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来给我脑洞呀,我脑槽沟太浅,没有洞洞,编个几个故事就要抓耳挠腮了,可是后面还有个天天催更的臭小子,难道要把我逼成童话大使?
  半下午回来,旻山还委屈的说白胡子师傅都不知道这个故事,害的他讲了三遍,师傅也没听懂,苏氏就说师傅哪里听不懂,是要考考旻山,看旻山记不记得哪,旻山说明天他要把小儿书带去给师傅看,不然他自己都忘了,那个咯叽歌曲师傅也不会唱,还不肯学。
  苏氏着急,她乱画的呀,还想等三老爷有空了再重新画哪,还有,那首咯叽歌?
  她赶紧给儿子解释,那不是咯叽歌曲,是聪明的旻山歌曲。
  这丢人丢到庙里去了!
  三老爷就连夜赶着画了太太编好的三个小故事,还说就当考状元了。但看儿子能这么有兴趣去寺里,三老爷也豁出去了,拿出最佳笔墨,他可不想让法师看了觉得弟子父亲太差劲,就认认真真的把故事内容正正规规的写下来,配上他画的法师和旻山,还有一群众人和怪物。
  这俩货可不知道第二天的半下午,皇上在法师的房里,翻看这画册,还笑眯眯的说他先拿回去了,要让八皇子照着画一个,他不是也快当爹了吗,得先准备好。
  临走还大笑说师傅给小师弟解释画册哪去了吧,听说那小师弟脾气不太好。


第773章 黄姨娘回府
  下午放学,旻山回府高兴的给母亲说,白胡子师傅把画册留下了,说要好好看看,旻山问母亲师傅是不是老年痴呆症了?都全忘了。
  苏氏捂嘴,这是她有时和老爷说笑,玩笑自己记不住事情,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可见以后不能当着孩子面胡说话。她都不敢问儿子有没有当面问这话。
  旻山还拍拍胸口说:“娘,我给师傅说了,放心,徒儿不嫌弃他,会帮他记着。”
  晕,听这话肯定是当面说了,真丢人,让法师如何看弟子的父母?
  “呃,今天旻山饿了吗?有新送来的点心,你爱吃的果仁的,娘给你拿去,你和你爹说说吧。”
  苏氏赶紧转话题借口出去,旁边的三老爷笑倒。
  五天过了,休息两天,旻山撒欢的跑着玩,不过有时还惦记着问:“爹爹,白胡子师傅有人陪吗?会不会想我?”
  三老爷:“师傅肯定会想旻山的,等明天咱就去山上陪师傅去。”
  就这么的,聪明的旻山要每天去寺里献爱心,说要陪着孤单的没人爱的白胡子师傅去,苏氏反正想为了儿子不管其他了。
  三老爷仍旧天天去寺外候着,宋表弟陪了三天也就去旻庄忙乎正业去了。
  被宋表叔打发回来的二爷又失业了,还别说,他也逐渐喜欢上那种上班的感觉,白天忙忙乎乎,回府里也忙忙乎乎,这日子过的才充实吗。
  二爷开始琢磨,不能把我鞠球呀,踢来踢去的,我得自己想想干点啥,那么干啥哪?三房的事只有把我当候补,我得有个属于我们小大房的事。
  二奶奶听了二爷的想法,很高兴,这样才对嘛,不然我总以为嫁了个老者。二奶奶就兴奋的和二爷开始琢磨了,干点啥好哪,等琢磨好了再给公婆说。
  一晃到了中旬,旻山也习惯了每天上山,有宋早晚兄弟陪着,他还要带着隔几天就有了更新的画册去安慰白胡子师傅去,善良之心爆棚,得意的很。
  苏氏让三老爷不用去候着了,可三老爷却说说好了一个月就一个月,反正他带了简易笔(苏氏胡乱发明的)在那也给儿子编故事,帮着太太充能量。
  苏氏随他,这样也挺好。
  可有一天,六爷来了,跪在苏氏面前,流泪说他姨娘在庄子里病的严重,他想接回来医治。
