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巧宋表弟又来了信,说是他们准备回来了,回来就会快点,不像去的时候一路玩耍,宋表弟首先说,要是送小侄子去盘云寺,必须带上他的俩庶子,当陪读的也行。又说了接到德哥的信,首先恭喜德哥当了皇子的岳父,然后表功,他去了布政使府上,臭骂了姜王妃的父亲。姜布政使上门找到随国公那赔罪,随国公没见,又是宋表弟出面把人给哄出去了。
  宋表弟说他先捎来一部分给侄女添妆,还有贵重的没敢放里面,等他回来再说。他还说他游说了认识的苏自林一起上京,到时介绍三老爷认识,又说不用他介绍,那人是表嫂族弟,一家人,德哥自然会认识,最后说苏自林就是山野闲客,不过知道的人不多,随着物件还有两幅山野闲客的画。
  看到这,苏氏才想起来,那会还想问问老二知不知道山野闲客哪,转头就忘了,忙让人叫来五爷。
  五爷刚回府,换了衫抱儿子哪,听到父母找,就去了燕旻堂,听了母亲问的,眼睛发亮,激动的说道:“娘,这是二十年前就有的大师的,这几年名声更盛,我师傅最喜他的画,娘,这拿来的这些画?如今他的画出来的少,有也是高价难求。”
  苏氏也激动,哎呀!名人呢,还是我族弟,这属于名仕了,太高大上了。
  五爷没了往日的沉默,兴奋的看着这两幅画,边看边问道:“娘,给我借去给师傅看看可否?我师父定会高兴,前儿还给儿子提起山野闲客哪,说不知是哪里人。”
  苏氏那个得意呀,但没敢露出是族弟,只说道:“娘那还有几幅,你表叔从江南给你爹捎来的。”
  五爷抬头,眼睛更亮了,一脸的期盼,苏氏就进里屋拿出上次宋表弟捎来的画,五爷急忙又小心翼翼的打开,苏氏汗颜,心想要是儿子知道自己就把这几幅画随便放在里屋的杂货堆了,他会不会蹦起来?
  三老爷听了儿子所说,也上前看,还说道:“我说上次听到这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原来就是他呀。”
  看太太不解的目光,三老爷说道:“有次在大舅兄书房看到一幅画,署名就是山野闲客。”
  苏氏更乐了,等族弟进京,大哥知道是苏家自己人,恐怕要激动坏吧。大哥书房能挂他的画,肯定是喜欢,不然大哥的性子,不会随意拿个画来装饰书房的。
  五爷左挑右选的,看哪个也舍不得放下,苏氏胖手一挥道:“都拿去给你师傅看看,让他挑一副,当你做徒弟的送师傅的礼物。”
  苏氏心里想,哈哈,那还不容易,族弟来了后,请他过府,想让他画几幅画几幅,嘿嘿,要是值钱,就卖了去。
  当然这是她做美梦,只敢白日里做梦,她还没那么厚脸皮干这事,就是过过脑补瘾。
  就像前世曾和闺友开玩笑说,如果我穿越,最好穿越成曹雪芹他亲戚,然后把他关进小黑屋,写完红楼再放出来,第一个过眼瘾。
  嘿嘿,想想就美,可惜穿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来。(大姐,搞得你好像和曹雪芹很熟似的)


第712章 诸葛家的妹子
  苏氏沉浸在兴奋中,只能给三老爷显摆,显摆她苏家出了能人,太给面子了,引以为荣呀。三老爷看着太太那嘚瑟的模样,同样得意的笑着,他心里也是觉得有面子。
  这年头,虽然举人进士状元让人另眼相看,可名仕更让人尊重,状元三年一个,可名仕几十年出不了几个,说出去可得亮瞎一大帮人的眼,那可是我谢三小舅子,可惜表弟交代不让往外说。
  这一兴奋一嘚瑟,九爷考试结束了,三老爷慌得去接,苏氏看儿子回来还好,还笑眯眯的,苏氏放了心,不管考好考坏,都要放宽心,有的人承受能力不行,太在意得失,有个不顺就感觉受到天大的打击,就会出状况,据说董表妹的儿子就是如此,因为家里败落受不住就成了酒鬼。
  九爷这点好,不管啥事都笑眯眯,对于这次下场也是罗先生让他去,他就去,就像去游玩一样,没说多当回事,就是考试前一晚,苏氏不放心去百合园看他去,他还在园子里浇花哪,多么的闲情雅致。
