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妇,这也是我宋家帮忙的,不然谁给二房庶出当媳妇?”
早在和太夫人的闲聊中,知道了谢府二房的孙媳妇是宋家姻亲,姜太妃就听着太夫人说那闲话,回想谢二姑太太,可真不像是宋太夫人能生出来的,幸亏没随了她娘,不然这个亲可就不妙了,怕曾孙生出来也是个呆的。
第799章 闹事
苏氏回去后,见族弟和三老爷宋表弟在一处,没去打搅,午饭时,抽空找了借口叫了苏自林出来,说了姜太妃的提议。
苏自林听完,想都没想的拒绝了。
“多谢堂姐,就对姜太妃回绝了吧,我暂时是不打算成亲的,不是人选的问题,就是我没成亲这个意思,代我给姜太妃说声抱歉了。”
苏氏没多劝,说声知道了,文艺人多情感,没准族弟心中自有他心中的另一半标准,不愿凑合,除非他自己相中了,不是说苏哲达的母亲就是他在外面相中的,还是在外面成的亲。
饭后,苏自林提出告辞,说要带儿子去郊外看看风景去。
苏氏羡慕,但也可怜侄子苏哲东,这么小的就跟着父亲,看着父子俩一高一矮的背影离去,怎么都觉得有种凄然,难怪说没娘的孩子可怜哪。
晚上苏氏把族弟的意思婉转回了姜太妃,姜太妃听后惋惜半天,等苏氏走后,姜太妃说道:“可惜,越是这样,我还就越觉得这人不错,没哪个男子会为了儿子着想就不续玄,别人不说,就说我提的那侄女,跟我孙女一样大的年纪,可不就是我嫁了皇族,我爹就得意了,找了个美妾生了个最小的弟弟,我娘为了我的名声,只得把那庶出养在膝下,等我娘没了,我爹就带他来京,我能怎么办,只好多照顾呗,照顾行,想惹事,别说外人了,我就先收拾他,偏偏跟我爹似得,老了也找了个美妾生了我小侄女,气的我哟,没法子,接着照顾,还算好,这侄女没随我兄弟,就是命苦,当了寡妇,要是个不好的,我也不会提出来,那不是害了苏家人吗?可惜,多好的一对!”
再好,当事人不愿意也没法,反正不是谢家宋家事,太夫人也不往心里去,跟着念叨几句。
姜太妃就在园子里住了不到十天,周越康每日跟在廖语冰后面,俩老的看着俩小的,喜眉乐眼,看看蹴鞠,庄子里逛逛,姜太妃就带着孙子回郡王府了。
姜太妃一走,宋八也把宋江氏送回国公府,亲自送的,把宋江氏心里热浪滚动,这几天,漫沙阁就他夫妻俩,宋表弟夜夜回来住,宋江氏温情脉脉,也不刺毛了,宋八有时训她,她还笑眯眯,想发火的宋表弟就灭了火,叹口气,说让她回府后,不要在院子里打鸡骂狗,说那些妾都是自己一时糊涂,但也不能都撵出去,说出去国公府成啥了,宋江氏拍胸脯保证,以后不再那样,宋八就斜眼看她,说要是还和一起那样,就当他说话不算话,以后啥都没了,慌得宋江氏一再保证不会再犯。
宋八就对她温情了几夜,送她走人,这可好,宋八的内院的妾吓死了,怎么回来后的主母变的不认识了?会不会是要被发卖出去的前奏?
姜太妃走后,太夫人呆了几天,有天夜里受了凉,早起咳嗽,侯爷夫妻慌得送母亲回府,三老爷夫妻也跟着一起回去,后面琐事就让下人收拾了搬回府里。
回到侯府内宅,就见有下人婆子没个规矩的乱跑,侯夫人立马呵斥,那些下人见主子突然回来,忙跪下请罪,侯夫人先不理那些,搀扶着太夫人回了缘草堂,叫了文太医前来诊治。
等安顿好了太夫人,喂了药,侯爷大儿媳也在门口候着,看见婆婆出来,羞愧的请罪,她心里也恨极,这个节骨眼上,就要给夫婿请封了,偏偏在她手里出了这么个事,虽说是三房长辈之事,可她做为侯府主母接班人,婆婆不在的情况下,却没有处理好,让长辈们堵个正着。
侯夫人也不想在婆婆门口问具体啥事,摆下手,带着儿媳回了祥盛院。
而太夫人喝了药,有点迷糊,可是咳嗽让她睡不着,就招来刘婆子问问刚才侯府出了啥事,听了刘婆子的学舌,开始不以为然,可刘婆子这个人精,最后却说道:“别看这是个小事,可如今三房不一般呀,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皇子妃的娘家还这么乱糟糟的,那多嘴的人,想挑皇子妃毛病的人,把这放大了说去胡说,说什么皇子妃嫡母不慈,那不就是坏了谢府的名声?再说,三太太着实冤枉呀,一直去庄子里伺候老祖宗去了,哪里知道府里发生的事?”
