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氏给了赏钱,四人欢喜接过又跪下磕头,苏氏吩咐冬自就跟着秋藤,原本她是想让稻芽将来接替秋藤的,但见她可以跟着秋枝学学,将来也可以当三房管事的。
三老爷知道了文大夫有了儿子,也替他欢喜,还给他送了两坛好酒,说这是大喜事,值得庆祝,就找了罗先生,三人喝醉了,文大夫是边喝边哭,还给儿子起名叫继承。
过了正月,秦国夫人下帖子请了太夫人和侯夫人苏氏,说准备回湖广了,苏氏就把当初答应要给贾兰芝的摇篮什么的都给她,还给了图纸让她回去找人装上就行。
贾兰芝万分不舍,说等回去嫁了人生了孩子就带孩子来找苏氏玩,苏氏好好的都应了她,孩子话而已,等有了孩子还有空到处乱跑,以为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京城了?她小时还想去西昌府看看的,几十年过去都没离开过京城。
没想到贾兰芝还记得让干娘给出主意的,拉着苏氏悄悄问,苏氏就拿出准备好的的,说姜家产业多,到处都有,让贾兰芝想着打听一种植物,也是菜,把土豆番薯的大概告诉了她,苏氏记得历史上大概是这个时期进入国的,好像是从南边来的,苏氏忽悠贾兰芝说,要是能把这找到了,不仅你一辈子够吃了,就是三代也吃不完,还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贾兰芝兴奋的问了个清楚,还神秘的说到时除了姑祖母谁也不说。
……
后面木香又回府一趟,得知罗师娘要给弟弟医治脚,去了罗先生院子,非得给师娘磕了三个头,后面又托回府的姜榆给罗师娘银子,说不多,但是她心意。
苏氏不敢去露面,怕去了又多嘴,打扰素娘思路,等秋叶来说手术做好了,就等拆了石膏看效果,她才松口气。
苏氏是既想素娘能做好手术,也能留下点医术在这里,可又怕万一失败,那就要被给指责了,如今她的身份,也没人敢骂街,但医闹哪里都有,不然好心就变成麻烦了。
想完苏氏汗颜,她就是这么个胆小怕事的人,和素娘一比,格局就差一大截。
等苏氏把这话学给素娘听,收到了素娘的一顿笑,苏氏就又想了那句话,什么医生最爱说话留一半,没把握的事估计素娘也不会干,自己还纠结半天。
快到三月,天气开始暖和,八痴法师派人来捎话,说让三老爷去寺里一趟,这俩货才想起旻山上山学习的事。
三老爷说要换下衣服,迅速和太太回燕旻堂嘀咕对策去了。
苏氏道:“躲是躲不过去了,老爷就按我们之前商量的来,去五天歇两天,每天要回府,午饭咱们派人送,不在寺里吃,在寺外,咱不引诱和尚犯浑戒,午睡咱自己带上睡床,铺盖也自备。”
三老爷听太太那躲,咋听咋别扭,别人巴不得事,怎么到太太这成了躲不过去的事了?他没时间多想,接话说道:“我得陪着一个月,等儿子熟悉了再离开,还得说带俩陪读,我可是答应表弟了。”
苏氏道:“就这么办,你快去,别让寺人等急了,我看刚来的人那脸色不好看。”
三老爷笑道:“他就长那样,我每次去寺里见他都是那幅表情。”
苏氏给老爷换好了外衫,等老爷跨出房门,她还在后面说了句“告诉法师,可不能用体罚,大了的时候再说。”
三老爷回头说知道了,匆匆走了。
苏氏跟着出去,站在门口,还伸手试下室外温度,看看是否有凉意。
完后自己笑了,真是要开始慈母多败儿了吗?
第769章 大美京城
苏氏焦急的在屋里转圈等候,也没心去小跨院陪孩子,快午食的时间,三老爷回来了。
“怎么说的?法师答应了吗?”
