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如嫁进侯府当填房。武陵侯府她来过几次,看的出是个正经侯府,也是表姐夫家,只有自己嫁的好,才能是父母的又一个依靠。
郝英卉抬眼看向松柏夫人,看到她的平和,郝英卉突然想到,为何单独问她?说亲不都是向长辈提亲的吗?
松柏夫人看到郝英卉眼里闪过的一丝疑惑,转而是坚定,笑了。
“田儿他堂哥有个嫡女,刚也说过,田儿二婶身子不好,是需要个好媳妇料理内宅,这是实际情况,我曹府说不上大富大贵,但就没出过恶婆婆和恶媳妇,你回去考虑下,到时让田儿媳妇给我捎话也行。”
郝英卉起身应了,她明白,松柏夫人暗示曹府娶的就是要打理内宅,善待原配嫡女照顾夫婿的能顶事的媳妇,但曹家是不容恶婆婆和恶媳妇,如果有,自然是不会留在曹府了。
郝英卉去和表姐告辞,也没说具体什么事,回去后听下人说县主出门了,屋里伺候的下人说是回了娘家。她叹口气,回屋细琢磨这婚事。
原本她们嫡支就指望哥哥,得知娶县主后,祖母都大松一口气,祖父对父母也和颜悦色了,还給哥哥出了聘礼和在京里买了个大宅子,如果娶的不是县主,祖父不会这么舍得,他的投资要留给庶叔。
可如今,明显的哥哥这里还都不知未来,县主看起来只是要个陪她玩乐的夫婿,上不上进的她无所谓,只要把她捧在手心里就行。可是郝家嫡支,哥哥的将来,不是只个县马而已。
侯府这亲如果不是填房也轮不到自己,郝英卉这点还是看的清楚的。松柏夫人既然先问自己,肯定是让她个人拿主意,嫁进来要担当什么,而不是父母之命,将来还可以有委屈可以诉说。
罢了,自己决定了,去庵里和母亲商量下,再应了这门亲吧,总好过嫁给不知根底的人家,将来有啥,也给娘家出不了力。
天慈庵里的郝俞氏一听女儿所说,立马摇头拒道:“我不同意,我好好的嫡长女为何要给人去做填房?你哥哥将来出息了,不也是你的依靠?犯不上嫁给侯府当填,卉儿,你是小娘子不知填房的苦,后娘不是那么好当的,还有个原配嫡女,有啥事都是当后娘的担责任,你又不是嫁不出去,不是你非得要等哥哥会试完,要等弟妹大了再说亲,娘早就给你定了亲,卉儿,你可千万别看你表姐嫁的好,就被侯府的富贵迷了眼。”
郝英卉苦笑道:“娘,女儿再过几年难道就是能嫁个是原配的夫婿?”
郝俞氏想也不想的说道:“等你哥高中了,你身份也高了,怎么也得选个好儿郎。”
关于最近嫂子的所作所为郝英卉从没对母亲说过,嫂子娘家出的丑事她更不敢提,也正因为这,更加让她下定了决心,哥哥岳家不见得能靠得住,不如她来搏一把。
郝英卉只好对母亲说道:“娘,女儿想和表姐做个妯娌,有啥也会有个照应,与其嫁个不知根底的人家,侯府是个好选择,娘,你放心,我思前想后,这门亲事对我合适,我也能和哥哥互相照应,以后哥哥好了,我在侯府的身份也高一层,还好没有嫡子,将来也没什么过多的是非,娘,你信我,关于我自己的一生,我不会冲动做决定。”
郝俞氏犹豫的看着脸色坚定、主意正的女儿,总觉得还有她不知道的什么,赶紧的问儿子如何。
