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斗]宫女千岁-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赵晟的体型消瘦,其实就是患了消渴症的缘故。以皇宫的富贵,用药自然是最上等的,若是富贵闲人,自然养得好,但偏偏皇帝是天下第一等的忙人,当今的皇帝赵晟又是个勤劳忧国的,自然更加劳累。 

  再加上内宫纷争,妃嫔争宠,又出现戕害皇子的事情,赵晟怎么能不生气,作息无规律,休息少,心思重,愁闷多,当然病就好的慢,反复也多,这次一急怒攻心,病情又更加严重了。 

  太医令李思的担心不是没有来由的。 

  一句“肾虚精亏”,恍如天降大锤,把金太后给敲了一下,眼睛都有些发直了。还是袁松竹察觉到不对,推了一把,太后这才回过神来。 

  “你再仔细说说,皇上的病情当真有这般严重?” 

  李思苦着脸道:“原本自然是不重的,但是皇上连日忧心劳累,内宫又不得安宁,胸中块垒郁结,再好的药吃下去,十分的药力也只能派上两三分的用场,臣等也是焦急不已,可是这病,除开用药,饮食作息心情无一不重要,皇上这般劳心劳力,臣等实在……” 

  他说不下去,金太后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说到底,皇上病情严重,还是多方原因起作用的结果。一来是国事繁忙太过操劳,尤其今夏的洪灾,一连忙了数日,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何况人过了四十,身体早已开始走下坡路了;二来内宫也不安宁,皇嗣单薄本来就是皇帝长久以来的心病,好不容易尹淑妃有孕却又小产了,打击自然是极大的,加上内宫一直争宠不断,更让他长久都不得安心;三来便是这次的御史台上奏,实在是一个严酷至极的打击。 

  “李太医,皇上的身体一直是你照料的,你最清楚他的病情,如今这个程度,要如何医治?” 

  李思道:“若是皇上肯听从臣等的劝谏,多以休息保养为主,注意日常饮食,每日都作些轻松排遣,比如去御花园中散步,同时不为外物忧心,多多地开解心情,再加上臣等全力用药,即便不能根治,病情也是完全可以减轻至无碍的。” 

  金太后道:“这么说,最要紧的还是平日的保养与心情?” 

  李思道:“正是。俗话说,外伤好医,心病难治,皇上的病,最关键之处,一在操劳,二在心绪郁结,若这两项都能做好,臣等用药自然是事半功倍。” 

  金太后点点头道:“你说得不错,哀家一定会劝说皇帝。” 

  李思叩首道:“皇上身系万民,臣等便是竭尽全力,也要保全皇上身体。” 

  金太后低头想了想,又道:“李太医,你方才说的都是好的一面。哀家现在要你透个底,若是皇上的病情再严重下去,又会如何?” 

  李思一窒。 

  金太后道:“你只管说,不必怕冒犯。” 

  李思道:“消渴之症一到下消地步,便会肾虚精亏,恕臣大胆,以如今的情形,只怕真的就要皇嗣无望了。” 

  金太后浑身一震,失色道:“难道真要如此吗……” 

  “太后!”袁松竹赶忙劝道,“如李太医所说,只要咱们劝着皇上,一切以治病为主,就绝不会到这般地步的。” 

  她说的自然有道理,但是金太后不得不把最坏的后果也考虑进去。皇帝现在本就无子,尤其年纪这样大了,即便身体康健,还能有几年的功夫在子嗣上努力;若再不保养身体,当真是要绝后了。 

  即便是现在,都有人敢上那样冒大不韪的奏折,往皇帝心口上捅刀子;再过上一两年,只怕人人都要争拥储君了,到时候岂非朝野震荡,国无宁日。 

  只是一个病症,却真正能影响到皇室百年、江山稳固啊! 