三老爷边换衣服,边回答:“谁知道,反正没说话,那肯定就是同意了吧,法师说,初五就送过去,我还拐去了一趟旻庄,给表弟说了下,让他也这么准备着,到那天就一起去。”
苏氏接过他脱了的外衣,递上居家穿的外衫,三老爷接过,现在他自己早就会很利落的系扣,还都是盘扣,没法不利落呀,就是为了儿子,好有啥事能动作快点冲出去,不然等太太穿好了再帮他,那就耽误事了,这还是苏氏拿这话哄着他学了好久才会的。
“我还去张记买了卤肉,锦娘不是爱吃那家的吗?回来时就拐了一趟。”
“没去看看老二?”
“去了,也给蔡先生送了点,我看老二现在在铺子里也学着会说点话了,给来客还介绍雕品,说的头头是道,出息了!”
苏氏扑哧乐了,这沉默君老二,说到雕件才多说几句,还都是专业的,其他仍旧是沉默君,如今的媳妇也练就自说自话,自问自答,有了保文后,就更是和儿子说个没完了,往话唠方向发展了。
二奶奶孙氏看弟妹有了身孕,也着急了,只有一个嫡子不保险呀,苏氏听说亲家母给送了不少偏方,但她叫来孙氏,让她听罗师娘的,别胡乱吃那些不可靠的偏方,没准造成不孕了,吓得孙氏也不敢乱吃了。
苏氏帮着老爷收拾好了,让稻芽去传饭,顺便把老爷带回来的卤肉切了端上来。随口问道:“给母亲和大嫂那带了吗?”
“带了,让葛松送过去了,对了,今儿见了那家店的小儿,看到他在那画画,还别说,画的像模像样。”
“是吗?我只听秋桃说那张氏之所以在那开铺子,就是想挨着学院近点,没准能遇见个心善的夫子,能教点孩子学点东西,还真有个,让他家太太拿了些字帖送过来,先生太太也是个读过书的,每次去就指点下,也可怜,这样的孩子不可能去那个私塾读书,张氏不死心,总想让儿子能认点基本的字,好歹能看个信啥的。”
三老爷听了也动容,只是惋惜一声,继而问儿子吃了没,没吃抱过来一吃吃点。别人的事说过就过,俩人就抱了儿子来开始每日的喂养。
三月初二,秦国夫人返回湖广,三老爷夫妻带着二爷送到城门口,姜太爷和秦国夫人并肩而立,和送行的人告辞。
沈坚秉也来了,如今已经和姜太爷成了好基友,恋恋不舍,姜太爷一改往日的嘻哈风格,摆酷的微笑,客气的答话,让苏氏暗自打量了好几眼。暗想去了趟江南改画风了?
可是上了马车后,姜太爷伸头出来,对着众人喊了声:“大美京城!吾中意!下次再来见各位!”就见被马车里的秦国夫人猛拽进去。
众人哈哈大乐,又互相拱手告辞。
苏氏回去赶紧准备旻山去寺里的物品,被褥已经让针线房开始加紧做一套出来,没想到这么赶,事先虽然想了,但没定好日子,也就没提前准备,还得准备一套木头玩具,留着哄着旻山的,人选定了还是石奎和连木跟随,何永昌也跟着去。石奎年龄大,能看顾着,连木和何永昌纯属陪玩的。
吴奶娘听说过非得来给太太磕头,保证一定让儿子伺候好了十一郎,她对法师一直敬仰,苦于一个下人无法报答,如今儿子能跟着小主子进寺里,可把她欢喜坏了,也赶着给儿子做了几身好衣裳。
这陪玩的陪读的都有了,苏氏就忙乎一些生活用品,还找了王厨娘,要安排每天的午食,怕到那凉了,她又绞尽脑汁想法做个保温木箱,就像儿时卖冰棍的外面有棉被包着的,又参考现代卖快餐的,下面装了开水的盛菜快餐车,改装成了一个木箱地下一层铁皮包着,有没有铁皮替代品就让老二去想办法,上面可以放几个菜,这样准备了好几个大木箱,不能只送旻山一人的饭食呀,还有陪玩的陪读的伺候的,这都快十人了。
