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斗]宫女千岁-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字倒是不错。成吧,你便每日申时过来,做得好了,自有赏赐。” 

  常乐赶忙称谢。 

  紫玉道:“既如此,奴婢们便不打扰美人了,这就告辞。” 

  司徒美人摆摆手。 

  两人出了花萼楼,径直回长寿宫,一路无事。 

  等进了门,就有个小太监上来说是尚宫局司正房叫常乐过去一趟。 

  紫玉和常乐对视一眼,猜到是点朱一事有了结论。 

  常乐便独自一人去了司正房。 

  到了尚宫局的时候,人群已经散了,林昭仪也带人回去了,点朱的尸体也已经被收起。 

  常乐进了司正房,见阮司正面色如常,房里房外秩序井然,一点儿也没有被捣乱过的迹象。 

  “点朱畏罪,自杀身亡,她谋害你的案子已是结论清晰了,我也已经禀报给了皇上,皇上并无批示,此事便已定论。起因虽说与你有关系,但她终归是自作自受,自杀一事也是畏罪,与你无干。” 

  常乐道:“多谢姑姑主持公道。” 

  阮司正叫她来,也只不过是通报一下这案子的结论,并不跟她多言。 

  常乐想了想,还是问道:“不知点朱的后事会如何处理?” 

  阮司正定定地看着她。 

  常乐忙道:“方才奴婢经过尚宫局,见到了林昭仪,若是因为这事给姑姑惹了麻烦,那奴婢真是于心不安了。” 

  阮司正这才释然,道:“这你不必多管。林昭仪顾着自己的脸面来要人,我司正房却是秉公办理,这事儿是皇上亲自吩咐的,自然要由皇上定夺。既然皇上对结论并无批示,那就是按照惯例办理。点朱是犯罪的宫女,按例不能发还本宫,她的后事有司自会处理。” 

  常乐不敢多问,唯唯应了。 

  出了司正房,她心里仍是有些不安,虽然并非她故意害人,但也总觉得点朱是因她而死。踌躇了半晌,倒让她碰见了司正房的人把点朱的尸体运出去。 

  虽说快入秋,但天气仍是热,尸体若是放久了,容易腐变,司正房自然是要尽快地将点朱运走。 

  常乐也不知自己出于什么心态,便远远地跟着那运尸体的板车。 

  一般这种事情都是走通化门出宫的,一路上自然是挑偏僻的路径走,并没怎么碰到人,直到路过最后一个甬道拐角。 

  也不知从哪里来的三四个宫女,打打闹闹地从路上跑来,经过拐角时也没注意,差点直接撞到板车上。 

  待到看见板车上是一具尸体,几个人都吓得尖叫起来。 

  那推板车的太监便没好气道:“叫什么叫?没见过死人啊!” 

  这些太监常年处理这种事情,身上自然带了一股子阴气,几个宫女都躲到一旁,畏畏缩缩地看着。 

  常乐远远站在后面,看了看那几个宫女,其中一个有些面熟,想了想便记起是进宫第一日在掌事院外面碰到的福翠,被她顶了长寿宫名额的那个御花园宫女。 

  福翠等人倒是没注意到常乐,只让在一边,等那板车先过去。 

  其中一个随意地嘀咕了一句:“不知又是那个可怜的。” 

  运尸体的太监故意吓唬她道:“什么可怜人,这人是畏罪自杀,自己作孽自己报应。哎,说不定你们也认得的,就是流芳殿的宫女点朱。” 

  其他几人倒没什么,福翠却是神色一变:“你说谁?” 