  苏氏这才想起三房还有个下放的黄姨娘哪,都忘到脑后勺去了,当年虽说等六奶奶生了两个嫡子再接她回府,可这病的也太巧了吧。
  但是就是巧,也不能任由个生了庶子的姨娘在外病死,真的假的回府就知,就算她作妖真病了,也没法,只要你老实,那就是个吃闲饭的,但只要她敢继续作妖,苏氏也不会伸手,有老爷哪,他惹的桃花债,自然由他负责。
  等六爷接人回来,苏氏让秋枝安排到罗姨娘的院落,罗姨娘自从小七嫁人就情绪高涨,得知有喜,那更是每天不停的做小儿针线活,杜桂也没法说你做的这些宫里肯定不让用,见姨娘高兴也随她去,好打发时间。
  黄姨娘病的歪歪倒倒的还不忘打量三房,见姨娘院又挪了地方,离六爷那远了,现在也没心思管别的,先看病要紧,在庄子里,虽然庄头也给找了大夫,可她把药都给倒了,硬是拖到庄头看情况不好,忙禀告侯府,她才能回来。
  三老爷回来得知他当初的彩鸟回府了,就时不时偷着打量太太,苏氏撇嘴,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不过老黄历了,没必要揪着不放。
  见太太就提了下黄姨娘回来了,别的没说,三老爷松了心,真想把那段荒唐历史抹掉哟。可是证据确凿,两个大活人在眼前的证据,没法抹掉。
  于是六奶奶坐月子,黄姨娘养病,旻山背着书包唱着咯叽咯叽的陪师傅,就到了四月。
  春草发动了,苏氏去了产房,素娘在,说春草身子底子好,没啥问题,阵痛着的春草还不忘开玩笑,说这些年跟着太太尽吃好吃的了,身子能不好吗?
  原本担心她高龄产妇,没想到,很顺利的就下了一个蛋,哦,不,生了个儿子,把个在外伸脖的俞管家高兴的跳起来,还喊道:“春草,你要吃什么?我给你端去?”
  苏氏扑哧一乐,捣捣素娘,说道:“应该生前就问的,还要说酸儿辣女,不放辣子多放醋。”
  还学着西北方言,正要忙乎的素娘也扑哧乐了,春草不知太太和罗师娘乐啥,疑惑的看着,苏氏忙道:“我给罗师娘说你月子里可不能吃酸酸辣辣的东西。”
  春草疲倦的笑道:“太太,奴婢伺候你四个月子了,知道要吃啥。”
  “知道就好,反正你想吃啥就说,我交代王花花了,专门给你做月子饭。”
  等素娘收拾好了,苏氏和她一道离开,还给外面呲着牙乐的俞管家道喜,说春草想喝粥,俞管家乐颠的冲出去了。
  怪不得人老喜欢见喜事,好事能让人精神快乐,浑身都充满了喜泡泡,而负面就让人沮丧,浑身长刺。
  没几天,又一个乐颠颠的人来报喜了,宋府的姑爷,说小宋谢氏生了嫡女,太夫人高兴,能生就不怕生不下儿郎,吩咐人准备补品好让侄孙带回去。
  三老爷四月就没去山上候着了,只是每天送出府门,半下午再在府门口接,旻山还带回了他在寺里学的功课,无非是最初的启蒙教学,这些苏氏都不掺和,既然有高师,她那点水平就别乱事了。
  二爷来找父母,说要开个书坊,三老爷上下打量他几眼,刚想说话,被太太拽住。
  “开书坊好呀,那是文化人的聚集地,沾点文化气息总是好的,干脆开个书画坊好了,到时娘给你几幅山野大师的画,当镇店之宝,让你爹再找找几本绝版,还是儿子头脑聪明,娘咋没想起开个书坊哪?哎呀,娘和你爹商量商量,干脆你哥几个一人一个,老大你书画坊,老二旻雕,老四开个百合园算了,老三吗,得等他想清楚要干啥再说。”
  二爷本想说虎妞她娘准备拿陪嫁出来投资,但想想还是回去问问媳妇再说。
  财迷爱银子的苏氏兴奋的和三老爷商量,不如给几个儿子各开一个,让他们自己经营去,都说好男儿不吃分家饭,这会不操点心怎么知道茶米油盐贵?