二爷接到母亲的递来的草图,看了下,问了问用途,就出去找地方做去了,如今他对母亲时不时的要做些新鲜玩意已经不再奇怪,还蛮感兴趣,反正母亲让他做的,他都做几份,给师傅一份,哥几个都留一份。
苏氏知道了还表扬了他,让五爷不好意思的笑了下。
初五,三老爷就抱着儿子,带着陪玩和要送到寺里的用品,呵!满满一马车的物品。
苏氏跟着送出府门,就见也是两辆马车驶过来,刚停,宋表弟就跳下车,哈哈笑,说来和德哥一起去。
给表嫂问了安,宋表弟就要招呼宋早晚兄弟下车给伯父伯娘请安,苏氏忙道不要折腾孩子,这么客气干嘛,宋表弟也罢,可旻山看见宋子旦,就大叫哥哥,在三老爷怀里蹦跶。
宋表弟就让儿子们下车,和三老爷父子一起坐一辆车上,和苏氏告辞,几辆马车驶向城外。
苏氏又开始了焦急不安的等待中,都没心思吃饭了。
去了厨房,交代王厨娘再多准备五六个人的饭,又算下几个大人几个儿郎,别做太多,也别太少,要试个几天才能掌握。
她是估计宋表弟肯定留下来陪三老爷,就把宋府几个人的饭都做了。看了王厨娘列的菜单,她又增加些。
每天送饭的人,她定了五奶奶的陪嫁玉竹嫁的冯大福,当初是老公爷送给三老爷的护卫,三老爷看老二太沉默性子又慢,就给了他,侯府也没啥事,他就算个各个部门候补的,哪里有事就找他。当初也曾陪着二爷去了岭南一趟。
给冯大福交代了又交代,又叮嘱上山稳点,别洒了汤,冯大福耐心的听着太太都交代过三回还要多的话,走时还说了句:“太太,还有要问老爷十一郎上午闹了没。”
苏氏笑了,也知她自己是心里发乱,只有不停的说话来把心思岔开,不然就胡想。
第770章 耍赖躺倒
等冯大福回来禀报说三老爷和宋爷在寺外守着,就没让他们进去,饭食也是由寺人拿进去的,里面啥情况不知。
苏氏就更担心了,旻山出生到现在就没离开过父母,这猛地一下离开,不知会如何哭闹哪,就怕万一再给犯病了,寺里有没有懂医的和尚?
又安慰自己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午饭她也是匆匆吃了点,也不午睡了,就来回的在屋里转圈,嫌屋里闷,又去外面转,还到园子里去转圈。
郑婆子因为儿子连木也跟着去了寺里,心里是既高兴又担忧,怕儿子万一出个啥错被人轰回来,这几天是天天的在家叮嘱交代,要跟着小主子,有啥就上,不能让小主子给气着了。
就在苏氏心神不定乱转圈时,六奶奶那来人禀报,说六奶奶发动了,已经进了产房,苏氏派了秋藤去看下,交代云娘要守好了。
稳婆是提前就预备好的,六爷在柳树沟的庄子里读书,苏氏派人去叫他回来。安排这些,苏氏也只有等,一是等三老爷带儿子回来,二是等六奶奶顺利生产。
六爷得信就跟着去信人的马车赶回来,急匆匆的冲向产饭,问了守在门口的婆子,说还没生,云娘在屋里守着。
六爷激动的伸脖看,只听到六奶奶间断的哎哟声,他就盼着这胎能生个嫡子,父亲说过,生两个嫡子就让姨娘回府,到时他就去求父亲,亲自去接姨娘。
没到酉时,三老爷回来了,苏氏跑着迎上去,先去看老爷怀里的旻山,看他还笑着要抱抱,那心一下松了,忙接过来抱着,回屋后没等老爷歇脚就问什么个情况。
三老爷坐下自己倒水喝,喝完了说道:“这法师,那天我说了要陪着儿子,他也没反对,可是今天就让孩子们进去了,把我和表弟拦在寺外,一句话都不听我说,我也没见着法师,你不知,我可是担心,表弟也不放心,就和我一起守在寺外。”
“那午饭见着没?”
