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逼上梁山-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民这就叫废话,公孙胜若不是服了李民,信了李民,又怎么会主动认李民为主?这公孙胜自然早就在内心深处,对李民有些遵从之感,和亲近之感了。
不过,李民这却也绝对不是什么废话。公孙胜的心态转变,李民虽然不是什么心理医生,可只从公孙胜乃是由疯狂中转变过来的。李民却也能猜到八九。毕竟李民这个大忽悠,虽然很少有专精的学问。可却是真的很杂。
所以,李民却是特意在安抚公孙胜的话里,夹杂了一定的心理暗示。
而公孙胜此时心情大起大落,正是挫折感五大非理性对抗的倒退状态。本就对李民盲信了。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言语。闻听李民的言语,果真入了壳。暗想:我本一心想在梁山做番大事,可一听李民之名,就对晁盖和宋江他们失望,神使鬼差的来到这里。更醒悟真道。看来果然是前世缘法。难怪我一看主公就欢喜,佩服。却是如此。
想到这里,公孙胜环视了一下李民身后的鲁智深、武松等人,当即也是觉得这些豪杰很对脾气。很有眼缘。不愧是前世的兄弟。
公孙胜当即更加欢喜。随即重新给李民拜礼道:“主公,我公孙一清虽然尚没有开启前世灵识,可却感到了主公与众家兄弟的缘分。我公孙一清,定当誓死已报主公。”
李民暗暗欢喜,随即重新与公孙胜介绍屋内众人。
别看屋里的这些好汉,不怎么接受岳飞。可他们对与公孙胜在江湖中的名声,却大都敬服。倒是不排斥公孙胜天罡星副首领的身份。只可惜了林冲、杨志这些人,暂时却不在府内,却是没得相见。
而随后,李民和公孙胜叙话之中,那公孙胜为了表忠心,却是知无不言。却让李民知道,当今天下有神通者,非在少数。却是都隐在了佛道两家。而道家世传的,更集中在三山宗门。即:龙虎山天师道,茅山道,以及公孙胜师门所在的皂阁山灵宝派。
而公孙胜入世修行,更有争三山道统之首的使命。而公孙胜原本是想行走天下,治病救人,显化神通,扬名天下,进而让官府中人信服他,供奉他。从而营造道观,扩大影响,最后一统三山道统。这原本也是三山道统之争的常规路子。
可公孙胜在行走天下之际,看到的都是官员腐败,百姓诉状无门。受那官府,恶霸等压迫。公孙胜心存怜悯之下,这才投了江湖上有名的豪客晁天王,意图以十万贯的的生辰纲为资本,招兵买马,推翻这个不公的社会。最不济,也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净土。
只是,谁知从一开始,那生辰纲是劫了。可劫富却没有济贫,却都被晁盖上了梁山之后给分了。而后晁盖更是一路吃吃喝喝,没有什么大作为。很让公孙胜失望,而随后,宋江上山,更是直接一句话,就把新旧头领,分成了两派。晁盖虽为主,却只有少数几个头领坐在他那边,这就更让明镜似的公孙胜伤透了心。这才接回家探母,躲了出去,并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的来到了李民这里。
李民一边听着,一边也不得不叹服:这个世界上,果然还是有一些纯洁的革命理想主义者。
李民本身虽然不是,可却不影响李民对这种人物的敬重。正是因为了有了这种不图回报,只求奉献的革命理想主义者,这才有了挺起脊梁的中国。
若是向某些学问很高的品论家那样,都是很客观的评价这样的人傻、迂腐。那么,恐怕中国早就被那些品论家口中的激灵人,识时务人,引导的不知湮灭在哪个殖民帝国的统制下了。
不过,就在李民感慨的听公孙胜叙话之时,守在院落口的铁豹却回来禀报:“凌振和陈规求见。”
李民随即意识到那两人的来意。当下招了来。
果然不出李民所料,凌振和陈规,正是知道了李民要的铁匠来了,等不及李民给他们送去了,自己找来了。
此事,却也非是小事。尤其是凌振和陈规的热情这么高。公孙胜也彻底入了伙,没什么急事。自然不能打消凌振和陈规的热情了。
李民随即当着公孙胜等众人的面,命人把刘锜带来的那三个铁匠领来。
不多时,一个五十来岁的壮实老者,领着两个三十左右的大汉,入得大厅。双膝跪倒,给李民请安道:“小人孙福(孙桂,孙全)给大老爷请安。”
李民微微有些失望。这三个铁匠,却不是他李民听闻过的。
不过,李民还是问道:“你们三人的高太尉推荐,可炼的钢?铸得大般物件否?”
