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淮记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二留在原地看着小西的背影微微一笑,又过了会儿方才离开。

第二日,小西很早就一个人出了门。整个南淮被晨曦洒了一层淡淡的薄金色,青石板路上还残有昨夜的露气,越发显得充满了古趣。沿着石板路,小西轻快地走出了南郊,城门的守卫显然已经和小西很是熟悉,点个头打了个招呼,小西哼着小曲走进了山林。翻过了一个小山坡,回首时,太阳已经升上了天空,周围的巍巍群山竟折射出了美丽的光线。一株木末芙蓉被山里的5月春风轻轻卷落,轻轻的落入溪流中,随波流去。

秦小西随手捡起一朵花,轻轻念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好!”一个声音自耳后响起,“只可惜我两手都是东西,无法鼓掌了。”

秦小西笑了笑,一本正紧地说道:“阁下之意是想我帮忙提东西?”

“如不嫌弃,还请帮个小忙。”

“如此,我就勉为其难了……”说完小西回过头,看见安平一身白衣含笑站在溪边。

伸手接过安平手里的一个篮子,小西边走边问道:“安大哥,你一别两年,怎么连个消息都不捎?”

“这不是又见面了吗?”安平理了理竹篓子里的药草。

小西不满地说道:“真没趣。”

“呵呵,你怎么却越发孩子气呢?”把药篓子背在身上,安平伸接过了小西手里的摇篮子,“我给你的书,你可曾记住?”

“恩,只是有些问题还是不太明白。”

“不错,不清楚可以告诉我。”

“是这样的,木芙蓉的用药之处……”

……

小西和安平一边走,一边讨论一些药理上的知识,不知不觉行到录得尽头。此时钟声敲响,在群山之中越发显出古寺的巍峨。两人相视一笑慢慢走进了寒山寺。一切似曾相识。

“秦施主,故人在后院等候。”一个小和尚说道,秦小西一看,竟是西天三兄弟里的悟能。只是这个悟能清瘦得很,无趣得很。

“恩。”秦小西故作深沉地点点头,和安平暂别之后立马往后院走去。

后院的小木屋依然如以前一般,只是上面一面爬上了绿色的藤,颇有了几分神秘的味道。池塘里的荷花已经露出尖尖角,春风中蜻蜓来了又走,带出一道彩虹的身影。古老的榕树下,那个竹椅上正躺着一个闭眼而寐的白衣人。小西停下脚步,止不住满脸的微笑,坐在池塘边的草地上,微微徐徐,竟然不自觉地睡着了。

“小西……”

“唔……”秦小西皱了下眉,伸出手挡住咋一看还有些刺眼的阳光,才慢慢地睁开眼睛。

“大哥……”揉了揉眼睛,秦小西还有些似梦非醒地看着白衣人—柳宰中。

“醒了?怎么躺在草地上就睡呢?”柳宰中笑道。

小西在草地上蹭了蹭:“嗯……再睡会……”

“呵呵……”柳宰中一把抱起小西,“到屋里躺着吧。”

秦小西被柳宰中的动作惊一下,叫道:“啊……大哥,我醒了,快放我下来!”

“呵呵……”柳宰中把小西放到地上,怎么看都有点恶作剧得逞的意思。

“大哥也真是的,吓了我一跳!”

“要不你怎么会醒呢?”

秦小西无语,抬头一看,自己约摸1米63的样子,柳宰中竟然还□自己一个头。以前就猜测他个子高,没想到这么高:“大哥,你去哪里呢?5年没见到你,信也没有一封,我都差点把你给忘了。”说完秦小西自觉地坐在木椅上,大了一个呵欠。

“有些事需要处理。”

“那你还会走?”

“恩,回来看看你,听说你要办一个书院?”

调整了一个姿势舒舒服服地躺着,秦小西说道:“不是我,是向府。”

“哦?”

