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珏,三嫁成后-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真是……
  韩三夫人恨恨的瞪了君莹一眼,转头和自己女儿轻声细语的说话去了。
  特么的,老娘给自个和女儿买!
  韩三夫人的冷哼君莹听得清清楚楚,可她一点都不想搭理。
  不过是这么一些货色,这些女人就像看到宝一样,就这么些东西,看了这么久还一副爱不释手,挑不出真正要买之物。
  真真的穷酸相!
  想当年自己在东宫的时候,母妃都是一盒子一盒子的珍珠给她当弹珠玩的。
  东宫啊……
  一晃,就已经十年了……
  “夫人,雨停了。”一旁有丫头低声说着,被韩三夫人训斥了一句。
  君莹听到,不觉起身往窗户边走去。
  雨过天晴,湛蓝的天空上,挂了一道七彩之虹。
  极是绚丽。
  君莹不觉抬手遮了下眼睛,视线往下一扫,顿时便僵住不能移动了。
  在窗户下面,有几个骑马之人正停在门口,下马而来。
  当先一人长身玉立,漆黑的头发在头顶梳成了一个发髻,带了一个白玉发冠,一袭白衣随风微动带出了青渺飘洒之意。
  他微微昂头往天边看了一眼,那侧脸便显现在了君莹面前。
  真真是芝兰玉树,不及其风华一二。
  君莹不觉低声惊呼:“父王!”

第530章 是谁?

    “夫人您说什么?”跟在君莹身后的丫鬟低低的唤了一声,同时拉了一下她的衣袖。
  君莹一惊,这才发觉自己居然已经探出半个头去。
  忙将身子缩回窗内后,再又贴着窗户边缘看去。
  可就这么一会,那下面的人便已经进了银楼,只留了一人牵着几匹马往旁边的马廊走去。
  君莹定了定神,暗自想着这不可能,怎么可能?
  可是到底按捺不住,转身往门口走去。
  “怎么了?”韩三夫人抬头正看到君莹走到门口,不觉出声问道。
  “我内急。”君莹头都不回的,冷声道。
  “你……”韩大姑娘抬头叫了一声,被韩三夫人拉住了后道:“母亲,她这样丢的是我们韩家的脸!”
  哪有女眷在外头直接说内急的!
  而且这语气是什么意思?
  君莹站住了脚,回头往三人看了眼,微微抬起下颌冷哼了一声,道:“哦?”
  “行了,行了!”韩三夫人拉住了自己大女儿,面带不悦的挥手道:“你去吧,快点回来,我们也差不多要回府了。”
  要是君莹真的恢复郡主身份,按照韩相的意思是他们三房就全部住到郡主府去了。
  这丢脸……丢的也不是韩家的脸了。
  君莹看了韩三夫人一眼,不屑的挑了下眉头,转身,让丫鬟推开了房门。
  作为京城最高档的银楼之一,齐巧楼有三层高,除了第一层是面向大众,二层和三层都是一个个的隔间,而隔间也是有技巧的,三层比二层的好,里面的比外面的好。
  韩家属于品级高但是钱并不算多的人家,而且来的还是韩三夫人,又说好整体预算是五千贯。
  所以,看在韩相的面子上,齐巧楼的掌柜将她们带入的是二层靠里面在长廊尽头的隔间。
  而从一层上来,则要穿过长廊,从中间的楼梯再上三楼。
  丫鬟这么一推门,长廊尽收眼中,包括正由掌柜的引路,踏梯而上的那个男人。
  君莹一下便愣在了门口。
  门开着,风便从门口刮了进来,韩大姑娘本就不爽,这下更不爽了,怒然起身,走到了君莹面前道:“你作甚?”
  话音未落,一眼便瞧见了已经上了楼梯,正迎面走来的那人。
  当即那脸便通红,低声道:“真俊。”
  君莹被她先头那一声吼回了神,再听得这话不觉极为轻蔑的哼了一声。
  这个男人的确是玉树临风美不可言,但是比起美貌,他身上带着的气势才真真让人心惊,那种龙威虎步岂是一个俊字能形容的!
