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逼上梁山-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李民还是赶紧应了,随即命人给花荣热水清洗伤口,上药重新包扎,兼程送回二龙山找安道全诊治。

随后,命人带上魏定国。

有了那花荣在前,李民却也不敢保魏定国必定归降。当下见了魏定国,命人去了绑绳说道:“魏将军,昔日你也是我二龙山常客。我知你素有忠义,只是不慎结交匪类,入了歧途。叛逆造反,本是不赦之罪。今我有心开脱与你,你可拜在我清福宫门下,免了你世俗罪过。待得风声平息,我在保举你的前程,你可愿意。”

魏定国闻听大受感动。

这魏定国原本是蔡京的人,蔡京倒了之后,本就有心寻李民做靠山。只是时运不济,还没等他魏定国投靠李民,就被宋江抓了,这才为了保命,不得已上了梁山。只是上了梁山后,那宋江确实会来事。让魏定国很感到重用,更有众多的兄弟情义,而且梁山上又没有文官外行对其工作指手画脚,这才让魏定国觉得梁山也不错,真心跟了宋江。

如今,梁山彻底完了,魏定国被俘,本以为难逃活命,却没想到堂堂大宋的大国师,竟然还念着昔日与他魏定国的情分,他魏定国竟然还有活命的可能。

魏定国当即动情的说道:“今日被俘,本是死罪。若得国师开脱,必誓死相报。”

李民没想到这魏定国如此痛快,而且还如此承情。暗自感叹:果然是人要脸,树要皮。这魏定国不过是给他点台阶,就降的如此轻易。以后这脸面,还是要多与人一些的。

搞定魏定国,李民随即有趁热打铁,命人把单廷硅押上。同样命人去了绳索,好言说道:“单将军。本尊听闻你乃是被贼人裹胁,虽入了贼营,却未甘心侍贼。今梁山已破,本尊念你一身本领得来不易,有心开脱于你。你可拜入本尊的清福宫,待日后风声过后,本尊自保举你的前程,你看若何。”

若说起来,这单廷硅上梁山,却是比魏定国还冤。那魏定国好歹还是如梁山作战,被宋江拿的。可这单廷硅,却是因为宋江对付不了魏定国。听闻魏定国的火阵只有单廷硅的水阵能破,这才被宋江使了圈套,把一家老小都拿上了梁山,不得已只能跟了宋江落草。要不然,单廷硅如今那可还是大宋体制内的实权军官呢。这才是彻彻底底的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如今,单廷硅听李民这么一说,顿时百感交集,大有共鸣。尤其是如今梁山已破,一家老小也必定跑不了,若是不得国师开脱,连他单廷硅带一家老小,照样玩完,那他当初上梁山又有什么意义。

故此,单廷硅当即也是毫不犹豫的向李民表了忠心。

李民很是高兴,随即又命人把扈三娘和王英押了上来。

由于这王英也算是主动投诚地,表现也算是老实。李民这边倒也没给王英和扈三娘上绑。

那王英一见李民,当即五体投地的拜服在地,口中高喊:“小人王英,拜见国师,愿国师万寿无疆。”

反倒是那扈三娘虽然随着王英来了,却没有如王英一般的卑躬屈膝,只是端详了一下李民,随即微微一俯身,算是拜了,却是一言不发的站在了那里。

一旁的王英感知了,愤然骂道:“你这傻婆娘,见了国师怎么大礼参拜,你以为这是在梁山见宋江么!”

扈三娘虽然听了,却也不理睬王英,依旧那样无神的站着。

倒是王英骂完了扈三娘,随即又拜李民道:“国师恕罪。我这婆娘荒野村妇,不识礼数,敢请国师包涵。若有见怪,尽管责罚小人就是。”李民懒得搭理王英,只是看了看扈三娘。却见这扈三娘果然不愧叫做一丈青,长得确实高挑,几乎与武松一般高了,足有一米九几的身高。搁到现代,绝对是一个模特的坯子。可惜配了王英,这王英人称矮脚虎,虽然比武大郎高点。身高也不过一米五,跟这扈三娘站在一起,王英还不到扈三娘的腰高呢。跟大人领小孩一般,怎么看,怎么不般配。尤其是这王英极为好色,什么时候看,那都是一种极端的猥亵侏儒,那不般配的劲,那就更让人别扭了。

