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慎说:“圣上真是会选天气。你们去讨伐金国的时候,气候也很好。打西夏的时候,天气也很好。后来打吐蕃的时候,天气也很好。我们进军大理的时候,简直就像到大理藏南去越冬。气候舒服极了。这次打东黑汗,打西黑汗,到汉北路,都是春天。”
小赵皇帝说:“打金国、西夏的时候,没有选时间。是老天爷帮助我们。不可能长期都是老天爷帮忙。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是说我们不要注意天时。只是讲一个比一个重要。”
“我们出兵,我们是客军,气候最重要。不注意,老天爷就会帮倒忙。还没有打仗,老天爷就开始惩罚你了。怎样打胜仗?”
“吐蕃、大理、黑汗我们都是有意选择的天气。现在我们撤出高昌,都可以看成我们主动选择的天气。如果天气不好,就可能在部队疾病流行。许多打败仗,就是这样形成的。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一定要选有利于客军的天气去进攻。”
朱慎说:“这,臣妾一定要牢记!”
到四月二十五日,小赵皇帝的御驾亲征部队到了京兆府。小赵皇帝把叫吴革、许翰、朱慎来商量。
吴革报告说:“许多在高昌精简的人员,现在申请归队。”
小赵皇帝说:除了老了的人,残废了的人,如果病已经好了,弱的身体恢复了。就可以归队。大的统一已经完成,我们的部队将要来一次大的整顿。老弱病残肯定要精简。部队的组织形式,也要变化一下。”
小赵皇帝说:“我们这一支部队,现在有十二万人,实际是我们北方部队的一支机动部队。这一支部队,是经过了南北战争考验的部队,朕准备把这一支部队分成三个地方驻扎,一支在京兆府附近驻扎,一支到京城驻扎,一支在燕京驻扎。到京城驻扎的后,再调出京城一部分部队到洛阳驻扎。”
“在京兆府主要是防止西北出事,好调兵。以后再往西移几天的路程,减少调兵的里程。在燕京的是防止辽东出事,好支援。”
“吴革参谋长分一下部队。许翰将军把住京兆府的部队,安排一下驻地。”
“热气球还有九个,京兆府给四个,燕京给五个,住京城的暂时不给。”
小赵皇帝问:“你们几位有没有不同意见?”
几个都表示没有不同意见。
小赵皇帝说:“你们都回京城去,朝廷好安排恰当的工作。”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绣球战争
四月二十六日,小赵皇帝的御驾亲征部队,在二十五日夜接受了一些疾病恢复的军人。那些年老的、残疾的就不再继续回部队了。在京兆府,又留下了四万军队。继续前进的部队就是八万人了。
天气热起来了,部队的将士都穿上了单衣。在马上行军,也被晒得汗流夹背。现在那些将士都说:“如果在现在才出兵打仗,可能有许多人,长途行军,中暑不知要死多少人。我们打大理、打藏南、打黑汗,气温就像在春天里,享受啊!”
朱慎对小赵皇帝说:“圣上,我姐姐,皇后,可能早就生了吧?只是不知道是生的是皇子还是公主?”