  “谢爷,您这边请,我们这刚到了些好玉,是从西域直接送过来的,质地极好,最是适合做玉佩。”掌柜的点头哈腰的引着那男人往三层上走,边走边道。
  “今儿不看玉,你将你们这凤冠的款式都拿出来给爷瞧瞧。”男人神色淡淡,回了那掌柜的一句话,视线好似不经意的从那敞开的隔间门上掠过。
  那微挑的眼角,淡而疏离却不失礼貌的模样,让君莹脑袋里轰的一声,有一个声音低低的响了起来。
  虽然,虽然此人容貌无双,远比父亲要漂亮,可是身上那气势,还有这一瞬间的小动作和神态,却是和刻在脑中的一模一样。
  看着那男人的绝世风姿,再听到那男人醇厚带了磁性一般的性感声音,韩大姑娘脑袋发懵的跨出一步,出声道:“掌柜的。”
  掌柜的正准备抬脚上楼梯,听得这声唤,只能停下来,转身对韩大姑娘施礼道:“韩姑娘。”
  掌柜的停下了,那男人却如同没有听见一般,径直往楼上走去。
  急得韩大姑娘又叫道:“我们也要看凤冠。”
  “凤冠?”掌柜的有点懵逼,你们先头可没有这么说过啊。
  不过客人的要求都是对的,掌柜的转身对跟在身后的伙计道:“去,赶紧的,给韩姑娘送凤冠上来。”
  说话之间,那男人已经上了楼转过弯角,连衣角都不见了。
  韩大姑娘垫着脚都看不到了,才又赶紧的装作害羞的样子道:“无妨,我们也不急,要不,掌柜的你还是先给那位公子送去吧?”
  掌柜的啊了一下,心下明白了。
  暗笑了一声,脸上却满是恭敬的道:“姑娘善心,不过倒是不用,谢爷要的凤冠,造价至少得在十万贯以上。”
  你们看着的这种几千贯的,都不用端到人家面前去。
  “这是哪家的?居然如此豪富?”君莹忍不住问道。
  “这一位谢爷是行商的。”掌柜的笑道,却不再说下去,只对两人道了个请的手势,便赶紧的追上楼去。
  “行商的啊……”韩大姑娘发出了一声悲叹。
  这韩家有韩相在,便是韩三爷秀才都没有考上,她也是添喜郎电子书的千金小姐,怎么都不可能将她许配给个商人。
  君莹侧头看了她一眼,从鼻腔里发出了一声讥讽的冷哼。
  没见人家连正眼都没有给你一个,你居然还瞧不起人家行商的?
  看的凤冠都是十万贯造价起看的,能是一般的商人?
  果然,原先父王说这韩家金玉在外不堪大用说的真对。
  “你们在作甚?”见媳妇和女儿都站在门口,韩三夫人亦起身到门口,探头看了下外面,不解的问道。
  “夫人,夫人!”君莹还没有回答,就听得一声唤,韩家的一个媳妇快步从楼梯上跑了过来。
  君莹眉头轻蹙,将身子让开一点。
  “夫人,相爷让夫人和少夫人马上回去。”那媳妇喘着气的道。
  与此同时,韩府的书房里。
  韩相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拿着一对玉球慢慢的转悠着。
  坐在他对面的韩大爷就没有这么清闲了,满脸严肃的道:“父亲,你可想好了。”
  “哦?”韩相斜瞟了他一眼,道:“那你可有更好的主意?现在,去抓蔡炳的人只怕已经到了蔡府,你告诉我,咱们怎么做才好?”
  “可是,咱们跟康王也没有什么交情,为何这个时候,康王要派人来告诉我们这个消息?”韩大爷声音顿了下,道:“还有,那谢珏真是先太子的儿子?”
  韩相默了一下,随后轻笑道:“为何?自然是蔡炳覆灭,这内阁首辅便是你爹我了,而单靠陈涵明一人支持,康王想登上那位置也是困难,康王这是跟咱们示好。至于那谢珏是不是,让盈盈郡主一看便知,去,找个机会,让盈盈郡主见那谢珏一面!”