“唉,真累。只有在大哥这里才可以休息下。”

“向府的床不如寺里的草地软?”

“……”秦小西苦着脸,“大哥可越来越没有得道高僧的样子了。”

“哈哈哈……”看着柳宰中笑得没有一点和尚样,秦小西真想吧那些崇拜的人叫来看看他现在的样子。

”对了,我这次回来除了看看你之外,还有件事。“柳宰中温和地说道。

“什么事?小弟一定全力相助。”

敲了一下小西的头,柳宰中说道:“大哥怎么会让小西出力呢?是这样,听说你还差先生,就特意给你推荐两位。”

秦小西一听,顿时乐开了花:“谢谢大哥……”

柳宰中笑了笑:“小西,明天我就要离开南淮了。”

“啊?这么快?”

“恩。我推荐了明祥法师和明慧法师担任寒山寺的主持。并请了明空到你们的寒山书院担任先生。明空出生卫王府,精通佛理,文才自成一家,相信对你的帮助定然很大。而这寒山之中藏了一个不出世的大家空空老人,他在奉天文人心中乃是一代大家,因为奉天皇帝重物轻文而隐入寒山,我与他幸得机缘认识。他曾听过你的诗文也比较推崇,因此当我提出书院一事时,他很痛快就同意了。”

“谢谢大哥,可是大哥又要去哪里呢?”秦小西虽然很高兴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但依然皱着眉头。

柳宰中轻轻摸了下秦小西的头:“一晃小西也这么大了……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待完成之后,便会到南淮与小西见面。”

“……”小西低下头。

柳宰中说道:“小西今夜留宿寒山寺与我促膝长谈,如何?”

“好!”

请了一位沙弥去向府说明去向。柳宰中向小西和安平介绍了明慧和空空老人。几人行了礼坐在木屋里,秦小西又做了一次功夫茶,引来两位点头称道。向两位先生谈了自己对书院的文武双治,兼顾音乐、道德、算术的看法。空空老人饶有兴趣地详细询问了具体的安排,又说出应该适时增加学生在学术等方面辩论等活动。秦小西点点头又道出了自己打算不定期让学生去野外磨练和学习的机会增加动手能力,以便能更贴近百姓。这得到了两位先生的称赞。不过空空老人觉得用校尉担任书院的武学老师军事性太强,但在秦小西坚持认为军事是智慧的一种反应之后,也只得作罢。

一番谈话下来,空空老人和明慧显然很是满意,不住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几个人讨论得不亦乐乎。秦小西也说得红光满面,当教师遇到教师必然会掀起一股热情的风暴。柳宰中和安平作壁上观也自由一翻逍遥。

亥时过后,两位先生分别起身告辞。送走了两位之后,秦小西有困又累,倒在小木屋就睡着了。安平和柳宰中谈了会,也缓缓躺在竹席上,朦胧中,他看到柳宰中抱起秦小西放在了床上并轻柔地盖好被子,然后也躺在了竹席上。

子曾经曰过

第二日秦小西醒来的时候,柳宰中已经不留一字的走了。虽然心中很是失落,秦小西还是洗了洗脸对安平露出一个笑脸。再次邀请安平到向府未果,但得知他游历各地之后还是会到寒山寺小住几天,秦小西也不再勉强,一个人回了向府。

哪知回到向府之后,向以南臭着一张脸联通何伯王婶儿一连几天不给她好脸色好。秦小西摸了摸鼻子,知道向以南不满自己没带他出去,还在外面呆了一晚,也自知理亏。说了几天的好话之后,才哄得向以南方才缓下了脸色,

解决了内部矛盾之后,秦小西想起了向大伯的话,修书一封寄给了胡之山告诉他自己的想法。这时胡之山已经调离了南淮担任南部巡抚一职,升职速度之快让小西不得不感叹人情社会走到哪里都适用。由于皇帝对学文并不十分重视,秦小西也没抱多大希望胡之山会支持。写了之后小西变着手于改造寒山别院。