小赵皇帝说:“朕怎么把这个事情忘记了。按说应该在去年十月份出生,不知道母子是否平安。”
朱慎说:“圣上不要担心,我姐姐身体很好,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说起皇后和她和她怀孕的孩子,小赵皇帝就想起她们,皇后、贵妃刘桂香,他们是自己穿越过来的亲人。和贵妃朱慎一起,组成了自己的家庭。从去年八月出发,八九十十一十二,去年五个月到今年四月,一共九个月了。如果生产孩子没有问题,孩子也过半岁了。
真是归心似箭,巴不得快一些回到她们身边。时间也过得真快,有一句话,叫日月如梭。
五月一日,快到开封城二十里地,小赵皇帝就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全军整理军容。上次到开封城,记得是在十里整理军容,现在,为什么在二十里呢。这一路来,到处都是老百姓,官员在欢迎。搞不好,朝廷迎接的人员也更远了。
小赵皇帝将身上衣服都换了,还特地穿上了黄金盔甲。大家都知道,除了出征的时候,穿上的是黄金盔甲,其余的时候。他将军服也很少穿,都是穿的士兵一样的服装。奇。сom书上了战场,敌人就冲着将军杀去。如果发现大宋的皇上,就更要冲杀过来。即使大宋大理打胜仗,只要皇上一人死了,就是一个大败仗。小赵皇帝已经是不怕死的人了。为了大宋政局的稳定,也要自重。
朱慎也穿上了黄金盔甲,越发显得是经过战火考验的威武的女将军了。大宋历来就有女将军出征的先例。佘太君、穆桂英。南宋也有,只不过南宋的历史已经改变了。
宫女们也是十分爱干净的不能回去被其他的姐妹看扁了。
全军的将士,也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穿上后也把自己的衣服扯得周周正正的。经过一番整装,长途跋涉风尘仆仆的样子没有了。
小赵皇帝见全军已经整顿一番,全部都变了样,就命令部队前进走了十多里,就看见已经在五里就有人等起了。
部队先就穿过两个牌坊,第一个的横批上写着:“统一完成”
右边的对联上写着:金夏辽高土大藏黑
左边的对联上写着:东西南北天下一统
这已经不讲对仗,是在写实了。
第二个牌坊的横批上写着:居功至伟
右边的上联写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左边的下联写着:千古风流吾皇至伟
小赵皇帝看了两个牌坊,摇了摇摇头。天下统一完成了吗?千古风流自己就至伟了吗?。
过了前面的两个牌坊。欢迎的人群鼓乐齐鸣。
皇后朱链、贵妃刘桂香走在前面,李纲和几个丞相走在前面,后面是文武百官。
小赵皇帝见前面迎接的队伍来了,只得传令后面暂时停止前进。小赵皇帝自己也只得牵住缰绳。
李纲站了出来,大声说:“我朝皇上御驾亲征,统一了大理国、开辟了藏南路、统一了东西黑汗,建立了汉北路。这是继统一金国、西夏、吐蕃、西辽、高昌后,再一次伟大的胜利,我们大宋朝,东西南北中,实现了完全的统一。让我们迎接我们伟大英明神武的皇上凯旋归来。现在在皇后皇妃的带领,我朝文武官员,叩见圣上!”
于是,皇后带头,文武官员,一起跪下:“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人多,好久没有见过皇帝,大家都鼓足了劲在喊,真是惊天动地。
小赵皇帝只得按规矩来,说:“各位爱卿,平身!”小赵皇帝见大家都声音洪亮,只得高声叫起来。
“谢圣上!”皇后贵妃文武百官一起从地上爬起来。
李纲说:“报告皇上,京城的全体老百姓,为了表达迎接圣上和凯旋归来的英勇的全军将士,庆祝统一大业完成,已经等在各个街头。请圣上和皇后贵妃上车。”
小赵皇帝点点头,表示同意他们的安排。
皇后走向前来,说:“请皇上见皇子!”
刘桂香就把一个半岁的男孩子抱了上来。
小赵皇帝接过皇子,思绪万千,自己穿越过来,已经开花结果。
小皇子一见皇上,就高兴地去抓小赵皇帝头盔上的装饰的红色的丝结。小赵皇帝一把抱过小皇子,刚抱在身上,就给小赵皇帝身上洒了一泡尿。
皇后见小皇子洒了一泡尿到小赵皇帝身上,害怕皇上不高兴。
小赵皇帝笑着,轻轻地拍了小皇子的屁股,说:“你就是这样迎接老子的?”
皇后忙着掏出自己的手绢给皇上揩身上的尿。小赵皇帝说:“没有关系!没有关系!”
刘桂香贵妃就把小皇子接过去。
皇上的辇车赶来了,小赵皇帝就带着皇后,和两个贵妃坐上去。今天是敞棚车,方便大家看。
赶车的见皇上一家人已经上了车,就赶起马车来。一般文武官员,文官坐轿,武官骑马,跟在皇上的马车后面。
进了城,小赵皇帝就发现,城内的大街上已经站满了人。老百姓一起喊起来:“欢迎!欢迎!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竟有了现代夹道欢迎的样子了。
老百姓也是不能乱走的,看样子是划定了街道的。官差站在街道两旁维持秩序。
小赵皇帝一眼向前面的街道看去,竟叫起苦来。小赵皇帝说:“糟了!”
