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好女婿-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只有感激和敬佩,至于男女之情,死活也想不到那上面去。
不过,老站在门口也不是办法,都到这里了,还是要回家的。
再说,苏木还有个过节要找吴老二了结。这个小人,若不是他,自己也不会平白受到龙在的羞辱,这几日都在赶路,也不知道这事是否已经在京城士林中传开。想来,肯定结果肯定不妙。
教训了吴老二之后,接下来就该想想看有什么办法能够将自己的声誉挽回,否则以后也不用在这世界上混下去了。
吸了一口气,苏木大步朝里面走去,一边走,一边喊道:“小蝶,吴老先生,苏木回来了。”
“啊,少爷回来了!”
小蝶正好洗了衣裳出来,手中正端着一只木盆,秋天的水凉,她的一双小手已经冻得通红。
看到苏木,一呆,手中的木盆掉在地上。
顾不得去拾,猛地冲到苏木面前,伸出手不住地摸着苏木的胳膊,“少爷,你总算是回来了。我听人带信说你送孙相公回保定了,估摸这你这几日也该回来。少爷,考得如何了,少爷,这一路上累不累,少爷,天气凉了,你穿得如此单薄,冷不冷……”
声音里带着哽咽,就如同打机关枪一样问个不停。
果然是这些问题,苏木预料到这点,但还是招架不住,笑了笑:“你问这么多问题,我一时间也没办法回答。倒是你的手冷得厉害,冰着我了。”
小蝶忙缩回手,不住地搓着。
苏木:“小蝶,最近可好,其他人……还好吧……”说着话,眼睛就下意识地落到吴小姐的房门上。
小蝶突然一笑,低声道:“少爷原来惦记着吴姐姐啊,那事我已经知道了,恭喜恭喜,少爷你是怎么打算的?”
“什么知道了,打算什么?”
小蝶还在不住搓手,却已经眉开眼笑了。
声音越发地神秘,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少爷你就别瞒我了,那是老举人去城门口送你,吴小姐也去了。老举人同你说的话,吴小姐也同我讲了,说是以后要同我做好姐妹……”
大约是发现自己说矢口了,一个丫鬟怎么可能跟未来的正妻做姐妹,除非是妾室。
小蝶一张小脸红到耳根。
苏木却低声叹道:“这事,苏木不敢想,还谈不到那方面。”
小蝶脸色正常了些,哼了一声,低喝:“少爷,你就别想那胡莹了,她配不上你。”
苏木烦恼地摆头:“不谈这事。”
小蝶嗅到一丝可疑的味道,面容严肃起来:“少爷这次回保定见着胡莹那野丫头了?”
苏木:“没见着。”
小蝶:“少爷你骗人。”
“真没见着,我的小管家。”苏木恼怒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低声道:“胡顺自从调到京城之后,他的家眷都来北京了,这次是真的不见到胡小姐。”
“没见着就好,不对……”小蝶:“她来京城不是更麻烦,少爷你以后可不许去见她。”
苏木无奈地一摊手,他也是实在拿小蝶没办法了:“说点其他的吧,咱们进屋。坐了这么久的车,我现在是又累有渴。”
“不,就在这里说,还有人想听呢!”小蝶神秘一笑,朝吴小姐的屋子看了一眼,然后故意大声地问:“少爷,说说这次你回保定的事情,还有考试的事情吧!”
看她的样子,是要让苏木在这小天井里说话,也方便叫吴小姐听到。
第194章 物是人非(二)
苏木心中奇怪,问:“大家这么熟,吴小姐若想说话,就出来吧……你干什么?”
胳膊上突然吃了小蝶一击,好疼。
小蝶压低声音埋怨道:“少爷你好不晓事,人家吴姐姐现在可是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怎么好出来同你见面。传出去,不是怀了她名节吗。要想见面,以后有的是机会。”
“无聊……?”
小蝶:“少爷,快说快说,我都等不及了,考得如何?”
