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珏,三嫁成后-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爷?”苏月有些不解的看向谢珏。
  谢珏眼帘微垂,轻笑了一声道:“这位九皇子,倒是真有些意思,这粮食分批到,既可以显得他急迫的为民之心,现在战事一起,这后面到的粮食,只怕蔡炳就要伤透脑筋了。”

第455章 角力

    三日后,车凌派的第二个信使到了,随后连着五日,每一日都新的信使到,带了最新的消息过来。
  边关军报是一日三报,一日比一日的军报要详细,北戎人三路大军,每一路都有超过十万人,同时袭击了西北的嘉城,中间的边城,东边的武城,因为缺少军粮,边军将士本就减员厉害,也虚弱的厉害,战事很不乐观。
  第八日送来的军报上说,北戎人不光是兵分三路,还有一支骑兵夜袭了风城,而风城因为缺少粮食过冬,士兵减员大半,那一场战斗,极其惨烈,不过风城的将士还是拼死坚持到了赵皓率领援军到达。
  以往边关发生战斗也是会有军报往京城里送,不过这将在外,打仗是军队的事,皇帝和朝廷也只想看结果,而边关将领除非是实在危机了,谁愿意拿不确定的事告诉皇帝?所以那些军报大多都是在北戎人进攻来一封,打到中间来一封,打完了报告结果。
  如今这一封比一封紧急,将敌军将领长什么样,一场攻城战死了多少人,死状如何都描述清楚的战报,实实是看得人心跳加速,想要回避不想都不可能。
  京城里不光是朝廷被震动,百姓也被震动了。
  这其中,对蔡炳和内阁不满之声也越来越大。
  而在这个中间,九皇子送来的粮食到了后面两批,一共是六十万担,同时蜀州总督和九皇子送来了加急奏折,奏请皇上将那些粮食至少分一半给边关送去。
  九皇子写给皇帝的书信还不知道怎么流传了出来,上面是声情并茂,直言,边关有失则国将不保,到时候,京城就不是饿死多少人,而是会被屠杀殆尽,太祖所留遗训,一是粮价绝对不能放任黑心商人涨价,一定要保证京城百姓都能裹腹,一个是边军绝对不能有失,如今,却是两样都做不到!
  信使将这话复述给谢珏听的时候,谢珏已经带了苏月回到泉州,准备坐船去往杭州。
  听得信使说完,不觉轻笑了出来道:“哦,这位小皇子,怎么不干脆将后面的话一并写出来?”
  这后面的意思,不就是明摆着冲着现在的内阁去的嘛?
  最后却不挑明,是想给谁留余地?
  苏月皱着眉头道:“这真是九皇子所写?看着,倒像是那位总督做的事。”
  她知道的九皇子可没有这么锋芒毕露,那个人,心思压得极深,也极能忍,这种一看就是拉仇恨的事,他可从来不做。
  反倒是那位总督,记得上辈子那位总督看着太子位置稳,可是一直没有在正面上跟康王有过什么交道,更别说什么一起联名上书。
  这次,只怕是因为如今的蔡炳并没有像上辈子那般一手遮天,而大皇子也没有直接被立为太子,那么九皇子便有一争之力,所以才弄出这么一番事,这是想借着九皇子之手来打击现在的内阁,然后借着送粮之事交好镇国公,同时借此上位嘛?
  也对,那位总督在蜀州也待了十多年,按道理,的确够资格调入京城做阁老相爷了。
  谢珏侧头看了她一眼,微笑道:“不错,蔡炳只怕也是如此做想。”
  连苏月都这么想,京城里的那些老滑头如何想不到?
  那九皇子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还是一直被丢在外面放养的,如何能有这种心机和能力?
  只不过是一个被利用了的小可怜而已。
  可恶的,是那个胆敢窥视内阁位置的陈总督!
  因为那些粮食,那位的声望和九皇子一起在民众之间急剧提高,他还上奏要分粮食给边军,这不就是讨好镇国公嘛?