  苏氏忙让人端来吃食,他媳妇陶氏怀着身子,就不让她忙活了,一早苏氏就说了老四在正院吃饭,让陶氏只管好自己就是了。
  苏氏也不问考的如何,三老爷更是不问的人,苏氏也不给儿子夹菜,这个也是挑剔的,别她夹了,儿子反而不吃了,只一个劲的劝多吃。
  吃完后赶紧打发儿子回自己院子休息去。
  九爷进了百合园,陶氏带来的陪嫁月霞早就候在门口了,看见九爷进了院子,忙迎上去。
  “九爷,九奶奶在屋里等着爷回来哪。”
  九爷点下头,进了正屋,陶氏已经站着候着了。陶氏现在六个月的身子,站那就看见个突起的腹部。九爷皱了下眉说道:“说了别总这么的,你是我妻子,如今又有了身子,多注意自己,多歇着,用不着这么迂拘多礼,倒显得夫妻生分。我也是个随意的,不会多怪罪与你。”
  对于妻子陶氏,九郎还是满意,刚成亲见陶氏总是恪守本分,因为是新婚来夫家,九爷想她怕夫家挑剔,可是都成亲大半年了,陶氏还是这么一板一眼的,这让九爷很不喜。
  之前也轻言慢语的给陶氏说过,可是陶氏依旧如此,怀着身子也是要亲自服侍九爷,而九爷就是没娶亲,贴身事务也都是自己打理,他个洁癖不会让下人贴身动手服侍,平时妻子服侍也就罢了,可如今身怀六甲,他自己又不是不能动手做这些小事。
  就是陶氏服侍,也是先说句失礼,哪里碰到了,就口称得罪了,让九爷十分不自在,今儿原本考完回来,心里也是欢喜,可见陶氏依旧如此,九郎不耐烦起来。
  看到相公神色,陶氏更是后退一步,低头请罪,九爷那个火冒起,甩手出屋去了书房。陶氏惊慌失措,月霞看见一脸不郁的九爷出去,也忙进屋。
  “奶奶,这是?”
  陶氏黯然坐下,她觉得相公越来越没有新婚的欢喜,对她多次都是强颜欢笑,或许是看在她有孕的身份上,不然……。
  月霞看到奶奶没出声,只是呆呆的坐在那,慢慢的眼泪流出来,慌得她拿了帕子给陶氏擦着。
  “月霞,你说给九爷安排个通房可好?”
  月霞神色变换,小声说道:“可是夫人说嫁来谢府,就听三太太和九爷的。”
  陶氏喃喃道:“但是,女子谦让恭敬,固莫尚于谦顺矣。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我这也是尽个做媳妇的本分。”
  月霞听不懂这些话,只是心里想不明白,为何奶奶就这么认死理,嫁进来前,夫人就叮嘱奶奶要听婆家的,以婆家为主,月霞经过这大半年的也看个明白,三太太根本不管儿子房里的事,二奶奶生了两个小娘子婆婆都没给儿子房里塞人,奶奶在自己院里过的舒坦,为何就要给九爷安排通房找不自在哪?
  陶氏陪嫁嬷嬷是李嬷嬷,月霞是定了另一陪房之子,就等陶氏生产完成亲,还有个彩霞,是接替月霞位置的,陶氏就没给女儿准备通房人选,陶氏就犹豫要挑哪个。
  等彩霞听了奶奶的问话后,好不犹豫的拒绝了,她早已被李嬷嬷看中,李嬷嬷也是一家子陪房过来的,李嬷嬷看中她要给自己的次子定下,彩霞来前已经被陶杨氏交代过,来后又看谢府三房如此,怎么会选择当通房?她原本是想嫁人后接替月霞的,当个奶奶身边的得力人。
  陶氏见陪嫁人都不站她这一边,恼了,自从对彩霞不信任。
  李嬷嬷从彩霞那听说了此事,赶紧来劝说九奶奶,可是九奶奶却不知是因为怀孕,还是因为九爷自考完后就很少回房,她更是犯了拧脾气,非要提个人上来。
  这一切苏氏当然不知,自儿子考完,苏氏就让儿子好好休息,自己和三老爷等待半个月后的通知。
  等出榜,九爷榜上有名,虽然名次靠后,但苏氏也激动的直夸儿子,夸得九爷一个大红脸。
  苏氏说三日后三房请客,她舍得为这花银子,请花岗楼的大厨来做菜。三老爷看苏氏昂着头,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玩笑道:“要是老四中举了哪?”
