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珏,三嫁成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景天现在却是张口就是偷。
  真真的是一点情谊都不留。
  不过这样也好。
  她本就已经对他死心,在弄掉这些恶心的苍蝇之后,他们两人也可以各过各的。
  她要的是侯夫人的头衔和体面,还有这侯府的富裕,至于男人……
  侯府都是她的,随便养几个年轻英俊的侍卫小厮,那还不是看她的心意?
  文书二字一出,苏瑾明便知道糟糕了。
  脸色苍白的,苏瑾明对着苏景天一个头磕了下去,道:“父亲,此事不怪姨娘,是儿子不好,儿子在……”
  “不不不。”蒋氏哑声叫道:“是妾鬼迷了心窍,都是妾的错。”
  牵涉到承爵之事,苏景天既然已经表了这个态,那么便是下了决心,偷字都出来了,哪里还能指望着苏景天讲究情面?
  既然如此,她是万不能让蔡霁将孩子们也牵连进来。
  左右这个罪责逃不过,那不如她一个人扛了,那些钱留在苏瑾明手中,多少还有点退路。
  苏瑾明被蒋氏打断了话,身体一个激灵也回过神来,忙又对苏景天磕了一个头道:“父亲,姨娘便是再大的错,看在儿子们的份上,求父亲留姨娘一命。”
  蔡霁手中团扇挡在了嘴唇上,将唇角的讥笑给挡了去。
  真是一家子的薄情货。
  这儿子也是,一觉得不对立刻便放弃了母亲。
  也不想想,他和苏瑾琪现在是苏景天唯二的儿子,他便是抹黑自己替蒋氏脱罪,苏景天也不会对他怎么着。
  可现在这么一说……
  呵呵!
  苏景天看了蔡霁一眼,再低头看向跪在面前的蒋氏和两儿子。
  曾经,这四人是他生命中最重要之人。
  那时候,他和元初的确是两情相悦,回来之后也是哀求过老侯爷承认他们的婚事,并且派人去接元初到京城。
  当时老夫人是大发雷霆坚决不同意,可老侯爷并没有强硬拒绝他,只是安排了一次宴会,让他和蒋氏偶遇。
  那时候,蒋氏不过二八年纪,长得花容月貌,又是添喜郎电子书出身,身上自带了一股子清雅之姿,穿着一身嫩黄的衣裙,比身边盛开的芍药都要漂亮。
  他一见钟情。
  以元初就算是进了京不得老夫人喜欢也是受罪来安慰自己,接受了老侯爷的安排,为了给蒋老太爷冲喜,和蒋氏在定亲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成亲。
  婚后半个月,蒋氏便怀孕,生下了双胞胎。
  那么粉雕玉琢般的两个孩子,如花一般的美眷。
  他再没有想过元初。
  甚至,都没有娶妾。
  连他那两个通房莫名其妙的消失也没有追究。
  那时候,他满心里都是蒋氏和三个孩儿。
  便是苏月突然出现,知道蒋氏派人杀了元初之时,他也没有记恨过蒋氏。
  甚至,在老侯爷逼着他贬蒋氏为妾之时,对蒋氏充满了愧疚,任蒋氏打骂都不还手。
  仔细想想,那也不过是半年之前的事。
  从何时开始,他眼中已经看不到蒋氏,对几个孩子也不再挂心了呢?
  从老侯爷死了他成了侯爷开始?还是从蒋氏穿着大红衣服被丢在灵堂那里开始?
  从下决心娶蔡霁开始?还是看到她那背上狰狞的伤疤开始?
  或者,是看到媚娘那娇艳青春的身子,还有她将自己低到尘埃,看着他的眼神只有崇拜和敬爱之时开始?
  不过,无论何时开始,都无所谓了,现在,他看到面前的蒋氏,已经再起不了一丝怜悯之意。
  唯有疲倦和厌恶。
  就算他对蒋氏已经没有兴趣,但是看在三个孩子的份上,他还是给了她信任和权利。
  他冒着得罪蔡相的风险将管家权交给了蒋氏。
  可蒋氏就是这么对待他的!