  最重要的是,他还是荣国公的亲家!
  蔡炳,现在只怕是绞尽脑汁的想着对付那位陈总督,至于九皇子……
  九皇子要的就是这么一个效果。
  要是真的如他所想,只怕五月,那位九皇子就会被皇帝接回京。
  做了这么一番大事,皇帝可再不会忘记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儿子了。
  而五月,边关战事只怕是打得最热烈的时候。
  赵皓曾经说过,北戎人都是骑兵,来去无踪,宋军只能拒守关城,若是想追击是根本不可能,只要出了关城,外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他们的马不够,只要让北戎人跑开一些距离,就压根连方向都找不到。
  而拒守关城,就等于放弃了外面的那些村镇,而且,只能是被动的等着北戎人来。
  若是不能利用陷阱一下消灭北戎人的生力军,那么,这将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拉锯战。
  打上两三年,等着北戎人也消耗不起才会结束都有可能。
  当然,赵皓说完这话以后,又再次重申了军粮的重要性。
  那混蛋,看这军报的速度,就知道是故意的,这一轮军报过后,只怕赵皓就不会有军报过来,便是过来,也不会是什么好事。
  不过这些事,就不用苏月费心了,先头做茶的时候,她一心都沉浸在茶之中,那时候的她,多么开心喜悦,可后来听到九皇子再又听到战事,从那一日开始,她脸上的笑容都不大见了,虽然对着他的时候好似还是不在意的样子,但是自己独自待着的时候,眉头却是一直紧皱着。
  微一沉吟,谢珏挥手让旁人都出去,端起了桌上的茶碗递给苏月道:“明儿我们便去杭州了,你还有什么要带的没有?”
  苏月心里还在思考着谢珏说的那句蔡炳也这么想,压根没有注意到旁人都走了,只皱着眉头道:“你说蔡炳也这么想?那便是,蔡炳他们不会对九皇子下手?”
  谢珏的眉头挑了一下,伸出手在她眼皮下晃晃,带了委屈的道:“月儿,你管他那么多作甚?”
  苏月一怔,抬头看到他那水汪汪的眼睛不觉有些哑然,随后便察觉,自己的确是对九皇子太上心了。
  这些天,她几乎一空下来就会想到九皇子。
  除了细想他这么做的原因之外,偶尔,也会冒出上辈子的那些事。
  九皇子君九翊……
  和云轻鸿和赵皓不同,上辈子,他们做了五年多的夫妻,真正的,只要他留在王府就会共宿一床的夫妻。
  那五年,他们夫妻和愜,情深意浓,相知……
  不,那只是她自以为的相知相许……
  自以为而已……
  是了,那都是上辈子的事,她不应该再去想,不管是那些虚情假意还是那痛彻心扉的背叛。
  那都已经过去了。
  伸出手,接过了谢珏手中的茶碗,苏月笑道:“我才不是管他呢,我是怕他对三爷你使坏。”
  “对我使坏?”谢珏哈哈一笑,只笑声未落,门口就被唐冰敲响。
  “何事?”谢珏轻喝一声。
  “三爷,林知府派人前来,说有秘事,只能跟三爷说。”

第456章 密信

    谢珏眉头一皱,想了想,起身道:“让他在外书房等着,我就过去。”
  外头唐冰应了一声。
  谢珏转身,轻揉了下苏月的头道:“月儿先歇息着,我一会就回。”
  苏月点点头。
  谢珏便笑了下,转身而去。
  龚管事早就在泉州买了个大院,不过谢珏和苏月都还是喜欢这个最初的小院子,这次也是住在这里。
  外书房虽然带个外,其实也就在前院,跨过一道月门就到了。
  谢珏到的时候,那林家过来的人已经被引进了厢房,见他进来,忙起身施礼道:“三爷。”
  谢珏笑而颔首,径直在椅子上坐下,道:“你家大人有何事?”