不过,两口子的事,却不是外人能多嘴的,李民如今在意的是,何以这个扈三娘在满门被灭之后,还能跟着宋江卖命。若是这扈三娘别有缘由,李民念其红绒套索也是一绝,还可留用。若是这扈三娘就是那种天生薄幸,一点亲情都不念的人,李民却也少她一个不少。

李民当即问道:“扈三娘!听闻你本是扈家庄良善之民女,居家满门皆被梁山贼人杀害。因何你反倒屈身侍贼,在这梁山入了草?”

扈三娘闻听,当即身体一颤,随即又是木然,平淡的开口说道:“败军之人,国师乐杀就杀,乐意留用就用,三娘悉听尊便。余者,国师却是不用多问。”

李民没想到这扈三娘还挺有个性,而那王英却很是恐惧。急声的喊道:“傻婆娘,瞎说什么。”随即,又对李民说道:“国师,莫听她胡说。我这婆娘,本是良善民女。被那梁山黑厮杀了满门,都是那宋江指使的。我婆娘实与梁山有血海深仇,只是梁山势大,不得已才委屈苟活,以图后报,今得国师报仇雪恨,感激莫名,愿投国师门下,誓死相报。”

李民真的懒得搭理这个王英,不过却也看出扈三娘并不是那种没心没肺的薄幸之人,就算不是如王英所说的一般是在卧薪尝胆,以图后报。那也绝对是无可奈何,委曲求全。

想来也是,这扈三娘一个地主家的大小姐,就算习得满身武艺,却也是不会什么谋生之道。家破之后,又在形势所迫之下,落在了王英之手,这扈三娘不跟着王英,又能如何?君不见,连当今的下岗女工还多有沦落风尘的。这扈三娘除了一身武艺,别无谋生之道,不落草,也只能沦落风尘。这大宋的妇女就业,可选的工种那就更窄了。除了舞女,也就是酒女,却是没有什么好营生。

而此时的扈三娘,也是百感交集。她一个良家女,如何甘心在梁山。只是她本家也没了,夫家也死绝了,身子也不清白了,就算是偷跑出梁山,也是全无依靠,她自家又是吃惯、穿惯,不会谋生的主,不落草,难道真的如风尘不成?跑出梁山,最好的结果,不过就是寻人另嫁。可若是嫁人,以扈三娘这般的身高,再加上在贼窝里呆过,想找一个好人家也是不易,还不如凑合跟着王英。这王英虽然不是什么良人,可却也打不过她扈三娘,虽然好色猥亵,可却也是敢为了他女人拼命的主。除了跟宋江铁了一些,不能为她报仇之外,到也还凑和了。

可如今,扈三娘却知道了,这王英也不是跟宋江铁,只是知道宋江乃是他王英的靠山罢了。如今,梁山破了,这王英也另找靠山了。只是她扈三娘,却又能如何?

第十一卷 第三十回 危难之中见情义

扈三娘和王英最终还是被李民留用了。

不冲别的,就冲王英敢于抓自己人投靠,李民也得要,就当作千金买马骨了。这一个活蹦乱跳的王英,怎么也比一堆马骨有点价值不是。

何况,李民那老婆鲁玉和小老婆黄蓉,如今也正不甘寂寞的筹备女军,手下也是缺人。这扈三娘本事不低,难得这般认命。让她跟着鲁玉她们,到也合适。

不过,这些倒是无所谓,让李民比较惊奇的是,据王英所说,李民这般铁桶围剿下,梁山的众多头目,却还是跑了一人。

李民原本不信。可王英一说此人姓名,李民一对照被俘名单,却是知道王英所言不假。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鼓上蚤时迁。

时迁,李民当然不陌生。这时迁对战的功夫虽然不怎么样,可轻功却是天下一绝。当初李民看水浒时,就有些替时迁喊冤,觉得时迁立的功劳不少。可排名却仅在那一无是处,又有过变节污点的白日鼠白胜之上,实在是屈才了。

