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好女婿-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宁冷哼一声,呵斥道:“不是跟你说了吗,不许称呼我的名讳,仔细被人听去了。宁王我又不是没见过。前几日秋狩,大家成天呆在一起,早就认熟了。”
听到他的呵斥,黄东一窒。
宁王却不为人知地皱了一下眉头,心中暗自恼火。他以为钱宁是在说自己被正德当众殴打一事,这事实在丢人,至今宁王还耿耿于怀。
不过,宁王是什么人,当下就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反露出一丝笑容:“久闻你武艺出众,夜宴那天还真叫我大开眼界啊!你只轻轻捏了我胳膊一下,就让我使不出半点力气。到今日,才算是好了些。难怪你在天子那里那么得宠,单这份忠心就不得不叫人佩服。”
他这话中已经暗含了讽刺,讽刺钱宁为了在正德驾前争宠,什么下作的手段都使得出来。
钱宁却不以为然,大剌剌地笑了一声,反问:“又如何?”
宁王:“既然如此,咱们今日还真是话不投机了。”
“投机不投机两说。”钱宁道:“此一时,彼一时。”
“何为此,何为彼?”宁王反问。
两人同时用犀利的目光看着对方,仿佛要撞出火星来。
这二人的见面,从一开始就带着火性。
黄东一看他们就要说僵,忙上前打圆场:“二位爷顺顺气,这家《太白居》别的东西还普通,只一味鱼做得不错,要不点一份过来佐酒?”
听到这话,宁王醒悟自己今日来这里有更要紧的事,当下突然一笑:“也好,正要与钱兄痛饮三杯。”
他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以前受到朝廷诸多监视时,也常常以卧薪尝胆的勾践自勉,心志早已经磨练得坚韧了。说笑就笑,但心中却暗自发狠:钱宁这厮可厌,也只有正德小儿才会使用这种卑劣小人。等到本王成就大事,到时候要想收拾这个鸟人,还不是一道圣旨的事情?
第964章 惊天秘密
钱宁却是一拍桌子上刀鞘:“不用了,直接说事吧!”
他今天故意显得很是粗鲁,尽显武人的强势,意思就是提醒宁王自己可是掌握着军队的人。
宁王可谓是阅人无数,如何看不出钱宁这是在装模作样,也不说破,只淡淡一笑:“好,既然钱兄不愿意同我吃酒,那么咱们就说正事吧!”
钱宁点了点头,将腰刀收了起来,挂在腰带上。
“二位,请坐请坐。”见钱宁和宁王两人的气氛缓和下来,黄东急忙招呼他们坐下。
两人坐定,各自饮了一杯子茶,宁王缓缓开口:“据说刘养正先生在指挥幕府中呆过一阵,如此说来,咱们也是有缘了。”
听他提起刘养正,黄东心中一凛。
钱宁点头:“上次天子亲征鞑靼,本指挥随驾参赞军务,手上正缺人才。刘养正此人甚是有才,为国家计,就将他请入本指挥幕中,却不想他却是王爷的人。只可惜,刘养正路遇鞑靼人突袭,身负重伤,如今正在隐秘之处休养。”
这两人的话对上了,让黄东松了一口气。
宁王叹息一声:“刘先生为国家受此劫难,倒是可惜了。刘先生去年给本王所写的信上提及到皇储一事,说此事颇多疑点,只不过他手上没有实在的证据,也不好乱讲。那信也写得含糊,本王看不明白。昨日黄东先生替刘养正先生带信,说是这事他已经查出眉目来了。”
钱宁点点头,面容变得阴森:“既然王爷已经知晓此事,那钱宁也不废话了。如果没想错,所谓的福王并不是当今天子的骨血。”
“什么!”这下,不但宁王,连黄东也忍不住低呼出声。
这事实在是太骇人,二人面容顿时变得苍白起来。
“没错,当今天子子嗣艰难,福王应该是被别人从外面抱进宫中的,生母并不是那个什么谈贵人……”
说着话,钱宁就将自己的推测以及手上的证据从头到尾详细地说了一遍。
最后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福王,也就是我大明朝未来的储君的生父应该是顾润顾驸马,而生母则是太康公主。”
“啊!”黄东一颗心简直就要跳出腔子来,他万万没有想到福王竟然是太康殿下的儿子,这这这……钱宁应该是已经知道这事的底细,而太康能够将自己的儿子偷偷送进宫去狸猫换太子,如果没有张太后点头可能吗?难怪太康处心积虑要置钱宁与死地,就连知道一点风声的宁王也不放过。
自己能够参与如此大事,换成一般人,估计会欣喜若狂,以为自己从此踏上了青云路。可黄东是个小人,小人对人心的把握却比常人要敏锐。
他立即明白,这事如果做成。到时候,等待自己恐怕就是一把雪亮的刀子。太康和张太后肯定不会留任何一个知道这事的人活在世上。
逃,马上就逃,逃出京城,逃得越远越好!
