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妾灭妻-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人乃是真,祖上三代却有淮中支脉。
  些许是他想多了,不过区区一介女流,再厉害又怎能只手通天做出那等之事?
  更何况……
  司寇延休注视着宝念上了马车,摇了摇头。
  不过一个丫鬟,怎敢接触患天花者?想必是当真回淮中探亲罢。
  作者有话要说:  锦甯放的不是天花患者结痂后的粉末哦,是龙鳞晶,不然不可能那么快发作迅速解决她。以及禾锦棋的发病的情况跟很久很久以前江映枫的反应是一样的。
  上章有伏笔,锦甯没喝茶,最后心里想的话,以及最后将茶倒进盆栽里的举动(如果是天花者的粉末是不能倒进盆栽里的,因为依旧会传染,毒就不会啦。)
  而这一章禾锦棋进西郊前问宝念了一句话,宝念却说殿下所言无虚,这话也不是骗人哈,毕竟咱放的是毒,如果你真的染了天花找了麻脸,那殿下还是会“帮”的哈(当然没有这个前提嗯)
  天花线终于over!
  小彩蛋~锦甯是把时间算好的,之前上一章问宝念几点了,当时是卯时过半,也就是六点,而火葬却是每日七点开始,前前后后瞎七瞎八半个小时要留出来,还剩下半个小时也就是一炷香的时间,刚好够她们走到。
  虽然郡主这章没出现但咱们存在感还是够够滴对吧~


第127章 好孩子
  崔尚书一家被诛是下朝后后脚便传回忈王府了的,甯和郡主的权势不算是只手遮天也称得上能遮云蔽日了; 消息自然也比司寇延休传给宝念的话快得要多。
  总归是朝堂上人心惶惶; 百姓们忙忙碌碌浑不在意。说到底也不是诛九族; 不过是天子一怒; 崔氏十数口人被斩杀; 算不得什么大事; 也激不起什么浪花; 朝廷官员深知这是皇上和忈王爷之间的事,更不愿掺和进去,这事便草草了了。
  消息传回忈王府时锦甯才回府歇了不久,蕙兰回到雅间时没见到禾锦棋,自然是又惊又怕; 锦甯含糊言辞道禾锦棋只说有事便跑出去了; 她好心差了宝念去看,应付了蕙兰便同珠忆回府了。
  锦甯每月来葵水时倒是不常腹痛; 只是冬日里寒,到了深秋也难免有坠坠不适感; 于是回了房便卧在床榻上歇息了。
  白嬷嬷将汤婆子重新换了趟热水,掀开厚厚的被褥把两个温热的汤婆子塞进去; 一面道,“崔氏嫡系一脉被诛族; 殿下终于能安下心了。”
  “原本倒也没那般忧虑。”锦甯将手覆在汤婆子上,热气自脚底与掌心暖进身子里,“只是礼部到底是个修炼千年的老狐狸; 他若察觉什么不对,只会对本宫无利。”
  白嬷嬷端来食案放在床边的黄花梨杌上,将茶奉给锦甯,“王爷动手的突然,殿下可知是如何得手的?”
  锦甯接过茶盏轻啜小口,茶是新烧的,她向来喜这些烫口的东西,“确实是突然。”她眼帘微抬,斜瞥了眼白嬷嬷,“嬷嬷如何以为?”
  白嬷嬷思衬片刻,试探着开口,“奴婢不才,些许是王爷早便设了计?”
  锦甯笑着摇了摇头,“本宫虽不是整日与王爷同处,该了解的也是略知几分的,他没用计是其一,其二……”她说着轻笑了声,“皇帝又不是个痴傻的,哪里会眼睁睁看他对礼部动手,好插自己的人进去?”
  肯定是二人商议了什么,姒琹灏最终才会妥协。
  可礼部虽说不是皇帝心腹,也算是一块大好的肥肉,究竟是什么能使得他妥协?
  白嬷嬷虚心受教,低声问,“殿下的意思是?”
