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女婿-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苏木这一手也带着庞氏骗局的味道,就是发行新帐来支付往期的利息。说起来好象不光彩,可只要玩得利索,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说了,后世国家养老资金那么大缺口,不也就那么一年一年维持下去,说穿了,养老金也是一种变相的庞氏骗局,用将来的养老保险支付目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又说了半天,吴老先生彻底地本苏木那一套复杂的金融理论给忽悠晕了,最后叹息一声:“罢,既然子乔你说此发可行,那就办吧。本官这就出告示,然后安排适当的人选去做这事。”

苏木又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老先生你自己去办,那我忙乎了半天岂不一点好处也没有。还有,吴大人你手头有得力人选吗,下面的幕僚和书办们可都不卖你的帐。将来真出了事,老先生你也罩不住,这事还得将皇帝和太康公主拉下水才行。

将来这盐票说穿了就是皇家银行,是正德皇帝的小金库。爹亲娘亲不如钱亲,正德穷得混身狮子,若叫他尝到这银行的好处,自然是食髓知味,欲罢不能。出了事,自然有他这个高个子顶着,我苏木只需躲在一边数钱就是了。

利人不利己的事情苏木是不干的,这心思也不好同吴世奇明说,只笑道:“老先生,这种银行的具体事务盐司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却是为何?”吴老先生颇为不悦。

“君子不言利,还有这种经商的事情,还是交给商人去做才好。否则,将来对大人的清名有损。”

“对对对,君子不言利,本官倒是忘记了,多谢苏木你提醒,不然,本官险些酿成大错了。”吴老先生是个标准的儒生,爱惜羽毛,忙道:“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好了,本官只负责发行盐票,到时候你卖出盐票,将银子一分不少地入库就是了,我也不管。”

“好,就这么说定了。”苏木松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了笑容。

有盐司担保,有皇家的参与,苏木只感眼前全是金子的光芒闪烁。

接下来一天之内,吴老先生就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招来一群技艺精湛的匠人开始印刷盐票。

刚开始的时候,老先生本打算用木版,在苏木的说服下,这才换成了铅版,又使用了昂贵的纸张。

忙乎了一夜,先期一万张盐票终于印刷完毕,捆成几大捆堆在苏木的书房里。

看着这么多钱票,苏木忍不住笑了一声:“这个吴老先生也太急躁了,一来就发行一百万两盐票,这么多钞票一下子投放出去,也得有这么多人来购买才行啊!”

从里面抽了一张出来,只看了一眼,苏木心中就赞了一声:“不错,不错,却有些后世钞票的味道了。”

这张盐票脱胎于长芦盐司的盐引。

正规的盐引,长宽约八十厘米,上书“执照”两个大字。在执照的右手边,印有“从三品盐运使司转运使管理长芦盐政X为”字样,这个X字自然是转运使的姓。左下角的一个“行”字,表示批准了这张执照,这有点像皇帝批阅奏折经常写“同意照办”之意。

有了这张执照,盐商就可以到指定的地点去贩卖食盐了。

按照明朝盐政制度,户部尚书和各地盐运使司转运使都有发盐引的权力。

所以,吴大人这次印刷的盐票也使用了正规盐引的格式,估计是想打个擦边球。

上面除印有他的签名之外,还盖了使司的大印。为了防位,还印了复杂的花边,上面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并印了“C”或者“L”的字母开头。

这当然不是苏木的恶趣味,这年头识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人只他一个。每张钞票的号码都不一样,你就算想伪造,落到内行人眼里,也能轻易地被识别出来。

将盐票拿到手头,苏木下意识地甩了甩,却没有发出响亮的声音。这倒是提醒了他:“下次再印盐票的时候,得用特殊纸张了,里面不妨加点亚麻布或者棉布。”

不过,就手头这张钞票而言,苏木还是很满意的。

他心中也是感叹。

人说在封建社会,盐铁乃是头一等的大政,一直都由国家直接管理。却将发行盐票的权力下放到户部尚书,甚至地方转运使手头。却不知道,盐引就相当于后世的钞票。这简直就是直接将铸币权拱手让人嘛,倒是便宜了我苏木和太康、正德。

咱们哥仨这次也要做一回金融寡头。

正如苏木先前给吴大人上课时所说的那样,货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流通起来,被百姓承认才算是钱。

目前最重要的是将这些盐票给卖出去,否则,也就是一堆废纸。

苏木坐在书桌前,想了想,自己不过是一个外来人,对于沧州的商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况且,他现在名声好象不太好,特别是太康抄袭一事曝光之后,他也被人当成了女骗子的同伙。现在无论他说什么,别人也不会相信。

至于盐商们,经过那夜的那一幕,已经同他苏木翻了脸。而且,盐票一事又是直接动了他们的蛋糕,真到发行的时候,估计自己也会变成盐商们的公敌。

那么,究竟找谁来认购为好呢?