  苏氏想都不敢想挥手道:“再请!”
  “这回不怕花银子啦?”
  苏氏仰头,一脸的银子算什么的表情,“该花的我自然舍得,赚来的还不就是让人活的痛快?那么我就是花了才痛快,为我儿子花的,那就是花的高兴。”
  “这回不是诸葛家的妹子啦?”
  噗的一声,苏氏要笑倒。
  这还是有次说什么花银子,苏氏不让,说我是葛朗苏,葛朗台他妹子,想从我手上乱花钱,没门。三老爷好奇问谁是葛朗台?怎么太太又变成他妹子了?
  苏氏就编了吝啬的葛朗台的故事,说自己也小器,不该花的就不要浪费,所以比喻是葛朗台的妹子。三老爷还好奇怎么还有姓葛朗这个姓的,苏氏还说那是杂记上海外一个小岛土著人的姓氏。
  谁知今儿三老爷记成诸葛家的了。


第713章 百合秀才
  宣平候府三房请客,安排在旻庄,不仅姻亲来了,因为三房的谢七娘即将成为八皇子妃,所以能拉的上关系都来了。
  按照以往,苏氏肯定会想要低调,可这次,她可不管那么多,我的儿子中了秀才,我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低调高调的,那都是给外人看的,这次请客图了自己开心。
  请客当天,侯府所有人都一早去了旻庄,侯爷更是穿的新衫,让侯夫人直撇嘴,偷着给苏氏说,打扮的跟娶新妇似得,十郎中了秀才还没见他这么欢喜。
  苏氏跟着乐,不接这带酸味的话。
  陶杨氏一家都来了,陶父是苏氏大嫂陶氏的最小的弟弟,那咧着大嘴进门就和三老爷同喜去了,陶杨氏笑眯眯的殷勤的说今天帮着苏氏招待客人,今天九郎媳妇因为身孕就没让她过来。
  没想到的是周六带着媳妇和儿子来了,苏氏头一次见周洪氏,和周六站一块,还真是,怎么说,就像收保护费的旁边站一个中学老师,太不相称了,难怪周六儿子也是个读书郎,随了他娘了。
  姜太妃和秦国夫人都来了,还有常太夫人和卜太夫人,这是冲着八皇子的面,如果只是老友孙儿的秀才宴,她们都没必要亲来。
  秦国夫人自姜卫矛走后就很少外出,时而进宫看看曾外孙,拜访下相熟的府上。七娘子定亲后她也亲自来送了礼,还笑说成亲她来添妆,也是姻亲了,将来七娘子算是七皇子的弟媳妇。
  更没想到的是八皇子来了,不仅人来了,还送了十二盆百合,不同品种,颜色各异,散发着阵阵香气。
  众人都上前给八皇子行礼,八皇子亲和有礼,还问候了在场的老者们,当即就有人诗兴大发,让人准备笔墨,对着八皇子送来的百合花开始吟诗作赋,现场的文人个个都跃跃欲试,都想在皇子跟前露脸。
  几首诗词佳作出来,胆大的拿起挨个大声念出来,有个人还写了句:百合秀才百合香,当时就引得众人大乐。
  自此,谢家九爷就被外人称作百合秀才了,让苏氏真是语塞,百合呀,算了,反正这里也没人懂百合的另一种寓意。
  郝举人作为和九爷一同学习了几个月,自然带着妹妹前来祝贺,来前长英县主发脾气,说她母家被谢府三房弄的没脸,郝举人还上门祝贺,是不给她做脸什么的。
  郝举人人并不是个不明是非的,相对别的书呆子,他还算懂点世情,面对无理取闹的县主,他断然拒绝县主的阻拦,还是备了礼带着妹子去了旻庄。
  七娘子也去了,因为有各府姻亲的小娘子和新妇前来,七娘子也是出庵后头一次露面,她得负责招待小娘子们。曹俞氏和吴曹氏,也就是出嫁了的俞娘子和曹八娘子,虽是新妇,但之前都和七娘子要好,都聚在小娘子那群里,孟薛氏母女也都来了,孙十二娘子早就随着贾兰芝五哥回了湖广成亲去了,反正能来的都来了,除了王梅氏。
