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好女婿-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因为立了这么一件大功劳,仇钺被朝廷封为咸宁伯,摇身一变从一个普通军官成为帝国勋贵。
……
想到这里,苏木心中突然一动,暗想:现在马文升和刘大夏辞职,刘瑾已经彻底地惹怒了文官集团。如果不出意外,真实历史上内阁和九卿联名上书,请正德皇帝诛杀八虎的事件马上就会发生,其结果以刘健和谢迁黯然下野而告终。
刘瑾势力大张之后,必然要开始改革军制,清丈军户土地。
安化王这场叛乱最迟明年就会发生,到时候,倒是可以叫胡顺将本该属于仇钺的那份功劳抢过来。
接下来,老胡可以按照仇钺的手段将安化王一干乱党尽数抓捕。
如此,一件大功劳不就到手了。
历史,其实是可以复制的。
平定叛乱,论功行赏,胡顺应该能够封伯爵。
虽说离国公位还有一定距离,却也是走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这个计划苏木越想越觉得可行,要想实现,首先就不能让历史发生太大的改变。比如九卿弹劾八虎,苏木只能作壁上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健和谢迁黯然下台。
一想起两个阁对自己的教导之恩,苏木心中突然有些内疚。
不过,转念一想,反正两个阁老年纪也大了。就算没有这事,估计也只能在任上再干上几年。
大不了以后多照顾一下他们的后人好了。
想到这里,苏木苦笑一声,忍不住喃喃道:老丈人啊,若不是为了儿子,我会这么尽心尽力为你的打算吗,该着是我苏某欠你的啊!
听到苏木的声音,坐在车辕上的赵葫芦转头问:“大老爷,你在说什么?”
“没什么……”苏木沉吟片刻:“葫芦,我且问你,胡顺胡老爷现在什么地方?”
赵葫芦:“大老爷你忘记了,胡大老爷上次带信过来说,他老人家如今正在宁夏中卫巡查军务啊,说是再过上一月,就要回京城述职去了。天气眼见着一天天热起来,边境上会平静一段时间的,鞑靼人都怕人,也不知道躲到北面什么地方去了。”
苏木一惊,然后喝道:“车驾加快速度,去银川。”
赵葫芦:“大老爷你不是要去延安和学政衙门的老爷们见面吗?”
苏木:“不去了,只管去宁夏。”
如今最要紧的是先将胡顺给留在陕西,让他别忙着回北京。否则,还平什么叛啊?
说完话,苏木还是觉得不踏实,又派了快马先走在前头,带信给胡顺,叫他先等等自己,别忙这回京城,有要紧话说。
等快马出发之后,苏木的队伍更是日夜兼程,一路北上。
第688章 胡顺的误会
如今正是正德三年的五月底,天气已经热得厉害起来。
古代的道路都非常糟糕,陕北都是高原,也没有水路可走。这一路,却是行得艰难。
差不多用了二十天,才进入宁夏境内。
此刻,银川盆地地正是莺飞草长时节,地里的庄稼生得郁郁葱葱,长势非常良好。
宁夏这地方处于大明朝对北方游民民族的最前沿,十人中,竟有三人是军户。小小一个银川盆地,就挤进去宁夏卫、宁夏前卫、宁夏左右中屯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灵州所等十几个军事机关,再加上正规边军,可以说满眼皆兵。
如果不出意外,眼前这长势良好的庄稼也大多是军队的产业。
看到在地里耕作的军户,苏木心中一动。
如此富得流油的土地,真真是塞上江南,在这里做军户军官,可比在内地好太多了。难怪刘瑾清丈军屯土地之举在这里激起了如此大的反应,最后演变成一场大叛乱。
无他,利益使然。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谁动了我的蛋糕,军爷自然要跟你拼命。
进入银川盆地之后,道路终于平坦起来,走得也非常顺利。
苏木终于在六月底进了银川,也不对,这个时候可没有银川,就叫宁夏。宁夏城是个大军城,里面全是军事机关,可没有学政衙门,军户子弟可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的,苏木自然也没有人接待。
