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长莺飞_林子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夙愿得偿的滋味,怪不得所有人都说恋爱好得很。
他把手机放在枕头底下,将被子拖过来盖住了头,憋在黑暗里一直傻笑。
翌日纪宵和翟辛恩碰了个头,两人在学校操场上走路,他对翟辛恩提到了这几天去香港发生的事情。
“楚澜不是很黏我,但恰到好处,你之前的担心现在不用再去顾虑了……”纪宵埋着头,沿着一条白线笔直往前,“他不是那种会将就的人,更不会因为我对他好就答应交往。我相信这是他仔细思考过的结论,所以……总之我相信他。”
翟辛恩说:“你觉得好就行了,至少楚澜,我也了解他,知道他为人。”
纪宵踢飞小石子,点点头,整颗心也随着飞了。
这导致他当天午后去咖啡厅报道,整个下午打工都充满干劲。因为咖啡店开在学校附近,规模不大生意却不错,纪宵忙得脚不沾地,直到下班才有机会看手机。
他刷着朋友圈走回宿舍的路上,不自觉地往下滑屏幕。
樊繁在家折磨她的泰迪,翟辛恩感叹路上遇到的外国小哥好帅,姜星河估计去买醉了自己喝了整三瓶啤酒,周扬和同学一起爬野长城,七零八落的城砖仿佛被遗忘的历史。
然后他继续下拉,就看到了楚澜。
记忆中的楚澜不喜欢发照片。他的朋友圈更新勤快,但常见的是分享的各类链接,或者读书笔记以及摘抄内容,除此之外,偶尔发几张他家布丁的玉照,连风景与美食这类活跃于广大小青年们朋友圈的内容都少见。
这天楚澜发了张自拍——他们的共同好友点赞和评论刷出老长,其稀有度可见一斑了。
纪宵先是按了个赞,然后迅速地发现了这张自拍的不妥。楚澜的水平不怎么样,得亏硬件过关,怎么拍都不丑。
照片想必是在宿舍拍的,毫不吝啬地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把一群住着多人宿舍的同学们嫉妒到不行。他靠在椅子上,照片框进了半个书桌,电脑屏幕还亮着,楚澜一如既往地没什么表情,抿着唇,大约在紧张。
纪宵:“……啊。”
他的衣服是纪宵的,留下的那件T恤多半楚澜多半洗干净了,这张照片纪宵看了良久,赶在楚澜删之前存了。他揣在手机里反复地看。
楚澜穿深蓝色也挺好看的,显白。
第32章 前行
以前听人说,恋爱的最高境界在于能够为了对方变成更好的自己。这话纪宵当时嗤笑,以为太过天真,等实际和楚澜谈起来,他悔不当初,觉得鄙夷这句话的自己实在是图样图森破,非常的乃义乌。
异地恋向来最能考验人,纪宵却从甫一开始交往,便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楚澜作为处女座,那些在互联网上被诟病的瑕疵他全都有,但其他诸如时间观念精确、护短、长情的优点也一样不少。他爱吃五中正门外的一家米粉,就能三年如一日地每天光顾,喜欢一个人,也能做到“对方不说分手绝不主动伤人”。
纪宵向来觉得楚澜心肠很软,他哪怕连拒绝的话都说得无比得体,生怕对方听了难过。这样的人固然好,有时候想起又太过薄情了。
这点薄情在纪宵每天被楚澜从早问候到晚后,轰然崩塌。
楚澜起得早,也不闹他,就发条信息提醒纪宵记得出门前看天气预报。纪宵睡眠浅,被这么震动一下,立刻就醒了,打着哈欠和他聊几句,远程送楚澜去教室上课后,再手一松睡个回笼。
他发信息楚澜一定会回,整个状态显得非常平衡,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尴尬,觉得在自说自话。他们更多时候在群里和大家东拉西扯,楚澜本来话是不多的,这么折腾了一个多月,居然也每天没事就在群里调戏周扬了。