  太监道:“就是流芳殿林昭仪的宫女点朱啊,啧啧,倒是可惜了,也是个美人呢……” 

  福翠愣住了。 

  突然不知哪里吹来的一阵风,将板车上盖着尸体的白布给吹起了一角,露出点朱的头部。由于她是上吊自缢,所以脸上青紫,还露出舌头,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在盯着谁,其状可怖至极。 

  福翠一看见她的死状,吓得一声尖叫,忙不迭地往后退,不小心踩在旁人的脚面上,一跤跌倒。 

  跟她一起的几个宫女赶忙将她扶起,大家也对点朱的死状怕得很,都纷纷扭过头去,大叫盖上盖上。 

  运尸的太监们不以为然地撇嘴,随手将白布盖上,慢悠悠地推着板车过去。 

  几个宫女都扭着身子,不去看那板车,直等它一过去,便立刻拉着同伴急急地往这边跑,倒不提防常乐直不楞登地站在路边,又是吓了一跳。 

  其余几个看是个不认识的宫女,都不在意,只有福翠无意识地看了常乐一眼,却又是脸色一变,身子都哆嗦了一下。 

  常乐抬起手,还想跟她打声招呼,她却愈发像见鬼似的,拖着同伴哆哆嗦嗦跌跌撞撞地跑了。 

  常乐不明所以,莫名其妙。 

  再往前就是通化门了,运尸体的板车便要从这道门出宫,她也再没有跟着去的必要,便也转身原路返回。 

  回到长寿宫,自然是没什么异常。到了下半日的时候,又听说流芳殿的林昭仪扑到大庆宫找皇帝申诉,大约是为点朱申冤,抱怨司正房草菅人命。 

  自尹淑妃小产,闭门修养;丁贵妃跟着太后去大佛堂;梅婕妤又被禁足,原本得宠的几个嫔妃都不能接近皇帝,这位林昭仪就得了机会,这些日子皇帝都是在她宫里留宿的多。大约林昭仪便自以为得宠,得意了些,自己的宫女点朱死得突兀,她便自觉失了脸面,要找司正房的麻烦。 

  不料竟反而被皇帝斥责了一番,说她管理无方,手下竟出了这样谋财害命的奴才,要她闭门思过。林昭仪碰了一鼻子灰,只得灰溜溜地回来,为点朱申诉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这件事,反倒成了合宫的笑柄。 

  既然点朱已死,司正房定了结论,皇上也没有其他批示,林昭仪又不敢再提,常乐本以为这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 

  哪只到了第二天早上,忽然又传来了噩耗。 

  御花园的两个宫女,因昨日见到了点朱的尸体,被那惨烈可怖的死状吓到,夜里竟失足落水,双双淹死了。 

  原本常乐也只是惊讶,但问及死掉的两个宫女名字的时候,得知其中一个竟是跟她有过两面之缘的福翠,想起昨天福翠看见点朱尸体时的失态,还有看见她时的变色,便忍不住又惊又疑了。 

  而宫里面接二连三地死人,加上此前还有尹淑妃小产,一时间流言纷纷,都猜测是不是宫里撞了什么煞气,有阴魂作乱。 

  大佛堂里原本诵经祈福的太后和丁贵妃也待不住了,她们在里面祈福,外面却在不断地死人,祈福便成了个笑话,自然进行不下去。太后回了长寿宫,丁贵妃也得以解脱,不必再被变相地禁足。 

  最后还是太后发了话,准备在宫里做了一场大法事,驱邪消灾。 

27、送福袋

   “常乐,大佛堂做法事,很是热闹,你怎么不去瞧瞧?” 
  与常乐同住一个宿舍的三等宫女青梅,一做完差事便回房来换衣服,准备去大佛堂。 

  因近期宫中不断出事,又都是牵涉人命的,人人都觉得宫中阴气重,太后下令,命大佛堂的僧侣做一场大法事,同时又派人在宫外施粥舍药普济众生,为皇家祈福消灾。 

  这对于宫中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安心之举。当然,做法事即为隆重,自太后以下,以丁贵妃为首,所有妃嫔都要到场,连小产后一直在自己宫里休养的尹淑妃都参加了。其余宫女太监们也不拘观礼,青梅入宫时才十四岁,两年过去,依旧有些小孩儿心性,便想着去瞧瞧热闹。 

  常乐道:“正殿上的花瓶还没擦完,你先去吧,我还得把差事做完。” 