郝英卉舒心的笑道:“娘,哥哥已经去了谢家的庄子,哥哥说谢府的先生是大才之人,能有这个先生指导,才是幸事,嫂子也欢喜,女儿最近都是陪着嫂子,嫂子对女儿也和气,心里惦记哥哥,今儿来,还嘱咐女儿替她给娘问好。”
看到女儿脸色的欢喜,郝俞氏提的心放了下来,对于一个县主媳妇,她总不放心,还好有女儿在家里,不然她可不会在庵里盯着这个老虔婆。
想到吕姨奶奶,郝俞氏就一脸鄙视,说道:“那老姨奶奶如今在庵里,一副和善模样,见谁都恭恭敬敬,修行也刻苦,活计也抢着干,在外人面前对我低三下四的,引得庵里的人都对她交口称赞,还有人到娘跟前来说郝家有个好姨奶奶呀,娘是气的说不出话来。”
郝英卉拉着母亲的手,说道:“娘,老姨奶奶才是个聪明人,知道在什么环境做什么事,既然在庵里出不去,她自然要做给外人看,肯定不会露出原本嘴脸,就是为了庶叔,她咬牙都得装个和善面孔,娘,你在庵里,千万别和她置气,不然外人看到的是咱嫡支过分了,会以为庶叔出息是那个老姨娘教导的好,何苦争一时之气?千万不要意气用事,不就又像在老家时,外人看的都是咱嫡支不好,欺负庶房。”
郝俞氏深深吐口气,有这老姨奶奶真憋的慌,原本她只是个直爽性子的人,哪会那些弯弯绕绕?女儿大点后,就一直是自己的主心骨,不然她只能是把事情弄的越来越乱。
郝英卉见母亲点头,使劲攥了母亲的手,又安慰了母亲几句,在母亲的眼泪中告辞。
等回去后,郝英卉亲自去见了松柏夫人,说她决定了,但要等明年过了年母亲出了庵下定,婚期俩家再商议。
去给表姐告辞时,郝英卉说了这事,曹俞氏先是惋惜,转而又高兴,她在京没有娘家人,要是表妹能嫁进来,正好是个伴,曹俞氏还玩笑说以后就不是表妹了,要叫堂嫂了,这时郝英卉才流露出闺阁女子的娇羞。
第708章 愚仁
快到三月底了,一天刚吃过晚饭,苏府派人来找苏氏,吓得苏氏以为大嫂出了什么事,等问了说不是,是苏御史在府里发火,苏氏送了口气,能让大哥发火的,肯定又是二侄子罢了。
但大嫂能派人来找她过去,看来事情不小,苏氏叫了春草来看着旻山,和三老爷匆匆赶过去。
一进苏府,赵婆子就急忙迎上去,说都在老爷书房哪,刚进院就听噼里啪啦的打板子声音,苏氏急忙走过去,一看两个趴着挨打哪,是大侄子和三侄子,怎么不是老二出事?
大哥书房外的下人都老远的立着,看见苏氏到了,脸上才露出喜色。
苏氏直接进去,看见大嫂坐着,神色紧张,大哥一脸怒容,看见苏氏还怒道:“你怎么来了?”
苏氏轻声说道:“我来找大嫂有点事,说是在书房就直接过来了。”
苏御史也不说破小妹的谎话,定是有人去告知了她,不然这大晚上的有何事来找。
陶氏看见小姑子来了,才脸色一松,老爷就还对小妹和蔼点,对儿子那只会严厉又严厉。
苏氏赔笑问道:“大哥,这是咋啦?侄子惹你生气,打几下就行了,要是打坏了,大嫂不跟着难受呀。”
盛怒的苏御史看了看老妻,没出声,苏氏赶紧走出去,让人打板子的下人停下,赵婆子招呼几个有力的婆子把两个主子抬走,苏氏就又回到书房。
看这样子大哥气的不轻,啥也别问了,苏氏就对大哥说道:“我先扶嫂子回房去,可别把大嫂给气着了,大哥,我家老爷也来了,要不让他陪你说说话?”