苏木陷入了沉思:这沧州一带,甚至整个河北,最有钱的人无疑是盐商,然后就应该算是在大运河上走水路的行商了。可这些人自己都说动不了,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中等富商。中等富商,抛开盐商那种怪胎不说,正常情况上,应该是有十万两左右家产的。再往下就是下商贾,一万两以下只能算是中产阶级。

问题是,就算是中产阶级,我也认不得几个。

“对了,盐枭不就很有钱吗?”苏木突然想起了宗真,眼睛不禁一亮。

宗真是盐枭不假,可手头却没多少钱。但他认识的人多呀,都是走盐的,既然盐商手头有不少钱,那么,盐枭也应该不穷。

“走,找他去。”

苏木眼睛一亮,立即叫来一个客栈的小二,背了背篼将一万张盐票背上,朝宗真家走去。

这么多盐票放在客栈里,苏木也不放心,还是放老宗那里妥当一些,再怎么说,人家也算是一代大侠,战斗力超强,寻常小蟊贼也不敢找上门去。

走了一气,总算到了宗真家,看着他家的院子,苏木点了点头:地方颇大,花点钱整治一下,倒是可以作为银行的营业场所。而且,这里位于闹市区,又临街,对面就是一个十字路口,风水宝地啊!

刚到门口,还没等苏木敲门,里面就传来一个妇女的怒吼声:“姓宗的,你成天半死不活呆在家里做什么,可要想想,咱们家七口人睁开眼睛就要吃饭,难不成还真要饿死?”

苏木道被这河东狮子吼惊得一颤,如果没猜错,这应该就是宗真的娘子。

早听说宗真的老婆性格暴躁,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宗真的声音有气无力传出来:“娘子,你这话说的。咱们好歹也是吴老大人的亲戚,若再去干那种没本钱的买卖,传了出去,怕是要给老大人面上抹黑。将来妹子嫁去吴家,也没脸。”

“没脸,没脸,你还知道脸面啊?老大人说了,等明年国丧期一满,就接小妹过去。到时候,你姓宗的又能拿出多少陪嫁。到时候,不名一文,还真是要丢大人了!”宗真娘子的声音尖酸刻薄起来:“难不成,你还真要去找你那写江湖弟兄借。嘿嘿,别人提起你宗大官人来都要竖一根大拇指,可谁知道你宗大侠已经举家食粥半个月了。果然好生了得!”

然后,就是宗小妹低低的哭声:“哥哥,嫂子,你们别吵了,我不嫁,我不嫁了!”

第459章 嘉乐楼聚会

黄昏时分,夕阳将整座沧州城染成一片炭红。已经是七月天了,太阳一整天都在肆虐着它的炎热,到傍晚的风吹来时,才有了一丝凉意。

嘉乐楼本是城中一位姓白的富商的产业,也是沧州城最大的酒楼之一。酒楼的名字取得颇雅,据说是老板花了大价钱请了一个举人老爷写的牌匾,取自《诗经》《大雅·嘉乐》中“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

若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这酒楼的老板是个雅人。

其实,本地人都知道,东家白老大乃是河北最大的盐枭之一,连山会的舵把子,大字不识的几个。之所以建了这家酒楼,一来是方便同江湖朋友联络,二来手头的闲钱实在太多,没个去出,索性投到资餐饮业上,只要不亏就成,左右也比把银子放在地窖里发黑长霉的强。

风不大,沧州城地处平原,城中又没多少树木,光敞敞被白灼的太阳晒了一天,早变成了蒸笼。且有靠着大运河,空气也是潮湿。

人别说上街了,就算是随便走上几步路,都觉得胸中的气喘不均匀。

大凡到了伏天,一般人都会躲在家里懒得出门。而这阵子又是酒楼、茶肆一年中生意最清淡的时候。

可今日却怪,如此闷热的时辰,嘉乐楼前却停满了车马,从头到尾,将一条还算宽阔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不用猜也知道酒楼里正在置酒高会,来的人多且不说,一个个还都身家不菲,都是地方上的头面人物。

这一点从等在外面的车把势和下人的穿着打扮,和车马轿子的规格就能看出来。

车和轿子都装饰得非常豪华、马也是少见的的骏马,至于外面候着的各色人等都是一身簇新。

有人一身衙役打扮,腰上还挂着一口雁翎刀,手中钦着水火棍;再看他们身上的腰牌,霍然是长芦盐运使司的人马;有人则敞着胸膛,露出黝黑结实的肌肉和纵横狰狞的刀疤,不用问,自然是穷凶极恶的私盐贩。

这两批人本是天敌,见了面,彼此凶横地对视,却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隐忍不发。

这情形叫路过的闲汉看得啧啧有声,心中狐疑:这几位爷怎么都如此安静?