  正说着,另一个同宿舍的三等宫女丹菊又跑来相邀,青梅便跟常乐告别,两人手拉手地去了。 

  长寿宫中多半人都跟着太后去了大佛堂。常乐清清静静地打扫完正殿,擦拭完桌案、多宝阁、博古架等家具以及上面的古玩花瓶等物,瞧着时间还早,法事没这么快完毕,便收拾了自己,出了长寿宫,往花萼楼去了。 

  那日在花萼楼跟司徒美人领了抄经的差事,因为太后中断了诵经,提前回到长寿宫,常乐也就无法按时按日地过去,只得跟司徒美人说了,能去便去,好在司徒美人倒是好说话,也允了。 

  到了花萼楼,自有人安排她去书房,书房里倒也有两个年长的宫女,已经在抄写了,她也不多说,跟人家打了声招呼,便开始抄经。 

  《四十二章经》不过几千字,常乐速度不慢,精神集中,抄起来倒是很顺畅。书房里点着檀香,轻烟袅袅,很容易令人心平气和。 

  她只顾自己写着,竟不知什么时候司徒美人带着竹苓走了进来,挨个地看她们抄写的进度。其余两个宫女见司徒美人在侧,少不得要起身,倒是常乐没注意到,安安稳稳地坐着。 

  司徒美人诧异之下,便走过来,见她抄写得比其余两人快得多,一篇《四十二章经》竟是已经抄了一大半,再有七八百字便可写完了。 

  “看不出,你这丫头倒是神速,难得字迹也不乱。” 

  常乐听得耳边声音,这才发现司徒美人就站在她旁边,赶忙放笔站起,道:“奴婢闻着那檀香,心平气和,抄写佛经时又能感受到佛家慈悲大爱,不知怎么的便下笔如有神助,不知不觉便抄了这些。” 

  旁边的竹苓便笑道:“抄佛经贵在一个心诚,心诚自然佛助。” 

  司徒美人也点头:“这话不错。” 

  她摆摆手,示意常乐坐下继续抄写。 

  又过了半枝香的功夫,常乐便抄完了一篇,收拾好了笔墨等物,将经文交给司徒美人,司徒美人检查之后,确认字迹清晰,并无涂改污损,便点头收了,赏了她一个荷包,里面自然便是赏钱。 

  常乐谢过,告辞出门。眼看着日头近午,大佛堂的法事要持续一天,太后中午是要回长寿宫吃午饭歇息的,她不敢逗留,加快脚步往长寿宫赶。 

  结果她前脚刚迈进长寿宫的门,后脚太后就回来了,一群人浩浩荡荡簇拥着,登时把个长寿宫塞得满满当当。 

  太后虽然保养得当,但毕竟是年纪大了,今天起个大早,在大佛堂又是一直跪着,这会儿明显的神色疲惫。 

  紫玉一叠声地叫人,伺候着太后洗漱、更衣、喝茶,又立刻吩咐厨房准备饭食,厨房那里早就准备好的材料,现做很快。 

  常乐是三等宫女,近身的事情都不用她做,只能打个杂什么的。刚给递完东西,她站在正殿外面,一如青梅、丹菊等人一般候着,以备里头叫唤。 

  紫玉便捧着个盒子出来,左右看了看,对她招了一下手。 

  常乐干净上前,道:“紫玉姐姐有什么吩咐?” 

  “这是大佛堂高僧开过光的平安符,都装在福袋里,宫里的妃嫔们都已经当场领取了,这是给皇上的,一共四个。你去大庆宫跑一趟,交给顾公公。” 

  常乐便接过盒子,道:“紫玉姐姐放心,我一定办好这件事。” 

  紫玉点头,又附耳对她低语了几句话,嘱咐道:“你只管交给顾公公,不要惊扰了皇上,让顾公公亲自将福袋挂到皇上床头。” 

  常乐见她慎重,便觉得手上的盒子沉甸甸的。 

  其实紫玉没有告诉她,这些福袋之中并非平安符,而是太后特意求来的福纸,目的是保佑皇上龙体康泰,延绵子嗣。因为怕皇上多心,便借着今日法事的机会,假托平安符的名义,叫顾太平给挂到皇帝的床头上去。 