这次,李民大破梁山,也是有心把这时迁收为己用的。别的不说,让这时迁搞搞情报,应该还是能人尽其用。尤其是如今连那金枪匠徐宁都没有上梁山,时迁盗甲的功劳更是没有,时迁在那梁山上也是不怎么受待见,正好说来。

可没想到,竟然让时迁给跑了。

想来也是,这时迁轻功天下一绝,人又贼滑。这等乱哄哄的围剿,时迁若是打定主意逃跑,谁又能注意到他,抓到他呢。

不过,据王英说,这时迁上的梁山,却是承宋江的情。而且杨雄也对时迁有恩。如今宋江、杨雄都被抓,这时迁必来相救,却可设套拿人。

对此,李民微微一笑。虽说时迁确有绝学,可如今的二龙山清福宫那也是人才济济,少一个时迁不少。若是时迁就此跑了,李民也绝对不会为了一个时迁多花什么心思。可这个时迁,若真的回来救人。那却说明这个时迁别看是个贼,可却也是有情有义,倒还值得收用。

反正,为了花荣,李民已经决定对宋江网开一面。就让那个时迁救走也无妨,正好一人两用。

而且除此之外,也正好与那与宋江有仇的秦明和关胜一个交代。虽然那秦明和关胜都是大宋体制内长成的军官。今梁山已破,宋江被抓,他们的仇也算是报了,却是没有用私刑的打算。可若是就这样的把宋江放了,也难免让他二人别扭,还是救走的好。

不过,这却也让李民想起杨雄、石秀也算是梁山中的可用之辈。那杨雄也就罢了,那石秀却是真真正正的义气之辈,虽然杀性大了些。搁到现代有些目无法纪,可却是绝对的够朋友,义气。正是可用之人。

李民当即遣下王英夫妇之后,随即叫人把杨雄押了上来。虽然李民最看重的是拼命三郎石秀。可要收石秀,这杨雄却是关键。那石秀乃是不把生死当一回事的狠主,绝不会轻易变节。可这杨雄,却是一个惜命的人,原本也是一个腐败牢头。却是比那石秀好招降,只要这杨雄降了,那跟杨雄生死与共的石秀,自然也就没别的选择了。而且,有杨雄在手,日后那时迁若来营救宋江、杨雄,也正好让杨雄一并劝服。

而事实上,果不出李民所料,那杨雄上梁山乃是为了保命。今梁山被破,李民稍漏招揽之意,这杨雄没二话就降了。而后在杨雄的劝降下,那石秀也干脆的说道:“哥哥哪里去,小弟自当跟随。”

李民却是又轻易的收下杨雄、石秀。

原本李民收下杨雄、石秀之后,也不打算再收他人了。准备把剩余的梁山头领发往高俅那里,由高俅押解上京交差。毕竟高俅出兵一回,梁山都破了,总不能一个活着的头领都抓不到吧。

可谁知,却又先后有三拨人来求情,第一波乃是李民新收的手下朱贵。这朱贵为其求情的,却不是别人,正是那梁山的老人杜迁、宋万。

杜迁、宋万,一个人称:“摸着天”。一个人称:“云里金刚”。除了长得高大之外,却全都武功平平,本事一般。但正因为这俩人本事低微。却是一直与朱贵交情不错。那从王伦哪会,就是与朱贵兄弟一般了。故此,朱贵虽然叛了梁山,其他的头领也就罢了,可这两人却不忍看其受国法制裁,故此来向李民求情。

李民对杜迁、宋万的看法,也是那种无害型的感觉,绝对是属于那种多他不多,少他不少。可看到朱贵义气,却是很让李民感动。当即也就让人把杜迁、宋万押了上来。

杜迁、宋万一看朱贵为其求情,这两人原本就没有什么大志,在梁山也是属于那种过一天是一天混日子的主。尤其是在王伦死了之后,他们先后跟了晁盖和宋江,都是那种来一个人,他们向后错一位的主。对宋江的感情,自是不如朱贵。如今更是明了梁山完了,不投李民,那就是死路一条,当即也是无二话的降了。

