生活中,没有这么日夜的照顾,现在他会想这个小儿子怎么这么烦人,一点也不乖,不如几个哥哥听话。


第807章 眼前一亮
  苏氏想到那宅子的名字,问道:“那宅子可得起个好名,压一压,老爷要好好想想了。”
  三老爷说道:“我早想了,等明年,让儿子找他师傅起个,那样最好,法师给起的,总会能压得住那些晦气吧。”
  苏氏一听大赞老爷聪明,想的就是周全,三老爷得意的呵呵乐,苏氏心里却觉得没有必要,弄的太张扬了也不好。
  第二天三老爷吃了早饭送完儿子,就去了二姑太太买的宅子,苏氏是等父子俩都走了,在园子里去走走,看那大玩具都用油布盖好,如今旻山去盘云山,也就休息回来来这玩下,平时园子里的下人都把这遮盖好,栏姐儿和虎妞跟着女先生念书,八娘子和雪莲还小,两个都是斯文不爱动的,平时也不来玩这个,顶多坐坐摇椅。
  苏氏是等旻山去了山上后,就又每天去佛堂磕长头,前两年都没空,每天带孩子都累的腰要断,根本没力气来这,旻山读书后,她才上午来佛堂,午后去踩下石子,不为减肥只想健康,有个好体力。
  走进去园子还没到佛堂,就听有人叫苏氏,“三舅母。”
  苏氏一看是廖语冰,含笑道:“语冰呀,何时来的?”
  “刚进来,拜拜菩萨,保佑我哥哥高中。”
  苏氏上前拉着她手,“来,跟舅母说说话,今儿你三舅还去你娘买的那庄子看看,就想你娘来时都整利索了。”
  “多谢三舅三舅母。”
  苏氏拉着她找了个摇椅,早上阳光明媚,坐着正好,风和日丽的,一点微风吹过,很是舒服。
  看着三姑太太的年轻版,苏氏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她嫁进谢府,三姑奶奶就和廖语冰差不多大,同样的朝阳似火,眼睛里的光芒耀眼,三姑太太比廖语冰还具有另外一种风格,那就是穿越女的洒脱,而廖语冰总归还是本土原著,没那份光耀,但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美貌。
  廖语冰被舅母的打量,有些不自在,苏氏赶紧收回眼光,说道:“你娘走前说会带你哥哥来京,也不知具体时间,不知你外祖母收到来信没,到时让你三舅好去城外接下,这天说会就要冷了,得准备几件大袄给你娘他们。”
  “多谢三舅母,我娘走前说,要是没什么事耽误,估计也就九月中旬会到京,怕晚了路上太冷不方便赶路。”
  “这次你嫂子会一同进京吗?”
  “具体我也不知,我想不会来,我娘说等明年再派人去接两个嫂子和侄子们。”
  苏氏有点奇怪,怎么没二姐夫的事?但也不好问个孩子,打算等老爷回来问问。
  廖语冰和三舅母也不熟,虽说舅母和气,她也不知要说什么。
  “舅母一直忙着你表弟的事,也很少去缘草堂,语冰要是有什么需要就来找舅母,在舅舅府上,可千万别客道,你舅舅们都是心疼外甥女,就是不会表示,现在舅母也空闲了,语冰就来舅母院子来玩,也可以约几个小娘子来府里聚聚,千万别外道。”
  廖语冰含笑应了,说有什么就来找舅母,闲谈几句,苏氏觉得廖语冰在她面前有些拘谨,也就说自己还有点事,廖语冰赶紧起身说也要回去陪外祖母,两人出了园子。
  路过燕旻堂,苏氏让秋枝去拿了两匹小娘子可以穿的面料,让秋枝送廖语冰回缘草堂。
  没到午食三老爷就回来了,说那里下人收拾的很好,没啥规整的,吃饭时,苏氏就问了二姐夫的事。
  三老爷想了想说道:“二姐成亲当年就跟着廖家去了江南,那是我娘还怨我爹把二姐嫁给廖家,不然也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没准十年都见不到一面,可不是?以后咱孙女不能嫁到外地,这过得好不好的都不知道。不过我二姐夫看着是个好的,斯斯文文,没去江南前还中了秀才,也是读书人。就是这么多年,没见来京,不知如今如何,中了举没有?二姐这次回来,没想起问这事。”
  苏氏偷乐,哪是没想起来问起,压根就不敢问二姑姐啥吧。
  “那这次来京,二姐夫会跟着来吧,总的让个当家的为儿子操心这些,我看二姐也够辛苦的,这么来回的跑,还有外甥女的婚事,怎么的都要父母都来才能嫁了。”
  “那肯定,这次估计就是二姐二姐夫一同来,儿子会试多重要呀,还有唯一的嫡女出嫁,当爹的哪能不在场?又不是没爹。”
  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