  金太后心思百转,苦涩不堪,但李思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当务之急还是为皇上治病。她调整了情绪,也理清了思路,对李思道:“皇帝那边自有哀家劝谏,你们太医院只管全力为皇帝用药,但凡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哀家决不轻饶。” 

  “臣必定竭尽全力。” 

  “还有,关于皇帝的病情,务必守口如瓶,若是叫哀家听到半句闲言碎语,太医院便等着人头落地吧。” 

  李思悚然道:“微臣保证,太医院半个字都不会泄露出去。” 

  金太后这才摆了一下手,示意他退下去。 

  不说偏殿之中太后和袁松竹还有什么话要商议,只说外面,紫玉将宫女们都带出来之后,也并没有吩咐什么,大家只在殿外候着。 

  皇帝的寝殿之中,也已经安静下来,顾太平走出门,正问小太监药煎好了没有。 

  常乐就站在偏殿外面,远远看见顾太平,想起福袋的事情还没说,立刻提着裙子一路小跑。 

  “顾公公。”她立在台阶下叫了一声。 

  顾太平摆手叫那小太监去看煎药的情况,这才走下来道:“什么事?” 

  常乐往前一步,凑近了小声道:“奴婢此前送来的那些福袋,太后亲口嘱咐,务必挂在皇上床头。” 

  顾太平道:“知道了。皇上正在病中,这些福袋说不得也能保平安消灾祸,保佑皇上尽快康复。” 

  常乐笑着点头。 

  这时候,偏殿大门打开,袁松竹跟紫玉说了什么,紫玉便走过来对顾太平道:“顾公公,太后传您过去。” 

  顾太平忙应了,快步进了偏殿。 

  紫玉和常乐等人仍旧是在外面等候,不能入内。 

  偏殿之中,金太后已经将李思所说的病情都跟顾太平说了。顾太平是赵晟身边贴身伺候的人,一向忠心耿耿,劝说皇帝休养还得靠他盯着,金太后自然不会瞒他。 

  顾太平一听说皇上的病情可能会严重到那种地步,登时也是变色。 

  “这样说来,御史台的那些人真是该死,竟敢递上那样的奏折来!”他痛心地道。 

  金太后哼了一声:“御史台的奏折自然要仔细调查,看是有人愣头青想出这样欺君的主意来,还是有人在背后怂恿。” 

  顾太平一愣道:“难道还会有人指使?” 

  金太后冷笑:“皇上子嗣单薄,早在几年前便已经有人议论,这些年,大臣们也不是没为这件事谏言过,只是皇上不到知天命之年,他们明里暗里也只是以敦促皇嗣为主,但这两年,倒是也隐隐约约有人提议从宗室之中过继了,还不是看着皇帝年纪大了,觉得皇嗣可能无望了么。” 

  皇嗣的事情,顾太平自然不好多说。 

  倒是袁松竹道:“到底咱们皇上的妃嫔不多,若像先皇……” 

  金太后摆手道:“先皇妃嫔是多,子嗣也不少,可那也不全然就是好的,你们都是经历过的,当初咱们皇上能够登基,是经过了多大的波折!” 

  袁松竹和顾太平都唯唯称是。 

  先皇子嗣众多,当今虽是嫡出,但头上还有好几位兄长,立长立嫡自然也有过一场纷争。可见,皇子多有皇子多的乱处,皇子少却也有皇子少的难处。 

  “算了,当年的事就不提了。顾太平,太医的话你也都知道了,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皇上的身体。你是皇帝近身的,一定要多多劝谏皇上,多注意饮食和休养,尤其要注重心情,千万不可生气郁结。” 

  顾太平忙道:“是,奴才一定时时劝着皇上。只是国事繁忙,以皇上的性子,实在是放不下的……” 

  金太后摆手道:“哀家会跟皇上痛陈厉害,朝廷养着那么多大臣,不是摆着好看的,况且如今洪灾也已经过去了,朝中也没什么大事,皇帝可以清闲些。” 

  她想了想道:“算来算去,其他都有办法,只有皇帝的心情,才是最大的变数。” 

  顾太平道:“奴才斗胆说一句,其实皇上最大的心结,一是皇嗣,二是内宫。” 