苏御史摇摇头,苏氏赶紧搀扶着大嫂回了正院,三老爷门口等着,苏氏让他先回去,等会她自己回府。
进了屋子,陶氏才彻底松口气,拉着小姑子的说说道:“幸亏你来了,你大哥发这么大火还是第二次,头一次就是为了娶丁氏,把老三一顿好打,等他娶亲时都拐着走,这会又是老三,我都不敢劝,我要是说话,你大哥更怒,所以我一看不好,赶紧派人去叫你,不是你来,还不定要打多少板子。”
苏氏急忙问这又是为何,陶氏叹口气道:“这回老大和老三哥俩一起来找你大哥,老大说他要去国子监当个博士,你说一个好好的正七品的职务不干,去当那从七品的博士,还说要去怀山府呆三年,你大哥说就他那不务正业的还去当学正?误人子弟,这就算了,可老三说要去西昌府当个通判知事,这么多年都没干过正事,你大哥对他也死心了,突然跑来说要去西昌府,可把你大哥给气坏了,这老三又是个拧的,就和上回要娶丁氏一样,梗着脖子和你大哥说话,这不,你大哥一气之下,两个都挨打了。”
苏氏听完放了心,多大点事呀,就是大哥那个老古板,典型的古代父亲,什么都要听他的,他认为的好就是好,但儿女各有各自的想法,只要不是干坏事,到头来还不是拧不过?
娶丁氏,因为是祖母家的侄孙女,反对是因为三侄媳那外族长相,可又没法明面上说,因为苏家儿女都有丁氏血统,好彩的是没有一个具有那种长相的,但苏御史也不能不承认他也是来自祖母的血统。
今天这事,无非是子女选的不是大哥期望的,所以他怒了,但苏氏看,结果肯定是拗不过子女的,盛怒之下他是打了人,过后大哥也会好好想想的,毕竟他还不是那顽固不化的老学究。
苏氏用这安慰了大嫂,陶氏是紧张儿子,怕了古板的丈夫,一时着急,听了小姑子的话,也放了心,见天晚了,赶紧的派人去送苏氏回府。
出了大门,苏氏看见来时做的马车还停在门外,三老爷下了车,苏氏微笑走上前,让老爷扶着上了马车。
回去后,三老爷听了太太说的,也不以为然的说道:“既然内侄们想去做,也挺好,又不是吃喝嫖赌,打什么打?大舅兄也太……”话没说完,看家太太瞪眼,就停下呵呵两声。
苏府苏王氏院门口搀回挨了打的相公,也跟着掉泪,苏哲志哎呦哎呦的,还劝媳妇,“别哭,就是疼点,养几天就好了,就是这事,你可别去母亲那念叨,让母亲着急,等父亲冷静了,我再去好好说说。”
这事头晚相公就和自己说了,说是介绍他过去的一个先生会带他去怀山府呆三年,将来回来了才好有个业绩。这时苏王氏才知之前担心的事,原来是相公联系这事去了,不是在外喝花酒有了人,放了心但又担心如今了,相公去三年,她个嫡长媳是不能离开府的,总得派个人跟着去伺候吧,苏王氏又发起了愁。
那头苏哲东回去,装着跟没事似得,还安慰哭泣的丁氏,挥手说没事的没打几下,可一转动,就呲牙咧嘴了,慌得丁氏赶紧让人拿药油进来。
不提这事,到了四月初一,素娘生了,是个儿子,苏氏听到喜讯,就想,算是愚人节生的吗?可惜是阴历。
提前回来候着媳妇待产的罗先生激动就跑来找三老爷了,苏氏还玩笑说红鸡蛋拿来了吗?罗先生就又飞快的跑回去了,苏氏哈哈大笑。
看到苏氏来看望,素娘疲倦的脸上满是喜悦,苏氏看了看出生都差不多的红皮婴儿,夸了夸,交代下人们好好伺候。
苏氏问娶了小名了没,素娘微微一笑,说道:“也是生了想起的,就叫愚仁,之前想的都用不着了。”
苏氏一愣,和她想到一块去了,忍不住掩嘴乐,素娘还调皮的说道:“老罗还问我啥意思,我说大智若愚的愚,仁德的仁,又是长子为仁,老罗还说是个好名字,大名就让老罗去想吧。”