李民直接把杜迁、宋万交予了朱贵使用,算是给朱贵一个人情。

而朱贵走后,却又有大刀关胜前来为丑郡马萱赞前来求情。这萱赞跟关胜,虽然没有郝思文哪般铁,可却也是关胜的至交。关胜如今得李民提携,兵败之后,不仅没受国法处置,而且还有了容身之地,更得李民重用,自是看不得萱赞被俘,将受那国法制裁。

对此,李民也是理解。虽然萱赞被俘之后的立场不算坚定。可如今的大宋风气如此,这些将领多是在奸臣手下听用,过得也是混日子的生活,如此,自然没有多少忠心可言。尤其是据说那萱赞的功夫也是不错。有着关胜担保,多收一个,却也没什么。

李民从善如流,也是命人把萱赞带了上来。

那萱赞本就对自家的行为有些后悔,今看关胜为其求情,自是不好让关胜做难,当下也是痛快的向李民发誓誓死跟随。

李民如今对他们的发誓也看得淡了。若说武松等江湖人,一诺千金,发下的誓言终身不变。似这等军官为了活命能投靠梁山,而后又为了活命能投靠他李民的,李民却是不信他什么真的能誓死相随。

不过,李民却也相信,只要他李民继续保持这如今这般的强势,这些发誓跟随他的人,却也不会轻易变节。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些都是有案底的人,除了在他李民这里,别的地方,却也是没人会用他们。

而这关胜之后,又有顾大嫂带着孙新来为邹渊、邹润叔侄求情。

这顾大嫂乃是一个顾情的人,那邹渊、邹润叔侄,当初为了帮她营救解珍、解宝兄弟,那可是没少出力。顾大嫂自是不能坐看邹渊、邹润叔侄被俘不理。当下也顾不得刚投李民,寸功未立,就毅然出头来为邹渊、邹润叔侄求情。

小尉迟孙新,虽然觉得这有些冒昧了。可他喜欢的也就是顾大嫂的这般情义劲。否则,当初以他小尉迟孙新的样貌本领,哥哥孙立又是登州的兵马提辖,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何必非找一个这般火爆的婆娘。故此,孙新虽然觉得有些不妥,可还是跟着顾大嫂来了。一世人两夫妻,就当上辈子欠了她的。

孙新已经做好了被李民训斥,乃至杀头的打算。

不过,李民对于顾大嫂,却还是比较佩服,虽然顾大嫂是目无法纪了一些。可是这个年代,知府就是一方的土皇帝,一手遮天,根本没有什么正规上访的途经。讲理是没得讲的,总不能眼看着兄弟死吧。这顾大嫂能为了自家兄弟,毅然抛弃自家偌大的产业,拉出人马劫牢反狱,这不仅是魄力,更是顾情。如今为了旧日的情分,更是毅然出头求情。

这种人,在现代已经少见了。李民如今在这里见到,对比王英为了自家活命,竟然抓自己人投靠,实在是没法比啊。

李民当即也是允了,随即命人把邹渊、邹润叔侄带上来。

这邹渊、邹润,经王英那一处,本早已寒心。却没想到顾大嫂竟然还如此挂念他们,当即痛哭流涕,也是无二话的降了。

李民随即也把这两人拨在了顾大嫂的手下。

最后,李民也就把宋江、宋清、董平、郭盛、戴宗、柴进、朱仝、雷横、李逵、欧鹏、郑飞、薛永等人,移交给了高俅发落。

而后,李民带着新收的众多手下,却是径直回归了二龙山。不过,对外放出的风声,却是宋江、杨雄都在李民这押解,坐等时迁送上门来。

第十二卷 第一回 伺机

“相爷,有消息传来。那人应高俅之请,下山助阵。如今已经大破了梁山。不日,得胜战报就要进京。”蔡安小心的向这蔡京汇报着。

蔡安跟随蔡京已经是几十年了,也是蔡京的心腹之一,自然知道蔡京乃是因为那人倒的,那人已经是蔡京的一块心病。如今那人又添威势,自然是给蔡京添堵。可有关那人的情报,蔡安受蔡京严命,却是不敢不报的。只得加了十二万分的小心汇报。

此时,蔡京正自挥笔写着:清静自然。闻听此言,猛地顿笔大笑起来。

蔡安当即一惊。蔡安可是跟随蔡京的老人,他可是知道蔡京的城府乃是一个多么深的人。自蔡京二十五岁首次被贬之后,蔡京可是从来没有这么失态过。

蔡安惊慌的叫了一声:“相爷!”

