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好女婿-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陛下敢于亲率大军救民于水火。老百姓的心思都简单,谁帮了他们,谁救了他们,谁就是好人。所以,这一仗无论胜负,陛下在天下人心目中就是……”
苏木深吸引了一口气,大声道:“第一明君!”
正德猛地捏紧了拳头:“朕却没想到这点,朕却没想到这点!”身体因为激动为剧烈地颤抖起来,他一把抓抓苏木的肩膀:“爱卿朕要做千古第一明君,朕要赢这一仗,朕要胜得漂亮!”
苏木大笑,突然话风一转,挤了挤眼睛:“陛下,臣有一事很好奇。”
正德一呆:“什么事?”
苏木摸了摸下巴:“孕妇的滋味如何?”他也知道,如果老和正德这么一本正经说话,根本没办法让正德消除心中对自己的不满。这个时候,最好是能够开个玩笑。
只要大家一笑,过往一切种种,也都不复存在了。
正德一张脸突然涨得通红,故意喝道:“大胆苏木,驾前失仪,在君父面前咆哮。着,流放三千里,发至威武大将军朱寿麾下做贴身侍卫,并赏鞑靼蛮女十个,将之吸成人干。”
苏木:“臣谢主隆恩。不过,臣认为,这人活一世,就得不停折腾,什么新鲜的东西都得去尝试。鞑女如此,孕妇也是如此!”
“子乔,说得好,说得好,深得我心!”
然后,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笑,直笑得眼泪都下来了。
笼罩在君臣两人之间的阴霾到现在总算彻底消退。
苏木偷偷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回到大明核心决策层了,这两年,这一趟山西之行,值了!
笑完,正德道:“好了,做事了,朕已经迫不及待要上战场了。”
“是!”
忙了半天,演算了两遍,苏木和正德皇帝总算将本次作战计划制定完毕,抬头看了看外面,天光已然大亮,竟忙了一个通宵。
“过瘾,过瘾,这一夜却甚为有趣!”正德忍不住说。
第865章 囡囡不见了
忙完,就该吃早饭。
正德和苏木恢复了友谊,心情大好,就让苏木陪他吃早饭。
皇帝运动量大,有身强力壮,早餐竟是炖牛肉,上面一层厚实的油水,看得苏木直倒胃口。
大清早的吃这种东西,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
吃完饭,正德有提议苏木和他过上几招,打熬筋骨。
可怜苏木这几年根本就没怎么联武,人家正德皇帝每日都是在同人过招的,上去了,岂不是自取其辱。
忙到:“臣熬了一个通宵,刚有吃得太涨,十停武艺胜不了两停,现在同陛下动手也没什么味道。臣还是先回家去迷瞪一下,补个瞌睡。”
正德皇帝这才罢了,又叮嘱说让苏木回去先将家小安顿好,然后就搬过来,也好随侍驾前,参赞军务。
苏木自然是连连点头,却不知道,在角落处的钱宁瞪着一双嫉妒的眼睛。
从正德皇帝驻跸的行宫出来,却看到同昨日熙熙攘攘的街景不同,整个大同城也看不到一丝人影,只挎刀的士卒来来去去地巡逻,走不了三里地,苏木竟被他们盘问了两次。
显然,正德皇帝驾临大同,御驾亲征一事已经宣告天下,整个大同也戒严了。
抓住一个士兵一问,果然如此。
熬了一夜,苏木浑身酸软,回到山西行都司衙门,直接烫了脚上床休息不提。
睡醒之后,已是傍晚。苏木就将囡囡和赵葫芦叫过来,要对他们说自己从今天开始就要搬去皇帝行宫随侍皇帝一事。却不想,赵葫芦在,可囡囡却离开了衙门。
一问,才知道,囡囡见苏木在屋睡觉,就没来打搅。吃过午饭之后,就带着冲嘴出城玩耍去了。
苏木心中奇怪,问:“怎么想到跑城外去的,又有什么可玩的?”