说完俩人会心一笑,苏氏也不打搅她休息,说了几句就回去了,也给老爷学了新生儿的小名,老爷也点头说好名字,苏氏暗乐。
接下来大房忙着十郎的婚事,侯夫人是忙的欢天喜地,十郎是她三十之上生的嫡子,自小乖巧好读书,从不惹父母生气,又是大房最后十郎这辈最后一个成亲,侯夫人自然尽心尽力。
苏氏送了大礼,也帮不上什么忙,如今的侯夫人几个媳妇都带出来了,她自有帮手。苏氏就是在喜宴上和认亲出面就行了。
伍家送嫁那天也让侯夫人欢喜,看的出伍胡氏给女儿的嫁妆也费了心,要不说嫁妆是一个媳妇在婆家的第一个印象,虽然嫁妆不归夫家管,但嫁妆的多少,不仅是娘家的面子,更是夫家的面子。
第709章 文太医
四月十二谢十郎和伍忆南成亲,第二天认亲礼上,苏氏见到了新娘子伍忆南,谢伍氏了,这两年她更是长开了,明媚阳光的妙龄女子,新婚的羞涩,侯夫人看了小两口都是羞涩模样,喜笑颜开,等喝了媳妇茶,赶忙让媳妇起身,拉着谢伍氏的手交代婆婆套词,无非是好好过日子,早点开枝散叶的吉祥话。认亲就是礼物大交换。
忙完这些,苏氏好好休息下来,听着三老爷在念宋表弟的情信,乐的呲牙咧嘴。
宋表弟说在江南住下了,江南的冬天可把他给冻坏了,在屋里比在外面都冷,他就每天的闲逛,姜老太爷带着两个捣蛋鬼除了拜访亲友就是逛戏园子,宋表弟还说他父亲老公爷也带着姨娘隔几天就不知去了哪里,还不让他跟着,他跑去了长洲,结实了个人,投缘的很,一问是表嫂娘家的宗亲,叫苏自林,俩人挺聊得来,见过几次就哥俩好了。
宋表弟送了礼里面有几张画,说是苏自林送的,宋表弟不懂就给德哥送回来了。
苏氏听老爷念到这,估计就是托二姑姐给苏府送礼的族弟了,当时也没问那族弟叫什么。
苏氏打开看了看,觉得画的是挺好,风景的人物的都自然流畅,还有个是农家,活灵活现。署名是山野闲客,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号,但想不起来。
苏氏就等着晚上问问老二,没准他知道,放下画,苏氏凑近看宋表弟的来信。宋表弟说苏自林很有趣,早年一直都在外游历,去过很多地方,自妻子过世后,带着儿子回了家乡,父子俩相依为命,家人都在苏州,可他却在长洲居住下来,说图了那里清静。
苏氏想看来宋表弟挺看重自己的族弟,不然用了几张纸来说那人如何,三老爷光是咧嘴笑,看到高兴处还哈哈。
如今七娘子也在屋里准备绣嫁衣,自从得知女儿成了皇子正妃,罗姨娘一扫之前的愁眉苦脸,每天都激动着,不知要干啥好,心里乱套,又是兴奋又是着急,每天去找七娘子絮叨。还是杜桂说不如多帮七娘子绣些荷包之类的小物件,将来带进宫里,送宫女也好,罗姨娘这才安稳下来,天天在自己房里干绣活。
杜桂是看罗姨娘每天的在七娘子那,怕太太生气,七娘子的将来都是太太操持来的,哦,这会你个姨娘生母开始霸着女儿了,叫谁心里不吃味?所以她就赶紧找个事好让罗姨娘安静下来。
七娘子得知曹八娘子是四月二十二的婚期,到了日子,给母亲禀报了下,去给曹八娘子添妆。不管谢曹两家有啥瓜葛,七娘子之前和曹八娘子相熟,肯定要上门的,再说她也不知内里情况。
苏氏欣然同意,也准备了份礼让七娘子捎过去,她才不管其他,如今苏曹两家是亲家,等大伙都知道了,曹家和谢家又变成姻亲了,将来有啥还不是一样的要来往。
松柏夫人见了来给她请安的谢七娘,再看看旁边陪着来的笑嘻嘻的曹八娘子,心里叹口气,两个一般年龄,可是曾孙女就是满脸的天真,人家谢七娘柔和稳重,容貌娇美,但眼里平稳的就像个成人,没有要当皇子妃的欣喜和得意,难怪就是个庶女皇家也答应聘了当正妃,这就是差距呀。