  三万贯,说拿就拿!
  老夫人那里的钱也敢偷!
  他都没有胆子去做的事,她竟然敢!
  苏景天微微闭了下眼,再睁开之时,里面已经一点感情都没有,冷声道:“你们是我的孩子,宁远侯的孩子,不能被这样的母亲影响,明儿,此事不用再说,来人……”
  “侯爷!”外头应声而进的不是苏景天的随身侍卫,而是前院管家,一边冲进来一边道:“侯爷不好了,有……”
  “苏景天,我等奉旨查案,尔等最好不要乱动,否则一律当做阻碍公务,格杀勿论!”

第228章 抄家

    随着炸雷一般的声音,外头涌进来好些禁卫军,直接将门口带刀侍卫们的刀给卸了。
  苏景天大惊,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到门口,冲着那出声之人道:“阁下何人?”
  出声之人长得五大三粗,一脸针扎一般的胡须,听得苏景天问,咧嘴一笑。
  “让让,让让,陈大人,你等等下官。”一个文官推开了门口的禁卫军快步走了进来,赶在那大汉出声之前,对着苏景天施了一礼,然后傲然起身道:“下官乃大理寺少卿邵建,这位是内宫禁卫左统领陈文,我等奉皇上旨意办案,苏景天,有人击鼓鸣冤,状告你与老宁远侯连同蒋氏一起,谋杀元初。”
  苏景天惊愣住了。
  大理寺少卿他知道,内宫禁卫左统领他也知道,这两人,一个是宫变之后上去的,一个是赵皓和常柏成重新组建内宫禁卫后提拔起来的。
  可这两人跑侯府来干嘛?
  奉旨办案?状告?
  “谁状告的?”苏瑾明也跑了出来,冲着邵建道:“此乃一等侯府,谁告的!可有先过那一百大板!”
  大宋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那是证据确凿,而且判下来后,才有的同罪。
  若是没有判案和铁证,普通百姓状告一等侯府,那是要先打一百杀威板的。
  (就是防止小民没事找当官的麻烦)
  邵建看了苏瑾明一眼,淡笑道:“苏景天的承爵文书并没有下来,可还不是侯爷,而蒋氏只不过是个姨娘,当不得此例,苏公子这话问得好笑。”
  这话一出,连随后出来的蔡霁脸色都不觉一变。
  能在大理寺当官的可都是人精,这么得罪人的话,若不是笃定苏景天翻不了身,这位少卿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
  脑中一闪,蔡霁冲口道:“可是那苏月告的状?”
  “苏月!”苏景天叫道:“她敢!”
  邵建看着几人心中冷笑,脸上却是和颜悦色的道:“正是元初之女,苏月所告!”
  “居然敢诬告亲父!她好大的胆子!”苏景天大怒道:“那个贱人在哪!看我不剥了她的皮!”
  邵建的脸色顿时一沉,道:“苏景天慎言!你这是在威胁下官嘛?”
  “大人,宋国律法,父母罪责再大,儿女若是出首与父母同罪,而且,若是状告长辈,亦要先仗责一百,大人是大理寺少卿,必然比我懂得律法。”苏瑾明上前一步道:“不知,那苏月可有受刑?”
  若是没有受刑,那便是皇帝偏袒,他可以马上去鼓动那些文人士子一起上书,想来,皇帝也不好再偏袒下去。
  那么,不管苏景天和蒋氏的罪会不会定,这苏月是死定了!
  苏景天和蒋氏一听苏瑾明的话,亦是想到此处,两人不觉都笑了起来。
  只有蔡霁的脸色有些发白,身形微动,便想往外头开溜。
  “夫人还是莫动的好。”只她刚动了一下,门口的禁卫军们蹭的一下,长枪便对准了门口,陈统领淡淡的道。
  几人说话之间,那些禁卫军早已经冲进了房间,将下人什么的都赶到了一边,翻箱倒柜的查了起来。
  那般肆无忌惮的举动,便是苏景天心里也没了底,详装愤怒的道“不过是孽女忤逆,你们这是作甚?难不成,就因为那孽女,皇上便下令你们查抄我侯府不成!”