那为首的老者,跪地不敢抬头道:“回大老爷。小人父子三人,世代打铁。祖传的手艺。炼钢,炒钢,百褶锻造,诸般手法皆会。大般的物件,青铜鼎钟,也是铸得。”
李民看其说的很有自信,当即欢喜了不少。有名无名无所谓。只要有本事就行。看这老者说的,帮他李民按图造个大炮,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李民看着公孙胜,却是想起,梁山上貌似还有一个铸造世家的传人。当即随口问道:“我听说本朝有一个叫金钱豹子汤隆的人,也是打铁的世家出身。一身的好手艺。却不知你父子三人,比之他如何?”
第六卷 第十六回 一掷千金
“汤隆!那个好赌的痞·子怎么能和我爹比!”一旁本是跪伏的孙桂,猛地直起身来爆喝道。可还没等他说一个子午卯酉,那老者孙福已经低喝道:“住口!大老爷问话,那轮得到你来插嘴。”
那大汉孙桂,当即如听见猫叫的老鼠一般,随即软了下去。低声应了个是,不敢在开口了。
李民看的有意思。当即说道:“看来你们却是知道那个汤隆。却说来与我听听。”
那老者孙福,当即说道:“是。回大老爷。我孙家与那汤家,都是世代为我大宋军中打造兵器的匠户。故识得。不过,我两家各有所长,却也说不得谁好谁差。不过,自汤隆父亲去世,这大宋军中的打铁匠户,单论铁匠手艺,却是没有能超过我孙家的了。”
老者说的很含蓄。可当仁不让的豪情,却是不减半分。
李民当即更是高兴。要知道,水浒书中,汤隆的戏份并不多。也不是什么招人待见的角色。李民能记住他,除了汤隆乃是水浒中不多的有特长的人士之外,更主要的是,李民当初看书时,很是鄙视汤隆的为人。这就跟秦桧不是什么好人,却也一样遗臭万年一样。
没别的,别人上梁山,都是多有所迫。而这个汤隆除了没什么事,跟着李逵混上了梁山之外,更把曾经接济过他的表哥徐宁诳上了梁山。那徐宁,原本可是好好的金枪班教头。正正经经的大宋武官。却让他入了贼。这汤隆岂不是卖友求荣到了极点。
故此,李民对这个汤隆却是没有什么好感。只是惦记他那铁匠世家的名头,如今听这个老者孙福自称比汤隆强。自然高兴了。
不过,李民还是顺口问了一句:“那汤隆的铁匠手艺,却是如何?”
那个老者孙福刚要作答。却是被李民止住了。李民随手点指刚才那个爆起的大汉孙桂道:“你来说。”
那孙桂偷眼看了一眼他爹孙福。见其老实的跪着,这才毅然说道:“回大老爷。那汤隆就是一个痞·子。好赌不说。还酷酒。我们铁匠,酒喝多了,连铁锤都打不稳,还谈什么手艺?也就是糊弄糊弄外行人。根本谈不上精品。而且,那厮的人品不好。当初他酷赌,把家业败了。时不时的就找我们这些相熟的匠户借钱。我爹看在几代人共事的交情上。也时常接济他。可那小子竟然当成了天经地义的了。我等匠户人家,却能有几个余钱。一日,我爹也手头不方便,没有与他,他竟然辱骂我爹,而且仗着练过两天的功夫,竟然强抢。我出来与他说理,他连我也打了。”
此时,李民却是知道:这汤隆的人品,果然不咋地。
而这时,凌振和陈规,却早就没心情听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当即站了出来,拿出一张图纸,递于那老者孙福说道:“这物件,你可造的?”
