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佃人们喝完粥后,这精神看起来和先前立时颇为不同,黄来福轻咳一声,立时整个晒谷场上鸦雀无声。

黄来福放下茶杯,说道:“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些事情和大家商量。”

他说道:“大家都知道这些年年景不好,这老天爷不开眼,每年不是旱灾就是寒灾,要不就是惶灾。而大家目前都是单门独户的耕作,这样的方式,怎么抵得过以后的灾害?”

见大家听得聚精会神,他说道:“我已经和父亲大人谈过,以后,就由我来管理这家田庄,我决定改变目前的租佃方式,今天叫大家来,就是商量这事。”

下面佃人们都有些担忧,不知道黄来福要怎么做,毕竟一直以来,黄家都是这样租佃方式,大家都习惯了。不过刚才黄来福仁善地给他们喝热粥,他们已经下意识地对黄来福有了期盼。

一个在众佃人中似是有威望的老者出来,大着胆子施礼道:“不知黄大少要小的们如何做?”

这老者身材还算高大,不过头发花白,皮肤黝黑,上面满是沟壑,身上的棉袍破旧,整个身子已经被沉重的生活和劳作压得弯了下去。

黄来福看过田庄上的帐薄,对这些佃人们多少有些了解,再根据以前的记忆,知道这老者姓刘,人称刘老丈的,一个侄儿是五寨堡的总旗。托这关系,便一直在黄家的田地下承佃。

黄来福对他点了点头,说道:“大家知道,眼下年景不好,田地年年欠收,这灾荒看来没个尽头。如此下去,我黄家收不上租子,大家也得不到温饱。其实除了天灾原因,还有就是因为大家都是单人独户的租佃,平时各忙各的,这哪对抗得了天灾?因此,眼下这种耕种租佃方式需要改变。”

众人听了都是有些不明白,互相看着,各人心下担忧,不过眼下五寨堡只有黄家的田地最好,这些年中多少有些产出。而且他们作为佃人,也没得选择的余地,不论他们跑到哪去,等着他们的,都是同样的结果,或许还更差。

明代佃仆之风盛行,一般而言,佃农负担都很沉重,综合各种记载,当时各地平均租率当在50%左右。不过相对民户,军户承佃者的负担更重,他们不但要承佃种田,平时还要无偿地为军官们佃主们从事各种劳役。这些是没有工钱的,甚至有时连伙食都要自备。

黄来福的这些军户佃人们,理论上与黄家没有任何的人身隶属关系,可以随时离佃。不过随便离佃后当然就要得罪了黄家。

得罪千户大人黄思豪,以后他们还想在五寨堡混吗?再说眼下天灾不断,离开黄家的田地,又去哪找良田耕种呢,相对五寨堡其它田地而言,黄家的田地已经是五寨堡最好的了,虽说每年收成不多,但总归是有一些收成不是?比起那些没田地的军户们,已经算是好的了。

众人相互看了阵,还是刘老丈大着胆子道:“黄大少方才所说,不知可否详细解说一下?”

黄来福知道他们的忧虑,说道:“大家不必担心,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大家一定可以过得比现在好。”

他说道:“具体是这样的,以后本庄的田地集中起来耕种,耕牛,农具等,都集中起来使用。田庄需要做什么事,大家都一起统一调配。这样联合起来,总比单人独户的要强。以后大家的身份不再是佃人,而算是本庄的雇工了。”

他说道:“至于待遇方面,我会每月发给大家月粮和银钱,每家月粮最少五斗,实额下发,决不克扣。”

下面佃人听了,都是一阵骚动,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黄来福这样说,等于是要将他们全变为黄家的家奴啊。说起来,黄家的60家丁也是黄家的家奴,当然,这些佃人们不敢指望自己和那些家丁一个待遇。不过如果每月都有足额的五斗米的话。

