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淮记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向以南点点头,胡钦也轻轻颔首。

秦小西说:“那么我以后可不想见到你们有什么不和。”

向以南看了胡钦一眼,只见他也皱着眉看着自己,沉默了一会,两人方才对着秦小西点头。

“如此甚好。”胡俊微微笑道,“那以后你们几人还得相互扶持了。”

胡俊在开学的那天下午便启程前往南疆,秦小西一路把他送回南郊口。分别前,胡俊看着周围的青山绿水,对小西说:“贤侄,说实话,当初让钦儿到寒山书院,只是因为他听了你的诗词之后甚是好奇,而且要子继父位,不需要到太学。不过,今日我似乎得重新审视。只望你们好生教养他们几个,让他们能如南儿一般。”

“将军过奖了,令郎才称得上是人中龙凤。”

胡俊仰天笑道:“哈哈……贤侄又何必推辞?你们向府为藏龙卧虎之地,而贤侄更是个中楚鞘,也难怪南儿如此出色。也罢,咱们后会有期!”

小西揖手道:“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将军万里征。”

“哈哈哈……好个将军万里征!再会!”胡俊拱了拱手,策马离开。

秦小西看着沙尘滚滚,心中暗想,那些一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气度,其英雄气概真让人不得不侧目。

番外之—花棚记事簿

向家本来是没有花棚的,秦小西来了也就有了。

话说这秦小西小时候常常在乡下爷爷那里转悠,偷李家的玉米,王家的红薯之类琐事虽然她早八百年就忘爪哇国去了。但爷爷家的葡萄藤和金银花藤她倒是记忆犹新。每个夏天,树藤缠满了爷爷亲手做的花棚,遮住了阳光,只洒下点点斑驳。到了7月份,葡萄藤会结出紫红色的葡萄,一颗颗晶莹饱满,吃到嘴里又酸又甜。只是后来乡村城市化,爷爷的地没了,住到城里之后小西就再也没见到过葡萄藤了。

在向府的花园内考察了很久之后,小西终于决定在花园里搭个花棚种葡萄。打花棚的事自然是赵叔负责,小西拖着向以南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倒茶送水,打个下手什么的。赵叔手巧,竹子木条捆捆绑绑,三下五除二一个小巧的花棚就打好了。小西乐开了花,连忙找来葡萄种下,浇浇水,施施肥,眨巴着眼睛希望葡萄快快发芽。

第一年过去了,葡萄藤长出来了,缠在了花棚上。,没有开花,自然没有结果。小西很是气愤踢了花棚一脚,脚痛了好几天,花棚也被踢断了。严肃地批评了赵叔搭建花棚极其不负责任,小西气呼呼地走了

第二年过去了,葡萄藤缠了一半花棚,小西盼星星盼月亮,只见得开了几多小花,没有结果实。小西那个郁闷啊,连着几天没吃下饭。某日夜里气愤难耐,跑到花棚有里,结果一时没看清一头撞在了花棚柱上晕了过去。待小西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躺了2天,花棚棚被撞断一根柱子。赵大叔被向家老少批评了3天。

第三年过去了,葡萄藤缠满了花棚,开了花,结了几颗酸葡萄,小西摘下来尝了几口,连忙吐掉。正转身气呼呼地要走时,一脚踩在葡萄皮上,身体一滑,把旁边的是桌子推到在葡萄花架上,只听得哗啦哗啦,花棚又倒了。秦小西气极,顶着满头葡萄叶,跑到赵叔房间,把他踢去修花棚。

第四年过去了,葡萄开出了很多花,到了7月份结了满满的葡萄,一个个都是紫红色。小西那个高兴,连忙拿了一个梯子去接葡萄。乐呵呵地爬上梯子,小西正准备摘,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只正在蠕动的紫红的毛虫。这秦小西天不怕地不怕最怕蠕动的虫,一见这虫,两眼一番,直直地从梯子上摔了下来,连带把把花架给打散了。躺在床上,裹了一身纱布,小西看到前来认错的赵叔,不仅流下了心酸的眼泪。终于放弃了种植葡萄的想法,改种了丝瓜。

