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逼上梁山-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多宋军一散,立时就把中间的地无回枪顾彪给露了出来,原本那无回枪顾彪在石秀一声喊的时候,已经是回头看见了鲁智深。虽然他不知道鲁智深是怎么出现在这里地。可就那鲁智深的巨大体形,那就足以震慑顾彪。何况,无回枪顾彪,原本与玉麒麟卢俊义交好,更是没少听卢俊义提到过他那个有着变巨术的挂名师弟。

于是,顾彪一看鲁智深那独一无二的高大身材,立刻就想到这位是谁了。连玉麒麟卢俊义都自承不是敌手的高手,顾彪虽然对自身武功向来自负,可却也不敢跟鲁智深叫横。顾彪可是知道就他顾彪这两下,虽然不错,可却还是远不及那号称:枪棒无敌的玉麒麟卢俊义。

故此,顾彪跟鲁智深一照面,当即二话不说的转身就跑。想赶回兵营,叫来更多的军兵来围杀鲁智深。

顾彪虽然自认不是鲁智深对手,可顾彪就不信城内的五千军兵还杀不了一个鲁智深。

别说,顾彪这份决断,还真把鲁智深弄的一愣,鲁智深还真没想到这么一个头领样子的家伙,竟然连递一招的场面都不打,直接就学那些小兵,兔子一样的跑了。

只可惜,虽然鲁智深不屑追击这么一个无胆的孬货,搁平常这顾彪也就跑了。可奈何,此时诸城城破,涌进城来的李民大军,除了部分受降城头的宋军,余者,自然进城清剿残余,安抚百姓。鲁智深身材高大,他往这边一跑,自然有部分军兵就跟过来了。却是正好把那些四散奔逃的顾彪手下,连带顾彪都堵在了一起。

那顾彪,此时就是再迟钝,那也是知道诸城肯定是出事了。再加上李民军此时已是进入到了收编招抚流程,一边砍杀着,一边习惯性的喊话:“诸城已破,跪地投降者不杀!”

这顾彪就更是明白了。却是觉悟,此时再不拼命,那可就死定了。顾彪当即大喝一声:“挡我者死!”随即展开了全部本领。

别说,这顾彪的绝学无回枪,本就是有着一往无回的刚烈枪意,只是这无回枪顾彪原先惜命,虽然练功勤勉,悟性也不错,可却也是只得其行,未得其意。始终只能徘徊在二流上的高手边缘,而无法达到一流的高手水准。可如今顾彪有了拼命的觉悟,其觉悟与枪意相符,这无回枪顾彪苦练无回枪多年,早就把无回枪熟的不能再熟了。如今意境一符,这无回枪顾彪竟然即可体悟了,枪技大涨。

只见那无回枪顾彪,手中长枪大开大合,每一枪都质朴无比,却又全都充满着必杀的决然。那些无回枪顾彪身边的军兵,无论是李民军,还是宋军,全都感受到了强烈的一往无回的决死之心,先一步气势就弱了。根本就不敢往那顾彪身边凑,愣是让顾彪杀的犹如虎入羊群一般。

而那顾彪,却也是苦练无回枪多年,头一回有这么痛快顺手,受枪意影响,也是大声呼喝:“无回枪顾彪在此!哪个敢与我匹敌!”

这无回枪顾彪,若是不叫横,单凭他此时的体悟和突破,凭借其功夫,背不住就突围了,跑了也就跑了。可他这兴奋的一喊,却是惹恼了不远处的鲁智深。

鲁智深却是不知道这顾彪刚刚体悟,突破,自身受枪意影响,兴奋的难以自持。当即大声应道:“兀那鸟人!刚才见了洒家,连面都不打一个,转身就跑。才得脱身,就这般嚣张,且看洒家降你!”