三老爷摇头,又哭笑不得道:“冯大福送来饭食,我想这要接儿子出来吃饭吧,可来了寺人把食箱拿进去,还是没让我进去,然后我和表弟傻眼,没留个食箱呀,我俩吃什么?好在过了半个时辰寺人又把食箱拿出来,我看里面好些没动过的,就和表弟一起吃了点。”
苏氏听了也想了,人家一个皇家寺庙,哪能说你想咋样就咋样?真当自己是京城一霸?就算是一霸人家法师也不见得听你的呀。
苏氏也给怀里的旻山喂水,低头问他:“旻山,去寺里好玩吗?”
旻山摇头:“不好玩,旻山不要去,要和子旦哥哥在咱们家玩。”
苏氏和三老爷互相看看,苏氏就又问:“今天在寺里玩啥啦?”
“和尚坏!不让我出去,我躺地上就不起来,躺倒最后饿了,才爬起来吃饭,娘,我困,没睡觉。”
苏氏就赶紧给他换了衣服,哄着他睡着了放进睡床,出去叫了石奎来问情况。
石奎和连木没走,守在内院外候着,就等太太传话。
“太太,十一郎进去看没有老爷,就躺在大殿门口,还没哭哪,宋四郎也跟着躺下了,宋三郎拉他俩也不起,小的就拿了褥子给十一郎和宋四郎垫上,俩人就一直躺倒送午食的进来,宋四郎一看就爬起来说饿了要吃饭,十一郎也说:好吧,那我也起来吃饭。吃了饭,宋三郎就哄着他俩在寺里玩,可是十一郎怕佛像,小的没让他们进大殿,还是个寺人领着去了后山有个房舍里,十一郎就和宋家儿郎一起玩到申时,来了个寺人说可以回去了,还说以后早上辰时要到寺里,不要迟了。”
苏氏看看三老爷,这就是入学头一天?苏氏又问了午食旻山吃的如何,说有宋四郎十一郎吃的还好。
苏氏就又匆匆去了厨房,让王厨娘赶紧熬碗旻山爱吃的粥,等他醒了好喂点。
苏氏趁旻山睡着和老爷商议,说道:“先这么地,反正也让法师知道下这个小弟子的脾气性格,没准法师能找出一套适合儿子的教导方案,在咱们跟前,只会护着顺着,现在小,等大了顺出毛病来了。”
三老爷不像之前那么瞪眼说护着就护着了,因为他也发现儿子在他跟前就啥也不怕,就是他假装生气瞪眼他也不怕,反而有时太太瞪眼他还怕点,气的老爷说不怕我这牛眼反而怕太太这小眼,什么道理嘛。
苏氏回他一句该,让你无条件的顺着儿子,顺出毛病来了吧。
虽然心疼,又担心,但苏氏也知道能让法师去教导对旻山是好的,她还担心老爷再舍不得,所以就往好了说,总之得哄着老爷能放手。
好在三老爷在这方面没犯犟糊,苏氏说啥他也点头。
等旻山睡醒,他俩陪着儿子吃了饭,估计在寺里还是累着了,这顿饭吃的还挺多,苏氏就赶紧对老爷说道:“看吧,还是去了寺里好,回来饭都能多吃点。”
饭后,旻山还问哥哥为啥不住家里了。
苏氏灵机一动,哄着儿子:“哥哥他娘亲想他呀,所以哥哥晚上得回去陪娘亲,明天让父亲送你和哥哥去山上玩好不好。”
“不好,让哥哥来家里玩,子旦哥哥说不喜欢那,喜欢我家。”
苏氏只好又哄他:“你二哥给你正在做一个大玩具,那是放在山上的,不去山上怎么玩呀?”