七娘子如今除非是必须出门的事,一般都在府里呆着,就是出门,也是一帮下人跟着,苏氏还让玉竹男人赶车,倒不是为了气派,而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那端和郡王府要出什么幺蛾子,也好有人挡着。
八皇子这下可明目张胆了,过几日的就来谢府,各种理由都有,苏氏赔笑招待了两回,反正就是不让他见人,没几个月就成亲了,到时天天脸对脸腻歪去,没必要婚前见面,也是想万一有个啥,这又不是苏氏多心俩人会把持不住,七娘子也不是那样的人,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杜绝能出乱子的任何机会,满脑子的阴谋论充满苏氏大脑。
后来看八皇子总来,苏氏就把他交给三老爷去了,让这翁婿多加了解吧,也好让八皇子知道以后怎么和岳父相处。
素娘那里办了满月酒,她是想罗先生坎坷经历,需要这个满月酒来表达他的欢喜,终于要脱掉歹命的帽子了。
罗先生在京里没亲人,有个当初把他介绍给宋八认识的友人,肯定要请,还有就是侯府的两位老爷,苏府听闻也送了礼过来,王祭酒家更是送了份大礼,素娘觉得奇怪,苏氏就悄悄给她说了估计是王梅氏有孕了,素娘也微微一笑,那可是喜事,王家估计都乐疯了,没放出消息,也是等坐稳胎后,才会公布。
因为素娘怀孕,王家也没来打搅,只是王祭酒偷着给皇上请求,让皇上派了个太医妇科圣手文太医去了王府看诊,在那又遇到了文大夫,王家介绍就是文大夫给王衍挑理身子的。
起先王衍之前的身子,也有太医看诊过,无非就是心疾,可他那时又没成婚,也没人在意他能不能生的问题,等王衍成婚后,也没看过太医,还是王家请了素娘来给王梅氏看身子,素娘说王梅氏没问题,隐晦的介绍了文大夫去看了王衍,王衍除了心疾不能过度激动外,也就是说房事更得注意,一个兴奋搞不好就过去了,还有就是他精子量少而弱,文大夫据实说了,开了些药,慢慢的,王衍调养的差不多,又在文大夫列的行房日期里夫妻恩爱一会,时间一长,不定哪个坚强的小虫虫就爬进了王梅氏的肚子里安家落户了。
文大夫交代了,估计孩子会体弱,在母胎里要好好的调补,王家是把文大夫奉为上宾,不是因为文大夫说家里有病妻要照应,王家恨不得把文大夫给留下住在府里。
就在文太医来后,王祭酒一介绍,两人一个吃惊一个欢喜,文大夫真想找宗亲哪,文太医是他的从伯父了,文太医是吃惊这个姓,文姓还是很少的,等文大夫报了家门,行礼叫了伯父,文太医感怀,文家又要出了个圣手呀。
第710章 喜事连连
两人告辞王家后,在茶楼里,文大夫说了自己的这十几年在外漂泊,也说了自己媳妇的毛病,文太医对老家族人的冷血也感觉愤怒,医者救人,哪能利用所学来害人,当即就和文大夫去了谢府。
等文大夫把了脉,犹豫半天,又重新把脉,吃惊,问了侄媳妇一些事项,就和侄子去了外面,说道:“贤侄,我看侄媳好像已有身孕,月份还浅,滑脉不明显,是你没留意?”
文大夫懵了,他最近忙着王祭酒家,还没给太太把脉,太太最近也没啥不适,这半年脸色都好了些,精神也强点,这一个月,他也就没顾得上给太太把脉。
文太医道:“你进去看下,先不要说,免得是个意外,侄媳该失望了。”
文大夫哦哦的,茫然的进屋,文太太不知啥事,见丈夫进来,又给自己细细把脉,心里发慌,等丈夫把完脉,一脸的变化莫测,着急问道:“相公,是不是我身子又不好了?”