按照小西和大家的商量,书院开业最多只招收60个学生,一个是因为财力有限,二来是因为人手不够。吩咐工匠把前厅的左右厢房隔成10间改成学生的宿舍,一个宿舍住6个学生。接着小西按照回忆设计了上下铺床交给木工赶制,又在每一个宿舍安置了衣柜和桌椅纸墨。客房则改成2间教室,安置了桌椅和讲台。

忙完这些之后,胡之山的信却不期而至了。小西接过信打开仔细的阅读了一遍,不由得乐开了花。一旁的向以南看到小西乐不可支的样子,连忙问胡之山信里写了些什么。小西轻咳了两声,便展开信读了起来:

“秦西吾侄:

吾闻得汝将开办一书院传道与人,作为爱书人士,吾深知此举对吾国文人骚客之意义必定重大。只望贤侄能够将一切安排妥当,并将打算告之于吾。”

“这么说来,胡叔叔倒是很赞成咯?”向以南说道。

秦小西点点说:“就这封信来看是很支持,南儿如何看胡叔叔要我们将安排告诉给他?”

“我想应该是想看看课程设置和行事计划有没有不妥之处。”南儿说,“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传到皇帝耳朵里怎么交代,还得看我们自己留的后路了。”

小西看着向以南笑了笑:“恩。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既要照顾到文,又不能丢掉武,以免上面不乐意”

“这么说来,小西是早有打算呢?”

秦小西笑而不语,拿来纸笔写道:

西不才,吾设书院主要服务于奉天王朝。现将书院课程请教叔叔。吾欲将课程分为:礼、乐、武、书、数。其中礼讲忠君道德,乐为音乐舞蹈,武是武功骑射,书合数分别为书法绘画和算术。不知叔叔以为如何?

向以南接过信看了之后,与秦小西相视一笑。

过了几日,胡之山的信连同两位先生一同到了向府。小西见到两位客人吃了一惊,连忙打开信方才知道胡之山不仅对书院称赞有加,还特意找了一位舞师和老迈的女官来帮助向府的寒山书院。胡之山的心思不言而喻,向府上下心中不禁暗喜,小西忙写了封回信感谢胡之山,

子曾经曰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对于这句话,秦小西自从下定决心当老师之后就牢记在心。因此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秦小西立马叫人在西涧贴了张告示。上面大致写着,西涧的管事方想为少年学子们建一所书院,并简要介绍了书院的课程和招收限额以及报名条件。此榜一出,顿时在西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奉天除了士族有才有固定的学堂之外,寒族是没有自己的学堂的。有钱的人家虽然也会请先生到家里授课但并不全面。之前也曾有人办过私塾,却只是停留在表面,将授课内容划分得如此有针对性的还是首次。

过了几日,陆陆续续有些人前来报名,但人数并不多。小西想了想估计还是和奉天的民风有关,上面不提倡,民众自然也就不是很关心。于是又写了一个告示贴在西涧,上写着:

兴于武,立于礼,成于乐,精于数,贤于书。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寒山书院

此告示一出,一传十十传百,由西涧的客人传到其他城市,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虽然寒山书院一名还未曾听说过,但这个告示的2句话已经可以算作经典在文人之间广为流传。告示贴出没几天,就有不少人跑到西涧来一探究竟。而秦小西也收到了胡之山的来信,以来称赞秦小西行文的得当出众,二来要推荐3位慕名而来的学生到寒山书院就读。不多时,文人之间就流传出大将军胡俊的小儿子,督查史周帮龙的二儿子和南部巡抚胡之山的儿子将到寒山书院学习;以及奉天朝第一法师玄奘为寒山书院推荐了两位不出世的大师到寒山书院当先生。此两个消息一出,更是引起轩然大波。毕竟士族人士到平民书院学习还是首次。而且还得到士族以及第一法师的支持,这就越发引起的民众的好奇心。一时之间前来西涧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由于事先有说明只招收年龄在12至15岁的少年学子,在粗略做了一个入学测试之后,秦小西初步筛选了一些报名者留下了将近八十个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去除胡俊的儿子胡钦,周帮龙的儿子周立和胡之山的儿子胡斐是必须得留下的,向以南和李朝东的名额也得保留。实际上,对外寒山书院对外招收的人数只有50多人。按小西的意思本来是想招收几个女学生的,但无奈的是没有一个女孩子前来报名,也只得作罢。