他这次来宁夏所谋划甚大,也不想惊动太多的人,就带着随从低调地住进了驿站。
还别说,军队所管辖的驿站可比地方官府的驿站高级太多了。
里面非常干净,地方也宽敞。推开窗户,能够看到一条清澈的小河,河边长得雪白的芦苇,有野鸭子和鹭鸶连翩飞起,看起来,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里竟然是宁夏城中心区域。
实际上,如今的宁夏城中也不过几万人,还多是军事机构的军官,并不是内地那种商业和行政都市。
进驿站之后,苏木就派赵葫芦去请胡顺,自己则坐在屋中看书静静等着。
这一路路实在太难走,苏木也觉得乏了。
他也不能在宁夏呆太长时间,和胡顺所妥之后还得赶回西安,主持陕西省的乡试。还有一个月时间,应该来得及。
看了半本书,眼见这天色一点点黯淡下去,正不耐烦,就听外面院子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是赵葫芦禀告:“大老爷,胡大老爷来了。”
话音刚落,房门就被人腿开,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胡顺威武地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个锦衣力士。
“哈哈,贤婿你也来了,说起来,自去年春节之前在京城一别,咱们翁婿二人一直都没有见过面。虽然说都在陕西,却是没有机会碰头。”胡顺大笑着坐到一把椅子上:“不知道你带信给老夫所为何事,老夫本打算前天就回京城的,呵呵,急着看我那大孙子啊,都被你给耽搁了。”
一想起一直没有见过面的外孙。哦,在礼仪上,应该是孙子。胡经历眉开眼笑,满脸的横肉都灿烂起来了。
“莹儿的信泰山老大人你也看到了。”苏木站起身来,依足了晚辈的礼数,长长一揖:“莹儿也有信给小婿,叫小婿给孩子起个名字,我也写信回复她了。”
听苏木这么说,胡顺突然提高了警惕,一挥手。
他所带的两个手下会意,退了出去,将房门掩上。
胡顺一张脸变得难看起来,怒道:“起什么名字那可是咱们胡家的事情,是我这个爷爷的事情。苏木,你这么急带信给老夫,是不是见生的是个儿子,想反悔了?咱们可是说好了的,莹儿所生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要姓胡,都得叫我爷爷,都是咱们胡家的种!你也不用多少,说什么也没用。”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这事当初你我两家可是写了契约的,咱们胡家子嗣香火艰难,这事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苏木,老夫也知道你现在飞黄腾达了,是万岁爷驾前的红人。别人惹不起你,可是,这个世界上的事情逃不过一个理字。这事,老夫就算是将官司打到万岁爷那里去,也不能遂了你的心愿!”
胡顺越想越觉得可疑,是是,他和苏木来陕西已经半年。苏木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莹儿生了个男孩的时候急冲冲千里迢迢赶到宁夏,不是为这件事才有鬼呢!
他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即发作起来,一开口就将这个口子堵死了。
听胡顺这么一说,苏木又好气,又好笑。
作为一个现代人,是的,子嗣和香火这种事情他也关心,但却也不是太执着。反正自己老婆多,将来孩子肯定也多,让一个儿子继承胡家的家业也没什么大不了。
反正,孩子随父亲或者母亲的姓也没什么打紧,都是自己的骨血。
胡顺这话,纯粹就是以古人之心,度现代人之腹。
苏木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泰山老大人还真没猜错,小婿这次过宁夏来,还真是为孩子的事情。一来是为告诉泰山孩子的名字,二来,也为孩子的将来提前做个打算。”
见苏木笑,胡顺面容变得铁青,喝道:“果然如此,苏木,胡某有话在先,这事你想都别想!咱们话不投机半句多,实在不成,皇帝驾前理论吧,告辞!”