此刻,他心中只有这么一个念头。
……
“咯咯,咯咯!”这个时候,宁王兴奋地笑起来:“精彩,真精彩,想不到啊想不到,太康和慈圣太后竟然如此大胆,连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
笑声落下,宁王突然扑通一声跪在钱宁的面前。
“这是在做什么,王爷快快请起!”
宁王突然来这么一手,让人始料不及,钱宁慌忙伸手去扶。
宁王却不起来,小声地哭号:“想不到啊想不到,太祖百战而来的江山,将来却要落到外姓人手上,钱指挥使你身为锦衣亲军衙门指挥使,国之重臣,难道就坐视不管吗?作为朱姓,本王怎忍心看到祖宗基业从此毁于一旦。请钱指挥登高一呼,清除国贼。小王求你了,你若不答应,我就跪死在这里!”
钱宁故意装出为难的样子,道:“国家出了奸佞,眼见着江山社稷就要改了颜色,你到本指挥不心疼吗?只是……只是……”
宁王:“指挥使啊,指挥使,这个时候,也只有你有这份忠心,这个能力挽此狂澜。到时候,你就是我大明朝第一功臣,擎天柱石。难不成你还眼睁睁地看着陛下人蒙蔽不成,难道你忘记了万岁对你的隆恩吗?还是你在害怕什么,小王虽说只是一个普通藩王,可为了祖宗的江山,却也顾不得着七尺之躯了!”
钱宁叹息一声:“王爷你且起来,好,我就答应你。不过,这事……这事又该如何同陛下说呀!”
宁王顺势起来:“陛下如果知道此事,想必也是很欢喜的,钱指挥休要担心。”
钱宁这才点了点头,道:“我这心中乱得很,已经不是想事了。接下来该怎么做,还请王爷示下?”刚才宁王口中所说的我大明朝第一功臣,擎天柱石云云已经很明白地告诉他,如果有将来,绝不亏待。
得到宁王的承诺,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接下来就该说正事了。
宁王思索了片刻,森然道:“当是时,钱指挥应该立即封闭西苑实行戒严,然后朝觐天子,将此事禀明,请天子将一干贼子拿下以正国法。也不知道钱指挥现在能调动多少兵马?”
钱宁闭上眼睛,好半天才睁开了:“王爷的意思是要清君侧……我手头还能调动两千来人马,西苑只有几百护卫,而且还都是我锦衣亲军的人马。如果发动,问题不大,现在只差定在什么时候的问题。”
宁王听到钱宁同意自己的提议,心中一阵狂喜:“至于什么时候发动,本王再斟酌斟酌。”
话还没有说完,一直苍白这脸立在旁边的黄东忙将指着旁边的小几道:“既然王爷和钱指挥已经决定要诛杀国贼,共举大义。那么,还请留下个字条,互相交换。”
几上放着一套文房四宝,又两页纸,上面已经写满了字。
钱宁冷冷一笑:“这算是投名状吗?”