苏木摸摸了下巴,叹息一声:“说句实在话,我还真没有把握。乡试可不比童子试,题目难且不说,关键是实在太多,我写文章的速度又慢,能够在九天之中作完所有卷子已属不易,至于质量嘛,也是马虎。”
“那么,少爷能中吗?”小蝶紧张起来,捏着一双小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没有十成把握。”
“那么,九成有吗?”
苏木摇头。
“七成……还是六成……”小蝶的声音颤抖起来。
苏木点点头:“也只有六成把握,要想中举真得很难。”他也是实话实说,其实,这次考试他应该有八成把握。可考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你也无法预测在什么环节就出问题了。为了不将话说满,他只能这么回答。
“六成,只有六成。”小蝶的嘴唇有些白:“少爷,那以后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小蝶:“吴老爷不是说,你必须中举人才谈得上其他的话吗?”
“啊!”吴小姐屋中传来一声低呼,有东西失手掉在地上,显然,她一直在偷听。
苏木也吓了一跳。
这个时候,北屋也传来一声冷哼,然后是吴举人的低骂:“不争气的东西。”也不知道是骂苏木还是骂自己女儿。
小蝶本就是火暴性格,立即就要发作。
苏木忙拉着她:“罢了,我饿了,弄点吃的东西吧?”
“好的,少爷你也累坏了,回屋歇息吧。”小蝶一脸的忧虑,叹了一口气之后马上恢复正常,忙去给苏木弄饭。
“吃了十多点路边馆子,还是小蝶你的饭菜可口,可想死我了。”苏木大口地吃着饭菜,连声赞叹。
小蝶听到这话,欢喜得眉开眼笑:“这次回保定,难道就没正经吃过东西,少爷不是喜欢驴肉火烧,酱驴肉吗,难道都没吃?”
苏木叹息一声:“我就没进城。”
“怎么会?”小蝶吃了一惊。
苏木只苦笑起来,却不回答。
他这次送孙臣回保定,还真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啊!
孙臣的病已经大好,这次回家,本以为木生他们也在。
他已经在路上听苏木解释过《长相思》一词的事情,知道这是一场误会,本打算将木生他们请过来,也好解释解释。
却不想,这几个家伙先前对苏木说要回保定,可在知道苏木也要回来时,却转道北上去了北京。
看他们的意思,是生怕和苏木作了一路。
这事让苏木非常地恼怒,与此同时,自己抄袭宋词招摇撞骗的谣言也在保定传开了,在家乡人的眼睛里,他苏木已经彻底沦落成一个骗子。
苏木现在是有口莫辩,在孙臣家住了一天,就起程回北京,连保定城也没进。
在路上,他也听人说胡顺已经派人回来,将整个家都搬去了京城。
这事苏木也不方便同小蝶讲,支吾了几声,就将话题扯到另外一边:“小蝶,这里的客栈没开了还什么怎么的,整个变了样子,干净了许多?”
听他问题,小蝶这才“啊”一声:“少爷不问,我忘记说了。这家客栈原主人的少爷回京城来了,也住在这里。他本是个秀才,听说也参加了这次乡试,这次是要住在家里,等着放榜。毕竟是读书相公,爱清净,再说他家本有钱,就将客栈关了。”
苏木越听越觉得不好:“这人姓甚名谁?”
小蝶:“这位相公大约二十出头,生得也是儒雅,他父亲是吴老爷乡试时的同年,据说在贵州做知府。对了,他叫龙在。”
“龙在。”苏木脸色变了,这才真是冤家路窄啊!
“怎么,少爷认识龙公子?”
“见过一面,对了,他现在还在吗?”
“不在,这些日子,龙公子早出晚归的,也见不上几次面?”小蝶回答说。
苏木:“吴老二呢?”