天气实在太闷热,晒了一天的房屋和街道在此刻都散出热量来,只片刻,等在外面的人都是大汗淋漓,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说不出的难受。

衙役毕竟是公差,还顾及着体统。私盐贩子们却管不了那么多,已经有人脱得赤条条地低声咒骂着贼天气。

还不断有轿子过来,抬轿子的人都是清一色的壮汉,口中喝道:“让让,没看到是曹州的九爷来了吗?”

看他们的模样,都是一脸剽悍,显然也不是好相以的。只待一句话不对,就要操刀子砍人。

听到这话的人心头又是一惊,曹州位于鲁南,这么远的居然跑沧州来了?

“哪个九爷,沧州地盘上,由不得你撒野,可知道这是谁的马车吗,任县席老三席老爷,听说过吗?”任县已经属于归德府了。

天气热,大家的火气都大,跑江湖的汉子大多处于中二年纪,眼睛里就没怕过谁。

曹州来的那群人却大声冷笑起来,喝道:“哪个九爷,你也配问,曹县除了谢鹏谢九爷别人也能称爷吗?整个鲁南吃得可都是九爷的盐。”

听到来人报出名好,席老三的手下顿时觉得矮了一头,这可是一个大得不得了的盐枭。在私盐行里,堪称山东第一。相比只下,席老三的生意也就局限在归德府几县,根本就比不了。

“原来是谢九五的人马,天下盐帮都是一家,请。”席老三的手下的气焰顿时大挫,悄悄地退到一边。

这个时候,轿子走到嘉乐楼前,从里面下来一个矮胖精壮汉子,朝所有人团团一揖,也不废话,就急冲冲地朝楼上走去。

人群中传出一阵低低的喝彩:“好一条好汉!”

“人说山东出好汉,今日一见九爷,果然是人中龙凤啊!”

“听说九爷以前也是一个书生,可因为家贫,就干上了私盐这个行当,只十年,就垄断了整个山东的私盐,听说九爷手上有十几条人命。”

看今日情形,应该是整个河北的私盐贩子的大聚会。

这些盐枭们不但是长芦盐司,甚至是两淮盐司的眼中钉。

按说,现在正是将一网打尽的好机会。可说来也怪,盐司的衙役们都站在那里,装出一副看不见的样子。

也有路过的好事者想进酒楼去看个究竟,可刚一走到酒楼门口,却有两条汉子手一伸拦住了,马着脸问:“可有请柬?”

“什么请柬?”

“没请柬不能进。”

“你不是宗真宗大官人手下的弟兄唐田吗,我们以前还吃过酒呢,里面这是怎么了?”认住两条汉子中的一个之后,来人还不死心,讪笑着问。

唐田哼了一声,眼睛一瞪:“废话少说,快走,今日这场也你能打听的。”

话还没有说完,另外一条汉子就从袖子里抽出一把雪亮的匕首来。

那人心中一寒,知道今天没有任何情面可讲。一句话没说对,这群江湖汉子可是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