宁王故意喝道:“黄先生,钱指挥是孤最信任之人,你弄这东西出来做什么?”他也很满意黄东的安排,心道:果然是刘养正的同窗,却是个把细之人,竟然早有准备。如果有字条在手,将来也不怕那钱宁反悔了。
第965章 惊变
钱宁也不说话,上前拿起字条看了看,然后飞快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宁王,冷冷道:“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王爷要看我的诚意,我给你。现在就看你的了。”
宁王小心地收了字条,放进怀里,然后又在另外一张字上签下名字,给了钱宁,连声道:“得罪,得罪。”
交换了字条,二人现在算是一条心了。
先前的相互戒备也消失了,两人互相看了一看,同时微笑起来。
黄东知道已经到了发动的时刻,也许等不了片刻,这个雅间里就将是刀影纵横。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还是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为好。
立即笑道:“既然正事已经说完,小生就去叫桌酒菜过来。”
说完,就推开房门出去。
然后,再不敢回头,一溜烟跑到楼下,站在大门口。
这才发现自己双腿软得不成,竟是提不起半点力气,只将手扶在门口的柱子上,大口地喘息起来。
黄东带上门之后,钱宁一笑:“宁王手下真是人才济济啊,单是一个刘养正就心思缜密,现在又有黄东,此人也是个人物。可惜本指挥手下却没有得用之人,一遇到事,连个能够商量的也没有,奈何,奈何!”
宁王心中得意,道:“钱指挥使乃国之重臣,将来还怕没有好人才投到你门下吗?”
钱宁呵呵一声:“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王爷的胸怀,钱宁也是佩服的。前日夜宴,我对不住你了。”
“无妨,无妨,正如苏木苏子乔的那句诗说得好,‘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嘛!说起胸怀,本王倒是佩服钱指挥。说起来,前日夜里,你我都闹得颇为不快。却不想,钱指挥使竟然主动约见本王。”
“主动约见?”钱宁一愣:“王爷,不是你要见本指挥的吗?”
宁王:“不是本王啊,黄东说钱指挥你在《太白居》订下了位子,要和我说话。”
话还没有说完,宁王面色就变了:“糟糕,中圈套了!”
立即朝门口走去。
钱宁也感觉不妙,“呼”一声站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门砰一声,变成碎片,竟被人用器械撞开了。
从外面冲进来一群壮实的汉子,为首那人霍然正是锦衣卫经历司经历,胡顺胡侯爷:“捉反贼了,捉反贼了!”
宁王一时不防,竟被冲进来的卫士直接按在了地板上。
动手的几个卫士动作也快,在扑倒宁王的一瞬间就将他的下巴给卸掉了,不给宁王说话的机会。
“胡顺,果然是你!”钱宁大惊,身上立即出了一层冷汗,他知道自己今天已经中了人家的埋伏,看样子是凶多吉少了。
他这人本有一股子狠劲,手一翻,就抽出了腰刀。
可就在这个时候,旁边就有一个卫士冲上前来死死地抓住了他的胳膊。
按说,以钱宁的武艺本不该如此就轻易被人抓住胳膊的。但雅间实在太小,里面又挤满了人,即便他武功盖世,也没有腾挪转圜的余地。
钱宁大怒,吸了一口气,喉咙里发出一声咆哮,一抖,将那卫兵甩开,手中的腰刀一砍,正中那人的肩膀。
以他的本事,这一刀定然能将对手一刀两段,可刀刃刚入肉,胸口却是一痛,接着就是喀嚓一声。
原来,胡顺就在这一个刹那间想前跨出一步,一拳印在他的胸膛上面。
这一拳看起来好像是绵软无力,却隐含着一股沉雄的力道,竟是少见的内家拳功夫。
顷刻之间就打折了钱宁的一根肋骨,剧烈的疼痛袭来,叫他再提不起半点力气。
钱宁心中吃惊:听人说这个胡顺以前受过很重的伤,十停武艺现在剩不了六成,却不想依旧如此厉害。他侄子胡进学比胡顺更加强悍,却不知道高明成什么样子。
敌人人多势众,且胡顺武艺高强,而自己又受了重伤,若不尽快逃脱,今日只怕真要折在这里。
好个钱宁不愧是从下层出身的狠人,也不废话,猛地一跃,撞破窗户,径直从二楼落了下去。
“好个钱宁!”胡顺也没想到钱宁如此果决,忍不住喝彩一声。