  邵建淡淡抬眸,轻笑道:“你这话,我会转告给皇上的。”
  苏瑾明心下觉得不对,抬目往自己偏院看去,见自己小厮也被人赶到角落里蹲下,心里又道了声不好。
  那小厮应该是在看到他示意便往府外走,如今也被赶了回来,只能说,进来的禁卫军人数非常多,而且是直接冲进来,一路冲一路控制了侯府。
  那么,不光是这里,侯府的其他地方也在被搜查之中。
  为什么?
  真的只是因为苏月告状?
  蒋氏杀人?
  难道说,蒋氏真的杀了元初,还有证据落在了苏月手里?
  是了,苏月是突然出现在京城的,又突然进了侯府,待了没有三个月,又突然的离开……
  苏瑾明越想脸色越白,不觉往蔡霁那边看去。
  见蔡霁的神色非常不好,心中不觉冒出了惧意。
  “大人,找到了!”一个身着禁卫军小校军服之人和一个大理寺小吏跑进了正院。
  而与此同时,几个人也分别从蒋氏的卧室,和苏景天的书房里冲了出来。
  手中都拿了一些书信。
  邵建先是接过从蒋氏卧室出来之人的书信,再接了书房出来的,最后接过那从外头冲进来之人的。
  匆匆看了一遍后,饶是他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也不由脸色大变。
  将书信一笼,厉声喝道:“来人,将宁远侯府所有人都给抓起来,从上到下,一个都不能放过!”
  “大人!”苏景天叫道:“此乃何意!”
  “何意!”邵建冷笑道:“你们做的好事自己不清楚?敢做不敢认嘛?”
  “大人!”苏景天蒙了。
  告蒋氏杀人抓蒋氏一个就好了,全府上下全部抓了,不是大罪断不会如此。
  可是,他什么都没干过啊!
  只他叫了一声,那陈统领已经挥手,院子里的禁卫军们冲了上来,直接一脚就将他踹倒,随后有人拿绳子给捆上了。
  便是蔡霁蒋氏苏锦玉那些女眷,也毫不留情的,一个个的踹倒捆上。
  “我乃蔡相之妹,他们做的事我都不知道,我要跟他和离,和离!”蔡霁被踹翻在地后,还在大声叫着。
  叫了没两声,就被一团破布给堵上了。
  陈统领很是赞许的看了那机灵的兵士一眼,指着苏瑾琪道:“那还有个小的,还有那边院子里的什么老夫人,三老爷的,全部给抓了!”
  他是赵皓从东门禁卫军里提上来的,当时宫变乱战之时赵皓就救过他(赵皓自己都不知道),又得赵皓赏识给了这么好的一个位置,他对赵皓那是死心塌地,连心肝都能掏给赵皓的。
  赵皓走之前说过,这宁远侯府除了苏月就没有好人,要他们兄弟待着机会就往死里揍。
  现在可不就是机会!
  禁卫军们下狠手,那侯府被掀得一顿乱,到处都是鬼哭狼嚎,一片狼狈。
  而邵建则是将事丢给了陈统领,自己进了宫。

第229章 真相?