  紫玉进宫时间长,对皇帝的心性也熟悉。皇上如今快五十岁了还没有儿子,宫里头的妃嫔们都是个个争先,但皇上自己却也是有些自我怀疑的,平日里便有些敏感,所以这种福袋的事情,若是叫皇上注意到了,必定要多心,反而伤了皇帝的自尊。 

  而选常乐去送,紫玉也是经过了仔细的考虑。原本是她自己去送更妥帖,但是她是长寿宫的一等宫女,皇上熟识的。什么级别的人去送,便能体现出东西是什么级别,级别高一点的宫女去送,皇上便会看重一些,多问几句说不定就要看破福袋的机关。所以紫玉想来想去,还是叫常乐去送,这样显得只是寻常的平安符,皇上也不会疑心。 

  幸好常乐已经认识了顾太平,说话也容易些。 

  常乐捧着盒子,出了长寿宫,直奔大庆宫的方向。 

  她如今在宫里也熟了,加上两次前车之鉴,对道路格外留心记忆,再也不会出现被人欺骗指路的情况了。 

  不多时到了大庆宫,宫门外是宽敞的庭院,站在光可鉴人的殿外,常乐请看门的公公进去通报,不一会儿顾太平便走了出来。 

  “奴婢见过顾公公。” 

  顾太平的级别比常乐高得多,她自然要给人家行礼。 

  “哟,怎么是你。”顾太平见人都是带笑,看着十分和蔼的样子。 

  常乐便也笑道:“今日大佛堂做法事,太后替皇上求了平安符和福袋,特命奴婢送来。” 

  顾太平便去接她手中的盒子,道:“太后真是有心了。” 

  常乐借着他过来接盒子的机会,低声道:“顾公公,请借一步说话。” 

  顾太平眨了眨眼睛,正要张嘴,就听里面皇帝赵晟问:“是什么人来了?” 

  顾太平便对常乐道:“你先在这儿等我,我去回了皇上的话。” 

  常乐点头,就在殿外等候。 

  顾太平端着盒子进了殿门,赵晟自然要问是什么东西,他便答了是太后遣人来送平安符。 

  赵晟随口道:“是什么人来送?” 

  “是三等宫女顾常乐。”顾太平答。 

  “嗯?顾常乐,这名字耳熟。”赵晟正在批折子,闻言放下笔略一思索,道,“是那天被人推落水的宫女吧?” 

  顾太平哈着腰道:“皇上好记性,正是她。” 

  赵晟笑道:“这小宫女有些意思,肚子里有一点墨水的,你叫她进来。” 

  “是。”顾太平只得将盒子放在一旁,去传常乐。 

  不多时,常乐进来,给赵晟行礼。大庸的等级没那么森严,皇家也仁善,皇帝面前除了重大场合,并不需要跪拜,连百官上朝,也不需如此隆重的。所以常乐也只蹲身行礼即可。 

  赵晟道:“太后怎么叫你来送东西?往日不都是紫玉她们么?” 

  大约是他的形象一直比较和善,常乐一点儿也不怕他这个皇帝,从容答道:“太后刚从大佛堂回来,累的很了,紫玉姐姐她们都在伺候着离不开,我是个三等宫女,跑腿的事儿自然是我代劳啦。” 

  赵晟点点头道:“太后身体如何?” 

  常乐答道:“太后今儿起得早,在大佛堂又是一直跪着,着实是劳累,不过精神倒还好,奴婢瞧着,歇一歇大约也就缓过来了。” 

  赵晟道:“太后为了皇家祈福,确实是辛苦了,朕公务繁忙,没法子过去帮忙,你们一定要好好侍奉,不可让太后劳累。” 

  常乐忙行礼道:“奴婢遵命。” 

  赵晟便不再说话,低下头去,在折子上批了一笔,放到一边,又拿起另一个待批的折子。 

  按理,这时候常乐就该退下了,但是她还有话要跟顾太平说,便冲顾太平猛打眼色。顾太平皱着眉,冲她摆手,示意她先出去。 

  他的意思是让常乐先去外面等他,常乐却以为他没看明白自己的眼神,急的眼睛愈发眨得厉害。 

  赵晟没看见他们的小动作,正在全神贯注地看自己手中的折子,一面看一面脸色便越来越凝重,越来越铁青,胸臆之中仿佛有一块大石头堵着,让他呼吸都困难起来。 

  “混账!” 