第531章 配合

    站在齐巧楼三楼最大包厢的窗户边,谢珏从半掩的窗户往下看去。
  看着下面韩家的人匆匆上了马车而去,唇角微勾了一下。
  身后房门轻响,却没有动静,谢珏微微转身道:“怎了?”
  车凌脸上带了来不及收起的惊讶之色,见谢珏转身,便也不收了,揉了揉头道:“三爷今儿这装扮……”
  先太子贵为太子,自然是有太子常服,但先太子自从遇见谢妃之后,不说在谢妃那,便是在东宫后宅里,也喜欢穿浅色系的长衫,最喜欢的便是这种玉冠白衣的打扮,或者说,是因为谢妃喜欢,太子便常常这般穿着。
  也或是因为如此,东宫覆灭之后,谢珏是从来不带这种玉冠,也喜欢穿深色的衣服。
  “一眼瞧着,有我父王当年的意思吧。”谢珏淡淡的道了一声,转身在椅子上坐下。
  后面的侍卫自然的上前将窗户给关上了。
  “是,很像。”车凌呵呵笑了两声。
  刚才推门而入看到那个背影,他差点都跪倒唤出太子的称呼了。
  明明谢珏比先太子高了许多(高了十几公分),身形也挺拔修长刚硬,和先太子那儒雅清弱之感完全不一样。
  可是那站在窗户边,微微低头,脸上带了轻笑却透着疏远的感觉,真真是一模一样。
  谢珏笑了一声,脸上的线条便石一匣子,东珠一斗这么计算,这些东西直接往里面添就是。
  盘算下来,也就是那大璋和璧玉,还有凤冠必须马上做。
  这种东西都是非亲王不能用,旁人用了都是犯法的,所以也没有实品存货。
  “去,让掌柜的叫上最好的师傅过来,爷亲自画图样给他们做。”谢珏对旁边的侍卫道。
  这家银楼车凌买了之后,便换上了自己的人做掌柜,在这里做,也不用怕人泄露了出去。

第532章 先太子的儿子

    谢珏那边加紧准备制作各种聘礼嫁妆,京城里却是在暴雨之后掀起了另外一番暴雨。
  常柏成在亲自带队查抄了安郡王府后,又亲自带队查抄了蔡府,并且将蔡炳连同蔡家五族给抓了起来。
  这蔡炳本是出身寒门,亲戚并不多,但是自从他得势之后,便有许多姓蔡的攀附上来,不是联宗就是说自己是失去联系的嫡亲亲戚,这过年的时候,蔡家还刚修了一下族谱,蔡炳那五族里多了许多族人,有一些官阶不高的京官,也有一两个外放的官员,还有一个是商人。
  常柏成也不管那么多,搜到那族谱后,便让人按着族谱抓人。
  一时间,京城是一片鬼哭狼嚎。
  而更多的人是摸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是有人壮着胆子上前询问,也被禁卫军给黑着脸吼回去。
  一个晚上,很多人都是心惊胆战的,直到第二日,休沐完结,能上朝的都赶紧的,早早的摸黑出发,到宫殿门口交流信息。
  陈涵明身着朝服站在了宫门口靠前的地方,视线从那些聚集成一团一团的朝臣门身上扫过。
  心里冷冷的笑了一声。
  原以为皇帝是个性子软的,没想到这次倒是有些让他刮目相看了。
  在皇后宫中遇刺这般的大事,皇帝这次居然可以瞒得这般严密,一点风都没有透出去。
  若不是康王派人送信,他也猜不到皇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谁能想到,居然有人在皇后宫中刺杀皇帝呢?
  他当时听到的第一反应便是完蛋了,这只怕是有人故意陷害皇后和康王了,若是跟这刺杀沾上关系那可是杀头之罪。
  可等了一晚上,禁卫军也就是封了安郡王府和蔡府,他那一点事都没有。
  随后康王再度送出信来,说先太子的儿子还活着,如今是一个海商,还得了朝廷的三品散官封号,让他想法子将这事给透露出去。
  陈涵明便明白了,康王这是要祸水东引。
  可是,他当年跟先太子面都没见过几次,更加没见过先太子的儿子,这说那海商就是先太子的儿子,证据何在?