那老者孙福,却是知道高俅派他们来这里,肯定就是给人造东西来的。而且,他们一家老小,都是军籍的匠户,高俅的命令,那就是强制的差事,拒不得的。现今连带户籍,全给调到这来了。今后他就是这位大老爷的人了。却是不敢怠慢。也不站起,就跪在那看起了图纸。
李民有些不落忍。叫他们起身,给他们来了一个座。
那老者孙福,竟然都受宠若惊的推辞了半天,最终才拿屁股尖,坐了点椅子边。而他那俩儿子。有他老爹在的地方,他们哪里敢坐着。全都立在了孙福的背后,探头观看图纸。
李民不仅暗暗感叹:士农工商。这大宋工匠的地位,却是不高啊。恐怕连大商人都不如。也就比小商贩强一些。
而那老者孙福看了几眼那张图纸后,随即摇着脑袋说道:“回大老爷,这物件,看着像鼎却没有脚,看着像钟却没有耳。小人却是没有造过。不过,这东西直上直下的,小人做个模子,用青铜铸造一个出来,却也不难。不过,看这尺寸,没有千八斤的青铜,却是下不来。这花销。可是不小啊。”
这孙福却是没瞎说。如今这个时代,流通的,主要还是铜钱。那青铜,那可就是硬梆梆的钱。千八斤的青铜,光是成本,没有万多贯的铜钱,那就下不来。这若是再加上人工,以及损耗,那没有个两万贯,根本下不来。
故此,屋内众人,张氏兄弟除外,稍微有些脑子的,只是听得千八斤的青铜,也顿时为花这么一大笔钱,做这么一个不知所谓的东西,很是不值。
尤其是新来乍到的入云龙公孙胜,此时还不知道李民的家底,听闻做这么一个物件,就花这么一大笔开销。更是裂了嘴。要知道,当初公孙胜做的那一票大的,按着这个老头的说法,最多也就能做个四五个。梁山好汉们造这东西,那是根本不用想了。只是,公孙胜看不懂那个图纸的物件是什么,不知道是不是李民要造什么法器。却也不好建言。
而那知道这东西是什么用的凌振,以及陈规。却也被这千八斤的青铜报价给震住了。当初他设计时,却是只求大好,坚固,却是没有想什么成本。如今被这老者孙福一说,却是想起,上万贯的成本。手雷都不知道做了多少个了。点燃的地雷和手雷,用凌振随时搭的炮架发射,却也费不了多少成本,弱不了多少威力。花这么多的钱,弄这么一个家伙,值嘛?
