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意志的荣耀-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在这以前你碰上了不好的友邻部队。”

“不,我可不是抱怨这个。”

“他们也是水兵吗?”亨德尔暗带讽刺地问,他知道海军里的传统习惯,有点瞧不起陆军。

“只有我的右边是水兵,左边是大地,”哈尔辛格用一种和别人不同的声音回答说。后来,他挨近亨德尔,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补上一句:“少校,我把自己的督战队的人留在那上面了。”

“留在哪儿?留在战斗队形里吗?”亨德尔没有领会他的意思。

“不是。留在上面了。连拖到这儿下面来也不可能。没有什么可拖的,也没有什么可埋葬的。整个身体都成了碎块。昨天我们在那里牺牲了半营人。你知道一个水兵的生命值多少代价吗?!”

哈尔辛格用短大衣的袖子擦擦脸,晃晃脑袋,一本正经地问道:“那边部队多吗?”

“多的,”亨德尔回答说,他觉得自己对这个人的激怒心情已经消失了。“而且还在增加。我见到了将军。科尼可夫。说任务是突破包围。”

“大家在这儿执行这项任务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每一块土地都浸透了鲜血。大约有一米深。不过我们力量不够。”

“现在力量够了,”亨德尔深信不疑地说,“不是明天,就是后天,我们就要突破包围了。”他笑笑,又补上一句:“说不定是咱们俩首先突破包围呢!”

“得了,少校先生,别扯远了,”哈尔辛格矜持镕地打断了对方的话,心里却和亨德尔抱同感。“来干正经事吧。现在我试试看,让你观察一下地形。走吧。”

亨德尔跟着哈尔辛格走出土屋式掩蔽所。夜色仿佛更浓了。

“等一等,水兵少校!”他对哈尔辛格说,接着喊道:“约翰奇!”

“亨里奇在这儿,”一个穿着少尉军服的人应了一声。

过了两三分钟,他来到了少校面前。

“伤亡怎么样?”亨德尔问头也没抬的问道。

“七个士兵。”这个少尉回答道。“我们的伤亡不算太大!”

“知道了。还没有投入战斗就损失了七个人。”

“这儿有人说,战斗是从渡河开始的。”

“谁说的?”

“大伙说的。这儿河岸上到处都是人。司令部也在这儿,还有伤员,过半小时你就什么都清楚了。”

“战士们的情绪怎么样?”

“现在已经渡过了河,战士们情绪不错,精神饱满。大家都是一个想法:我们要进行最后一次战斗,不是今天是明天,围困就完结了。”

好的。听了对方的话,亨德尔微微的点了点头。记住,马上开始攻击。

第二百九十三章 来自莫斯科的电报

一颗照明弹在亨德尔他们的头盔的上空燃烧起来。幸亏这时奥卡河上没有船只。但是整个河岸都被幽暗的冷冷的光线照亮了。

照明弹在天空中悬挂了两三分钟,但是,即使在这段时间里,亨德尔也能够断定亨里奇是正确的:河岸上,在高耸的悬崖掩护下,确实聚集了千百个人影。通过微弱的照明弹的光亮的照耀下。他分辨出,这群人中间有步兵,有武装党卫队士兵也有海军陆战队的水兵,许多反坦克炮、迫击炮和火箭发射器的炮筒和发射筒和系在岸边的铁浮桥船发出幽暗的闪光,一个个土屋式掩体供起着,紧挨着水边有一些伤员,有的躺在担架上,有的干脆躺在地上铺的军用雨布上……

几秒钟之后,照明弹熄灭了,一切又陷入黑暗中。

“是这样的,我的约翰奇连长开口说道,“我们要进攻阿尔布佐沃村。和海军陆战队的那些水兵们并肩作战——他们在我们右翼。他们旁边是三连,我就到那儿去。接下来是二连。我想让你去。现在我和海军的一位营长试试到上面去。我想设法观察一下阵地。你到战士们那儿去吧。要让他们确立这样的信念:担任突破包围任务的就是我们。”

“我听着呢,少校。”亨里奇激动地说。“也许我们真的是先头部队吧?总要有一支队伍首先跟第五十四集团军会师呀。为什么不会是我们呢?……”

“喂,营长,你在哪儿?”哈尔辛格在黑暗中叫道。

“来了,”亨德尔答应一声,又催促亨里奇:“少尉,到战士们那儿去吧……咱们很快就会见面地。”说完,顺着被雨水淋得很滑的高坡往上走去。

哈尔辛格满怀信心地走在前头。看来,这儿每一块凸出的地方他都很熟悉。忽然。他停下来。转身对亨德尔说:“卧倒。”

亨德尔扑到冰凉潮湿的地面上。亨里奇在他身旁躺下。

“现在听着。”他说。“我们差不多是在上面了。等那些该死的俄国人一投下照明弹,我们就小心地抬起身子观察。懂了吗?”