皇后问:“圣上,什么事糟了?”
小赵皇帝说:“就是要怪刘桂香嘛?”
刘桂香说:“圣上,要怪臣妾什么?我可不知道做错了什么?”
小赵皇帝说:“一会你们就知道了。前面搭了很多抛绣球的台子,她们都在向你学习,都来抛绣球。”
马车走了一会,真的出现了好几个抛绣球的台子。
小赵皇帝说:“一会,如果谁抛来,你们都不准接,全部替朕挡一下。朕这里,把小皇子递给朕,由朕抱上。”
小赵皇帝已经是统一天下的英雄了,他还是城内那些缠脚姑娘的恩人,在姑娘心目中的地位更高。皇上还要选妃子了,刘桂香就是榜样。这更是借见皇上的机会,对皇帝抛绣球的好机会。
小赵皇帝抱着小皇子,就逗着小孩子,坐在那里,不看那些高台。三个小赵皇帝的老婆,皇后贵妃,就进入临战状态,都替小赵皇帝来当绣球,都站立起来。不要说,这三个人在小时候,家庭都请过师傅教过武术。打架斗殴不一定行,上阵杀敌不一定行,要挡迎面袭来的绣球还是容易的事情。
两面的高台上准备抛绣球的姑娘见这个架势,只得暗暗叫苦。既然已经站到高台上,就像什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样,她们已经站上了高台,今天的绣球就是抛向皇上。
有两个绣球抛来了,朱慎一拳把绣球打到抛绣球的人的身上,害的那个姑娘一屁股坐到了台子上。皇后也对一个绣球反击过去,打到了抛球的手上。刘桂香这个始作俑者,今天也改变了对象,见抛来的绣球,一掌打回去,打在抛球人的脚上。
老百姓今天,本来是来迎接皇上的,等皇上来到面前,就看到皇上的皇后贵妃,打一场保护皇上的保卫战。情景确实好看,老百姓大家都忘记了任务,笑嘻嘻地看一场绣球大战了。
这个事件的目标,小赵皇帝就像稳坐中军帐的诸葛亮,抱着自己的儿子,看几个老婆在那里显示武功。
一路上,绣球台不少,全城百姓就是看见了一场喜剧,皇上的三个绝色的漂亮老婆,武功出色,把抛来的绣球全部反击了回去。
李纲只得暗暗叫苦。皇上一家人,就像在经过一场战争。连那些抛绣球的,等皇上的马车一过,也来看这个从来没有过的热闹场面,攻击皇上的绣球,被皇上的老婆一一回击了转去。
天气又热,皇上的几个老婆,都在这大概十里的距离开展一场“战争”,保护皇上的战争,一个一个搞得香汗淋漓。
还好,李纲指挥小赵皇帝的马车转向了内城,战斗才有所缓和,抛绣球的“女战士”,没有想到皇上的“战车”调转了方向。内城的姑娘大多是官宦人家的姑娘,没有必要用抛绣球这个形式去取得皇上选妃的资格。
皇后说:“哎呦!累死我哟。”刘桂香说:“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累过。”
朱慎由于以前就比她们锻炼得好,现在又经过军事训练,说:“怎么又调了方向,我还准备打更多的反击战!”
小赵皇帝见三个老婆都会武功,就笑嘻嘻地表扬说:“今天,这一场特殊的战斗,你们都表现得很好。保卫了圣上的安全。”
马车到了皇宫门口,小赵皇帝一家人下了车,一个宫女跑上前来,把小皇子从小赵皇帝手里接过去。
皇宫内,宦官和宫女们站成两排,迎接小赵皇帝和朱贵妃胜利凯旋。大家一起说:“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赵皇帝说:“平身吧!”
“谢皇上!”
小赵皇帝说:“走去洗个澡,好久没有洗澡了!你们也去洗一洗,今天太累了。”
那些还在等皇上的姑娘,辛辛苦苦搭了高台,见不到皇上一行。只见几万战马,骑着远方胜利归来的将士。没有办法,只有老老实实喊起了“欢迎!欢迎!欢迎!”的口号!
