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年过花甲地日军将领缓缓点头:“那就好,那就好!如若此次设伏成功,消灭唐人大部,小西君将立一大功。”

与身旁的几个日军将领一起,几人都是放声大声笑了起来。

那年过花甲地日军将领正是第六军团的军团长小早川隆景,由于此次设伏,是第六军团为主力,自然此次主战,以小早川隆景为主导。

小早川隆景出身于日本安艺郡山城,在日本被称为第一智将。在历史中,日军在碧蹄馆以四万人围攻李如松等部五千人,还是没讨到便宜,为了免于丰臣秀吉的责怪,小早川隆景就想出个法子,谎称打退了明军十万铁骑的进攻,得到丰臣秀吉的极力赞赏,并命他回国,成为辅政五大元老之一。

小早川隆景领的第六军团,是以日本九州人为主,九州是日本最穷困,民风最野蛮的地区,该地士兵大都作战顽强,凶残成性,是实实在在的亡命之徒。最重要的是,他们没见过明军的厉害,所以对于将要到来的明军大部,都是充满了不屑一顾之情。

而小西行长虽然是丰臣秀吉的亲信,不过他的第一军团早己在平壤被明军打废,眼下己是无兵可用,所以此次作战,他就充当参谋的角色。

第三军团军团长黑田长政却是没有笑,在王京时,他就认为小西行长在唐人手中差点全军覆没,己经不配再继续领兵,应该切腹自尽,平时也总是对小西行长冷言冷语,小西行长却是淡淡而笑,让他心中越发不悦。

加上他平时自诩兵法大家,结果王京总督宇喜多秀家却是采纳了小西行长的计策,心中颇有些不服气,此时听了小西行长的话后,他道:“小西阁下,你平时总说唐人战力不可小视,今日我大军齐出,真可如此顺利?可别出什么疏漏,使设伏之事前功尽弃,那就丢我大军的脸面了。”

小西行长平静地道:“依我军计划,等唐人大部入伏后,便占领砺石岭和望客砚之地,如此,便可断了唐人的退路。而唐人急促而来,战车,石火矢等物必是携带不便。加上碧蹄馆这一带的地利,不利于唐人骑兵的攻击,他们只能被迫与我军近战,如此,唐人优势己是三去其二。鄙人相信我日本武士的近战能力,不会输于唐人武士,所以黑田阁下不用担忧。”

依小西行长的计划,碧蹄馆一带地形狭隘,又多泥泞水田,不利骑兵行动。加上明军匆忙而来,又道路不便,重炮等物,确实不好携带,没有重炮,明军的攻击威力就少了一大截。加上日军人多势众,他们伏击的成功可能性确实是很高。

黑田长政也明白这点,他哼了一声,不再说话,不过内心中对小西行长的嫉妒,又加深了一层。

小西行长和黑田长政二人冷言冷语,小早川隆景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并不言语调和。小西行长是丰臣秀吉的心腹,装备军力都是最优等的,自然让他暗暗不满。

而黑田长政自诩日本国兵法大家,和他这个“大日本第一智将”自然有冲突。不过姜是老的辣,他并不说话,直到二人停了嘴,他才呵呵一笑,道:“诸君同为关白大人效力,何必……”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一个武士匆匆来报,唐人查大受部三千人,己经进入碧蹄馆地界。

第161章 碧蹄馆血战(1)

四周是日军密密麻麻的家徽旗,触目所见,尽是日军的长枪轻足,弓箭轻足,铁炮轻足。怕人数有数万人之多。

查大受苦笑道:“老祖,看来我们是追得太急了,追进了这些倭人的伏击圈里去了。”

祖承训满不在乎地道:“怕什么,就凭借这些倭人的战力,也想围住我们?他们来得越多越好,我们正好杀个痛快!”

查大受指着祖承训哈哈大笑道:“好,老祖,今日我们就并肩作战,杀他个痛快,大丈夫马革裹尸,也是死得其所!”