“别提他。”一说起这个泼皮小蝶就来气:“这人简直就是下贱,整天跟在龙公子身边,跟奴仆一样。他好歹也是举人老爷家的公子,怎么能够这么不顾体面。还不是想在龙公子那里帮闲,混点钱财。”
“对了,等放了榜,咱们就另外找个地方。这几日,我先出去寻个住处。”苏木想了想,这地方虽然是自己从吴老二那里转租来的,可毕竟是龙在家的产业,老呆在这里也不是回事。再说,他现在和龙在的仇恨结大,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在没想到确实可行的报复手段之前,不宜和他过早发生冲突。
按照苏木的意思,现在能够搬走最好不过。但他在报名参加乡试的时候留的家庭住址是这个地方,若现在搬走,倒时候送喜报的人可找不着自己。
八成把握,应该是能够中的吧?
小蝶却没听出苏木话中的意思,嗯了一声:“就是钱还不太够,少爷又不动用胡顺的钱。”
“这个不用管,先对付过去。反正胡顺又躲着我,就算想还钱,也找不到人。”说起这事,苏木突然想起一事:“今天是九月二号,大个子不会又送薪水过来了吧,还像上月那样丢了钱就走?”
“这个倒是没有?”小蝶一呆:“还真没来。我昨天就想起过这事,还真怕大个子来这么一出。可说来也怪,今天都过去了,他还没消息,害我白担心了两日。”
苏木也觉得奇怪,这个胡顺可是说得出做得出的混不吝人物,一旦被他粘上了,你就挣脱不了。
这都二号了,胡进学还没过来,难道胡家出了什么事。
第195章 丑闻
既然出门这么多天,现在刚回家。苏木以前又受过吴小姐的恩惠,道理上照例应该去拜会拜会,即便两家人同处一座屋檐下。
吃过饭,苏木就走到小天井里面,犹豫了一下,就来到北屋门口,一揖到地,朗声道:“后学晚辈苏木拜见吴老先生。”
自己和吴小姐之间的关系不尴不尬,说不清到不明白,还是不要接触的好。
“苏木,听说你考试得不好?”半天,里面才传来老举人的声音。
苏木也是实话实说:“回老先生的话,晚辈也没有把握,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乡试,很多情况也是第一次碰到。”
话不能说太满,若一回京就到处嚷嚷,说自己必中举人,将来真出个意外,这脸也没地方搁了。
“你……”屋里的声气高了起来,隐约传来磨牙的声音。又停了片刻,老举人才叹息一声,声音里满是丧气:“老朽已经几年不见外人,你我见了面也没什么可说的,回去吧!”
看来,吴举人是相当的失望。
苏木闹了个没趣,只得摇了摇头,不再纠缠,自回屋安歇去了。
他却不知道,在西屋窗户的缝隙里露出一只明亮的眼睛,那里面却沁着泪光。
……
北直隶的乡试至此算是彻底结束了,只等朝廷审核之后就要放榜。
河北诸府虽然在政区别上被划得乱七八糟,可因为是中央直辖,在天下的行省中排名第一。而北京城作为明朝首都已逾百年,城市不断膨胀,吸纳了大量人口,可以说城中百姓九成以上是河北人。任何一户人家,在河北都有亲戚。
再加上大量河北士子得地利之便利长期寓居京城,或备考,或奔走于公卿门下讨生活。所以,京城的士林中绝大部分也是由河北人组成。
也因为如此,每期北直隶乡试都会引起京城读书界的极其大关注。其间任有一事,只需几日就能传遍整个京城。
就在这一年秋天北直隶乡试结束之后,京城士林中流传着一桩丑闻。
所谓知识界的丑闻,在后世的现代人看来,不外是老师把女学生睡了;或者学历造假;又或者知识分子利用手中的权利四处捞钱什么的。
不过这里是古代,古代的读书人别说谁女学生,就算是玩耍相公,别人也不会觉得惊奇,反会赞一声:此公雅量高致,风流潇洒。
至于学历造假,这个不用担心,明朝的学历可是要经过科举一场场考出来,可没有野鸡大学一说。
而读书又是一桩花钱的事情,读书人都家底殷实,且君子又通财之谊,只要得了功名,可保衣食无忧。