    宫中御书房里,皇帝正和刘琦镇国公在喝茶。
  刘琦是从太后宫中跟着来的,而镇国公本是为了其他事来找皇帝,两人全程目睹了大理寺卿带着状纸和证据跑来汇报,然后皇帝直接下令大理寺少卿和内宫禁卫去找证据。
  按说这事本是普通民事诉讼,只那大理寺卿胆子有些小,江南大案还未过,皇帝的威严甚重,他一时激动之下直接进宫,都忘记先去找蔡霁。
  但是按照一般来说,也就是皇帝责令大理寺严加查问而已。
  可皇帝却是越过大理寺卿,直接下令大理寺少卿和内宫禁卫搜府。
  那大理寺卿是个老好人,大理寺少卿可是秦御史的学生,这次跟着查户部之事,很是有些手段,若不是江南那三个首犯自尽,让秦御史觉得动静太大反而动摇朝廷根基,他还真能查出什么。
  而内宫禁卫就更别说了,现在,那是只效忠皇帝的人。
  这两位派出去,那大理寺卿在旁边听着脸色就变了。
  刘琦心想,这家伙一定以为这事只怕又是皇帝想借势搞事,这些人一定想不到,皇帝还真没那心思。
  不过是听了他分析,特别恼怒,所以一下智商又上线了,直接派出了自己的嫡系。
  只是人派出去,那火头过去之后,皇帝又有些忐忑,所以留了他们下来,说是一起品茶,其实是陪着他安定下心绪而已。
  不过苏月做的茶好,皇帝亲手点茶的技术也非常好,两人倒是也不着急走了,端想看看,这事到底是个怎么发展。
  本还以为要等太久。
  结果天色刚入黑,丁公公便带着邵建进来了。
  邵建看了那喝着皇帝亲手点的茶还一脸悠闲的两人一眼,跪倒磕头后,将两封带了暗黄色陈旧印记的信放在了皇帝面前。
  那信,是三皇子写给老侯爷的。
  十五年前写的。
第一封上写,五皇子被派去东海督战,若是老侯爷愿意助一臂之力,那么东门禁卫的位置,他愿意帮忙,直接由苏大爷接任。
第二封非常简单,只有一句,事情做得很好,我必履约。
  皇帝一看,脸色就白了。
  当时在海船上,虽然人多混杂,但是他是皇子,一般的兵士是不敢靠近的,身边离得最近的,就是苏景天和苏景天的两个小厮。
  只是因为苏景天也掉了下去,还受了伤,所以他一直没有去怀疑苏景天,只当是船上之人做的手脚。
  甚至,都怀疑过太子。
  因为别人不清楚,他是知道的,那次海战,领头的谢校尉,便是太子那位从不带在人前却是真心所爱的谢侧妃的堂兄。
  可后来知道谢校尉战死,留下的军队也被解散,便明白应该不是太子下的手。
  反正他也无心皇位,便干脆脱开,就着先帝的话,做他的闲散亲王。
  原来,是三皇子指使苏景天下的手!
  只怕,是想要一箭双雕!
  是了,听说当时谢校尉本是打赢了,但是因为他失踪,为了去找他,以至于孤船进入了海贼的埋伏,战死海上。
  见皇帝脸色大变,刘琦唤道:“皇上?”
  皇帝木然的将两封信递给了他,喃喃的道:“好毒,他们好毒!”
  刘琦接过那信看了一遍,脸色也变了,随手又递给了镇国公。
  镇国公看了之后,沉下了脸,道:“皇上,这可是谋杀皇族之罪!”
  按律,灭族!
  “可,可月丫头……”皇帝低声呢喃了一声。
  若是灭族之罪,那苏月怎么办?
  “皇上,这里还有几封信。”邵建将手上其他的书信也放在了皇帝面前,低声道:“臣已经查抄了苏家祠堂,将苏家的家谱都搬了出来,皇上,苏家家谱上并未有苏月的名字,就连元初,也不过是随意添的一笔,苏景天的嫡妻位置上,写的是蔡霁。”
  皇帝的脸色顿时一变,恨声道:“好,很好,非常好!”
  先头刘琦给他说的时候,他还不大相信。
  他都下了圣旨将苏月送去侯府,苏景天也接了苏月进府,苏月都给老侯爷磕头了,怎么,怎么就不是苏家的女儿了?
  但是苏月都已经击鼓告状了,这事就怎么都得给圆了。
  所以他才派邵建和陈统领去,私下还暗示了邵建,给我放聪明点,不管用什么法子都得把苏月给我摘出来。
  却没有想到,根本不用他想法子,人家苏府压根就没认过,连元初,都是草草了事!