文大夫反应过来,忙安慰道:“刚那人是我给你说过的族亲伯父,宫里的太医,今儿我请他来看看,要开什么方子,没事,最近太太好着哪,伯父说有点上火,让我再来细细看下,要不要换下方子。”
文太太听了放了心,就怕自己身子出个意外更拖累相公了。
文大夫出去都,才激动的对着伯父连连点头,眼里湿润。
文太医拍了拍侄子的肩膀,说了家里地址,让他有空就去家里坐坐。
出去后的文太医去了拜见了侯爷,多谢侯府照应他的族亲,侯爷意外,没想到文大夫是文太医的家族里的,这个文太医口碑一直不错,也给太夫人看诊过。
侯爷热情招待文太医,文太医拒绝了邀请,回宫后还是给皇上禀报了下,不然别人看到他去了谢府,还以为有啥秘事哪。
文大夫是高兴的在外直转圈,不敢回屋,这个得等太太稳了胎,三四个月后再告诉她,怕她狂喜之下再惊了胎。
然后文大夫就跑去找罗先生了。
罗先生正在抱儿子的美好日子里,苏氏让他三个月都要守着素娘,庄子上的学子把作业布置好就行,又不是初学者,还得一本一本的教。
听到文大夫激动的来报喜讯,也替新认识的老友高兴,两个以前都是无子的男人在屋里惆怅半天,又欢喜半天,文大夫一再交代先不要说出去,罗先生应了。
文大夫就回到自己小院,使劲的把脸摆正常,才慢步进去。
所以这事侯府里都不知道,苏氏见了几次文大夫,就是觉得他和以前不太一样,整个人都神采奕奕,和谁说话都是微笑,苏氏还以为他是替王衍高兴,怎么说都是在他手里看好的。
苏氏却每天算着日子,六月初九老四家鑫要参加院试,要是过了就是秀才了,老大老二都没过,家鑫要是过了,那就是三房头一个,不对,六爷是过了,但她不是苏氏亲生,苏氏就没有多大喜悦感,这老四能过,那才是真正的喜悦哪。
六月初三的旻山生日,苏氏就去年一样,不打算办,自己和老爷陪着吃碗面就得了,要是三房一起,媳妇们还得送礼,太麻烦。
但陶府还是派了苏王氏来给旻山送了生日礼,客气玩后,苏王氏是先问了罗先生何时能回府教学子,她好把两个大点的儿子送来跟着读书,说公爹同意了。
这到这就说起了之前相公和小叔挨打后的事,还是公爹同意了他们的决定,苏哲志还好说,怀山府近,每月都可以回来一趟,苏王氏是想跟着去,但她是长媳,婆母身子又不好,不能扔下整个府里只跟着丈夫去上任。
苏哲东是收拾好了,先自己去,等双胞胎儿子大点,丁氏再带着儿女过去,陶氏想让孩子留下,哪怕留下小娘子哪,苏哲东不同意,说一家人要在一处。
叨叨完小叔子们,苏王氏又说了三房的嫡长孙苏良骏的婚期定在后年,虽说苏良骏十八正好,可曹大娘子也要十八岁,三婶子有些着急,松柏夫人说不怕,小娘子晚点成亲有利于生产,见亲家不担心,三嫂也就没意见了。
苏氏想难得松柏夫人能想得开,有的女方家,小娘子一过十五岁,到了十六赶紧就嫁人,就怕有啥事给耽误了,也有那种人家,因为男方守孝,或者是女方守孝,耽误了婚期,过几年退了亲,让女方十八九了去哪里找当原配的合适的女婿去?这个年纪的都已经定亲或者是成亲,没媳妇的要娶也是填房了。
这时,王傅氏亲自上门来,给苏氏说了儿媳有孕,前来感谢,看着王傅氏满脸的欢喜,苏氏连连恭喜,王傅氏说王家决定暂时不对外说,想等到生了再公布,就是看素娘出了月子了,想让素娘去帮着看下诊,所以才给苏氏说了。
苏氏答应绝不说出去,并叫来了素娘,素娘欣然同意,跟着王傅氏去了王家。
可三老爷却在发愁,因为法师说过了旻山三岁就要送去盘云寺,苏氏都忘了这茬,等老爷说起才想起来,看着如今还傻玩不傻吃的儿子,苏氏也愁,就给老爷说,旻山他哥初九下场考试,等过了考试再说。不然忙不过来。
三老爷就上山去商量去了,法师看着直接告诉结果的还一口商量的三老爷,无语,只好点头。
欢喜的三老爷回去后就说道:“老四过了考试还得等通知吧,通知到了,还得忙旻山他姐出嫁吧,忙完就冬天了吧,那就正好,明年再说。”
说完把他美得晃头,觉得想了好方法。苏氏扑哧乐了,说道:“明年备不住还有啥事,就这么一路拖下去,然后儿子就大了,是不是老爷?”