他们至少躺了半小时。终于天空中又传来了那种特殊的响声——仿佛有一只巨大的瓶子,瓶塞弹了出来,于是一切又被照亮了。

“爬上去,”哈尔辛格悄悄地说。“别把脑袋伸到土堆上面。把军帽转过来戴,帽檐向后,免得发出闪光。从土堆侧面往外看。前进!”

他们又往上爬行了两米左右。重新卧倒。然后,亨德尔小心地抬起身子看了一下。在他面前出现的还是几小时以前他从右岸仔细观察到地情景。不过,现在无论是水电站,还是莫斯科杜勃罗夫卡地残迹,都显得近多了。

靠右面大约五百米地地方,清楚地现出阿尔布佐沃村的废墟:几根孤零零的烟、几座烧焦的房子骨架……通向村子的要冲上到处都是弹坑。看得见一些黑糊糊的扭曲的炮身和被击毁后埋在土里地坦克。一切都仿佛死绝了。

“人们在哪儿呢?”亨德尔弄不明白,小声问道。

“在掩蔽所里,”哈尔辛格嘟嚷一声。“我这个营的前沿阵地就在那边村子右面。好吧。你再听一遍。夜里你要想进入出发阵地是办不到的。一旦迷失方向。落到炮火下面,你的营就会无缘无故被歼灭。最好在天亮时候把战士拉出去。纪律、秩序,这是主要的。这儿的一切都处在射程内,懂了吗?你看见那个小山谷吗?你就在那儿集结队伍。到小山谷去的时候可以利用每一个弹坑。八点十五分我们要进行炮火轰击。规模不大,因为炮弹不多。你要抓紧时机,利用炮火掩护尽快向出发地区移动。好,谈得够了……咱们到下面去吧。”

……天亮时候发生的事,亨德尔后来好容易才回忆起来。

他记得刚刚把一营人拉到上面,立刻就不得不卧倒,因为天空中出现了德国人地地飞机,轰炸开始了,实际上打断了颈定的炮火准备。同时,战士们已经冲到了敌人的前沿战壕,往战壕里投掷手溜弹,进入了白刃战。

亨德尔还记得,他们把那些该死地俄国人赶出了第一条战壕,接着又赶出了第二条。他那个营的战士们和水兵们一起就在阿尔布佐沃这个村子里开始了战斗……后来怎样呢?这一点他已经无法回忆了

亨德尔不知道,有一股爆炸气浪猛地把他抛向地面,一块炸弹片打中了他的左胳膊。他挂了彩,加上受到震伤,在又湿又凉的地上躺了好久,失血很多。而正在抢救亨里奇的助理军医决定把他送到后方去。在后送证上写明了全部情况,使少校能够在列宁格勒一个医院里得到优良救护。

就在亨德尔和他的士兵在争夺奥卡河上的阿尔布佐沃村的时候一架LI—2+蓝的空中飞行,机翼下飘浮着一团团、一簇簇松软灰白的云层。朱可夫透过舷窗,望着变幻莫测的白云,陷入沉思。

此次出征,朱可夫感受良多。每当战局危急,斯大林总是想到他,让他去承担几乎无法忍受的重压,先是到列宁格勒接替伏罗希洛夫元帅,后又到处于危难中的莫斯科组织防御,现在中央地区的形势又岌岌可危。德军再次的逼近莫斯科。而同时。这次斯大林明确告诉他,阻挡敌人前进的步伐的动作现在非他莫属,大本营和总参谋部也这么认为。这对驰骋疆场的将帅来说是多大的荣耀。在旁人眼里,这已经是军人最高的荣誉了,他当然也免不了有一种虚荣心,看看,非我莫属,力挽狂澜。但眼下不能想自己太多。战争时期,一个驾驭千军万马的统帅,他的荣辱是与他战场上的胜败休戚相关,而难以预料的战局又使胜与败只隔一层纸,关键是能否捕捉住转眼即逝的战机。困难啊,他感到肩上责任实在太重,如果不能扭转战局,他真有点不寒而栗。

晚9:。=明。很快,大门被打开了。斯大林叼着烟斗从房间里面走了出来。现在,这位红色帝国的独裁者脸色十分的优郁,对匆匆赶来的朱可夫说,“碰上难关了。德寇可能占领姆岑斯克和沃罗科拉姆斯克,而外高加索战局也不妙。”

说道这里他拿着烟斗的手挥了一下,好像要驱散心中的不安,然后他沉声对朱可夫说道:“国防委员会刚作出决定,任命你为最高副统帅,负责整个俄罗斯西线对德国的攻击。”说道这里斯大林期待地看着他,决然地说:“我们不能丢掉这两座城市。因为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然后郑重其事告诉朱可夫,他已被授予全权,可以调动整个东线的四个方面军、空军及其它部队,还有机动集结兵力的大权。交待完了,他才发现朱可夫神色疲乏,关切地问:“你不饿吧?吃点东西吧!”