李宁沉静地道:“二位将军,倭人己经合围,我们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了,让将士们快些防守吧!”

查大受点了点头,三人中以他为首,随着探马一队队的回报,他己经基本查明了日军的态势,对面倭人,应该是以倭将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为主力,还有一些倭人军团余部,人数怕不会少于两万。

由于四边都有日军,而且四面险要地势都被日军占领,所以在碧蹄馆山下一个小平川中,查大受和祖承训命令明军骑兵将托佛郎机火炮战车紧紧围成一圈,大家依火炮战车做为工事死战。qǐζǔü佛郎机火炮战车旁围着约两千人的明军,此外,还有千余的明军骑兵,处于内围中军的两侧,以作为余部冲击之用。

平川之地防守,这样做,虽然日军有利于进攻,但同样的,由于眼界开阔,明军也可以用火炮对日军进行大量的杀伤。当然,如果在大明,按这么密集的防守阵形,对手有火炮就惨了。不过查大受欺负日军没有火炮,所以并不担忧。

在碧蹄馆上。这里视野开阔,明军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小早川隆景等人看着明军在防守,冷笑一声:“任凭他们守得固若金汤,今日他们还能逃得性命吗?”

西行长也是笑道:“一切,尽在阁下的掌握之中!”

只有黑田长政微微冷笑。

早川隆景手中军扇一指。大喝一声:“进攻!”

立时他身旁地旗手将他地命令传了开去。山下各队地日军旗手看见山上地信号。也是纷纷将主将地命令传了开去。

立时。各处包围地日军大队一起发出骇人地嗥叫。挥舞着手中地武器向明军阵地疯狂地冲来。还是老样子。以武士部队为主力作战前锋。随后是密集如林地长矛轻路。随后是铁炮轻足。日军大部。气势汹汹地从四面涌来。

查大受见日军从四周密密麻麻地嚎叫着冲了上来。他一把抽出战刀。大声喝道:“奶奶地熊。和这些倭人拼了!”

“拼了。拼了!”三千明军也是抽出兵器大声呼叫。他们地声音。远远地将那些嚎叫不停地日军冲锋部队地声音压了下去。

“板载!”

各路合围的日军中,那些冲在最前面的日军武士哇哇叫着,他们双手高举着锋利的武士刀,恶狠狠地向明军急速冲来。

“开炮!”

见日军大部,己经冲入射程之内,明军中军部一声令下,立时四面最外围的佛郎机火炮先后开火。立时硝烟弥漫,轰隆隆声不绝。

这些佛郎机火炮战车与平壤城下的重型佛郎机火炮战车不同,身型较为轻便,战车上装载地佛郎机火炮也较小些,火炮威力约可以打到二百多步远。

日军没有骑兵(有也等于没有),他们冲锋较慢,可以让明军火炮手充分瞄准。说起来,碧蹄馆这一带地形狭隘,不利明军骑兵行动。但同样也不利于日军的冲锋。

他们的阵形排得很是密集。炮弹打出去,撞入冲锋地日军中,立时是一片的惨叫声,带着鲜血的残肢和泥土飞扬起来。明军的每一炮,都让日军伤亡惨重。而且冲在最前面的,都是日军的武士,都是日军精华中的精华。这些人的损伤,是让日军将领接受不了的。

刺鼻地硝烟迷漫,炮弹带着青色的烟雾。不断从明军中飞出。每一炮出去,就是一片的死伤。那些被炮弹击中击死的日军,都是死状恐怖。

此次查大受等人带了五十辆的火炮战车前来,每辆战车上都配有五到十发的子铳。这些子铳,战前都先装好了铅弹,铁砂,石块,火药等物,一炮打出去,可以封锁周边数十米宽的正面。

明军火炮连继射击,炸得日军七零八落,天昏地暗,特别是冲到前面的那些日军武士,更是损失最惨重。

明军火炮这样的威力,除了小西行长外,让碧蹄馆上地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等人看得脸上肌肉抽动不己。他们是第一次看到明军的火炮的威力,都是人人变色。这还是明军的轻型火炮,如果是重型的,该怎么说?