8月初,小西又给这80个报名者以及向以南和李朝东做了一个测试,这次的题目很怪:

第一题是:

一等于五,二等于十,三等于二十,四等于四十,五等于多少?

第二题是:

就答案写出自己的原因。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当收到千奇百怪的答案时,秦小西还是忍不住边看边笑。又专门翻出李朝东和向以南的答案,只见李朝东写道:五等于一,因为一等于五,不用看了。而向以南则写到:五等于五。原因是五就是五,数字是必须实在的,人必须是灵活的。秦小西看了两人的答案了笑了笑,批了两个大大的通过二字。

接着又选了50多个答案比较有意思的人,忙活到8月中旬寒山书院招生方才尘埃落定。寄给学生们的入学通知书选用了红帖为底。封面写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录取信,中间右侧写了入学者的姓名和年龄,左侧题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十六个字。落款寒山书院。随着录取信一起的还有一封信,上面详细写了每年每人学习和食宿费为5银和入学需要带的东西等琐碎事情等等。至此,准备工作方才尘埃落定。

※※※※

寒山书院开学初定在9月,小西计划学院的作息时间是和现代的保持一致,也分寒暑假。绞尽脑汁想了以前的一些条条款款,东拼西凑,罗列出来竟也凑出了十条。然而越临近开学,小西对于几个士族子弟的管教问题担心起来,毕竟士族的孩子不比平常人家好教育。过了怕胡周两家人不乐意,松了又怕影响整个书院的纪律。

胡之山的儿子胡斐小西见过,是个文静内敛的孩子,与小西和向以南相处也比较融洽。但胡俊和周邦龙的公子小西却从没有见过。想起胡筱儿言谈之间有意无意的高傲,小西不仅皱了皱眉,不过想到胡筱儿不知是看在向大伯的份上还是看在向以南的份上,没有太大的失礼之处的言行,小西又稍微放了点心。左思右想,小西还是书信一封给胡之山婉转的暗示了她现在的顾虑。

开学的前几天,小西带着何伯再次去看看寒山书院是否还有缺失之处时,胡之山的回信转到了小西的手上。胡之山在信中大致说了几个孩子的性格,并嘱咐小西不用担心,胡斐全全交由小西负责。苦笑了一下,小西不知道胡之山为什么对自己这么放心?莫非是因为向以南的优秀?

又过了一天,向府却出人意料的来了两位贵客。

那日,秦小西起了个大早,和青儿一道带着李朝东和向以南跟着赵大顺活动身子骨。正在兴头上,只听得何伯紧张的跑来说前厅来了贵客。秦小西第一次见到何伯这么失常,心里也有些紧张,连忙和向以南擦了擦汗,换了身干净衣服快步走向前厅。

行至门口一看,只见主位上坐了一个身着丝袍的一脸威武之气的中年男子正悠然自得地喝茶,旁边坐着一个和南儿差不多大小,星目剑眉的男孩。由于初秋时天气还有些热,秦小西走进大厅时又微微出了些汗。放慢了脚步,待走到男子面前时,小西心中已经猜出几分。

“草民叩见胡将军。”秦小西和向以南行了一个拜礼。

“都说秦贤侄聪慧非凡,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胡俊将小西和向以南扶了起来,温和地笑道,“这就是南儿吧,果真是一表人才。”

说完,胡俊满意地点点头。向以南恭敬的回了一个礼:“谢谢将军夸奖。”

“贤侄何必多礼,我也你父也算是故交。”

秦小西只道向富贵与胡之山关系很好,没想到胡俊也对向家的事很上心。心中虽然知道胡俊的来意,还是说道:“将军此次光临向府,吾等不胜荣幸,不知此次有何指教?”