凌振和陈规,却也是犹豫了起来。
唯有李民,对此却是毫不犹豫。大炮,贵是贵。甚至在此时,大炮得成本,都远远超过了他本身的使用价值。远没有凌振临时用几根木头搭建的抛石炮架来的方便,快捷,节省。甚至连射程都不见得如。
可大炮却是今后发展的思路。绝不能因为大炮的兴造之初,远不如当今的主流武器成本低廉,功能强大,这就不造了。
而且,李民打着兴建水晶宫的名号,有着赵佶报销。又在乎什么钱不钱的?反正这笔钱,不是他李民造了,就是赵佶浪费了。还不如让他李民拿来做些有用的事。只要大炮成功。别多了,有个几百门,估计守卫东京,那就安枕无忧。只要东京没危险。赵佶不害怕,不投降。就算金国兵马最终打过来又如何?各地勤王的兵马一回防。绝对能把那些入侵的金兵,包了饺子。
故此,想的远,想的高兴李民。却在大家犹豫,惊讶之时,毫不在意的说道:“你等无需在意花销。青铜,我即日给你等筹办齐,只要造的好。我重重有赏。到时候,还需要你等做上千百门。哈哈哈。。。。。。”
在李民的大笑声中,孙福一家三口,齐齐的一阵眩晕。千把百门。那岂不是千八百万贯?孙福一家三口,却是平生没接过这么大的买卖。
不过,眩晕之后,这一家三口,却也认识到了他们这个新主家的实力,实在是雄厚无比。同时,这大手笔,也激发了他们的豪情,令他们兴奋无比。一个好的铁匠,不就是盼着能做一件大工程,传名万事么。只是没有好的材料,他们却是不能作出如干将莫邪一般的传世宝剑。可如今这花费数千万贯的大手笔,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可他们却知道,只冲着这钱数,就足以让他们传名了。
故此,他们父子三人的小宇宙,却也被这大手笔点燃了。随即随着李民令王六采购青铜,令孙家父子三人暂时跟着凌振和陈规二人,按他们的要求,铸造青铜大炮。
孙家父子三人,当即跟着同样兴奋不已的凌振和陈规,兴冲冲的寻找场地去了。
没错,就是寻找场地。
李民这里可是住人的,修炼的。日夜听他们打铁,那象话么。不仅是他们,就连凌振和陈规他们的工作场地,也是在二龙山的另侧山谷里。毕竟那炮弹、火yao,地雷的制作,也是一个危险工作不是。这些东西,却是不能安置在住人的地方。
何况,这孙家父子三人,打铁开炉,那也是有讲究的,活水,高地,也是勘测的。只是,即使他们的工作场所在偏僻,可有着李民的重视,其护卫的严谨,却也是一流的。
而李民安置了孙氏父子三人之后,却是随即想打铁趁热,把岳飞这小孩,也彻底安置妥了。不过,这一回,李民想到岳飞的不好忽悠,却是没把岳飞叫到众人跟前。而是让众人散了。单独叫岳飞到他李民的书房相谈。
第六卷 第十七回 没人可拆穿的谎言
明亮的阳光,透过纯净的玻璃,洒落在干净平整的水泥地面上。让李民的书房,并没有这个时代一般房屋的阴暗。高大整齐的檀木书架,占据了整整的一面墙。分门别类摆满了各类书籍,全都精装本。一般的初看者,全都会莫名的感到一种敬仰油然而生,下意识的对书房的主人,感到敬畏。
甚是,即使到现在,李民身边的人,除了郑鹏以外,其他人,包括林冲和鲁智深等,每每进入李民的书房,依然会是如此。
这是源于对知识的敬畏,往往越是缺少知识的人,对与自己所缺少的就越是稀罕,越是敬畏。虽然李民大多的时候,其本身也并没有把这些书全看完。
而岳飞,虽然三岁识字,五岁读诸子百家,八岁看春秋左传,十岁拜师学艺,十一岁就全县无敌。十二岁就把跟随他一起玩的几个小兄弟,调较的与精锐士兵无几。
可他此时,毕竟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玻璃窗,水泥地面,已经让他看的很是新奇了。而那整整一面墙的书籍,虽然没有让岳飞产生敬畏。可却也让岳飞很是羡慕。这个年代,书籍却还是一类很奢侈的物品。最少,岳飞的家里,以及教导岳飞学问的几个老师家里,却是没有这么多的。
要知道,李民的书房,却不是后代人的那种小书房,几十平米就已经很奢侈了。单单是那面墙,就有五十米长,四米高。
故此,岳飞虽然一直表现的很老成、沉稳。可在踏入了李民这间书房,还是小小的震撼了一下子。
而李民,却是从岳飞一进门,就一直在默默的观察着岳飞。
对于李民来说:哄小孩。在现代,无非就是变形金刚等玩具,圣代、雪糕等甜品。
可这一套,在面对岳飞这个孩子时,李民却直觉就觉得不管用。
如今,李民却是总算看到了岳飞一点点儿童的童真。
李民端坐在他那舒适的太师椅上,双手扶在面前宽大厚重的紫檀木书桌上。保持着一种淡然的姿态,对岳飞说道:“坐!”