赵葫芦:“回老爷的话,这城中不都戒严了吗?鬼影子也看不到一个,什么客栈、酒楼、书坊、茶舍都关门歇业,大小姐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就问谢君服要了路引和通行政出城去了。”
他刚到大同不过一日一夜,已经将城中的情形打听得清楚,又说:“陛下这次驾临大同,城中商铺都关了张,可百姓要吃要喝啊。于是,行商们都驻在东门外十四里的地方有一个叫许家庄堡的镇子,在那里开了集市。不但行商们,就连那些从其他地头逃难过来的流民,也去那里出售些随时携带的细软,换些嚼裹。城中居民但有所需,都跑那里去购买,听人说,那边的情形好生热闹。”
苏木听他这么说,又问除了冲嘴,还有其他人跟着去没有?毕竟,虽然这里距离前线还有些路程,可鞑靼人都是骑兵,保不准他们的探马就跑过来了。
赵葫芦回答说:“回老爷的话,谢君服还派了两个兵丁随身保护,都是他以前在陕西开商号时的老伙计,武艺高强,老爷你就放心吧。”
又笑道:“大老爷你就放心好了,对于大小姐,谢佥事可比你老人家还着紧。”
谢自然手下伙计的本事苏木是知道的,就松了一口气,淡淡一笑:“也罢,有谢自然在,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我今天晚上就要搬到皇帝行动去参赞军务。从现在开始,就不住这里了。等囡囡回来,你同她说,叫她不要担心我。”
赵葫芦面上露出激动的神色,念了一声佛,道:“大老爷你归隐田园两年,本以为你老人家已经无意仕途了呢,想不到如今又重新出山,小人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甚是欢喜。大老爷你堂堂状元公,有是陛下龙潜时的旧人。我就说嘛,正值对鞑靼用兵的关键时刻,万岁爷不用你这个老人还能用谁。打虎亲兄弟,还是自己的人用着顺手。”
苏木一笑:“你这小子,做了我几年门人,却也学得油腔滑调了。”
笑完,也不耽搁,当即让赵葫芦给自己收拾了一些日常用具,一袭青衣,逍逍遥遥地去了皇帝行宫。
大战一触即发,正德又是刚到大同,完事开头难。就苏木看来,整个皇帝行宫,威武大将军行辕还处于一团乱麻之中。
说句难听点的话,正德皇帝这次来得充满,根本就带什么人过来。至于钱宁,说句实在话,这就是个武夫,根本指望不上。
整个行宫里都是来来去去的人,要粮的,前来汇报军情的,要兵的,等命令的,述职的,混成一团乱麻,遇到这种情形,钱宁直接就傻了眼。
见苏木过来,倒有点遇到救星的感觉,连声说:“苏学士你可算来了,你是御前侍读学士,这可是你的活儿。”
苏木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立即进入了状态。
这一忙,连晚饭也顾不得吃,到天彻底黑下去,总算就整个行辕的大小事务理清。
钱宁早就听说过苏木的厉害,却不想却厉害成这种样子。看苏木的目光中,除了敬佩更多了一种强烈的嫉妒。
甩了甩因为写字而发软的手,苏木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才感觉饥渴难耐。
正要让书办去伙房看看有没有吃的,也好搞点过来。
这个时候,一个随从过来,低声问:“学士,你家是不是有一个叫赵葫芦的下人?”
“是啊,怎么了?”苏木问。
那个随从道:“禀学士,你那个家人已经在行宫大门外等了老半天了,说是有紧急要事要见学士。因为学时处置的都是军国大事,下面的人也不好打搅。现在见学士忙完,这才过来禀报。”
“赵葫芦他跑这里来做什么?”苏木皱了一下眉头:“我去见他。”
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家里人给自己送些日常用具什么的。
出了大门,就看到赵葫芦一脸焦急地站在外面的小广场上,见了苏木,就大声喊:“大老爷,大老爷。”
苏木:“葫芦,你过来做什么,这地方可不是你能乱闯的。过得一两日我就会回谢自然那里一趟,有什么事到时候再说。”
“不是,不是。”赵葫芦一副要哭出来的模样:“小人自然知道这里不是我能乱来的,大老爷你肩负着军国重任,也打搅不得。可是,可是……真的出大事了,大小姐,大小姐她不见了。”
“什么,囡囡不见了!”苏木心中一沉,急问:“怎么回事?”