同外面的下人和手下凶横霸道不同,楼中却是一团和气。

嘉乐楼本有两层,低层空着,但二楼的大厅里却是济济一堂,坐了大月三十来人。

这些人有老有少,口音也是五花八门,有山东口音,有河北口音,甚至还来几个辽东人。

这三十来人都体格健壮,一身剽悍之气。只不过,此刻大家都做富商打扮,有的人手中还把玩着绘有名家字画的折扇,一副儒雅模样。

若不是明白就里之人,还真以为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商业论坛。

中又不少都是认识的,就算不认识以前也有所耳闻,都小声地攀谈起来。

这群人当中自然以连山会的白老大为首,他一脸色平静地坐在那里,但右手食指和拇指却轻轻地转动着戴在左手拇指上的那枚翡翠扳指。

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白老大想事情时的习惯。

至于坐在他身边的宗真,则绷紧了面皮。

第460章 券商

今天之所以搞出这么大阵仗,都是宗真一手所为。

半月之前,苏木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正与自家娘子闹得脸红脖子粗。

说句实在话,那时的宗真还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

自从妹子和吴老二定了亲,表面上看来,也算是一个门好亲事。他宗真摇身一变成为盐司转运使的亲家,攀上高枝了。

于是,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江湖上的朋友都寻上门来,叫他给各位弟兄寻条财路。

你想啊,堂堂盐司的转运使都成你的亲戚了,还不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好好干上几票。到时候,只需把你宗真的旗号一亮,盐司的兵丁还敢来查你的私盐不成?

到时候,只要他宗真愿意,立即就能占领整个河北的私盐市场,几年下来,家产只怕比盐商来还牛气。

所以,不断有道上的朋友发帖子过来请宗真过去吃酒。

宗真虽然是个私盐贩子,可更多的时候在盐枭中起着一个联络的用处,贩卖的私盐并不多,在沧州城里只是一个中产之家。因为讲义气,宗真在道上的名声非常好。在以前,他也没少和各地的大盐枭们吃过酒。

但这回请他吃酒的人实在太多,也太密集了点。宗真立即感觉到其中的不对,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些人是想同自己合作。

想了想,宗真都回绝了。平日间也是深居简出,不怎么同江湖朋友打交道。

原因很简单,妹子就要嫁入官家。将来自己再贩私盐,传了出去,面子上须不好看,而妹子在吴家必然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为了小妹子的终身幸福,宗真觉得自己到了金盆洗手把自己漂白的时候了。

问题是,宗真上次走私盐的时候被苏木抓过一次,本钱全折进去了。后来有为妹子筹备嫁妆花出去了一些钱,到现在,他家里顿时就穷得揭不开锅了。

举家食粥着话说得夸张,但一家七口半个月没见荤腥却是实话。

他可以熬,但浑家心疼孩子,加上心情不好,两口子为一点琐事就吵起来了。

正在这个时候,苏木找上门来,自家娘子性子虽急,可当着客人的面却很给宗真面子,见了礼之后就退了下去。

叫苏木碰到自己两口子吵架,宗真有些尴尬。

他的身份,宗大侠自然是清楚的,知道他姓苏是个举人老爷,这次得了皇令隐姓埋名来沧州办一件大事。

两人坐下,还没等宗真问,苏木却扑哧一笑:“宗大侠好象手头有些紧。”

宗真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低声道:“叫苏老爷笑话了,宗真折了本,除了走货,却不懂得其他营生,又不想坏了吴大老爷的名声,这才……”

苏木:“其实,宗大侠以前操什么活路,我也是知道的。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苏老爷请说。”

苏木:“私盐乃是杀头买卖,若是无牵无挂,迫于生计,倒是值得同情。可宗大侠有家又口,一家人指望着你,若是有个好歹,这一家就算是完了。还是找点正经事做要紧。”

“苏老爷说得是,可宗真在江湖上走了一辈子,只知道打打杀杀,别的事情也不懂……又不想去求吴大老爷,叫小妹将来抬不起头来……”宗真神色黯然:“就算想操持其他营生,却也做不来,也没有本钱。”

苏木哈哈一笑:“我倒是给你指一条路。”

宗真是知道苏木本事的,面容一喜。

苏木又指了指放在墙角的背篼:“至于本钱,那不就是,你自取之。”

“这是……”宗真看着盐票,一呆:“敢问,这又能值得几个钱?”

苏木淡淡道:“这叫盐票,总值一百万两……”

说着,他就将该如何操作大约地同宗真说了一遍:“你认识不少盐枭,想必他们手头定然有不少闲钱,若能都卖出去,你提一万两手续费。这还是第一期,今后还要继续卖下去。不用太多,一年下来,几万两总是可以看到的,赚多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

宗真一听这一背废纸一样的东西竟然价值百万两银子,霍然变色。

对于苏木,他是非常信任的。在江湖人士心目中,一个举人老爷简直就是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人物,只能仰望。

他说什么,宗真自然照办。

就这样,宗真就将手下的十几个弟兄招集在一起,开始筹备盐票销售。

说穿了,他的角色类似于后世的券商。

太康公主也从道观搬到了宗真家里,对于这个如花似玉的女人,又有着骗子的名声,宗真自然是敬而远之的。

而且,这个女骗子又作得很,一副骄傲模样,不太理人,成天都冷着脸,只见了苏木苏老爷的时候才换上一副笑脸。

“这个狐媚子好象和梅老爷不清不白的。”宗真浑家眼尖,悄悄同他说道:“梅富贵因为停妻别娶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好不容易得了吴大老爷的谅解。若因为同这个狐狸精有了私情,惹恼了吴老大人,却是一桩麻烦。”