  来人本是林府的二管家,那在泉州府也是有脸的人物,见谢珏如此心中不觉掠过不悦,不过转而便自己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
  他居然忘记了,如今的这位可不是单单的海商了,这位可是有着三品官职的,虽然是散职,但便是见了林知府,都得是林知府见礼。
  他一个下人……
  想清楚后,来人的脸上便堆满了恭敬之色,道:“我们大人有封信,让小的亲手交给三爷。”
  谢珏微微颔首,旁边侍卫便上前一步伸出手来。
  来人老实的从怀中掏出一封用火漆封的信来,放在了侍卫的手上,侍卫再双手捧着,递到谢珏的面前,让谢珏能看清楚信上的火漆。
  谢珏点点头。
  侍卫便收回手,拿起了桌上放置的小银刀,微微退后半步,然后用那银刀挑开了火漆。
  将信纸抽出一点,银刀在信纸上不经意般的划过,等了一会后,侍卫才恭敬的将信递到了谢珏面前。
  接过信封,谢珏将信纸抽出,一边打开一边道:“你家大人最近可好?”
  “托三爷的福,好着呢。”来人低下了头,微顿了一下,神色更是恭敬的道:“前日,夫人也已经从京城回来。”
  “如此。”谢珏带笑道了声,同时飞快的瞟过信上的内容,唇角不觉勾起了一丝冷意,道:“给你家大人回个信,说我已知道了,今年,我不会从泉州出海。”
  “是。”来人赶紧应道,只虽然点头,身体却不动。
  谢珏瞅了他一眼,对侍卫道:“正巧这位来了,今年给知府大人新备的那份可以一起带回去。”
  说着,用两根手指夹着那空信封递给了侍卫。
  侍卫一边应着,一边从袖口拿出两张交子塞进那信封,将信封封好后,递给了来人,同时道:“麻烦管事,跟我去提下东西。”
  来人这才笑容满面的连声道好。
  等到了外面,侍卫又从另外一个袖口掏了张交子出来,身子微侧的,将那交子塞在了来人手里。
  来人这才明白,那信封里的只怕是给林知府的,偷眼瞧了下自己手心里居然是百贯大钞,心里大喜,忙不迭的跟着那侍卫往外走。
  待屋子里静了下来,谢珏再度拿起了信封,缓缓的对唐冰道:“先,月儿还说,怕九皇子对我不利。”
  唐冰微挑了下眉。
  谢珏将信纸展开,让他也能看见。
  唐冰探头看了看,不觉也皱起了眉。
  信纸上写着,林知府的老丈人让林夫人带了信回来,说是有极贵之人要他查一个叫谢珏的人,说此人应该是海商,去年从海外归来赚了一些钱,今年只怕又会带着船队出海,让林知府务必阻止此人出海,不管何种方式,都不能让此人再次出海。
  “为什么?”想了一会,唐冰问道。
  以谢珏现在的财力和手下,他压根不用自己出海,照样可以赚取巨额利润,而且今年本也没有想过自己带船出海(他要成亲),便是答应林知府不出海也没有什么损失。
  可是,这位贵人为什么一定要阻止谢珏出海呢?
  是为了将谢珏留在宋国?还是……
  “林夫人从送女儿进京之后,便一直留在了京城。”谢珏手指在信纸上轻敲了一下,带了冷冷的讥讽道:“她只怕根本不知道我这几年做了什么?”
  唐冰看着他,不懂。
  怎么说到林夫人头上去了?
  “所以呢,这位的本意,只怕是不想我出海赚钱。”谢珏淡淡的道。
  不让他出海……
  如果是说想他留在宋国好对他不利,这个有点说不过去,如今他到处游走,林知府都不知道他的行踪,他一个九皇子又哪能找得到?