“那,那让爹也上山陪我,我害怕,娘,爹不见了,我怕,哇~~”
说到这,旻山扑过来抱着苏氏哭开了,吓得三老爷要抱,他还不让,苏氏就把抱她大腿的儿子抱起来,旻山搂着母亲脖子哭个不停。苏氏心里酸楚,抱着儿子来回走,边走边哄着。
还好是伤心了哭,不是气恼的那种暴青筋的哭法,哭了会也就停下了,看见父亲跟着母亲后面走,又伸手让抱。
三老爷赶紧接过,说给儿子讲故事去,旻山才乐了,脸上还挂着眼泪哪,苏氏拿帕子擦了,又让稻芽打热水进来,给他洗了脸后,听老爷讲故事去了。
第771章 白胡子老头
第二天一大早,旻山还没醒就给他穿衣,哄着他吃了俩包子喝了粥,三老爷抱着又去了,府外还是宋表弟来汇合,石奎提着个小食箱,里面预备着路上或者到了寺门口在给他吃点的早食。
等人都走了,秋藤才来说半夜六奶奶生了嫡长女,见太太忙十一郎的事,就没来打搅,但给六奶奶送去了补品,就是六爷有点丧气,苏氏心想他是盼着好接黄姨娘回府哪,这等生下一个不得几年呀。
今天就没昨天那么揪着心等待了,多少松了那个紧绷着的神经,苏氏就准备亲自去看看六奶奶。
到了三省居,看见六爷从屋里出来,给嫡母请了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苏氏也不等他开口直接进了屋,这庶子肯定是想对她请求,说把姨娘接回来,她可不听他废话,有本事找你爹开口去。
六奶奶反而是一副喜气,抱着嫡女喂,她也听罗师娘说母乳对孩子更好,不然罗师娘也不会不找奶娘自己亲自喂孩子,所以六奶奶也跟着学,打算女儿由自己喂,不够了再用奶娘的补上。
见太太进来,云娘忙迎上去,笑着恭喜太太得了个孙女。
六奶奶想放下正在吃的女儿,被苏氏拦住,说道:“可别动了,让孩子吃,我刚得空来看看孙女。”
云娘也给六奶奶说了昨天是十一郎第一天去盘云寺的日子,老爷都跟着去了,太太忙的没空,或许过几天会来看望,六奶奶也没那个指望,三房,啥事都要放到十一郎的后面,别说是庶房之事了,就是他亲哥的事也要放他后面。
可没想到嫡婆婆很快就来了,六奶奶心存感激,云娘搬了椅子过来,苏氏坐下,看那女娃,正咕噥着嘴吃着,看不出长得像谁,但她也不住口的夸了,六奶奶也低头看女儿,她自己早就仔细看了,女儿不太像她,所以她很高兴,因为像她就会长相平平,像她爹就不一样了,六爷外貌是出色的,和他姨娘很像。
女子的容貌是很重要的,别说男人肤浅不肤浅,是人都一样,都会选长相好的。就是女子心仪的也不会是个丑八怪或者是相貌平平的。
苏氏没带东西过来,又和上回一样,拿了银票交给云娘,说想吃啥用啥看着买,云娘替六奶奶谢过。
六奶奶恳请婆婆给姐儿娶个名字,苏氏早就想好了个,就是怕六奶奶提起她个起名废得想半天,就提前想了个,谢荣。
听了这话的六奶奶满脸欢喜给婆婆道谢,苏氏笑说荣是旺盛,将来定会带来弟弟妹妹一群,六奶奶听的是眼睛发亮,都说婆婆的话是说出就会灵验,那以后她可就是子孙满堂了?
六奶奶感谢之余,也欲言又止,但云娘使劲给她使眼色,她就没说,苏氏说了几句关怀话,让她好好休息,就起身,云娘忙说送送太太跟着一起出去。
出了院门,云娘才说道:“太太,今早六爷提出想接他姨娘回府,六奶奶没理会,奴婢也给六奶奶说只管自己做好月子,其他的别管,黄姨娘的事要说让六爷自己去说,刚六奶奶只是想给太太说下这个事,她不是替六爷求情,奴婢给六奶奶说过,这阵子别打搅太太,十一郎的事太太就够操心的了,六奶奶就是个实心眼子人,太太别计较她。”
苏氏笑道:“有我的好云娘在,我计较啥呀?幸好你跟了六奶奶,就怕她实心眼子,还好有你在,能慢慢劝劝她。”
云娘得意:“六奶奶这点好,奴婢说的啥她也能听进去,现在比刚嫁进来强多了,不是奴婢显摆,这可都是奴婢的功劳。”
苏氏乐道:“不用你显摆,太太我都知,要不今儿奖你个大肘子?”