说着话,霍一声站起来,就要朝外面走去。
苏木一把将他拉住:“泰山老大人你急什么,小婿话还没有说完呢!我已经给莹儿回了信,孩子的大名小婿做主,就叫胡克己,至于小名,就由你这个做爷爷的起吧!”
“胡克己……什么!”胡顺一呆,吃惊地看着苏木。
待到苏木肯定地点了点头,胡顺张开嘴巴哈哈大笑起来,他悬在半空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好名字,好名字,贤婿果然是信人,这个名字起得好,克己复礼。小名我来起,呵呵,起什么好呢?”
胡顺为难了,抓着头皮在屋中打起转来,老半天也没想出个主张。
苏木被他晃得眼话,终于忍不住道:“泰山老大人你下来慢慢想吧,我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同你商议呢。”
第689章 静待时机
胡顺心情大好,道:“你不是说要为我家大孙子的将来提前做个打算吗,难到贤婿你有什么主张,快说来听听。”
苏木伸手请胡顺坐下,待老丈人情绪平稳之后,就道:“泰山老大人,克己入继胡家。以我们两家如今的身望,将来肯定是要走仕进这条路的。”
胡顺一拍大腿:“废话,我的孙子将来肯定是要当官的。万般兼下品,只有做官这条路好走。苏木,以的才学,我的孙子将来肯定是要读书参加科举的。回京城之后,某就拿出一大笔钱来,替他请来名师。苏木,你是天下一等一的才子,可有好的老师推荐?”
苏木苦笑:“读书这种事情还得看天资,克己将来未必就是读书的料。”
话还没有说完,胡顺就嚷嚷起来:“怎么可能,克己的父亲天下第一名士,他读书怎么会不成?”
苏木无奈一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克己将来究竟怎么样,谁说得清楚呢!没错,当今,杨廷和学士乃是两榜进士出身,他的儿子杨慎也是少有的大才子,可这个例子实在特殊。刘阁老谢阁老读书厉害吧,可他们的儿孙中可没哪一个考中进士的。可见,人是贤是愚,和他父亲是什么人物却没有任何关系。”
他心中也清楚,自己之所以在士林中有今天这种地位,其实靠的是现代人的先知先觉,靠的是一路抄袭。其实,他苏木的资质也只不过是中上,并不是什么天才。如此真有遗传一说,克己遗传了自己的本事,只怕未必在科举这条竞争激烈的路上杀出一天新天地。
将孩子的未来完全寄托在科举上面,也未免太不靠谱了。
听苏木说得有理,胡顺一呆,喃喃道:“那可如何是好,那可如何是好?”
说到这里,胡顺竟然也着急起来。
苏木:“当然,克己将来还可以进锦衣卫的。”
“这个倒是不难,不过,进锦衣衙门做个小小的百户,也没什么意思。”胡顺摇头:“如你我这种大官,儿孙蒙荫,也就挂个闲职领薪水而已,又能有什么前程?”
苏木微笑道:“如果克己将来能够有个爵位继承就好了,最后是那种世袭惘替的那种。”
“这个主意妙!”胡顺击节叫好,激动地说:“如果这样,克己和我胡家将来岂不是公侯万代了,就好象……好象是……”
抓了半天脑袋,胡顺却没想好就好象是什么。
苏木接嘴道:“就好象是南京的徐家。”
“徐家……那可是国公啊!”胡顺吓了一大跳:“可能吗?”
“可不可能再说,可只要去做,就是有可能的。即便是一个侯爵,甚至是个伯爵,也是不错的。所以,泰山老丈人,要想克己将来有爵位继承,你得先弄个爵位。”
“爵位,爵位!”胡顺喃喃道:“我不过是一个锦衣卫经历,也就是个半御案的,根本就没有立功受爵的机会。我朝不是有非军功不得封侯的规矩吗,难不成贤婿要让我去带兵打仗?”
苏木摇头:“不是?”