太夫人一听这话,急了,不歪躺着了,立马坐起来,喝道:“小妇养的破落户,什么玩意?立刻轰了出去!赶紧找了牙婆来卖了干净!”
刘婆子忙扶住太夫人,哄着说道:“老祖宗,那可是给三房生了个秀才的妾,这要卖了外人不更得说三太太狠毒了?”
太夫人急了:“那怎么办?还要养着这个烂货?”
刘婆子给太夫人倒了杯水,双手奉上,“老祖宗别着急,喝了这水,顺顺嗓子,如今病着,再被气个好歹,不是让三太太为难吗?她肯定要给老祖宗去佛堂念经求保佑,老祖宗说是不是?三太太可是个孝顺的,老祖宗有福,就是儿子的妾室都上赶着来太夫人佛堂常年念经,好保佑老祖宗长命百岁,奴婢可是知道,二房八爷和六姑奶奶的姨娘,那是真心真意,每天跪拜,就求菩萨保佑老祖宗保佑咱侯府,奴婢刚还想哪,给佛堂送本经书去,好保佑老祖宗这次无病无灾,马上八皇子妃就要生了,老祖宗好要抱增外孙呀,还是个皇家嫡孙,这要耽误了,那可怎么好,等老祖宗睡了,奴婢就去。”
太夫人拿着水杯,也不咳嗽了,听完刘婆子的话,仰脖喝了,说道:“你赶紧的,去三房,把那搅家精给我叫来,就说我生病了,让她来我这好好念经,带两个人去,拖也要把她给我拖来,然后关进佛堂,让那俩姨娘看好了她,要是给她再跑去三房,三个姨娘都一块卖去矿上给旷工当媳妇去!”
刘婆子应了声,叫来个小丫鬟守着太夫人,带了俩粗使婆子直奔三房。
第800章 忘形
燕旻堂,三老爷黑着脸,盯着下面跪着的黄姨娘和六爷,六奶奶也跪着掉眼泪,苏氏坐在三老爷旁边不说话。
黄姨娘是看三太太和老爷都去了庄子里,偷着打听了要住一个月,就寻摸机会好溜去三省居去看孙子,可是那云娘偏偏都守着六奶奶,她怕云娘看见了闹腾,就在儿子来见她时,哭着要求要见见孙子,六爷昨儿回府,见父亲嫡母都不在,一大早的带着姨娘去了三省居。
六奶奶见了也不好说什么,六爷抱过儿子,递给黄姨娘,黄姨娘稀罕的看着,又鄙视的扫了眼六奶奶,对六爷说道:“我儿可得好好教导保正了,好好读书,过了三岁,就求你父亲,请个好先生,我儿明年下场中举,将来孙子定能中个状元回来。”
云娘在门口趴着听着,听了这话气的想冲进去,但看六爷在,先忍住,听听那糊涂爷会不会阻止他姨娘乱说话。
六爷尴尬的看了看六奶奶,眼里露出祈求,六奶奶叹口气,没出声,好不容易夫妻才和睦点,她也不想因为个糊涂姨娘的一句乱言发火,再惹恼了夫婿,总是孩子他爹,总得顾忌些。
无可奈何的六爷对黄姨娘说道:“姨娘,这话可不能乱说,乱了规矩。”
黄姨娘抬头道:“只有你我母子在,谁能乱传话?”