  金太后点头道:“不错,内宫如今实在是有些不像话,哀家必得整治一番。只是皇上身边最好有些可心人,能够让皇上高兴,但又不能是狐媚子趁机诱主的。” 

  顾太平道:“如今伺候皇上的人,年头都不短,已经定型了。奴才想着,若要符合太后的条件,最好是年轻点的,哦!”他精神一震道,“赤子之心,是最得皇上喜欢的。” 

  金太后点头:“赤子之心,也不会狐媚惑主。只是,宫里头这样的人不好找……” 

  她看了看袁松竹,袁松竹一时没有人选,也思索起来。 

  三人都不说话,偏殿里便安静起来,外面小宫女们小声说话,也隐约地透了一丝过来。 

  顾太平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人,忙对太后道:“太后,奴才倒是想到了一个人,每次皇上见她,都能笑上几声。而且奴才看着,这人也算本分老实。” 

  金太后眼睛一亮道:“哦,是谁?” 

  顾太平笑道:“这人近在眼前,就是太后身边伺候的。” 

  “哀家身边的?”金太后思索了一圈。 

  顾太平指了指门外,笑眯眯道:“就是太后新带回来的那个小宫女——顾、常、乐。” 

30、调岗 

   “顾常乐?” 
  太后和袁松竹对视了一眼,不无惊讶。 

  顾常乐虽然是她们带回来的,但回宫第二天,太后便去了大佛堂,袁松竹也跟去伺候,这些日子常乐在宫里的情况,她们两个倒是不清楚。 

  “怎么?皇上已经见过这丫头了?”太后问。 

  顾太平道:“是,已经见过几次了。头一次倒是巧遇,那日皇上在流芳殿林昭仪处歇息,第二天下雨,皇上起得早,说是热了几日,难得清新,一早去御花园走了走。正巧常乐去大佛堂给太后您送衣裳,便碰见了皇上。” 

  太后看袁松竹,袁松竹便道:“奴婢记得那日,是紫玉吩咐常乐来送衣裳的。” 

  顾太平道:“那日皇上并未说出身份,常乐也不知,只当是普通人,当时皇上没让奴才们跟着,所以奴才倒也不清楚具体情形,只是听皇上回来后提起过,说常乐有一些才学。” 

  太后失笑道:“人是哀家带回来的,倒不如皇上知道得多。” 

  袁松竹道:“奴婢倒是听紫玉说过,常乐这丫头还懂一些诗书上的东西,也会写字。” 

  太后点头:“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咱们宫里头,能有点才学的不多,尹淑妃是一个,所以皇上也特别宠爱一些。” 

  袁松竹称是。 

  顾太平接着道:“当日常乐送完衣裳,从大佛堂回来,却是被流芳殿的宫女点朱骗去,原来点朱嫉恨常乐,竟是设计推她落水,若非常乐机敏,差点就要被害死了。好在她会水,竟是游了大半个湖,到另一边上岸,恰巧皇上经过,侍卫们差点把她当刺客抓了。” 

  点朱的事情闹得不小,还连累两个御花园的宫女落水丧命,这件事太后刚出大佛堂,在做法事之前就知道了。 

  顾太平道:“太后知道,皇上一向是不管内宫琐事的,那次却肯为常乐做主,亲自叫人将点朱押去尚宫局司正房,着令阮司正查明案情。奴才这才觉着,这个顾常乐,说不定倒得皇上的眼缘。今日她来给皇上送福袋,皇上也特意问了她几句话。皇上晕阙之时,也幸亏她帮忙,否则奴才一个人,不一定能护得皇上周全。” 

  金太后点点头道:“这样说来,这个丫头倒是有运气,如你所说,大约是得皇上的眼缘了。” 

  她扭头对袁松竹道:“只是咱们没怎么关注过她,倒不是很了解,你去把紫玉叫来,问问她怎么看。” 