这个时候,黄东正立在楼下喘息,听到楼上一声响,忍不住抬头看去,就看到钱宁叉手叉脚落了下来。
这一下惊得黄东魂不附体,忍不住叫了一声。
听到黄东的叫声,钱宁回过头冰冷地看了他一眼,手一挥,腰刀飞出,将他直接订在墙上。
“啊!”黄东惨叫一声,鲜血如泉水一样喷出来,眼见是活不成了。
好个钱宁,虽然断了一根肋骨,一动就疼得冷汗直流,却没有丝毫停顿,又是合身一扑,直接跳进河中,顺流飘走,再也看不到人影了。
看到外面死了人,酒楼里的客人同时发出一声尖叫,纷纷逃将出去。
胡顺扑到窗台上面,正好看到钱宁跳河逃跑,心中叫了一声:“糟糕!”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钱宁应该是跑回去调兵。他如今已经是山穷人尽了,要想活命,或许只有去皇帝御前告状的一条路可走。
虽然不明白慈圣皇太后和太康公主为什么一心要置钱宁于死敌,可作为一个官迷,能够搬倒自己的上司做锦衣卫指挥使,胡顺也是很乐意的。
他也知道,办钱宁和宁王肯定不是皇帝的旨意,否则哪用费这么大周章。
忙回头下令:“来人,立即将贼王押下去,找个仔细地方关押。小二子。”
一个叫小二子的锦衣卫走上前来,“到。”
“立即去驸马府将今日的情形禀告太康殿下。”
“是。”
“果然是太康。”被按在地上的宁王凄厉地惨笑起来,只苦于被人卸了下巴,不能说话。
胡顺也够狠,突然从桌上拿起一根筷子,折断了,用断口在宁王口中一刺,瞬间就挑断了他的舌头。
一股鲜血喷在地上,宁王也在剧烈的疼痛中昏厥过去。
胡顺铁青着脸下令:“其他人立即随我去西苑,钱宁贼子已经反了,咱们过去护驾。”
第966章 内阁增补人选的谈论
一个锦衣卫伸出手去从宁王怀里将那份签了字的纸条掏出来,递给胡顺胡顺一看,心情总算好了些,冷冷地吐一句:“乱臣贼子!”
有了这张签有宁王和钱宁字的纸条,这二人的谋逆大罪算是坐失了无论逃走的钱宁又做出什么动作,说出什么话来,也不足于取信他人当下,胡顺等人立即从《太白居》出来,分别行事……
西苑豹房之中,苏木已经快要累倒了表面上看来,明日黎明也不过是一场献祭太庙的大典而已,大不了当时候召集诸王和百官到地头集合,然后将小王子的头颅往历代明朝皇帝的灵前一供了事等真着手办理此事的时候,苏木才感觉到事情的麻烦国之大事,惟祭与戎祭祀一事,就其政治高度而言已经等同于对外战争,是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正德皇帝自继位以来,在百官和普通百姓心目中不过是一个荒唐国君这次明朝对鞑靼作战获取了空前胜利,正是正德皇帝树立明君形象的契机正德就算在胡闹,再不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模样,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史书上留下美好的一笔苏木和杨廷和自然知道皇帝的心思,因此办理起此事来也分外地把细大到整个祭祀大典的各项流程秩序,小到诸王和众大臣该站在什么位置,甚至赞礼官到时候该说什么话,都做了详细的布置为了妥当,他和杨首辅甚至还亲自跑到太庙,召集了两百来个太监做了彩排,张永自然是全力配合就这样西苑、太庙两头跑,直将二人累到不成已经两天一夜没有睡觉了,到现在,总算布置妥当二人瞪着通红的眼睛,相互一笑,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杨廷和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到此已感觉筋骨酸软,脑子里一片混乱他看了看坐在椅子上,一边喝着浓茶一边看着函件的苏木,心中忍不住叹息一声:老了,老了,终究是比不上年轻人的苏木虽然也累地够戗,可脑子却还是转得极快,说话的声音铿锵有力这两天一夜是杨廷和第一次单独和他共事,在这以前,老杨觉得苏木这人虽然有才,可有的时候却没有什么担待一遇到事,首先就想着利害关系,缺乏一股敢为天下先的气概,说句难听点的话,就是私心杂念有些重这不是君子所为不过,通过这两日的接触,杨阁老这才发现这个苏木的做事能力极强,是个干练之人又想起他以一己之力,不费朝廷一兵一卒平定宁夏叛乱,设伏擒杀鞑靼小王子的功勋,心中对他倒是佩服起来至少我杨廷和在他这年纪却是没有这种才干的,苏木如今也不过二十来岁,未来又会成长成什么模样呢?