蔡京摇了摇手,表示无事。停笔笑道:“无事。老夫乃是开心。老夫本以为那人乃是神人一般,全无短处。不想他如今却自毁清高,插手了红尘俗事。那梁山草寇不过是跳梁小丑,谁都可灭的。可他动手灭了,与他威望不仅无长,反倒添人忌讳。灭的好!灭的好!如今哪个还不知他二龙山的兵马兴旺。只待仙师出关,我大事成已。”蔡京确是高兴,如今竟把心腹话,跟着蔡安说了。

不过,也不怨蔡京如此。且不说这蔡安乃是蔡京多年的心腹,原本蔡京就没必要在蔡安面前装什么。何况蔡京也闲置一年多了,也是憋得苦了。俗语说:贼不打三年自招。蔡京心中得意,在心腹面前稍稍忘形,也是自然。

尤其是蔡京也确实有得意之处。私蓄兵马这么大的罪过,他蔡京只不过是韬光养晦了一年多,就消了官家的怨气、忌讳。虽然还没得复用,可却也重得官家召见,重获官家欢心。而除此之外,更是与那梁师成重新交好,为将来复出铺平了道路。

而至于王黼,蔡京却是从来没有放在心中,不过是梁师成的一条狗而已,政见不是贬低他蔡京的,就是抄袭他蔡京的,全无新见。若不是还有梁师成为他打掩护,早就该被弹劾下来,根本不足为惧。

如今,蔡京只是等一个机缘,一个能把那人一击致命的机缘,就可重新复出。

当然,蔡京如今也是确信了那人的神通,更信人事不可敌神通。天生有大神通者,自有大神通者降之。所以蔡京还要等一个人的出关。

在此之前,那人的声势越高,势力越大,却是越好成为靶子,越好从高处摔下来。蔡京却是心喜的看着,期待着。

而在此时,韩存保押解回京,却也惊动了国老太师韩忠彦。

那韩忠彦本就看不惯高俅的飞升。一个不学无术的弄臣,在边军混了几年,假借他人的功劳,就升到了京营殿帅的高位,与他韩忠彦同列。这算什么?如今更欺到了自家侄儿的头上,如何能忍得?

只是,韩忠彦的身份,却也不好为此事直接出面与那高俅在官家面前捉对,当即把此事交给了御史大夫郑忠。这郑忠本是韩忠彦的门下教授,得韩忠彦的保举,这才有了今天,乃是韩忠彦的嫡系人马。得此事不敢怠慢,当即写成了折子,弹劾高俅领军无方,空耗国家饷粮。更保奏宋江颇有忠义,虽落草,却行替天行道之举,可招安为己用。

赵佶接此奏折,虽有心力挺高俅,可这高俅不长脸,确是拖得时间长了。一个小小的梁山草寇,就都征调了十几二十万的兵马围剿,这么些时日还不见功勋。这要是对敌辽国,那可如何是好。

要知道,如今的赵佶受王黼地串道,可是想收拾兵力,趁着大辽内乱之时,由金国牵扯住大辽的兵力,一举收回燕云十六州,完成先祖未竟之丰功伟业。

故此,赵佶也是十分的矛盾。再加上郑忠弹劾之后,那王黼也恼高俅夺他那份军权,也是一旁的编排高俅不是,赵佶虽重情,却也是有些耳软,更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在此时,却有殿头官禀报:“高俅八百里紧急快报到。”

要说高俅的快报,按着程序,乃是要先递交兵部,而后由兵部阅过,再转呈枢密院,最后经枢密院阅过,再呈给皇帝赵佶的。

可高俅是谁?