  还是女儿出了主意,说是他们不好说,没见过,但是荣国公夫人一定见过,不若让荣国公去说?
  当日,他便让夫人和女儿前往荣国公府,女儿算是不负重望,回来就说,说服了荣国公。
  可是,荣国公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离东宫覆灭已经过了十年,便是他当年见过一次先太子的儿子们,但那也已经是很多年前了,没有任何靠谱的证据,便是他站出来说,只怕也会被人给反驳了去。
  他正伤脑筋呢,便听到自家宠爱的那个姨娘和庶女来道,说是听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消息,从韩府出来的人说,韩家新娶的那个孔家姑娘,其实是先太子的女儿。
  虽是这消息超级不靠谱,不过陈涵明还是将此事想法子告诉了康王留在亲王府里的人,同时呢,也让派人去给韩相递了个口风,试探一下到底此事是否当真。
  而昨日,康王的人出府来,带来了两个消息,一个是皇帝已经下令对蔡炳抄家抓人,另外一个是,让他马上联系韩相,告诉韩相蔡炳被抓之事,还有就是,先太子只有一个女儿并不算什么,先太子还有一个儿子活着。
  至于其他的,韩相自己会选择怎么做。
  皇帝遇刺,蔡炳被抓,说明皇帝已经查出来此事跟安郡王和蔡炳有关,而且,康王也隐约的透露了六皇子也完蛋了。
  这种情况下,康王就成了最后的受益者。
  但是,朝堂之上的人也都不是傻的,蔡炳现在是被抓不是砍头,他的那些党羽少不得要出力救他,那么,这剩下的康王就成了目标。
  那些人肯定要针对康王来做各种攻击,好转移蔡炳的罪责,到时候以皇帝那性子,说不定就真的怀疑这些事都是康王使的坏了。
  更进一步的说,康王年纪还少,不可能做出这等事,那么便是他这个康王身后最大的支持者做的了!
  这可着实有些不妙!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提出先太子的孩子还活着,最近皇宫发生的这么多的诡异事件只怕都跟先太子的儿子有关,那么至少能转移开一半的注意力,让皇帝不至于去怀疑康王。
  至于说出这事,皇帝是因为忌讳先太子或者怀疑自己儿子之死还有遇刺之事跟那人有关,从而砍了那儿子的头,还是因为一点善心留那儿子一条性命,就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列了。
  反正不管怎么做,皇帝都不会待见那人,更不会让那人威胁到康王的地位。
  不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帝是抢了先太子的位置,便是先帝处死先太子那两条罪名,就算是莫须有,那也是先帝亲口说过了的。
  就算当年此事先帝并没有降罪到先太子的孩子们身上,那也是罪人之子。
  君莹还可以说以前的封号还在,皇帝大仁大义恢复其身份便是,可那先太子之子可是什么封号都没有的,就算不死,其身份也高不到哪去。
  韩相若是聪明的,就在上朝之后,不等蔡炳那些党羽出声,便将此事丢出。
  如今皇帝只是下令抓人而不是杀人,就说明有些事情还没有确定,这个时候韩相说出这等话,少不得要去怀疑那先太子的儿子。
  到时候他再出列,询问皇帝为何要抓安郡王和蔡炳,皇帝就能趁机说出手上已经掌握之事。
  这样,事情就能主动掌握在他们手中!
  这一次,只要能拉蔡炳下台,他陈涵明便能入阁为相,韩相那首辅之位让给他便是,反正韩相那老头子也做不出什么事。
  到时候,他再利用皇帝的软弱收拢施恩给那些蔡炳党羽,少不得那些势力就成为他手下。
  如此,不用一两年,朝廷就在他陈涵明的把控之中了!