这次的事情涉及到抄袭,有人弄了一本宋朝孤本,将里面的一首词据为己有四处炫耀,试图以此获取名声。
文人士子之间诗词唱和本是常事,又因为有唐诗宋词专美在前,明诗又逐渐式微。再加上当今的读书人又专一在八股时文上用功,很多在的诗词作得实在不怎么样。
真若论起其中高手,除了已经逐渐退出诗坛的前七子和唐伯虎之外,年青一代中也只剩下四川的杨慎和河间的龙在。
杨慎常年呆在巴蜀同京城文人也没有什么交集,不过,他的风头已经逐渐将前七子给盖子住了,隐约有执诗坛牛耳的趋势。如果不出意外,此人将是大明诗坛未来的宗师。
可就在这个时候,河间府却出了一个龙在龙明卿,此人擅长曲子词。这几年在江南的时候,名震一时,已经有人提议将他名列江南四大才子之中,接替已经逐渐隐居的唐寅。
一说起龙在,京城中人与有荣焉。
可就在这个时候,竟然有人在与龙在赛诗的时候剽窃宋词,试图通过击败龙明卿来个一举成名天下知。
结果,还是逃不脱龙在的火眼金睛,被揭发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京城士林顿时一片哗然,都在笑:这人还真是不自量力,投机取巧到龙明卿头上了,却不想想人家龙在是什么人物,那可是天下一等一的才子。若你同一般人诗词唱和,剽窃一首古人之作倒也罢了,大家也不当真。可你寻到龙在头上,那就是自取其辱。你不是想出名吗,好,这次就遂你的愿。当然,这是臭名。
当然,这个人的名字也在这几日传遍四九城的每个有读书人的角落。
此人姓苏名木,字子乔。保定府清苑县人氏,父亲原本是个举人,已经去世多年。这个苏木从小就有些呆,心窍不开,糊涂得紧,活生生一个废物。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想着去参加科举,大约是知县念在他也是读书子弟,身世可怜,就放他过了县试那一关。
可这呆子居然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就想着要考个功名出来,好光宗耀祖,便四下拜访名师。也是他运气好,竟然拜在韶泰门下,韶先生是出了名的打题高手,竟一口气猜中了府试、院试两场的题目,要苏呆子事先背下来。
这一靠,居然又中了,还连夺三场第一,拿了秀才功名。
这年头,天下间的读书人没有百万也是十万,多少学子十年寒窗,耗尽钱财,为的就是得功名,做高官。可科举场的高淘汰率又是如此的残酷,一个大省,每两年也不过出几百秀才,每三年也不过百余举人。也就是说,九成九以上的读书人注定一辈子功名无望。
却不想,苏木这个脑袋不灵光的痴呆竟然一次性就夺了个小三元。
每每想到这里,怎不叫那写不得志的书生们羡慕嫉妒恨?
“这老天爷真是瞎了眼睛,书读得好不如有个好老师。有个好老师,不如运气好!”
几乎所有不得意的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都同时一痛,然后就是遏制不住的怒火。
“这样的人也配做书生,这样的人也配与我等天之骄子同列。更何况,此人人品实在卑劣,连抄袭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
第196章 街闻
“说起这个苏子乔,以前还真没听说过,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就在北京城南最繁华的地段的一家茶馆里,苏木一脸无奈地坐在那里,听一群书生议论自己。
“小生倒是听说过,此人在保定时凭借一首七言倒是得了些名气,这首诗倒是不错,我还记得,当时真是惊为天人。”说到口沫四溅处,那书生朗声将苏木以前所作的那首“一夜东风人万里”念了出来。
众书生都同时轰然赞了一声:“真是好,不错,不错啊,却不知是何人所作?”