“不带兵,封什么侯啊?”胡顺大为不满。
“泰山老大人稍安勿躁。”苏木淡淡道:“要想立功还不容易,只需听小婿安排就是了。”
“好,你说。”对于这个女婿,胡顺有种满目的信心,他又是官迷,一听说有封爵的机会,立即精神抖擞,目光炯炯地看着苏木。
苏木也不急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反问:“泰山老大人这是要回京城?”
胡顺:“正打算回京述职。”
“且不忙走,无论你找什么借口,务必要留在宁夏半年到一年时间,静观其变,到时候,自然有立绝世功劳的机会。”
胡顺一愣,然后会意:“苏木,你的意思是说在一年之中,宁夏会有变故?不对啊,马上就是夏天,鞑靼人怕热,根本不可能这个时候南下劫掠。就算要来,也是秋天的事情。而且,这宁夏卫遍地都是兵,也不可能有乱民。”
苏木:“鞑靼人不来,百姓也不可能骚乱,难道就不会有事?”
“你的意思是军队不稳?”胡顺干的就是监督文武百官的事情,立即明白过来,忍不住抽了一冷气,然后兴奋地搓着手:“你说,究竟是谁心有异志。呵呵,这次来宁夏如果能够办个大案,办几个总兵之类的军官,倒是一大功劳。”
苏木心中冷笑,办几个总兵,你胡顺的眼界也太小了些吧,咱们这次要办的是亲王。
当然,他也不可能提前将这事同胡顺说得明白。安化王也不能提前抓捕,得等他势大,席卷整个宁夏的时候才能动手。那样,胡顺才算是立下了擎天之功。
苏木只微微点点头,也不提这事,反问:“泰山老大人,你当年在保定做百户军官的时候可都藏匿了人口和土地,藏了多少,还有,进锦衣亲军衙门之后,是否又藏了些?”
“当年在保定,老夫就曾经将五十多亩地归于胡家名下。做了锦衣卫经历之后,又藏了上千亩。这事大家都在干,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谁的屁股都不干净,咱们大哥别说二哥。”胡顺还没说完,就轻叫了一声:“朝廷要清丈军屯?”
苏木点了点头:“只是得了点风声,刘瑾准备在近期动手。这宁夏和大同两地,是刘公公重点清理的对象。”
“糟糕,宁夏怕是要乱。”胡顺又是一拍大腿:“老夫来陕西半年,这地方的情形也熟。像宁夏最膏腴的黄河河谷一带,将近五成的土地都被各级军官给私分了。若真要清丈退还,就是大麻烦。军队那群人老夫最是清楚不过,眼珠子是黑的,银子是白的。要想叫他们将吃进去的肉吐出来,不跟你动刀子才怪。”
他猛地站起来,兴奋地说道:“到时候,免不得有莽撞之人生出事来,嘿嘿,老夫再伸手拿人,给他们安上一个莫逆大罪,嘿,功劳就到手了。”
苏木:“没错,我暂时就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事要做的隐秘。泰山老丈人,你现在要做的事情,一,找个借口,别那么快回京城;二,同军队的人搞好关系,培养出一批关键时刻能够用得上的力量;三,平日里做出一副爱钱贪财的样子,一旦朝廷开始清丈土地,你要做出一副对朝廷对刘瑾非常不满的样子。至于什么时候动手,又该怎么动手,我会通知你的。”
第690章 剧情中的所有人物
胡顺:“借口好找,反正我这次来边军,本就是巡查锦衣卫的军务,随便找个案子查上一年半载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在军队中栽培出一支关键时候能够派上用场的力量也容易,我锦衣卫本就派有人马督军,在军队中也安插了不少耳目。爱钱贪财也容易,说句难听的话,老夫这次来陕西,可是得了不少好处的。军人爱钱,也不是污点,人人都这样。”
苏木松了一口气:“如此就好,明日小婿就要回西安主持乡试,等办完差,已经是十月份了。至于朝廷清丈军屯土地的消息,估计年后才能下来。今年,咱们只怕还是回不了家的。”
对于锦衣卫的手段苏木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胡顺应该能够短期内建立起一支得用的骨干力量。
关键是找什么借口留下,并且一留就是是半年到一年,必须得找个大案子出来。
至于胡顺准备搞谁,苏木才不关心呢!