说着,鲁智深抢步直冲而去。一路上,挡在鲁智深身前的宋军,无不被鲁智深大铲扫飞。

而那无回枪顾彪,此时与枪意合体,拼杀之心旺盛无比,早就断了逃跑的念头,耳听鲁智深的呼喝,也不惧鲁智深传说的神通功夫了。径直就像鲁智深迎了过来。

不多时,两人已经是跑到且近,鲁智深更是跑了无回枪顾彪枪意影响的范围之内。

要说,这若是旁人进入无回枪顾彪的枪意影响范围,那绝对是心志被其所夺。受其影响,胆弱怯战,行动更是不听指挥,手脚自慢三分,擎着给顾彪刺杀。

可奈何,鲁智深心志坚韧过人,连被李民电击的情况下,都能凭借自身意志克服本能的条件反射,区区刚刚达到意境的招式,又如何能影响鲁智深心志。何况,鲁智深早就与杨志印证功夫时,那就多次领教了武功意境的厉害,对此更是明白。一进顾彪的枪意影响范围,当即就意识到了怎么一回事。

鲁智深当即大吼一声:“呔!吃洒家一铲!”

鲁智深这一吼,那真是有如黄钟大吕,又似狮子怒吼。顾彪首当其冲,只震的两耳嗡鸣,动平衡失调,却是守不住决死的意境。当即气势一弱,枪势一慢。

而鲁智深则毫不减慢的,一铲挥击砸下。那顾彪晕乎中,下意识的就举枪招架,可他那想得到鲁智深的神力无敌啊。连力大的武松,石宝,功夫高绝得林冲、杨志,那都是不敢硬接鲁智深砸击的。这顾彪只不过是刚刚体悟了意境,自身的体力和肉体,却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他又如何能接的住?

只听的一声响亮,无回枪顾彪的两支手腕,当即就震折了,那挺举的长枪,根本丝毫没有滞卸鲁智深大铲的速度半分,随即就随着鲁智深的大铲一同落下。

鲁智深那大铲的巨大铲子头,当即如拍黄瓜一般的拍在了顾彪的头上,当即拍了一个万朵桃花开。

第十七卷 第四回 一忠一奸

“什么?卢俊义现在就关押在县衙之中?快快带本尊前去。”

李民拿下诸城之后,随即惯例的出榜安民,召集本地德高之人担任地方临时官员。却不想,竟然得知被抓的玉麒麟卢俊义,竟然还没被杀,也没被押往他处,还在这诸城大牢里呆着呢,当即令人领路前往探视解救。

等到李民再见到那玉麒麟,好好一个玉麒麟,都快变成黑骷髅了。这大牢,那还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李民想起当初与卢俊义的交情,不禁微微心酸,叹道:“卢兄,我来晚了。”

李民一边说着,一边亲自与卢俊义去了镣铐。

那卢俊义原本已是目光无神,连李民进来,都没有什么反应,直到李民一声呼唤,以及去除他的镣铐,卢俊义这才目光逐渐凝聚,呆呆的看着李民,而后好似突然间意识到面前的这个人是谁了一般,激动的高呼:“恩公,莫非我又在梦中见你不成?”

李民闻言,越发感叹,轻声唤道:“卢兄,不是梦,我来救你了。”

卢俊义闻听之言,神情越发亢奋,可他那久经折磨的身体,却是承受不住这等心情的激动,卢俊义随即亢奋的昏死过去。

李民连忙唤来大夫救治。

好在,卢俊义的身子底好,大夫以金针刺穴,稳住卢俊义的气血,卢俊义也就缓过来了,随后又开了几付补气益血的方子,慢慢调理也就是了。

而卢俊义醒转之后,满腔的悲愤,自是不必细表。在得知李民如今已经举兵,而且他那两个陷害他卢俊义入牢的好朋友,也被李民军给杀了之后,卢俊义当即当即大笑三声。随即无二话地拜倒在李民跟前,誓死要追随李民。

对此,李民自然是收着了。

虽说,如今李民手下有不少的高手都已经在李民的帮助下有所突破,尤其是鲁智深身识合一,一身肌肉强化的异能,更是神力无敌,卢俊义这原本地天下无双,已经未必当得真了。可那卢俊义也是一个难得超一流高手,尤其是卢俊义原本与李民的交情就不错,这次又受李民解救之恩。那对李民的忠诚,那可是没得说,本身除了功夫高,还有领军之能。这等又好用,又忠心的人才,李民怎么能不收。