  而且,还特意提到他去年赚了一笔钱回来。
  去年他从巴格达回来,的确是带回了巨大的财富,不过那些黄金珠宝和最值钱的香料,都是提前下船,便是港口之人都不知道有多少。
  他在宋国的产业已经非常庞大,但是都是分散在郑启江流他们手上,外人压根就不知道他到底多有钱,能看到的,不过就是他跑海运回来之时,在市舶司里登记的数额。
  算起来,就算是市舶司,也只能看到他大约几百万贯的利润,而林知府那,只怕得到的信息也不过是三四百万贯而已。
  再说,这林夫人送女入京就一直没有回来,林知府和方家的关系也不好,不可能会将一直收受他贿赂和被他以和三皇子通信威逼之事告知,自然也更加不会告诉他们,他谢珏赚了多少钱。
  那么,不是林夫人说的,这位一直偏居在蜀州之地的九皇子是从哪知道他去年赚了一笔钱,而又为什么要阻止他再度出海?
  九皇子是笃定他出海一定会赚钱回来所以不喜欢?还是说想夺了他的船队?
  可若是想夺他的船队,给林知府的授意就不应该这么说。
  或者是,九皇子知道以他现在被遗弃皇子的身份还没有能力和力量让林知府出手帮他夺船,所以,先阻止他出海,断了他的财路。
  以防他赚了更多的钱,更加强大!
  对了!谢珏的手一下紧握住了,脸上神色沉敛,道:“他,是不想我再继续强大!”
  “不想三爷继续强大?”唐冰轻声道了一声,脸色一变道:“难不成,他知道爷的……”
  说到这,又连连摇头道:“不应该啊,他怎么可能会知道?”
  谢珏冷冷的笑了起来,道:“不管他是什么心思,这一位,倒还真不是简单角色,如今看来,他对我的了解,可远比我对他的了解要多,通知古先生,派最好的人手,最干净的人手,等着被送进九皇子府。”
  在泉州小院里动起来之时,遥远的亳州官道上,一队低调的车队正缓缓往京城走。
  一个人快马靠近了车队中那辆最大的马车,俯身在窗口道:“主子,方大人说,信已经送过去了,是让林夫人带的口信。”
  里面有人嗯了一声,随后窗户打开了一线,一只若玉一般的手指搭在了上面,轻敲了一下。
  外面的人赶紧策马而走,让开了窗口的位置。
  里面之人微微侧头往外看去,发出了轻微的一声淡笑。
  谢珏,他的暴富就是从今年出海前往巴格达开始,要是今年他连海都不能出,那么,还能成为那个富可敌国的东海王嘛?

第457章 旧园

    五月中旬,杭州正是最美的季节。
  杨柳还带着青嫩之色,荷花已经绽放头角,满园的蔷薇大丽花开得绚丽无比。
  谢珏这次从泉州上来,并没有沿着海岸线走,而是从琉球外线绕过来的。
  这里的琉球,其实就是苏月上上辈子的台湾岛。
  这个时候,可没有她上上辈子那般繁荣,还等于是一个巨大的荒岛,只有靠近大陆那边,有从大陆过来的渔民定居生活。
  谢珏在琼州做了港口后,便让人上了这个岛,在岛靠近太平洋的侧面,购买了大片原始荒地,修建起了港口。
  如今市舶司的税法没有改变,杭州那边增加的抽买也被压了回去,这海运虽然风险大(那一次巴格达那么多船没有回来),但是利润也极大,所以这跑海的热情是一点没有减少,杭州,泉州,福建,宁波等港口,季风一起,几乎隔上几天便有船队出发。
  现在还没有到季风起来的时候,所以航道上的船不多,便是有渔船,也不会离开海岸线太远,所以运粮的船队只要离开海岸线一些,便没有人会发觉。
  但是季风一起,航道上的船就多了,那么就不好再跑近岸航道,而从这琉球岛外绕过去的航道,就成了最安全的。
  而有港口在,船队也可以有补给,无非是到燕州的时间长那么几天而已。