按一斗米近20斤算,五斗米就是近一百斤,按这些人一家五、六口算,再加上他们家中有子弟作为旗军的月粮,这样,每月每天他们都可以喝到方才那样浓稠的米粥面汤了。

这样一来,做雇工可比眼下的做佃人强多了,做佃人,收获不定,做雇工,每月却有固定的月粮。一下子,许多人脸上放光,窃窃私语起来。

而以货币雇佣制取代承佃制,也是不远后的英国农场,及后世大工厂,大农场的普遍方式。

黄来福见佃人们的神情,知道他们心动了。他说道:“当然,入我家来,就要实心做事,有偷奸耍滑,懒惰不肯干者,轻者鞭打,重则剔除出黄家,大家都知道,这样一来,这人在五寨堡的结果。”

黄来福微微一笑,众佃人都是凛然。他们当然知道黄来福及黄家是说得出做得到的。这样一来,这人在五寨堡还有活路吗?

黄来福见效果达到,说道:“当然,对那些实心肯干的,我黄来福向来是不吝奖赏的。”

他说道:“以后,你们就叫庄丁,我会依据本庄庄丁们每月的表现,对你们的月粮发放分为三等。”

他说道:“一等庄丁为一人,待遇为每月月粮2石,银8钱,足额发放。”

下面的众人一片惊呼,这是黄家家丁的待遇了。一时人人都想,自己能不能成为那个庄丁。

黄来福说道:“二等庄丁为五人,每人月粮一石。”众人又是一阵兴奋。

黄来福说道:“余者为三等庄丁。每人月粮五斗。”

前有重奖,后有重罚,不担心众人不肯干。而下面众人也如看到美好的前景般,个个兴奋议论不已。

“还有。”黄来福继续道,让众人心头一跳。

“一等庄丁和二等庄丁,如能保持至少7个月不变者,年前五天,一等庄丁赏恩银5两,肥猪一头,鸡三只,鸭三只,盐五斤,酒20斤。二等庄丁赏银五钱,猪肉10斤,鸡1只,鸭1只,盐2斤,酒5斤。三等庄丁嘛,我也会每人发给猪肉5斤,让大家过个好年。”

众人又是一片喧沸。这一等庄丁年前赏的恩银财物,待遇已是超过黄家家丁了。二等庄丁,也是让大家心痒痒的。就是三等庄丁的待遇,也比以前做佃人时好多了。

“还有。”众人又是一阵心跳。

“本庄有田地一千一百余亩,如一年产粮达1千五百石(约28万斤,亩产200斤左右),除上述奖励外。每人年底还赏粮一石,人人都有。”

“如一年产粮达2千石(约37万斤,亩产300斤左右),每人年底赏粮2石。如一年产粮达3千石(约44万斤,亩产400斤左右),每人年底赏粮3石。”

“我黄来福说得出做得到,决不食言!”

下面众人更是喧沸,人人被这些奖励刺激得全身火热。

突然下面一人喊道:“大少,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我等决对为大少效死。”

“对,对,如果不肯干,这还是人吗?”

“我等唯大少之命是从!”

眼见场下众人火热沸腾的情形,顾云娘、杨管家及江大忠,杨小驴,杨婶等人都是看得目瞪口呆,不明白黄来福哪想出来的这些方式,看情形,效果是非常好。

黄来福饱含着笑意,满意地点了点头,众人的反应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其实上面的方式都是后世一些司空见惯的做法,黄来福作为后世一个商人,这些手法自然是熟极而流,信手拈来。

他扬声道:“只要大家跟着我,实心做事,我黄来福决对不会亏待他,吃饱穿暖的好日子就在前方等着你们。”

他说道:“好了,今天的事情就到这里。这几天,大家就和杨管家重新签定契约。开春前这些时间里,我会先安排大家做些疏浚沟壕,开挖井池的事。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我会每天供应给大家伙食,决对让大家吃饱。”

他神秘地道:“每三天我还会给大家吃一次肉,大盘的肥猪肉,决对管够。”

听得下面的众人口水直流,个个又是向往高兴不已。

众人饱含着希望,个个谢过黄来福后,议论纷纷地兴奋离开了。

看着众佃人的离去背影,现在是众庄丁了,杨管家叹服不已。对黄来福道:“少爷之能,让老奴真是佩服万分。如此一来,那些庄丁们还不都抢着做事?”