只不过,如今卢俊义刚刚脱困,身体实在是太虚了。李民也不好让其跟着一同行军,正好这诸城也是要地。而且离着青州的主战场也近,正是攻打青州的后援基地,也需一员大将镇守。稳定李民军的后方,免得有什么意外从李民的后路包抄。正好留卢俊义镇守,同时也能让卢俊义将养一下身体。

而安置完卢俊义,有战场清点报告上呈李民。李民再次意外地发现,那密州知府秦桧,竟然没死在乱军之中,也一同被俘了。

只不过,那秦桧原本却是脱去了官服,混在了小兵之中一同投降。若不是李民的优待俘虏政策极好,感化了不少军兵真心投诚,指证了这个秦桧,这秦桧差点就混同在一般的小兵之中,直接领李民的遣散费走路了。

李民见此,心中微微一动。

想当初,初见秦桧,李民不知其身份,还救助过他于贫困之中。而后,虽然知道了他的身份。可这秦桧从政,却也是始终没有什么恶名,甚至远比那些依附李民的青州官员要清廉,以及勤政。

可奈何,为了拉拢那个慕容彦达,走通南茶北马的商路,李民却不得默许了慕容彦达对秦桧的诬陷。而后,又从高俅的秘报得知,正是这秦桧协同梁山的宋江等人,帮着蔡京指证了他李民,这才彻底动摇了赵佶对他李民的信任,要杀他李民。

这秦桧,也可算是与其多有纠缠了。

如今,李民自行参悟异能,这几年也是看了不少佛道经典,以求借鉴。心动之下,当即想与秦桧做一了断,以免今后想起,坏了自家的心境。

故此,李民也没有如往常一般,令人收集其罪证,公开批斗,而后一杀,以聚拢民心,震慑宵小。而是让人把秦桧带到了诸城县衙二堂。

李民于县衙二堂之中,自坐主位。只留了铁豹、恶虎跟随护卫。见秦桧带到,随即挥手让人去了秦桧的王法。这秦桧也不会什么神功,却是没有必要防范他能作出什么。

李民待秦桧站定,目视秦桧,轻声说道:“秦桧!尔攀附奸佞,忘恩负义,诬陷本尊谋逆。逼得本尊不得不顺天应命,起兵推翻大宋。今落的本尊之手,尔有何话说。”

此时的秦桧,脸色灰白,已是不复站在城头呵斥那惊鸿枪张杰胆小退缩的骨气了。他原先已经受慕容彦达的一番牢狱迫害了,此时脱离贫苦,重新掌权,却又再次面临牢狱之灾,甚至是比牢狱之灾还要严重,秦桧却是怯了。

不过,秦桧强自撑着说道:“恩公……”

“嘟!恩公也是你这小人叫的!”不待秦桧说完,李民身后的恶虎已是大怒的喝骂道。要知道,铁豹、恶虎,那可是最早跟随李民的一拨人,而且从来不离李民左右,自是对秦桧与李民之间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那恶虎性情刚烈,直来直往的很,却是见不得秦桧这忘恩负义之徒,还有脸喊什么恩公。

那秦桧经此一喝,也是脸面有些羞臊,却是喊不下去了。

李民一摆手,安抚住恶虎,随口说道:“且让他把话说完。”

恶虎这才不再出声,秦桧感激的看了李民一眼,自我辩白道:“教主,自古忠义不两全。我秦桧虽受教主救命之恩,可却是食朝廷俸禄,自当为朝廷尽忠。且,我亲眼所见那慕容彦达贪赃枉法,私结党羽,更与教主联通一气。我不与其苟合,更遭其构陷。如此,今上问起,我据实以答,何错之有?”

这秦桧倒是有口才,却是把自己摘了一个干净。李民有心与其了结因果,却是不想胡乱斩杀他。

李民当即闻言笑道:“你无错,莫非本尊错了不成?”