胡俊笑了笑:“贤侄是聪慧之人,何必明知故问呢?”

“是我唐突了。”秦小西行了一个礼,“只是将军亲自来,让我有点惶恐。”

“哈哈哈哈。”胡俊笑道,“我此次来南淮,一来是要赴南疆处理军务,二来是想把不孝子交给你。我虽是武将不善文墨,但是我的胞弟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人。先父在世的时候也酷爱舞文弄字,因此对教书先生也是恭敬有加。之山把曾你的课程划分告诉与我,我大为欣赏。这是我奉天朝第一次把文武结合起来,就凭这点,我就觉得寒山书院很是不错。加之你的诗句我也有所耳闻,虽然你年纪轻轻但笔下功夫不亚于许多大家。”

“谢将军称赞。”

“我想你还是有些疑惑为什么我把钦儿送到你这里读书而不送去士族学堂?”

见小西点点头,胡俊继续说道:“钦儿是武将之后,今后注定是要上沙场的。坦白地说,我并不在意他的文治多少。送他到你这里原因有三。一个是听了一些你的事,又见到南儿这么伶俐,想他与你们多接触。二个是士族学堂浮糜之风盛行,我想他少与京城那些纨绔子弟来往。而你这里文武双治也他也有益处。你可明白?”

“明白。”秦小西说道。

胡俊喝了口茶,接着说:“你给之山的信,我看了。你的顾虑我也明白。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钦儿到你这里自然一切听你的安排,须知在军队纪律必须如铁一般,这个道理钦儿也明白。”

秦小西笑道:“那么将军可否在南淮停留到寒山书院开学,做个成礼之人,以示军威?”

“呵呵呵……”

秦小西屏住呼吸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方才听到胡俊轻轻地说道:“那好吧。”

通过和胡俊胡钦父子几天的接触,秦小西才知道胡筱儿身上的傲慢来自何处。很明显胡家父子对向府一家人已经算很客气的,但骨子里仍然有一种无法磨灭的傲气。

如今每天早上向以南和李朝东已经不要秦小西催已经能够自己起床晨练了。秦小西反而越来越赖床,总是喜欢在床上磨蹭磨蹭几下才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向以南和李朝东经过2年的调教,一招一式已经有模有样心里也很是高兴。蹑手蹑脚地走到离向以南不远的地方,秦小西双足一点轻飘飘地越过向以南,站在了他的背后,伸出手轻轻一拍,大声喝道:“不许动,收保护费!”

向以南正练在兴头上,忽然身后有人拍在身上,以为是李朝东在搞恶作剧他玩性大发回头就是一掌。小西大吃一惊连忙往后退,向以南挥出一掌之后见是小西,马上收回掌力,可秦小西还是避退不急地被掌风向后推了出去。

“救救救……我……”秦小西飞在半空中一时也忘了自己会轻功。向以南看到小西被自己的掌风推飞了,立马跳了起来一个转身接过小西站在地上。

“吓死我了。”小西靠在向以南的肩上缓了几口气,“南儿把我放下来吧。”

向以南吧小西轻轻放在地上,叹了一口气说:“小西,你就不能不要这么迷糊?要是你受伤了怎么办?”

“没事的!”小西拍拍了向以南的肩膀,“我家南儿长大了,可以照顾人了。”

“啪啪啪啪。”胡俊拍着手走了过来,后连跟着胡钦:“南儿好身手。”

“谢将军夸奖。”向以南施礼道。

“将军早,胡公子早。”小西也行了一个礼。

胡俊点点头:“南儿习武多久了?”