  郝举人听到八皇子定了谢七娘为正妃,内心就是说不出来的翻腾,他当初看不上的庶女如今却要成了皇子妃,想想长英县主,难怪表姐当时的恼怒,说自己是有眼无珠,丢了西瓜捡狗屎,这次来,偷着瞄了谢七娘一眼,那更是各种酸楚后悔在心底。
  郝英卉并不知里面的瓜葛,还在回去的路上一个劲的夸赞谢七娘,却没注意自己兄长变化莫测的脸。
  回去后的郝举人看到长英县主那副模样,不由的厌烦,再听她冲上来的谩骂,更是深恨当初心被纸糊上了,为了攀高门就娶了这个泼妇,自此,夫妻之间出了裂痕。
  九爷宴会上喝了酒,回去就想不要回正屋了,酒味再熏着陶氏了。就去了书房,交代下人打了热水,好好泡个澡,洁癖的九爷自然要把自己从头到脚洗个干净。
  等出来后,等着建兰把自己头发绞干,这个他自己没法干,不然也不会让小厮近身。
  他闭着眼养神,想今日的热闹,可是觉得怎么这绞发的人动作和之前不一样,九爷睁开眼,扭头一看,一佳人在身后。
  九爷猛地站起来,不顾头发被拽的疼,呵斥道:“出去!”
  佳人扑通跪下道:“是奶奶让奴婢来服侍九爷。”
  九爷直接往门口走,守在外面的建兰在门口哭丧着脸,就听九爷怒道:“还不让她出去!”
  建兰嗖的窜进去,拽着那佳人就出去了。蜀葵看九爷站在门口,赶紧进去把屋子收拾一遍,又把浴桶抬出去,换了个干净的进来,倒好热水,好让主子再泡进去洗发。
  这让外人碰了头发,不是不能剪发,估计主子都得把头发给剪了。
  建兰也慌得进来一起收拾,这两个小厮是自小跟着伺候的,自是知道自己主子的讲究,里面的收拾了,心里不由的替九奶奶着急,这叫什么事吗,三房还没见过主动给夫婿送通房的奶奶哪。
  等都收拾完了,水也倒好了,建兰才小心翼翼的道:“九爷,热水准备好了。”
  九爷这才进去又重新洗了澡,然后建兰给绞了发,安顿好九爷后悄声退下。
  蜀葵见建兰出来,挤挤眼,俩人去了耳房,一进去,蜀葵就舒口气,道:“刚九爷那模样吓人,平时笑眯眯的,这样沉脸瞪眼的,吓死我了。”
  建兰也抹了抹头上的汗,道:“一会我也得好好洗洗,蜀葵,你说九奶奶是不是多此一举?显得她贤惠吗?三房有三太太是贤淑夫人,难不成她还得得个贤惠夫人?好好日子,非得找个通房?我看这事得给秋叶姐说下,不然九爷气着了,太太还不知为何,到时九奶奶再有个好歹,咱们也脱不了干系是吧?”
  蜀葵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九奶奶陪嫁来的肯定是能捂着就捂着,咱可是侯府的,得让太太知晓是咋回事,不然要是出点点事,陶府还不埋怨咱侯府?”
  “对对,就是这个理,今夜是我值班,明儿一大早你去找秋叶姐姐说说。”


第714章 通房
  等早上苏氏听了秋叶的禀报,愣住了,这个儿媳妇怎么了?脑子有病?夫家都没说啥,她上赶着找不自在?
  不行,这事得给陶亲家说下,不然陶氏郁闷了身子不适了,还以为谢府把她怎么着了。
  苏氏就派人捎信给陶杨氏,让她过府一趟,并让捎信的下人说直接来她这就行。
  陶杨氏接到口信也吓一跳,女儿这还有一个来月就要生了,这是出了事?
