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女婿-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老先生这回是捅马蜂窝了。

念完圣旨之后,林森将圣旨朝吴世奇手中一塞,笑眯眯道:“吴大人,接旨谢恩吧!”

吴老先生一张脸涨成通红,上面布满了黄豆大的汗水。

林森咯咯一笑:“怎么,高兴坏了?”

吴世奇却突然猛地一磕头,结巴道:“臣……臣……”身体晃,就瘫软在地,好象是因为兴奋过度,晕厥过去的样子。

他一个老宅男,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能够走到这一步,就好象是一个穷光蛋突然中了五百万的六合彩。

老实说,苏木也很替这个准老丈人高兴。一见他倒了下去,吓了一跳,生怕他因为兴奋过度有个三长两短。

忙跑上前去,低头一看,吴老先生还好,就是身子颤个不停。

正要问,突然间,杨廷和怒喝一声:“这是乱命,吴推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员,又不是正经出身,骤然擢拔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传了出去,岂不让人笑朝廷官员任免如同儿戏?”

他走到林森面前,喝问:“这道旨意可是经了内阁之手?”

“对,可是内阁同意的?”盐司剩余的官员,包括三法司的人也同时叫了起来:“乱命,乱命!”

看到群情激奋,刚开始的时候,林森还摆着架子,喝道:“怎么着,你们要造反不成?这道圣旨可是太后娘娘拟订的,又有万岁爷的御笔批红用玺,那不成还是假的?就算没经过内阁点头,又如何,难道内阁还大过皇帝陛下,大过慈圣皇太后不成?”

他这一喝,杨廷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声音震得众人耳朵里嗡嗡这响。

“狂妄,悖逆!”林森继续大声呵斥。

杨廷和不屑地一挥袖子:“原来是皇帝陛下直接的下的中旨,不经过内阁,这圣旨就不算数。”

“对对对。”众官也同时出声助威。

苏木听得不住皱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林森还在同杨廷和争执,但看到众文官凶横霸道的神情,却莫名其妙地有些畏惧,道:“也就是暂代,万岁爷和太后娘娘说了,吴世奇也就这几个月暂领盐司,等朝廷派新的转运使来,自卸了差使回扬州去,依旧做他的推官。这圣旨已经发出来了,你我都没权利退回去。”

“住口!”杨廷和哼了一声,打断林森的话头,然后低头对吴世奇道:“吴推官,你虽然是举人出身,可也算是读书种子。读了一辈子圣人之言,想必也懂得朝廷的礼制不可费的道理。官员选拔,乃是国之重器,自有一套法度。非进士不得为官,这可是朝廷的规矩。若你还知道些廉耻,就将这道中旨退回去。如此,天下还敬你是难得的正人君子。”

杨廷和这话有个讲究,原来,明朝的制度,皇帝所颁布的圣旨首先得交去内阁让阁臣看看,等到阁臣们点头了,这才派人出去传旨。

可明朝的文官势力颇大,一旦皇帝圣旨不合心意,就直接退还回去叫皇帝重写,这叫着封驳。

也因为这样,皇权受到了文官们的极大约束。

因此,碰到性格刚强的君主,索性越过内阁直接将圣旨下到当事人手头,来个生米煮成熟饭,这叫着中旨。

中旨因为程序上没走完,并不具备完整的法律意义。

受旨的人若是接了还好,若是不想接,却可以将圣旨退回皇帝手头。

这样一来,皇帝拿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今天这事,只要吴世奇拒不接职,这到圣旨自然就变成一张废纸。

正德皇帝一向胡闹,虽然还有半年才能亲政,可对于他的性子,文官们已经摸得熟了,也都非常担忧。

一旦这个荒唐的万岁亲政,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所以,未雨绸缪,早就提高了警惕。

杨廷和自然知道,这种将一个举人出身的七品官直接提拔成从三品的盐司转运使的荒谬绝伦之事,定然是皇帝手笔,此例一开,朝廷颜面何在,百官以后还怎么制衡皇权?