  “不。”锦甯笑了笑,垂眼望向手中捧着的茶,“此事,本宫倒真不知晓。”
  白嬷嬷惊得瞪大眼,“殿下可莫要拿奴婢取笑,您算无遗策,又怎会……”
  锦甯闻言哑然失笑,扑哧笑出声来,“嬷嬷这般模样,倒教本宫羞愧,辜负了嬷嬷期望。”
  **
  禾锦瑟得知此事时正收拾完李府的书房,给一旁书字的李老先生三弟子慧之先生侍墨。消息传到李府不快不慢,毕竟李老再如何清高,也是有心插手那么一二分朝堂局势的。
  她握着墨锭研墨的手猛地一抖,才化成墨的黑色水渍溅出了砚台外,几滴甚至溅到了张慧之的袖摆上。
  张慧之倒是不恼,他原本性子儒雅和气,又是自幼便入了李老门下的,便是这李老入室弟子中最淡泊名利不愿端着架子的,于是温声唤了传话小厮下去,弹了弹衣袖便又浑然不觉般执笔蘸了蘸墨水,待那小厮穿过廊堂的脚步声也消失了,才将羊毫放下。
  “锦瑟。”
  禾锦瑟神色空洞,研磨的手不自觉地发颤,仿佛什么也听不见。
  张慧之忽而愣住,却见她原本轻柔揽袖的手竟死死捏着宽大的绸布,青筋在她薄而纤瘦的手背上浮现,可见用了多大的力。
  他忙上前将禾锦瑟的手拨开,一面和声安抚,“锦瑟,你才不过及笄,放着数十年的美好光景不看,何必任由这些如污垢淤泥一般的事攀附在你身上?”
  “张先生?”禾锦瑟的眼珠子僵涩地动了动,望着已经年近三十的男子,心中复杂的厉害,分明是将至而立的年纪,却丝毫不染世俗,如同少年人一般秉操纯白遗风。
  她嫉妒,更怨怼。
  张慧之这才察觉禾锦瑟的眼中已满是泪光,漂亮的脸蛋脆弱又无助,她似乎是释怀了,却又茫然的厉害。
  张慧之深深叹了口气,难掩疼惜。
  他自幼便拜入李老先生门下,家中是幺子,在李府虽有甯和郡主这个美名在外的同门为师妹,却因其地位高高在上且甚少到府中而相敬有余则亲近不足,现下禾锦瑟的出现,倒是让其生出几分待幼妹一般的爱怜,于是难免疼惜几分。
  加之禾锦瑟平素待人有礼又最同他亲近,他也略知她的脾性,深知她原本明丽爽直的性子,只没遇上好人家,被生生磋磨了去,原本才逐渐开朗了些,今日一得消息又失了魂一般。
  张慧之想起初见禾锦瑟时,她总是小心翼翼的模样。
  他暗暗叹息,语重心长地劝慰,“锦瑟,此事无你无关。崔氏一族既行了那等见不得人之事,便早该料到今日会罪有应得,你要想开些才是。”
  “张先生……”禾锦瑟忽然便用力扑进张慧之怀中,如同无助寻巢的乳燕,呜咽着,“张先生…我当真可以将此事放下么……”
  张慧之顿然浑身僵得厉害,他窘迫为难地想要将禾锦瑟推开,可禾锦瑟低低啜泣的声音便在耳边响起,不知是无从下手还是心生不忍。
  “。…。。会的。”张慧之竭力不去触碰她,终是抬手在她背后极轻地拍了拍,“此事既尘埃落定了,便莫再去想了。今日过后…崔府之事与你再无干系。”
  不,不是今日过后。
  禾锦瑟在他怀中紧咬着唇,极力忍住羞赧与不耻,乌黑的眸中翻滚着冷意。
  崔府早就与她无关了。
  **
  锦甯得知事情原委自然是在宝念回府后,虽说此事真假还有待商榷,不过十有**便为真了。
  “王爷也该回来了,嬷嬷去小厨房看看罢。”
  “诺。”
  锦甯抱着汤婆子微微直起身,宝念便忙塞了个圆墩墩的绛紫金丝引枕到她身后,怕主子凉着,还刻意给她提了提被褥。
  “殿下,有一事…奴婢不知该不该说。”
  锦甯微微侧了侧头,指尖有一下没一下敲着汤婆子,发出清脆的声响,“若是你无法自行决断的,便同本宫说。”
  “是。”宝念定了心,轻呼一口气,“奴婢原本便稍有察觉,待方才司寇督主一席话后,便愈发笃定…司寇督主对殿下颇有怨怼。”
  锦甯轻柔挑了挑眉,笑道,“便是此事?”