说完横了一眼六奶奶,说道:“你去给我倒杯水,我和六爷好好说说话。”
六奶奶淡淡说道:“姨娘,保正该吃早食了,我先抱了他交给奶娘,让云娘给姨娘倒杯茶进来,荣姐儿也该醒了,我也得照看荣姐儿去。”六奶奶的嫡女如今三个多月,一早奶娘抱过去喂奶了,六奶奶不过是找理由罢了。
“哟!生了儿子就使唤不动你了?这个时辰了饿着我孙子,是当娘该做的吗?我当初带六爷那可是恨不得觉都不敢睡的守着。”
六爷慌得想阻止姨娘说话,可黄姨娘早憋着一肚子气,不管不顾的说道:“我儿看看,没个长辈守着,孙子孙女可怜呀,三太太自有亲骨肉,哪里能把你儿女放在心上,我日夜的担心,就是怕的这个,果然,还是我孙子孙女受委屈了……”
没等六爷阻止,偷听的云娘不干了,这都扯到三太太身上了,那可不依,这黄鼠狼就是钻鸡窝偷食的家伙,让我呸她一口去。
冲进来的云娘看都不看六爷,对着黄姨娘呸的一口,只吐到她脚跟前,吓了黄姨娘一跳,不是打听了云娘今儿休假了吗?
六奶奶见状趁黄姨娘不注意,把儿子抱过就出了屋,背后听见云娘的声音。
“我呸!那是三太太的孙子,你是什么玩意?来这装人物?问问六爷,小二郎是谁孙子?六爷要说是黄姨娘的,奴婢在府门外磕头请罪,你要是觉得是你孙子,你接回劳家去养,就不关三太太事,什么受委屈?呸!吃太太的喝太太的,就是喂了狗,狗还摇尾巴哪,养了你一个谋害亲子的恶毒下贱奴婢,还反咬三太太,奴婢就见不得这恶人使坏心,好好的爷们也让你教坏了去!你害了六爷不算,难道要把六爷的儿孙继续祸害个遍?”
六爷心里虽恼姨娘说了这没规矩的话,更恨云娘的破口大骂,这让父亲知道了,不仅姨娘保不住,就是他也得去请罪,后悔见了姨娘的眼泪就带她来了。
黄姨娘被云娘骂都多次了,这次老爷太太都不在府里,她也不管不顾的冲上去厮打,云娘总是要顾忌六爷,就一躲,六爷是紧紧拉住黄姨娘,恨不得去捂上姨娘的嘴来阻止两人大骂。
云娘是躲开了,但听了黄姨娘的乱骂,心想顾忌六爷六奶奶我不和你打,你个奴婢秧子骂我?就是老爷太太都没骂过我一句,轮到被你个姨娘骂?
于是六爷拉着黄姨娘团团转,云娘叉着腰对骂。
六爷也急了,转头就踢了云娘一脚。
云娘懵了,她小时给三老爷翻白眼都没挨骂过,自己男人更没训斥过一句,她虽得意,但也没忘形,泼辣也迎得了太太的信任,来六奶奶院里,也得六奶奶的意,把整个三省居交给她打理。
六爷深恨一个奴婢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当着他的面就和姨娘如此对骂,这不是奴大欺主吗?
云娘倒地哭嚎了,外面早就乱开了,有人慌着去找人,可府里的能做主的就只有大房的大奶奶了,大奶奶一听是三房的事,三叔三婶都不在府,没法只得前去。
正好是太夫人生病返回府里之时。
三老爷一听又是自己当年的彩鸟闹事,深恨呀,到不是恨黄姨娘,是深恨自己不长眼。
苏氏对云娘也不悦,该敲打敲打她了,有什么不能汇报秋枝?黄姨娘是个奴,云娘也是个奴,有六爷六奶奶在,她就不能这么冲上去。苏氏也知道云娘是向着自己,但规矩放在那,事不能那么办,是自己忽略了,平时也惯的她才会如此。
这会燕旻堂里,黄姨娘只是哭嚎被个奴婢给骂了,六奶奶跪着不说话,六爷焦急,云娘在外面跪着。
三老爷心烦,等太太张口问,苏氏也恼,你的彩鸟你处理,我的下人我处理。
“秋枝!”