如今,只能劝吴推官将圣旨退回去。

他这一席话说得义正词严,众官听得也是默默点头,心道:不愧是翰林院学士,杨学士这话说到咱们心坎里去了。

按道理,杨廷和也已经将道理说明白了,而吴举人又是真正的读书人,一向视富贵如浮云,定然会接受他的提议的。

可他们还是错误估计了一个宅男的心理承受能力,实际上,老先生此刻已经陷入了混沌之中,没当场晕到就是好的了。

杨廷和见他没有半天反应,心中恼火,又狠狠地朝苏木看了一眼,示意他出言相劝。

苏木和吴世奇的翁婿关系,他也有所耳闻。

苏木刚才正想起当初刘健刘阁老同自己所说的话,自然一旦老先生接了旨,名声就算是彻底地败坏了,就要成为天下读书人口中的笑柄。搞不好还被写进小说、戏词里,被当成反面丑角,传唱个几百年。

他知道其中的起来,忙拉吴举人一把:“老先生,这官当……”

话还没有说完,陷入混乱的吴推官喃喃道:“你叫我当,我就当。”说完,眼睛一翻,就彻底昏厥过去。

他一把年纪,又遇到如此大事,精神上终于崩溃了。听到苏木说出一个当字,就胡乱地应了一声,直接昏迷了。

“小人!”

“蟊贼!”

“呸!”大堂中,所有的人都在痛骂?≮更多好书请访问。。≯

杨廷和一张脸更是气得青如蓝靛,指着苏木的食指不住颤抖:“苏木啊苏木,你这次不顾个人安危,挖出沧州盐司的一群贼子,杨廷和还高看了你一眼。却不想,你和你岳丈一般,都是热中功名利禄的无耻小人。你好好一个举子,在诗坛上诺大文名,来年一旦中了进士,就是闻名天下的大名士,又为何自甘堕落于此。以后,休要再别人面前提起我的名字,你我师生情分,今日一刀两断。”

说罢,就拂袖而去。

其他官员也同时鄙夷地看了苏木和吴举人一眼,转身离去。

有冲动的青年官员甚至狠狠地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苏木听到目瞪口呆,喃喃道:“我是说‘老先生,这官当不得’啊!”

“咯咯,好,好,好,吴大人说是要当,那就当吧!”林森得意地将圣旨放到昏过去的吴推官手上,示意两个锦衣卫:“还不快扶吴代转运使下去歇着。”

苏木无奈地摇头,正要问林森自己是不是明天就随杨廷和他们一起回京作这件贪墨大案的人证。

林森突然低声道:“苏先生果然是陛下的股肱之臣,第一信重之人,今日竟然不顾个人名节替吴大人接了旨意,回京城之见了慈圣太后和万岁爷,将今日情形据世禀告。”

苏木苦笑。

林森又道:“苏先生,请随我去静室,陛下另有密旨。”

第414章 新差遣

苏木心中奇怪,如果要叫我回京城,直接说就是了,干吗又叫我去静室宣旨?

难不成,张太后还要问太康公主一事?

自己来沧州已经两个多月了,也是该给人家一个交代。

不过,如此一来,不还要陷在沧州?

一想到这里,苏木心中有一种隐约的不祥预感。

进了静室,屋中再不他人。

苏木也没急着问圣旨的事,他和林森也熟,索性就问:“林公公,陛下有没有说我什么时候能够回京城?”