那书生扑哧一声笑问:“我就猜你们要问。”
大家哄堂大笑:“这么好的诗怎会是苏木这个呆子所作,再说,他又有剽窃劣迹,自然是抄的。”
“依小生看来,苏木已经靠剽窃这首七言有了一定名声。又有韶先生帮打题,得了秀才功名。既有名气,又有功名实利,就该老实呆在乡下。靠这两项,未必不能就此混一辈子衣食。偏偏人心不足蛇吞象,要来参加乡试不说,还要和大才子龙明卿叫板,这下露馅了。可惜啊,可惜,他名声尽毁,乡试定然也中不了。将来还怎么在这世上生存。”
众人同时点头。
苏木听得怒发冲冠,双手紧紧捏在一起,因为用力两指节都捏得发白。
他也知道自己的名声被龙在毁了,却不想声名狼藉成这样。这事情看来得尽快解决,否则任由这个谣言流传开去,自己将来定然会有大麻烦。
即便自己将来去做官,吏部在授实职的时候还要有个考察程序。大明取士,首重在德,德行有亏,即便考得再好,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这是苏木回到北京之后的第二天,昨天因为谦虚了一下,说乡试考得不好。结果吴举人就不搭理自己,也不再提起两家的亲事。
这个老举人也太势力了。
不过,苏木也可以理解。毕竟吴家已经潦倒成这样,老举人身患重病已经没办法养活一家人,至于吴老二,更是靠不住。
为了自己女儿的幸福,老举人自然想找一个有举人功名的女婿。
苏木本就和吴小姐没有儿女私情,婚姻一事本不放在心上。只不过,老举人这么搞,还是让他非常不快。
这世界上势利眼的人还是有不少的,比如木生他们。
一路车马劳顿,苏木也不再多想,早早地睡下,调养精神。
半夜的时候,外面好一通闹腾,听声音是龙在一行人回来了。
龙在回京后在自家的老屋住下,客栈的店小二掌柜都自动变成了家丁,另外一座大院子也成了他的住所。
苏木也懒得去管,主要是不想看到这个小人。
第二日,苏木照例起了个大早,却没有出去跑步。乡试到现在一个月,身体和精神还没有恢复过来,且休息几日再说。
这次回保定听说胡顺全家都搬来了北京,不知道怎么的,苏木心中突然思念起胡莹。再加上,胡顺又没有按以前那样早早地将这个月的薪水送过来,这让他有些担心。
倒不是苏木想要那一百两银子,他本不打算要胡家的钱。胡顺这个丧门星,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沾上了,你就有摆脱不了的麻烦。
可一醒了,苏木还是决定过去看看。一来是看看胡家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二来顺便把钱给退了。
将一百两银子和十两金子包了,背上,和小蝶说了一声,苏木就走出了小天井。
龙在住的那个院子还是静悄悄的,里面的人估计都还在睡觉。
据小蝶说,龙公子那鸟人每天半夜才回家,要睡到午后才起床,一起床就出去了。
苏木还要在这里呆上半月,以龙在这个家伙恶劣的生活习惯,估计同他照面的机会也不多。
从苏木住的地方到胡顺的卫所还有一段距离,走着去也需要小半个时辰。在考场里呆了九天,又坐了十多天马车,苏木现在的体能下降得厉害,这一段路竟走得口干舌头燥,脚肚子发软。
感叹了一声,见路边有个茶铺子,里面非常清雅,又坐了不少读书人,估计是京城士子聚会的场所。
苏木对这个茶馆的第一印象不错,就进去要了碗茶歇脚,正好听到了几个书生谈起自己。
这一口茶喝下去,立即顶在心口,让他怒火中烧。
正要扔下两个铜钱离开,一个书生突然说出的那句话却让苏木停下了脚步。
“说起龙明卿,最近的风头还真是一时无两。”
“怎么说。”
“龙明卿这次参加完乡试回京之后,立即有书商求上门去,开出大价钱买他乡试的卷子,说是要刻印成书。”
“哦,这都还没中,就求上门去了,多少钱一篇?”