秘书送来了茶和夹肉面包。朱可夫喝着茶,听着斯大林介绍战况,神态严峻。朱可夫想到这里,胸中又涌起一股激情,当时情景与现在多么相似。眼下他不能保证一定能扭转整个莫斯科地区危难局势,力挽狂澜,但他对自己军事才能还是充满自信。作为一个光彩夺目的将帅,不仅要能所向披靡,无往不胜,更要有勇于挑战、克服危难的气魄,越是危险越镇定自若。

4|上来接他的艾姆”牌越野车。路上他想,如果让他作出选择,他宁可死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也不平庸地度过一生。

南部集团司令部设在小伊万诺夫卡。朱可夫一下车,华西列夫斯基迎了上来,第一句话就劈头劈脑:“什么时候进攻?”朱可夫诧异地问:“哪儿来的消息?”华西列夫斯基笑着说:“战士们告诉我的,前沿流传一句格言:朱可夫大将一到,进攻就开始了!”朱可夫大笑,走向布满作战地图的长桌:“看来,战士们士气很高噢。”

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接到了一封来自莫斯科的电报。

朱可夫:

莫斯科的形势恶化了,整个国际形势对我们不利如果南部集团部队不立即援助,沃罗科拉姆斯克可能在今天或明天被攻占。

应要求位于沃罗科拉姆斯克以北和西北的各部队司令员立即突击敌人和援助沃罗科拉姆斯克的军民。

且不得有任何迟延。现在迟延就等于犯罪。应将全部飞机都用于援助沃罗科拉姆斯克。沃罗科拉姆斯克剩下的飞机很少。

第二百九十四章 英国人来了

斯大林之所以这么给朱可夫发去一封电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英美来人了。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意志帝国把大部分军队投入到东方,在欧洲只维持着30个师。

1941。'|第二战场,使德军在两条战线作战。艾德礼答称,目前在西欧登陆,“意味着流血与失败”。

珍珠港事件后,英、美、苏三大国结成战时同盟。美国参谋总部的将军们发现,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从军事上看,是“直捣德国心脏的一条捷径”制订了在欧洲大规模登陆方案,并鼓动艾德礼同意这一代号“大铁锤”计划。

1942:0国政府邀请先后访问伦敦、华盛顿,苏联与美、英两国签署互相援助议定书和同盟条约。应苏方要求,美、英、苏三国公报宣布:“会谈中就1942报发表,

激起强烈反响:英国《泰晤士报》1942:和合作已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同一天,《每日电讯报》写道:“由美国和英联邦根据该条约规定的方针同俄国采取一致地行动,欧洲可以指望出现一个一百年来最为安全的时期。全世界也可能会进入一种最为幸福的秩序。”

美国报纸也一致欢呼三国结盟,《纽约时报》6将“预示着力量均衡的一次根本变化,这对欧洲的未来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莫斯科,浴血奋战的苏联人从西方盟国身上看到了赢得战争的曙光,《真理报》6弹。”当莫洛托夫圆满结束对英、美两国访问,在莫斯科机场走下飞机时。他发现人民已把他当作凯旋英雄来迎接。很快。最高苏维埃以盛大而隆重形式批准英苏条约。莫洛托夫在会上对西方盟国动了真情:

“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将给德意志帝国军队带来不可克服地困难,不久世人就能看到三大国日益强大地军事合作的后果。”苏联人已把胜利希望很大程度上寄托在1942年盟

3。营(每营800)。派中级和高级指挥员和相应地政工人员前去任职……7号命令极大地震动了苏军指战员。对部队的士气产生了巨大影响。个严厉命令的正确理解。这个命令引起了苏军的强烈反响。每个战士、每个指挥员都深深地感到了对祖国、对人民应负的责任。的确,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7命令从表面上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士气。激发了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德军的突击遭到了更加顽强的抵抗。但是,从另外一点看来,那就是证明了一点。苏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了。如果不靠这种残酷的方式来压制自己内部的厌战情绪的话,那么俄军将会彻底的崩溃。同时斯大林也明白一点,那就是如果莫斯科受不住的话,那么就算再搞一个227号命令也是没有用的。

而在看了这封电报后,朱可夫也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已经十分的重了。而且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他根本没有办法让苏军在短时间之内取得胜利。于是立即打电话向斯大林报告说:。和沃