林森一笑,咯咯道:“苏先生你来沧州做什么,咱们都清楚,都是东宫出来的人,也没必要隐瞒。慈圣太后的脾气你有不是不知道,不找回殿下,先生却是回不去的。”

苏木失望地坐在椅子上,伸出手摸着发热的额头。

林森一整面皮:“有圣旨。”

苏木一惊,忙站起来。

林森拉住他:“不需跪,万岁爷说了,就是一道手敕而已,就道是一封信件,看看就好。”

就从袖子里抽出一个檀香木小盒子,打开了,里面是一张写满字的纸。

苏木接过去一看,差一点笑出声来。

原来,这次自己上次写给皇帝的问安折子,说是太康公主一事已经有了眉目,尚需些时日才能找着。

皇帝直接在信后朱批:“朕躬甚安好,向来朕甚畏暑,今岁都中盛热,而总未觉苦。饮食起居更好,谕卿慰念,卿好么?卿且在沧州再忍耐几月,到时,朕自会传你回京。”

———这却是典型的雍正风格的文字。

原来,当初在东宫随侍读书的时候,有一日内阁谢迁正好说到皇帝批红的事。正德皇帝对于读书本就就不怎么上心,所批的文字也不堪入目,被谢阁老画稿一通训斥,然后打了刘瑾十几戒尺。

下来之后,正德很是不服气,苏木安慰说,皇帝披红其实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一个好皇帝,未必就能写一手好文字。像这种批红,务必要言简意赅,让人不产生歧义才好,至于辞藻,却没那么多讲究。

一时兴起,就随意在纸上写了十几条后来雍正皇帝的在大臣折子上的朱批,假托是泰西一个叫马可·安东尼的皇帝所作。

什么“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什么“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

小正德看得眼睛发亮,连声啧啧:“看看人家,这才是当皇帝的,好威风,好霸气,合我的脾胃。以后本殿做了天子,也要做这样的皇帝。”

于是,正德皇帝竟学了一手的雍正体,直接拿苏木来做实验,叫他哭笑不得。

这道朱披却叫他大大地出了一口长气,看正德文中的意思是要叫自己回京城了。

不过,再忍耐几月云云,却叫他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见苏木一脸疑惑,林森道:“至于苏先生究竟几月才能回京城,就看你接下来的差遣办得如何了?”

“差遣,什么差遣,别又是找人,我可办不到。”

“不是,不是。”林森低声说:“万岁爷的意识是,寻找太康殿下之事,派其他人就可以了,将苏先生你派来,纯粹是大材小用。当初,也是慈圣太后一时气恼,气头上面,万岁爷也不好怎么说。这次苏先生若是办成这事,立下大功,陛下也好在太后跟前求情。”

苏木提起了精神:“林公公你继续说下去。”

林森:“这次长芦盐司贪墨案之所以被先生你和杨大人、吴推官查到,说到底是因为真定大水,朝廷急需银子赈灾,否则,也不不知道要再过多少年才会被人发现。贪官虽然已经归案,可赈济款却没个下落。一旦激起民变,却是大大不好。因此,陛下的意思本来是叫你先兼盐司转运使,负责为朝廷筹款的。可你没有官职,吏部那边也不可能答应。索性就直接下中旨让你泰先暂代了。反正你们是一家人,他做和你做都一样。如此,苏先生你也不用站在风口浪尖不是。”

说了这么多话,林森吞了一口口水,接着说:“那吴推官就是个糊涂人儿,将来盐司的事情还不由你做主。万岁爷所了,盐司什么时候将两百万两白银凑够,苏先生你什么时候就能够回去。至于公主殿下的事情,太后那里自有他去说。”

“就这,要多少时间?”

“两个月。”林森竖起了两根手指。

“两个月,两百万,有点紧。”苏木点点头,心中也是欢喜:“能不能再宽限些时日?”

林森咯咯笑着:“苏先生啊,你这么大一个名士,怎么学人讨价还价,还跟万岁爷。”

“实在是太紧。”苏木故意搓着手叹息,实际上,他有信心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这个任务,然后顺利脱身回京城。

盐场什么地方,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有的是法子生财,倒不觉得有什么难度。

对于马上就要甩脱太康公主这个麻烦的家伙,回京城去与小蝶、胡莹她们团聚,苏木就一阵激动。

至于谁将来接受太康这个烫手的热山芋,我管他去死!