第五年冬,小西捡回了赵大顺夫妇,正在和他们说话的时候,赵大叔闯了进来说花棚又要修补了。小西一听急了,也没听清楚撇下被赵大顺牢牢抱住眼泪鼻涕都往他摸在身上的赵叔,直冲冲地往花园跑。

走到花园一看,小西才松了一口气,花棚好好的,这才想起赵大叔的只是修补问题。擦了擦冷汗,小西一屁股坐在石凳上。休息了一会,小西正打算往回走的时候发现花架上有个草绳结没打牢,于是解开重新固定。哪知道刚一解开,花棚又哗啦哗啦地垮了下来,秦小西全身都是雪渣,恨恨地看着赶过来的赵叔。

“少爷,这花棚没新买回来的那只猪给撞坏了,我用绳子暂时固定了下,还没来得及修。”赵叔一脸无奈。

“猪?”

“是呀,做腊肉吃团年饭不得吃猪肉吗?我就买了一头回来。”赵叔谄笑道。

秦小西拍了拍雪渣:“今年过节全家不吃猪肉,腊肉香肠也不做了!”

“啊!那我的猪怎么办啊?”

“卖了,不然我就把你给卖了!”

“哦。”赵叔可怜巴巴地说,“那花棚呢?”

秦小西白了赵大叔一眼,说道:“拆了,送王婶儿那里,今年天冷,柴火不够用。”

从此向府的花棚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李朝东的靴子

由于寒山书院的学员大多数家里比较殷实,因此总有些有些娇生惯养的味道。开学之后,寒山书院便对此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分为体能和基础武学的训练,以及政治洗脑和道德催眠。秦小西看着这帮学员,遥想起自己当年,一年两考,三年一训的学生生涯,不禁打了个寒颤。虽然心里觉得有点对不起这帮孩子,但是一想到自己成长的血泪史,有不住安慰自己,这些不算什么。

于是学员们看到的就是:骄阳之下,一个白衣人天天蹲在屋檐下,双眼含着眼泪一边拿着一把桃花扇扇解暑汤,一边盯得自己背上发毛。但是秦小西并不知道学员们怎么想的,她以为自己满怀着一腔柔情为学员熬着解暑汤的举动感动了他们,因此他们看到自己时加快了脚步,却不曾想到是别人感到害怕想要远离她。阿弥陀佛,因为认知偏差所造成的人间悲剧又多了一桩。

在书院训练之前,秦小西给向以南和李朝东都做了一双鞋子,在向以南的鞋子上绣了一个南字,李朝东的绣了一个东字。虽然鞋子做得很是难看,但毕竟是秦小西亲手做的,两个小伙子依然十分的高兴。套在脚上左走右走,不大不小,两人连忙把鞋收了起来。秦小西拍拍他们的肩,心里知道训练对他们俩来说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但还是出于老母鸡心理反复强调一定要注意身体。

带着学员进行训练的刘政是军人出生,对于学员们自然十分的严格,不出十天,便有学生的鞋子磨破了。一日,秦小西和青儿一如既往地蹲在院子的树荫下煮消暑汤。秦小西的消暑汤是由香薷、白扁豆和厚朴组成,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香薷饮。香薷的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加之白扁豆的清热涤暑、化湿健脾和厚朴的理气,健脾功效,特别适合初秋的湿热天气。配了香薷2份,白扁豆1份,厚朴1份放在锅里,加入大半锅水,滚开后转小火煎煮了约摸一刻钟,关火,等待冷却后,调入蜂蜜,香薷饮便熬制好了。擦了擦手,小西路过校场边时,看到站在前排的向以南和李朝东依然神采奕奕的样子,不禁微微一笑。

向以南和李朝东到寒山书院之后都和其他学员一样住在书院,秦小西也是偶尔路过遇到时才能见到他们两个了。这两孩子都黑了也瘦了,但好像高了些。秦小西一边打量着有些心痛和自豪。

“夫人,你看他们的鞋子都磨破了。”青儿站在一旁,也很是心痛。

秦小西低头一看,两个人果然穿着一双半破的鞋子:“好像不是我做的那双?”