看着依旧神采奕奕的苏木,杨廷和心中一阵感慨,未来的内阁如果有这样的人物在,也算是国家之福至于私心太重,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内阁宰辅,讲究的是调和阴阳,沟通上下左右,说穿了就是裱糊匠的活计苏木此人长袖善舞,又深得皇帝圣眷,将来入阁,倒也能维持一个平稳的大好局面今上性格刚强,也就苏木的话能听进去,内阁缺了他还真不成不过,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些,需要历练啊,暂时却是不能入阁的想到这里,杨廷和心中突然有千言万语想要倾吐出来:“苏木。”
苏木放下手中的文书,抬头看了一眼因为熬夜已经面容苍白的杨廷和:“首辅又何吩咐?”
杨廷和看了看窗外的夜色,沉吟片刻,道:“忙了两日,总算办好手中差事,先歇歇,咱们认识有十年了?”
苏木:“是,当初陛下在东宫的时候,苏木随侍驾前,在首辅座下读书阁老的教导之恩,苏木没齿难忘!”
杨廷和叹息一声:“快十年了,岁月过得真快,老了,老了!”
苏木微微一笑:“首辅春秋鼎盛,岂能轻易言老?”
杨廷和面上突然闪过一丝悲戚:“我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家中高堂已逾越古稀前几日老家来信说,家父的病越发地重了,到如今已经卧床不起,估计也就三五个月的事情。”
说到这里,眼睛里却有泪光闪过:“杨某宦游二十来载,自从中进士之后就没有回过都老家,没有在他老人家膝前尽过一天孝,我就是个不肖子孙!”
苏木听他说起这事,心中突然想起两世的父母双亲,心中突然有些难过,安慰道:“忠孝不能两全,吉人自有天象,首辅的高堂定然没事的!”
“不,生年不满百,草木荣枯,非人力可以抗拒。”杨廷和摇头,“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苏木你也不用相劝也许,再过得几月,杨某就要回乡守孝,到时候,内阁就有了一个空缺,补谁上去都需思量。”
按照明朝官场的规矩,官员父母去世之后,都得辞官回家守孝,三年期满之后才能重做官据苏木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杨廷和的父亲好象就在今年去世的而老杨也因此离开政坛,三年之后才重回到内阁苏木一惊:“到时候,陛下怕是舍不得首辅的。”
杨廷和坚定的摇了摇头:“我已经三十年没回老家尽孝,如果这次还不回去,还算是人吗?苏木你也不用再劝,就算陛下到时候夺了我的情,也是坚不敢受说正事,本来以你的才干,入阁也不让人意外。”
听他说起内阁增补人选,又涉及到自己,苏木心中一凛,留了意:是啊,看模样老杨的父亲如果去世,他是铁了心要回老家守孝的如此一来,自己就有机会问鼎宰辅一职这事,自己已经等了许多年了,如何肯轻易放过?