早川隆景心下暗叹:“小西行长说得不错,唐人的石火矢确实是太厉害了,如果让他们用在攻城,确实只能挨炸!”

不过明军火炮虽然厉害,但日军确是强悍,虽是伤亡惨重,便仍是迎着炮火,死战不退,狂叫着继续冲来。

他们冲到近百步时,明军的炮火停了,日军一下子高兴起来。他们打起精神,继续冲锋,等他们冲到六十步时,明军中的火箭手己经来到战车旁,准备射击。这些火箭手们,每人都是披有盔甲,并带有火箭六十枝,还有长的火绳三根。又备有箭篓,油罩等物,防止雨水。

“火箭准备!”

在中军旗号摇动动,立时数百火箭手们,拉开了手中地硬弓。立时他们旁边地明军士兵们,用火折将他们箭上的火药喷管点燃。

“放!”

“!”声响中,明军火箭手们射出了他们手中地箭,一片密集的呼啸声中,伴着火药喷射飞行时发出的尾烟行道。前面冲击的日军武士们,就算他们身上穿着盔甲,仍是被火箭射翻在地,一些日本武士们。甚至被火箭射飞出去。

“放!”

又是一波的箭雨,许多的日军武士,又被射成了刺猬。

几番地打击后,日军各冲锋部队,己是七零八碎。等这些日本士兵们,好容易冲到明军阵前三十步了。这时候,明军一千多门三眼铳己是点燃了火绳,又是一齐鸣放。

这个射程内,三眼铳威力很大,而且三眼铳有三管,一管放完,立时三眼铳转动,另一管又射击,连续三管射完后。等呛人的硝烟味散去,战车前,己是留下日军尸体无数。

到了这个时候。冲锋的各日军大部,冲锋在前的日军武士部队,己是死得差不多,余下的日军大部,己是忍不住嚎叫撤退。而在这时,留下内围中的千余明军骑兵又出来追杀……

“八噶!”

自己精心组织地冲锋部队如此轻易被明军打退,这出乎碧蹄馆前小早川隆景的意料之外,他大失脸面,不等先前冲锋的日军部队休息。又开始组织第二次的冲锋。

不知道打退了日军的几次进攻,明军先以佛郎机炮、火铳、火箭的压倒性优势火力大量杀伤日军,再以骑兵的短促出击消灭逼近的足轻步兵,击退了日军一次次潮水般的进攻。

最后,在明军阵地中,佛郎机火炮己经打完了弹药。接着,火箭手们也射完了他们地箭,很快的,明军中的三眼铳们也是弹尽药绝。

面对日军又是黑压压地一片冲来。查大受猛地拔出战刀,大喝道:“将士们,死战!”

“死战,死战……”

没有退路了,此时明军将士也都是杀红了眼,他们或拔出自己的腰刀,或是往三眼铳上插上铳剑,将三眼铳作为长矛使用,与日军展开了血腥的搏杀。

查大受更是率军亲自冲击多次。碧蹄馆山下。可说是打的惊天动地,血海尸山。从下午打到晚上。又打到第二天白天,三千明军,以战车为工事,与多倍的日军激战一昼夜。面对日军优势兵力,明军虽然伤亡惨重,但大明军旗始终屹立不倒,高高地飘扬着。

明军如此顽强,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等人都是震惊无比,这时他们才明白,为什么小西行长会在平壤城失败,换成他们,也决对没有辛存的道理。

到了现在这个样子,什么诱敌深入,全歼大部明军的宏伟壮志,小早川隆景等人都是谈不上了,他们唯一愿望,就是将碧蹄馆下这些明军残部吃掉,才能勉强挽回一些颜面。

二十五日清晨,第八军团长兼王京总督宇喜多秀家率两万援军赶来,站在他面前的,是一夜之间苍老了如十岁一般的小早川隆景等人,还有颓废无比地日军围困大部。

见宇喜多秀家等人赶到,小早川隆景会精神好了一点,他喝道:“继续冲击!”