“恩……好像不是……”青儿左看右看确实没看到那两个贼晃眼睛的字。

秦小西苦着一张脸说道:“为什么他们不穿啊,我可是辛辛苦苦做了很久才做出来的。”

青儿没有说话,心里却想着小夫人真是时而精明得奇怪,时而痴傻得可爱。

为期一个月训练完了之后,所有的学生有三天假。之后便开始正式的学习。秦小西由于在寒山寺和安平讨论医书忘了时间,回到家时向以南和李朝东已经早一步到了向府。与他们一起的还有胡家两兄弟、周立以及另一个秦小西不认识的男孩。

小西先是和他们打了个招呼,便问道:“南儿,你们还带了一个客人回来,怎么不介绍介绍?”

“小西,这是梁晓伟,我们班的学生。”李朝东急忙说道。

秦小西见李朝东心急的样子,知道人定是他请回来的,怕自己责怪才这么着急着说话。于是笑了笑:“有朋友是正常的嘛,我家南儿和东儿也有自己的朋友了。”说完,秦小西拉着梁晓伟坐下,又给他倒了被茶。

“大家都坐,胡钦你招呼下你的兄弟。”秦小西一边笑,一边叫青儿去拿来了西瓜和绿豆汤,“天气还有些热,这段时间大家都累了,得好好休息几天才行。来解解暑。”

李朝东像安了弹簧似的,一坐下去马上就跳了起来:“小西,你不知道。这刘校尉,以前我还觉得他挺斯文的,一上了校场,谁也不认!老让我和以南比其他人多跑。”

“哦?”

“没的事。这是严要求。”向以南淡淡地说。

秦小西笑着摸了摸向以南的头,眼里全是笑。

“哼!”李朝东拿了一块西瓜狼吞虎咽起来,“这向以南平时一点也不让我碰,就对小西有好脸色。”

“你这小子!”秦小西轻轻敲了下李朝东的头,“就知道自己吃,也不招呼下你的同学?”

“唔……都说要被你打笨了!”李朝东抹了抹嘴,“梁晓伟别客气,我们家小西很好客的。你就当在自己家。”

秦小西拿了一块西瓜递给梁晓伟:“来,快吃,解解暑,一会就吃晚饭了。”

※※※西瓜皮分界线※※

“对了。我给你们两做的鞋呢?”由于事先不知道梁晓伟的到来,吃完饭后秦小西叫青儿陪着他们聊天,自己带着李朝东和向以南去给梁晓伟准备房间。

李朝东见向以南悠然地牵跟在小西后面看也不看自己,一点不顾友爱之情,只得说道:“恩,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梁晓伟是自己一个来的寒山书院,而且到了书院之后便没见他的家人出现过。李朝东这人本来就很仗义,见邻桌的梁晓伟不善言谈,瘦瘦弱弱的样子心里便有些同情他。再加上梁晓伟干什么都是一个人,而且常常被一些同学欺负,李朝东就不自觉的去出头帮助他。渐渐的,李朝东干什么都喜欢叫上梁晓伟一起。由于训练的强度比较大,梁晓伟又是一双破旧的布鞋,没折腾几天,鞋子破得不能补了。李朝东见他的鞋不成样子,而且脚都磨出破了皮,就把小西给他做的鞋子送给了梁晓伟。

“原来如此。”秦小西点了点头。

李朝东看了秦小西一眼:“小西,你不会怪我把鞋子送给了梁晓伟吧?”

“怎么会呢?应该的!”

“嘿嘿。我就知道小西不会怪我!”

秦小西见一旁的向以南一直不作声,便问道:“南儿的鞋呢?”