“2年。但是之前西表哥一直带着我做一些强身健体的活动。”向以南答道。

“恩。”投给小西一个赞赏的眼光,胡俊说道,“仅仅两年,你的修为有现在这个程度也实属难得。不如你与钦儿过两招试试。”

“将军,南儿并没有受过正规武术训练……”秦小西急忙说道。

“点到即止。”胡俊说。

秦小西愣了下,只听向以南微微一笑,眼中尽是自信:“无妨,小西让我与秦兄过几招。”

行了一个礼,向以南和胡钦过起招来。由于向以南是第一次应战,秦小西在一旁看着十分紧张。所幸的是,两个少年你来我往中倒也是进退又道,小西渐渐也就放下了心。

“南少爷已经很难得了。”赵大顺也站了过来,在小西耳边说道。

秦小西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说?”

“胡少爷明显是走的北派武功,一招一式威武刚正,很显然是从小就师从大家。”

“那南儿?”

赵大顺笑了笑,自豪地说道:“我赵大顺的徒弟也不是白带的,加上少爷天资聪明。和胡少爷也能打个平手。”

“呵呵。”秦小西一听很是高兴,“大顺啊,一会叫王婶儿多给你做2个鸡腿。”

“谢少爷。”赵大顺一听有好吃也乐不可支,没看见胡俊看着他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开学典礼

书院开学的前几天,已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到寒山书院来参观。秦小西和何伯一一进行了接待,并回答了他们的疑问。总的来说,还是主客都比较满意。家长们现在对书院的环境和先生们都十分的赞同,而秦小西觉得这些学生的家长也不似粗鄙之人,颇有些远见和气度。胡俊和胡钦在向府呆了几天之后,慢慢和大家都熟悉了,胡钦虽然还是有点鬼畜的样子,但好在个性不坏,与小西倒还能说上几句话。可是不知道怎么的,他与同龄的向以南、李朝东始终热络不起来。

又一日,小西和青儿出去查看了学生们的服装赶制进度,回家后看到向以南和胡钦两人在大院里大眼瞪小眼。连忙挥手把以南叫过来,对着胡钦打了一个招呼后,秦小西拉着向以南回到了她的房间。

“南儿,你和胡钦是怎么回事?”秦小西皱着眉问道。

向以南看着地面:“没什么。”

“南儿!”秦小西提高了音量,“那你们刚才干什么?”

向以南看着秦小西说:“小西,这是我和他的事,希望你不要过问。”

“……”秦小西坐在床上,这是向以南第一次用这种语气和她说话,冷漠得让秦小西觉得有些可怕。

“小西……不是你想的那样……”

“恩,你大了……”秦小西笑了笑,说道,“你出去吧,我有些累,想休息下。”

“小西……”

“你去吧……”

向以南在原地走了几步,看到小西的模样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终究是沉默了一会转身离开了。秦小西看到门开了,阳光泄了进来,然后又关了,留下一室冰冷。

接下来的几天,秦小西和向以南的对话用一只手都可以数出来,这在向府还是第一次,弄得向府上下再次陷入了极其低落的气氛中。在几天食不下咽,雷阵雨伴随八月飞雪的怪异情况下,青儿被何伯等人派去小西打探情况。

“小夫人,最近你和少爷是怎么回事啊?”青儿一边给小西铺床一边问道。

秦小西取下纶巾,一头秀发散落一身:“没什么,你怎么想到问这个?”

“还说没什么,你和少爷都好3天没说话了。明天书院就要开学了,大家都很着急。”

秦小西拿起梳子,微微叹了一口气:“唉……青儿,其实你我都知道我这个小夫人算是名存实亡。向老爷娶我不过是因为怜悯。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连酒宴都没有吧,更何况是八抬大轿,明媒正娶。”

青儿缩了缩肩膀:“小夫人……你想起来啦?”