主将的旗号又从山上传到山下,残酷的战斗又开始了……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上午。

铁蹄如雷,离碧蹄馆数十里的地方,正有一队明军急急而来,看旗号,正是李如松,黄来福大部。在大军行列中,还有副将杨元、李如柏、张世爵等人。

此次出行,李如松,杨元、李如柏、张世爵等人共领有家丁约两千多人。人数不多,不过都是他们最精锐的部队。还有黄来福,将他的三千战兵,还有三百家丁们,全部带了出来。

第161章 碧蹄馆血战(2)

在二十四日时,李如松接到了查大受的战报,上言大捷,斩获倭人六百余级。李如松闻言大喜,再听了当地朝鲜土民而言,他判断日军可能是要弃王京城撤退,遂欲率领本部骑兵二千余人从开城疾驰引援。

黄来福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他当然知道历史上这个有名的碧蹄馆之战。不过碧蹄馆之战具体的情形,当时他在五寨堡的笔记本电脑中并没有说得很清楚,只知道非常惨烈。

此战中,日方和李如松方,可说都没有赢家,不过李如松以五千人大战日军四万多精锐部队,最后还大量杀伤日方,应该是算胜利了。

不过历史上,李如松由于损失的都是他的精锐家丁们,这对他将来担任辽东总兵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是黄来福不愿意看到的。

况且,黄来福认为,碧蹄馆之战后,第一次朝鲜之战就基本上结束,自己以后不会再有什么作战的机会。自己身在朝鲜,如果不参加历史上有名的碧蹄馆之战,真是太可惜了。/而且黄来福虽然对攻城战有点阴影,但却从来不会怕过什么野战,这可是立功斩首的了机会,当下他就向李如松请求一起前往。

李如松略一考虑,就答应了。五寨堡军队,早己闲了多时,听闻出战的消息后,人人都是大喜。特别是杨小驴,跟在黄来福身旁,只是眉欢眼笑。

历史上,李如松仅带了二千人马。现在,多了黄来福的三千人马。而且在步战中,论精锐度,都比李如松的家丁们强悍。想必碧蹄馆之战,更多了几分把握,当然。这一点只有黄来福心知肚明。

众人快速往向王京方向前进。此行都是骑兵,黄来福领的虽都是马上步兵,不过也都是人人骑马,所以部队的行进速度很快。

很快。众军便到了马山馆时,李如松突然拉住了缰绳。长期的战场经验,让他觉得,日军的动向似乎不是那么简单,他对身旁的黄来福及杨元:“本提督领一千人先行,黄来福和杨元,你二人随后领军跟进。/”

黄来福大吃一惊,如果这样。自己地盘算不都是落空了,他焦急地道:“提督大人身系众军安危,岂可轻身而往?让末将随同提督大人一同前往!”

李如松看黄来福焦急的样子,那种样子,可不是装得出来的,他暗暗感动黄来福的忠义。余将也是私下认为黄来福对李如松地关爱。李如柏、李如梅兄弟二人,也是互视一眼,暗暗点头。

李如松点了点头,道:“如此,黄将军便随本提督一同前往!”

黄来福高兴地答应了。

分兵后,李如松和黄来福等人继续领军前进,午后。经过砺石岭时,前方离碧蹄馆不远。正在这时,探马回报,说是前方大战,明军查大受部,被日军团团围住。战事惨烈之极。

众人都是吃了一惊。黄来福的内心剧烈的跳动起来,历史上的碧蹄馆之战。果然发生了。

李如松细细地询问了探马,然后道:“我部被围。/不可不救!黄将军,随我一起杀敌。”

黄来福知道历史上碧蹄馆之地是个死地,围困的日军达数万人,不过他却是毫不畏惧,大声道:“是,提督大人!”