“我放在柜子里。这是小西第一次给我做的鞋,得好好收起来。”向以南侧过头,笑着说道。

秦小西不自觉的露出两个酒窝:“这傻孩子,以后我常常给你做。一直到你娶妻,就该你媳妇给你做了。”

“要是你嫁人了怎么办啊?”李朝东话音刚落,就看到一个怨怼地眼神看着自己,不禁流出了冷汗。

“到时再说吧。”秦小西一直往前走。随口说道。

“嘿嘿,我瞎说的,我脑子不正常了。”

秦小西听到李朝东讨好地说道,刚回过头想要笑话他,却看见李朝东跌到在石板地上,抬起头一脸的鼻青脸肿:“东儿,你怎么啦?”

“没事,他摔倒了。”向以南拉起小西的手向前走去,头也不回的说道。

整理好梁晓伟的房间后,秦小西叫李猴子去把梁晓伟叫过来看看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不一会,大厅里的几个人都走了过来。梁晓伟见到房间连连说好,脸上很有些窘迫的样子。秦小西和李朝东安慰了他半天,他才定下了心神。

“秦掌教,很好了,已经很好了。真是感谢您。”梁晓伟恭敬地说道。

“别客气。我们向府历来就好客。在向府我就什么都不是,你叫我小西便可。”

“……”梁晓伟嘴巴动了动,又紧张起来,貌似实在叫不出口的样子。

秦小西给向以南使了个眼色,向以南便连忙带着梁晓伟看了坎普,又给他到了杯水。秦小西和几个少年陪着梁晓伟一起聊了很久,他才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梁夫人的家人以前是奉天的士族,后来家道中落嫁给了家境一般的梁父。梁夫人虽然美丽但是刻薄非常,梁父不堪折磨,过了几年接了一个青楼的女子做小妾,梁夫人心里怨恨非常却又不得不做出一付高姿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梁晓伟自然从小就十分的怯懦,小姨太生了一儿子后,他在梁父眼里就越发的没有了地位。梁晓伟在两年前听到了秦小西在西涧所作的诗都向往非常,因此知道寒山书院的事后就告诉家里自己要到这里来。

小姨太自然乐意,梁家虽然没什么钱,但那一亩三分地在乡下人眼里还是颇具价值的,而家里少了一个人和自己的儿子争地位她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就在梁父的耳旁鼓动他让梁晓伟来寒山书院。梁夫人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梁家实在没多少钱专门请个先生,想到儿子读了书兴许有走上仕途的希望,也就一咬牙吧从娘家带来的首饰卖了一些支持梁晓伟读书,并告诉梁晓伟不能考上三年一次的殿试就不用回梁府了。

秦小西听完之后皱了皱眉,问道:“晓伟,你自己到寒山书院是想干什么呢?是为了逃避,还是为了通过殿试,或者其他什么?”

“我不知道。”

“你还小,但某种意义上说也不小了。每个人的人生都在自己手上,你应该自己学会选择,并承担起自己的选择。”

“我……”

秦小西看着他,又看了看自己周围的几个少年:“你们都应该想好,在寒山书院,你们想要得到什么,或者是做什么?我希望你们离开书院的那天能够告诉我。”

“恩……”几个少年点头道。

“那么,梁晓伟,以后的假期你可以都在我们向府。这里随时给你留着房间。”秦小西看着梁晓伟认真地说道,“老天在关上一道门的时候,总是会给你留下一扇窗的。”

梁晓伟看着秦小西半响,方才说道:“谢谢你,掌教……”

路标

由于合并章节,因此故事内容直接接到33章去了。

25到32都没有没有没有没有内容啦~别看了!