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也是赶紧上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顾云娘围着黄来福转了几转,小声道:“没想到你这么厉害,懂得这么多。”

黄来福心中大乐,心想这小娘们终于服我了,他笑道:“云娘,你来福哥懂得的多呢,你就慢慢瞧着吧。”

听他这种调笑的口气,顾云娘俏脸晕红,轻呸了一声。

第16章 比军户还惨的匠户

黄来福和顾云娘,杨管家等人回到了五寨堡千户宅。正好黄思豪,杨氏,顾千户在等着几人吃午膳。

还没开席,顾云娘将刚才田庄里的事说了,听得众人大为开眼,没想到黄来福还有这么一套。

杨管家在旁叹服道:“少爷这管理田庄的方法,真让老奴佩服,如此一来,众庄丁还不勤力做事。想必开春之后,田庄将会是另一番景色。”

黄思豪听了,不由满意地微笑。顾千户也是抚须点头。

杨氏则是道:“我儿,三等庄丁每月五斗米倒也没什么,不过一等庄丁和二等庄丁的月粮和年赏是不是太高了?”

黄来福微笑道:“娘,有奖有罚,才会让这些庄丁们勤力做事。有句话叫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年终田庄增收,给他们高一点的赏额也没什么。我们吃肉,也得给别人喝点汤不是?”

众人都是点头,顾云娘也若有所思,俏目瞟向了黄来福。

杨氏笑道:“我儿成竹在胸,为娘就不说什么了。”

她说道:“来来,大家吃饭,吃饭。”

※※※

五寨堡只是个小地方,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时便是全堡得知。

黄来福在田庄内的事,经过回堡那些庄丁们的口口相传后,很快便在五寨堡内传开了。

五寨堡众人惊讶地议论纷纷,一是觉得黄老虎什么时候会种地了,还管起田庄的事来。二是觉得这黄老虎怎么转起性子,对人这么仁善起来,还请每个佃人们喝粥?

说实在,当初黄来福出事时,许多军户虽明里不敢说,暗地里都是各人庆幸欢喜,特别是那些被黄来福欺压过的人,更是祈求这黄老虎最好出事后永远不要醒来。不过让人失望的是,没多久黄来福又活蹦乱跳的了。

不过此时想起来,这黄来福自出事醒来后倒是变得和善了一些,虽见了还是让人怕,不过倒是没有再欺负过堡内的军户们。众人都不明白,这黄来福怎么会变,不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

对于黄来福在田庄内采取的新的雇佣方法,不少黄家其它田庄的佃户,堡内的军户们都是听了砰然心动,心想什么时候这种好事也轮到自己就好了。各人都准备打探黄来福还要不要在其它田庄实行这种新的方法,或还要不要雇人。

不过堡内的军官们听了黄来福这种新的雇佣方法后,倒是抱着观望,看好戏的态度。在黄来福新方法没有出效果前,他们是不会冒冒然改变长久以来的租佃方式的。更有人心想这黄来福这样搞,到时不要连月粮都发不下去就好笑了。

此时黄来福骑马走在街上,便隐隐听到众人的这些议论声。不过见了黄来福后,这些人赶紧停嘴,然后飞快地闪了。显是黄来福的威势在这些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黄来福心想:“田庄的事倒传得快。”不过这也是他期望的,他做的事情,自然需要别人多多宣传,以加深影响。

午膳后,黄来福并没有在千户宅休息多久,便出门去了。身边照旧跟着的是江大忠,杨小驴,还有杨管家和顾云娘等人。这顾云娘不知是怎么回事,这些天,就打定主意每天跟着黄来福了。他往哪儿去,她也跟到哪去。