将士们十分感动;今天,漂亮姑娘站在高台上,挥舞着彩带,漂亮姑娘特别多。老百姓也在哪里喊欢迎,大家都是真诚的。八万多匹战马,在大街上,不是荒郊野岭,任骑兵跑,还要走很多时候。
等部队走完了,那些姑娘垂头丧气,心思算是白费了。
全城的老百姓,也在议论今天皇上的三个老婆,为了保护皇上不被新来的竞争对手夺走,上演了一场保卫皇上的好剧。那些高台,一般为了减少费用,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姑娘联合搭起来的。由于有刘桂香为榜样,那些家庭的家长,见自己的女儿有几分姿色,有一点文才,也同意自己的女儿去抛绣球。
今天,皇上的三个老婆,几乎成了抛绣球姑娘的敌人。没有说把这样的好事支撑一下,还与大家打起仗来。
刘桂香的开封日报,经常在开封收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去登报,以扩大报纸阅读的人数。今天这样的闹热,估计她是不会登报了。
我们也不去描写小赵皇帝与皇后朱琏、贵妃刘桂香的久别胜新婚的性生活,只知道他们今晚上,很早就睡了。睡的早,小赵皇帝还知道,朝廷的早朝太早了。一直没有时间去改它,因为需要改变的东西太多了。
五月二日,小赵皇帝被皇后叫起来,要早朝了。小赵皇帝只得在宫女们的帮助下,穿上龙袍。从八月出发,到二一年的五月回来,九个月,习惯了与军队去打仗,指挥军队,对朝廷还生疏了。
小赵皇帝走上龙椅,坐在上面,大臣们就立即高呼:“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走后,每天,大臣们还是早朝,对着龙椅对“皇上”叩拜。也在一起商量朝政。皇上在前线啊,大家心里都有一种担心。战斗还是很顺利,但是,在新地方,就不知道消息,作为大臣比老百姓更担心。战争结束了,皇帝回来了,大臣们有了主心骨。战争取得巨大胜利。
叩拜结束,从李纲开始,大家都来唱赞歌。
小赵皇帝让他们讲,听赞歌,比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整天都是金兵占领地方,敌人骑兵快速进军好得多。
今天的赞歌,唱完了,小赵皇帝开始讲话了:“各位爱卿,朕从去年御驾亲征到现在,九个月过去了。朕没有在朝廷,朕要说一声谢谢!谢谢大家,特别是几位丞相,你们担起了朝廷的重担。还没有听到发生大的乱子。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家辛苦了!”
“统一的事情,由于我们在过去一百多年里,饱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欺负,朕刚当皇帝的时候,整天就是金兵占领了我们什么地方。整天就是金兵骑兵打到了那里。整天就是部队不抵抗跑了,还就是投降了。各位大臣们的压力可想而知。朝廷整天就是迁都,就是撤退地闹。”
“直到朕让那些闹得凶的大臣们走了,我们朝廷的意见才比较一致了。朕也要感谢各位爱卿的支持。我们打仗顺利了,金兵东路军西路军也消灭了,我们的土地也恢复了。实际是金兵给我们统一送来了机会。他的主力被消灭了。原来的三角平衡打破了。金国西夏的灭亡。后面的都撑不住我们的打击。接着就是西辽高昌吐蕃问题的解决。这次朕出征又解决了大理黑汗。我们新建立了五个路。胜利是伟大的。”
“不过,今后有几个事情要注意:一是我们还没有完成统一。琉球在东吴的时候就属于我们了,现在不能讲统一完成了。不然我们琉球还要不要?”