不好意思,妨碍你看书了,这里四月向你表示抱歉

秋天的苹果树

寒山书院的西南角有一棵苹果树。听说是很早的时候被向老爷子从北方移植到南淮来的。说实话赵叔没有说这是棵苹果树的时候,秦小西只把它当作一棵很小的树,更别提料想到它居然有几十年的岁数。

这棵苹果树树体矮小,树冠紧凑,大约只有3米高的样子,冠径3。5米左右,看样子应该是一种矮枝苹果树。由于从北方移植到南方不适应这边的气候,加上长时间的没人修剪,这棵苹果树已经很久没有开花结果了。

第一次看到苹果树的时候,青儿见结不了苹果,有些失望。秦小西笑了笑解释道:苹果树是北方的水果,如果它种到南方,没有了每年至少二十几天的温度低于0度的气候,它会认为没有过冬天而不准备开花结果。

晴儿恍然大悟:“原来是水土不服啊……”

“恩,算是吧!”秦小西说,“如果是在北方,到了5…6月份天气才真暖和起来,有了昆虫,苹果才会开花让昆虫帮忙授粉,而成熟是需要阶段的,等它成熟时刚好已经是秋天。”

“真是可惜了这么一棵树,如果是在北方,恐怕已经开花结果了吧。”青儿摸着树枝总觉得有些可惜。

秦小西顿了一会,方才感叹道:“命中有时终注定,命里无时莫强求……”

“也许,它可以开花的。”过了好一阵,向以南开口说道。

“哦?”

“也许它是在等一个让它开花的人出现。”

青儿一听立刻笑了起来:“我到了向府这么多年,也没发现少爷有这么浪漫的时候。”

“真的!”向以南也不恼怒,脸色平静地说,“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人的到来使它开花结果的。”

“怎么可能呢?”青儿说:“李朝东,你觉得呢?”

“我?我不管这个,有苹果吃就吃,没苹果吃就吃其他的。”

“你就知道吃,你快成王婶儿养的阿豪了!”

“别拿我和猪相提并论,真是的!干嘛给猪取名字啊!”

……

“小西,你觉得呢?”向以南看着秦小西,也不管旁边的李朝东和青儿吵闹得厉害。

秦小西想了想,说:“也许吧,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不是吗?”

向以南没有在说话,只是看着苹果树微微地出神。而秦小西看着向以南,突然觉得这个少年已经有些难以捉摸了。

书院的训练结束后,2个班的学员开始进入正式的书院生活。虽然分为了2个班,但其实大家是在一起上课的,只不过各自自习的地方不一样。之所以这样安排,秦小西考虑到这样双方竞争的感觉会比较的强一点,而且安排实践或者活动比较好组织。由于古代的教育大多数是靠自觉,整个寒山书院除了秦小西这个掌教之外,就只有赵三和王二两个巡视和掌管伙食的几个下人。整个书院的运行和杂物琐碎,都是由学员自己组阁操办,颇有点现代大学学生会的意思。刚开始的时候,秦小西会帮助着做些决定和解决一些事情,慢慢的她就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了。

除了最开始训练的时候有些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认识,学员们渐渐接受并且习惯了寒山书院。在秦小西引导下,他们开始尽可能多按照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和生活。在提出学员们自己组阁之后,秦小西限定两个班在半个月内推选出自己班的3组阁成员,并通过竞选出2位书院执事负责大小事物。这种规则和管理办法在奉天还属首次,学员们很是新奇,一个个议论纷纷。向以南和李朝东习惯了秦小西的天马行空倒觉得没什么,而胡家兄弟和周立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半个月之后,秦小西收到两个班的各自推选出来的三个人。分别是清风班的向以南,黄怀,顾戚,以及明月班的胡钦、周立、莫逸。小西让他们6个人分别写了一片行事安排上来,奇Qīsuū。сom书并在书院的就自己的看法和别人的看法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辩论。据后来人说这次非学术的辩论成了日后寒山书院最有意思和最吸引人的一个活动之一,当然这是后话了。