颁完旨意,苏木又同林森聊了半天,问了问京城的事情,这才告辞而去。

既然要想办法凑集两百万两银子,苏木就得先去查阅盐司的档案,熟悉转运司的工作流程。可这些东西却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接触到的,因此,事先就先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苏木想了想,没有吏部的告身,他自然是做不了官的,如今,只能以吴老先生幕僚的身进驻盐司,不然,他也没有正当理由插手盐运使司的日常事务。

说句实在话,要想在短期内凑足两百万两白银,吴宅男还没有那个能力。

这事还得老先生点头才行。

同林森分手,苏木又找到一个盐司的小吏问吴推官在不在?

那小吏回答说:“大老爷病得厉害,本要送去后衙安歇。可吴大老爷看起来好象很恼怒的样子,摔了手头的官印回船去了,说是明天就要回扬州。”

第415章 吴老先生的名声

听到他这么说,苏木吓了一大跳。

老先生如果抗旨不遵,正德皇帝和张太后固然拿他没办法。实际上,万岁和千岁两位大人物的眼睛里还没有区区一个吴世奇,他们是要将吴老先生推到前台来,是要让苏木给朝廷解决难题。

如果吴大人离开沧州依旧回扬州去组哟他那个推官,苏木完不成朝廷交代的任务,以后也别想回京城了。

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苏木就想着如何回家,这个心思都变成执念了。对于太康公主他是没有任何法子的,相比之下,凑够两百万倒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然容不得老宅男坏了自己的事情。

因此,苏木也不耽搁,就心急火燎地赶去水西门,吴老举人的船正就停在河岸上。

那日夜里出了那么大一件事,闹了半夜,到上午才算消停。

城中百姓早就被惊动了,过得五日,又知道盐司上下官僚都被吴推官的兵和钦差大使一网打尽。差不多有五六百人聚在水西门对着河边扬州府的官船指指点点。

水西门本就是大运河在沧州一段的码头,异常繁华,河边尽是茶寮酒肆。不过,这里的消费者大多是脚夫和船家,档次却不是太高。

今日河边聚了许多好事者,各商家的生意也是分外的好,都挤满了人。

喧哗热闹,议论声伴随着酒菜的香味阵阵飘来,让人食指大动。

苏木刚要上船,就被人叫道:“梅巡检你可来了,这大中午的,可用过酒饭,来来来,一并吃上几盏,这里的羊肺汤滋味不错。”

说着话,就要将苏木朝一家专营羊肉下脚料和下水的棚子里拖。

古代有身份的人物是不吃动物下水的,主要是怕厨师打整得不干净,怕吃了被过上寄生虫。而且,明朝的香料并不像后世那么丰富,若是收拾不好,腥膻味很重。

因此,码头的这些食厮里的动物下水,大多是供应苦力脚夫。

苏木以前也喜欢吃动物下水,什么牛肝马肺羊肠,什么烤大腰子。到这片时空之后,发现这些玩意儿便宜得不象话,就叫小蝶给你整治了一桌。一动筷子,才发现这东西真是难吃。

被人拉住,回头一看,这人他也认识,好象是以前巡检司一个手下的哥哥。

此人就是个无业游民,当初还托了关系要进巡检司当差。

苏木本着你好我好大家的原则,也答应了。

只可惜,老郝还没进巡检司,苏木就被革了官职打发去做看守。

就笑着说:“原来是老郝,就不吃了,我也不喜欢下水。”

老郝“哎哟”一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你看我这双狗眼睛好不晓事,梅巡检可是富贵惯了的人,这种粗茶淡饭如何入得了口。对了,梅老爷你不是被发配去军械库做看守了吗。那天军械库被吴推官给占了,又挖出那群贪官,就连沧州同知杨自烈也被抓了,以他的罪责,想必至少也是个斩监候。杨自烈落了马,梅老爷你自然也要回巡检司去的。小人在这里先恭喜老爷了。”

说着就连连作揖。

码头上本就人多,听到二人说话,顿时就围过来一圈好事者。

苏木苦笑:“还没定呢!”