周扬学法,要背的东西只多不少,楚澜的几门课程和他所学沾的上边,就发点教材过来——偏偏是英文,周扬吱哇乱叫着抗议,下一次楚澜照发不误。
常人道高中毕业后,关系好的越来越好,至于其他的,就日渐分道扬镳,到后来几年不联系,等不到大学毕业,对着高中的相片,人和名字已经对不上号。这话不假,纪宵整天腻在那个微信群里,大家还建了个qq群,小日子过得爽快极了。
班群偶尔有动静,更多时候一声不吭。
纪宵对楚澜感叹:“当时其他人说得热闹,毕业了就不联系了。”
楚澜给他发了句“人生得知己者不过二三”,文绉绉的,纪宵没有这个细胞,看着除了觉得楚澜可爱,还是觉得楚澜可爱。
纪宵加了社团,课余时间积极勤工俭学。他家条件不是特别差,现在天高皇帝远,不知是什么原因,继父和妈妈觉得他竟然顺眼起来,偶尔嘘寒问暖,纪宵却一点也不受宠若惊。
少年时的阴影无论多大了提起来依然心有余悸,随时都会沉浸在那种灰暗的情绪中。纪宵深知这一点,于是这会儿家长们的示好也显得无比的世俗,让他不能坦然接受。他甚至不会主动跟家人联系,更别提说自己的事了。
课业越到期末就越紧张,入冬之后,他时常接收到楚澜秀温度的优越感。每次裹着大衣看穿短袖的楚澜,纪宵的心情就有些复杂。
“南北温差都快分裂祖国了。”他这么对楚澜说,对方笑得不可开交。
工作日上课,没课的时候在校内报刊亭做兼职。纪宵与大学同学相处融洽,C大校内气氛颇为务实,倒也与他十分投缘。
楚澜无数次地说过,纪宵这人当文科生实在是屈才了。他没有故意酸不拉几地嘲讽纪宵,只是当年某人选文的理由本就不单纯,这会儿学金融如鱼得水,联想起纪宵高中背政治死去活来的样儿……楚澜就想笑。
每天聊两句,数着日子过,竟然也有了时光飞逝的感觉。
楚澜大学的学期设置跟纪宵不尽相同,因此假期也错开了。他圣诞节有近半个月的寒假,之后又一个小学期,直到春节回家。暑假很长,四月底考完试后,一直到九月开学,中间漫长的时间要做各种社会实践,或是别的课程,自由度极高,却也要求很严。
“所以你圣诞假的时候要过来吗?”纪宵夹着手机,还在不停地写高数。
“你想我去吗?”楚澜说,“昨天群里你还在说期末修罗场。”
纪宵:“是啊。”
楚澜幽幽地说:“那我去了还打扰你学习……我跟学习小组的同学要尽快完成一个社会调查,后期还有调查论文,估计弄完了也就开学了。”
纪宵呆愣地说:“……哦。”
然后在他的失落里,楚澜才说:“时间是在圣诞前,地点,鉴于我的强力游说,韩霭跟F大一个同学取得了联系,我们去上海在你们附近那三个高校里做调查。”
纪宵彻底失语,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太痛快了。
楚澜的小组一共六个人,研究方式虽不一定要实地面谈,但几个人来自五湖四海,以前被学习高压逼着十年寒窗,这会儿是借着调查名义出来玩,故而才千里迢迢地到达上海了。
他没去机场借楚澜,因为楚澜说没必要。他们的事韩霭后来问过楚澜几句,他回答得十分坦荡,反倒让女生刮目相看了。这次过来,其他几个同学却并不知晓楚澜的男友也在上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楚澜和纪宵约好后面没事去找他。
在住处安顿下来,韩霭便打电话约了那个F大的同学。
他们在酒店大堂等了大约二十分钟,门外蹿进一个女孩儿,韩霭眼前一亮,朝她挥手,喊道:“王同学,这边!”