  宝念垂首,“奴婢原以为司寇督主对殿下莫名的敌意是源自旁的什么,可待方才过后,奴婢竟意外发觉,司寇督主对殿下分明是刻意针对…”她说着不悦地皱紧眉,“奴婢僭越,以为司寇督主单单只是……不喜殿下。”
  “自然不是因旁的缘由。”锦甯朱唇欲言又止地长了张,却终是没开口,而是低眉垂眼,好一幅我见犹怜的姿态,“……也是,世上有什么又胆敢同本宫作对?”
  宝念惊惶地闭紧嘴,忙俯身叩首,“奴婢冒犯,请殿下责罚。”
  锦甯敲击汤婆子的手指一顿,半晌,温柔地轻叹道,“起来罢。”她亲自伸手做出搀扶的动作,“你说的无过,此事不怪你。”
  宝念在宽大的脚床子上坐了,坐立不安地低声,“可殿下……”
  “此事你不知晓也是应当的。”锦甯温声打断她的话,不徐不缓道,“司寇延休乃王爷的嫡亲舅父,是先前辰妃娘娘正儿八经的亲弟弟…你说王爷现下为了一个女子这般,他不喜本宫,可是应当的?”
  宝念震惊地伸手掩唇,这般天大的皇家密辛,谁听了可不都是要掉脑袋大?!
  锦甯似是知道她在想什么一般,伸出纤细的手指抵在唇上,眉眼弯弯地“嘘”了一声,便轻轻招了招手,唤道,“本宫的腿有些乏了,你来替本宫捶捶。”
  宝念应是,将脚床子挪开到一旁,温顺地跪坐在床边替锦甯捶腿。
  “禾锦棋与林革,都解决了?”
  宝念轻声道是,“奴婢亲眼跟着看见的,直到全然确认没了气儿才离开。”
  锦甯点点头,微微瞌上眼,“总算是告一段落了,留下这些惹事的也算是一桩烦心事。”
  宝念见状便放轻手下的动作,改为捏按,“是。奴婢回程时遇上的司寇督主没有露出马脚,他似乎也打消了原本的怀疑了,殿下大可放心。”
  锦甯揉了揉眉心,“车夫那边呢?”
  “刘车夫为人憨厚,奴婢只说半途一个不小心便教锦棋小姐跑了,刻意引着他往锦棋小姐私奔那方面儿想。”宝念说着笑了声,“刘车夫脑子原本也算不得灵光,十有**是信了。”
  锦甯睁开眼,轻轻抬手抚了抚她的发,仿佛终于满意而宽慰一般,以一种宛如母亲待孩子的高姿态,怪异得厉害,宝念却未尝察觉丝毫不对,只乖顺着垂首。
  锦甯笑意渐深,柔声道,“好孩子。”
  她杏仁般的眼眸氤氲着瞧不清的雾气,或许除了锦甯自个儿没有旁人知晓那话中的意味深长,这个“好”字不单单为夸奖,却更是别有其意的耐人寻味,似乎是在感慨着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满足。
  “司寇延休不是让本宫准备?”锦甯又笑了,轻拍了拍宝念的手,示意她可以停下了,“准备准备,送一封拜帖到梁府去。过些日子,本宫同旧友一叙。”
  作者有话要说:  锦瑟妹妹黑化觉醒啦
  京城的事大多告一段落
  差不多也快进入倒计时了,五分之四的游戏结束。
  还有二十多章吧嘿嘿,当然我记得我十章以前也是这样说的嗯。有、、头秃qaq


第128章 故交
  禾锦棋突然了无踪迹的消息是在当日夜里被察觉的,毕竟是二房的嫡次姑娘; 待蕙兰独自一人回府后便惊动了整个禾府。
  蕙兰原以为郡主殿下既差了人去看便能带小姐安然无恙回来的; 谁成想她在酒楼等了足足两三个时辰却仍未见着半个人影儿,最后自然是被狠狠罚了板子; 若不是禾府还要查禾锦棋的下落; 连这半口气都没人给她吊着。
  可自夜里派出人手去自翌日午时; 也没能得来禾锦棋的半点消息,只追溯到城门口,便再也寻不到一丝踪迹。二房这时才是真真急了,从蕙兰嘴里得知锦棋小姐最后相见的是甯和郡主,自然又火急火燎派了人去问,可锦甯又哪里会“知晓”; 便由着宝念推脱解释; 只说跟着去追半途却没看住叫人溜走了,自然将人往私奔那苗头去引。
  这事扯上了便是一身子腥; 可依禾锦棋的性子又哪里会干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二房深知二姑娘脾性,又怎会傻巴巴儿信了; 可询问无果也只得马不停蹄连忙派人将京城往外的县城小镇数几十里统统查得仔细; 恐再晚便性命堪忧。
  此事甚至惊动了身在东宫的禾锦琴,虽说姊妹之间总有攀比龉龃,可到底是嫡嫡亲从一个娘亲肚子里爬出来的两姐妹,自然也是心急挂念着的。可饶是禾锦琴求了太子出手去查,却也愣是搜不到一丁点儿蛛丝马迹,禾锦棋便像是脚不沾地一般; 不带分毫痕迹地消失了。
  世上怎竟有如此怪事?!