  看皇帝气得青筋都爆了出来,邵建想了下,还是推了一下那几封信,道:“皇上您看看这个。”
  皇帝拿起了那几封信,看过之后,脸色是白中透青青中带紫,气得牙齿都在打颤的道:“无耻,无耻!”
  刘琦大着胆子将那几封信拿了过来。
  那信里面,有两封是有些年月的,有两封却是最近几年的。
  有些年月的信,一封是苏景天所写,一封,则是字体端正,由人代写的。
  那代写的书信上说,元初已经怀孕,让苏景天快点去接人。
  而苏景天的信则是回复,信上说,自己和元初不过以礼相待,谁知道元初这孩子是谁的?元初怀孕关他何事?
  两封信本是在一个信封,想来应该是苏景天连同来信一起退回去,不过那信又被退了回来,信封上面写道,没有找到元初。
  两封近几年的,则是一封给苏景天,一封给蒋氏的。
  给苏景天的写道,蒋氏派的人已经杀了元初,不过元初之女不知道所踪。
  给蒋氏的则是写着,蒋管事因为山难而死,带去的人无一幸免,不过已经确定蒋管事杀了元初,元初之女也被烧死。
  刘琦轻吁了一口气,对皇帝道:“皇上,有这信,便可以证明苏月跟苏家无关,而苏月进入苏家,不过是为了寻找当年杀死其母之人的证据,现在,不光查出苏景天和蒋氏杀人的铁证,还有这谋杀皇上的大罪,便是苏家有丹书铁券,死罪可免,这活罪不可免。”
  说完之后,又看向了邵建,道:“邵大人觉得呢?”
  邵建沉声道:“臣亦觉得如此,当年之事,虽然有信件在,但是时间已久,罪王又已伏诛,再要查找其他证据很难,而蒋氏谋杀元初之事,却是人证俱在,以此定案,苏景天罪责难逃,再以此两封书信为证,不追究其他人等的情况下,可削去爵位,将苏景天贬为庶民,宁远侯府内家产尽数罚没。”
  声音顿了下,邵建又低声道:“皇上,当年先帝怀疑先太子谋反,其中一条罪责,便是谢校尉私自出海有不轨之心,而那谢校尉,是先太子侧妃的堂兄。”
  皇帝还没听懂,刘琦和镇国公却是脸色一变。

第230章 旧事

    先帝年少登基,生孩子也生得早。
  太子一出生,便被立为太子,自小由先帝亲自带着,再又请大儒教导。
  太子年纪轻轻便已经有君子大风,而且长得又极好,极得先帝欢心,成年之后,便让太子参政,主导当时的政经改革。
  可就这么一位德高望重谦谦君子的太子,在如同往常一般去给先帝请安的时候,被先帝勒令喝下毒酒。
  随后,抄灭了东宫。
  再然后,便是血雨腥风,四个阁老被杀了两个,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也都没了命,被贬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
  都是太子一系的。
  而当时,先帝只说,太子有意弑君造反。
  这话说得真是令人一头雾水。
  太子参政时间不短,但是都是跟文官走在一起,和武将没有任何交集。
  二皇子三皇子多少还会娶个勋贵家中的侧妃,可太子连侧妃都是出自文官家中。
  (太子妃是阁老之女,三个侧妃则是另外一个阁老和两个尚书家中的)
  没有兵权,就东宫那些个侍卫,能造什么反?
  可是先帝这么说,谁敢说不?