第866章 遭遇人牙子
听苏木这么一问,赵葫芦眼泪都落了下来,道:“中午的时候大小姐不是去城外许家庄堡垒赶集吗,结果就在那里出事了。”
苏木心中大急:“出什么事了,快说,快说?”
赵葫芦哭道:“大老爷,听冲嘴回来说。今天天气冷,大小姐正就进茶棚子里吃茶。恰好,茶棚子里的说书先生正在说大老爷你三箭定宁夏的事迹。大小姐一听,就唾了一口,说荒诞无稽,爹爹也就是一个大儒,什么时候学得粗人那边在阵上厮杀了。就喝了一口茶,要走。可是,那冲嘴是个乡下丫头,没什么见识,听得入了迷。大小姐叫了几声,见叫不动,就说,你们就先在这里听着,我腹中饥饿,前边有一家煎饼果子铺好象很好吃的样子,先去买一张。”
“那家煎饼果子铺就在茶棚门口,就算有什么事情,喊一声就是了。冲嘴和谢自然的两个手下没放在心上,就点了点头,依旧听那说书先生说戏。”
苏木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起来:“然后呢?”
赵葫芦抹了一把又是鼻涕又是眼泪的脸,道:“然后,冲嘴这个蠢丫头也没在意,继续在里面听书,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知道那一场书说完了,大家这才发现距离大小姐出去已经有小半个时辰了。别说一张煎饼,就算是一百张也烙出来了。于是,大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互相看了一眼,就冲出了茶棚。”
“等到了煎饼果子铺,一问老板,然后……然后……”赵葫芦终于哭出声来:“一说起大小姐的相貌,那买煎饼果子的人说,原来是她啊,先前看到过。好一个漂亮的女子,可是你家小姐。她确实是要买一张煎饼,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有两个男人冲了过来,一把扭住她的手臂就往外拖。”
“那卖煎饼果子的说,当时大小姐就大声呼救。他也想上前阻拦。可是一听,那两个男人却说是大小姐的外公和舅舅,以前和她失散了,如今却在这里碰上,要带他回家去。然后,两人又是一通大骂,还给了大小姐一记耳光,说什么你这个不要脸的,竟然离家出走,咱们宫家的脸面都被你给丢进了,这次回去,看我们怎么收拾你……卖煎饼果子的听说是人家的家务事,也不方便插手,就眼睁睁地看着大小姐被那两个歹人给拖走了。”
说到这里,赵葫芦已经泣不成声了:“大老爷,大小姐这次怕是碰到人贩子了,快快快,快找人去寻啊!”
“啊!”苏木大叫一声,转身就跑。
没错,囡囡是碰到拐子了。如今这大同府到处都是流民,龙蛇混杂,现在已经是晚上,若是再迟上一夜,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一想到这严重的后果,苏木寒毛都竖了起来。
为今之计,首先得找到谢自然,让他派人去找。
朝谢自然的山西行都司衙门跑不了几步,苏木却拐了一个弯,朝另外一个方向跑去。
如果没想错,谢自然现在比自己还着急,应该已经派人出去找了,现在去找他也没有什么用。
谢自然刚到大同没几个月,地方上的事情也不太熟悉。与其到他那里去,还不如去找关知府。关继宗在大同做了两年知府,手下的衙役都是地头蛇。
刚跑不了几步,就听到人喊:“苏学士,苏学士。”
回头一看,却是自己在行宫里的一个书办,他停了下来:“什么事?”