  事到如今,便是二房不信锦甯的说辞也只得勉强相信了。若不是早早打算好了的蓄意私奔,又怎会这般周全地躲过搜查?
  禾二夫人因此气出了大病,直接卧床不起了,也不知是心里头是挂念着女儿多些,还是怕此事闹大传了出去,丢人的是他们二房的颜面。
  锦甯便因此亲自回了禾府一趟去探望了禾二夫人,归根到底此事也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人不见了她却不好交代,若再不去看看卧病的长辈自然会落了旁人口角。
  禾锦棋的下落虽说二房仍不放弃去找,可终究在一次次的石沉大海下灰溜溜地结了。
  锦甯自然也差了不少人手帮衬,饶是在二房最终都叹息地认命后也未曾放弃找寻,可终是杳无音信。
  锦甯连着几天郁郁寡欢,脸色不如以往好,身子竟也消瘦了许多,姒琹赟瞧了自然是既气恼她不爱惜自个儿身子,又怜惜她笑意日渐消减,于是也着手去查,甚至出动了东厂。
  司寇延休原是心不甘情不愿,可姒琹赟本既亲自提了加之讨要的人手又着实不多,便无可无不可地应了,可纵使费了各家百般手段,也仍旧查不出禾锦棋的半点消息。
  这事便没有丝毫头绪地过了。
  锦甯自得知了此事结果便常常发怔长叹,夜里也时而低声轻泣,姒琹赟只得沉默地将她揽入怀中,他知晓她是自责,是怪罪自己是当日见了禾锦棋最后一面的人,却未能劝住她,将她安然无恙地送回禾府。
  姒琹赟虽心中疼惜却深知解铃还须系铃人,可那人出了京城便找不到踪迹又哪来的法子解铃,于是自然得了空便变着法子讨她欢喜。
  这日休沐姒琹赟原想着带她去赏菊,可偏生锦甯精神气儿不大好,又几日前早早同人有了约,他便也只得作罢,陪着她在王府里待了半日好生歇息。
  “甯儿可曾出过京城?”
  锦甯思忖片刻,迟疑着开口,“幼时倒是去过棉城一回,近些的有方圆几里,若说再远些的……”她神色微微放空,似乎有些神往,“再远些的便没去过了。”
  姒琹赟给她夹了两筷子金丝面,嘴角微弯,“那可知晓草覆平原之地?”
  锦甯摇了摇头,复而又轻轻点了点头,“虽说未曾去过,却略有耳闻。”她轻柔地喟叹一句,钦羡道,“有道是‘绿野连绵覆黄土,银帷散现落山腰’,但是听着便是极美的。”
  “确实是极美的。”姒琹赟追忆道,“虽说是荒郊,却别有一番奇妙风味,令人心旷神怡。”
  “丞烜有幸欣赏如此美景,自也是别有一番快活。”
  她这话说得妙。
  若说姒琹赟何出此问,自然是曾经得以踏足那番美景。可那处荒凉郊野,自然非寻常游山玩水去的地儿,若说如何见着的,自然是行军出征时,偶然闲暇间才能在战火纷飞中窥得两分美景。
  可景致是美的,当时的处境却不美。
  若锦甯单谈美景,快活是快活,可自然就落了层次;可若提及哀伤,却又毁了这大好的和美静好气氛儿,这“别有一番”便用得不可谓不妙。
  “解人难得,知我者唯甯儿一人啊。”姒琹赟欣悦地笑了起来,又温言细语道,“解人者难寻,可知人者则易,你我本知己,可对?”