  当时镇国公在边关,知道的时候京城都已经变完天了,再说他一向不管这京城皇位的事,所以就算心有怀疑,也不会细想。
  而刘琦是年纪还小,所以觉得蹊跷也不会多想。
  此时邵建一说,两人心里咯噔一下,有些明白了。
  太子一共有一妃四侧妃,其余四人都是先帝和先皇后给指定的,唯独最后那个侧妃是他自己找的,而且,到底找的谁,外头人还不知道。
  只知道是一个六品小官的女儿,而且,那六品小官还死了。
  没成想,这位侧妃,却是有个武将亲戚。
  而且,武将家中多是世袭,所以,有可能那侧妃的父亲,也是个武将。
  而当年海战,只怕是被有心人在先帝面前歪曲了去。
  那么一点关系和一点种子,随着先帝年纪增大而慢慢长成了毒瘤。
  以至于最后对自己的亲儿子痛下杀手。
  而,若是当年海战本就是被人设计的。
  那,设计之人心思之毒,让人思之则惧。
  镇国公深吸了一口气道:“皇上,此事就按照邵大人所说即可,不用再追究下去了。”
  再追究下去,当年太子之事就要被掀出来。
  那么皇帝必然进入两难之地。
  皇帝还是没有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不过镇国公都这么说了,那自然没错。
  而且,他要做的就是把苏月摘出来,还有,既然苏月不要宁远侯了,那便将宁远侯府毁掉即可。
  点点头,皇帝道:“好,那邵卿你去做,抄了宁远侯府,家产全数罚没,那蒋氏,要判凌迟处死,苏景天,杖责两百大板,若是还没有死,那便和其妻子还有儿女一起发配西北,永不准回京。”
  声音顿了一下,皇帝又阴笑道:“还有,三房是不是还住在府里,那便一起抄了,那苏三跟着一起打,女眷一起,都发配了!”
  别以为他不知道,侯府的那些人都欺负他的月丫头!
  不过月丫头说大房和四房都对她不错,那便算了,可那三房绝对不能放过!
  “是。”邵建应了一声,见皇帝没有其他吩咐了,便告退出去。
  快马加鞭的,赶回了宁远侯府。
  随后,宁远侯府的鬼哭狼嚎声更大了。
  邵建是带了皇命回来的,到了之后,便径直进了关着苏景天等人的主院。
  苏景天心里还存着侥幸,见邵建进来,忙大声叫道:“大人,大人,这杀人之事是蒋氏一人所为,在下实不知道,我可以作证,作证是蒋氏派人去杀的。”
  蒋氏早已经瘫软在地,可听得苏景天这话,还是忍不住的红了眼眶,心中暗恨,便也出声叫道:“好叫大人知道,妾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指使人杀人?这都是老侯爷和苏景天所指使,妾身,不过是听他所命而已。”
  邵建眉头不觉一翘,将要出口的话又吞了回去,对手下道:“将这两人分别带开,让他们立供按手印。”
  这可真是,他都没审问呢,便互相咬了起来,倒是省了他的力气。
  “父亲,母亲!”苏瑾明瞅着不对,大声叫道。
  陈统领上前一步,掐住了他的下巴,将他的声音给掐了回去,转头就给他嘴里也塞上了一块破布。
  一边倒在地上的蔡霁呜咽出声,冲着邵建和陈统领不断的眨眼睛。
  邵建不觉想起了先头皇帝特意在妻子上加重了音。
  在大理寺做事,要想断好案子,那心理学是要学好的,还有一个就是明察秋毫。
  先头皇帝特意找他说要想法子将苏月撇清,他便明白了,那些个人说什么皇帝利用苏月,那完全就是放屁!
  再想想这蔡霁做的事,邵建不觉冷笑了一声,招手喊来了自己的一个随从,低声交代了几句。
  那随从应了,转身要走,一个衙役快步从外面冲了进来,对邵建叫道:“大人,今儿我们追踪一批亡命之徒,找到了这个。”
  邵建抬手让随从等一下,从那衙役手中接过了那两张纸。
  一眼扫过之后,便笑了。
  那是一份杀人协议,要杀的人是苏月,落款居然写的是蔡霁。
  苏瑾明看到那份协议脸色就白了,下意识的人便往后头缩,将头深深的埋下。
  心里暗恨,那些人怎么就会被抓住呢!那些人不是江湖人士,不是亡命之徒,不是非常厉害嘛!
