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念娇宠-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一脚并未用全力,不过是像以往那样踹小太监或者是于世芩时的力道,令他万万没想到周琛会运功抵御。

    以前那些人都会顺着他的力道打个滚,做出被他踹出去的样子来。

    “臣不是有意的,请皇上恕罪。”还没等启泰帝做出反应,周琛已然抢先认错,态度十分诚恳谦卑,“臣没想到您能踹臣,就是下意识的……”

    “闭嘴!”启泰帝喝止了他的喋喋不休。

    他年轻的时候也跟武师学过一段时间的功夫,虽然只不过是为强身健体,但他也知道武功高强的人在有危险时会下意识的做出防范。

    就凭这一身好功夫,他也舍不得这块璞玉。就是不知道这块璞玉究竟能不能被打磨出来。

    启泰帝坐下来,长叹一口气道:“你自己说吧,朕怎么处置你。”

    “臣,请陛下下旨赐婚,”周琛大声说道:“娶新宁郡主为妻。”

    “什么!”启泰帝顿时从龙椅上弹了起来。这一瞬间无数个念头从他脑子里闪过。

    周琛早就对新宁郡主有意?周琛知道他和太后的意思,故意这么做来阻止齐王娶新宁郡主?是周令先授意周琛这么做的,目的是与辽东的张唤联手?还是新宁郡主提前窥探到了他和太后的意思?新宁郡主勾引了周琛?周令先和张唤早就勾结在了一起?

    但是几经思虑过后,他将这些猜想都否决了。

    今日发生的事有许多巧合,那焦达兴和玉琳琅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官职,按礼是不该出现在乾清宫的宫宴之上的,是他昨日特意下旨命三品以上官员家的与平阳长公主的儿子年纪仿佛的子嗣都入宫赴宴的。

    平阳长公主和驸马王实结婚几年无子,又是请太医去永宁又是求神拜佛的,几经折腾,最后终于得了一个儿子。因而平阳长公主将之当眼珠子似的待,启泰帝看在平阳长公主的面子,又心疼那孩子从小到大都在永宁,对京中的人都不认识,所以,才下了这道旨意。

    周琛和周令先再如何手眼通天,也断断做不了他的主。

    之后发生的种种,周琛或者是周令先再如何算计,也不会算计得那么精准。更何况,他和太后是在今日一早才做的决定,宁国公府不可能安排得那么快。

    他首先就将新宁郡主排除在外,是因为新宁郡主孤立无援,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

    想到这里,启泰帝渐渐冷静下来,却仍旧面色冷峻,“你为什么要求旨赐婚?”

    虽然他对自己的猜测有八、九分的把握,但他也必须得看看这小子会做出什么反应,又是如何解释的。

    “两年多以前王夫人就常在臣的父亲面前说起臣的亲事,”周琛淡声说道:“她对臣的父亲说:给臣娶个媳妇就能将臣管住了。臣虽然对此十分不屑,但既然陛下您也拿臣没办法,臣也没办法,只能试试王夫人的办法看看管不管用了。”

    他口中的王夫人,指的是他的继母、宁国公世子夫人王氏。

    周琛的生母吴凤怡是怎么没的,启泰帝知道。此刻从周琛口中听到他十分冷漠的提起自己的继母,启泰帝不由得心中生出一丝怜悯之意。

    两年多以前,这小子现在只不过十五、六岁,就是说王夫人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在宁国公世子周放面前常常提起他的亲事……。

    启泰帝不由得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这小子能变成这样,恐怕跟他的父母不无关系。

    “那为什么要娶新亲郡主?”怜悯归怜悯,心疼归心疼,启泰帝面上神色丝毫未变,冷冷的看着周琛继续问道。

    周琛的答话便也继续:“臣今日醉酒惹了乱子,方公公说臣毁了她的名声,那臣就将她娶回家好了。省得臣还要担一个祸害良家女的罪名。”

    “呵!”启泰帝冷笑摇头,“朕倒觉得若是将她赐婚给你反而是祸害了她!”