  袁松竹应了,去殿外叫紫玉进来。 

  紫玉就站在顾太平旁边,太后便问她常乐此人如何。 

  紫玉想了想答道:“常乐进宫时间不长,奴婢安排她负责咱们长寿宫正殿的打扫。初时她每日要去尚宫局学习礼仪规矩,但回来并不偷懒,差事都做得稳妥的,打扫得也干净,难得的是没有新进宫女毛躁的毛病,正殿里的花瓶古玩等物,倒是没有一个损坏。” 

  袁松竹道:“这就算难得了。” 

  “是。”紫玉附和了一句,接着道,“奴婢也叫她跑过几回腿,像是给太后送衣裳,给皇上送福袋等,她也都做得稳当。” 

  太后道:“稳妥这一点,算是附和。那么她的性情才学,你看着如何?” 

  紫玉道:“奴婢问过,她识文断字,如今也帮着司徒美人抄写佛经,司徒美人那边似乎也满意。而且最要紧的是,这丫头并没有那些个攀龙附凤的心思。” 

  “哦?”这一点倒让太后感兴趣了,“这一点,你仔细说说。” 

  紫玉道:“太后知道,奴婢将来是要出宫的,太后也允诺过。有一回奴婢试探,那常乐竟然也是跟奴婢一般的心思,据她说,入宫之前太后也首肯过她。” 

  金太后看了袁松竹一眼,道:“哀家只当那时候她还没见识过宫里的荣华,才有那般心思,不料她进宫之后仍不改初衷。” 

  袁松竹便道:“可见这孩子淳朴。” 

  顾太平也附和道:“奴才旁边看着,每次见皇上,她竟然都不害怕,倒像不知道天威一般,心直口快,每次倒是都让皇上龙颜大悦。” 

  金太后失笑,道:“你们哪里知道皇上的心思,他是天子,人人都是仰慕他巴结他,诚惶诚恐,深怕哪里做的不好得罪了他。如今来一个混不吝的,倒让他新鲜了。” 

  她拍了拍手,道:“好。既然你们都觉得常乐不错,那便就是她吧。” 

  袁松竹和顾太平都笑说好,只有紫玉懵懂不知,顾太平便轻声跟她说了,紫玉这才明白。 

  而此时顾常乐还在殿外,跟青梅、丹菊等人闲话,浑不知自己的命运正在发生改变。 

  寝殿之中,赵晟正好醒了,旁边候着的小太监赶紧跑来禀告,金太后便赶忙从偏殿中出来,袁松竹、紫玉、顾太平也是忙不迭地跟着。 

  常乐虽然也跟着从偏殿移到寝殿,但是这会儿,她的等级又够不着进去陪着了,依旧只能在外面伺候。 

  “儿子让母后担心了。” 

  赵晟坐起来,顾太平在他背后垫了两个枕头。 

  金太后道:“你就是太操劳了,太医说你要注意休养,否则这病还得严重,到时候就不是晕阙这么简单了。” 

  赵晟只是点头,不说话。 

  太后叹气,冲顾太平等人摆摆手,顾太平、袁松竹便带着太监宫女们都退到外室。 

  “你是皇帝,又是这样的年纪,做母亲的也没什么新鲜的话好嘱咐你。你身患消渴症,自己必是清楚的,太医说了,若是再严重下去,成下消之症,便真正要影响到皇嗣了。” 

  赵晟皱眉:“危言耸听了吧。” 

  “别不当回事!”金太后低喝一声,“你们男人,就是自尊自大的毛病。听做娘的一句劝,眼下最要紧的是养病,那些个国家大事,都扔给朝臣们去处理,他们吃着俸禄,难道是来玩的吗?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宦海历练出来的,本事大着呢,别以为就你皇帝一个人能干。” 

  金太后是赵晟的生母,做太后之前就是正宫皇后,教训起儿子来,也是很有威仪,赵晟又孝顺,只能唯唯听着。 

  “最要紧的还是你自己,饮食起居都要遵医嘱,任何事情都不要往心里去,心情开朗最重要!” 