一刹间,苏木立即精神起来,谦虚道:“苏木何德何能,如何入得了阁?”
这本是一句谦言,却不想杨廷和却点了点头:“苏木你确实当得上一个能字,不过,资历却是不足,现在入阁,却不妥当你今年也不过二十来岁,现在入阁,将来呢,好好想想?”
第967章 钱宁,你带兵过来做什么
听到杨廷和说不同意自己入阁,苏木心中一阵强烈的失望,又有股怒气升腾而起他强压着怒火,淡淡道:“多谢首辅教诲!”语气已经变得冰冷杨廷和乃是内阁首辅,是当今文官系统的首领可以说,他的话就代表着百官的意志如果他不同意自己做内阁,就算正德皇帝再宠信我苏木,我要想入阁也是莫可奈何而且,搞不好,自己还落下个醉心功名利禄的坏名声在文官系统里混,你首先得有个好的人望,否则,这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来杨廷和如何看不出苏木的心思,笑着摇了摇头,道:“子乔,其实,老夫也是非常佩服你的才干的,这朝中,能做事的不过是你和杨一清二人可是你想过没有,你如今才二十来岁,正当壮年从政以来,一直都在翰林院观政,就连一个七品知县也没做过为政经验,颇有不足,如果入阁,难道就不怕百官不服吗?”
“猛士出于沙场,良相发自州郡,有了地方主政经验,才能在朝堂站住脚一个合格的宰辅,必须有州郡、部院的完整履历我认为,你现在下地方上去做一任掌印官却是大有好处的。”
道理都对,可苏木却不耐烦再下地方做区区县令他没好气地说:“首辅言之有理,可陛下却不肯下派苏木到地方上去,奈何,奈何!”
现在,也只能将正德搬出来抵挡了杨廷和笑道:“陛下那里,我自去说,为国家培养人才计,想必万岁也会同意的。”
苏木心中大急,张开嘴巴,正要说话,杨廷和摆了摆手,温和地说:“子乔你听我将话说完,我是这么考虑的南京和顺天府明年都有出缺,要不你去补顺天府尹一职,这样,也不用离开京城,陛下也会点头的,这也是我们内阁众人商议后的结果。”
苏木一听,两眼发出光了,差一点叫了一声“那感情好,就他了”。
顺天府尹说穿了就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委书记,比起一省的布政使还要大上许多,且又掌管着实权顺天府管的是北京的治安与政务,同时也联着六部也就是说,如果坐在顺天府尹位子上的那个官员,骨头够硬,他就有能力通过皇帝,影响、改、甚至全面推翻众多衙门的决议凭着一个职位的力量,能够同时插手众多中央部门的事务,而且还不算越权,比起做一个普通阁臣却是要威风、过瘾得多这个老杨头,真是够意思啊看到苏木面上露出的笑容,杨廷和心中苦笑:苏木的私心果然重啊在他心目中,早已经将苏木当成自己的门生虽然对他很不满意,但对苏木身上所展现出的才干,还是心中欣慰“人无完人,用人当有其所长,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杨廷和心中感慨:“就算是我儿子杨慎,状元出身,可以说是继苏木之后的又一个大才子可他性子急,做事毛躁冲动,有的时候不也叫人……呵呵,罢了,罢,想这么些做甚?”
又说了一会儿话,苏木心情极好,顺天府尹可是一个大大的肥缺,而且又是整个文官系统的意思有的时候,百官的公推,比皇帝的圣旨还管用“首辅,累了两日,你年事已高明日乃是献祭太庙大典,少不得阁老主持已经夜了,首辅不妨去值房安歇了,这里有我盯着。”
苏木的才干杨廷和是相信的,看看手头之事已毕,就点了点头,道:“那好,我先去内阁值房休息了,这里就拜托你了!”