此却是李民不好正面辩驳秦桧的实证,乃以话术圈套秦桧。

秦桧别的不成,却是口舌便利,对于李民这种似是而非两头堵的话术,虽然没怎么经历过,却也是瞬间想的透彻,乃自说道:“教主无错,桧也无错!”

李民没想到秦桧还有这般答法,乃自追问道:“何也!”

秦桧当下挺直了腰板说道:“桧秉忠据实而言,虽有亏义气,却是为了全忠,自是无错。而教主一心修道,不知世事。乃被小人借用名号,自也是无错。”

李民冷笑道:“你无错,本尊也无错。可因你指证,本尊两大弟子身亡,本尊更被逼得兴起刀兵,此何人之错?”

秦桧当即正色说道:“桧据实而言,今上不思捉问小人,而断言教主之过,此今上之错。而那小人为了逃避刑责,尽攀附教主,此慕容彦达之错。不过,我今生死一线,却有所体悟,教主兴兵,乃是天命,他等受天道影响,有此行径,皆是顺应天道。正所谓:逆顺皆天道,教主秉承天命,自有劫数推其运数。”

李民真没想到,他往常忽悠人的天数,竟然被这秦桧拿来借用了。不过,哪怕李民明明知道秦桧乃是捡好听的说,只是为了活命,可依旧还是有些欢喜。

当然,李民也不是这些小马屁就能忽悠晕地。

李民当下不动声色说道:“如此,尔顺应天数,还是有功了。不过,你既知顺逆皆天数,那本尊杀你与不杀你,也都是天数了,你说,本尊可是杀你,还是不杀你?”

秦桧一听此言,却是脸色发苦。要知道,这可真是两头堵了,说杀,如你所愿,那就杀了,说不杀,一个你说错了,也就杀了。

不过,秦桧脑子也快,随即说道:“请教主恩典,只要教主许我说中就放我一条生路,我必能说中。”

这秦桧想地倒好,只要李民说一个可以,那他秦桧就可直接说杀,李民若说不是,自然要放他秦桧,而李民若说是,应了他秦桧的请求,也是要放了他秦桧。

只是,这等小机灵,早在那信息爆炸的时代,弄的几乎无人不知了,李民身份资深大忽悠,又怎么能上这当。

李民当下笑道:“而猜对又何妨,猜错又何妨。天数所归,本尊又何必给你恩典。”

秦桧一听,体似筛糠。声嘶力竭的喊道:“教主!你不能杀我啊。你是仁义之主,我秦桧自当官以来,勤政爱民,虽不敢说与民不取一物,可却也绝对比当今大多官员清廉。教主能放过他们,如何不能放过我。教主仁义,不能杀我忠良啊!”

李民一听,好悬没气乐了。别人喊忠良也就罢了,这秦桧也喊忠良,岂不是哗天下之大极。

不过,李民随即就一愣,要知道李民觉得秦桧不忠,乃是根据后世的经验,而现在,这秦桧却还是真没什么大错,就连上次被罢官,也是那慕容彦达构陷的。如此这般,貌似杀这秦桧,还真没什么理由。

第十七卷 第五回 包容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可我誓死卫你说话的权力。

眼看着声嘶力竭的秦桧,李民心底里不知怎么的就转出了这么一句以前论坛上常看的话。

说实在,这句伏尔泰的名言,在李民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几乎都快用烂了。可在那时,却实在没有什么意义。谁身上都长着嘴,谁都有说话的权力,用不着谁上赶去誓死卫,而且你也没有那个资格。

可如今,李民有些深刻理解伏尔泰这位大思想家说这句话的意义了。我,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政体,一个权力机构。政体可以包涵不同的政治理念,可要是成了一言堂,没有了异己的声音出现,那可就像垄断企业一样可怕、可恶了。

而现在,貌似他李民组建的政体,也正在向这一言堂的方向前进。虽然,李民已经很是放权,给属下发展的机会了,可奈何无论是李民的个人神通实力,还是后世的见识,都远超这个时代的人,这就由不得这些忠心追随李民的这些人,不把李民的意志神化,并逐渐形成极度的个人崇拜。