黄来福也不多理,他忙着正事呢,此时他的怀中,便藏着这几天画好的大水车图纸,去的方向,便是那些五寨堡军匠们所住的地方。

大明朝有工匠几十万户,分为军匠、民匠、灶匠。卫所内的工匠,便基本上是军匠了,其来源明初“军士不堪征差者”,经过学习穿甲、制造弓箭等技术后充任。此外还有因各种原因充为军匠的。按照明代的制度,军匠是世役的,和军户一样,子孙承业,不得脱籍改业。

五寨堡内也有几十户的军匠,平时负责堡内的一些兵器铠甲的修补和一些兵器的打造。说起来,这些军匠们比军户们还惨。平时被当作农奴使用不说,待遇方面,更是连军户都远远不如。

理论上,普通军户们每月有月粮一石,还有自己的田地,军匠除了卖一些技术苦活外,便什么都没有。他们月粮不过三斗,上工时才又日支粳米八合。不过和军户一样,他们的月粮也是一样经过重重克扣,发到手上时,已经微薄无几了。

待遇这么差,加上各种苦役层出不穷,明宣德以后,和军户一样,工匠逃亡也成为普遍的现象,正统三年各处逃匠四千二百五十五人,正统十年逃匠万人,景泰元年逃匠达三万四千八百多。

见识过军户们的穷苦,脑中以前也有五寨堡军匠们的记忆,不过此时见到这些军匠们时,黄来福还是感到震惊。

这些军匠们住的地方非常破败,全部都是些茅草屋,到处是裂开的口子,有些茅屋的泥巴墙看起来就要倒的样子。所见到的军匠,全部都是面黄肌瘦,脸有菜色。大冷天的天气,很多人还衣着单薄,冻得直打哆嗦。一些孩子,更是和以前电视上见过的非洲难民小孩差不多。

见到黄来福等人来后,这些人连忙惊恐畏惧地闪开。有小孩的,也忙将小孩拉到一边。

黄来福感叹了一声:“惨啊,真是惨。”

顾云娘本来脸有不忍之色,此时听了黄来福的言语,不由白了他一眼:“什么时候你这么好心了。我倒听说,这里许多人,以前就被你鞭打过。”

黄来福还没有说话,就见一个中年男子,连滚带爬地从一间茅草屋出来,他奔到黄来福的马前,脸上满是惶恐之色,连声道:“不知是大少前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这人便是军匠中为首的刘总旗了,和军户编制一样,军匠也是按百户,总旗,小旗的编制。不过虽然身为总旗,他并没有比旁的匠人过得好一点,一样脸有菜色,一样的衣着破烂,身处的茅草屋也没比别人少一道口子。

黄来福下了马,将马鞭丢给江大忠,扬声道:“刘总旗,我今天到这来,是有个事情要请你帮忙。”

刘总旗连声道:“看大少说的,您有什么事,只管派人吩咐一下就是,还劳您的大驾,真是让小的不安。”

黄来福微微一笑:“刘总旗就是会说话。”

刘总旗忙陪笑:“哪里,哪里。”他试探道:“您看是不是进屋内说话?”

黄来福点了点头,举步正要走,这时他看到不远处有个衣着破旧的小孩正依在屋旁怯怯地看着他。心中一动,冲那个小孩招了招手。

刚才这茅屋周边已经聚了一群围观的人,此时见黄来福如此,众人眼中都是闪过一片惊恐不忍之色。

刘总旗脸色也有些不自然,强笑道:“大少,小孩不懂事,如有什么地方得罪了大少,还望您大人有大量……”

一边的顾云娘也道:“黄来福,你要干什么……这小孩又没惹你。”而江大忠和杨小驴却是在准备马鞭了。

黄来福心想:“***,我形象就这么差?”