岳飞很诧异。一般长辈,师长,乃至权势者,却是不会给下位者座的。坐。只有在平等的身份下,才会有的。
虽然,岳飞并不畏惧李民的国师身份,可岳飞一个受过这个时代正统教育的人,却也不认为他岳飞的身分,能和李民的身份平等。他岳飞却不是没有规矩的人。不能让人说他师长没有教导好。
故此,岳飞却是没有坐到李民对面那两张预留的办公椅上。而是保持着一种恭谨的姿态说道:“国师面前。却是没有飞的座位。飞,站此即可。”
对与岳飞的守规矩,李民稍稍有些不适应。毕竟李民手下这些人,除了林冲和杨志还算守些规矩外,其他的人,却又有哪个有半点规矩。李民让坐,却是少有不坐的。不过,李民却也没有过多在意这个。
而是径直问道:“如今,我的神通,你也是看过了。如何?”
“国师天人。飞所不及也。”岳飞很是诚恳的给出了真实答复。
李民稍稍的有些小满足感,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小孩说的一句真话,可这却依然是岳飞说的。好在,李民如今的心志过关,却是没有飘飘然的忘了正事。随即说道:“而今可愿拜我为师?”
“不!”岳飞肯定的回道。
“为何?”李民确是有些郁闷了,他这三大招一出,那可是连耶律大石都要拜服的。怎么这个岳飞,却还能坚持?
然而,岳飞却以一种非儿童的老成说道:“非不愿。实不能也!”
“为何?”李民越发郁闷了。而且也有些无法掌控的失落。
“艺在于精。而非博。飞至今学枪四载。一年学尽师傅枪技,全县无敌。可却是用了三年,每天刺枪万次,这才把那些技法忘了。刚刚会了一个刺字。而今,我观国师神通宏大,想非轻易可学。人生苦短。只是枪法,就足够飞钻研一辈子的了。再学他术。实在空费人生。却是两者皆无可成。”
岳飞说这话时,却是一脸的从容和坚毅。很有点除剑之外,别无他物的宗师风范。而他所说的那一个会字,更是给人一种强烈的自信。最少,李民就是坚信,别看岳飞年纪小,可岳飞会的这个‘刺’字,却绝对不是一般人拿把长枪扎一下的刺。毕竟,李民武学功底虽然不咋的。可用枪的高手,李民却是看过三位了。尤其是那个卢俊义,更是只练基本功,就连了十年。
所以,李民却是有些明白岳飞了。
说实在的,李民虽然没有见过什么真正的天才儿童。可在现代的早熟儿童,那却是闭着眼都能摸到一大把的。现代咨询的发达,电视以及网络,带给人类方便的同时,也同样让触摸到他的儿童,迅速的早熟起来。一名十四岁的儿童。说话跟一个小大人似的,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可同样一名十四岁的儿童。而且还是在北宋这个年代。李民却从岳飞身上,看到了不一般的早熟。坚毅,专精。这却不是一个早熟儿童,就可以具备的。也许,这就是天才和庸才的区别。
李民很惭愧。因为李民几乎就可以说是博而不精的代表。李民与岳飞同样大的时候,却是没有岳飞这么明确的目的性,以及自律性。
不过,李民却也是很庆幸。庆幸岳飞的执着与坚持。否则,一个大好的苗子,很有可能就被他李民教废了。尤其是,李民现在的那套功法,还根本没有一个系统性,与可行性。教人多靠蒙,以及天赋。用来教岳飞,确实是糟蹋岳飞这个好苗子。
而且,李民收岳飞这个徒弟,也只是想给两个人的关系,套上一个纽带。加强两人之间的关系。
故此,李民却也是不是不可以转变的。只是,以李民如今的身份,说出了话,如果没有兑现,对于李民的一贯正确性。以及威望,却也是小有影响。李民却是不想这种事发生。
所以,李民想了一下,还是说道:“你能看清艺在于精,这很好。不过,这却与你我的师徒缘分无关。只要你拜我为师。你想学什么,我都可以满足你。我也不会妨碍你精修枪法。而且,你独自精修枪法,虽然练的勤,可依然是闭门造车。少了实战。我这里,用枪的高手,却是不少。也可对你大有增益。此外,你奉旨来我处。就算不拜我为师,今后也是我手下的人,要听从我的差遣。否则就是抗命。你却又何必不拜我为师呢?”