那女孩儿一见韩霭,笑得露出八颗牙。她戴着圆眼镜,像根竹竿儿,身高大约有一米七,手长脚长,肤色十分健康。可能为了让韩霭好辨认,她穿着F大的T恤,马尾梳得高高的,大冬天不怕冷地套了条破洞牛仔裤和加绒棒球衫。
F大的女孩儿说话带着软糯的南方口音,跟她过于摇滚的外表不太相符:“你们好,我是王景瑗,叫我景瑗就行了。”
一行人做了自我介绍,又被王景瑗带着当了半天游客。她待人热情,晚上特地找了个颇具特色的中餐馆做东。
那地方离F大不远,楚澜心念一动,问她道:“我有个朋友就在你们学校隔壁,好久不见了,能喊他一起么?”
王景瑗说:“真的嘛?他是C大的吧,喊来喊来,大家认识一下。”
于是纪宵风驰电掣地赶到吃饭地点时,看到的便是楚澜笑着跟其他人说话的场景。他不由得疑惑了片刻——过去的楚澜会这么笑吗?大学真的能有大变化?
他们重逢得颇有戏剧性,得益于平时总在联系,这下毫无热泪盈眶的久别定番。纪宵走过去,在楚澜脑袋上不轻不重地按了一下,成功收获一枚白眼。他在楚澜旁边的空位落座,对韩霭笑笑:“又见面了。”
韩霭神经大条,却也知道不能贸然介绍,便朝纪宵一笑:“小纪哥。”
楚澜把茶壶放在纪宵面前,说:“我高中同学纪宵。”大家一番称兄道弟后,他在桌下轻轻扯了扯纪宵的衣角,他靠过来后,楚澜问:“我叫你把辛恩也喊来,辛恩呢?”
纪宵失笑道:“我不是跟你说过吗,辛恩最近在被一个隔壁经管的男孩儿追,约她去看电影了,我怎么好去打扰他们?”
楚澜恍然大悟,他又忍了会儿,把椅子往纪宵那边挪了挪。
还以为小心思别人看不见,楚澜一抬头,没挪过来的碗筷被纪宵轻描淡写地拖到了面前,然后空碗里立刻多了个小笼包。
楚澜:“……喂。”
纪宵置若罔闻,又给楚澜剥了个白灼虾,径直塞进他嘴里。这会儿没人注意他们,楚澜的话全被堵了回去,他怨念地咬着虾,只觉得味道有点淡。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完毕后王景瑗跟他们核对了之后的行程,答应第二天带几位去上海的其他几个景点看一看,然后互相道别。
韩霭悄悄地把楚澜拉到一旁,说:“你跟纪宵去玩吧,我带他们回酒店就行了。不远,走路半个小时也到了,很方便的。”
楚澜刚要反驳,韩霭又说:“来了不就是因为小纪哥吗?快去吧。”
这话说得楚澜都不知从何拒绝,尴尬地笑了两声。韩霭眉眼弯弯,把他往纪宵那边一推,招呼剩下几个同学先走:“我们先回去吧,阿澜要和他高中同学去散散步的。”
见他们脸上纷纷露出很懂的神情,楚澜有一瞬间怀疑自己在哪里露了馅儿。
其他人嘻嘻哈哈走远了,只剩下他们两个还站在餐厅门口。方才倒是相处得颇为顺畅,不太有小动作,纪宵一直给他夹菜、递纸巾,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从前就这样,楚澜并未觉得哪里不自然,这会儿安静下来回忆,才觉得是有点诡异。
哪有两个男生这么亲密?
他们就算看出来也不奇怪了,何况韩霭还老怂恿他俩说以前的事。
楚澜脑内乱七八糟地纠结,纪宵靠近,轻轻地一揽他的肩:“这边离你住的地方也不远,你是……想到处走走还是直接回去?”
楚澜反问他:“走去哪?”
纪宵低头看表,故意亮给楚澜:“才七点多,你要愿意,我们坐车去外滩。”
楚澜:“又看夜景?”
意料之中地,纪宵露出局促的神情。楚澜满意地往前走,让他自己追上来,才说:“随便走一走得了,料想这地方你也不熟,每天活动范围就在学校附近——对吧?”