那可是赵佶没登基时的自家家奴,乃是赵佶的绝对心腹之一,自有一套体制外的传递方法。像今天这份快报,那就是高俅用了赵佶所赐的紫匣子装了,直接递上来地。

这紫匣子,乃是赵佶所赐,可不经诸般大臣,直接面陈。只要交到宫门守门的黄门官手里,这黄门官就会逐级上交,直接传到赵佶这里。

而此时赵佶正自为高俅的事头疼,猛听高俅用了紫匣快报,还以为高俅在外面有了什么不妥之处。

可等一旁的梁师成验了高俅的火漆封印,远远的打开了紫匣,取出了战报,呈给了赵佶。赵佶一看之下,当即大喜过望。梁山的贼头宋江已经被抓住了,这还需要争执什么招安不招安干什么。

赵佶当即底气十足的训斥了郑忠一番,好好的夸赞了一番高俅。

一班的朝臣,本就有风骨的少,都是看着赵佶脸色行事。何况如今的高俅,又是别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自然也都是顺着赵佶的口吻,歌功颂德。

即使连那原本想暗中给高俅使个小绊子的王黼,也是立时扭转了口径。毕竟他王黼派人出去,没奈何得了那梁山如何,人家高俅却已经把梁山灭了。无论如何,这件事上却是不好与高俅争了。

而在这一片的歌颂当中,赵佶也忍不住飘飘然,觉得自己果有识人之明。用这高俅,果然是用对了,果然没白为高俅顶住诸多朝臣的压力,这高俅确是给自家长脸。

赵佶当即命人嘉奖高俅,同时宣旨让高俅安排各路兵马各回驻地,并押解宋江等人犯入京定罪。

而此时,却有一短小的砍柴人,闪立在道路的一端,给李民回转二龙山的千余人队伍,让出路来。只是,当此人看到杨雄、石秀竟也各骑了一匹马赶路,却是惊的微微一颤。

只是,此人立在道路旁,李民手下的众兵丁都急于回山,却是谁都没有注意此人。

当天晚上,李民等人野外扎营休息。一个短小的身影,无声的行走在各营帐的阴影间,即使是往来巡视的哨兵,都无法察觉此人,任其一个个营帐的窥视。

只是此人接连窥视了十余个营帐,都没有找到心中想找的目标,却也不禁有些烦恼。再又看到一个营帐无果后,不由得脚下有些重了少许。

可偏偏,这个营帐住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庞万春。庞万春弓箭射的好,这感知自然超人一等。微听动静,当即就断喝了一声:“何人躲在外面!”

那暗中行走之人当即一惊,可却没有惊慌而逃。而是口中发出了“吱吱”两声如野鼠一般的叫声,随即整个人一丝不动的隐藏于暗处,那藏的叫自然,与环境一体,无分彼此,若是不知情,就是拿眼睛看去,也绝难发现异状。

那庞万春感知超人,却也没有感知外面有人活动的迹象,又听野鼠吱叫,也就以为乃是野鼠跑动的声息。

确实,这荒郊野地的,最不缺的,恐怕也就是这野鼠了。大军扎营野外,有一两只野鼠奔走,也是正常。庞万春万难想到这大营中也会混进一个人来肆意的行走窥视。当即也是懒得理会野鼠,重新睡下。

而营外那人,在庞万春睡下之后,也是犯难。虽然他自身本事高,可这大营中也是几十座的营帐。这一座座的看下去,这却要找到几时,恐怕天亮了也是看不过来。

何况,就算找到了,那要救的宋江、杨雄等人,却也无他这般的功夫,绝难不露声响的随他出营。若是惊醒了军营众人,他倒是可以一走了之,可那宋江、杨雄再落敌手,却恐没个好。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梁山唯一脱逃的时迁。却是如王英所说的一般,坠上了李民一行,有心解救杨雄和宋江。