此时,李民却已经是把岳飞当一个平等的大人来商量。
然而,出乎李民意料之外的是。岳飞却更是直接,毫不考虑的说道:“我即来此,就听命与你。只要你不让我当道童,费枪术之外。我即可拜你为师。而且,除枪法之外,我还想学弓。”
李民却是没想到岳飞的目的性很强,也很直接。更没有什么弯弯绕绕。显然在来此之前,却是早就考虑好了。只是自家想让他拜师的念头,影响了岳飞的计划。
对此,李民很无奈。而且,李民别看练出了一点异能。可这弓术,李民却是别说了。
不过,李民虎死不道架,却是毅然说道:“没问题。只要你拜我为师。我找最好的弓术强者教你。”
岳飞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问道:“你为什么非得收我为徒?难道就是你说的那个前世因由么?这个世上,真的有前世么?”
李民心中终于笑了。
没有人可以知道自己的未来。所以,也绝对不会有人能在此时就知道他李民的想法。故而,远隔千里,茫茫人海之中,两个素不认识,也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一方不仅能知道另一方。而且还要非得给对方好处。除了前世因缘,却是谁也解释不通的。
而只要岳飞在这个年纪认了这个扣。他李民日后只要时时的浇花施肥,岳飞这个虎将,却是不用担心跑了。
故而,李民很是正色的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你前世是我的亲卫首领。也是我天罡护驾中,为我而战死入得轮回。我师尊可以世世度我,我也同样不会放弃你们。尤其是你!”
岳飞一贯老成坚定的目光,终于疑惑了。看向李民的目光,更是多了许多情感。
第六卷 第十八回连锁效应
有时候生活就像赶集。都是喜欢扎堆。李民刚刚收下岳飞,却又有人来报:“桃花山李忠,周通求见。”
李民当即微微一皱眉。暗想:这两个人来干什么?
说实在的,李民对李忠和周通的印象,也是不怎么好。这除了李民在水浒中读到这两人时,就一个是江湖骗子,一个是欺男霸女抢人家闺女的土匪头子之外,更主要的是,那就是这两个现实中的李忠和周通,实在是太势利了。
当初,郑鹏给李民建言藏兵于贼的策略时,意图围绕着李民二龙山周围层层收买和布下山贼时,却也曾派人找过这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
虽说,因为那李忠和周通,只是两个小小山贼的首领,实在够不上劳烦李民这位大国师亲自出面。可是,有着鲁智深这层关系,却也是郑鹏亲自去的。而且,也因为鲁智深的关系。郑鹏也并没有带上大队的人马。只是带了不菲的礼金。
按说,如此,成与不成,却都是一句话的。就算不成,也没什么。李民即使是在当时,却也不差李忠、周通他们桃花山那点兵力。可是,李忠和周通,却不是什么爽快人,收了郑鹏的礼,答应的也蛮好。却不交兵权,更缠着郑鹏,想让李民给他们一个统制的官坐。这才能把桃花山的兵马,彻底交给李民。
当时,李民的策略,就是藏兵于贼。在他们没有彻底投靠李民前,甚至连郑鹏和他们接触,也都是打着私人名号。却哪能许给他们什么官做。
当时,郑鹏就想派人把桃花山灭了。只是碍着鲁智深的面,却是没有动手。后来,李民听了徒弟徐知常的劝,明白了,隐藏的再深的势力,除非是真正的没有一点关系,否则,却是绝对瞒不住任何有心人的。却是把当初隐藏于山贼的兵马,转做了七大的武馆弟子。由暗转明了。这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自然也就这么淡了下去。
如今,李民手下兵马,在林冲和杨志等人调教下,全都往着正规化发展,自然更是念不着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了。
不过,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李民却还是知道的。虽然不待见李忠和周通这两人,但是对与主动上门拜会的人,李民却也不能坏了自家名头。
所以,李民最终还是传命接见。只是,接见这两人,当然就不能在这个书房了。而且,岳飞刚刚拜师,却也不能让他就这么早的知道过多。
故此,李民随即让岳飞下去和那些清福宫的见习弟子们见见面,打个招呼。而后,传郑鹏和鲁智深到小客厅接待李忠和周通两人。
结果,在李民还没来时,李忠一看到鲁智深,却是当即揪住鲁智深骂道:“你这个贼和尚,年前我好心招待你,你却如何卷了我的金器!”