纪宵被他说中,摸着后脑勺不吭声。他悄悄地伸手,先拽住了楚澜的袖子,察觉对方一点也不介意,再慢慢往下,直到牵住了他的手。
冬天的上海湿冷,室内开有空调,但从出了餐厅开始吹了会儿风,楚澜的手冰凉。纪宵试图暖暖他,这动作他从未做过,笨拙无比,他握着楚澜,开始回忆那些曾零星看过的偶像剧片段,把楚澜的手整个包住,放到眼底,哈气。
路灯照亮了一团暖黄,星罗棋布地落在了街道上。行道树安静地垂着头,马路上车水马龙,偶尔堵上一段。
楚澜看他垂着眼,灯光与夜色交叉的阴影让纪宵的轮廓格外深,被他哈过气的皮肤感到潮湿的温热,手还没暖,心底却已经先一步地春风十里。
最后还是没走远,两个人扣着手,终于找到一丝恋爱的感觉,慢悠悠地挪回了楚澜住的地方。离C大只一站路,纪宵便先送他了。
路上,楚澜对纪宵说:“我们明天和几个F大的同学约了时间做面谈,要收集一些资料,然后下午借他们学校图书馆把数据整理出来。顺利的话明天就做完了,然后直到下周三——就是圣诞节,都没什么事。就算不顺利,最晚周末也能搞定。”
纪宵:“挺好的,难得看你对一件事这么有热情。”
他说的是大实话。高中时楚澜固然学习认真,但给人感觉像个机器,发下卷子就做,写完看自己的书,纪宵有次趁楚澜去洗澡,翻了翻他的书架,全是诸如《利维坦》《社会契约论》之类的专业启蒙书籍,看的他一个头两个大。
想到这儿,纪宵禁不住莞尔:“你还记得咱们高二的时候,小迎春那个班会吗?”
小迎春基本每个月都开主题班会,楚澜怔怔地说:“肖老师……哪一个?”
纪宵提醒他:“以后最想做的事。”
楚澜“哦”了一声,诚实地说:“我好像有发言,但记不得了。”
那会儿小迎春喜欢点人发言,她看楚澜始终沉默是金,最后喊了楚澜,问他以后想要学什么方向。在许多同学“想当老师”“想做历史学家”“想当地质勘探人员”“想要开宠物店”的或为朴实或为浪漫的梦想中,楚澜义正言辞地说——
“我想学社会学。”纪宵重复道,“你当时是这么说的,后来又说F大的话,想学新闻。最后还是如你所愿,不过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想学这个?”
“……忘了。”楚澜想了很久,说,“我只跟我妈提过一次……不过对这方面确实挺感兴趣的。当时被录取,爸爸说这是‘不务正业’还被我妈骂得狗血淋头,他就想我子承父业去学金融——哦,挺好,你学了,以后带你回家我爸估计还挺欣慰。”
挨过一烟灰缸的纪宵完全理解不了他的坦然,只能归结于这是楚澜幻想出的乌托邦情节,语重心长地说:“出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楚澜偏头看他:“嗯?”
纪宵:“你是研究这个的话,应该更清楚。目前大部分人还是不赞同,更别提合法化了。我们的感情小众、不被认可,阿澜,不要太理想主义。”
纪宵从没这么端正地跟他提严肃的话题,楚澜不由自主地也跟着正经。他的确从未考虑,只想当然地认为“父母爱我的话就能认可”,完全不曾思考还有更多的人——老师、同学、朋友、未来的同事与所有人际关系——能否理解与宽容以待。
他被这个问题难倒了,陷入冥思苦想中。
纪宵看楚澜又要钻牛角尖,连忙改口说:“不过也不一定啦,你看辛恩和樊繁不就支持吗,韩霭也对你挺好的……对吧?”