其实在辩论之前,秦小西看了6个人的行事报告。私下觉得这6份中,以向,胡,周,顾的文字较为出色,尤其是向以南和胡钦2人。向以南的报告见解独到,行文犀利,文笔中的很有些高层角度的味道;而胡钦的则据情据礼、大开大合,颇有些胡俊的大将之风。而辩论之后的民主投票证实了秦小西的看法。向以南和胡钦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寒山学员的第一届执事,连几位先生谈到他们的建议书都不住点头称道。而其余的4个人则分别负责两个班的事务并协助向以南和胡钦二人。

按照向以南和胡钦的意见,整个书院每个月开一次学员会议,商议由他们二人制定出来的行事安排。两人对于书院学员的事物有绝对处置权。对于学院的规矩学员们讨论无异议之后无条件的执行和服从,每违反一次记过一次,累积3次者自动离开书院,对于处罚学员可以向执事提出个人看法,执事商议觉得情有可原者召开书院会议讨论去留。寒山书院每个月的实践课由先生和学员共同协商决定,分班组进行对抗,失败的班在下个月负责书院特定的一亩地的耕作。

之后书院的大小事务逐渐步入正轨。向以南和胡钦把大小事物处置得可圈可点,秦小西便闲了下来。一日,小西在书院闲逛到的时候,想起了书院西南角的那棵苹果树,于是兴起了过去看看的念头。当她走过去之后却看到一个少年坐在树根上,靠着苹果树假寐。秦小西认得这个少年叫徐梦云,是明月班的学员,之所以记住他是因为他是一个名字有些秀气人也很斯文的奉京人。

秦小西怕打扰徐梦云睡觉,慢慢转身想要离开,没想到身后传来一个轻轻的声音:“掌教,你好!”

秦小西回过头:“梦云,已经是深秋了,仔细别着凉。”

“掌教记得我的名字?”徐梦云有些高兴的行了一个礼,秦小西连忙伸手扶起他,“掌教是来看这棵苹果树的吗?”

“恩,是呀。去年这个苹果没有开花,今年依然没有结果。”

“这是树南方很难开花。”

“呵呵,梦云看来很熟悉这种树?”

徐梦云用手摸着树干,灰色的学员服的衣摆在风中轻轻飘着,显得有些落寞的样子。

这孩子,人很斯文,内心显然也很柔弱。秦小西心想,走到徐梦云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梦云,你怎么呢?想到一些什么事呢?”

徐梦云把目光转移到秦小西的脸上:“掌教的脸看起来很平凡,但看久了觉得很漂亮呢!”

秦小西一听,脸不自觉的红了一下,连忙轻咳了几声:“咳咳……”

徐梦云顿时涨红了脸,急急地说道:“掌教,我,我没别的意思啊。我的意思是,其实,我是想说……”

“梦云别急,我知道,你可以缓一下再说话的。”秦小西安抚他道。

“恩。”徐梦云顿了许久方才说,“掌教,我一紧张就会说不出话。”

“没事,我以前也和你一样。”

“真的?”

秦小西低下头看着徐梦云的眼睛说道:“真的,后来我就对着树说话,把我想说的都说出来。慢慢的我才开始学着想别人表达自己的看法,先说得很慢,也会出错。但是那时我和你一样,只有12,13岁,别人是允许并且可以原谅我的错误的。慢慢的,我就能能自如的和别人交流了。”

徐梦云高兴地点点头,说道:“掌教,我第一次看到这株树就觉得很亲切。”

“哦?”

“这种矮枝的苹果树不多。我姥姥以前住的地方燕怀城才有。我小时候常常去姥姥家爬树,姥姥从来不会说我。后来父亲做生意有了钱,一家人搬到奉京,姥姥留在燕怀。父亲又娶了妻妾,对我的管理很严不准我乱说话。我只有偶尔回去见见姥姥的时候才能说上几句。”徐梦云垂下眼帘,“和姥姥一起我很开心,可是后来姥姥去世了。父亲把我送到寒山书院,想要我多结交结交高官们的儿子,为他充颜面。”

秦小西认真地听完徐梦云的话,发现他说了这么多却没有结巴,笑着问:“梦云,那么现在你个人想不想留在寒山书院呢?”