书办也显得很是着急:“学士,陛下正要起草一分军令,宣你过去议论。刚才小人在行宫里找了半天,也没找着大人。想不到学士你却在这里,快快快,快随我去万岁爷那里,再迟了,陛下会不高兴的。”
苏木叹息一声:“就来。”
他对赵葫芦道:“葫芦,我有事实在是走不开,等我忙完手头的军务,无论多迟都回回山西行都司衙门的。你先去关知府那里,请他派人出去找囡囡。”
“啊,小人也是急糊涂了,却是忘记了关府君,我这就去。老爷,你早些回来吧,谢自然都快急疯了。”
苏木长叹一声:“我也快疯了。”
接下来和正德说话时,苏木心中一团混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正德皇帝也发现苏木的不对,皱了一下眉头:“爱卿你好象魂不守舍的样子,怎么了?”
“没,没,什么……大约是熬了一个通宵,精神恍惚吧。”
正德哈哈一笑:“朕不也陪着你熬了一夜,不也生龙活虎。你不是炼得一口浩然之气吗,怎么萎靡成这样?”
苏木心中一冲动,几乎想请正德帮忙寻找自己的女儿。可转念一想,自己的家事还是自己处理好了,却不好惊动皇帝的。
就没好气地说:“陛下乃是真龙,早已不是肉体凡胎,臣也就比普通人强健些,却达不到万岁那个层次。”
“这么来说,你的意思是说朕不是人了?”正德哈哈一笑,伸出拐子拐了苏木一下。和这个曾经的朋友重归于好,皇帝心情大好,竟然同他开起玩笑来。
笑毕,正德又说:“朕刚得到一个消息,这次朕微服来山西御驾亲征,朝廷里已经乱成一团,见天都有言官上折子在太后面前说朕的坏话,说到动情处,还哭起来。哈哈,有意思,真有意思!”
苏木干干地笑了一声,心中却是如热油沸腾:囡囡失踪,现在还没有消息,我倒是想哭啊!
正德又道:“不过,无论大臣们怎么闹,朕现在已经在山西了,他们又能拿朕怎么着。没办法,朝廷还是举行了一个天子亲征的仪式。将朕的锦衣亲军派了过来,随行的还有你好几个熟人。”
“什么熟人?”
正德皇帝:“你以前平定宁夏叛乱时的伙伴杨一清杨阁老、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对了,你老丈人锦衣亲军衙门经历司经历胡顺也一道过来参战了。”
说到这里,皇帝摸了摸额头,感叹一声:“今日朕刚打出天家依仗,这行宫里乱成一团,若非爱卿,这乱劲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去。你也辛苦了,等到杨阁老和张永来,有他们在,你也可以从这些日常琐事中脱身,专一为朕出谋划策。”
苏木没想到他们都要来,最让他意外的是胡顺居然也要参加这场空前大战。本来,胡顺不能来山西,苏木是非常失望的。没有了战功,老丈人这辈子只怕就一个二等伯到头了。
这大概是今天所听到的唯一的好消息吧。
苏木:“也不知道杨阁老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到?”
“快了快了,按日子算来,还有十来天,正好赶上这次空前大战。”
第867章 查寻无果
从正德那里回到山西行都司衙门已经是半夜,衙门里还是灯火通明。
进进出出的人都战战兢兢,满面苍白。
在谢自然的衙门大堂外的空地上,跪着两个兵丁,一看,正是那两个护送囡囡去外面玩耍的老伙计。
两人身上都是斑驳血迹,显然是受了刑。
大堂中传来冲嘴声嘶力竭的哭声:“大小姐,大小姐啊,是我的错,是我的错,若你要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住口,冲嘴你这个蠢货,你也有脸回来见我。若我是你,早就以死谢罪了!”里面传来谢自然的咆哮声:“混帐东西我今天活劈了你!”