  吓得陶杨氏急忙的赶来谢府,进去看没什么慌张的下人,也放了心,但一想这个亲家母是头一次让她来,心头还是突突的跳,又担心女儿做错了什么事。
  见了苏氏没啥不好神色,陶氏还是心里忐忑,强装欢笑的打着招呼。
  苏氏也是露出笑容,昨天才见过,陶杨氏整个的神采飞扬,忙不迭的挨个招呼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是热情,今儿却一副小心神色,苏氏心里也叹气。
  然后苏氏就把昨晚的事说了,最后也说道:“这可不是我家老四来说的,是下人禀报,我三房一直都是和睦,不论哪个儿子院里有什么,我这当娘的都挂心,特别是老四,这个儿子自小爱干净,一直都是两个小厮贴身服侍,他院里的大丫鬟都近不了身伺候,我总笑他穷讲究,这话也给杨姐姐说过,可昨儿那事?唉!姐姐知道我的性子,从不管儿子房里,只要小两口过得好就行,我三房不缺那庶出子女,没必要……。”
  陶氏听着是心里把女儿骂个半死,但面上还继续赔笑道:“妹妹,雨菲自小跟着她祖母长大,我婆婆是个格外守规矩的,雨菲估计就是听了祖母多年的教导,还以为这样是个媳妇应该做的,让苏妹妹操心,我这就去说说她,让她好好安胎,别的自有婆母来安排,妹妹,你就别和她计较,她年轻,做错事你就说,等她生了这胎后,妹妹好好教导她,这嫁鸡随鸡,这才是女子本分。”
  苏氏道:“下个月就要生了,这事我也不好对她说,让她堵了心,对母子都不好,你亲娘俩好好说说,也别责怪她,昨儿那事也别提,我这三房没那么多规矩,让她放松心情,把自己院里打理好就行。”
  亲家越这么说,陶杨氏越是恼怒女儿,你说好好的夫家,她尽在里面作妖,人家当媳妇的是怕有了身子婆婆塞人,她倒好,上赶着给夫婿安排,不是看她大着肚子,真想一巴掌拍醒她。
  陶氏赔笑脸说了阵话就去了百合轩,苏氏见她走后,收起脸上的笑容,叹口气,当初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
  老四平时看着笑眯眯,但是最挑剔,人又有洁癖,还有点强迫症,他院里的物件,怎么摆放不能乱动,常年的就这么放着,所以收拾新房,苏氏就让他自己规划,他将来要住的,他看着咋舒服咋弄,就是这个洁癖反而他不会让他的黄瓜公用,你说当他的媳妇多好,非得闹别扭,要是老四能纳妾,那么媳妇就守活寡去吧。
  苏氏越想这个儿媳被教的傻了,脑子里不知想啥,都说嫁鸡随鸡,你非得按照你的心思来?更何况你的心思是对你没好处的。
  头疼,苏氏还没处理过这等事,不知要怎么插手。想了想,算了,还是让小两口自己磨合吧,当婆婆的先没必要多干涉,婆婆毕竟不是亲娘。
  老四这样的性子还不能直接问他,不然更糟。这四个儿子,老大随和老二木讷些,老四家鑫骨子里却有着和苏氏一样的执拗,真急眼反而不会说,自己在心里别扭,要说哪个像三老爷那样犟糊头,估计就是旻山了,和他爹一样,打着不走要拿个红萝卜哄着就走了,典型的顺毛驴。
  苏氏知道,俩口子闹矛盾,最先旁人先别插手,不然就是吵得更加吵,冷战的越发冷战,越劝越钻牛角尖,非得闹给别人看似得。
  老四也不是那不懂道理的人,就是那股倔犟,想说也得找好方法,不然就看他一根筋倔到底吧。
  陶氏是一夜的忐忑,又恼心,不知是恼什么,通房她挑了个陪嫁里面容姣好的二等丫鬟,见她听了就欢喜的给自己磕头,陶氏心里又堵得慌,继而又正了心思,女子不该妒,该为夫婿安排才是贤妻,婆婆院里不一样有妾有庶子女?孝敬公婆、善待庶出,所以才能得了贤淑夫人的封号。
  其实一个人要是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借口,肯定能找到无数借口,陶氏自己觉得她是标准好媳妇模板,把祖母的教导拿出来劝解自己,亲娘说的话全都忽略,常年养在祖母膝下,她觉得跟祖母更亲近,母亲是个遥远的概念,自然认为祖母的道理才是为她好,再说,祖母给她请的女先生也是各府交口称赞的,教出来的弟子,到了婆家没一个不被婆家夸赞的。
  陶氏一早就醒了,等月霞服侍完她,就问了昨夜九爷那如何,月霞也尴尬,只好说了丫鬟被九爷轰了出来,陶氏正拿着的擦手帕子掉了。
  “九爷不喜?”