    “为什么?”启泰帝话音未落周琛便忽然抬头,直不楞登的看着启泰帝问道。

 第二百八十六章 诚意

    这小子还真敢问,母后真是将他纵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启泰帝心中不悦,却不愿在这个时候问周琛的罪,遂冷声道:“新宁郡主好好的女孩子家,无缘无故的被你毁了声誉,再嫁给你这样的人岂不是一辈子都毁在你手里头了?”

    听罢他这话周琛直起身,脊背挺得笔直,理直气壮的问道:“臣这样的人怎么了?”问出的话十分无礼。

    启泰帝恨得咬牙切齿,忍了又忍,最终还是选择暂时不去追究这些细枝末节。“你说你这样的人怎么了?”但他的怒火却无论如何也遏制不住,声音愤怒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你自己说说你从小到大惹出多少祸事?你祖父为你认了多少回错?朕御案上曾经堆过多少弹劾你的奏折?你竟然还恬不知耻的同朕问出这样的话!你难道还不知道你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被启泰帝一通怒吼,周琛的气焰渐渐熄了,他跪坐到自己的腿上,讷讷地说道:“臣的确不算是个好孩子,”说着语气一顿,有些不服气的道:“但臣不一定做不了一个好丈夫!娶回家宠着捧着就是了。”

    以前倒是有过小时候只知道祸害长辈娶了妻子待妻子如宝的例子,启泰帝蹙眉看向周琛,但谁敢保证他眼前的这小子就是那样的人?“这话谁能相信?”

    周琛抬头,看着启泰帝道:“宠媳妇有什么难的?臣保证待她比您待卿鸾皇后还好不就成了?”

    “混帐!”启泰帝当即暴怒,目呲尽裂的看着周琛,却见周琛呆怔怔的竟不知道认罪,似乎也不知道他自己错在了哪里。

    “滚!”他指着周琛大喝道:“滚出去!”

    周琛仍旧有些怔愣的样子,但礼数倒还没忘,规规矩矩的给启泰帝磕了一个头,“臣遵旨。”说罢起身却行退出。

    启泰帝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只得在屋中不停的来回踱步,气得无可如何。

    于世芩见状小心翼翼的上前,小声劝道:“皇上您息怒,小公子他什么都不懂。”

    若不是知道周琛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又顾念着母后,他此次怎么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他?启泰帝摇头,“朕知道!”接着他看向于世芩想说什么,门外却传来小太监战战兢兢的禀报声。

    “启禀皇上,周小公子还没走,在外头跪着……”

    启泰帝神情微顿,蹙眉道:“他想干什么?”之后转向于世芩,“你去问问他。”

    “是。”于世芩赶忙小跑着出去,见周琛直挺挺的跪在乾清宫门口。

    他上前走到周琛身边,躬身道:“小公子,您这是做什么呀?”

    周琛目不转睛的看着乾清宫的大门,大声道:“陛下不相信我能待新宁郡主好,那我就拿出点诚意来给陛下看看好了。”

    于世芩忍不住摇头劝道:“小公子您还是快起来回去吧,皇上不会同意的。”他说着一顿,又道:“之前四皇子还来求皇上给他赐婚呢,皇上都没答应。”

    “阿渁?”周琛蹙眉看向于世芩,“他来干什么?”

    说这话时他的面色冷峻异常,身上猛然暴出一股十分强悍的威慑人心的力量。于世芩下意识的退后一步,嘴上急忙说道:“来向皇上请旨,求娶新宁郡主。”

    话说出之后于世芩才感觉出异样。他是在皇上身边待得时间最长的人,他怎么能被小公子这样一个孩子给震慑住了?

    他悄悄的抬眼打量周琛,不禁有些疑惑。此刻周琛仍旧盯着乾清宫的大门,虽然脊背挺拔如松,但脸色很平常,哪里有什么威慑之力?

    难道刚才是他看错了?