  深有同感的三老爷点头应了,他自己就是分家后才知一个三房就每月要那么多银子开支呀,不想法赚银子,分家的那点不等再给儿子们分家就得坐吃山空了。


第774章 偏心眼
  夫妻俩就合计了,给每个儿子五千两的投资,老大直接给银子,不够的他自己想办法,以后等于书画坊属于他大房的,老二的旻雕已经开了,核算下,多了,让他贴补,少了就补贴他,但拿笔当初是算苏氏的嫁妆,就等于公中要给苏氏五千两,老三老四和旻山的先记着,等想开啥时再给。
  苏氏是想要给娘家大嫂的那笔银子,拖到现在了,正好收回来,自己私下补贴上,多给一些,哪天回娘家的时候就给了大嫂,免得总惦记又总忘。
  三老爷见太太这时还不忘当初的算法,也不敢多问,黄姨娘回府没多久,他可不敢问了后,太太说你是不是要留给你的彩鸟呀,那他可不是自讨没趣。
  三老爷起草了份协议,就是证明这个是提前分给儿子们的家产。
  都列好了,苏氏看了没啥问题,就把儿子们都召集到书房,把这事宣布。
  几个成年儿子一头雾水,不知父母又抽啥风,但也只好点头。
  三老爷见儿子们点头应了,说道:“老大找好地方了,定下了,银子再给你,老二你也合算下旻雕的成本,老三的等科考后再说,老四你好好考虑,以后是继续读书还是干点啥?你娘说不如开个百合园,既然那么爱种花花草草,还不如当个营生哪。”
  几个儿子脸色各有表情,三老爷说完打发他们出去,还给太太说:“将来旻山的我可得管,我就靠旻山给我养老,别他把银子给折腾没了。”
  偏心眼子!苏氏懒得和他争嘴,旻山的将来最起码十几年后,现在说没用的话太早。
  二爷在蔡先生的帮助下,找了个离长安书院不远的地方买了个铺子,理旻雕也不远,都是文化区域。三老爷和苏氏看过后,把银子给了他。
  二奶奶万分心喜,提了一个陪房去当掌柜,让二爷找了刘师傅来整修铺子。于是,二爷开始了发挥他细心话唠的能耐之路。
  等苏氏听三老爷说,老大的书画坊叫旻卷时,不懂,三老爷笑道:“书,卷也,画卷也是卷,不是有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我可没给老大出主意,是他自己起的。”
  苏氏纳闷的是为何跟着起个旻字?
  “跟着沾光呗!旻庄旻福旻雕旻饼都打出名气了,他开了现成的一串。”
  “不忌讳是弟弟的名字开头呀?”
  三老爷笑道:“他弟弟叫谢家锭,大了谁还记得小名,我还想让法师给儿子起个字哪,再说,锦娘不是说旻字是我三房的招牌吗?”
  忘记当初忽悠老爷说以后家谱里上记下旻字招牌是三老爷所创了。
  苏氏赶紧奉承道:“对对,是三房的,这是老爷给儿子们创下的招牌,儿子们应该用,用的好,这才显得兄弟一家亲哪。”
  三老爷笑纳,还说要不这招牌还是他来写?