瞪了一眼帮倒忙的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微笑道:“放心吧,我不会伤害他的。”又冲那小孩招了招手,那小孩怯怯地过来,走到黄来福身边,却畏惧地不敢说话。黄来福这才发现这是个小女孩,刚才远处看她头发蓬乱,倒分不清是男是女。

此时看这小女孩,不到十岁,衣着单薄破烂,脚上穿着双破烂的麻鞋,冻得全身哆哆嗦嗦的,一双明亮的眼睛只管怯生生地看着黄来福。

黄来福温和地对她笑了笑,还没说话,这时,一个少女从一屋内出来,急跑到黄来福身前,跪下道:“大少,如果二妞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请您高抬贵手,放过她吧。玉梅给您磕头了。”

黄来福略为尴尬,心想:“恶名在外,做善行也让人误会。”

他从怀中慢慢掏出一个纸包,纸包打开,里面却是几块糕点,却是中午黄来福吃饭时,觉得这糕点味道不错,便打包几块,准备带到田庄去慢慢吃,当时杨氏见了要用食盒承装,让黄来福多装一些,黄来福说够了,便随便包了几块,此时倒用在这了。

黄来福将糕点放到小女孩的手上,微笑道:“二妞是吧,这是给你的。”

小女孩二妞只管看着黄来福,又是心动又是迟疑,却是不敢缩手接回。

黄来福对她微笑鼓励,二妞猛地伸回了手,将糕点塞到口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跪在地上的那少女玉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慢慢站了起来,低声道:“多谢大少……”

黄来福对她微笑地点了点头,举步而行。一瞥间,这少女玉梅约在十四、五岁年纪,身材瘦弱,一身布裙,上面满是补丁。脸上颇有菜色,不过眉目间倒有几分秀丽。

黄来福转过身子,只听后面二妞稚嫩而欢快的声音:“好好吃哦,姐姐你也吃。”

只听玉梅道:“姐姐不吃,二妞吃……”

一旁的刘总旗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脸上颇有异样之色,此时见黄来福举步,忙跟上道:“大少里面请,里面请。”

黄来福道:“刘总旗请。”一干人进了屋内。

后面众人低声的议论声传来:“大家看到了吗?这黄老虎是不是转性了,不打人,还给二妞糕点吃。”

一人道:“不会是有什么诡计吧?”

一人道:“什么诡计,如果谁给我糕点吃,有什么诡计,我也认了。”

一人道:“我倒是听说,这黄老虎近期发了善心了,你们听说响午时黄家田庄的事吗?这黄老虎还给佃人们喝粥呢?”

众人道:“哦,什么黄家田庄的事?我们倒是没有听说。”

那人得意道:“这事要慢慢说来了……”

第17章 大干

黄来福进了刘总旗的房屋内,满目就是一个穷字。

屋内几张烂桌椅,炕上几床破棉被,一家四口,一个女人两个小孩,个个衣着破烂,面带菜色。见黄来福等人进来,都是缩在一边不敢说话。黄来福经过那个破米柜时,看了一下,空空如也,连老鼠都没一个。

刘总旗恭敬地请黄来福和顾云娘坐下,有些羞愧地道:“大少请坐,屋内简陋,让大少笑话了。”又招呼自家女人钱氏来给黄来福倒茶。那女人畏缩地过来了。

黄来福回过头,对杨小驴道:“小驴,你回千户宅取些酒肉来,我要和刘总旗述话。”他沉吟道:“再背两石米过来,快去快回。”

杨小驴大声地应了一声,出屋后骑马去了。

刘总旗愣了一下,站了起来,抖抖颤颤地道:“这,这……大少厚恩,小的,小的真不知……”

黄来福摆了摆手:“小事不值一提。”他从怀中取出大水车和井用水车的图纸,道:“刘总旗,你看这些水车图纸,你能依样造出来吗?”

刘总旗恭敬地接过图纸,看了一眼,低声道:“好东西啊。”他看了一会,神情专注,喃喃道:“这应该是河边使用的水车……不是用人力,也不是用畜力,难道是用水力冲动的?还有这个,难道是放在井里使用的?”