    “谢谢于总管告知,”周琛转过头看向于世芩,面色平淡,“不过我还是要向陛下证明我的诚意。”

    于世芩点头不迭,“奴婢这就去回皇上。”

    “启禀皇上,他说想向您证明他的诚意。”回到启泰帝面前,他自然不敢将那一阵子不知道是他看错了还是误会的事告诉启泰帝,只敢将周琛原话转告。

    启泰帝当即瞪眼,“什么诚意?”

    “他说您不相信他能待新宁郡主好,所以,要拿出诚意证明给您看。”于世芩面色古怪的说道。

    这周小公子若是真心喜欢新宁郡主倒还好说,可他根本对新宁郡主没那个心,向皇上求旨赐婚不过是因为他醉酒后非礼了新宁郡主,为了堵悠悠众口罢了。这样,还哪来的诚意?即便他将膝盖跪烂了皇上也不会同意下旨呀。

    更何况还有四皇子珠玉在前。

    这新宁郡主也是流年不利,偏偏被她遇上这种事儿。听说那小煞星闯进坤宁宫时新宁郡主正好站在太后面前,其他人都坐着,唯独她站在当中,可不格外引人注目么、被那小煞星逮了个正着么?

    若是真论起来,小煞星的相貌和家世倒是能与新宁郡主相匹配,但偏偏他这性子……唉!

    于世芩心中一番思量,到最后也只有替张晴叹气的份了。

    启泰帝听罢于世芩的话当即冷哼一声道:“那就让他跪着吧,朕倒要看看他能拿出什么‘诚意’!”

    慈宁宫中太后对乾清宫这边的情形也十分关注。听到宫人回禀说周琛跪在了乾清宫门外,太后非常焦急,立即差遣方公公去寻问于世芩。

    “小公子向皇上求旨赐婚,要娶新宁郡主。”方公公回来禀报太后时脸色也有些异样。

    不光是于大总管觉得小公子在胡闹,他也觉得小公子此次玩大了。

    太后听罢十分惊讶,“求旨赐婚?”之后深叹一口气,“难道是谁跟他说什么了不成?”

    方公公赶忙解释道:“启禀娘娘,小公子醒的时候奴婢正好在,就多嘴说了他几句。小公子可能是听奴婢说他毁了新宁郡主的名声,因此才起意求娶新宁郡主吧。”

    “名声?”太后冷声道,说着向身边的女官伸手,那女官赶忙将手中的佛珠递送到她手中。她将之接过两只手快速捻动,“哀家倒是觉得未必!”

    在她看来,阿琛可不是在乎旁的女孩子名声不名声的人,这事儿,恐怕是新宁那个小丫头起了什么心思。宁儿的驸马临行前不是还特意将新宁托付给阿琛了吗?只怕是定国公一家都对阿琛不怀好意!

    没想到那丫头外表看着木木的,居然有那样的心思手段,能勾得阿琛为她做出这些事儿!

    从阿琛今日在宴席上做下那桩事儿,她就对新宁那丫头起了疑,现在看来,十有八、九是新宁勾引阿琛在先。

    阿琛这个傻小子,落进旁人的套中竟然还不自知!

    “皇帝怎么说?”太后思忖着蹙眉问道。

    方公公恭声回道:“小公子说要向皇上证明他的诚意,皇上就让他跪着,说看看小公子能拿出什么诚意。”

    太后闭起眼睛,睁开之后恨声道:“也好,让他吃点苦头,哀家也想看看,他到底对那丫头有多深的情意!”

 第二百八十七章 求同

    太后和启泰帝都认定周琛不会跪多久,但令他们和阖宫众人没想到的是,周琛竟然一直跪在乾清宫门口,不喝水、不吃饭,连觉都不睡。

    虽然太后后来从启泰帝口中听说了周琛在启泰帝面前是怎么说的话,甚至启泰帝亲自向她解释说周琛对新宁郡主未必真的动心了,但太后仍旧认定了自己看法。

    于是太后狠下心,不去管周琛如何受苦、挨饿。

    次日下午宁国公周令先听到消息请旨进了宫,对于周琛的做法他倒是十分赞成。

    “臣昨日回去一夜未曾合眼,”他跪在乾清宫屋子里启泰帝面前说道:“陛下的话如当头棒喝般打醒了臣。这个竖子从小到大惹出的祸事无数,每次出事后都是臣出面为他兜揽,陛下说得没错,都是臣的这种做法才纵得他毫无担当、无法无天。”

    “今日他竟然能在毁了新宁郡主的名声之后主动承担罪责,向陛下求旨赐婚,臣,深感欣慰。”周令先说着脸上竟露出欣然的笑意,甚至红了眼眶。

    启泰帝摇头道:“可他这个性子,朕怎么敢下这道旨?”