屋外的秋枝紧忙进来,就听太太吩咐:“把云娘拉下去打二十棍,告诉她犯了什么错!去三省居当着下人去打,每日抄写院规五遍,晚饭不必送去。什么时候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去当值。”
六爷一听嫡母处理了下人,该轮到他姨娘了,忙磕头请罪,多的话也不敢说,黄姨娘看儿子在太太跟前如此委屈,心里恨呀,我儿子好歹是个秀才,就这么的跪地受辱?
黄姨娘放声大哭,哭自己连累了六爷,当初不该轻信老爷说什么太太是个不中用的,纳她进府是为三房打理内宅的等等。
黄姨娘来此早就打听了三房诸事,知道如今三老爷夫妻和睦,心里暗恨,此时就想你们不让我痛快,我就让你们不痛快。
第801章 太夫人的狠招
三老爷哪里说过这话,急了,就怕太太信了黄姨娘的,前不久才和太太有了白首之约,这要是给黄姨娘拿这话插一杠子,他说不清了。
六爷见父亲暴怒起身,跪着扑上去抱着父亲双腿满脸是泪的苦求,苏氏坐那不动,她也不会相信黄姨娘那话,三老爷年轻那时不着调,但也不会为了哄个美人就胡说八道。
就在这时,刘婆子带人来了,传达了太夫人的话,三老爷松了口气,急忙看了一眼太太。
黄姨娘傻了,她是知道太夫人佛堂有二房两个妾在念经,那是她们自己乐意去的,她可不乐意去,还等着将来六爷分府了,好当老太君哪。
六爷懵了,别说是祖母的话,就是嫡母要说把姨娘送家庙,他都得听着。
刘婆子说完,身后两个婆子就架着黄姨娘往外走,黄姨娘害怕了,使劲挣脱,大喊:“六爷,救救姨娘,姨娘不能去,姨娘还得看着你中举哪。”
刘婆子就对那俩婆子说道:“快走,耽误了太夫人的病情,你们有几个脑袋赔的?”
那俩婆子见三房主子没一个发话的,拖着黄姨娘就走。
黄姨娘一路嚎叫着被拖到缘草堂的佛堂去了。
六爷是追也不是留下也不是,只能跪在父亲跟前,三老爷深呼一口气,说道:“你放心,你姨娘在你祖母那吃斋念佛,好歹是留在府里,你好好念你的书。”
苏氏吩咐秋藤搀起六奶奶,说回去照看小儿罢,六奶奶福身告退。
刘婆子回去后,太夫人还没睡,咳嗽着,嘴里含着文大夫开的药丸,见刘婆子进来问了句安顿好了没。
刘婆子就把去时的情况说了遍,最后来了句:“那姨娘还威胁三太太哪,说什么等着六爷中举?这话我一个奴婢都听明白了,什么意思?等六爷中举了,再中个进士,就可以当官给姨娘生母请诰命了,那就可以和太太对抗了,要是这样,侯府不就乱套了?还不定让外人怎么笑话哪,一个姨娘培养个进士出来,侯府的主子都是没用的?”
太夫人眼珠子咕噜咕噜转,她可知道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庶子成才是可以给姨娘请封,先给嫡母请封,下次给生母,太夫人可见过一个姨娘就这么的爬上去了。当时太夫人的亲娘宋老夫人还说这乱了规矩,以后哪个府里还敢让庶子读书?
太夫人觉得她儿子媳妇太心善,留了这么个祸害,将来要是祸害了她别的儿孙可怎么办?现在谢府又是皇子妃的娘家,还得估计名声,等到那时,做啥都来不及了。
太夫人忍住咳嗽,急喘两口气,恶狠狠的说道:“刘婆子你去,去佛堂把那个狐媚子姨娘剃度,让她出家,将来我就是闭眼前,也把她送进家庙里去,我不能让他连累德儿三房一支,我儿舍不得,我舍得!一个臭狗屎要害了我谢府?”