云娘掩嘴乐:“一个不够要两个。”
“行,给你五个,拿回家给你家里几个分去吧。”
苏氏也知云娘故意逗乐,戳戳她胖脸,让她回屋,自己返回燕旻堂。
……
黄姨娘在庄子里同样焦急等待,六爷前不久来过说六奶奶就是这个月初会生,如果生的是嫡子,就会来接她回去。
从三月初一她就开始发急,虽然她也知道这女人生子,哪有个准期,有个提前,有的还往后推一个月。
但她在这里呆够了,三年多了,侄女没到一年就跟人跑了,六爷来了埋怨她,自己的亲哥嫂也来埋怨她,可她为了谁?不是为了娘家?所以她对娘家也伤了心,正好庄头除了六爷不再让其他人进来,她也不去求情,可是儿子也是抽空来,还不敢让府里知道,娶的那个麻杆媳妇,就一次没来看看受苦的亲婆婆?
在儿子面前抱怨儿媳,以前儿子总会向着她说话,但后来也学会了反驳,黄姨娘恨极,都是她不在儿子跟前,让人挑拨了他们母子之间,所以她就急切的盼着能回去,有她在谁也不敢在他们母子之间使坏。
焦急的黄姨娘脸色枯黄,眼皮子也耷拉下来,不再凤眼美目,三年的庄子生活,她再注意,依旧迅速衰老下去。如今她不指望得到老爷的欢心,就想回去侯府,不要呆在庄子里过后半辈子。
今儿一个庄子里的婆子偷偷溜进来,告诉黄姨娘说六奶奶生了个嫡女,黄姨娘给了银子打发她走人,自己瘫坐在床上。
生了个赔钱货?废物!等下次生孩子不知道要几年,万一还是生的赔钱货哪?难不成她要在这里呆十年?万一不再有嫡子出生,她还要等将来儿子分家才能出去?
不行,她要想个办法。
黄姨娘知道儿子是个优柔寡断的人,靠他还不如靠自己想办法。
……
燕旻堂苏氏又是坐立不安的等到老爷抱儿子回来,旻山眼泪汪汪的扑向母亲。
苏氏抱着哄,听老爷说去的路上吃了点,刚到山下,下了马车,他就开始哼哼唧唧的不愿去,那个宋子旦也开始嚎,被宋子昼捂着嘴。在寺门口,旻山就揪着三老爷胸口不撒手,三老爷怎么哄也不行,抬头看见法师站门口。
后来是法师牵着他手进去的,三老爷也在寺门口徘徊一上午,伸脖往里看,又贴耳听动静,等冯大福送进去吃食过后,说十一郎还好,法师陪着哪,三老爷才放了心。
苏氏边哄儿子边听老爷说,旻山还来了句:“娘,不要去,旻山不要去见白胡子老头,我害怕。”
三老爷和苏氏对望,这是说法师吗?
小儿故事书里,有个白胡子老头的故事,说什么大灰狼了,蛇了,反正不好的东西都会被白胡子老头抓走,这是苏氏用三老爷做模板,将来老爷可不就是白胡子老头了吗?
第772章 咯叽咯叽
于是,苏氏开始忽悠儿子了。
“那不是白胡子老头,那山上的是白胡子师傅。”
“师傅是干嘛的?”
“师傅就是除了你父亲,他对你最好。”不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吗,亲娘都得靠后,没法,苏氏只好那么解释。
“那娘哪?”
“呃,娘排在你父亲前面。”苏氏也不管老爷在跟前,就这么说,不然儿子该觉得娘反而对他不如个外人。
“旻山,白胡子师傅是抓那些长得丑的,像蛇呀老虎呀老鼠呀,旻山长得多好看,师傅怎么会抓你?子旦哥哥也长得好,胖乎乎的,子昼哥哥就比旻山差一点点,也不会被抓了,所以呀,师傅对旻山好,想让旻山去陪陪他,他可是把旻山当儿子的,旻山就可怜可怜师傅,每天去陪他玩一会,然后回来再陪娘好不好?”
旻山还歪头想了想,说道:“那,我让师傅把咱园子里佛堂里的三个抓走,好可怕。”
囧!佛堂里的三个佛像!