    周令先点头,“这个臣知道,臣也相信陛下对新宁郡主有更好的安排,”他说着抬头看向启泰帝,目露期许,“臣就是想借此机会,磨一磨那竖子的性子也好。其余的,但凭陛下做主。”说着郑重向启泰帝磕头。

    待周令先告退,于世芩将之送回去后回转,启泰帝问道:“那小子看见他祖父怎么说的?”

    “并没有说什么,”于世芩回禀道,“仍旧跪得端端正正的。”

    启泰帝不由得失笑摇头,“这时候他倒沉得住气了。”说着吩咐于世芩,“没事的时候就去劝劝他,母后那边也透个音。朕倒要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皇上这是要查验周小公子的定力呀!于世芩在心底感叹,嘴上连连应诺。

    令启泰帝想不到的是,周琛竟然对来劝他的和给他送吃食、送水的人毫不理会。皇后、宁荣公主、四皇子最终都刹羽而归。

    两天三夜,周琛跪在乾清宫门口不吃不喝求旨娶新宁郡主这件事风一般在整个朝野传扬开来,甚至将之前的“新宁郡主在坤宁宫被周琛当众调戏”这个消息给盖了过去。

    到第三天早上,跪在乾清宫门口的周琛嘴唇干裂、眼神混沌,整个人摇摇欲坠,已然快要支撑不住了。

    但即便如此,于世芩亲自将水杯呈送到他唇边,他还是会强横的将之推开。

    太后终于坐不住了,亲自来到了乾清宫门前,看到几乎不成人样的周琛心疼不已。

    但与此同时她胸臆中的怒火也猛烈的蹿上来。“阿琛,”她沉声说道:“你闹够了没有?”

    乾清宫的启泰帝听到消息迎出来,站在太后身边低声劝道:“母后莫要动怒。”他也没想到这小子有这么强悍的意志力。

    此刻周琛已然有些意识不清,但他嘴唇噏合,始终反复说着同样一句话。

    方公公凑上前细听,过了好一会儿才听明白他究竟说的是什么。

    “臣求皇上下旨,娶新宁郡主为妻。”方公公满脸不忍痛心的回转将这句话转告太后。

    太后禁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事到如今,阿琛竟然还心心念念的求娶新宁郡主,那小丫头,到底给阿琛灌了什么迷/魂汤!

    “娘娘,”方公公满脸焦灼,“小公子始终这样也不是长法,您看?”

    “叫几个力气大的人来,”太后怒声道:“将他抬走!”他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还不给他灌下去些米汤?他想以死相逼,恐怕没那么容易!

    方公公赶忙哀求道:“娘娘,小公子的脾性您最了解,这么做只能解得了一时之局啊!”

    小公子自小性子就十分倔犟,他想得到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会想方设法得到。他记得有一回小公子和四皇子争一个什么玩物,太后娘娘不过说了一句:“阿琛都有一个差不多的了,就将这个给阿渁吧。”谁想到小公子竟然当着太后娘娘的面将那东西夺过来,甚至将四皇子给一脚踹翻在地……

    经方公公如此一提醒,太后也想起周琛自小的牛心左性,眯起眼睛冷冷的审视着周琛。

    如此过了良久,太后忽然厉声道:“既然他执意如此,那皇帝你就答应他好了!”