刘婆子也不管剃度有啥程序,不都是说那句大不了我剪了发当姑子去,那肯定就是头发没了就是姑子。
刘婆子激动的拿了剪刀去了佛堂,让婆子按住黄姨娘,直接剪个乱糟糟,想了想,找了个厨房的会给猪刮猪毛的,把黄姨娘的头给刮了个锃亮,因为黄姨娘的挣扎,头上不少划印,光头上布满红道道,刮完,刘婆子还啧啧,说要是不乱动,肯定好看。
早就吓傻的黄姨娘惊恐万分,就听着刘婆子吩咐二房俩姨娘,说要是黄姨娘跑了,太夫人就说你们三个一块卖到矿上给矿工当媳妇去,吓得那俩姨娘以后就时刻盯着黄姨娘。怕她跑,就每顿给她少吃,那就没劲乱跑了。这以后黄姨娘哪顾得上别的,天天嚷饿,求那俩姨娘多给点吃的。
太夫人是等刘婆子走了,让夏青找了三老爷过来,一顿说教,三老爷这次觉得理亏,没敢反驳,就让太夫人得意了,犟糊头儿子没蹦跶,证明做对了,就好好的把儿子不住嘴的说了大半个时辰,不是咳嗽,还要继续哪。
最后还说,和媳妇好好过日子,姨娘就交给她了,她会看着的,绝不连累三房名声。
这以后,侯府一奇景出现了,太夫人爱上了管姨娘之事,要是哪个孙子那有姨娘不老实的,就来她佛堂念经吧,轻的带发,重的剃度,弄的刘婆子提前学了一手剃度手艺。
儿子正常的就俩个,侯爷和三老爷,三房就罗姨娘,侯爷也没年轻的姨娘,生子的老姨娘早就不闹事了,二房三房孙子那没姨娘,大房几个孙子那有呀,太夫人的举动吓得大房孙子不敢纳妾,已经是妾的也个个缩了,从此,也没哪个下人惦记当那半个主子,没准就去太夫人那剃度的将来还是不去搏一把了。
三老爷自从黄姨娘那事出来后,就小心翼翼的偷看太太的脸色,让苏氏好笑,过去的事了,她没必要记在心里,给自己添堵,要是现在出现个彩鸟,她绝对不记得什么白首之约,马上把老爷都从心里除掉,带着儿子过快活日子,才不会怨天尤人或者和老爷打骂的闹腾,那不是她的画风。
享受美好日子,忘记烦恼才是她如今的画风。
六爷茫然然的回到三省居,见六奶奶只顾着照看孩子,他站了会,垂头去了书房,等听到姨娘被剃度,跑去祖母那跪下。
太夫人把六爷骂了一顿,她心想,我那犟糊头儿子我都骂的他不敢出声,你个庶孙我还骂不得?
好吗!六爷就顶了个不给祖母祈福,还为个奴才威胁祖母的帽子,灰溜溜的回去了。幸好没人把太夫人这话传出去,不然六爷的前路一片黑暗。
云娘被打了一顿,又羞又臊,秋枝是听太太说罚完她继续让她继续当值,就知云娘没有彻底失宠,等打完让人扶她回去,也把她好好给说了,说她这么做不是给太太得脸,那是给太太添麻烦,狂妄了,当自己是主子了?
云娘被打时也明白了,自己是得意忘形了,就没把六爷六奶奶放在眼里,所以才会那么做,虽然是帮太太,但也不该是个奴婢出头的,等她男人回来,听了原委,又是一顿数落,这以后云娘就老实了下来,尽心尽力,没敢再错行一步,不然她就连三省居都呆不下。
太夫人一回府就处理了这事,犟糊儿子没蹦跶,心情格外爽,这病就好的快,没几天就好了。
侯爷看母亲身体好了,就递了请封世子的折子,皇上看到折子才知道宣平候府还没世子哪,也奇怪谢亲家府上奇奇怪怪的,难道也是府里有争夺世子位之事?