“呵呵,其实想也想得出来,向大伯和胡巡抚那里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连他们都不知道,肯定是很低调了。”秦小西想了想,选了低调这个词。

青儿连忙解释道:“小夫人误会了。老爷之所以这样,是想以后小夫人要是遇到自己的如意郎君不至于因为这个而错过。”

秦小西笑了下,拉过青儿的手:“青儿也16了,可否有自己中意的人?”

青儿连忙摇摇头说:“青儿没有,青儿要一辈子跟着小夫人。”

“别说傻话了,哪能一辈子跟着我呢?以后等你嫁人了,南儿和冬儿也娶妻了,你们兴许都不会想起我了。”

“可是……”

“别可是了。南儿虽比你小,但是可比你成熟多了。也许他已经明白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第二日,秦小西起的很早。挑了一件白色刺绣莽纹丝袍,头上带了一只玉簪,手里是一把柳宰中所作的绘了莲花的纸扇。走到前厅时,何伯已经在那里侯着了,过了一会向以南和李朝东也走了过来。向以南见到小西时愣了一下,慢慢走过来说了句对不起。秦小西笑着理了理向以南的衣服说,你没有对不起谁,你已经长大了只是我没有意识到。

说话的当头,胡家父子也走了进来。行了一个礼之后,大家方落座用了早饭,再驱车往寒山书院赶去。到哪里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学生三两个的聚集在一起谈天论地了。由于胡俊父子还是第一次到寒山书院,秦小西和向以南陪着他们俩四处转了转。一一解释了每一个地方的用途,胡俊连连点头,显然十分的满意。带回到书院的大院时,学生们已经到得差不多了。请胡俊坐了上座,秦小西又请先生们一一入座。

作为寒山书院的掌教。秦小西先是介绍了寒山书院有讲堂五间,学舍十余间。院内一路梅柳夹植,松竹掩映,园林优美。院后还有花坞、荷地。再一一介绍书院的几位了书院几位先生和其教授的课程。书院教学内容分为:礼、乐、武、书、数。意在使学生们文武双治。并安排有学员的劳作和野外课。书院有章程十条,用以考核和约束学员,达到其中奖励章程时,书院会颁发奖银;违反章程记过一次,满三次自动退学。

下面的学生虽然听到院规时有些哗然,但马上又恢复了安静。秦小西的介绍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一句做了结尾,引来众位学员的喝彩,而胡俊的简短发言更是博得一阵热烈的掌声。在各位先生做了学术发面的见解和希望要求之后,秦小西让学员看看自己报名号牌后面的数字,是1的分为一个班,2的分为另一个班。接着就让每个班学生们去打扫自己班的讲堂和联络感情了。

很巧的是,当胡俊唤来胡斐和周立时,秦小西才知道胡钦和他们是一个班的学员,而向以南和李朝东则分在了另一个班。胡斐和向以南和李朝东的关系向来不错,看到他们俩时很热情的打了个招呼,而向以南和李朝东并没有表现出对胡钦的那种冷漠,几个孩子你来我往,一点没有许久不见的生分。

秦小西笑着拉过胡斐,比了比说:“恩,这1年不见又高了许多。”

“还是没有西哥哥高,我一定要超过你。瞧你这弱不经风的样子。以后我保护你。”说着胡斐比了比他的小细胳膊。

“得了,得了。我们家西少爷肯定是我……”李朝东说着看了向以南一眼,见后者含笑看着他,连忙说道:“我们家少爷保护。”

“哈哈,你小子……”胡斐笑道。

“行了,我还要你们几个小孩子保护?”秦小西笑了笑,“你们几个既然已经认识,以后可要互相帮助,别生些什么事才好。”

“恩。”向以南点点头,胡钦也轻轻颔首。

秦小西说:“那么我以后可不想见到你们有什么不和。”

向以南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