  “当然!老爷好好练下这两个字,写好了给老大看看,老爷的字可配的上书画坊,让人没进来就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记住的词不多,反正文化气息是夸人的就好,多说别人也爱听。
  三老爷美得哈哈笑,赶紧的要去书房练字去了。
  旻山白天都不在府,苏氏没那么忙了,还天天的去陪下八娘子和雪莲,没事去春草那坐坐,看看小婴儿,再去太夫人那奉承下,听听侯夫人来找闲聊家常,小日子舒服的很,没那么成天没干啥事还忙乎的不行的感觉,难怪前世的家长说孩子去了幼儿园可算轻省了。
  黄姨娘养了半个多月身子,这回开的药都喝了,苏氏让秋枝挑了两个丫鬟一个粗使婆子去服侍。
  等慢慢能起身了,她在小院里四处打量,见罗姨娘那总是传来笑声,她心底暗恨。
  在庄子里就知道罗姨娘生的七娘子成了皇子正妃,她心里又是一丝爽又是几分不爽,爽是这下太太可被个姨娘给压一头了吧,再生四个嫡子,有何用?没一个出息的,将来还得看庶女脸色,不爽的是我的优秀的儿子如今却被太太压着,早晚也得像七娘子一样,风风光光的给姨娘争气。
  把自己弄病了才能回来,那就要先稳住,为了儿子的将来,首先就要忍下来,不能让太太抓住把柄再把自己打发出府。
  所以黄姨娘就老实的猫着,还对罗姨娘亲切交往,不过被杜桂给挡了。
  苏氏让王花花做了点吃食给太夫人送去,适合老年人吃的,松软,好吞咽,
  太夫人当时就吃了,还说刚好饿了,刘婆子笑着说吃了早饭没多久就说饿,苏氏说道:“母亲哪是饿了,那是给媳妇面子,总得尝两口,母亲尝尝看,喜欢以后就让厨房隔几天做了送过来,这个虽然好吃,就是甜了点,不能见天的吃,不然头脑会晕。”
  反正人老少吃糖,啥都玩头晕上推,太夫人是最怕头晕的,那种躺着也天旋地转太难受。
  正说着话,就见大姑太太进来了,太夫人脸一沉,放下碗,苏氏也打算起身告辞,可宋谢氏说道:“刚好弟妹在,正要找你哪。”
  太夫人急道:“有啥给我说,找你弟妹干嘛?她忙着哪,你三弟今儿在府里。”
  宋谢氏撇了下嘴,转眼笑着对苏氏说道:“弟妹,是这样,你外甥几个在府里也没事做,你那买卖多,干脆让你外甥帮帮你,总比交给外人强,我家老大认识人多,那办事绝对没问题,宋表弟都能在旻庄干的好好的,老大可是三弟亲外甥。”
  都认识的狐朋狗友吧!
  没等苏氏开口,太夫人摆手:“老三家的,你赶紧回去,一会德儿该找你了。”
  苏氏就笑着告辞了,走出门就想大乐,如今的太夫人是尝到好处,玩乐去旻庄,送人用旻饼,走出去哪个不夸她有福,她也知道是享了三儿子的福,这要是让大女给搅合了,那犟糊再犯了混,不让她去,那她可就要在老友跟前丢人了。
  屋里的宋谢氏气的对母亲瞪眼睛,太夫人还说:“别瞪,又不是二八小娘子,瞪那眼睛难看。”
  “娘就不帮帮我?如今个个看我不顺眼,就是娘也烦我了?我还不如二房庶出的孙女?”
  太夫人一噎,六孙女生嫡女,她是送了好些补品,没给大女捎个啥,就找上门来了?
  宋谢氏看母亲噎住,继续控诉:“娘偏心眼,她个没福的,嫁个庶子生个小娘子,娘都惦记着,我是你亲闺女,娘怎么不惦记我?”
  觉得有点理亏的太夫人恼怒大女不体谅她,张口就说:“我就是没福才生了你,你不也生了外孙女?”


第775章 省银子
  宋谢氏继续哭诉:“娘也帮着旁人不帮女儿,娘都不知我在宋家都要过不下去了,儿子们怨我,老四也不肯带带他们,我有娘家兄弟,非得靠个小叔子?亲舅舅拉扯一把外甥咋啦?等我公公回来,看娘怎么说。”
  太夫人更急了,没俩月兄弟就要出来了,这要是闹个啥,万一惹怒了菩萨,再让兄弟呆几年,那可咋办?
  “你先回去,我找四侄子过来,我给他说,好好安排外孙,你回去等信吧。”
  宋谢氏哪能这么回去,她本来就打的三房的主意,跟着三房,那是皇子的岳家,跟着宋四算什么。
  “娘,你也别找他,好像我们大房求着他似得,我有亲兄弟撑腰,我犯不上对他低三下四。”
  太夫人心里抓狂,你亲兄弟你娘都躲着,你还上赶着挨训?就你对你亲侄子做的那事,人家不再追究都是看老娘面子了。
  “你当大姐的,也犯不上对你兄弟低三下四,还是让外孙自己争气,好好给你挣份脸面才是。”
  在太夫人的亲兄弟宋家舅舅跟前,外孙也好,侄孙也好,都得往后靠靠,眼下节骨眼上,可不能多事。
  儿子要能争气我回娘家找兄弟干嘛?宋谢氏咬着嘴唇,母亲也不帮她,她要如何?