老郝:“梅老爷是个好人,将来若回巡检司,还请多多关照我家兄弟。所谓好人有好报,我家兄弟常在小人面前说梅老爷是个宽厚仁慈的菩萨,否则那么大动静,又是放枪又是砍人,老爷你却丝毫无损失。”

苏木被他缠得有些烦了,正要交代两句好去船上。

旁边就有看热闹的人道:“原来是梅巡检,原来你昨天就在军械库同吴大老爷在一起,还请说说那时的情形,小人等下请梅巡检你吃酒。”

“对对对,梅老爷快说。”

“梅老爷吉人天相,怎么会有事。况且,扬州府的吴大人又是少有的清官,他一个扬州府的官,为了挖出盐司的贪官,竟带兵攻占军械库和银库房,这担待,这胆气!”

“是啊,吴大人是大大的清天大老爷啊!”

众人纷纷点头,然后同时叫苏木说说那天夜里的情形,说说吴大人当时的风采。

苏木被大家闹得头痛,心中也是好笑:看样子,吴老先生在沧州闹了这么一出,倒是博取得了若大名声,今天的官员年审,只怕要被判一个“卓异”了。

不过,听到这里,他心中却是一动。

当初在京城的时候,苏木和吴老先生一家同在一个屋檐下住了半年,对于他的脾气自然是最清楚不过。

先前在盐司衙门的时候,一听到被任命代理转运使,老先生惊吓过度,晕厥过去。

如此,这才没有拒绝这个任命,被大家误会是贪恋权位,落了个身败名裂。

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他苏木所说的那本句话。

如果没猜错,此刻吴老先生只怕连杀他苏木的心都有。

恼羞成怒,老先生自然想尽快离开沧州这个是非之地,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此,或许还能为自己挽回已经在士林中狼藉的声誉。

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你也的允许人家幡然悔悟不是?

可惜苏木却不想放过吴举人,他若是走了,苏木也只有一头跳进大运河里死了干净。

至于老先生的声誉,谁在乎?

为了我苏木能够早一日回到京城,老丈人你就被天下士人唾骂一回吧!做长辈的,总得为晚辈牺牲不是。

不过,老举人性格执拗,要想说服他只能用圣人大义,以道德压服。

想到这里,苏木已经有了主意,朝众人团团一揖,道:“在下昨天确实是在军械库值守,不过,事发时正在睡觉,等到吴大人带并进驻,才醒过来,先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却是一无所知。不过,吴大人是个好官,进库房之后,约束手下,一毫不取不说,对我们这几个看守也是温言抚慰。等到天亮,一人给了一串钱就打发了出来。”

“好官啊!”

众人都纷纷夸赞。

苏木趁这个机会将老郝拉到一边,小声道:“老郝,有个事情得请你帮个忙,等下我要上吴大人的船去说话,你看我手势,就……如何如何。”

然后将一锭碎银子塞在他的手中。

第416章 吴世奇的拒绝

听苏木交代完,老郝将银子退给苏木,正色道:“梅老爷,小人虽然是个浪荡子,可也是晓得事理的,这事自然是义不容辞,如何敢要你的钱。且放心好了,等下包准将此事情办得妥帖。”

苏木又将钱递过去:“给你钱就收下吧。”

又推辞了两回,实在是切不过,老郝才收了,“梅老爷,小人这就去安排。”

说罢,就转身进了旁边那个棚子,对里面几个正在吃肉喝酒的同伴低声喝道:“今日的帐算在我头上,等下有件事需几位哥哥帮衬。”

几个人同时道:“郝大哥却是爽利,且说话。”