叫来老门头吩咐去查下,听了回报,皇帝笑着摇头,糊涂的一家子呀。
第802章 糊涂人家
侯爷嫡长子谢家镇得知父亲递了请封世子的折子,激动的都不会说话了,同样,嫡长媳谢康氏最近从婆婆那得知了消息后,就端庄了姿态,对各房都是爱心狂撒,对夫婿的小妾也频频关心体贴。
等各府姻亲收到请帖后,有的才反应过来。咦?宣平候府还没立世子哪?咋回事?有内幕?忙私下打听。也早有发现侯府没世子,有的就嘀咕,难不成大房和三房暗中别苗头?三房想夺了爵位?于是都等着看好戏哪。
这么突然的立了世子,嘀咕的人更嘀咕了,之前不知道的也开始了嘀咕,但该备礼去庆贺的都去了。
侯府里的人倒是没一个这么嘀咕的,侯爷知道这事是他个人耽误,不关三房的事,就是谢家镇也从来就没想过三叔会惦记这爵位,如果惦记,就不会那么不管不顾的行事了,肯定要图了好名声为挣爵做准备呀,如今三叔当了皇子岳父,更加不可能有这夺爵之心。
贺喜宴圆满成功,谢家镇终于亮相于众人眼前,以前默默无闻的宣平候府,因为三房而在京里崭露头角,外人对大房除了知道有个糊涂侯爷外,其他人几乎不知道,这次谢家镇的亮相,算是让人都记住了,因为多数人都议论这奇奇怪怪的宣平候府。
等着见到举止恭敬的世子,一看,正正常常一普通人,整个侯府都喜气洋洋,三房谢三老爷更是眉毛都散发着欢喜,看来内情没啥幺蛾子,就都满面笑容的恭贺了。
世子定了,侯夫人带着儿媳世子夫人各府赴宴,婆媳俩外交活动开始,这都和三房无关,苏氏是歇了几天,就回了趟娘家。
陶氏见了小姑子,拉着跟前坐下,当初贺宴也去了,见苏氏忙,没来得及问,这时才把外面之前的闲言闲语给苏氏学了,苏氏是大乐,这话她早知道,俩个亲家母都偷着问了她。
陶氏也跟着笑道:“你说说外面人都琢磨啥?谁问到我跟前,我也是觉得好笑,就说这怎么可能,我苏府小姑太太的贤淑夫人难不成是白封的?这种事怎么会做?”
苏氏笑完说道:“都是闲的,最近京里没啥新闻,就琢磨侯府了。”
陶氏吩咐赵婆子去拿点点心,然后说道:“今儿包了点肉粽,刚好锦娘爱吃,你和你大哥口味一样,他就是爱吃肉粽,所以这么多年就时不时的包点备着。”
苏氏贴着陶氏腻歪道:“要不大哥大嫂疼我的,就是大嫂得让大哥少吃,这个不好克化,我也是,府里要是包了就忍不住多吃,后面干脆嘱咐她们一个月就包一回,看不见也不想,见了就忍不住多吃。”
陶氏点头,“你上回说过后,我也是交代厨房每月只做两回,也说怪了,苏自林也爱吃肉粽,真是苏家人,隔那么远的,口味就一样,我记得你祖父那时就爱吃。”
提到族弟,苏氏问道:“对了大嫂,堂弟最近都忙啥哪?小侄子去学堂了,他不会天天守在学堂吧。”
说完还哧哧笑,给大嫂学了头一次去侯府,分开一会还嘱咐儿子不要惦记他。
陶氏听了心软,怜惜半天,“时不时就会去学堂看看致远,有时还买点吃的带去,就这么,认识一个卖卤肉店的小儿郎,那家卤肉和你有次给我带回来的一个味,是不是同一家?说在长安书院附近,也就是二外甥雕件铺子附近了。”
苏氏点头,“是那家,我去过两回,见过那儿郎。”
还没等苏氏说那张氏母子情况,陶氏就接着说道:“自林说要收那儿郎为徒,回来给你大哥说了,你大哥问了情况,说这收徒可不能随意,最起码要知道他家族祖辈吧,这小铺子就母子,怎么知道家里情况,这不太好。”
苏氏了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能简单的就随便收个徒弟?