“纪宵啊,”楚澜像是没听到他的话似的,说道,“你说什么时候,我能带你回家见父母,光明正大地告诉他们,我和你要生活一辈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都在爆字数,谁还记得我当初的愿望只是每天3k5(手动再见
第33章 玫瑰
他的问题来得太过突然,是纪宵完全没有想过的事。
且不说“见父母”这个命题不属于纪宵现阶段思考的范畴——他和其他很多同类一样被这份懦弱禁锢,无形的枷锁勒得他不敢再向长辈提起这件事——从楚澜说出的“一辈子”已经足够让纪宵震惊了。
从一开始他抱着试探告白了两次,被楚澜接受后试探着与他肢体接触,察觉他不反感就能高兴好久。即便不是将自己放到了卑微的位置,亦是因为想要和楚澜长久。
但他没想到楚澜能这么轻而易举地将他们俩扣上“一辈子”的头衔,说得无比正常,仿佛这就是应该完成的事。
一辈子,这三个字有时候比“我爱你”还要沉重。
纪宵不由得眼眶一热,他故作玩笑地缓和气氛:“你在说什么啊,别闹,这才在一起多久,就想着见家长了。”
楚澜说:“我在网上看了许多期刊和论文,国内外的都有,还约见了香港一个口碑不错的心理医生咨询。他们都说越早坦诚越好,拖久了不仅父母不好接受,两个人也会因此心生隔阂,这样不是与出发点背道而驰了么?”
纪宵跌跌撞撞地说:“可是、可我们在一起才……几个月呢。”
楚澜料到他会拿这个说事,叹了口气:“时间长短不是问题啊。我知道你对我有顾虑,你怕可能你吻我……或者别的什么……我就会被吓到,会不习惯,然后咱俩玩儿完。阿宵,我也这么想过,你一定要相信我。”
纪宵想说的都被他抢白了个干净,楚澜犟起来十头驴都拉不回,仔细一想,又没有任何不妥,听着还非常科学。
于是纪宵妥协了:“至少再等一段时间吧,等我们俩稳定了?”
楚澜想了想,好像是这样,再说和纪宵什么都没做就见父母,没有崩盘一切好说,真要生理不和谐,到时候怎么跟他妈解释?
他思考的太多也太远,纪宵掐了掐楚澜的脸,说:“都喊我相信你,你也相信一下我好不好?”
楚澜不服,脱口而出道:“你在学校各种受欢迎。”
这话让两个人都是一愣,纪宵首先回味出这句话里千回百转的醋意,笑出了声。街灯虽然昏暗,他仍旧看到楚澜眼尾羞得红了一片。
大概平时发的朋友圈惹了祸,大家活动之后的合照纪宵向来都搬过去。他没想到楚澜会因为这些介意。
“这说明你眼光好。”纪宵老神在在地说。
楚澜无言以对,憋了好久的老坛陈醋猛地倾巢而出,他自己都被酸得头晕眼花了一阵。他只好大步流星地向前走,不愿再跟纪宵讨论这个问题了。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楚澜想的太简单了。
他们几个不过是十八|九岁的少年,第一次独立地做实践调查,完全忽略了其中整理数据时的难度。王景瑗替中大的几位同学找了合作对象,面谈花了大约一天的时间,然后做问卷调查,F大的学生乐于配合,但数据整理花了更多的时间。
纪宵正在期末备考期,好几门选修课要提前考试。楚澜没喊他,他便知道对方没空,安心地自己复习。
圣诞就在两人的忙碌中施施然来临。
这天楚澜和韩霭几个同学好不容易把基本的前期工作搞定,余下分工写论文就变得容易许多。他掐指一算,剩下两天的时间,结束后须得返校了。
同学们说想要去附近诸如杭州和舟山之类的地方转转,于是分道扬镳。楚澜留在上海,和他们约定届时到虹桥机场会和,一同乘机回香港。告别了同学,楚澜直接打电话给了纪宵,告知自己总算结束了。
平安夜,纪宵恰好有一门考试,楚澜便在C大校园里散步,等着他交卷。
他打量着被纪宵和翟辛恩说“又小又破”的学校,感觉没他们鄙视的那么夸张,只不过建筑中规中矩,设施一应俱全,风骨上差一些学术氛围,不说与中大比,哪怕与隔壁的F大对比,也不太像一所大学。
楚澜照着路边的指示牌,走到了纪宵考试那栋教学楼下。他手抄在兜里,被上海冬天的风吹得有些睁不开眼。
算来这不过是他跟纪宵确认关系后的第二次单独相处,中间隔开了几个月的时间,千里之外的朝夕相处,楚澜想着就抑制不住唇角上扬——他起先抱着“要不试一试”的态度,岂料后来对纪宵反倒愈发依恋了。
铃声响起后,不多时从教学楼里涌出许多人来。大部分都一脸疲惫,或者兴奋地表示又结束了一门考试。
纪宵出来的时候楚澜一眼就看到了,他做不出跳起来挥手大喊“我在这儿”的事,往旁边站上了花坛。对上纪宵的目光,楚澜的手从兜里抽出来,朝他比了个V字。
人海中无法有一个浪漫的拥抱,纪宵快步过来,拉着楚澜的胳膊把他拽下来,问道:“咱们去哪儿过节?”