  哭呗!
  太夫人不耐烦的看着哭的没形象的大女,心里想:好烦哟,以前咋就没发现大女这么烦人的?
  人吧,如果都是过的开开心心,和正能量的人多在一起,就听不得不好的烦心事,要是和负能量的在一起时间多了,就会看别人过的好,就忿恨、嫉妒、仇视,觉得老天不公平,为何自己那么命苦。
  太夫人自从开始愉快的出去玩乐,结交的都是爱玩爱乐的,个个都哄着她说话,反正笑话她的话她也听不懂都当是奉承她,那小日子过的美,她乐呵了,儿子媳妇见她也是好话乐呵哄,还有个坚定拍她马屁的刘婆子,所以,太夫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天美得冒泡。
  对比之下,每次大女来都没个好话,抱怨发牢骚,太夫人听的就不舒服了。哪像以前,俩人一起抱怨,她还特体谅和心疼大女。
  太夫人这一改变,宋谢氏就更抱怨了,以前都是抱怨别人,如今是连母亲一起抱怨上,弄的太夫人看见她来就沉脸。
  打发又不走,就是走了下次还来,太夫人烦,抬头看见刘婆子在外间探头,太夫人就对着她招下手,刘婆子急忙进来,然后太夫人就来了句:我头晕。
  往后仰倒,刘婆子一把抱住,大叫来人,宋谢氏顾不上哭,忙跟着抱着。
  刘婆子被太夫人抓了一下手,立马对宋谢氏说道:“大姑太太,你先赶紧回去吧,一会三老爷他们来了,问起来,让奴婢怎么回答呀?”
  宋谢氏也急忙慌乱中,想起三弟,就哦哦的急忙溜了。
  刘婆子看人走了一会,才捏了下太夫人的手。
  “哎呀!可让我学了姜太妃一回,这个大妮子,还不明白?她再这样,到时哪个兄弟都不帮她了,等我没了,她靠哪个去?”
  太夫人被刘婆子扶起,还嘟囔着。
  “太夫人就是心善,每个儿女都考虑到,那也得大姑太太明白呀?奴婢看六姑奶奶就是个明白人,知道太夫人对她好,是有了太夫人才让她在宋家立住脚,还是太夫人教导的好,以前多软弱的一个人,现在看着就是当年的太夫人,是个好媳妇。”
  “那是!亏得在我跟前呆了一年多,可把她性子给教过来了。”
  吧啦吧啦炫耀史展开,忘了大女带来的不快了。
  二爷整天的忙到天黑才回来,这可是他自己的铺子,心里满是兴奋,天天去和匠人们一起干活,让他的话来说不放心。
  刘师傅带着的人见是给谢府三房的二爷修整铺子,还没开工就叫苦连天,刘师傅乐。
  二爷给刘师傅交代的是从母亲那听来的词:简洁、美观、大方,然后又加上他的要求:省银子。
  他可不想花太多银子在这方面,留着银子好收集书画哪。
  忙乎到五月了还没完工,苏氏就在问询之后,说了句:“哎呀,这耽误一个月要少赚多少银子呀?”