两人领军冲进了碧蹄馆之地,日军见明军大部前来,立时山上传来了鸣金收兵的声音,立时围攻查大受部的日军潮水般的散了开去。

查大受等军将见援兵前来,人人大喜,他们经过一天一夜地苦战,虽说杀伤日军二千多人。不过此时他部明军仅余不到二千人,伤亡己经过千。而且人人带伤,如果援兵再不来,他们就要崩溃了。

黄来福等人见战场上血流成河,己经被寒冷的天气冻成了冰块,残肢到处,到处是破损的军旗兵器等,日军尸体被火炮火箭烧焦的臭味不时传来。

众人不由暗暗心惊:“好个残酷的战场!查大受,祖承训二人来到李如松面前,二人劫后余生,都是失态,祖承训哭道:“多谢提督大人领军来援,末将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提督之恩!”

这一天一夜的战事中,祖承训地心情又经历了一个变化,在七月时,他入朝作战失败,归国后拼命渲染日军的可怕。/在平壤之战后,他对日军战力又是不屑一顾。不过这一天一夜的战斗中,日军的疯狂,有如魔鬼一般吓人的打扮,又让他内心中出现了阴影,援兵再不来的话,他确实是要崩溃了。

此时死后逃生,怪不得他失态。

看他的样子,李如松暗暗皱眉,不过念在祖承训确实是经历苦战,心情难免激动,也就不说他了。查大受和李宁二人,虽也是欢喜,但还是保持平静。

查大受大略向李如松禀报了此次地战事,他还没说完,李如松己经明白了,他挥手止住了查大受的说话,冷笑道:“看来倭人是要诱我等前来,好在此伏击啊!”

以他的眼光,自然一眼就可以看出,眼下这四面的环境,在兵法中就是一个死地,不过他久经战事,最常干的事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并不怎么担忧。/

果然,四面日军己慢慢组成队形,更有探马回报,大部日军己经占领了砺石岭北边的望客砚,堵住了明军地退路。日军地意图,己是非常明显。

以黄来福对兵法的认识,当然是远远不如李如松,他看碧蹄馆地形狭隘,四边多山岭,只要守住一些路口,就可以堵住大军退路。碧蹄馆中间地一些平旷地带,又多泥泞之地,确实不利于明军骑兵的行动。这点对明军不利,对日军却是有利。

黄来福心想:“这地方果然如历史上所说是个死地!”

他却不慌乱。内心只是兴奋,看他部下地神情,也是个个如此。

黄来福对李如松道:“提督大人,事情如此。我军要尽快防守!”

查大受见李如松领军来援,却是连累他如此,他心下愧疚,正要说什么,李如松一挥手:“不必多说,准备作战!”

李如松果然是将门世家,一眼看出,眼下的地形不利于防守。/四面是敌。当下他领李如梅领军千人,首先攻占北边的惠阴岭。占领此地后,先防守,再想办法。

因为惠阴岭不是出口退路,所以此处日军不多,只有几百人。守将为立花宗茂部的部将十时连久。在李如梅领军狂攻下,十时连久猝不及防,守卫日军,尽数死亡。

占领惠阴岭后,李如松立时依惠阴岭地势,集合黄来福部三千人,自己的众家丁们一千人。又补充了查大受部残兵二千人地弹药武器等,让他们随同防守。众军一起展开了鹤翼之阵。

鹤翼阵相传为诸葛亮八阵中的一阵,是万阵之基础,是中国长久以来作战最常用的阵型之一,唐时传到日本国后,为日人上杉和武田所利用。他们经过仔细的研究。不断开发和利用。结合日本战斗方式,发展成为后来日本战国到江户时期地主要作战阵型。

不过在此时。不论是大明,还是日本。对于鹤翼阵,都在普遍使用。/该阵主要的特点是,鹤的双翼,展开之后十分宽阔,使敌方的受敌面扩大,造成普遍的伤害。此阵攻击面广,使己军可以以多点攻击面来攻击敌人一个点,从而吞食敌人整个部队。