  谢珏的船并没有在那个港口停靠,只谢珏自己坐小船上去看了一个时辰,便离开了。
  到杭州的时间也不过是多了三天而已,正好是端午节过后,天气最好之时。
  郑启早就接到了信,带着人将西湖边上的院子给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的东西都换上新的。
  这院子在苏月走后,他们夫妻两便没有再住,而是在离了一里多地的地方自己买了个三进院子住下。
  前年郑发也和秋桂成了亲,又在旁边新盖了一个三进院子,两兄弟算是比邻而居。
  谢珏从来不会亏待手下,郑启郑发做的好,给的分红也不少,这么些年,兄弟两人着实是攒下了一份家产,自己府邸里也买了一些下人奴婢。
  这次绿竹和秋桂打扫完院子后,想着怕苏月带的人手不够,便也各自留了几个得力之人,绿竹还特意将牛大给送了回来。
  牛大的儿子已经长大,学了一手好厨艺,他们家本来就是活契,去年苏月和谢珏在的时候,便解了牛大儿子的契,让牛大儿子前去自家的酒楼做厨师。
  而去年年底,这牛大儿子和兰春订下了亲事。
  蓝天白云两人已经成了郑启手下的得力管事,平素都是在外头跑,只是这次苏月和谢珏来说要住上一段时间,郑启怕别人不伺候不好,便又调了他们二人回来,打理整个府邸。
  这么一番忙乱,等苏月下了船,进了那院子,居然有一种恍然之感。
  好似又回到了几年前。
  那时候,她和谢珏在李想的帮助赚了第一桶金,买下了好几个院子。
  那时候,李想还在……
  瞅着苏月眼中一闪而过的悲伤,谢珏轻揽住了她的腰,低声道:“李爷那个园子已经买了回来,要是你想去,咱们随时可以去看看。”
  李想遗愿并不想葬回杭州,所以他们是接了李想表妹的遗骸一起葬在了琼州。
  他每次路过的时候都会去拜祭一下,但是苏月,却是从来没有机会去拜祭的。
  “买了回来?”苏月不觉有些诧异。
  去年他们在的时候,赵皓正在对姚家下狠手,那园子也是被赵皓的人给看管着,当时她还跟谢珏说,能否和赵皓说下,把园子买回来,那时候谢珏却说,那园子牵扯的关系太大,还是不要动手。
  现在……
  “是三月的时候买的。”郑启在旁边笑道:“二月江南就开始春耕,可朝廷的种子款却一直没有下来,高大人没有法子,只能出卖那些充公产业来筹款,属下便趁机买了那园子回来。”
  水灾过后,一片狼藉,人多的地方容易起瘟疫,但是有些地方也被水冲下了许多肥沃的泥土。
  去年秋天,两浙路在高大人的带领下,一些熟悉农务的小吏便开始指点人们赶种秋冬季作物,好歹,也有了一些收成能过年。
  只是那也就是一些糊口之粮,今年春耕的种子却是没有。
  可是高大人的奏折上去却没有任何回复下来,直接上奏到了皇帝那,最后也只得了个全权处理的回复。
  钱没有……
  高大人也是无法,后得高人指点,既然是全权,那么去年查封的那些贪官产业自然也能处理了。
  当即拍板,将那些产业全部拿出来拍卖,这才筹集到了一笔款项。
  作为被高大人感激的高人郑启,自然是第一个响应,卖了那最大的物业,西湖边的园子。
  “干的好!”苏月对郑启笑道,随后又对谢珏道:“你自去忙,我和绿竹进去就是。”
  谢珏瞟了郑启一眼,再看了看已过中天的日头,松开了苏月的腰道:“也好,今儿的日头有些晒,你先午睡一会,等休息好了,爷再带你去玩。”
  苏月笑着应了两声,跟着绿竹往前走。
  听得那几个女子一路笑着进去,谢珏的唇角也不觉轻翘了一下,转头看向郑启之时又跨了下来,重重的哼了一声。
  最好你是有要紧事!