开始歪楼,“旻山先换了衫和爹爹去园子里看看,还有什么要让师傅抓走的,娘给你找白胡子师傅的故事书去。”
这下旻山开心了,拉着父亲去换衣衫,苏氏是赶紧找笔墨,得现编几个白胡子师傅的故事,得哄着儿子愿意去山上呀。
那好嘛,等晚饭吃了,给儿子洗漱完了,三老爷准备讲白胡子师傅的故事,自己看了一篇,抬头无语望太太,这是八痴法师?
苏氏小声说道:“先别管其他,哄了儿子再说别的,反正我还要继续写下去。”
苏氏是把能想起的前世看过的动画片,什么天线宝宝美羊羊唐老鸭聪明的一休,都胡串联,再加个慈祥的白胡子师傅写进去,反正是小儿读物,没啥逻辑性,哄了儿子能去法师那再说。
于是三老爷就给坐在他怀里的旻山讲着开篇:聪明的旻山和聪明的白胡子师傅。
“这个故事就是讲我们的小旻山和他师傅的故事,有个白胡子老者住在山上很孤单,可被爹爹和娘亲疼爱的小旻山,觉得自己应该去帮助白胡子老者,就上山拜了他为师,磕了三个响头,看,白胡子师傅笑了,还摸了摸小旻山的头。这以后哪,小旻山就要每天上山陪师傅去了。旻山要用他的爱心和勇气给白胡子师傅力量,然后帮着师傅抓那些丑东西。”
还有主题曲哪,为了儿子,苏氏豁出去了,不怕在老爷跟前丢人,唱起了:咯叽咯叽咯叽咯叽咯叽咯叽,我们爱你,小旻山!……
配上脑袋上画圈,逗得旻山使劲乐,挣脱父亲和母亲在床榻上坐对面,俩人一起画圈。
三老爷旁边痴呆状。
第二天一大早,旻山愉快的和母亲咯叽咯叽的在头上画圈拜拜了。苏氏舒口气,心道:啥命吗?哄完老爷哄儿子,难道我就是个胡说八道的命?
盘云寺,八痴法师一早在门口等着,好接弟子进去,他也看出这个弟子性子不好,急躁,爱发脾气,但好在转移视线他就会跟着跑,头疼呀,这哪是来学习的,是把寺里当玩乐场了,怪不得弟子父亲左交代右交代的,还一整天的等在寺外。
只好先让弟子熟悉熟悉环境,不能才来寺里,闹腾的在这昏过去,他可不会金针。昨天虽然法师没有陪着,也不放心,时不时的偷着观察,想看看怎么开始入手教,看了那个玩乐闹腾,他父母肯定在府里没教他任何,由着他玩耍了,这可不行,先慢慢来。不指望教个高徒来吧,但也不能成个纨绔,将来打着师傅的名头胡来。
谁知今儿弟子没哭闹,从父亲怀里下来,还主动牵着他的手,就是说了啥奇怪的话,“白胡子师傅,徒弟来陪你了。”
啥叫白胡子师傅?啥叫来陪我了?我需要人陪吗?还是个几岁小儿来陪?
三老爷发现法师看他的眼神有点幽怨,他也用无辜的眼神回应,法师很快牵着旻山进了寺。
法师到了寺里,准备让寺人带弟子的一堆跟班的去后山,松开手后,弟子看着他,说:“白胡子师傅,我要给你磕头。”
法师问:“为何磕头?”
“你是师傅,我是徒弟,我娘说要磕三个响头。”
法师欣慰,弟子父母还没糊涂,是呀,来了寺里还没给师傅请安哪。就带着旻山去了妙法堂。
寺人拿了块垫子放好,旻山跪下,郑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还说拜见师傅,起身后,问道:“白胡子师傅,你不要害怕,以后我来帮你抓丑东西。”
法师一呆!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
苏氏在府里就开始了开动脑筋,又写又画的编师傅和弟子的故事,还要加上那些可爱的喜羊羊天线宝宝唐老鸭。真是比考大学还费劲,整个一个绞尽脑汁。
谁来给我脑洞呀,我脑槽沟太浅,没有洞洞,编个几个故事就要抓耳挠腮了,可是后面还有个天天催更的臭小子,难道要把我逼成童话大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