  “韩相来了。”外面有官员一声喊,一盏灯笼之下,韩府的小轿正走了过来。
  而在此同时,皇宫大殿的宫门也打开了,执事太监引了在外等候的官员进殿。
  官员们站好之后,皇帝在丁公公的扶持下,从后殿走出,坐上了龙椅。
  还未等皇帝说话,韩相已经出列大声道:“启禀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第533章 谁是祸首?

    这几日事情连续发生,皇帝的情绪一直处于各种激荡之中,昨日更是到了。
  好不容易到了晚间喝着苏月特意送过来有利安神的花茶才算平息下来,刘琦又进宫了,带来了一个消息。
  这消息虽刘琦说是小道消息不可信,但还是让他有些辗转反侧,一夜都不好睡。
  这早上还是被丁公公给硬叫醒的,人还有些迷糊之中,就被韩相这一嗓子给喊得一激灵,瞪着眼睛木然的看着他。
  韩相等了片刻见皇帝没有反应,便直接道:“启禀皇上,臣有个好消息要奏告皇上,先帝驾崩之前,一直忧心先太子的孩子,还曾下令,命寻找先太子血脉,老臣一直铭记在心,找了这么些年,总算不负先帝所托!”
  朝堂之上一片懵逼。
  陈涵明也懵了。
  好吧,别人是因为韩相开口居然不是责问皇帝到底出了什么大事,内阁首辅说抓就抓,居然提起先太子血脉,这不合规矩啊。
  陈涵明是因为,韩相居然说,是按照先帝所托去找的人!
  转念一想,陈涵明便明白了。
  这先太子是被先帝毒死的,东宫覆灭死了那么多人,这么些年,东宫遗脉就成了最是忌讳之事。
  在此情况下,韩相你找先太子的儿子女儿作甚?
  而先帝寻找先太子的孩子之事,还真是有过,不光有下令找过,先帝还下令说要查问当年东宫大火之事,说先太子之事并未有定论,到底是谁杀了他的孙子孙女?
  亦是由于此事,三皇子和四皇子才不顾一切的宫变。
  只是因为最后登基的成了皇帝,才没有人再提这茬。
  没想到韩相居然以此为借口将那海商之事给提了出来。
  这样,不管皇帝怎么对待那海商,从韩相的角度,他都是尽为臣子的义务,也压根牵扯不到什么阴谋和康王身上,有什么联想那都是你们自己的事。
  果然是只老狐狸!
  皇帝亦是呆了一呆,脑中不觉想起了昨儿晚间刘琦说的话。
  只皇帝想事那脸上的神情一般都是呆滞状,看在韩相眼中便成了不悦,心里笑了一声,脸上一片沉重的道:“皇上,先太子的第三子还活着,只是流落民间,一直经商为生,先太子的嫡长女,则是由人送出了京城,一直在冀州隐姓埋名。”
  果然……果然跟刘琦说的一样……
  皇帝心里咯噔一下,面色依然僵直(他不知道该摆什么表情),道:“哦?两人现在在哪?”
  抬头瞄了一眼皇帝,韩相面色沉重的道:“启禀皇上,那先太子第三子,以他母亲的姓为姓,名珏,皇上您还封了他一个三品散官。”
  “谢珏?”皇帝点点头道:“朕知道他,不光引进了番外巨商,还在水灾之时捐款捐物,在福建救助了许多人,今年粮食紧缺之时,还调动了自己所有的田庄,将粮食运往京城平定粮价,实为我宋国的大功臣啊!”
  韩相和陈涵明都呆住了。
  这方向不对啊……
  皇上,那可是先太子的儿子!
  您这么夸奖是个什么意思?
  不等两人反应过来,皇帝又好似吃了一惊般的道:“韩卿,你先头说,谢珏是谁?”
  韩相轻松了口气,敢情这是没听到啊!
  赶紧的道:“谢珏乃先罪太子第三子,当年先帝命令查封东宫,他私下逃出,去往南方,再逃出了番外!”
  这一番跟先头完全不同的说辞,便是徐大学士都瞪向了韩相。
  你什么意思?