对于出版行业苏木本就熟悉,顿时留了意。一般来说,一篇好的八股时文,坊间只给几十文钱的稿费,再好的也不过几钱。
“十两银子一篇。”
“丝!”众人都抽了一口冷气:“好多!”
“大名鼎鼎的龙在,值得起这个价。不过,人家根本就不卖,而是白送。说是权当是个范文,请士林中看看个乐子。”那个书生道:“话虽然这么说,其实就是给大家当范文的。”
“那么,龙公子的卷子作得如何?”
“一个字好,真真是好啊!”那书生大约是想用什么来赞美龙在的文章,可想了想,却只能这么简单的说了一句,实在是没办法形容。
“如此说来,倒要去买来观摩观摩。”
“要买书还得等上些日子,小生也不过是在一个文人雅集上偶然看到。”那书生有些得意,摸了摸下巴。
“这倒是可惜了。”众人都是一脸的失望。
“大家也不要郁闷,其实龙明卿的文章虽好,却未必是当世一流。他最长的却是曲子词,如今,我等却是运气了。”
“怎么说?”众书生同时来精神:“怎么,龙明卿有新作了?”
“那是自然,不但有,还接连不断。”
“快说,快说。”大家都在不住地催促。
第197章 好大胆的青楼打手
“这事得从甜水胡同说起。”那书生神秘一笑,轻抚下巴吊着众人胃口。
“啊,甜水胡同,那可是京城一等一的销金窟啊!”众书生更是来劲。
所谓甜水胡同,其实就是京城中最大的红灯区,青楼楚馆加一起大约上百家,从五百文就能睡一夜的窑姐儿到一百两银子才能见面的清馆人都有。
进进出出的竟有引车卖浆者流,也有风雅名士,达官贵人。这条产业链从最低到最高端都有。
乃是京城最最风花雪月,也是最最繁华的所在。
人常说:来京城不到甜水胡同走一遭,就不算来过北京。
还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曾经有个贵州的守备军官来京城办事,到甜水胡同一日游之后,回去就拍桌子骂娘:麻辣隔壁德,果然是天子脚下,连扛麻包的脚夫每天都吃红烧肉、打叶子牌、嫖婆娘,比老子的日子都过得好,还有天理吗!
苏木也是听到甜水胡同在停了下来,这地方不正是胡顺的百户所直接管辖的片区吗,龙在那鸟人又出了什么新诗新词?
那书生还在卖关子:“这事还得从燕娘说起。”
“燕娘,可是最近红透整个京城的那个燕娘?”众书生都同时惊叫一声:“听说此人刚从江南来北京不过半月,就抢了京城大花魁的名头。往来的除了京城的贵人,就是名动一方的大名士。别说是一般人,即便如我等这种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即便是金山银海搬过去,也未必能见上一面。”
“正是,正是。”那书生深吸了一口气,色授魂予:“正是那歌舞双绝,声名常传云霄外的燕娘。此女生得本就国色天香,以前本在扬州做清馆人,倒不甚是出名。来京城之后,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说动了龙明卿为其作词。龙公子的词,那自然是天下第一,有他帮衬,燕娘想不出名都难。”
说着,他喝了一口水,满眼都是光芒:“如此,龙公子每作一词,就送去罗衣馆燕娘那里。经过她的口一唱,立即轰动整个京城,引得其他青楼女子纷纷传唱。到如今,可谓是有井水处皆有龙词,有女人处俱唱燕腔。”
“如此,就靠着龙公子的两首曲子词,只半月时间,燕娘硬生生将京城第一花魁的头衔从万花楼云卿那里夺了去。”
“小可也是有幸,前天随一儒林前辈去到燕娘那里,得见燕娘的歌舞。一曲《采桑子》婉转莺啼,词好歌美。更难得的是,燕娘娇小玲珑,三寸金莲立于桌上玉盘,方寸之间,翩翩舞蹈,当真是飞燕在世……”
“什么,龙明卿又有新词,快快念来听听。”