苏木这才放了心,大步上了吴推官所在的官船。

船舷处趴着几个正在看风景的士兵,他们也是认识苏木的,知道他和吴大老爷关系特殊,也不阻拦,就笑道:“老爷你现在去见大老爷却不妥当。”

“却是为何?”苏木问。

“吴大老爷正才发怒,已经和二公子对骂了半个时辰了。”

说着话,几个士兵就偷偷地笑起来。

作为吴老先生的亲信,他们对大老爷的家事自然最清楚不过,知道二公子是个最最胡闹之人,而吴大人为人古板为官清廉,两人一见面就会吵个不停,也没办法劝。

大家也就当个热闹看罢了。

可苏木一听到这话,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如果没猜错,吴老二正在劝老先生留下。

吴老二这人的人生最高理想是做个横行霸道的衙内,自然是巴不得老先生的官越高越好。

而他收拾起老举人来又以后一整套经验,可今天连他也不能说服老先生。

可见吴推官已经铁心要离开沧州。

今日要想说服他,只怕没那么容易。

正想着,就见到一只盖碗茶杯从船舱里扔了出来,当一声在甲板上摔成碎片。

吴大人又羞又愤怒的声音咆哮而来:“小畜生,给我滚,说什么留在沧州,说什么从三品大员,我如今已是身败名裂,变成正人君子口中的小人,还有什么脸留在这里?废话少说,明日一大早你我就回扬州去。”

这一声响却将苏木吓了一跳,回头看去,几个士兵好象见惯不怪的样子,甚至连动不没有动一下。

船舱里响起吴老二气愤的大叫:“疯了,疯了,爹,你好好的从三品大官不做,偏偏要回扬州去当你的正七品,这不是糊涂油蒙了心吗?再说,你在扬州做推官有什么好处,上头还有知府、同知、通判别驾,官大一级压死人,随便哪个大人说上一句话,你都得恭恭敬敬地去办,一年下来也就三四十两俸禄。哪比得上在盐司做转运使,手头掌握上万人的营生,几百万两流水,比起一个总督过得都酣畅……”

话还没有说完,吴老先生就骂道:“我等做官,岂可只顾着自己升官发财,上报君恩,下不负黎民百姓的期许。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吴老二愤怒地打断父亲的话:“什么上报君恩,下不负百姓,你又不是进士,一个选官而已。就算是这个官也是姐夫给你谋来的,还在这里说什么大话?嘿嘿,爹爹你别欺我年纪小又没读过什么书,拿大道理来骗人,你主要是不想被人笑话罢了。若真怕人笑话,当初你就不该去选官,依旧按正途去科举,如此自可堂正正做人。就算被擢拔成三品大员,别人也不好说你什么。依儿子看来,爹你不是不想做这个官,心里想,偏偏又不敢。”

这已经是诛心之言了,苏木一听暗叫一声不好。

果然,这个时候,“啪”一声,船舱里传来响亮的耳光声,“滚,孽障你给我滚!”

不片刻,老二就捂着脸跑了出来,一边跑一边喊:“做人不能这么自私,要为儿孙谋福利啊。你要当清官,光那点俸禄还想养家糊口?只要进了盐司,三辈子吃用都够了。”

“畜生,我劈了你!”吴老先生也追了出来。

一看到苏木,正闹得不可开交的父子二人同时停了下来。

“见过吴推官。”苏木忙一拱手施礼。

吴举人看到苏木,脸黑得更是要滴出水来,喝道:“苏木,想不到啊想不到,你好歹也是一个饱学之士,依你的文章看来,也是个德行高洁之人。可今日之事,却叫人齿冷。我这才知道你是如此一个卑劣小人,尽陷我于不义之地。这以后,我吴世奇还有何面目见人?”