“想,这里很好,真的!”

“梦云,你发现没有,刚才你说话没有结巴。”

“真,真的吗?我,我……”

秦小西笑了:“梦云其实你只要不去惦记着你是在和别人交谈这件事,而是很自然的说话就可以说得很好。慢慢来,和刚才一样和任何人交谈的。”

“恩!”徐梦云点点头,“看到这棵树我就想到姥姥,可惜它不会开花。苹果花很漂亮的!”

秦小西突然想起了向以南的话,不禁说道:“这棵苹果树其实是在等你,等你让它开花结果。”

“真的?”

“真的,你可以试试,让它开花结果,姥姥也会很高兴的。”

徐梦云想了想:“它和姥姥家的一摸一样。”

“梦云,当它开花的那天,你的姥姥可以帮你充满自信地去做任何事情!”秦小西把双手放在徐梦云的肩上。

徐梦云看着苹果树在风中轻轻晃动了一下枝干,看着秦小西的眼睛说:“掌教,我愿意试试!”

秦小西笑了笑,看见苹果树叶在风中慢慢的从枝头飘落下来,而天边的一道红霞赫然想一个老人的笑脸。在看看身边的徐梦云,只见他的眼睛闪烁这与之前不一样的神采,心里想,也许徐梦云真的是苹果树等的那个人,不过,谁又能说得定呢?

孤独的守望者

第一次野外实践课安排在了霜降的前几天,为此我暗暗兴奋了好些天。本以为向以南会和我一样期待着这次活动,可他只是一如平常的听课学武。这小子有的时候总是让我觉得成熟得不像和我一个年龄的人。说实话,虽然和向以南认识已经快5年了,平时吃喝玩乐都是混在一起,可他却常常给我一种飘忽的感觉。

向以南很聪明,我知道。他虽然总是一种很平静的表情出现在大家身边,但我知道他的心里应该有一种惊涛骇浪的情结。只是我不知道,让他保持平和的原因和他的目的。我想,我应并不是向府唯一一个有这种看法的人,虽然我不知道青儿和何伯他们知不知道,但小西应该隐隐约约知道什么,只是她从来不喜欢谈论这些。

小西是一个很奇妙的人。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她不似我曾见过的任何一个女子。小西很勇敢也很胆怯,很坚强也很脆弱,很聪明也很糊涂。我的父亲有很多妻妾,或者高贵大方或者妖艳非常。小西和她们比起来只能算是一个让人过目就忘的女子,但她们却没有一个有如小西一般让人充满了惊奇。现在我还记得秦小西第一次带我去做衣服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还有一个主子如秦小西一般,但我知道,即便有也比不上半个秦小西。我相信向以南和我的想法一样。

我和向以南是兄弟。秦小西曾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被人恨着和爱着。但恨未必能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爱。我们可以对着很多人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或者欺人或者自欺,但是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可以一起纵声欢笑和放声大哭的朋友……从此之后,我便把向以南当作可以分享的朋友,虽然我知道他有很多事情不愿意告诉我,但我知道他对我是信赖,而值得他信赖的人并不多。就好比现在,向以南站在树下只在我能看见的角度微微望了山脚一眼,而就是这一眼让我知道他和我在想念同一个人。

刘政分给我们这个组的任务是去南山之中的一个小木屋里找到一把最锋利的剑。我们已经在山里晃了1天了,却没有任何线索。小西给我们准备很多的干粮和水,以及御寒的衣服,但是当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的时候,我裹紧了衣服依然觉得十分的寒冷。大家在天黑下来之前找了很多柴火,并用石块堆积起来支撑起锅架熬鱼汤。坐在火堆旁,我方才觉得暖和了不少,侧目看了看向以南,只见他穿着一层棉衣坐在火堆旁就着鱼汤吃着干冷的馒头,似乎一点不觉得寒冷。

“以南,刘先生给我们的时间是三天,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半了。如果还找不到,我们组就得认输了。”梁晓伟咽下鱼汤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