  锦甯微微怔松,深知他是在宽慰自己。
  可……
  她柔软地低垂着眉眼,自上而下地斜斜望去,唇便像是婉婉地轻扬了起来一般。
  可人世间哪有什么知己呢,无非便是应承着,攀附着,附和着。世人总以为知人者便为知己,实则所谓的“知人”,哪回又不是只待投心中所好了,是自个儿愿以为的了,才认作是“知”的了。
  “若是有机会,我便带你去草原瞧瞧。”
  锦甯眉心倏地一跳。
  见她不言不语姒琹赟却也不恼,只笑着端起婢女新上的碧梗小粥,拿勺子薄薄舀了一层,抬手喂她,“先将今日的膳食吃了,可不许慢待了身子。”
  **
  锦甯早些时候便往梁府投了拜帖,虽说男女授受不亲锦甯又是早已嫁作妇人了,可姒琹赟倒是从不过于忌讳这些,一来是深知此二人端正,二来…甯和郡主同梁大人多年私交甚笃,这可是世人皆知的事。
  当日赵府雅集禾锦华做的事便不可谓不愚蠢,若不是瞅准了时机恶意添油加醋,饶是他们二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推杯换盏,畅聊天南地北都没人会多想一句。
  梁良自高中状元后便被皇帝看做心腹,要知晓连中三元可是自大珝立国后头一回的喜事儿,更遑论梁良可算是个少年天才,不过弱冠。
  而近年新臣又颇受重用,也是皇帝有意想拿新的换老的,如此一来原本便是年少大有为的梁良更是一路高升,身份儿也日益水涨船高,时至今日区区半年,已自皇帝授的小小翰林院修撰位居正三品翰林学士,当得旁人一句“大人”尊称了。
  锦甯平素里也多有忙事,不是今儿个应邀雅集便是明儿个拜见高士,加之梁良才入朝廷也需慢慢熟悉职位,这一来二去两人自赵府雅集后也只见了一二回,只是多有书信往来,倒也是毫不生疏。
  到了梁府时是梁家一家老少都行了叩拜大礼前来迎的,虽说梁良已位列高官可自立门户,可他既无妻儿又同家中父兄关系极好,自然也舍不得离开,梁府又不小,不缺他这一口饭,便由着他住着。
  “温之,多日未见了。”
  “是啊。”梁良唤人斟茶,声调微微放缓,“嘉昱近日可好?”
  锦甯笑着颔首,“自然是好的,温之近来节节高升,说起来本宫还未曾当面恭贺呢。”
  梁良注视着她略显疲态的面色,话在喉头过了过终是咽了下去,笑了笑道,“哪来的那般讲究,你再与我客套,这世上我便没甚么挚友了。”
  锦甯莞尔,杏眸半含着湿气,稍稍一弯便是盈了满湖水色,“梁大人何出此言。”她笑着调侃道,“世人皆知梁温之持正廉洁,不媚权贵,君子之风方如是,不知晓有多少姑娘愿同你交好呢。”
  梁良垂着眼眸,只略微勾了勾嘴角,难掩心头苦涩。
  “温之?”锦甯见他神色不对,歉然地抿着唇低声,“抱歉,是本宫言辞冒犯了。”
  “不。”梁良闻言摇头,又重复了句,“不。嘉昱何出此言,原本便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无关。”他见锦甯仍微微蹙着眉头,便笑着岔开话头,“说起来,你今日倒是难得找我,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锦甯愣了愣,似乎有些犹豫地别开眸光,“这……确实是有一事。”她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地斟酌道,“此事要说出口,本宫还真是再没脸见你了。”
  梁良一听便笑了起来,眉眼微弯的模样褪去了原本的内敛沉稳,才算是有了几分年前那个清秀少年郎的影子,“但说无妨,你同我交情这般,还怕我不应你?”