依李如松的布置,鹤翼阵分为几阵。

先,在明军的正前面,安排了众多的佛郎机火炮战车。炮手主要为查大受部地炮手,他们由于补充了李如松带来的子铳,又可以作战了。由于李如松前来,并没有带多少炮手,所以这些查大受部的炮手虽然疲劳,但身在死地,还是坚持作战。

战车后,黄来福部队一千五百人的火铳手,安排了大部在前。此外,还有黄来福部的一些弓箭手。火铳手与弓箭手在前,火铳手又更在弓箭手前。二者主要是担任远程攻击对手的作用。

并且火铳手与弓箭手左右散开交错排列,这是为了相互掩护。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火铳手装弹时间长,不像弓箭手那样快,但是射程远,攻击力大,所以多放在前。/弓箭手射速快,但是射程不远,攻击力不大,所以只能作掩护工作。火铳手在装弹地时候,弓箭部队上前攻击。等火铳手装弹完毕,弓箭手再撤回后方,由火铳手再度攻击。

这样,形成连续的火力。

此为鹤翼阵第一阵,在第一阵的后方,也安排有一些火铳手,作为预备使用。

在第一阵的最后面,还有黄来福部的冷兵器刀枪手等,作为短兵部队使用。当远程攻击造成杀伤效果后,就用短兵部队出击,同时也防备对方攻入火铳手内。

黄来福在第一阵中指挥。

第二阵,李如松在这里布置了千人的骑兵部队,作为主要的精锐突击部队。主要为李如松地骑兵们,还有查大受部一些还有强悍作战能力的骑兵们,由李如柏、查大受二人带领。他们成半圆形设置,半圆朝外,这样不但可以随时投入正面作战,也可以向两翼作战。同时保护了第三阵和中军。而且,如果把半圆拉成直线,将是一个更长的攻击面,可以歼灭更多的敌人。/

在李如松的布置中,如果黄来福的第一阵杀敌成功,他第二阵地骑兵们紧接着杀出,给日军以严厉地打击。如果第一阵失败,也可以保护后阵。

同时在第二阵的左右,还安排一些旗手,在第一阵后高高举起,给日军以威慑感,也使身后地第二阵第三阵部队保持高昂的士气。

第三阵,就是中军。在这里,是主将李如松所在地,也是将旗所在地。这里是全军地核心,不过由于兵力多布置到第一阵,第二阵,所以此阵左右防守较薄弱。

为了防止日军从侧面两翼进攻,李如松在中军两侧靠后的地方,安排了一些游动的部队。同时在全阵结尾,安排了与第一阵相同的一些五寨堡火铳手等。

在李如松布置的时候,碧蹄馆上的日军各将,也是凝神地看着明军的动静。

西行长微笑道:“看旗号,原来来援的是唐人提督李如松,还有唐人悍将黄来福!”

在平壤之战中,五寨堡军队强悍的火铳手,给小西行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从那后,小西行长便注意上了黄来福。/

早川隆景笑道:“很好,这回可是钓到大鱼了,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虽说先前两万日军攻打查大受部明军三千人,还是久攻不下,明军顽强的战斗力,也让日军将领无不胆寒。不过眼下第八军团长兼王京总督宇喜多秀家己率两万人到来,他的信心,己是上升了起来。他们四万人,对付明军数千人,就算损失再大,如果能杀死李如松,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宇喜多秀家也是笑道:“很好,隆景君,这里的一切,就交由阁下了!”

虽说宇喜多秀家的官职较小早川隆景为高,不过小早川隆景在这里指挥了一天一夜,对战场情况比较熟,宇喜多秀家也就大方地将战场的指挥权交给他。

同时宇喜多秀家还对小西行长说道:“小西君,看来,你的计策成功了,如能杀死唐人提督,你功不可没啊!”