而有了如此认识上的基础,这些追随李民的人,又都是抱着同一理想,自然也就比较抱团。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杂音出现。

说实在的,李民如今的这种状态,那几乎都是历代帝王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建大业。这可是多么美好的啊。可李民受秦桧刺激,有此感悟,却是怕这种气氛,却成了今后一言堂,以及独裁统制的萌芽。

故此,李民心中不禁有些想法。当然,这些想法,也是要在全国一统以后再逐渐事实的,否则,如今基业还没一撇呢,先想这些,再来一个内部不稳,人心溃散。到时候,李民可就是苦笑不得了。李民的政治敏感度虽然不是那么极端敏锐,可这点见识,却也还是有的。

李民当下一笑道:“尔不必哭诉,尔只需在本尊帐下听用,本尊可以不杀你。”

秦桧闻言,当即一愣。秦桧万万没想到害了李民,不仅不杀,而且还有官做。

秦桧几乎没有考虑的,就凭着本能,作出了不投降死,投降生而且有官做地选择题。当即跪倒在李民面前叩头道:“臣秦桧,誓死效忠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民虽然确信秦桧一定会投降,可也没想到秦桧的转变会这么快。李民当即微微一笑的嘲讽道:“尔刚刚誓言忠义,转首即投本尊,又言誓死效忠。不知尔之忠义,何来许多。”

秦桧当即面不改色的说道:“臣原为宋臣,食君禄报君恩,自为大宋效忠。故,臣不畏生死揭批那慕容彦达,更在吾皇攻城之际,誓死指挥兵丁顽抗。不过,今吾皇赦我一死。吾以一死之身,已报了宋恩。此后一身,皆吾皇所赐,吾自当向吾皇尽忠。”

李民没想到秦桧还有这番理论。当即有些哭笑不得。可随即,却不禁想到:难道这个秦桧真的忠义不成?

要知道,在李民那个时代,为秦桧平反的人,那可就是不少,不过多是盯着宋金之间,属于民族内部矛盾,而秦桧行为更是多秉承皇上赵构的旨意行事,算不得自身罪恶,以此来论断秦桧不是罪大恶极的奸臣。

可如今,李民细思:无利不起早。这做汉奸,那也是要追求回报地。那历史上的秦桧,跟随在赵构身边,那已经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甚至连赵构晚年都自言有些畏惧秦桧的权势。在秦桧生前,都不敢动秦桧,如此权势。还有什么利益能让秦桧背叛赵构,而死心帮着那金国呢?要知道,没了大宋,秦桧在金国那里,却是排不上号的。就算依旧能有官职,那也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实权。以秦桧的智商,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而至于说大金拿了秦桧的把柄要挟秦桧,那简直就是更不可能。秦桧在得到大宋皇帝的绝对信任下,胡乱一些文书,完全可以推说为敌军的挑拨、构陷。此等伎俩,李民早在蔡京等人身上看的多了,秦桧更不可能不会。

如此,秦桧几乎没有什么可背叛大宋的动机,以及自得利益,可事实上,秦桧依旧配合了大金,陷害岳飞,是个事实上的汉奸。

难道这就是秦桧的忠义?

李民一时间不仅有些头晕。

不过这也难说,要知道如今这个时代的人,远不如后世那种民族之分的严谨。汉人从来不排斥任何的少数民族。自战国时期起,名士周游列国之间,都不见的非给本国效力,苏秦、张仪,商鞅,莫不如此。如今的北方的汉人,在辽国统制下,也不是什么人都自认是宋人的。忠义的定义,基本上就是属于食君禄报君恩的范畴。即吃谁的,听谁的。

李民越想越多,似乎有些政治眼界大开,越发觉得自家留着这个秦桧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了。

这不仅是此时秦桧还没犯错。不能以未发生的罪责处罚秦桧,以维持律法的庄严。更可给李民的手下李纲等人,留下一个可批判和纠正的对手,以秦桧为镜,时刻惊醒自身。此外,秦桧与李纲等绝对忠义之人不同,更适合替李民说一些李民不方便说的话,做一些李民不方便做的事。正好可成为李民暗中的喉舌与小刀。