  完蛋了,那些人,可看到过他的。
  他的动作本不算明显,但是邵建在看那协议的时候就扫视着他们,自然将苏瑾明的动作收入眼中,
  讥讽的一笑,邵建将那协议袖入手中,对那随从又多说了几句。
  当天夜里,侯府里的所有主子都被下了大牢,府里的下人则是被圈起来审问,整个侯府被禁卫军紧紧包围。
  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蔡相得知消息派人前往侯府,也被人挡了回来。
  正准备找人去将大理寺卿喊过来问话,前头来报,说是外头有位姓方的吏部主事求见。
  蔡相想了一会才想起这人是谁,这位方主事是韩相的学生,一向跟他不大亲近,现在这个时候来是为何。
  蔡相喊了那人进来,那人没有待多久,便告辞而走。
  只留了蔡相一人坐在书桌边沉默良久。
  那方主事只说了三句话,一是他是受韩相所托前来,二是,宁远侯府查出了一些东西,其中有两封十五年前三皇子写给老侯爷的信,信里明示了,当年五皇子落水是宁远侯府下的手。
第三句话便是,蔡公当为自己想。
  方主事自己可能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蔡相却是再明白不过。
  当年他不过是户部一个小小郎中,而韩相已经是内阁最年轻的一员,两人在那时候唯一的共同点便是,他们都和太子那改革一派不对盘。
  而当年他为了出头,给三皇子的幕僚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原以为,在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
  可韩相却来提醒他,让他不要出手,免得被皇帝强行追究当年之事……
  他自然不会出手,宁远侯府已经完全完蛋了,蔡霁可还不够他搭上自己的分量。
  只是……
  黑暗之中,蔡相冷冷的笑了起来。
  韩老狐狸,你只想着抓住了我的把柄,却没有想到,将把柄送到我手上了吧!

第231章 判决

    宁远侯府是晚上被抄的,许多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第二日朝会上,便有人给他们解惑了。
  大理寺少卿邵建殿上奏告皇上,民女苏月状告老宁远侯以及其子苏景天指使蒋氏派人南下福建,杀害其母元初一案,已经查问清楚。
  此事,的确是老宁远侯苏景天和蒋氏所为,证据确凿,而且,苏景天和蒋氏,还互相指证了对方。
  而且,不光是这三人指使人杀害了元初,苏景天现任的妻子和大儿子还买凶,想杀害苏月。
  再而且,他们搜查证据的时候,还搜查到了两封老侯爷和前三皇子的信,证明当年海战之时,老侯爷和苏景天意图谋害当时的五皇子现在的皇帝。
  这话一出,镇国公很是有些诧异。
  昨天不是说不提这事了吗?怎么又提?
  想了几圈才想明白,哦,邵建说的是意图谋害,而不是谋害成功了。
  就两字差别,里面的内容就区别大了去了。
  心下不觉冷哼了一声,就这些文官喜欢弄这些弯弯道道。
  镇国公只是有些诧异,其他人就完全是震惊了。
  当年太子之事,再后来的宫变,这朝堂上的重臣变化很快,新提起来的官员不少。
  对于十五年前的事,有些人是不清楚的。
  但就是不清楚,也不妨碍他们听到意图谋害而震惊。
  若是皇帝还是一个闲置亲王,这意图谋害就有商措之地,但是现在可是皇帝。
  于是,大家震惊过后又明白了。
  原来宁远侯府抄家,前面那个不过是嘘头,后面这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想通这点,便有人大义凛然的站出来,说宁远侯身为一品侯爷,当是以身作则,怎么能做出杀人这种事?必须重罚。
  满堂都是附议之人,只有秦御史站出来道,那苏月不就是苏景天之女嘛?苏景天再是罪大恶极,这亲女告父,可是大逆不道之罪。
  看着皇帝的脸色一下不好,邵建心里很是有些郁闷,心道昨天不是已经让人告诉你了,蔡相和韩相都不出声,你出来作甚?
  转念一想,又想起自己只想着告诉秦御史那书信之事,却是忘记说苏月身份了。
  只是秦御史啊,你一向公正,这案子摆在这里,你还跟个弱女子过不去?你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