“二是什么“千古风流吾皇至伟”,朕才当一年皇帝,人,不是神,经不住夸。今后就不要这样说,我们要争取超过千百年,就必须多找问题,多解决问题。皇上过分的夸奖,qi書網…奇书就会出问题。请大家注意。”
“还有,朕九个月不在朝廷。各省各部,这几天要汇报自己的工作,请回去准备一下。”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提拔官员
。下了早朝,小赵皇帝就想到自己的儿子。儿子六个多月还没有看到父亲,也是因为自己在外打仗。现代的女性都要埋怨了。不过,真是在现代,父亲要去打仗,也是没有办法的。
小赵皇帝就来到皇后住的寝宫。皇后正在梳洗,一帮宫女在那里帮忙。
小赵皇帝问:“儿子呢?”皇后说:“刚刚醒了,奶妈和几个宫女抱到花园玩去了。
这是小赵皇帝的第一个儿子,皇宫里的上上下下都十分重视。一般皇帝的老婆生了,作为母亲都是不亲自给他喂奶的,这样是害怕营养过分流失。还有带小孩一般是很辛劳的事情,容易催人容貌变老。皇帝的老婆生了,就找一个奶妈,找几个宫女专门服侍。皇后生了孩子,不喂奶,身体很快恢复了,又变成了一枝花。
太医院本来是为皇帝家族服务的,要说其他的皇子公主,王爷很多。太医院又是重点为皇帝和他的一群老婆服务的。现在太医院是十分幸运的,太上皇出走了,皇太后也走了,太上皇的一群妃子也走了。新上来的皇帝是一个年轻人,没有害过病。皇帝的皇后和两个妃子感冒也没有。刚当上皇帝的皇帝一家人也没有架子,太医够舒服的了。可是,小孩子就不同了。这个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朝廷也十分重视,皇帝家族也十分重视。他现在就是重中之重。太医院专门派了几个儿科专家,给小皇子看病,检查身体。还好,这半年,小皇子只害了一次感冒。
小赵皇帝走到后花园,奶妈正在那里与小孩喂奶。几个宫女见皇上来了,就忙跪下叩见皇上。小赵皇帝说:“我以后经常要来看儿子,一般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你们就不必如此多的礼节。以免影响带孩子。”
小赵皇帝就在那里等孩子吃了奶。小孩吃完了,小赵皇帝拍拍手,小皇子马上就伸出手要小赵皇帝抱。可能小孩知道这就是自己的父亲,小赵皇帝皇帝抱上,他是又笑又跳。
一个宫女说:“圣上,小皇子可选人了,认不得的人抱他,就要哭,不让抱。圣上昨天一抱,他就要抱,还要在身上抓东西。他不知道怎样认得皇上的。”
小赵皇帝没有回答,他也回答不清楚,可能是看他认得的亲人对他的态度吧?还是,血肉相连,心灵相通?
逗了一上午小孩,就该午膳了。皇后问:“是分开用膳,还是在一起用膳?”
小赵皇帝说:“以前在一起用膳,很好嘛,就在一起。不准超过原来的八菜两汤。数量要合适,不要吃不完浪费了。”
刘桂香朱慎也通知来用膳来了。
一声传膳,就从饭堂,一直向外面传了出去,到御膳房。一会,就是一队端食品的拿餐具宫女宦官来了。品尝食品的宦官正着急地品尝着各类食品。品尝完了,小赵皇帝们才被通知用膳。
在用膳的时候,小赵皇帝问刘桂香:“刘桂香,你们报纸现在是盈利还是亏本?”
刘桂香说:“我们的报纸,从开办到现在,每一个月一核算,从来还没有亏过本。只是第一个月赚得少一些。与朝廷的拍卖房地产打广告是免费的,但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后来与几家大的老板打了几次免费广告,人家都发现业务增加不少,都要求打广告,现在都收费了。以前印一张报纸,现在印二张报纸。买报纸的很多,印的数量也增加了。我们的职工也增加了。”
皇后说:“以前,我还在担心这是一个要亏本的事情。现在,开始赚钱了。”
小赵皇帝说:“我们的报纸既然在赚钱了,你们就要申请工商登记。也要按照一年免税,两年三年半税的规定去办。”
刘桂香说:“我们的印刷术,人家也想学习。怎么办?”
小赵皇帝说:“我们要带头实行专利法,你们先申请专利。要防止有人私下出卖技术。你们可以对要学技术的,收专利费。我们的印刷厂还可以做铜活字卖。我们的印刷厂还可以印书卖。增加收入。”
刘桂香说:“是!圣上,我就去照办!”