  嘉昱助他那般,无论是何境况都全心全意待他这个…友人,在他孤立无援之时,只有她尊敬他的德性,信任他的人品,这等赤诚之心,他如何能不以十成十的感激同等相待?
  更遑论……梁良嘴唇细微地蠕动了一下。
  “这般……”锦甯轻轻咬了咬唇,试探着轻道,“温之可有心悦的女子?”
  耳边的轻声却仿佛巨石,在梁良心里头凿出个巨响,他喉头微微发干,手中也冒起了细汗,“嘉昱如何问这个?”
  锦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面色赧然,“是本宫一位故交好友…来托付我问的。”
  她这话说得含蓄,可仍是谁也听得懂个中意味。
  梁良张了张口,只觉心头的巨石轰隆地沉进地底,喉头干涩地轻轻“啊”了声,复而摇了下头,“未曾。”
  “当真?”锦甯眸色微亮,迟疑片刻,又问道,“那温之心悦的女子,当为何样?”
  梁良抿了下嘴,“我心悦之人……”他声音放得极轻,“高洁,温善,宽和,目光远高于这世上的万千俗人。”
  他只说了是何样的,却没加上“应当”二字,若是细想这话便意味深长了起来,锦甯却未曾察觉分毫不对,缓缓地点了点头,赞叹道,“这般女子,确实是世间难得。”
  “是。”梁良颔首望着她,眼中流连着淡淡的钦慕,“她是这世上最美好的女子。”
  锦甯微微抿着嘴笑了起来,似是极其欣喜的模样,“这般说起来,本宫那位好友,些许当真能与你结识一二。”
  **
  回府的路上正逢街道市井最热闹的时候,小商小贩都卖力地吆喝,人多得数不清,马车混迹其中难免停滞缓慢。
  锦甯微微挑开纱帘望了眼,正要收回目光,眸子冷不丁倏地顿了下,“宝念。”她放下帘子,柔声吩咐道,“如今路上难走便唤车夫停停,本宫下去看看。”
  “殿下?”珠忆轻呼,“如今人流众多,殿下玉体怎可……”
  “无碍的。”锦甯笑着抬了抬手,“本宫也不去多远,略走走无妨。”
  宝念应是,轻拍了下珠忆便唤车夫停了马车,二人掀开帘子放稳了踏板便小心翼翼搀着主子下马车。
  才站稳了,身后便响起数道清脆的马蹄声,伴随着高喊的“让让!让让!快让开!”与女子御马的轻喝。
  “欸!”似是发现了什么,那女子连连惊讶道,“快停下!快停下!”
  “甯和!” 方才那道清亮娇媚的女声急忙高呼,“快去瞧瞧,先头可是甯和郡主殿下?”
  锦甯闻声回首望去,却见一个身形苗条,面容明媚的女子翻身下马,身后还跟了三五侍从,无一不头顶高高的帽子跨坐在马背上。
  只见那女子踏着长靴,身着非大珝服饰的明蓝色束腰长袍,上头还绣了繁复的纹理,披着厚厚貂皮斜襟坎肩,头戴缀了长长宝石缨子尖顶帽,眉眼秀丽如阳春三月,正笑容可掬地向她跑来。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抱歉我的宝贝们昨晚电脑死机了kk只能在文案处匆匆请假qaq
  我突然发现了有什么非常不对劲的东西,感觉郡主=红娘,怎么一直给别人牵桥搭线呢额哈哈哈哈哈哈。


第129章 格根塔娜
  四夷馆设于京城城南; 离皇宫的脚程颇近; 便是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外族使臣的国宾驿馆。
  虽说如今大珝同蒙古国颇有嫌隙; 但终究是边境的小打小闹,这点小摩擦上不得台面; 无论是姒琹灏还是蒙古可汗都不会主动提及; 于是此次蒙古派了人来京城觐见; 自然也是安置在四夷馆的。
  说来大珝与蒙古的关系也是素来微妙,蒙古不同于其他周边小国早已归顺为藩属由大珝皇帝派遣; 而是虽半附庸着大珝且拥护皇帝,却也独立执政。