当然,李民如此做,也不是没有风险的。那就是李民要始终能驾驭住这个秦桧。否则,秦桧万一做大,或是取得李民绝对的信任,很可能就把李民身边的贤臣给打压了。

不过,李民仗着对后世的了解,知道这个秦桧的本心,却也是不怕这秦桧能翻天了。大不了,李民什么时候不主政了,直接把这秦桧如那乾隆安置和坤一般的安置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了。

而且,若是这秦桧在体制内有什么不法的行为,也正好有一个反面典型树立,省得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反面教材,在李民手中丢失了。

李民当即安置了秦桧随军听用。

说起来,如今李民帐下,已经有两个需要李民注意的大汉奸了,一个秦桧,一个张邦昌,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这若是再加上那还一心等着投降李民,正自在淮安与李民军假打的高俅。李民手下不经意间,已经是注定要有三个大奸臣的苗子在培育了。

好在,这已经名面化得奸臣,怎么也比那隐藏着的奸臣要好对付。李民正好以毒攻毒,以奸臣对付奸臣。

当下,李民在诸城休整了一天。缓解了一下,大军连日行军的疲劳,在给卢俊义留下了一万守军之后,随即再次出征。

只不过,这一回,行军路上的城池,却有秦桧派出的中军通信,却不是全无防备了。

可是,如此,却也让李民看出了如今的大宋,果然已经是腐朽到了极点。地方官员,在得知李民大军来到之后,领兵抗击的极少,多数都是守城的官员,直接吓得弃城而逃。甚至,更有部分官员,直接就把城池献给了李民,意图在李民手下谋个一官半职。

李民眼见风声已经走漏,突袭已经不成,而且还要保持军力与徐宁和高禛的军兵厮杀,却也是没有必要那么赶了。

再加上李民如今手下备用的基层官员不少,也没必要什么人都不分优良的招收。

故此,李民军每到一个地方,除了依旧收编和解散地方武装之外,又展开了聚拢民心的优良传统,每得一地,就聚集当地百姓和乡绅,召开批斗大会,或批斗贪官,或批斗恶霸。为当地百姓主持公道,对那些民怨已久的地方恶势力公审批斗。

别说,李民这一招,却是极获百姓的民心。那些参加过公审大会的百姓,无不把李民视为救世主,大圣人,绝对的真命天子。

再加上李民一直严格要求军纪,绝对的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老百姓不拿一针一线,共买共卖。这些更是感受到了李民军与其他军兵的不同,真有点像李民军宣传的那样,李民军乃是百姓的军队。

有付出,就有回报。老百姓都是淳朴的,自觉李民乃是真命之人,更是为百姓尽心之人,全都是纷纷为李民军献粮,以及把自家的子弟,送到李民军中从军。

那情景,几乎与李民从电影中看到的红军路上,百姓真情送子从军的场景一样。

李民也是极受感动:这不管是哪个时代,百姓都是这么的淳朴可爱。只要对他们好一些,他们就对你真心回报。

李民受此感染,却是把原先只是为了强国的志向,终于和底层普通百姓的利益,彻底的结合了起来,强国,也是为了强百姓。只有百姓强了,国家才可能真正的强盛。

否则,国强民弱。即使像大宋这般历史少有的经济强国,没有百姓的支持,也是空中的楼台。

李民的心志越发的坚定,越发的圆满了。

第十七卷 第六回 人脉

“杀啊!——”

嘈杂的喊杀声,以及兵器的搏斗声,连接一片,震耳欲聋,鲜血飞溅,更殷红了大地。

可这一切,却压不住徐宁心中的焦躁。

徐宁奉旨攻打青州,时日已经不断了。徐宁原本以为拿下卢俊义以后,调用密州的军兵,配合他手下的禁军,足可以轻易拿下青州。可谁成想,自攻打青州以来,开始还算顺利,可到了这青州城,却是碰上了硬骨头,说什么也是拿不下来了。