    “母后的意思?”启泰帝蹙眉看着太后。

    宁国公和定国公两家,可都不是普通的人家。宁国公手中有京卫,掌管着京城的戍卫,而定国公,则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这两家若是联姻……

    母后不是一直担心这两家做大,威胁到皇室权柄么?为什么这次会主张周琛娶新宁郡主?

    太后冷哼一声,“既然阿琛那么喜欢新宁郡主,那就成全他们好了,尽早让他们完婚!”

    她将“尽早”二字咬得格外重。启泰帝当即听懂了她的意思。

    新宁郡主,现如今才十二、三岁吧?“尽早”完婚,就是让新宁郡主尽早为人妻、为人母,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还没长成,新宁郡主又是自小体弱的……

    若是新宁郡主在嫁给周琛之后有个一差二错的,定国公府和宁国公府只会亲家变仇家。

    想到这里启泰帝的心禁不住往下沉,虽然身为帝王他能理解母后的顾忌与决断,但是却于心不忍。

    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担心过张唤和周令先,并且还十分倚重他们。既然周琛这小子有这样的恒心和毅力,那么就成全他好了。不过他得私下里同周琛谈谈,不能让这小子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

    于帝王来说,两个股肱之臣太亲近不是好事,他们反目成仇也并非是什么好事,甚至会招来祸端。

    “于世芩,”主意已定,启泰帝便对于世芩吩咐下去,“拟旨吧。”

    在听到启泰帝这话之后,周琛嘴角扬起一抹灿烂的笑意,却使嘴唇干裂更甚,瞬时迸开几道口子,鲜血汩汩。

    “谢主隆恩。”他说道。之后便重重的栽倒于地。

    太后赶忙大声命令道:“快!快给他喂些水!”

    乾清宫门口一片忙乱的时候,四皇子唐渁闻讯赶来。“父皇。”他看着启泰帝目露担忧。

    父皇怎么下旨将新宁郡主赐婚给阿琛了?父皇不是告诉他等他弄懂了什么是真心再来求父皇吗?为什么父皇那么快就同意了阿琛的请求?

    启泰帝目光冷凝的看向唐渁,抬手指着被一众宫人围着的周琛,淡声道:“你可看懂了?这,才叫真心!”

 第二百八十八章 秘密

    太后亲自将周琛送回头所殿,看着他喝了些水和稀粥,又听太医再三保证他的身体无碍,这才回慈宁宫。

    刚进入徽音左门就看见锦瑟步履匆匆、神色焦急的往这边小跑着奔过来,见到太后之后她越发的加快了脚步。

    “绿绦,”太后沉声道:“去问问锦瑟可是有什么要紧事?”锦瑟伺候她多年,她还从来没见过锦瑟如此慌张焦急过。

    绿绦应声去迎锦瑟,谁知锦瑟却不理会绿绦,紧赶慢赶的径直来到太后面前。

    “娘娘,”走到近前锦瑟就跪了下来,“奴婢有话同娘娘说,请娘娘屏退左右。”声音哀凄,仿佛立刻就会哭出来一般。

    太后并未多想,对绿绦等人挥手,等绿绦带着宫人退得足够远了,太后才看着锦瑟关切的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锦瑟似乎仍旧不放心,四下里看了一番,确定她们的话不会被旁人听去以后,才跪行上前攥住太后的衣袖,压抑着声音、带着哭腔道:“娘娘,新宁郡主……新宁郡主她真的是卿鸾皇后的重生……”

    太后在听到她说起“新宁郡主”几个字时便脸色渐沉,最后一句话不待她说完,太后便一把甩开被她攥住的衣袖,怒喝道:“你魔障了不成?”

    因为暴怒,太后用足了力气,锦瑟被太后甩得身子一歪,太后不待锦瑟直起身子便指着锦瑟的鼻子道:“那话是他们编排出来陷害人的,你居然当真,你可真是糊涂!”