西行长只是对宇喜多秀家微微一行礼,又是凝神看着那边明军的动向。

在明军忙着布置的时候,日本人也是没闲着,很快,在日军各领将的督促下,各路包围的日军列成了一个个方阵。武士队,铁炮轻足,长枪轻足,弓箭组足轻等,一个个密密麻麻地展开。

话说人过一万,无边无沿,四万日军慢慢展开,旌旗如云,慢慢向山上的明军逼去。

看到眼前的情形,黄来福颇有些热血沸腾的味道,他旁边的杨小驴也是不断搽着手,一张脸己经涨成了兴奋的铁红色。

从山上看去,日军如蚁般密密麻麻,不过却是人人身材矮小,黄来福叹了口气,他以前见到蒙古人时,己经觉得他们够矮了,没想到日本人更矮。

不过也不能小看他们,虽然这些日本人比蒙古人矮多了,但论起战斗力,却是比他们高出数倍,自己不可轻敌!

忽然山那边传来战鼓声,立时,山下的各日军部队如吃了兴奋剂一般,哇哇叫着,朝山上的明军冲来。

碧蹄馆之战的第二波,终于又开始了。

此战中,双方都投入了己方最精锐的部队。

在明军的参战部队中:有查大受余部二千人,黄来福部三千人,李如松部一千人,共六千人。明军的主帅有李如松。副将有:黄来福、李如柏、李如梅、祖承训、查大受、杨元等人。除了黄来福的三千多人为马上步兵外,余者多为骑兵。

日军的参战部队有:日军第三军团一部、第四军团一部,第六军团全部、第九军团大部,共计四万余人。日军主帅有小西行长、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胜、立花宗茂等人。副将有:加藤光泰、久野重胜、小河信章、后藤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边永晟、小川成重、安东幸贞等人。大战己经开始,终究会鹿死谁手?

第163章 停战、谈判、回国

回到开城,明军碧蹄馆大捷的消息传开,朝鲜各地又是一片欢腾。

斩首日军近万,斩杀日军大将十余员,这可是难得的大胜,不说平壤城的朝鲜君臣欢呼雀跃,朝鲜百姓燃香祷告,就是经略宋应昌也是欢喜无比,又急报万历帝,言其碧蹄馆大捷之事。

明军如此大胜,各方都要求李如松乘胜追击,急速拿下王京。不过李如松此时却是陷入了烦恼。

一方面,参加碧蹄馆之战的各将回来后,对于这一万日军首级该如何分功,各人争个不可开交。一方面,通过碧蹄馆之战,李如松认为日军顽强,不可小视。加上王京敌人众多,如要硬攻,己方伤亡惨重不说,攻得下攻不下,是个问题。

经过仔细思考,李如松做出如下部署:麾下三万多明军,李如柏率军镇守宝山、杨元率军镇守平壤、查大受镇守临津、李宁,黄来福镇守开城。/

除了黄来福外,余者众人都是对李如松的布置莫名其妙。就在朝鲜君臣上书万历帝,请求天兵继续进军。大明各御史争先恐后弹奏李如松畏避不前时,时间来到了万历二十一年的三月初。

这天,李如松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领一支明军敢死队奇袭龙山大仓。龙山大仓本为朝鲜国仓,积贮了朝鲜数十年的粮食,王京被日军占领后,龙山大仓就成为王京众多日军的军粮库,后来日军运来的粮食都存于此地。

当天晚上,明军敢死队到达龙山,他们用火箭射向粮仓。/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一夜间被烧的干干净净。除了粮食被烧外。当晚。日军龙山仓库日军被明军杀死三百余人,仓库指挥官本多重葵自杀。明军约伤亡五十余人。

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碧蹄馆之战后,日军己不敢与明军野战,所以明军仅仅百人的敢死队就可以深入日军腹地,烧毁龙山仓库。

龙山仓库被烧毁,震惊了各方。一时地集体失语后。朝鲜君臣及大明官员们,首先反应过来,他们是对李如松好评如潮,赞他计谋如神。

而龙山仓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