  二爷立马加快速度了。
  端午节过后,侯夫人笑嘻嘻的亲自来给苏氏报喜了,伍氏终于有喜了,可让侯夫人放了心,苏氏准备了一堆补品和礼品派人送过去。
  伍氏又是侄媳妇,又是她干闺女,自然要近一层,伍胡氏看了女儿后来燕旻堂,激动的掉了泪,哪个当娘的都怕女儿嫁人后怀的晚或者没得生,那就要开始了一生的磨难。
  就算苏氏再开明,再想得通,现代丁克的也不少,但她一人也无法抵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别说当婆婆的怎么想,就是当媳妇的没得生,她自己都要想办法给夫婿纳妾好生个庶子,好养在名下,在过日子跟前,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顶什么用?没儿子就是别人眼里的无能,大多数如此,除非后台硬的跟公主似得。
  就是老大媳妇,那会前头连生俩个闺女,在婆婆跟前就抬不起头来,亲家母是闺蜜,还都在她跟前奉承着,如今她生了嫡子了,但也着急,希望能再生个儿子,一个不保险呀。老二媳妇进门两年没得生,亲家母更是低三下四的,这次有二胎了,亲家母满脸放光,让她的话来说,可算能轻松喘口气了。
  伍胡氏擦了眼泪说道:“早就想来和你说说话了,可这几个月我都不敢上门,就怕看见侯夫人,虽然侯夫人没表现出啥来,可我也是从媳妇当到婆婆,怎么不了解?我夜夜都睡不踏实,去了天慈庵无数次磕头,就盼忆南能早日怀上,今儿一得喜信,我立马就赶过来了。”
  苏氏心里哎呀呀的,再一次觉得老天待她不薄,没让她生女儿来受那替女儿揪心的煎熬。
  “你放心,我大嫂不是那等挑刺婆婆,忆南在府里好着哪,有啥我还能不告诉你去?”


第776章 师傅太可怜
  伍胡氏拉着苏氏说道:“我知,我们多年的交情,你还能不护着忆南?就是图了这我才定心把忆南嫁进来,可她要是三年没个消息,哪家婆婆能愿意?”
  是呀,苏氏是现代人思想,可以在这方面同情女子不易,善待儿媳妇,可如果她有亲生女儿,嫁了人,她能要求一个古人用她的思想来善待女儿吗?
  安慰了伍胡氏半天,等她走后,苏氏开始了好久都忘了的脑补。
  小七虽不是她亲女,但嫁了人她都会为她着急,都着急等喜信,要是亲女那就不是着急,是焦急是揪心,也跟伍胡氏似得,夜夜无法安睡。
  还是去佛堂磕长头去吧,求菩萨先给八皇子妃一个嫡子,接着再生女儿也行呀,先安了别人和她自己的心。
  没两天,乐颠的老大蹦进来了,苏氏还以为是店铺整好了,还没问,老大就报喜了,“母亲,我媳妇有了,我说昨晚我做梦梦见满园子花呀,好兆头。”
  苏氏恭喜儿子,心里嘀咕,听说梦见花是生女儿,我倒无所谓,可媳妇该失望了。不过那是迷信,不准。
  乐颠的老大又蹦回去了,苏氏想答应给老大山野的画还没去找族弟哪,后天旻山休息,干脆带上父子俩去柳树沟庄子,看看族弟,也顺便看看自己的木料加工厂去。
  给老爷说了后,苏氏就让秋藤找秋枝去,多备些礼,两份的,秋枝问了秋藤是给送谁的后,就去准备了。
  五月的天,还没大热,风淡云轻的,出门郊游正合适。
  一大早的给旻山漱洗了,说吃了早饭去庄子里玩去,他还遗憾的说道:“娘早说就好了,可以带白胡子师傅一起去,要不他一个人呆着,太可怜了。”
  你师父太可怜了?
  还有就是怎么给旻山说直接叫师傅就行了,他还非得就叫白胡子师傅,也不知是不是那个白胡子老头的故事让他记忆深刻。
  苏氏哄着他说道:“你看,师傅每天要陪你玩,还要给你讲故事,多累呀,所以才要歇息两天,今天咱去给一个舅舅请安去,不能带着师傅去呀,太远了,还要坐车,师傅会累的。”
  旻山懂事的点头,又问:“子旦哥哥去吗?”
  “子旦哥哥要陪他娘,旻山都回来陪爹娘,子旦和子昼哥哥也要回去陪他爹娘呀,所以今天是旻山陪爹娘的时间,娘好可怜,都好久没和旻山一起玩了。”
  旻山看母亲都要掉泪了,伸出小手拍拍,又拍自己胸口说:“不怕,旻山陪娘亲,还要陪爹爹。”
  给儿子盛粥的三老爷乐得呵呵笑,旻山还转脸对他故意咧嘴笑,眼睛成条缝。
  柳树沟离京城不远,坐马车不到半个时辰就到,路上三老爷把车窗帘子掀开,让旻山看外面风景。
  离开京城就是零星的庄稼地,有老农在地里干活,看到有车路过都抬头张望,几个顽童在地头玩耍,也起身好奇的想追,被大人拉住。
  旻山就一路的问,三老爷就一路的解释,旻山现在的年龄开始走向十万个为什么了,经常把三老爷问的张口结舌,又时常听太太的胡扯和忽悠,也学会了。
  “爹爹,他们在干嘛?”