黄来福看着他那专注的神情,心想不愧是专业人士,什么物怎么用,一看便知。虽是军匠,但打造其它的物什,看来对他也没什么问题。

半响,刘总旗道:“大少,制造这些水车没有问题,就不知大少要多久时间需要?”

黄来福道:“倒也不急,只要在春耕前准备妥当就可。先制造河边和井灌使用的2个水车,看看效果如何。”

刘总旗点了点头,半响,他有些迟疑地道:“有句话,小的不知敢不敢问?”

黄来福说道:“你说吧。”

刘总旗道:“看这些水车构造巧夺天工,五寨堡从未得见,不知大少是从何而得这水车图纸?”

黄来福淡淡道:“从何而得你就不必问了。”

刘总旗忙道:“是是是,是小的多嘴了。”

他陪笑道:“这水车真是好物啊,有了这水车,想必河里井里的水就可以引上来了,明年开了春,这田地景象就大为不同了。”

二人说了一会,这时杨小驴回来了,手上提着一些酒肉,对黄来福道:“少爷,酒肉取来了,还有两石米,就在屋外的马上,要背进来吗?”

黄来福道:“先放在外面。”他对刘总旗道:“刘总旗,我观你家中米粮殆尽,你都如此,是不是军匠们的家中都揭不开锅了?”

刘总旗叹道:“回大少的话,我们军匠月粮本就微薄,再加上又……”他看了看黄来福,却不敢说五寨堡军官们克扣的事,“……再加上又无处营生,大家早就断粮多时了,前些天各户还可喝些稀粥,现在是连稀粥都喝不上了。”

说到这里,他只是连连叹气。

黄来福点了点头,对他道:“这些天,我将雇佣你们制造这水车诸事,每月五斗米,还管你们每天的伙食,这两石米,就是预支给你们的米粮,到时你分给军匠们吧。”

刘总旗惊喜交加,站了起来,以前五寨堡的军官们动不动役使他们,谁给过钱粮了?更加上这断粮的当口,黄来福此举可说是雪中送炭。他心中还有些疑惑,这黄来福他是知道的,以前在五寨堡可说是凶虐无比,难道真是如众人说的转了性了?

他连声道:“多谢大少,多谢大少。”他的女人钱氏在旁听得明白,也是惊喜交加,过来连连行礼感谢。

接着刘总旗看了看黄来福,神情有些迟疑,黄来福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刘总旗忙得罪一声,出门分米去了。

很快,黄来福就听到门外一片欢呼声,还有一片的感谢声。惹得顾云娘,江大忠等人都跑出去看。一会儿杨管家进来对黄来福道:“少爷,军匠们都围在外面,口口声声要感谢你呢。”

黄来福出屋去,就见屋前一片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无一不是衣衫褴褛,正是这里的众军匠及家属们。见黄来福出来,众人个个跪下,有几个还放声痛哭:“多谢大少,大少真是好人啊。”

“大少公候万代,老天爷一定会保佑善心人的……”

黄来福看着下面一双双感激不尽的眼睛,心中也是感慨,他扬声道:“只要大家实心为我做事,我黄来福决对不会亏待他。以后我要雇佣你们的地方还很多,我保证,跟着我黄来福,我决对让你们吃饱穿暖。”

下面又是一片感谢声,黄来福身旁的顾云娘也是以异样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黄来福见玉梅和二妞姐妹也是跪在下面,脸上满是感激之情。二妞不懂事,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只管怯生生地看着黄来福。只有玉梅,接触到黄来福的目光时,如惊了的小鹿般,有些不安,有些羞赧,深深地低下头去。

分过米后,这些匠户们每家都领到了一些,很快,各处烟囱里便冒出了袅袅炊烟,到处是欢声笑语,给这块原本死气沉沉的地方增加了一些活力。

刘总旗屋内,刘总旗的女人钱氏已经将酒菜做好,那酒菜的香味惹得她一家垂涎欲滴,就是刘总旗也不例外,不住地吞着喉结,特别是两个小孩,更是围在一边团团转,迫不及待的样子。