  郑启嘿嘿一笑,伸手引了谢珏往前书房走。
  这几年,郑启虽然是没有住这里,但是对院子的完善却是一直做的,和去年相比,那前书房又多了一些变化。
  看着书房门口摆放的有假山流水陶人渔夫的松竹盆景,谢珏的脚步不觉微顿,转头朝郑启看了一眼。
  当年在东宫的生活,他一直刻意的深埋不去想,现在,却是被一下挑了出来。
  这盆景,可不跟他当年自己在东宫的小书房门前的一样?
  郑启只当没看见他那一眼,笑道:“这个,是姑娘吩咐的,她去年来的时候,说这个书房太过于严肃,要有点生气才好,又跟属下说,要找点三爷喜欢的摆设,以前喜欢的。”
  谢珏的眼眶不觉微酸。
  以前喜欢的……
  在东宫没有出事之前,他的日子过得那是一个肆意,喜欢的东西也多是精致有趣之物。
  而这么些年,虽然他的生活质量不会差(有钱),但是却没有了当年那种纯粹的童稚之心。
  郑启低了头,上前一步伸手将干净如镜的椅子上再轻拂了一下,道:“三爷,属下想跟您说的,是占城稻的事。”

第458章 占城稻

    占城稻。
  谢珏神色收敛,在椅子上坐下,沉声道:“说。”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家立足之本,和边防一样,都是重中之重。
  前朝末年,战火纷飞了几十年,大地苍茫,人口凋零,宋朝立国之时,全国的人口不过两千多万。
  当时立下的国策便是修生养息,关于拓荒和人口方面,都有极为优惠的法令。
  这么些年下来,耕地增加了五分之一,人口却是翻了六倍有多。
  虽然粮食增产也很多,但是一亿多人口,一旦像去年那般发生灾祸……
  就算不发生灾祸,每年边军的粮草也不能给足。
  当年先太子一心是想再拓荒,开垦田地面积来增加产量,他原也认为应该如此,但是跑了这么多年海,特别是自己跟那些老农们沟通后,他的想法改变了。
  宋国大地一直是农耕之地,当地的居民有非常强烈的故土之念,除非是生死存亡没法子,一般都不会离乡背土,让他们去异乡开垦荒田难度很大。
  他们宁愿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细耕细作,提高产量来弥补田地的不足。
  而在江南这里,这一点特别明显。
  比起北方,江南的粮食亩产要高上一倍,就是因为这里的农民将耕田做成了一种艺术。
  他在看到之后,便有了另外一个想法。
  如果不能开垦更多的良田,那么便提高亩产吧。
  而提高亩产,不光是在水利,施肥,细耕这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种子的品种。
  就比如占城稻,成熟期要比宋国的稻米短得多,虽然从气满!那些老农说,再有几日,便能全部成熟,他们估计产量不会比江南的稻谷低,而且,现在成熟,便可马上种下种子,下一约是九月成熟,然后,就可以种萝卜芋头山药那些根茎作物,主子,如此一来,咱们一亩田可以得别处四倍的产量。”
  谢珏接过那稻穗放在手中搓捏了一下,看着从穗里滚落出来的带了一些淡黄色的长条形果实,面上的喜色亦是有些忍不住。
  原来,结症在这里!
  这些占城稻,要水!
  是了,占城也好,交趾也好,都是多雨之地,他们那雨一下,连着两个月都不会停,所以,当时他偷偷的带人潜入稻田去看的时候,只以为那些田里的水是雨水集结,却是没有想到,那个地方的作物,自然是要适应当地的天气,它们不光是适应了雨水,还是因雨水而生长的。
  “主子,咱们那两处这次可以收到近万担,属下想,全部当做种子,分发下去咱们所有的田庄。”郑启笑道。
  如今谢珏下面的田地可极为客官,在两浙路就已经有十万亩,江流那边借着水灾之后地价极贱又大肆买了一些,他那边的田地已经达到二十多万亩,而且,这些田地大多数都在温度适合之处,而且亦是水源充足,随时可以改造成水田之处。
  只要将种子发下去,那么他们的秋季粮食就有保证了,而且,一些靠近南方之地,还可以试验下冬粮的种植。
  “如此!”谢珏将稻穗放置在了桌上,带着淡笑道:“你是想,也分一些给高大人?”