三个多月,也就刚刚把青州的护城河给填埋了。可是为了填这条河,那伤亡的人员,已经不下两万了。而那青州的城墙,又高又厚,更有绳索捆绑的擂木,云梯刚往城墙上一靠,那些攀爬云梯的士兵刚刚攀登上半截,那城上的擂木横横的打来,立时就把那云梯打的粉碎,根本靠不近前。

而且,城上更有弓箭、火箭不断,攻城的伤亡实在是太大了。继续强攻下去,恐怕青州城池没破,他徐宁带的这点军兵,先就损耗光了。迫于无奈,徐宁也只能放弃了强攻,改以围困。意图断了青州的外援,以及粮草供应,逼迫青州投降。

结果,这一围困,就围困了这么多的日子。

可就这,也是不得安生。徐宁这里困着青州城,那青州二龙山,却是出来一波骑军,虽然数量不多。可却也是总不时地骚扰徐宁军营,更时刻威胁徐宁的军粮运输。

故此,这些日子来,徐宁的压力别提有多么大了。

如今,徐宁请求援兵的折子也送上去了。据说援兵乃是大宋六大将门老高家领的军,这倒是让徐宁有些期盼,可是,时日日久,这高禛却是还没赶来回兵。据报也是被敌将林冲给领军堵截了,在青州的青龙关僵持不下,徐宁也只能继续进行着骚扰性的攻城。

可就在徐宁心烦的指挥着军兵进行着例行的骚扰性攻城之时。却有军卒来报:“报!有诸城军校持重大军情,求见将军。”

徐宁当即就是一皱眉:这诸城又出什么情况了?

徐宁当即把攻城的事宜,交给一旁的宋江指挥。随即回返大营,接见那诸城来的军校。

“小人诸城校尉海峰,给将军见礼。”

“免!尔有何重大军情见我,可是诸城出了什么事?”徐宁径直地向那海峰问道。

“回将军。诸城有敌军来犯,小人奉知府秦大人令,特来向将军求援救助。”

徐宁闻听此言,当即大吃一惊。要知道,那诸城乃是密州首府,可以算是他徐宁的后方了。哪里来的大军出现?辽兵?西夏兵?不可能啊。辽兵和西夏军,要想打过来,怎么的也要先过大名府啊。难道说,又有叛乱的军兵出现?

徐宁当即追问道:“可知是哪路的军马来犯诸城?”

“小人原本不知,可听那攻城叫阵的将领报号。好像是什么共和军,李民的人马。”

徐宁闻言,再次大吃一惊,虽然徐宁没有听过什么共和军,可是李民的名号,那可是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何况,徐宁此次受命讨伐青州,原本也是接了皇上赵佶的严令,务必要把李民的身边人。全都活着拿下,一个不能损伤,为的就是好用作人质,来要挟那李民。

徐宁对李民,自然是知道的多了。可是,据徐宁所知,那李民乃是在南方叛乱,正自接受朝廷大军的讨伐,他怎么可能领着人打到密州来了?难道这江南半壁,以及这淮南东路,京东东路,全都被其占领了不成?

徐宁越想越惊,越想越不可思议。不知道李民军兵何以来的如此速度,以及如何突破各路关隘的。却不知,此时的李民军,已经不止是围困诸城,那诸城被拿下了不说,更是一路顺利的向徐宁这边打来。

当下,徐宁盘算了一下,觉得诸城有五千军兵,新任的兵马都监无回枪顾彪,以及其义弟惊鸿枪张杰,都是有本领的人,哪怕是兵力不敌敌军众多,可是一心守城的话,支持一个十天半个月的,也是无妨。

只是,如今他徐宁已经领军围困青州城数月了,眼看再坚持些时日,这青州城背不住就拿下,如今要是回援,让这青州城得以脱身,前功尽弃不说,若是其与二龙山的兵马连兵一处,尾后追击,那他徐宁即要面对李民的大军,还要应对青州的反击,那可是腹背受敌了。

可是,那密州,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