楚澜板着脸说:“西洋节日,过什么过。”
纪宵:“……那你们学校还叫‘中文大学’呢,放什么圣诞假。”
他被纪宵夹着走,楚澜却还在抗议说:“我们那个是‘中国文化’的意思,不是中文!你到底懂不懂啊……诶,好好说话别拎着我……”
纪宵抓他的帽子,不由分说扣在楚澜头上,然后整个人搂过他的肩膀,仗着身高优势拖着人往前走:“饿死了,我们去吃垃圾食品吧!”
楚澜几乎看不见路,任由他搓揉,一句反对的话也说不出。
C大的地理位置良好,比起被楚澜戏称为“穷乡僻壤”的中大来说,大学城首先便代表着基础设施齐全。刚出校门,纪宵想起楚澜这段时间基本都在F大,调侃他说:“在梦中情校呆了几天是不是特别美满?”
“是,”楚澜点头,“感觉此生圆满了。”
他们高中那会儿就臭味相投地喜欢吃垃圾食品,彼时五中坐落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虽然周围没有地铁站,但公交很方便,走路的话,二十分钟能够到市博物馆。纪宵不怎么喜欢逃课,但楚澜干什么都拉着他,两个人时常用各种理由和优等生的特权向老师请一节晚自习的假,跑到繁华的商圈吃饭,再买点零食回去。
他纵着楚澜,对方做什么他都陪,日积月累,到现在已经成了习惯。
纪宵把番茄酱撕开递给楚澜,喝了口汽水,说:“放着正餐不吃,还喜欢吃这些。”
楚澜不回答他只是笑,他眼睛弯起来时尤其迷人,因下垂眼的关系,这么一笑,比普通人的眼更像月牙儿。以前的楚澜哪来这么活泼,纪宵不晓得他在大学之后短暂的时间里检讨过自己,自然十分诧异。
他们坐的位置在餐厅最里头的一个角落,暖气充沛的快餐店里熙熙攘攘全是人,其中有不少小孩,声音又脆又甜,听在耳里格外的引人注目。
楚澜脱了外套搭在一旁,灰色的高领毛衣看上去很是温暖。纪宵“诶”了声,说:“这件好像是上次咱们去逛街你说喜欢的。”
“后来去买了。”楚澜埋头吃东西,“平安夜人太多,待会儿我们去哪?”
纪宵:“你要是喜欢人挤人呢,我们可以四处走走,要是不乐意跟别人撞来撞去的,不如回酒店我陪你打游戏。”
楚澜斟酌后选了后者,他从纪宵表情里看到了满足,心道,“之前从樊繁朋友圈看到纪宵评论不喜欢人多,搞半天之前在香港玩了两天他其实不怎么开心。”
吃完饭后时间还早,两人刚走出餐厅,便有几个卖苹果的小女孩围上来,叽叽喳喳:“哥哥买个苹果吧,平安夜快乐!”
“只要十块的,大哥哥,苹果很甜很好吃!”
“大哥哥买一个好嘛,卖完这些我们就能回家啦!”