  赵晟看她还有絮絮叨叨的架势,赶忙道:“行了,朕又不是小孩子,都几十岁的人了,母亲就不必再嘱咐了,朕都知道。” 

  金太后这才停了嘴,没好气道:“你知道就好!” 

  赵晟揉了揉额角。 

  金太后想了想,又问道:“御史台的那本奏折,你打算怎么办?” 

  赵晟道:“上奏的那厮朕知道,是个愣头青,素来莽撞,朝中被他得罪的人也不少,继续在御史的位置上坐下去,只怕得罪的人更多,还是打发到地方上去吧。” 

  金太后点头:“皇上坐了几十年的龙位,做什么都是有道理的,哀家也不用多说了。方才叫了顾太平问过,你身边缺个活泼开朗的,哀家拨了一个宫女给你,给你磨墨用吧。” 

  赵晟也不问名字,只点头道:“知道了,儿子有些累,想再歇一会。” 

  金太后便起身,亲自扶着他躺下,看他闭上眼睛,才走出寝殿,又嘱咐了顾太平好生照料,这才带着袁松竹、紫玉等人,浩浩荡荡地回了长寿宫。 

  在长寿宫里坐下,才喝了一口茶,便有人来禀报,说是妃嫔们已经知道皇帝晕阙的事,都想去大庆宫探病。 

  太后便对紫玉道:“你亲自跑一趟,去丹阳宫告诉丁贵妃,就说皇帝的病以静养为宜,妃嫔无事便不要去打扰了,让丁贵妃约束六宫。” 

  “是。”紫玉便去了。 

  金太后歇了一阵,才示意袁松竹,传常乐进来。 

  不多时,常乐过来,欠身行礼,如今行礼熟练了,很是有模有样。 

  太后点点头道:“多日没见你,果然是稳重了。听说这些日子,你当差做事都很好,哀家很欣慰。” 

  常乐笑道:“奴婢能进宫,都是太后垂怜,自然要好好办差,不能堕了太后的脸面。” 

  金太后仔细看她一眼,确实是单纯没心机的样子。 

  “皇帝身边缺个磨墨的,哀家已经跟大庆宫说了,将你拨过去,你可有疑问?” 

  常乐一愣。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无缘无故的就把她拨到大庆宫去,自然是惊愕。 

  “怎么,你不愿意?” 

  常乐赶忙道:“不是。”她回了一下神,才解释道,“这消息太突然,奴婢有些反应不过来。” 

  金太后便笑。 

  袁松竹道:“太后瞧,是个实诚人吧。” 

  太后点点头,道:“你不要有顾虑,皇上那儿缺人,正好也见过你,哀家看你也合皇上的眼缘,才叫你过去。既然是去服侍皇上的,那级别也不好太低,就提了你做二等宫女吧。” 

  二等! 

  常乐一下子就想起红璃当日说的话,三等宫女月银二两,三等宫女月银三两,其余福利都翻倍。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吧! 

  袁松竹见她有些发怔,提醒道:“还不快谢恩。” 

  常乐这才反应过来,赶忙蹲身道:“奴婢谢太后恩典。” 

  金太后摆摆手,她便从正殿退了出来。 

  提了二等,而且还能伺候皇宫头号BOSS,这个调岗真是意外之喜啊。走在路上,顾常乐只觉脚步都有些轻飘飘了。 

  只不过…… 

  她脚步一顿,想起了自己的新差事——大庆宫磨墨宫女?! 