  “在种地。”
  “种地干嘛?”
  “种庄稼有粮食。”
  “有粮食干嘛?”
  “好给人们吃呀,我们吃的东西都是庄稼里出来的。”
  “怎么种出来的?”
  “……”
  三老爷准备回去看看齐民要术。
  到了地方,先去了柳树庄子,自蔡先生一家搬进来,这里规整成木料加工厂,苏氏是第一次来,反而三老爷还来过多次。
  事先给夏墨捎了信,她和她男人一早就在庄子大门外候着了,看到三辆马车到了,疾步上前,等三老爷下来,接过十一郎,夏墨赶紧伸手搀扶太太下车。
  进了庄子,规整的整齐,比想象的好,苏氏边走边表扬夏墨。
  夏墨说都是蔡先生的功劳,怎么分类怎么摆放,蔡家两个儿子也是能干的,话不多,干活却利索。
  蔡先生今天也留在庄子里,迎了三老爷,三老爷抱着儿子跟着他去看罗先生那去了,苏氏跟着夏墨去了给主家住的空着的屋子。
  多年没人来住,打扫的干净,苏氏坐下,有个小丫头端着茶壶进来,夏墨说是跟着她念书的庄子里的小丫头。
  小丫头放下茶壶,腼腆的给太太行了礼,夏墨摸摸她的头轻声对她说在外面候着。
  ”太太,这个孩子生下来能听见,可就是不会说话,如今都快十岁了,还是不会说话,看了大夫,不知啥毛病,奴婢就想教她认字,好歹能用笔说出话来,也算命好,家里人因为这都心疼她,几个兄弟姐妹的也照顾她,见我能教她认字,那家人十分感激,月月给我拿点粮食过来,奴婢不要,非塞给奴婢婆婆不可。如今奴婢家日子过的好,不缺那点粮食。”
  苏氏接过夏墨端来的茶喝了口,笑道:“那是人家的心意,你就收下,多教点那孩子就当还情了。”
  “奴婢也是这么想,本来就是怜惜那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人内里通透,讲啥都听的懂,可惜不能言,不瞒太太说,奴婢是看上这丫头了,想定给奴婢老二,奴婢婆家都是心善人,不会对这样的媳妇有啥为难的,这要是嫁了别家,就可惜了。”
  夏墨总是这么柔善,苏氏说道:“这个不仅仅你同意,总得要你儿子愿意吧,要是强压着他娶了,将来还不是媳妇遭罪?”
  夏墨笑了,“奴婢偷着问过儿子了,他说愿意,奴婢家老二长的跟他父亲一样,反而中意秀气的,奴婢也说了,现在愿意,将来嫌弃人家可不行,奴婢就是想问问太太,看看他们合适不?”
  苏氏诧异,你娶儿媳问我合适不合适,我可头一次见,你儿子啥脾气的我也不知道呀,谁敢说合适不合适的话来?
  “两家父母要都是明白人,俩小儿中意,没啥不合适的,不会说话会写也可以,生了孩子,你再好好教教,也就起来了,能给你做儿媳也算她有福。”
  夏墨听到这有福眼睛亮了,满脸是笑,说道:“奴婢婆婆说了,问过太太就给那家人提亲,太太说有福,肯定是个有福的。”
  苏氏睁大眼,我又铁口?


第777章 客居
  苏氏问起住在附近的族弟,夏墨回道:“苏家舅爷也来过几趟,都是和蔡先生看雕件,太太说要来,昨儿个奴婢派人去和苏舅爷捎了话,午食奴婢已经安排好了,到时请苏舅爷一同就席。”
  苏氏点头,也歇了会脚,就说去找老爷,一同去苏自林的庄子去,还没去过他那的,苏氏也好奇,这个高人族弟会如何收整他的庄子,又想起,是二姑太太请了刘师傅规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