边军,或者说大明朝的军队系统里只怕没谁是干净的。再说,他们和苏木也没一文钱关系。
“这么急?”胡顺有些吃惊,忍不住问。
苏木苦笑:“泰山老大人,不急不成啊,九月就是乡试。这一路行来路途艰难,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耽搁了。若是错过日期,影响了陕西省的乡试,我苏木的仕途就算是到头了。”
确实,一省的乡试何等要紧。若是到日子,大主考竟然不在,那可是惊破天的大事。
说句厉害的话,到时候,如果激怒了一省的士子,朝廷追究下来。换成洪武年,砍你脑袋都算是轻的。
胡顺知道其中的厉害,忙点头:“是是是,是得快些回西安去。”
两人接下来有商议上联络的手段,又说了几句话,胡顺这才告辞而去。
等锦衣卫离开,等不了片刻,赵葫芦就来报,说是安化王府听说大老爷来了宁夏,明日夜间在王府中设下酒宴,请大老爷过府吃酒。
同时,宁夏边军前线的几个统帅也在邀请行列,都想同当今状元公结识。
苏木明日就要离开宁夏,本打算一大早就走的,现在听到安化王来请,做陪的还有边军的所有将领,心中却是一动。
照目前的政局来看,刘瑾已经让马文升和刘大夏黯然离开政坛,接下来就该是内阁和九卿和他的激烈交锋。
再接下来,刘健和谢迁就该辞职了。
刘瑾改革军户制度,清丈军方土地应该会放到议事日程上。
如此推测,最迟明年年初,安化王就会借这个机会发动叛乱。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安化王叛乱正德四年。
不过,在那片时空,正德皇帝可是迟了一年多时间才登基的。
可是,随着苏木这只蝴蝶的闯入,安化王的叛乱要提前一年。
苏木心中一笑,明年就是正德四年,不过,却不是真实的正德四年,看来,历史的惯性还真是厉害啊。
他急着要回西安,可转念一想。明日去安化王府赴宴的可都是宁夏城中的头面人物,安化王之乱的亲历者。
作为给胡顺在幕后出谋划策之人,苏木觉得就近观察一下相干人等也是不错的。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就点了点头,收了安化王府的帖子,让赵葫芦去回,说明天晚上一准到。
第二日有一整天的时间,苏木也没闲着,就带着随从将宁夏城里城外游了一遍,就近观察地形。
还别说,宁夏的风景还真是不错,不愧为塞上江南之称。
只可惜时间不够,有几个后世有名的景点没办法去。
到了晚间,安化王府张灯结彩,高朋满座。
安化王封藩宁夏已经一百多年,王府占地极广,有处银川盆地这种膏腴之地。几代人经营下来,已成规模。王府里极尽奢华,很多物品用具,就连苏木这个见多识广的现代人也叫不出名字来。
再看看王府中的卫士,一个个体形剽悍,一脸的傲气,比起皇宫里的守卫还要威风些。
苏木作为一个未来的政坛新贵,自然受到了安化王高规格的接待。
安化王今年大约五十出头,是个大胖子。据苏木所知道,老朱家的人好象都有肥胖基因,出了不少胖子。此人看大约是被酒色淘虚了身体,眼睛显得有些浮肿,说起话来也是有气无力。
这样委琐的人物也想造反做皇帝,失败了也不让人意外。
看了看他的面相,苏木就觉得这人并不值得关注。
同时,苏木还见到了王府的首席幕僚生员孙景文,安化王叛乱,就是此人一手导演。
不过,同他说了几句话,苏木感觉此人的才具有限,也就是个郁郁不得志的穷书生。此人见了苏木非常恭敬,言语间甚至还有意无意地问苏木这一期主持陕西乡试会出什么题目。
苏木心中冷笑,在心中自动将他给忽略了,此人的格局也有限得很,不像是个成大事的。
同时与会的还有宁夏总兵姜汉,宁夏镇守太监李增。