  “奶奶……”
  “算了,让那个丫鬟先回针线房做事去吧。”
  月霞应了,说让人去端了朝食,退下了。
  吃了朝食,月霞扶着陶氏在院里走下,远远看见九爷离了书房直接出了百合轩。月霞眼神瞅了下陶氏,看见她脸一白,木然的随着自己搀扶往前走。
  月霞不敢吱声,彩霞因为拒绝了奶奶的提议,她就发现奶奶不再招呼她进屋服侍,把个二等的叫清荷的丫鬟频频叫到跟前。所以月霞就再不敢多嘴,也怕了这个内里犯倔的主子,这个节骨眼上还是闭嘴好了。
  没走多久,陶氏说乏了,月霞忙扶着进了屋,去了里屋,也没趟床上,让月霞扶着在床榻上躺下,月霞拿了两个高枕给陶氏靠好,搬了个圆凳塌边坐下,给陶氏轻轻按起腿。
  陶氏闭着眼,但无睡意,脑海里出现刚九爷出门时的神情,好像看见自己了,又好像没看见,就这么的没打招呼就走了。陶氏心里酸楚。
  过会听见外面动静,清荷门口报说是奶奶娘亲来了,陶氏忙让月霞扶起,月霞蹲着给奶奶穿鞋,陶杨氏进了里屋,走进跟前说道:“不用起来,娘又不是外人,歪靠着就好,娘不放心,来看看你,昨儿没来得及问你婆婆,今儿我就直接来了。”
  陶氏没有多想,以为就是来看自己的,微笑着让月霞去倒茶,她微微坐好,就是肚子突起,腰身臃肿,无法端坐。
  看女儿这幅做派,陶杨氏心里叹气。


第715章 建议
  看着女儿即将临盆,陶杨氏心里恼恨也不能在此时说她什么,只是关心的交代多注意自己身子,好好生下孩子,又嘱咐陪嫁来的下人好生伺候主子。
  临走前,陶杨氏让李嬷嬷送她出门,看着她为难的样子,陶氏也无法教训了,这个女儿的内里执拗,她都没办法,让个下人怎么劝说。
  陶杨氏只好叮嘱李嬷嬷照看好,有啥事就赶紧回陶府捎信,过阵子她再来探望。
  苏氏送走了陶杨氏,刚想去小跨院,春雪过来了,胖乎乎的脸,皮肤都发着光,苏氏笑了,最爱看她这模样,那就代表银子呀。
  春雪行了礼不见外的坐下,还让秋藤给她倒茶,然后眉开眼笑的就开始报收益了。
  苏氏更是笑的合不拢嘴,银子见长,哗哗的,这个喜饰铺子开的好。
  然后苏氏问道:“你家男人快回来了吧?”