宗真倒是吃了一惊,感觉很是头疼,想劝苏木,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看得出来,苏木对一真很是信任,而且,新办的这个叫什么发展银行的商号的帐目好象都掌握在她手头。

可以说,这个女骗子是发行的掌柜。

倒是她手下叫一饼和二饼两个丫头非常不错,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扛得了麻袋,简直就当两条壮汉使,同四个孩子和自己浑家相处得不错。

……

“宗大官人,敢问,今日盐司的吴老大人会来吗?”一个声音打断了宗真的回忆。

抬头一看,正是大名府的一个姓洪的盐枭。

同苏木商议完毕之后,宗真立即给自己所认识的盐枭们下了帖子,说是有一条大财路要送给各位江湖弟兄。并约好日子,请大家在嘉乐楼聚会,届时,长芦盐运使司的吴老大人想同大家见上一面,吃杯酒。

盐枭们身份卑微,即便身家巨万,在人面前还是抬不起头来,日思夜想都想找个靠山,真出了事,官场上也有个照应。

都是混黑道的,谁他娘不像黑白两道通吃,来个官匪勾结?

如今,宗真居然抬出一个从三品的转运使出来,怎不叫大家趋之若鹜。

第461章 静候佳音

听到这个姓洪的问,宗真身体一挺,容光焕发起来,微笑道:“是,吴大老爷说了,等下就过来,咱们也好拜见。洪兄也是知道的,我家小妹嫁给大老爷的独子,都是亲戚。兄弟也是好说歹说,才将大老爷请了过来。”

洪盐枭听到他这话,神色一振,叹道:“宗大侠这次是攀上贵人了,以后小弟在河北行走,还得多多仰仗宗大哥照应。这次你说有一桩大好处要便宜江湖上的弟兄,不知道能不能预先透露一点?”

见他神情恭敬,宗真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好面子,只觉得今日是自己最得味的一天。但表情上依旧是淡淡道:“至于这桩好处,没经过老大人点头,宗真却不敢多说。等下老大人过来同大家说两句话之后,自然有盐司的梅师爷同大家详细解说,且等着就是了。”

他们两在说话的时候,其他盐枭表面上虽然在同他人闲谈,但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

这其中,坐在他身边的白老大更是专注,车动左手拇指上的扳指的速度更快。

见宗真口紧,心头都是着急。

不过,盐司转运使可是封疆大吏一般的人物,同私盐贩子地位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这次竟然将河北最大的二三十家盐枭都请了过来,想必定然是不得了的大事。

正疑惑间,就听到一阵脚步上传来,抬头看去,正是一个身穿大红官袍的官员和一个二十出头的英俊书生款款而来。

宗真抢先一步跪在地上:“草民沧州宗真见过吴大老爷,见过梅先生。”

听到是吴转运使,其他盐枭大惊,也同时跪了下去,将头磕得山响:“见过大老爷,见过吴青天!”

吴世奇显得很是和蔼,将为首的几个大盐枭扶起之后,又一一问他们的姓名。

被问到的人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大官,盐枭说穿了虽然家资豪富是地方上的一霸,可在官府眼中不过是地痞流氓,比起商贾身份的盐商还有所不如。真要整治他们,一个衙役就足够了。

今日被这么大的官儿一扶,顿时觉得骨头都轻了两斤,在报上自己名号的时候,都是带着颤音,有的人甚至还沁出泪花来。

盐枭们今日能够来这里,看的都是宗真的面子。对宗大侠能够请来这么大一个大老爷本不相信,对他所说的那条财路也是半信半疑,今日见了人,却是信到了十足。

同为首的几个盐枭见了面之后,吴世奇就轻咳一声,瞬间,大厅里静得可以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本官听说尔等都是地方上的良民,又急公好义。今夏真定大灾,淹了好几个县城,朝廷着我司筹集一顶数额的赈济款子。今日请大家过来,就是想同你们商议此事。在这里,本官就替真定百姓敬各位一杯,先干为敬!”

说着话,吴老先生就举起了杯子,一口饮尽。

“不敢!”众盐枭忙同时陪饮。

喝完酒,吴世奇就笑着指了指身边的苏木:“至于怎么赈济灾民,怎么筹款,本官有一点浅见要与你等商榷。这位梅师爷等下会同大家解说分名的,公务在身,不克久留,下告辞了!”