三老爷道:“对哦,太太的主意好,就这么办。”
苏氏心里呸呸的,我顺嘴说,什么我的主意,她也不说破,笑嘻嘻的夸都是老爷聪明,想到个好办法。
三房又传来喜讯,六奶奶怀孕了,六爷回来府里几次,就让六奶奶肚子给鼓了,云娘乐颠颠的来报喜,苏氏也替六奶奶欢喜,看来和六爷感情还好,这样六奶奶孩子多了,就忙也就不会自怜自哀每天瞎发愁了。
苏氏决定要去天慈庵烧烧香,今年可不是多喜吗。得谢谢菩萨去。
第711章 山野闲客
六奶奶怀孕,五奶奶徐氏着急了,她的保文比六奶奶的保正要大,如今都两岁多了,可是她还没动静,今年侯府孕妇大集中,三个新妇都是进府没多久就有,哪像她那会两年都没动静,所以她总觉得和妯娌比,矮一头,比她晚生子的六奶奶又怀了,她原本就忐忑的心,就上火了。
玉竹知道主子的心思,和徐府派来的孔嬷嬷商议,又偷着让徐府送来个善医道的婆子进来,虽然三房有两个大夫在,可是徐氏怕让婆婆知道,就让娘家送来个人帮她调理,有孔嬷嬷一边劝慰着,五奶奶也就没那么焦急了。
苏氏顾不上儿媳的身孕,都让春草代替她问候去,她要忙乎家鑫初九的考试。院试是两场,初九一场,初十复试一场,然后半个月后等通知。
三老爷看着苏氏每天紧紧张张的,一会想起个这,一会想起个那,就笑道:“老四又不是头一次下场,童生那时不也过来了?”
苏氏站住,说道:“这可是我儿子,他就是明年乡试下场我一样紧张,不紧张的不是亲娘。”说完就想起还有个六爷明年乡试,可不,她就不是亲娘。
怕三老爷多想,苏氏赶紧歪楼,“等旻山将来下场,我肯定比这还着急紧张,这不是年龄大了吗,人老了就啰嗦了,我不在老爷这啰嗦,还去老四跟前去呀?那就是影响老四了,所以,老爷就担待些,将来旻山下场,老爷估计比我还紧张,到时我俩一起紧张。”
歪,往旻山那歪,提起旻山,那,老爷啥都不会想了。
果然,三老爷嘿嘿乐道:“我绝对不紧张,我肯定事先都安排好了,有什么紧张的?”
苏氏就逗他道:“这是老爷说的?我可记着了,等那时候老爷要是紧张,我可拿这话笑话你。”
三老爷见太太还认真了,哈哈乐,道:“那你就记好了,要不要我写下来按手印?”
如今这俩夫妻随意的很,苏氏也不讲那些什么让人憋屈的规矩,三老爷是在外还绷着脸,回到屋里就放开了。有次苏氏在前面走,他还上去掐了她屁股一下,气的苏氏转身追着他打,他却一溜烟跑出去了,晚上苏氏问他干嘛掐她,老爷嘿嘿的,说早就想掐了,谁让锦娘走路那个腚有时蹬蹬的,苏氏好奇问,啥叫蹬蹬的,三老爷说就是结实的晃悠,噎的苏氏翻白眼,穿着襦裙还看的出结实不结实,这要是现代穿精神牛仔裤你定会流鼻血。
到了初九,老四谢家鑫去考秀才去了,上午苏氏焦急的在府里转圈,只好和三老爷没话找话说,说的乱七八糟,没头没尾,三老爷也不着急,听的很有耐心。
旻山是由郑婆子照应,几个小儿郎玩的不亦乐乎。
正巧宋表弟又来了信,说是他们准备回来了,回来就会快点,不像去的时候一路玩耍,宋表弟首先说,要是送小侄子去盘云寺,必须带上他的俩庶子,当陪读的也行。又说了接到德哥的信,首先恭喜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