说着话,铿锵,就是利刃出鞘的声音。
“谢自然,不可!”苏木定睛看去,就看到赵葫芦大叫一声扑上去,伸手抓住谢自然的胳膊,喝道“你这个蛮子,好歹也是举人出身,怎么说着话就要杀人。”
谢自然以前确实是一个读书人,可在军营日久,又身居高位,身上自然而然地带着一股暴戾之气。
却见在烛光的映衬下,他那张英气十足的脸满是狰狞,喝道:“老子带了两年兵,不听话的手下也是杀了几个的。当初行走鞑靼草原,手上也没少沾血,杀几个手下,算鸡巴事?”
这话已是异常的粗鲁了。
赵葫芦大怒:“谢自然,冲嘴现在是大小姐最宠爱的丫鬟,可不是你的手下了。你若杀了她,大小姐若是回来,见不着人,你又该怎么说话?”
“一个丫鬟而已,换一个不就是了。”
苏木听得大怒,大步走进去:“混帐东西,你在谁面前称老子,当了几年佥事,就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
“大老爷,你可算回来了。”
“恩师!”谢自然一呆,手中的刀落到地上。
“都退下去,如今先寻到人要紧,你处罚几个手下管什么用。”苏木吸了一口气,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都下去!”谢自然一挥手。
冲嘴和跪在外面的两个手下这才退了下去。
“如何了?”也不等坐下,苏木急问。
冲嘴:“回大老爷的话,先前小人已经去了知府衙门,关府君听说老爷家的大小姐被人拐子拐了去,也上了火,连夜派人出去寻。不过,这大半夜的,只怕也不会有什么消息。”
“你那边呢?”苏木冷笑着看了谢自然一眼:“别对我说你只顾着拿手下人撒气,什么也没做?”
谢自然:“已经传了命令,让手下十几个千户所的人都去寻人,命令已经传到了。最迟明天,我手下人都会全体出动。”
说到这里,谢自然心中一酸,突然落下泪来,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恩师,学生此刻心中已经乱成一团,什么也做不了。”
苏木吃了一惊,他也没想到一向精明能干的谢自然会彷徨无计成这样。
看样子,他和囡囡的感情是真的很深了,所谓关心则乱。
苏木狠狠地看了他一眼,喝道:“谢自然,你还真是让为师失望啊!”
谢自然抬起头来:“请恩师训示。”
苏木道:“读书人,讲究的是胸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若说着急,囡囡可是我的亲女儿,我比你还急。可是,急又有什么用,能解决问题吗?你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哭泣,还不如大家一道好好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拿出一个章程了。”
听苏木这么说,谢自然一脸惭愧,伸手抹了抹脸,冷静下来:“恩师教训得是,学生错了。”
“好,既然你冷静下来,那么,说说你的打算。”
谢自然:“据冲嘴和回来的两个伙计说,大小姐是被两个男人拐走的。最近大同府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流民,其中做科犯奸者应该不少。学生打算先从流民中查起,过梳子一样把流民过一遍。反正大同伏的流民如今都收容在我山西行都司的卫所里,一个一个盘查,总能查出些端倪。但凡有可疑之人,一概拿了。”
苏木点点头,正要说“是”,可突然间,他好象把握到什么:“等等,等等。”
“怎么了?”谢自然疑惑地看着老实。
“不对,我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对。”苏木皱起了眉头,可想了半天,还是无从把握。
最后,只得轻叹一声,道:“也罢,暂时先按你的法子办。”
谢自然点点头:“谨遵恩师之命,还好最近鞑靼人入寇,陛下御驾亲征,各地盘查得紧。流民没有路引,根本就没办法离开大同府。所以……”
“所以,大小姐现在肯定还在大同,只要仔细找,总能找到。”赵葫芦大叫一声,目光中带这一丝欢喜。
谢自然:“正是。”
苏木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道:“就这样,查,挖地三尺,也要把人给我找到。”
说着话,他又补充一句:“谢自然,你不是一直想在战场上获取功绩吗,最多还有半月,我大明就要与鞑靼人决战。到时候就是你建功夫立业的好时机。但若是找不到囡囡,你就别想上战场。还有,你这个山西都指挥司佥事当到头了。”
“不用恩师说,若是找不到大小姐,我我我……”谢自然眼睛里又流出泪水来:“若是大小姐有个三长两短,我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又有什么意思?”