刘总旗让杨氏和两个小孩拿着一盘肉,一些米饭到厨房去吃,两个小孩欢呼一声,围着母亲去了。

江大忠和杨小驴及杨管家到屋外去,顾云娘不知跑哪里去了。黄来福和刘总旗则是把酒闲谈,刘总旗喝了一口酒后,眼中有些泛红。

见黄来福看着他,他不好意思地道:“小的失态了,让大少见笑。不怕大少笑话,我已经经年没有吃过酒肉了,此时难免有些感慨。”

黄来福微笑道:“我了解,五寨堡这些年年景不好,如果再不改变,怕情形还是要恶化下去,所以我制了这水车等物。放心吧,以后我要雇佣你们的地方很多,以后你们吃饱,决对没有问题。”

在黄来福的计划中,这些匠户们的作用很大,在五寨堡农业起步后,工商也要并举,到时就需要更多匠人了。

不过目前黄来福并不打算对五寨堡的军匠们做什么深层的改变,自己还没替职,冒冒然不好做什么。更多的改变,等自己替职后再说吧,那时自己的田庄也该出效果了。

※※※

和刘总旗谈妥后,此后一些天,黄来福便忙着水车的事。这水车一是要制作河边的大水车。二是要制作井灌的小水车。还有要制作机井的那手压机。

他将庄丁和军匠们分为两拔,军匠们制作水车等物,庄丁们则是开挖井渠。

黄来福果然实现自己的诺言,每天米面只管放开给那些军匠和庄丁们吃,让他们个个吃饱,而且每三天还给吃一次肉。当吃到那油腻腻的肥肉时,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众人感念黄来福的恩德,都是下死力干。

堡中其它军户们看了眼热不已,纷纷找由头来探听这里还需不要需要人工。不过遗憾的是,黄来福暂时不需要人了。不过每天过来围观的人还是不少。

对黄来福的一系列举动,众人都很好奇,不知黄来福要做什么,每天堡内各人议论的都是黄来福这些天的事。黄来福自然是没兴趣理会各人说什么,每天都是忙碌不停,而顾云娘也是每天跟在他身后。让千户宅的黄思豪夫妇及顾千户微笑不已,很乐于见到二人如此亲密。

相比水车,开挖灌井这边较早出效果。以黄家田庄这一千多亩地来说,至少需要几十口井。不过原来一些干涸的井,黄来福还是让庄丁们再深深地往下挖。

庄丁们都不明白井水已经干涸,为什么还要往下挖,难道往下挖,就可以再出水?

不过这是黄来福的意思,他们只得继续干。果然,很快,这些井挖到十几米深时,又有一些井再出水了。就是有些看起来毫无希望的井,挖到深达20多米时,也是纷纷出水。让这些庄丁们对黄来福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

消息传开,全堡哗然,众多的五寨堡军户们赶来围观,大家才知道,井还可以这样挖。大家纷纷心动,特别是那些田地不近河边,一直饱受田地无水灌溉的军官们,纷纷盘算回自己的田地叫人挖井,以便开春来灌溉田地。

只是众人又想到一个问题,这么深的井,到时如何引水,难道一桶一桶提?这要提到什么时候?不过看黄来福的样子,他挖这些井很有深意,自己暂时静观其变。

第18章 轰动

那边灌井挖得热闹,这么大水车也搞得热闹。有了详细的图纸,制作倒是不难。

依电脑中的说明,做水车首先要选择好一个安装水车的地方。

这地方,除了必须有充足的水源,还应是河道拐弯的位置。因为水车无论什么时候都立在那里不能移动的,如果所在的位置处于笔直的河道边,一旦有洪水暴发,水车就会被冲走。

经过一天的选择,黄来福等人选择好了一个河湾处,河岸上,就是黄家大田庄的田地。众人又依黄来福的说明,沿河边用石头筑一个落差较大的水槽,到时将水车安装于水槽之上,水流就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