  他猛然一声大喝,犹如平地打了个闷雷。 

  常乐和顾太平都吓了一跳。 

  而赵晟在喝完这一声的同时,便将手中的折子厌恶地撒了出去,拍案而起破口大骂。 

  “御史台的蠢物,都罪该万死!” 

  天子一怒,流血百万。 

  常乐和顾太平都噗通一声跪下去,心惊胆战,浑不知出了什么事情,竟叫皇帝这般震怒,但两人都看得出,皇上这次真的是非常非常地生气,生气地只怕要杀人了! 

28、皇帝的病

   赵晟扔了奏折,立在御案后面犹自气愤难平。 
  常乐战战兢兢地跪着,那奏折就跌在跟前,散开的纸张上字迹并不多,她不用抬眼便能看见。 

  “……惟冒死上谏,于宗室之中择纯孝仁厚之子为嗣……” 

  这是要皇帝从宗室里面挑人来过继啊! 

  常乐这才是真的心惊胆战了。 

  皇帝年近五十,膝下却没有皇子,这一点本来就已经是合宫的心病了,联想到前朝,自然也是朝廷的心病,皇帝无子,国无储君,意味着将来皇帝百年之后便会掀起一场大动乱,储位稳固一向被视为江山稳固之表征。 

  但是,皇帝毕竟还在,**妃嫔众多,而且并不是没有人怀孕生产,只不过生下来的都是女儿而已。虽然如此,谁也不能保障,皇帝不会生下儿子来。 

  哪个人这么大胆,居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怪不得皇帝气得发抖,这不是指着他的鼻子骂,你个生不出儿子的废物吗! 

  一时间,常乐胡思乱想,又担忧自己成为皇帝发泄怒火的对象。 

  “皇上!皇上怎么了!” 

  就是这时候,旁边跪着的顾太平却惊慌地叫起来。 

  常乐忙一抬头,只见站在御案后面的赵晟双眼上翻,摇摇欲坠。顾太平已经一轱辘爬起来,冲了上去。 

  常乐也是下意识地就跳起,与顾太平一起去扶。 

  就在他们俩伸手的同时,赵晟的整个身子朝后一倒,重重地砸在两人的胳膊上,常乐一龇牙,差点没扶住。 

  顾太平已经一叠声地叫人。 

  “来人哪!快传太医啊!” 

  一时间,大庆宫中人仰马翻。 

  这个时候,常乐哪里还能跟顾太平说福袋的事情,只能是跟着瞎跑乱忙。然而大庆宫中人人各司其职,顾太平又不是没经过事的,虽然惊惧,但也安排得井井有条。 

  常乐见帮不上忙,才猛然想起自己是长寿宫的宫女,便对顾太平道:“我去通知太后!” 

  顾太平忙乱中只是点点头,常乐便脱兔一般地奔了出去。 

  长寿宫本就不太远,她又是一鼓作气奔跑的,很快便到了宫中。 

  不想太后竟是十分地虔诚,吃完午饭之后只歇了一小会儿,便又去了大佛堂,常乐回来,竟是扑了个空。 

  紫玉正等着她回来。 

  “你怎么去了那么久……” 

  常乐哪有功夫回答,一把抓住她问道:“太后呢?” 

  紫玉见她神色不对,皱眉道:“出什么事了?” 

  “皇上晕倒了,得赶紧禀报太后呀!” 

  紫玉大惊,反手抓住了她厉声道:“你说什么?” 