说到这里,老先生仰天长叹,痛心疾首,眼泪都快要出来了。

“今日你到这里的来意,老夫也知道,肯定是和这孽障商量好了,想劝老夫做这个转运使,也好中饱私囊。当初在京城的时候,老夫人就觉得你是个贪财之人。”他指了指吴老二,喝道“老夫却不能遂了你的心愿,以后……你和云儿的婚事休要再提了。你我再没有关系,来人啦,把他给本官赶下船去!”

这回,老先生是动了真怒了。

苏木吓了一跳,心中又是窝火,就因为这样,他就要毁婚。为了一点小小的意气,就要置自己女儿的终身幸福于不顾,疯了,完全是疯了。

吴老二也大叫起来:“怎么可以,爹,你疯了,这不是要姐姐去死吗?”

见几个士兵尴尬地上前要请自己下船,苏木摆了摆手,淡淡道:“吴大人,你还真是看错我了。真以为我苏木贪你的权位,想打着你的牌子捞钱。别忘了,老先生的官职可是苏木替你求来的,我若是要发财,有的是法子,好象还不至于走你的门子吧?苏木虽然是个爱钱之人,却没有拿不义之财的习惯,你却是看错我了。”

听苏木提到自己的官位,吴举人一张苍白的脸变得通红,叫道:“回扬州之后,本官立即上辞呈。你今日上船来,不就是想劝我留在沧州吗?好,我现在就回答你:吴某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七品推官,在扬州任上不过两三月,没有丝毫建树。无论政绩还是资历不不足以担任盐司转运使,也没那个脸皮窃居高位。”

第417章 吴青天

苏木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吴老先生又羞又愤:“你笑什么,来人了,将他赶下船去。”

苏木收起笑声,淡淡道:“老先生,我与吴家小姐的婚事当初可是你主动提出来的,虽说还没有三媒六聘,却已经有了口头约定。君子言必行,行必果,这事自有人证物证,容不得老先生你反悔。”

吴老二适时插嘴:“对对对,苏木和姐姐的婚姻事我可以佐证。”

吴举人也知道自己刚才一时气愤失言,这才说出退婚的话来。被苏木捏着这一点,却有些还不了嘴,只得低下了头,气势也没刚才那么盛。

苏木:“其实,朝廷早已经知道沧州盐司有问题,这才让苏木来这里侦查。如今,盐司的蛀虫被一网打尽,却没有人主持日常事务。朝廷之所以让老先生你暂代转运使一职,其实就是个过渡,维持个三五月,上面自然有新官到任,到时候老先生自回扬州去就是了。”

“如此,也不算是贪恋权位,也不算是擢拔。盐司的事因老大人而起,老大人如今完了事,一甩袖子要走,这么大一个衙门这么多事务,总不能不管吧,所谓有始有终,君子之道。”

吴推官刚才说错了话,心中尴尬,说句实在话,女儿对苏木的一片痴心他也是知道的。对于苏木这人,他这个做老丈人的也很满意。虽说苏木身上有很多东西叫他很不喜欢,可此人有情有义有担待,却是个值得依托终身之人。

老举人摇了摇头:“话虽如此,可我吴世奇岂不要被世人看成奸佞小人。君子爱惜羽毛,名节一物比天还大。”

“名节一物真的比天还大吗?”苏木冷笑起来:“那么,和百姓的生计比起来呢?”

说着,就悄悄地朝岸上做了个手势。

这个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中年汉子越众而出,大声喊道:“吴大人,你真的要回扬州吗?”

吴世奇定睛看去,却是一个普通百姓,问道:“你是谁?”

“草民郝秋分。”说话的正是老郝,他普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高声道:“吴大人,盐司的贪官残害百姓多年,我沧州黎民畏其权势,敢怒而不敢言。幸得有大人将其一网打尽,还我沧州这片朗朗乾坤,我沧州十万百姓皆感念大人恩德。今日聚在这里,就想问一句,大人是否要回扬州?”

正说着话,又有十几个百姓跪了下去:“大人是否离开沧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