  不愧是皇家啊,连磨墨都要单独设一个职位,这活儿也未免太轻松了吧。 

31、新工作第一天 

   事实证明,常乐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 
  皇家虽然不差钱,但怎么也不会用每个月三两银子专门雇个人磨墨这么败家。 

  第二天一大早,青梅、丹菊帮着常乐收拾行李,她入宫时间虽不长,但比起刚来的时候,东西却是多了不少。 

  “要说你的运气也真是太好了些,咱们进宫两年了还只是三等,你入宫还不到一个月就提了一级,倒跑到我们头前去了。”青梅一面替她收拾,一面不无羡慕地说道。 

  金太后看人的眼光很刁,凡是生性轻浮的一概不用,长寿宫里都是纯厚可靠却又不乏机敏的人,青梅和丹菊虽然对常乐羡慕,却没有嫉妒。 

  常乐笑道:“你就不要打趣了,谁不知道长寿宫的差事最轻松,太后信佛,又是最和善的,从来不打骂奴才。倒是皇上,听说忒勤政,我这一过去,不知要怎么操劳呢。” 

  丹菊笑着挂了一下她的脸道:“你才入宫就升级,宫里头眼红的不知道有多少呢,平日可得小心些,别稀里糊涂就得罪了人。” 

  说到这里,常乐就忍不住叹气了:“唉,我早看出来了,就因为我是太后带回来,没经过正经选宫女流程的,宫里头早就有不少人看我不顺眼了。如今又升了一级,那些人当然更加妒忌。不过担心他们又有什么用呢,只要把差事当好了,人家爱说什么便随他们说好了。” 

  丹菊和青梅都笑道:“这话像是你说的。” 

  说话间,收拾得也差不多了,红璃推门进来道:“都好了吧,该走了。” 

  常乐便背上一个大包袱,又挽了个小包袱,被褥洗漱用具等到了大庆宫都会重新发,倒不用她扛过去。 

  她新进宫的时候,就是红璃带着她到处拜码头,这回调岗到大庆宫,又是她带领着,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红璃姐姐,我这去了大庆宫,你们可不能跟我生分啊。”常乐一面走,一面笑吟吟地跟红璃说。 

  红璃侧过头,好笑道:“我只当你升级了骄傲,倒怕你看不上我们呢。” 

  常乐一把挽住她的胳膊道:“这是哪里的话嘛。我这次升级还不是运气,太后都说了,就是因为皇上那儿缺个活泼的,拿我解闷呢。姐姐在宫里这么久了,我怎么也越不过你去。” 

  红璃倒是不在乎等级,她跟着太后、袁姑姑、紫玉等人,知道宫里说资历什么都是空的,只看主子们喜欢谁,谁就晋升快,羡慕也没用。况且她跟常乐要好,也不会有什么心结。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到了大庆宫,天才刚刚放亮。 

  顾太平接出来道:“来得倒巧,皇上刚用完早膳,等会儿就得去时政殿了。” 

  常乐惊讶道:“皇上不上朝吗?” 

  此言一出,顾太平和红璃都笑起来。 

  “你当皇上日日上朝呢?那么大的朝会,若是每日都开,不说皇上累死,朝臣们也得哭死了。” 

  顾太平道:“大朝会每月只一号召开;小朝会逢十开,每月三次。” 

  经过他们两人的解释,常乐才知道,大朝会就是以前电视上看的那种光明正大牌匾下山呼万岁的场景,自宰相以下,满京官员皆可朝见,人数不拘,相当于现代公司的月度报告和绩效考核;而小朝会则是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各部实权官员才可参加,相当于是公司管理层的常规工作会议。而每年正月初三,还会召开一次全国性的朝会,这就相当于是全国官员的年度述职加新年开工会议了。 

  皇帝赵晟只需要在这些朝会的日期接见大臣,商议国家大事。其他日子,便都在时政殿办公,召见大臣议事;若有朝臣想求见的,也都可以随时来见。一般赵晟的办公时间都是在早上辰时到戌时,多半还得拖得更晚,不算午膳,一天工作时间也常常超过十个小时,比起现代上班可要辛苦多了。 

  要不怎么说皇帝是最辛苦的呢,这么大个国家,比什么集团公司的事儿可多多了。 

  大庆宫的大格局是前后三进,第一进就是时政殿,赵晟平时办公、接见大臣的地方;第二进是长春殿,也就是寝殿,赵晟日常起居作息之地;第三进则是其他配套设施。另外还有宫女、太监们的宿舍,厨房、浴房、茶水房、杂物房等等,依次包围在大庆宫左右,组合形成整个大庆宫建筑。 