纪宵被她们围着走不动路,朝楚澜投去求助的目光,哪知楚澜一副看好戏的促狭表情,挑挑眉,说:“大哥哥,买一个嘛。”
他彻底没法,何况一个苹果也没多贵。纪宵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十块递给小女孩,从她手中接了包装精美的苹果径直递给楚澜:“行了,阿澜,咱们先回去吧。”
走出几步,楚澜却突然回头,指着其中一个小姑娘说:“妹妹,你那花儿多少钱?”
“玫瑰花二十一朵。”小女孩回答了,立刻看到商机,又小跑过来,“哥哥,要买花吗?这个能拿去送给大姐姐的!”
楚澜哑然失笑,付了钱后顺手把玫瑰花往纪宵帽子里一放,摸了摸那小女孩的头:“我送这个哥哥。”
女孩儿没听懂这话,旁边怕冷把帽子戴好的纪宵没来由被楚澜插了支玫瑰花在头上,分外憋屈地红脸,一句话也说不出,不知是激动的还是怎么。
楚澜端详了纪宵这样,不慌不忙地把那个苹果从包装的玻璃纸袋中拿出,在袖子上擦了擦,一点也不讲究,直接咬了口苹果。
纪宵把花拿下来仔细研究,他生平没收到过玫瑰花,楚澜刚才的态度随便,他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一朵花已经插在了头上。纪宵这会儿把它翻来覆去地看,过了一整天,玫瑰蔫了,无精打采地垂着脑袋。
“我第一次收到花。”纪宵想了想,说,“一点也不好看。”
楚澜:“还敢嫌弃……”
纪宵:“不过主要得看谁送的。”
他话音刚落,眼见楚澜啃苹果的动作不太利索。纪宵拉过他的手腕,对着楚澜咬过的地方直接啃了口,对自己买的苹果挑三拣四:“还是不太甜。”
楚澜:“得看谁送的。”
他们对视了片刻,一起笑出声来。楚澜空余的一只手自然地插|进纪宵的口袋,捏住了他的手,纪宵忍不住说:“又来冰我?”
楚澜得意洋洋地和他继续走,口袋中的动作旁人都看不到,他摸住了纪宵的手指,脸上波澜不惊,却又慢慢地从指缝将自己的手指卡了进去,然后定格成了十指相扣。这感觉不太糟糕,楚澜埋着头,只看向脚下踩过的花花绿绿的砖。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即使有很多共同话题,但闲下来,不约而同地更喜欢保持缄默,就着一个牵手或者勾肩搭背的姿势,一步一步地踩着街灯的光晕。
那朵花后来被纪宵珍而重之地用一个空的可乐罐当花瓶养着,放在了自己的书桌上。宿舍其他人表示非常不解,都枯萎了的花,怎么还放着呢?
纪宵对此解释道:“因为我不会做标本。”
在一起的初次过圣诞,两个人在楚澜住的酒店房间打了一晚上游戏。楚澜之前玩暴雪的炉石和魔兽,纪宵不怎么玩网游,当天建了个部落小号,跟在楚澜屁股后面瞎蹦跶。男生的本性作祟,最后玩到两点多,疲惫不堪地互道圣诞快乐。
楚澜过完圣诞就走了,纪宵对辛恩说:“什么都没捞到,我就想亲他一下……之前还挺主动的,这次费解了。”
他说这话时,还在看被设为手机屏幕的照片——楚澜大部分时候都不太设防,尤其对信任的人有点天然呆,纪宵趁他斜靠在床上玩手机时拍了张照片,看不太清脸,动作现实的状态却极为放松。
翟辛恩嗤之以鼻:“算了吧,人家喜欢你,什么事不能来日方长?”
她最近被经管的那个学长追的有点烦躁,于是看纪宵这种恋爱中人,浑身都散发着“去死去死团”的火焰,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纪宵见好就收,转移话题说:“那你高数复习得怎么样了?”
翟辛恩顿时更火大,拎起自己的背包往纪宵身上砸:“滚滚滚!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34章 家人
俗话说得好,每个大学生基本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