当夜,苏木和谢自然都是通宵未睡,就坐在大堂里等消息。
可是,外面已经宵禁,也不可能有任何消息传来。
枯坐一夜,苏木熬得眼睛都红了,还是没想通自己昨天晚上感觉到的不对的地方究竟是什么。第二日,守到上午后世时间大约九点钟的样子,还是没有消息传来。
苏木职责在身,只得无奈地又回到正德那里。
接下来几日,谢自然和关继宗那边不断有消息传来,说是山西行都司和大同知府衙门联合执法,挨个地将流民筛查了一遍,也抓了不少嫌疑人。
谢自然也是急火攻心,亲自上阵问案,还用了刑打死了几个人。
可即便如此大的力度,还是没有查到一点有关于囡囡的消息。
问题是,马上就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大同府和山西行都司有更要紧的事要做,也不可能在这事上耗费太多的时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苏木心中的不安更甚,上嘴唇也急出了一颗大燎泡,用手一摸,疼得钻心:囡囡啊囡囡,你究竟在哪里啊?
第868章 大战之前
可是,无论苏木怎么着急,可立即就是一场关系到明朝国运的大战。作为皇帝的贴身秘书,事务繁杂,他也不可能将全副精力都放在寻找女儿这件事上面。
这场大战,如果明朝赢了,北方边患将得到彻底解决,至少能够得到二十年的和平。
若输了,明朝的边军将被打掉精气神,再无力和鞑靼人沙场对决,只能眼睁睁看着小王子年年入寇,将边境省份糟蹋成不毛之地。
这还是小的,关键是,据苏木所知。在真实的历史上,明朝嘉靖十年开始,东南倭寇就会入侵。若不能尽快剪除北方边境的强敌,腾出手来。到时候,南北夹击,大明朝只怕比真实的历史上还要窘迫。
现在距离嘉靖十年还有二十年时间,二十年时间说来并不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即便知道正德皇帝军事才华出众,可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鬼知道历史的河流会朝哪个方向流淌?
苏木所需要做的就是战战兢兢,将自己手头所应该完成的工作做得圆满。
实际上,他已经在正德皇帝行宫中住了十天。基本上,每天天一亮就起来做事,一直要忙到半夜才能胡乱地洗个脚上床。
通常时睡到半夜,就又有新的消息送来,他也只能强提起精神处置。
感觉穿越到明朝之后,从来没有这么累过。
就在这天,杨一清、张永、胡顺和锦衣亲军终于抵达大同,该来的人都已经来了,该做的准备也准备完毕,接下来就是与敌接触。
按照正德皇帝和苏木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明日皇帝就要打出仪仗,大张旗鼓地去应州和小王子一对一较量。
既然本是皇帝亲征的主要决策者都已经到齐,出征之前,正德皇帝在行宫中举行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与会者是正德皇帝、内阁辅臣杨一清、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翰林院侍读学士苏木、大同镇总兵官王勋。
至于锦衣亲军指挥使钱宁和经纪司经历胡顺,因为级别不够,自然没资格发言,只能在一边旁听。
不过,苏木还是看得出来,钱宁一脸的雀跃,一副要踊跃发言的模样。
至于胡顺,则一脸平静地站在那里。他是什么也不想的,反正有苏木这个天才女婿在,到时候,苏木叫怎么办,他就怎么办好了。至于其他,也懒得费精神。
正德皇帝今日一身戎装,面上带着一丝亢奋的红晕,朝苏木点了头。
苏木走了出来,朗声道:“已经立春,雪也停了,最近见天都是艳阳天,也许用不了几日,雪就要化尽。一旦青草萌芽,鞑靼人就很有可能调头北归。而除大同镇外,其他个镇兵马已经进入山西,不如就可抵达预定战场,为防备鞑靼人察觉。因此,必须尽快与敌决战,全歼鞑靼主力。”
杨一清赶了十天路,一脸的疲倦:“苏木,正如你所说,其他几镇兵马都还在路上,现在单大同一镇与敌决战,是不是太冒险?”