  顾太平让常乐安顿下来之后,便指派了她的新差事。 

  金太后说是叫她来磨墨,自然不可能只做磨墨一项。大多数时候,她便在时政殿伺候,赵晟平日批折子办公,她得伺候笔墨纸砚,管理文房四宝,并整理奏折,归纳时政殿的藏书等。时政殿是图书馆加书房加办公厅,东西一箩筐,差事自然也是不轻松的。 

  而除此之外,赵晟的日常起居饮食都不需要她费心,连办公时的茶水也自有专人伺候。 

  辰时一刻,顾太平领着常乐熟悉了一下时政殿的布局,又指点了她平日工作需注意的事宜,将近辰时中,赵晟就过来了。 

  他穿着紫色的常服,勒着白色的腰带,脚上是一双软底鞋。 

  常乐跟着顾太平行礼,偷偷地打量了一下,暗叹皇上就是太过消瘦了些,不然也很是个风度翩翩的成熟绅士。 

  赵晟昨日晕阙,经太医调治,今天倒也看不出病容来。虽然太医、太后都要他休息保养,但身为皇帝,当然不可能真的全都撒手不管。 

  等他坐到御案后头,常乐过来磨墨了,他才看了一眼。 

  “这么快就过来了?” 

  常乐忙道:“是,太后说皇上的事情耽误不得,叫奴婢越早过来越好。” 

  赵晟微微笑了笑:“在大庆宫还习惯么?” 

  顾太平正想提醒常乐。 

  常乐耿直,已经回答道:“奴婢才刚来,还不到一个时辰呢,哪里能说得出习惯还是不习惯。” 

  赵晟微微挑眉,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顾太平心下一松,暗道自己多事。皇上喜欢顾常乐,不就因为她这个胸无城府的性格,何必去提醒,由着她就是了。 

  这时候,几个小太监鱼贯进来,手里都捧着同款式的盒子,里面都是一摞摞的奏折。 

  顾太平很熟练地将这些奏折分类,一一摆好在御案上,饶是御案宽大得像张床,被这奏折一放,也就不空荡了。 

  常乐咋舌道:“这么多奏折,全都要一天内看完吗?” 

  赵晟好笑地看她一眼。 

  其实并不是每个奏折都要皇帝亲自看,宰相是百官之首,各部的事务都要汇报给宰相,宰相处理过后,再汇报给皇帝,皇帝主要是看个大概,对宰相的处理方法做个批示。 

  这时顾太平将一本封皮特殊的奏折放在赵晟面前,这是个摘要,对这批奏折中的主要事件做了个说明,以便主次分明,方便皇帝翻阅处理。 

  常乐看了几眼就觉得眼晕了,干净低头干自己磨墨的活儿。 

  磨墨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也不容易,水放多了墨淡,水放少了又磨不开,还得看皇帝的习惯磨得不浓不淡刚刚好才行。 

  她头一次干这活儿,才磨了一会儿,就溅了几个墨点子在砚台周围,赵晟正好提笔蘸墨,袖口便蹭了一道,他自己却还没发现。 

  常乐张张嘴,正要提醒,就见顾太平进来禀报,说是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国子监祭酒求见。 

  赵晟便放下笔道:“宣。” 

  常乐正好磨好了一砚台的墨,便趁机抬起手腕休息。 

  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和国子监祭酒一同进殿,齐声给皇帝行礼,常乐抬眼看去,一排三个中老年男人,她是内宫之人,时日又短,自然一个也不认得,就记住了三位大人的体型特点,礼部尚书是个胖子,吏部尚书是个黑大个儿,国子监祭酒是个白面文士,一部胡须十分漂亮。 

  赵晟道:“你们来得正好,朕正要找你们商议秋闱的事。” 

  秋闱虽说不是规制最高的考试,但也是大事一件,届时庸京几千学子,都要靠秋闱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