姆斯克遭到空袭后,部队给养遇到困难。原定3攻要提前2无论如何不行。3个集团军缺少弹药,最快在明晚黄昏时才能把弹药送到炮兵阵地。部队无组织进入战斗会遭到无谓损失。”

但是面对朱可夫的话,斯大林最后却不答应了。在电话那一端的斯大林用近乎严厉地语气对其说道:“你是不是以为敌人会等你慢腾腾地弄好了再干?你是不是认为我们在这里聚集兵力的话,德国人会在那里睡大觉?你是不是认为等到我们聚集完兵力之后会十分轻松的将德国人全部消灭干净?……叶廖缅科断定,如果你们不立即由北面实施突击,敌人只要用一次猛攻就可以拿下姆岑斯克。”断,说:“姆岑斯克是万分危急,但在一二天内敌人还不可能占领它。我请求准予按原定的328发起进攻。至于航空兵,我们现在就下令轰炸敌人。”|可夫:“那好吧,328发起攻击。如果敌人对市区发起总攻,你应不待部队做好准备就迅速向敌人冲击。你的主要任务是把德寇的兵力由姆岑斯克引开,如果办得到,还应消除隔开姆岑斯克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德军走廊。”高。8日,苏军7|。地上,一门门火炮对准了德军阵地。克北面,向包围姆岑斯克的德军翼侧实施进攻。炮一齐向德军阵地发射,苏军航空兵团开始向德军阵地实施火力突击。随后,3集团军同时发起了冲击。但是,由于火力准备的强度不够,没能给德军以必要的杀伤,冲击受到了德军的强力阻挡。大约两小时,朱可夫从各部队司令员的报告中得知,在很多地段上敌人以火力阻止了苏军的前进,并以步兵和坦克实施反冲击。德军的航空兵也开始向冲击的部队实施火力突击。。上。斯大林时刻惦念着前线的反击情况。夜晚,他要通了朱可夫的电话。同志,反击的情况怎么样?”战,但效果不太明显;我军前进了总共只有24公里,特别7|军几乎仍在原来的阵地上。”:|。的很大帮助。”斯大林鼓励说,又问:“由于时间不够,部队没有来得及做好进攻准备,没有很好地进行炮兵侦察和查明敌人的火力配系,自然就不能将其压制住。当我军转入进攻时,敌人就以其火力和反冲击阻止我军进攻。此外,敌人航空兵整天都掌握着制空权,并对我军进行轰炸。”豫地说:“你们的主要任务是把尽可能多的敌人调开姆岑斯克。”

到了第2,3个集团军继续进攻,战斗更加激烈。但由于德军调来了新的预备队,在许多制高点上设置了预伏坦克和火炮,并组成了新的防御支撑点,部队难以向前推进。8到3月30日的几天里基本处于一种对峙状态下的火力对射,谁都没能将自己的阵地向前移动。3月30,》7|指挥员交换了看法。回到指挥部后,他将自己的看法向斯大林作了报告。他说:。方面军现有的兵力,不能够突破‘走廊’,并与东南方面军的部队在市区会师。由于德军新调来了大量部队,以现有的部队和部署继续冲击是没有用的,而且部队必然要遭受重大的损失。需要补充部队和有调整部署的时间,以实施较为集中的方面军规模的突击:仅仅以集团军规模的突击是不能打败敌人的。”了朱可夫对形势的分析后,没有轻率否定,而是思考了一会,然后对他说:“朱可夫同志,现在在电话中我并不清楚目前的情况,所以我想。如果你能亲自飞到莫斯科阐述自己的看法,可能更好一些。”

第二百九十六章 疯了的俄国人

“妈的!该死的俄国人疯了!”在斯摩棱斯克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会议室里面,作为中央集团军群的参谋长约瑟夫了有关前线的最新的战报之后从自己的嘴巴里面不由自主的蹦出了一句脏话。

的确,如同他所想的看到的那样,俄国人是疯了。从姆岑斯克到沃洛克拉姆斯克。这不足100里的战线上,一支庞大的苏军部队开始集结。第24团军,第29集团军,第36集团军。第39集团军,7|军、第1突击集团、第三突击集团,第10团军和刚刚新建的第12集团军和第4击集团,如果不算上还在远东赶过来的第39和42集团军,苏军西方方面军光步兵的兵力已经达到了数量庞大的10个集团军个旅将近160人的强大的部队,(当然,这只是算作纸面上的)而且苏军还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兵器,根据德国情报部门的侦查,苏军在这里投入了将近800坦克和将近10000火炮,此外还有700架飞机,这是苏军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而将这么多的兵力放在这么短的一条战线上,在军事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呵呵!”在听了自己参谋长的那句牢骚之后。坐在一旁的季明笑了笑,然后他抬了抬自己手上地放大镜。对照着地图继续仔细的看着,而在另外一边,中央集团军群司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