  蒙古民风极好,此代可汗科尔沁氏胆大心细而不失头脑; 战士骁勇善战; 街坊邻里也甚相友爱,可以说是颇为强盛的一国。若不是蒙古土地贫瘠,气候艰恶,以至于虽说盛强却绝对称不上富足,想来未必便差上大珝半头。然为国不富又如何得以步步高升?如此一来自然将小心思打在了富饶辽阔; 裕国足民的大珝头上。
  不同以往小国; 蒙古难缠,这些小动作既无伤大雅; 姒琹灏也就无心动兵,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虽它去了,可偏生近日里蒙古吃了熊心豹子胆一连动了大珝数座城池,姒琹灏自然发威。
  现下蒙古派了使臣来大珝觐见便是求和的意思。觐见于五礼数宾礼; 谓之于高位者之谒见,表臣服之仪,蒙古地位特殊,往年自然是能少来便少来的,可现今是头一回不到两年便又派了人来,所派之人还是身份高贵的公主殿下与两位大臣,可算是十成十的表忠心了。
  而这位地位崇高的公主殿下排行老幺,乃是大汗膝下最为宠爱的女儿,赐名格根塔娜,寓为蒙古语中的“明珠”之意,个中含义便已足够惹得其他兄弟姊妹妒忌。
  格根塔娜六年前曾随皇兄来大珝行过一回参拜大礼,便是那时与锦甯相识,二人一见如故,虽多年未见却长有书信往来,多日前格根塔娜初入大珝不久在春阳留宿时还同锦甯写过一封信以述激动之情,前两日才送到忈王府上了。
  四夷馆是先帝亲自下旨建的,到了姒琹灏上位又翻新过两回,更配足了侍从婢女,其奢华富丽自然不必多言,虽不必皇宫与忈王府,却也和世家贵族的府邸可以相较一二了。
  “参见郡主殿下,殿下万福金安。”四夷馆的宫人是识得甯和郡主的,又同格根塔娜作了揖才退下。
  格根塔娜身边的侍从也是恭谨朝锦甯行了蒙古国的礼才有眼色地出了门,只待屋中只留了她们二人,格根塔娜才兴奋地惊叫,“多年未见,你已经出落得这般娇艳了!甯和,你就像我们天山顶的雪莲一般美丽!”
  甚少听闻这般直接而大胆的夸赞,锦甯赧然地红了红面颊,轻言细语道,“多谢。”她乌黑如泉溪般的眼眸直视着格根塔娜,真诚而温柔,“格根塔娜,你也一样美丽。”
  格根塔娜心性单纯且明媚活泼,这些习性从她长年寄来的书信与笑容灿烂的人像画中不难看出,只是待当真见了其本人锦甯才察觉自己还是眼高于顶了些,不能单以猜测便笃定其人。
  这个看似熊无城府的姑娘,实则是大智若愚。
  女子以其容而悦,仍是如何清高的女子自然是乐意听别人对其容貌的称赞夸耀,锦甯自也不例外。
  可如何夸得令人舒服,夸得真性情而不造作,尤其是两个容貌绝伦皆是万中无一的女子之间,便要靠其中智慧与涵养了。
  “虽说你时而寄来画像,可我当真见了你之后才知晓那些画的百中之一都不及你,我可是真心的,你比我要美丽多了!”
  锦甯红着脸咬了咬嘴,“也不知是同谁学的,信中也不见你这张小嘴尝了蜜糖一般甜。”她嗔恼道,“我面皮可薄,不知如何会会你这张巧嘴的,若是我夫君在……”
  “诶呀!是了,我便想着此事!”格根塔娜被她未尽之言提点得突然想起来什么,眸中一亮,“我听你说你已嫁人了?快同我说说,你那位郎君是个怎么样的勇士?”
  “他……”锦甯顿了顿,似乎是不知从何处启口,“他很好。”她柔柔地抿着嘴笑了起来,“他是个很好的人,待我也很好。”
  “待你好便是再好不过。”格根塔娜钦羡地撅着嘴,“瞧你如今的模样,想必是欢喜极了的。”
  “嗯。”锦甯宛转地侧垂着首,眉眼间具是留恋的满足,“这般便足矣,我今生也别无他求了。”
  格根塔娜“哇”得小声惊叹了起来,眼睛噌得便亮了一亮,“真好,若是我也能……”她连忙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