“送老大人!”各盐枭又同时拜下去。

吴老先生一拱手,就在一群衙役的簇拥下下了楼。

其实,吴大人本就是个老派人物,叫他来同这群亡命之徒和地方恶霸说话,心中却非常不愿意,按照他的意思,这么多盐枭齐聚沧州,就该派出兵丁一网打尽了。

可惜,表面上看来,这群家伙都是地方上的地主富户,有的人如白老大这种人物,家产百万,良田千顷。他们中的人暗地里虽然从事私盐贩运,但明面上却都有自己的生意,有的人还做得很大。比如鲁南来的谢九五,靠私盐得利起家,如今已经垄断了山东南部的棉花和麻纱,生意做得极大。这样的人物谁手下不是几百上千人马,早就不亲自出马走盐。你要拿人,根本就没有证据。

况且,来的时候苏木也同他说明了,这次盐票是否能够顺利发行,还得着落到这群人头上,沧州的盐商,却是靠不住的。

至于其他正经生意人,就算像他们推销盐票,只怕心怀疑虑观望者众。

苏木这次如此大手笔,第一炮必须打响。

只要这一炮打响了,以后根本就不用自己去推销,有的人是抱着银子找上门来购买。

为此,吴大人只能强自忍了。

但看到这群剽悍匪徒,老先生还是心中烦恶,说了这两句话,之后就匆匆离去,再不肯多呆一刻。

苏木这次叫吴世奇来,主要是想告诉盐枭们这张盐票乃是长芦盐司所发,具备法律效益,又有官盐担保。他只要露一面,就算完成了任务。

等吴世奇离去,苏木就喝了一口茶水,清清嗓子将盐票的用处和好处说了一摆弄。

他本是大学老师出身,口才了得。

侃侃道来,亦庄亦谐,不时引得众人一阵低笑,心中都道:这个梅师爷好生能说,不过,他说的话咱们却都能听懂,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介绍完这个盐票之后,苏木道:“首先,这次盐票由沧州发展银行包销,由我来承头,宗真协理。初期准备拿出一百万两银子作为启动资金。”

听到说他拿出这么多钱来,一众盐枭都抽了一口冷气。

苏木:“这次销售的盐票以盐司明年所产的官盐为抵押,盐票可随时来沧州盐司提取官盐,作用等同于从前的盐引。”

听到他说可以用官盐来做抵押,众盐枭的心里踏实了些。

要知道,天下官盐共分为十纲领,每纲二十万引。而长芦盐司作为天下三大盐场中派名第二的地方,独得三纲,就是六十万引。

以每引盐三百斤计算,就是三亿斤,又如此巨额的食盐作为担保,还怕什么?

不过,还是有人兴趣不大。所谓盐枭,很多人在干这行之前不过是心眼活胆子大的农民或者泼皮,目光也没那么长远。

他们畏惧吴大人,在他面前战战兢兢汗出如浆,但等他一走,却恢复了正常,也不惧怕区区一个梅师爷。

就有人大声问:“梅师爷,的确咱们手头的现银是多得没个去处,放地窖里每年变黑发霉,一万两银子过得十几个月一秤,总要少上百余两。若是用来做其他生意,一年下来,赚上几千两应该不成问题。若是买了发展银什么……”

“银行。”

“对,若是买了你们银行的盐票,也不过是一成利,这个也没什么意思啊!”

“就是,就是。”就有几个盐枭点头附和。

苏木也不急,微笑着等大家说完,就开始解释这种盐票的便利之处,又详细介绍了若是将盐票用于商业交易中又能节约多少成本。

并展望未来,说,将来发展银行的规模一旦做大,还将在河北各大城市设点,到时候,可以凭票提取现银。当然,要提食盐,还得来沧州盐司云云。

按说,道理已经说得很分明了,可先前提问的那个盐枭还是摇头,说:“一成利实在太少,如果我将银子投到其他行当,运气好,翻一翻都有可能。”

苏木也不急躁,将目光落到白老大身上。这人是连山会的会长,在众人中经济势力颇大,威望也高。此人并不是粗鲁武人,很有心计。

刚才苏木发现自己在说话的时候,这个老盐枭一直在低头盘算着什么,估计是听懂了。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间,有人喝了一声:“我买五万两。”

“丝!”满厅的人都抽了一口冷气,同时转头看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