    锦瑟当即眼泪长流,不待直起身子便双手伏地对着太后连连磕头,也不管太后有没有在说话,嘴里断断续续的说道:“请娘娘明鉴……奴婢有证据……请娘娘听奴婢一言……”

    太后发了一通脾气,骂够了锦瑟之后,锦瑟仍旧磕头不迭,嘴里始终不停的念着这些。

    头与地砖碰触时发出异常沉闷的声音,伴着锦瑟念经似的话语,击打在人的心里使人烦躁异常。

    最终太后拗不过她,只得恨声道:“别磕了,哀家让你说!”看看她到底能说出什么证据来!

    锦瑟立刻停止了磕头,抬起头额头已经是一片红肿乌青,太后下意识的忽视了她的额头,微眯起眼直直的盯视着锦瑟的眼睛。

    那是一双十分清明的眼睛,并不像之前的武阳侯夫人温玉柔的眼睛那样郁邑浑浊。由此,太后可以确定,锦瑟并没有如武阳侯夫人温玉柔一样思念成狂。

    那么她说出的话,或者是真的,或者,就是被人收买指使的。

    锦瑟抬眼与太后对视,开口,声音晦涩,“新宁郡主与奴婢初次见面时,郡主正在午休,当时郡主被柳影从梦中叫醒,她迷迷糊糊的,对奴婢的态度非常熟稔,而且她当时说的话是:‘锦瑟姑姑啊,你怎么老成这样啊!’”锦瑟说着眼泪流得更凶,再次攥住太后衣袖,哭道:“娘娘,若不是认识奴婢,对奴婢非常熟悉,她怎么能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说了这样一句不着边迹的话呢?”

    太后见锦瑟哭得伤心,不禁心有所感,之前怀疑锦瑟的心渐渐淡下来,但锦瑟的话,她却并不认同。

    她轻叹一声摇头道:“这或许只是新宁梦中呓语,怎么能当得了真呢?”还有可能是那丫头觉得锦瑟太老,不喜欢锦瑟才说了那么一句话。

    那丫头在宫里待的这一年多,她可是听说了,小丫头十分好俏,不管是用的物件儿还是身边侍候的人,她都挑漂亮好看的。

    想到这里太后心中一凛,若论起相貌好不好看,阿琛的相貌可是在整个京城都冒了尖的,难道那小丫头就是看上了阿琛好看?可这话怎么怎么想、怎么听都不好听呢?

    “不是,不是,”锦瑟连连摇头,“有时候郡主无意识做出来的动作、说出来的话,与卿鸾皇后都如出一辙,娘娘您难道不觉得郡主的气度与卿鸾皇后十分相像吗?”

    听了这话太后面色不虞,“相不相像的话就不要再说了,那话儿是哀家最初说的,不过是为了将她留在宫中,你这是被那话给误导了。”

    “不是的,还有,”锦瑟非常急迫的道:“郡主的右肩上有一块月牙形的胎记,指甲大小,淡青色的。娘娘您可还记得,卿鸾皇后的右肩上,也有这样一块胎记?”

    这是她能证明新宁郡主是卿鸾皇后转世的最后的筹码了,甚至上次新宁郡主出宫她都没有说。只为了保住这个秘密,留到最后关键时刻才拿出来。

    现在已然到了这最后关头,她必须得拦住新宁郡主嫁给周小公子,新宁郡主可是卿鸾皇后,那是以后要做皇后母仪天下的人,怎么能嫁给周小公子一个国公府的子嗣?

    听到锦瑟说出胎记的话,太后有一瞬间的怔忡。悦儿右肩上,的确有一块淡青色的月牙形的胎记。

    太后对钟悦身上的这块胎记印象深刻。

    启泰帝幼时还没有被封为太子时,红笺去京郊的佛光寺为当时还只是妃子的太后祈福,偶遇佛光寺的云空大师,那位大师为红笺解了签,还说了一句,“欲达所求,需寻身具凤印之女。”

    后来太后费尽心机找寻这身怀凤印之女无果,却于偶然时知晓了钟悦身上的胎记之事。

    日主阳,月主阴,凤印为阴之首,那么这新月胎记,岂不就是凤印?所以,太后才起了将钟悦养在身边的心思,希图达成所愿。

    果不其然,太后知道钟悦身上有胎记不久,原先的太子便因为大不敬而被废黜,太子的生母姜皇后也因此一病不起。太后和启泰帝便即有了再往前一步的契机……

    思忖间,太后看向锦瑟的眼神渐渐阴寒。她召悦儿入宫的真正原因就连皇帝都不知道,到如今也只有红笺和她两个人知道而已。锦瑟在她和悦儿身边伺候多年,难道是窥探到了什么,因而才说出新宁身上也有胎记这件事?