等杨廷和离开豹房,苏木有将自己实现拟订的流程还有什么地方没想到正在这个时候,正德皇帝笑眯眯地走了进来在后人的史料中,豹房可谓是声名狼藉书上说,豹房乃是正德皇帝淫乐的地方,里面养了狮子老虎和豹子,还养了不少仙鹤乌龟什么的,至于美女,那是必须要准备的可真到了这个地方,苏木才知道这都是胡说豹房里并没有豹子,和豹也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豹房乃是一个波斯单词的音译,意思是行政中枢顾名思义,这里就是正德皇帝处置军国大事的地方,妥妥的明朝版军机处地方颇大,有许多房间,且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大套间苏木和杨廷和做事情的房间正位于正德书房的外间“臣苏木见过陛下”苏木见正德进来,忙在起来施礼正德皇帝虽说因为喝酒身体不适,可心脑血管疾病来得快去得也快,此刻的他红光满面,看起来比普通人还健康些在他身后则跟着冲虚道人,这两日冲虚都随侍在皇帝驾前,寸步不离,扮演的是贴身御医的角色正德皇帝气色如此之好,想必是冲虚老道推宫过血的功效“爱卿起来”正德一把将苏木扶起来,笑道:了“明日卯时就是献祭大典,距离现在也不过死个时辰,这几日辛苦爱卿!”
苏木:“这是臣分内之事。”
正德:“按说爱卿应该早些回府休息的,不过,你从朕这里回汝南侯府,明日一大早又得赶过来,实在太劳顿,不妨就住在朕的书房里。”
“这个……”苏木本打算推辞正德:“就这么定了,朕今日也是闲着无聊,来来来,陪朕下一盘军棋。”
“臣只怕不是陛下的对手。”
“什么对手不对手的,这人不能有太重的得失之心,也就是个消遣而已。”
冲虚插嘴:“陛下已经修炼到一定的境界了。”
正德很是得意:“那是自然!”
然后就叫太监将地图铺在地上,拿来棋子,招手让苏木过来豁然正是山西大同地图,看来,正德皇帝是要同苏木复盘应州之战苏木无奈,只得强提起精神和正德下了起来,而冲虚就立在一边小心侍候着这一战,就到了深夜,苏木已经两天一夜没睡,坐在那里,上下眼皮不住打架正德见他实在疲惫,笑了笑:“爱卿累了,回书房去睡,冲虚,你来陪朕。”
冲虚:“修行人冲淡平和,只怕贫道不能侍候陛下。”
“你行的,来来来!”苏木忙将冲虚拖到自己的位置上,一道烟似的跑进里面的书房,直接躺在正德的胡床上,盖上一张虎皮毯子因为实在太累,头一沾枕头,就睡死了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阵喧哗声冲外面传来,将苏木从睡梦中惊醒睁开眼睛一看,外面的夜色已经深沉正德愤怒的声音响起:“钱宁,你跑过来做什么,还带了这么多兵,想谋反吗?”
苏木吓了一跳,冷汗顿时流了出来。
第968章 陛下救命
“钱宁要造反,怎么可能?”苏木心中大惊,不过,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据真实厉害和在这片时空同钱宁的接触来看,这家伙也就是一个小人向正德皇帝献媚讨好,那是驾轻就熟这人胸口中的格局极小,也就满足于仗着皇帝的势头在别人面前作威作福要说他有高的政治追求,那却是没有的别说造反了而且,就苏木看来,造反这种事情,尤其是对一个普通官员来说,在明朝的政治大环境中几乎没有任何可能首先,你得军政两方大权在手,可以轻易调动京城乃至全天下的军队,且得到全天下官僚系统的拥戴和认可钱宁小人一个,别说做皇帝,以他的威望,能够在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上干多少前都还两说不过,听外面的声音,似乎来了好多卫兵,钱宁大半夜调兵入豹房,究竟想干什么?
按照苏木原先的想法,自然是要立即冲出去,忠心护主可想了想,外面情况不明白,钱宁估计也不知道我苏木正好藏在书房里面,何不先躲在这里,看个究竟再说?
想到这里,苏木也不放出任何声音,蹑手蹑脚地走到书房门口,书房门口正好放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