  皇帝面显不悦之色,只还未等皇帝开口,便有人上前道:“启禀皇上,此人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只怕意图不轨,臣怀疑两位皇子之事只怕另有隐情,请皇上明察!”
  皇帝看了一眼那人,认得是经常跟着蔡炳一起说话的户部左侍郎,不觉冷哼了一声。
  “皇上,臣也觉得此事很是诡异!”另外一个蔡炳党羽亦上前道:“还有一事,昨日禁卫军统领常柏成忽然率军抓了蔡相满府,皇上,我朝律法……”
  “你想问朕,为什么抓蔡炳?”皇帝打断了那人的话,也不等那人说话,对身后道:“常卿,你出来,告诉这些人,朕为什么抓蔡炳,还有先太子之事,正好,也一起说了!”
  随着皇帝的声音,常柏成一身戎装带着几个禁卫军从后殿出来。
  这一下,满堂的官员一下静默下去。
  宋朝规矩,禁卫军大统领无事不得上殿,但是一旦上殿,肯定是大事!
  常柏成先是对皇帝躬身一礼,然后转身站在了皇帝台阶下面,面对着所有朝臣道:“八月十三日,七皇子和十一皇子于瑶华殿后殿,被奸人陷害,十一皇子当场身亡,七皇子重伤至残,八月十四日,有奸人引皇上去皇后宫中,当场刺杀皇上,此事,经本官和刑宫已经查明,实为蔡炳背后策划指使!”
  “这,这不可能!”满堂一片寂静之后,户部尚书大叫道。
  常柏成冷冷的看向他道:“郑尚书是说在下说的皇上被刺杀之事不可能?还是蔡炳指使之事不可能?”
  皇帝被刺杀这等大事哪有胡说的道理!
  户部尚书急道:“自然是蔡相不可能!”
  常柏成退后一步,从身后禁卫军手上拿起一件龙袍,道:“各位看好,这便是本官亲自从安郡王寝室中搜出来的,安郡王亲口说了,这个龙袍,是蔡炳通过他的一个小妾交给他的,而,引皇上前往皇后宫中的丽妃和刺客亦已经交代,他们是受蔡炳所指使,先是暗害了两位皇子,再刺杀皇帝,事成之后,扶安郡王登基为帝。”
  “丽妃?”户部尚书叫道:“这不可能,丽妃自己有六皇子,如何会扶安郡王?”
  “这话问的真好!”常柏成冷冷笑道:“本官亦是百思不得其解。”
  说着,常柏成往后面让了一步。
  从他身后走出一人出来。
  深黑色的太监服,二品的太监官帽,还有那阴森到一看就让人凉飕飕的比僵尸更冷的面容。
  有些知道的暗自道了一声:刑宫掌刑!
  刑宫之名,便是前面朝堂上之人都是知道的,如果说刑部管的是天下百姓的刑事案件,那么刑宫就是专门管皇家有关的刑事案件了。
  只是一般刑宫是处理皇宫内院之事,一旦被召入前朝,那就意味着皇子谋逆宫变和皇帝遇刺等惊天大事。
  而且,还是刑宫已经查探出来结果的。
  卫福先是对皇帝施礼,然后低垂着眼帘道:“启禀皇上,老奴已经查明,刺杀皇上那刺客乃是十四年前刺杀先帝的那批刺客之首,当年被丽妃所救,躲过了宫中查杀,后来受四皇子的庇护,以太监身份留在了宫中,而当年那批号称是先太子雇佣的刺客,实为四皇子通过蔡炳之手雇佣,皇上将大皇子贬为安郡王后,蔡炳和安郡王妃心中不满,找了此人,以其真正身份相逼,再以丽妃当年救了刺客之事威胁,让两人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如今丽妃和刺客已经亲口交代签字画押,其手下亦已供出所有细节和内情并签字画押,相关的物证都已经收集齐全。”
  卫福的声音很平淡,一点起伏都没有,但是一字字的极为清晰,清清楚楚的传入了朝堂之上的所有人耳朵里。
  不说蔡炳的那些党羽,便是陈涵明和韩相心里,都咯噔一下,脊背上冒出了一层冷汗。
  陈涵明心中是万般感叹,康王将说先太子之事交给韩相真真是太英明了,要是自己出去捅这一下,那本是对康王没有任何怀疑的皇帝都要怀疑康王了。
  刑宫是皇帝的心腹,成立百年,就不会出错,这刑宫掌刑敢当堂这么说,必然是证据确凿,真相确定无二。
  (当年先太子之事,可是没有经过刑宫,所以大家都知道冤枉)
  而真相如此,谁都明白此事跟康王无关了!