时迁左右思量,不得善策。忍不住横下心来,却要铤而走险!狠狠的盯住了中军大帐。

一个营盘中,别的将官或人犯住的营帐不好分,可这中军大帐,却只有可能一个人住。

第十二卷 第二回 捕盗

时迁!人称鼓上蚤。虽然堂而皇之的正面厮杀功夫不怎么样,可高来高去,隐踪匿迹的功夫,那却是绝对的一绝。他要想摸个什么人,那就像鼓面上的一个小跳蚤一般的难以让人察觉。

如今,时迁就是发了狠了。虽说时迁就听闻了国师李民的神通广大,可时迁却更知道,即使再有神通的人,平时无防备,却也跟平常人一样。多少的江湖高手,无防备时被小小的杀手暗杀了,那都是通见的很。

时迁自信自家的鬼影飘,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若想靠近一个人,绝不会被人察觉。趁国师李民夜深休息,悄无声息的拿住了李民,自可让李民开口放人。却是比他时迁一座座营帐找人,而后再冒险带人出去的容易的多。

时迁拿定了主意,当下便要摸李民的中军帐。

可这大营里面,别的营帐好摸。那中军帐屹立中央,四周都有往来的哨兵巡视,岂是那么好过去的。

正在此时,恰好有一队哨兵巡视过去。时迁也是艺高人胆大,却是将身一纵,落在了这队哨兵的队尾。就像一个影子一般的附身在了最后一人的身后。

此时,若是有人看见,绝对会以为这是哪个鬼上身了。时迁的动作,却是与那哨兵队列的最后一人动作一般无二,那人抬脚,时迁抬脚,那人止步,时迁止步。

时迁跟在了整队哨兵之后,愣是没有一个哨兵察觉队伍的尾巴多了一个人。直到路过中军帐背面之时。时迁这才悄然的一纵身,再次落入中军大帐的阴影中。

李民的中军大帐,屹立在整个营盘的正中,四周都是军兵营帐和哨兵巡逻,自是最安全的。故此,整个大帐四周也没有什么人。只有铁豹、恶虎轮班守住了大帐口。

时迁自不会傻疯了的要从中军大帐的门口进。时迁隐于大帐背面的阴影中,缓慢平稳的从怀中取出了一把小刀,样式很像当今的裁纸刀。同样地又薄又短。只是刃身,黑黝黝的,不带一丝的反光。

时迁拿此刀,贴着地面四寸高,往那牛皮的帐面上一插,就已悄无声息的插了进去。随手轻轻一压,就是一道缝隙迎刃而开。

悄无声息间,时迁已经是破开了一个狗洞大小的缺口。时迁将身一矮,也不见费劲的就钻了进去。

营帐内一片漆黑,想来国师李民也是车马劳顿,早就睡了。时迁暗喜:天助我成功。

时迁眯缝着眼,蜷伏在进来的缺口处,小心的巡视这营帐内。

虽然营帐内漆黑一片,可时迁干什么的出身?早就练就了一双夜眼。稍微适应一下,就能在暗中看个大概。

隐隐间,时迁看到了帐内的床榻所在。也隐隐听闻了营帐内那细微悠长的呼吸声,显然国师睡眠的很平稳。

时迁当即也不起身,就这么蜷伏着,靠着脚尖的扭动,无声无息的凑向那床榻所在。

到了近前,时迁有心给此人一刀,也就报了梁山破灭的仇了。可是,一想到还需要借此人释放宋江、杨雄等众兄弟,时迁也不好下手。

只是,李民的神通,那时迁也是听得耳朵磨出茧子来的。自知若不是趁其不备,一刀杀之,待其清醒,使出神通,却是不敌。好在,时迁出身偏门,身上也是时刻带着药的。当即准备先下药把李民迷晕了,然后再把他捆绑起来弄醒,自可万无一失的要挟李民放人。

可就待时迁从怀中掏出鸡鸣五鼓迷魂散,扭开鹤嘴,将吹未吹之际,却猛然有人问道:“这个仙鹤做地不错,干什么用的?”

时迁正自心神紧张之时,听问,下意识的回道:“这就是迷烟盒,怎么连这都不懂。”

可时迁说完,随即意识到不好。如今这可是在国师李民的大帐中,他时迁此来又没有同行的帮手,怎么会有人问话?

别问,必是被人发觉了。

时迁当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