大同镇总兵官王勋也是满面担忧,说句实在话,自己手下的部队战斗力如何,他这个总兵官最是清楚不过。实际上,明朝的军队战斗力一向低下,就他手下九万人马看来,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也就几千。这点主力战兵,对上如狼似虎的鞑靼人,那不是给人家上菜吗?
立即道:“杨阁老说得是,单一镇兵马只怕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何不等其他五镇都聚齐,在和小王子决战?”
王勋面上的畏惧如何瞒得过苏木。
苏木侃侃而言道:“正如苏木刚才所说,雪就要化尽,青草就要萌发。实际上,鞑靼人已经平安地渡过了这个冬季,又抢劫了整个晋北,战略目的已经达到。若我军要等到其他五镇兵马聚齐才于鞑靼人决战,小王子只怕就要跑了。小王子狡猾如狐,从来不打没有好处的仗。说句难听点的话,他这个冬季在山西已经吃得脑满肠肥,根本就没心思和我军大打出手。输了,那就是偷鸡不成倒陪上一把米。若是赢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鞑靼人口本就不多,族中青壮死一个少一个,对他来说也是个赔本买卖。所以,如果小王子北归,我们就算败了。”
王勋:“可是,我军战斗力……”
苏木:“这次大同镇出应州,以守为主,诱敌来攻,在其他五镇大军没有就位之前,不与鞑靼野战,王总兵放心好了,不会有太大损失的。”
王勋还想说些什么,正德皇帝皱了一下眉头,大为光火,喝道:“王勋,作为一个军人,杀敌报国是你的责任,怎么仗还没开打就怕成这样。朕这次御驾亲征,摆出这么大阵势,难道一仗不大,就这么目送鞑靼北归,传了出去,朕颜面何在,朝廷颜面何在?”
这已经是很严重的斥责了,看到皇帝一脸的不快,王勋缩了缩头:“是,臣谨遵圣命。”
王勋不说话,杨一清开口:“陛下。”
正德横了他一眼:“杨阁老你有不同的意见?”
杨一清乃是三朝元老,统帅过千军万马的人,为人沉稳,见正德皇帝不快。心中也不畏惧,缓缓道:“刚才苏木说得有几分道理,确实,我大明朝摆出这么大架式,若是让那小王子就这么不伤皮毛地北归,却是是没办法向天下人交代。”
正德大喜:“阁老说得是。”
“但是……”杨一清摸了摸胡子,一张黑瘦的丑脸挤成一团:“但是,沙场厮杀不是天子所应该做的。陛下只需坐镇大同城市里运筹帷幄就是了,又何必去应州?”
正德摇头:“不然,如果朕没猜错,鞑靼小王子定然已经察觉其他五镇军马已经朝大同开来,要给他来个十面埋伏。见大同镇军大摇大摆去应皱,肯定会知道这是诱兵之计。不但不会上当,搞不好还会直接带兵北归,到时候,这一仗朕也不用打了。其实,这事朕同苏木已经商议妥当了。苏木,你跟阁老说说。”
第869章 祭旗
听到正德这么说,杨一清霍地回头看着苏木,淡淡道:“苏木,你可想清楚了,陛下乃是万金之躯,如何能够去应州轻身犯险,土木堡殷鉴不远。”
听到这话,看到他的表情,苏木自然明白杨阁老想说什么。
当年明英宗亲征也先,就是因为受到太监王振的挑唆,最后被人家给活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