  而跟康王都无关,就更加跟先太子无关了!
  “怎么,怎么可能!蔡相怎么可能这么做!”一个四品官员不敢置信的叫道。
  “那,你是认为朕说谎?”皇帝冷冷的看着他道:“你是认为,朕的两个儿子都是自己找死,朕被丽妃骗去皇后宫中是假,那太监行刺朕也是假?你是说,朕,在说谎?”
  “臣不敢!”那人噗通一声跪下了。
  “你有何不敢?”皇帝看了他一眼,再慢慢的环视了一圈堂下众臣,只觉得胸口的怒气熊熊而起,厉声道:“朕的儿子死了,朕也差点死了!如今证据确凿,人证口供俱在,尔等都可以认为是朕说谎,那么,蔡炳何事不敢做?何事不敢为!”
  “臣等惶恐!”噗通噗通的,满朝文武都跪了下去。
  皇帝看着那黑白相间的头颅,冷冷笑道:“惶恐嘛?你们有何惶恐?韩明,朕只问你,这是何意!”
  说着,皇帝将抓在手中的一本折子丢在了韩相面前。
  韩相捡起那折子一看,开始还有不解,这不是他和蔡炳附和后,就等着皇帝批注的那本嘛?再一看,皇帝批注了,可又用线将那红色的批注给划掉了,再在那一成有多的旁边划了一道粗粗的红线。
  那心,便是咯噔一下。
  皇帝,这是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了吗?
  怎么可能?皇帝怎么可能会发现?
  他这还没有想好怎么回答呢,就听得远远的,有沉闷的鼓声敲了起来。
  那是,立在玄武门外的惊冤鼓。
  非惊天大冤案不得碰触!
  那鼓声阵阵,响得人心里都慌了起来。
  有人又叫道:“皇上,这肯定是刁民,臣……”
  “玄武门外的伸冤鼓,敲响之前,得滚钉板,何大人都不问什么事,便认定是刁民?”徐大学士忍不住的道。
  “常柏成,你去,把人给我带上来!”皇帝把扶手一拍,厉声喝道。

第534章 冤屈

    常柏成应声带人出去之后,大殿之上一片寂静,各种的小团体都用眼神做着交流,谁也不敢说话。
  只是,没有人去想是什么人什么事敲响了惊冤鼓。
  大伙都还沉浸在先头那消息震惊之中。
  刺杀皇帝本就是可以不问清白,但凡沾点边皇帝杀了也就杀了的,何况,现在还是刑宫和禁卫军同时调查,得了个证据确凿的。
  想想也就如今这皇帝,能忍着这么多天,先关闭宫门调查了再说。
  要是先帝,肯定是先将所有怀疑的人都给抓了,杀一批再说。
  可亦是如此,有些人心里便还是有着一些念想。
  毕竟大家本是团结在蔡相周围的,现在蔡炳只是被抓还没有被定罪,他们要是一点作为都没有,要是蔡炳气不过将一些其他事情都供出来,他们可也就麻烦了。
  皇帝坐的位置比较高,他眼神也不错,一眼看下去,那些人的神色大半都收入眼里。
  一时间真真是滋味难言。
  这些人,听到他被刺杀是一点关心的表现都没有,关心的,只有蔡炳之罪到底定了没有,还有就是会否牵连到他们身上。
  而韩相,居然还想将事情推到先太子头上去!
  谢珏……
  居然说是谢珏!
  这些人,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想欺负我的月儿!
  刘琦说,这个时候,突然冒出韩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