  常乐满头大汗:“皇上方才看折子,不知上面写了什么,气得他扔了折子破口大骂,紧跟着就晕阙了。顾公公已经传了太医,叫我回来禀报太后。” 

  皇上突然晕阙,这消息自然让紫玉也惊讶,她知道这消息必须立刻禀报太后,便抓住了常乐的手道:“你跟我一起去大佛堂。” 

  两人快速地出了长寿宫,急急忙忙地往大佛堂方向赶。 

  大佛堂这样的地方,自然不属于内宫的建筑体系,就在皇宫最西边,与内宫隔着两道厚厚的墙,直如另一座宫城。 

  饶是紫玉和常乐紧赶慢赶,也是花费了老大功夫才跑到。 

  尚未进正殿,便见上空烟雾缭绕,耳闻梵音阵阵。 

  正殿广场外面,自有侍卫把守,见两个宫女奔过来,自然要阻拦询问。紫玉便说自己是长寿宫一等宫女,有急事面见太后,又取出代表自己身份的腰牌,侍卫倒也认得她,便放了行。 

  广场上众多宫女太监跪地祈祷祝颂,见两个人奔进来,都诧异地抬头看。 

  紫玉和常乐也不理他们,一味地往正殿里奔。 

  太后和众妃嫔正在正殿之中,人人膝下一个蒲团,正在高僧的主持下祈福。殿中只闻木鱼轻敲、诵经祝祷之声。 

  紫玉安排常乐在门边上等着,自己贴着墙根,轻手轻脚地进去,又低头哈腰到了袁松竹边上,跪在她身侧。 

  袁松竹察觉到有人,睁开眼睛。 

  紫玉便低声道:“皇上在大庆宫晕倒了。” 

  袁松竹一惊,紫玉便微微抬手,指了一下门口常乐的方向。 

  袁松竹知道她是不会乱说的,赶忙凑到太后的耳边,轻声说了一句。 

  太后脸色微变,睁开眼睛微微侧脸看着袁松竹。袁松竹又示意紫玉回话。紫玉便按照常乐的描述简单地说了。 

  正好此时高僧一声唱喏,群妃祝祷已结束。 

  太后哪里还跪得住,当下扶着袁松竹的手站起来,却没有忙着出去,而是点手叫了丁贵妃过来,在她耳边嘱咐了几句。 

  丁贵妃面上微微出现惊讶之色,但大约是太后嘱托不可声张的缘故,很快便将这丝惊讶掩盖了下去。 

  法事之中,若出现惊慌场面,自然也是十分不敬的,太后也是怕冒犯神佛,反而白做了一场法事,便嘱托丁贵妃先不要散播消息,领导众妃将法事好好做完。 

  有丁贵妃压阵,太后这才汇合了紫玉、常乐等人,急急忙忙地出了大佛堂而去。 

  众妃嫔们虽有觉得蹊跷的,但有丁贵妃在,也不敢询问。 

  这原本是宫中妃嫔齐聚,人最齐的场面,可惜常乐来去匆匆,事态非常之时又不敢随意乱看,还是错过了认识妃嫔们的机会。 

  等到太后一行人赶到大庆宫,太医都已经会诊完毕了。 

  皇上在寝殿里躺着,顾太平等人都在旁伺候,知道太后会来,太医们也都没有散,就在偏殿等候。 

  太后在一群宫女太监簇拥下进来,先是去看皇帝赵晟,见他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尚未苏醒。 

  “皇上如何?”她劈头便问。 

  顾太平就在床边上候着,赶忙答道:“太医已经给皇上瞧过了,也施了针,说皇上是急怒攻心才会晕阙,现在已经缓了下来,只等苏醒便可。” 

  太后微微放心,又低声道:“皇上怎会突然晕倒?” 