  郑启脸色微敛,思忖了片刻后道:“属下是觉得,高大人能力虽然……但是心思很正,若是能有成绩,在两浙路多待些时间,对主子也是有好处的。”
  去年之事让高大人成了蔡炳那些人的眼中钉,虽然有皇帝护着,但若是一个不好,随时也可能被蔡炳弄倒。
  而高大人品德没有问题,能力嘛……
  就比如这个种子之事,若是没有他们在背后支撑,只怕就这一样,就能被人抓住把柄。
  若是有占城稻之功,那么……
  谢珏笑了笑道:“此事不急,先等今年我们的田地都成功后,再提推广之事,记住,占城稻之事,如今之势,万不可让别人知道,你们也不要全面种植,先找最合适的,容易把守秘密之处开始种植。”
  郑启一惊:“京城有事?”
  谢珏冷笑了一下,道:“也无什么大事,不过是鸡狗相斗而已,放心,如今,蔡炳没工夫找高大人的麻烦。”

第459章 丫头

    后院的正屋摆设一如当初,只是多了几个插满了鲜花的大花瓶。
  苏月一见便不觉心喜,快步走上前,抽了一枝水灵灵的白色花枝出来,轻嗅了一下喜道:“这是栀子花?”
  “是,三爷特意交代的,说姑娘喜欢带清香的花,开春的时候便移植了好些过来,还有玉兰和白玉兰,可惜都已经过了花期。”绿竹笑道。
  “这个就好。”苏月喜道,笑着将那花枝给插回去,再将那花瓶给搬到了窗台上。
  “姑娘,奴婢来。”白露赶紧上前笑道。
  “啊呀,我可以的。”苏月嘻嘻笑着,将那花瓶放下之后,再又指点着白露薄荷将其余几个花瓶换下地方。
  “对了,绿竹,你儿子呢?”看着花瓶放好,苏月又回头笑道。
  “在家呢,太皮,姑娘要是喜欢,明儿奴婢带他过来。”绿竹笑道。
  “皮才好,小孩子就是要顽皮点。”苏月亦笑道。
  “夫人,前头的东西送来了。”一个中年妇人站在门口低着头道,说话之间,悄悄的抬眼瞅了一眼苏月。
  “我们来吧。”薄荷赶在绿竹出声之前道。
  绿竹便收回了腿,笑道:“那辛苦薄荷姑娘了。”
  薄荷笑了一声,和白露走了出去,唤了那中年妇人去清点东西。
  这次从泉州带过来的,除了一些宝货外,主要是茶,除了苏月亲手做的茶,还有今年刚做的新品种。
  因为今年时间充裕,那些茶农的手艺也有提升,再加上谢珏在旁边,所以除了那些老茶树是因为茶青限制,苏月今年亲手做的龙团月团,要比往年多上几倍。
  这些茶饼,都给带了上来。
  若是旁人可是分不清楚里面的种类的。
  绿竹看着那两人出去,回头给已经坐在软榻上的苏月挪挪垫子,笑道:“如今三爷已经是三品官职,姑娘身边可还得多几个人才好。”
  若是以前,谢珏只是一个商户,苏月也不过一个孤女,虽然有钱,但是府邸什么的都会受限制,那么身边只跟着两个贴心的丫鬟便也够了,还轻松舒服。
  可如今谢珏已经是三品官职,虽是散官,但是府邸排场都可以按照三品官来走,其交往的人也会不一样。
  听郑启说,今年谢珏就会娶苏月过门,到时候,苏月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