    新宁身上究竟有没有锦瑟所说的胎记,派人去问问柳影就知道了。不过现在的新月形胎记算不算凤印,却不好说了。

    这件事,只怕还是得叫红笺去一趟佛光寺找云空大师问上一问才能够弄清楚。

    但她却仍旧不信锦瑟所说的鬼话。

    转世!纯粹是胡扯!

    新宁身上有胎记,也必定只是巧合罢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尽快

    “你回白莲庵吧,”太后垂眼看着锦瑟冷冷的说道:“这件事,哀家以后不想再从别人口中听到半个字。”

    既然锦瑟对悦儿始终念念不忘,现在又将那个谣言当了真,锦瑟便不能再留在宫里了。

    “娘娘!”锦瑟死死攥着太后的衣袖,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奴婢说的都是真的,娘娘不在郡主身边娘娘不知道,奴婢贴身侍候郡主,奴婢最了解郡主和卿鸾皇后……”

    为什么她将郡主有胎记的事都说了太后仍旧不相信她的话,为什么太后还要赶她走?她看着太后声泪俱下,“奴婢不能走啊!奴婢得替郡主守着,卿鸾皇后还会回来的……”

    “闭嘴!”太后的忍耐力到了极限,看着锦瑟的目光中甚至带着几许杀意,“哀家正是顾念悦儿同你的情分,才容忍你在哀家面前说出这些糊涂话,你若仍旧不知好歹,就别怪哀家容不下你!”

    太后这番言辞,如疾风骤雨、如利刃刀锋,使锦瑟激灵灵打了一个寒战。她松了攥着太后衣袖的手,颓然的瘫坐在地上,微张着嘴神色惶惶的看着太后,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哀家这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太后面色冷寒,“今日你对哀家说的话,不许再对任何人提及。”她说着对候在远处的绿绦等人挥手,之后低头对锦瑟继续道:“哀家现在就派人送你回白莲庵,以后,你好自为之吧。”

    待绿绦带着宫人来到近前,太后对他们如此这般的吩咐下去,绿绦听命后亲自将锦瑟搀扶起来,却是不敢询问,甚至连劝也没敢劝上一句,便命两个小太监将锦瑟搀扶下去了。

    “绿绦,叫你干娘过来一趟,哀家有事找她。”太后沉着脸吩咐道。

    绿绦躬身应是,后命两个女官好好侍候太后,她亲自去请红笺。

    红笺虽然不常在太后跟前伺候,但也住在宫中。不肖多时绿绦和红笺一起进入慈宁宫内室,太后便只留了红笺一人,绿绦带着所有人退了下去。

    “你可还记得佛光寺的云空大师?”太后看着红笺直入正题。

    红笺深知太后这么急着召她前来定是有要紧的事,但听到太后忽然提起佛光寺云空大师,还是有些惊讶。

    佛光寺并不是皇家寺院,甚至在皇室,佛光寺是要避讳的词汇。

    四、五十年以前佛光寺还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小寺院,因为地处偏僻,又没有出过什么得道高僧、或者奇闻异士,所以连香客都很少。

    就在这个时候云空大师一夜成名,成名的原由是因为一句话。

    那时先帝还没有登基,身为太子的先帝爷行路途中与还是佛光寺小沙弥的云空偶遇,云空看着先帝爷大喝:“竖子吴王,敢与同谋!”

    说完了这话便拔足狂奔,先帝爷命人去追也追他不上。

    吴王是先帝爷的三皇兄,一直对先帝爷十分支持。先帝爷能够顺利被立为太子,得到了他很多的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