  皇帝晕阙之时虽然突兀,但已经这么长时间了,顾太平自然已经去收拾了那些奏折,他是识字的,自然也把不该看的看了几眼,知道导致皇帝晕阙的原因。 

  此时他便低声答道:“御史台上了奏折,冒死上谏,说是皇上无子,储位空悬,请皇上在宗室中择人过继为嗣。” 

  太后顿时皱眉。 

  顾太平不敢再说。 

  太后眼神闪烁不定,眉头越皱越深,最终还是道:“不要声张,这事需等皇上醒来再说。” 

  “奴才晓得轻重。”顾太平恭敬答应。 

  太后不再多说,转身离了床榻,常乐跟着袁姑姑、紫玉等人,簇拥着她去了偏殿,太医们上前来回话。 

  “皇上的病情如何?” 

  太医院过来的太医有四位,早有会诊结果,此时便由长官太医令李思作答。 

  “皇上素有消渴之症,原服参黄汤加减,合调胃承气汤。若能调养得当,病情本可缓解。但皇上日理万机,近日又忧思过甚,今日更是急怒攻心,这才导致晕阙。臣等已经施针急救,又重新开方,现下是已经无碍了。” 

  李思回答完最后几个字,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太后。 

  能够做到太医令,自然是在太医院多年,太后跟前,也是熟识的老人,太后看了他这个眼神,就知道他还有话要说,只是眼下人多不方便。 

  李思看完一眼便低下头去。 

  太后也不动声色,只说道:“皇上案牍劳累,休养自是不充分的,只能辛苦你们多用心,随时关注皇上的病情,务必调理好他的身体。” 

  太医们躬身回答:“谨遵懿旨,臣等必定尽力。” 

  金太后摆摆手道:“行了,都下去吧,李太医再留一会儿。” 

  其余太医们便依言退出殿外,只留李思一个人。 

  太后又对紫玉打了个眼色,紫玉会心,对常乐等宫女道:“你们都跟我出来。” 

  一时间,偏殿里只剩下太后、袁松竹和太医李思三个人。 

  太后这才对李思道:“你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李思便撩衣跪倒。 

  太后微露惊讶道:“这是做什么?难道皇上有什么不好?” 

  李思道:“恕臣直言,皇上若是再这般耗心耗力下去,臣恐怕药石无灵。” 

  太后直起身子,上半身微微前倾,盯着他道:“你说仔细点。” 

  李思抬头道:“皇上消渴症原是旧疾,当年先皇后故去时初发,幸而当时皇上年富力强,又肯服药调理,当时便是治愈了的。但今夏九龙河洪灾爆发,皇上连日劳累,消渴症再发,却因事务繁忙不得休息,即便臣等尽力用药,也是见效缓慢。即便如此,若仅限如此,也能缓缓医治。可是上月尹淑妃小产,皇上大受打击,病情又再次反复了。” 

  太后原本听着“可缓缓医治”,神情还略有松懈,一听后面反复二字,顿时又瞪起了眼睛。 

  李思继续说道:“地方灾祸,内宫纷争,皇上本就劳心不已,日前微臣给皇上诊脉,结合顾公公私下说明,皇上之消渴症已由上消变中消。今日更因急怒攻心之故,病情更趋严重。臣担心,若再如此下去,中消变下消,便当真要威胁到皇室百年、江山稳固了。” 

  太后手指一紧:“皇室百年、江山稳固?这话什么意思?” 

  李思垂头道:“臣不敢说。” 

  太后拧眉道:“你们李家是杏林世家,三代都为宫中效力,你也是太医院的老人,哀家和皇帝都十分信任你,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李思这才道:“医书有言,上消肺热津伤,中消胃热炽盛,这些要医治都不算难,只是到了下消……” 

  太后一凛:“下消如何?” 

  李思咬牙回答道:“下消便是肾虚精亏,治愈难度陡增百倍!” 

29、赤子之心 

   消渴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主要伤的是肺、胃、肾,跟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十分相似,但也并不完全相同。 
  不过跟糖尿病类似的是,消渴症若是到了严重的地步,一样有很多的并发症,比如眩晕、耳聋、目盲、中风昏迷等。 

  皇帝赵晟的体型消瘦,其实就是患了消渴症的缘故。以皇宫的富贵,用药自然是最上等的,若是富贵闲人,自然养得好,但偏偏皇帝是天下第一等的忙人,当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