“这也是之后你大哥和我说的,自林说了那个儿郎的情况,说和正常孩子不同,但画画上有些天赋,就动了心,也是怜惜那儿郎,你大哥就没出声了,就说了句,让自林慎重,这收徒就是一辈子的事,教那样的儿郎不仅仅是画画,生活上更是难事,自林说他都考虑清楚了,就等和儿郎母亲商议了,到时收徒就去他庄子里,那儿郎以后也就跟着他一起居住了。”
苏氏心里触动,觉得族弟不亏能成为大师,那胸怀,别人看了阿满,顶多惋惜下,和颜悦色就算不错,而族弟能收徒,还要以后带着徒弟,本来就是个鳏夫,带着儿子,再加个智障徒弟,对于一个男子来说,那不是一般的难事。
苏氏就把听来的有关张氏母子的事说了,陶氏听的唏嘘半天,也可怜半天,就是担心苏自林一个男人,怎么照顾两个儿郎,其中还有个是个有病的。
“大嫂,得让堂弟找个年纪稍大的老仆夫妻,年纪大有耐心,阿满都慢慢教,我看他娘都是轻言轻语、不厌其烦的重复说几遍,这跟着伺候的可得挑好人选了。”
陶氏点头道:“我也给自林说了,不行我帮着买点人手送过去,自林说不用,他有对老仆,自小跟着他的,以后就负责照顾那儿郎,对了,锦娘说叫阿满,这当娘的的,看这名字,就是希望儿子能够圆满,可怜呀,我给自林说了,到时接过来,我给阿满做些衣衫,这以后父子三人的衣裳就交给我了,让他别操心这些,让我说,有合适的还得找个媳妇才是,这就三个男子,过日子怎么能少了妇人?可我一提,自林就说等致远成亲后吧,锦娘你说说,致远成亲前才需要个当家主母操持哪,这要是致远成亲了,还娶什么媳妇呀,找个屋里人照顾不是更好?还给致远找个后娘让他孝敬着?男人想问题就是简单,可我话又不能说太多,锦娘也劝劝自林,娶个媳妇对父子俩都好,就是致远将来说亲也好说呀。”
这时赵婆子端进来肉粽,小巧的几个,苏氏接过小碟要递给大嫂,大嫂摇头说早上吃了一个,不敢多吃了,苏氏就自己吃起来,听着大嫂继续说那族弟的事情,又叨叨如今开支大了什么的。
听到这,苏氏才想起来时还装了银票的,见面只顾说话,都忘记了。
陶氏接过小姑子递给的银票,一看,吓一跳,忙问这个是做什么,苏氏就说还大嫂当初给的那笔银子,还有就是去年做羊皮毛生意,就当是和大嫂合股,这个是赚的分红。
第803章 包家女婿
陶氏不要,又要塞回去,责怪小姑子道:“如今锦娘一摊子事,又刚买了那大宅子,正需要银子,再说,都和你大哥说了,那个是补贴你的嫁妆,哪有再收回的。”
苏氏只好故意小声说这个银子老爷知道的,要是再拿回去,万一将来偏了庶出的,她不就傻眼呀。这么的陶氏才收下,还说将来旻山成亲,当舅母的多给些。
苏氏拿起个粽子剥了给大嫂,说替旻山多谢大嫂,陶氏咬了一口,苏氏把剩下的吃了,陶氏心中柔软,就没见过小姑子和她见外过。
而苏自林此时正在张记卤肉店。
张氏当初就是为了儿子才在这里开了店铺,确实有些好心的夫子会拿些简单的小儿读物给了张氏,也有怜惜他们母子,经常来买食物的。
张氏学问有限,她只能教点简单的认字,她也没指望能让学院收阿满入学,就是想能有个夫子简单辅导下就行,好歹也会有闲时来店简单的教下阿满,但因阿满的情况,这样教等于没教,他根本记不住,张氏丧气,但还是努力的把她能记下夫子说的反复的再教给儿子。
苏自林因为儿子在长安书院念书,他没事就来此,来了就买点食物去友人家包明颜家里去坐会。来了几次就发现张记卤肉店有个儿郎和正常儿郎不一样,苏自林原本就是个和善心软之人,就多注意了点,发现这儿郎没事就自己坐那画画,他好奇的看了看,觉得画的虽然毫无章法,但有股天赋,就简单指导了下,等下次去,那儿郎能用他教的画的进步了。
怜才的苏自林有了兴趣,就去的多了,也买点画画用具过去,每次去教点简单的,谁知这儿郎别的记不住,可画画这方面他自然的就记住了,这让苏自林动了心,回去和堂哥苏御史说了想收这儿郎为徒,一时怜惜这儿郎,一是怜才,如果有人好好教教,在画画上是可以提升的。
张氏不知苏自林是做什么的,只知道他有个儿子在学院读书,所以他才会来此,见苏自林耐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