这两人后来在安化王叛乱中被人家一刀给砍了,这两人和苏木非亲非故,他自然没那么好心提醒二人提防安化王。就算苏木说了,这两人大约也只会把他当成神经病。
姜总兵看起来也就是一个官僚,很是平庸。至于李太监,据说是弘治朝的老人,都快六十岁了。太监身体都差,尤其是到老了更是如此。整个宴会期间,此人看起来都昏昏沉沉,一副精力不济的样子。
苏木仔细观察了半天,心中就下了结论:这两人也是庸人。
实际上,与会的各色人等都显得平凡,比如宁夏指挥使周昂、指挥丁广等一大批中高级军官。
相比只下,倒是真实历史上平定安化王之乱的主角仇钺让苏木眼睛一亮。
此人生得身高臂长,看人的时候,眼睛里偶尔有一丝寒光闪过,叫人忍不住寒毛一竖。这样的人物,不用问,定然是在尸山血海里打滚过来的,身上自然而然地带着一股杀气。
苏木心中一笑:难怪安化王他们最后栽倒在仇钺手里,单从精气神来看,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安化王等人根本就不配做仇钺的对手。
等下,倒是可以同仇钺聊聊。到明年安化王乱起,此人倒是一股可以借重的力量。
确实,按照历史的记载,这个仇钺确实很是不凡。
此人武艺出众,本不姓仇。他以前是甘肃一普通军户。上了前线之后,因为作战勇猛,竟硬生生地从一个普通士兵杀成了高级将领,成为宁夏都指挥佥事仇理的亲信。
后来,仇理去世,因为没有子嗣。仇钺见机会来了,就使出手段过继给死去的上司做儿子,遂袭了仇理的官职,改姓仇,摇身一变,成为宁夏军方的大姥。
抛弃父母给的姓氏,连祖宗都不要了,在世人眼中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小人。
此人为了功名利禄,拿得起放得下,却是一个厉害角色。
苏木心中对仇钺虽然不以为然,却不得不承认这人在宁夏军中,就如同是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
同众人喝了半天酒,说了许多话,对宁夏城中的上层人物有了直接的了解之后,苏木的一颗心逐渐安稳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胡顺能否平定安化王之乱,苏木心中还有些担忧。如今,却没有这种担心。
这群人看起来根本就是乌合之众,到时候,胡顺若是依照自己的指示行事,平定乱局应该不难。
这做叛逆也是需要本事的,你看人家宁王,单身上那股英气就甩安化王等人两条街。可笑这世人都没有自知之明,在宁夏这种下地方呆久了,以为自己天命在身,以为自己的成祖那种英杰,最后平白丢了一条性命。
心中就有几分看中仇钺,苏木觉得自己应该找个机会和仇钺结识结识。
说来也巧,最为宁夏游击将军,仇钺也算是军方的几个头头之一,正好坐在苏木的旁边。
于是,苏木就举了杯子敬他:“久闻仇将大名,一直没有机会结识。今日见了面,不胜之喜。”
却不想,仇钺道:“苏编纂远来是客,哪里有你来敬本将军的道理,应该是我敬你才是。来,换大碗。”
一声大喝,就有一个兵丁飞快地跑过来,将两只大海碗放在二人面前,满满地倒了两碗。
“来来来,咱们相聚是缘,若是苏编纂瞧得起老仇,就干了。”说完,就一饮而尽。
苏木不疑有他,以为这不过是军人的豪爽,也一口喝尽。
“好,苏编纂真是豪爽,再来。”
又是满满的一碗酒。
如此,二人两喝了大三碗,苏木这才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这哪里是敬酒,分明就是故意想把我罐醉啊!