  今年开春就让王福成带着人去了岭南,准备再进些木材,有些是蔡先生指定要的,所以这边就派了曾经跟着二爷去过的春雪男人王福成去了一趟。
  “太太,奴婢就是来说这事的,上次捎信说是就这几天会到,有些女客想咱们能否做些别的,说看中咱的木材和款式,要搭配成一套就更好,有的女客想把老爷和客房的家具换了,总不好定喜饰家具放进去,让家里以为给他纳二房哪?嘻嘻。”
  说完,春草还嘻嘻笑个不停,肯定是有女客在店里这么开玩笑,她拿来学舌。
  苏氏也笑,因为旻福做的陪嫁物件,每个都刻有旻福标志,送上门去也都是每个家具上都配套的吉祥语,什么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之类的吉祥挂件,这也是苏氏出的点子。
  苏氏笑完说道:“我早说过,咱就做喜饰陪嫁,别的不做,哪能松糕都让一家吃完,这样同行也好相处。”
  这个蛋糕理念苏氏给春雪和蔡先生二爷说过,只不过改成了松糕。
  春雪遗憾的说了几句可惜,听太太提到松糕,又眼睛一亮,问道:“太太,早先说过想开个吃食铺子,咱要是开,就秋桃做点心的手艺,肯定行,没准就和喜饰铺子一样,也是京里头一份。”
  提到这,苏氏也惋惜,以前是有过这么个念头,可是后来一下开的买卖太多,又要操心旻山,她也没精力多管别的,这几个买卖如今这样,都烧高香了。旻庄之前全靠宋表弟在那张罗,旻福是春雪和蔡先生出力,旻雕她压根就不管,赚的不算多,好歹没贴钱,现在总账夏红一把抓,她账本都不看了,就收个银子,算何时把本钱收回来。
  所以苏氏说道:“现在是没精力再张罗买卖了,抽不开身呀,人的精力有限,就现在这样,我就很满意了。”知足者常乐是苏氏这世奉行的理念。
  春雪不赞同的眼神,说道:“又不用太太亲自管啥,看现在的铺子,哪个让太太操心了?这就是太太经常说的找借口,奴婢听春草姐姐说了,之前卖皮货的铺子,卖点杂货也不见多好的生意,还不如改成点心铺子哪,让秋桃去当大师傅,和奴婢一样,拿分红,到时看她乐呵不?上回紫菀那事,她就怕太太厌了她,在奴婢跟前都哭过几回的,说对不住紫菀,太太让她去,看她能不尽心?太太就定个主意就行了,啥都不用管,等着拿银子就好了。”
  苏氏指了指她,笑道:“怕了你,如今你们春开头的都要开始教训我了。”
  春雪忙赔笑道:“哪敢,也是太太把奴婢当人看,这么大的事都信奴婢,奴婢自然为太太打算,咱三房如今哪里不需要银子?几个爷都有儿郎了,就是九爷成亲就一大笔吧,以后还时不时的人来人往的,十一郎慢慢长大,八娘子将来陪嫁,远的不说,就是眼看着七娘子的陪嫁,这可不能像以前那样的准备陪嫁,皇子正妃,总要体面,奴婢也打听了当年七皇子妃的陪嫁是一百二十抬,咱不能超过人家,总不能差太多,好在七皇子娘家是个清流,没有过分张扬,要是秦国夫人那种给女儿陪嫁的,那可就是吓死人了。”
  苏氏也点头,秦国夫人当初给姜淑妃的陪嫁可是让京里人大开眼界,还好七皇子妃当初出嫁就没那么铺张,所以苏氏在七娘子定亲后就在想这陪嫁问题,皇宫里自然不能像普通人家那样,女方准备家具了,可是那些其他的物件苏氏也头疼,赚来的都要贴进去还不见得够,好在各府姻亲都许诺会给添妆。倒不是苏氏财迷别人的,就是别人给了,将来也得她还礼还回去,就是这个节骨眼上一下要抽出那么多银子,有点困难,主要的是木材又不能不去进货,那就是一大笔银子。
  原本苏氏还打算把大嫂之前给的两万两加点皮货的利润还给大嫂的,也都还继续用着了,头疼呀。七娘子出嫁的陪嫁是谢府三房的面子,不止是为了七娘子,所以还只能打肿脸充胖子。
  所以苏氏就说道:“这也好,我想下,能开就赶紧了,反正铺子是个现成的,人手现成,就是花点银子把铺子好好改下,就可以开始了。”
  春雪乐的笑逐颜开,秋桃给她哭诉几回了,她就给秋桃出了这个主意,秋桃不敢自己来给太太张口,春雪就说她找机会来给太太说,她是自己尝到了甜头,在下人中算是发了财,自然不愿让人都眼红她一个,最后有几个一样的,也就不显得她特殊。再说也是为了太太好,多赚银子三房也得利。
  等春雪走后,苏氏就拿笔写写画画,大概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