“对,快念,快念。”
那书生见众人都是一脸的热切,更是得意,清了清嗓子,半唱半读地将那阕《采桑子》念了出来。
苏木也竖起耳朵听去,倒是吃了一惊。这个龙在果然是高手,这首词倒是写得有模有样,词句也极为优美。至于意境嘛,反正明朝诗词就那样,他也算是矮子当中显人才,放在这个时代里,也属准一流。
而且,这诗还显得有些暧昧绮丽。
听完,众书生还沉浸在那优美的词句中,又想起美女起舞的光景,都是一副色迷迷的模样。一时间,茶馆里只听到众人吞咽口水的声音。
苏木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小脚跳舞的模样,忍不住噗嗤一声笑起来。
“你笑什么?”那群书生被人打断遐思,同时愤怒地看过来。
“没什么,没什么!”苏木笑了笑,大步走了出去。
刚才那书生所说的“有井水处皆有龙词”一句在耳朵边来回响着。
这不就是一个洗清我身上不白之冤的好机会吗?
龙在诬陷我抄袭宋词,又替青楼女子做词显摆。
好,我这次就跟你打个擂台,你作什么词,我就用什么词牌跟着作一曲给你较量。你不是说我剽窃吗,那么,你滑出道儿来。十首百首都陪着你,让天下人看看,我苏木又是从什么地方去抄这么多佳作。
就靠一个残本、孤本,可能吗?
好,就去万花楼找那个曾经的花魁云卿,让她唱我苏木的词作,同那个什么小脚老太太燕娘比一比。
一想起燕娘的小脚,苏木又“噗嗤”一声笑起来。
说起小脚,穿越到明朝之后,他也见过不少,都是半老徐娘,或者农村老妇人。年轻女子多半养在深闺,倒是没见过。
至于自己认识的女人当中,小蝶是个下人,日常又要干活,裹脚也不方便,到现在还是天足。
胡莹,军户的女儿,又是个野丫头,没那么多讲究,脚起码有三十九码,比明朝男人的都大。
苏木回忆了一下她们的尺寸,暗叫一声好险,家里真有个小脚,成天将又臭又长的裹脚布亮出来,那才恶心呢!
吴小姐……苏木心中咯噔一声,这事还真没留意。
不过,她脚是大是小,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出了茶馆,苏木遏制不住心中的兴奋,一路走地轻快,不多长时间,就来到甜水胡同。
这时不过是后世上午北京时间十点左右,街道两边的青楼酒肆虽然开着门,都里面却没有什么人,显得很是安静。
这还是苏木穿越之后第一次来这种花街柳巷,旁边的青楼实在是太多,寻了半天,怎么也寻不到地头。
正要拉个路人询问,突然间就听到一声怒喝:“大胆,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竟敢如此无礼?”
这声音甚是熟悉,苏木微微一怔,定睛看去,就看到前方二十来米的地方围了好多看热闹的闲人。
几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夫正站在一家青楼之前,正与几个打手对峙。
为首的那人正是大个子胡进学。
却见胡大个子手按绣春刀刀柄,一张黑脸涨得通红,面上的表情满满全是愤怒。
至于青楼那边,却有几条剽悍的打手提着棍棒将大门封住。
一个打手尖酸刻薄地应道:“哟,好大官威,不就是北镇抚司的锦衣卫而已,你是刚来的吧?”
苏木先前过来本是要将钱退还给胡百户的,听了那群书生的话,这才打算去寻那个叫云卿的清馆人。
既然半路上遇到大个子,就走了过去。
到了人群中,苏木还是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青楼的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