虽然明朝的酒度数都不高,苏木身体又好,可满满三大碗灌下去,脑袋还是隐隐沉重起来。
而且,这么多酒会吞下肚子,也撑得厉害。
心中就是疑惑,这不是整人吗,这个仇钺究竟想干什么?
第691章 不带他玩
“好,苏编纂文章作得好,这酒也喝得爽利,很对我老仇的胃口!”仇钺哈哈大笑着,满嘴喷着酒气,用手使劲地拍着苏木的肩膀。
他力气何等之大,饶得苏木身材高大,也被他拍得身体一晃,碗着的酒液荡了出来。
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眼前的情形有些不对劲,一个个都停了下来,拿眼睛看着苏木和仇钺。
“怎么,苏编纂的酒为什么不喝,可是看不上我老仇,吃了吃了。”仇钺指着苏木手中的酒碗。
肩膀上有剧烈的疼痛袭来,苏木心中突然有一种邪火拱起,此人举止粗鲁,看意思是想将他灌醉,好在众人面前出丑。
他也不明白这个仇钺这么做是为什么,不过,此举已经是驳了他的面子。
别人见了他苏木,谁不是恭恭敬敬,惟恐得罪了大明朝未来的权贵。像今天这种情形,苏木还真没遇到过。
当下就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大笑道:“好,既然仇将军有兴致,咱们就好好喝上一台,不醉不归。”
要拼酒,好,奉陪到底,我就不信苏木还在酒量上输给了你。
仇钺又是伸手朝苏木肩膀上拍来:“苏编纂豪气。”
这次苏木以后了防备,身体一闪,叫仇钺扑了空。
仇钺用力过猛,险些摔在地上。
苏木冷笑,指着他的手:“仇将,该你了。”
“好,好得很。”仇钺又喝了一碗:“来来来,继续。”
就这样,你一碗,我一碗地喝下去,转眼,两人面前已经叠起了一大摞海碗。
两人的面孔也是越来越红,渐渐地有些不胜酒力。
苏木感觉脑袋里嗡嗡做响,刚才之所以要同仇钺拼酒。一来是部分这粗鲁汉子的无力,不肯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再则,今日所饮的酒度数不高,也就后世啤酒的模样,苏木自认为身体不错,以自己的酒量一次喝一箱啤酒应该没什么问题。
“小子,酒量不错啊!”仇钺一张脸红得要滴出血来,舌头也大了,摇晃着身体站起来,喝道:“苏木,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好,好得很,你竟然还敢来宁夏来,是不是想找爷爷的晦气。实话对你说吧,爷爷今天就在这里,你拜多高,爷爷就吃多高!”
这话非常不客气,已经是赤裸裸地挑衅。
厅堂里的所有人都面色大变,吃惊地看着两人。
安化王等人更是饶有兴味地看着起了激烈冲突的二人,也不上前制止。
苏木大怒,霍一声站起来。都被人欺到头上来了,若不反击,还正当我苏木是个软蛋。同这种军汉打交道,自然不能用文人方式来处置。
突然间,仇钺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堂中顿时一阵大乱,立即就有两个仇钺的卫兵抢出来,抽出腰刀指着苏木:“混帐东西,想做反吗?”
苏木怒喝:“你们什么身份,竟然对本大人无礼,意欲何为?”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响亮的呼噜声传来。
觅着方向看去,却见倒在地上的仇钺竟然打起了响亮的鼾声。
“这一场拼酒,却是苏编纂赢了。你们两个小人,还不快扶你家大帅回府?”安化王哈哈大笑:“苏编纂好酒量,本王佩服!”
“佩服,佩服!”
堂中众人也同时大笑起来。
这场风波到这个时候,总算过去了。
表面上看来,苏木算是赢了仇钺一遭。
但他心中却没有丝毫高兴的意思,反皱起了眉头。
这场宴会经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