鲁智深却哪耐烦理他,随手拂了那李忠一下喝道:“你这不爽利家伙,两三年了,却还忘不了这点小事。却也不想想,当日你放着许多现成的金器不与洒家,却去打劫他人来送洒家,却是把官路当了人情,只苦了别人。洒家如何能受?”
鲁智深虽然只是随手一拂。可激发了潜力的鲁智深,那力气比倒把垂杨柳时,又不知道大了多少倍。却是把李忠甩出了一丈开外。
一旁的周通,连忙过去扶助李忠,悄悄说道:“哥哥,莫要说前事了。这贼和尚,咱们惹不起。莫忘了咱们来此的目的。”
李忠这才黯然。
鲁智深见李忠和周通不在纠缠,却是不放过他们的问道:“你们这俩小子,前些时,洒家好心举荐你俩来此享福。你等不来。今日却又何缘来此?”
李忠和周通对视了一下,随即傻笑起来。而后,周通才开口说道:“闻知哥哥在这里,这不是想念哥哥了么。刚才李大哥,也是久没见哥哥,和哥哥玩笑一下罢了。些许金器,李打个哪能和哥哥当真。”
一旁同样闻讯赶来的郑鹏,听后却是有些好笑的看着这李忠、周通两人。
作为李民的情报主管。郑鹏却是与李民不同。
李民知道的消息,都是李民嘱咐打探的,或是郑鹏对大量情报分析整理后,选择重要的,告知给李民的。故此,很多小事,或者郑鹏因为不重要的事,李民却是不知道的。可郑鹏,在李民花了大价钱之后,如今这青州地面的大小事情,却是鲜有郑鹏不知道的。
只是,郑鹏却也没想到这李忠和周通,却会来此,更会如此说。
不过,郑鹏却也是没有点穿。只是看着李忠和周通的表演。
而当李民进来之后,郑鹏和鲁智深给李民见过礼之后,随即分做李民的左右两旁。那李忠和周通,却是毫无廉耻的,直接跪在了李民跟前说道:“见过国师大人。小的李忠(周通)给国师大人叩头。”
李民心中越发鄙夷。不过还是让他们俩起来落座道:“你二人今日来此,可有何事?”
那李忠屁股刚沾椅子面,随即闻话站起,躬着身子说道:“回国师。小的兄弟二人,前些时候,蒙国师相招。心中实喜悦无比。只是因琐事,却是没得来投。今,小的兄弟,却是把琐事都处理完了。念及国师前言,以及鲁达哥哥在此。故特来投效国师。敢请国师收用。”
那小霸王周通,当即也是连忙站起说道:“敢请国师收用。”
然而,还不等李民回话,一旁的郑鹏,此时却是不在装傻了,他可以看着李忠和周通在鲁智深面前瞎说。却是不能让李忠和周通在李民面前瞎说,如此,他这情报官做的,也就太没有价值了。
故此,郑鹏当即冷笑道:“二位寨主。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