小赵皇帝又说:“我们新统一的地区,全部解放了奴隶,可是,我们汉族的内地,虽然没有多少奴隶,还没有取消奴隶制。你们的报纸要及时刊登那些奴隶的来信,或者,写信反对奴隶制的文章,对朝廷取消奴隶制增加压力。”
刘桂香说:“已经有奴隶和社会上反对奴隶的来信或者文章,我们没有敢刊登。”
小赵皇帝说:“这样不好!今后就是有反对朕的文章,来信都可以登,大家可以讨论,增加我们报纸的思想性,观赏性。要推动社会发展。”
下午,小赵皇帝就叫宦官传三个丞相,叫来商量事情。
小赵皇帝在崇政殿的书房里,几个丞相来了。大家行了叩拜礼。
小赵皇帝说:“朕把你们叫来,就是朕把准备安排的几个官员与你们商量一下。”
“今天早上,朕说我们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就是说,琉球和琉球群岛还没有收回,我们不能说我们统一大业完成了。不过对琉球,我们只要做一些准备,派一支部队去,是很容易回收回来的。统一琉球,就不是我们朝廷的大问题了。”
“现在,我们在统一战争中吴革参谋长,许翰参谋长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恰当地安排。还有吕好问也应该提拔,钱宏与郑忠信也应该适当提拔。”
李纲问:“圣上准备怎样安排吴革许翰呢?”
小赵皇帝说:“许翰原来与王勇训练洛阳部队,后来许翰训练边防部队,都是证明不错的,朕准备安排到兵部任尚书。现在兵部尚书也没有人担任。吴革任枢密院太尉。”
“不知你们有没有不同意见?”
李纲徐处仁吴敏都一齐表态:“没有意见!没有意见!安排得很恰当。”
“还有吕好问,朕准备安排他当丞相。”
李纲说:“吕好问确实是十分有才干的人,应该提拔,只是现在丞相位置都是满的。我们就需要退一个下去了。”
徐处仁说:“那臣退下去吧!”
吴敏说:“臣退下去吧,臣就专心当科学院的院长,我已经十分喜欢这个职业,希望能够为朝廷的科技发展做一点贡献。”
小赵皇帝说:“好!吴敏爱卿专门管科学院,待遇与原来丞相一样保持不变。大家都知道朕是十分重视科学院的。”
三个丞相都表示这样也好。吕好问当丞相的事情也解决了。
小赵皇帝又说:“钱宏,郑忠信看来不错。你们可以提拔一下,钱宏提两级,郑忠信提一级。再在各部门逐步任职,增加他们的阅历。”
“还有,王勇在吐蕃,文官、武官都是他一人任命的。要把他调出来。要文武分开。总的,此人也不错,要提拔适当的位置。”
李纲说:“王勇等吴革、许翰上任后,按圣上的意思由他们安排吧!”
徐处仁说:“圣上,这次朱慎将军功劳不小,怎样安排呢?”
小赵皇帝说:“按过去的习惯,还不好安排。朕准备建立一个军事学院,由她去负责吧!”
李纲问:“军事学院是干什么的?”
小赵皇帝说:“军事学院,就是让学员学习军事知识,以后去担任军官。我们的军官要提拔,也要先学习。要提高军事水平后再去任职。”
吴敏说:“这样,我们的军官以后就有水平了。打仗的时候办法就多了。”
徐处仁说:“打仗就靠信心,有办法,就有信心,军事学院好。”
小赵皇帝说:“我们今天就商量到这里。”
几个丞相走后,小赵皇帝到皇后的寝宫去抱儿子玩。几个宫女听了皇上的指示,还是有忙给孩子洗衣服的,有换尿片的。不再急着给皇上叩拜。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朱琏、刘桂香、朱慎都来了。小赵皇帝,已经打破了皇帝一个人吃饭,皇后、妃子各自吃饭的习惯,一家人在饭堂热热闹闹地。
开始用晚膳了,小赵皇帝问皇后:“皇后,我们宫女训练得如何?”
皇后说:“一人学两门技术,都学完了。”
小赵皇帝说:“她们怎么还没有遣散呢?”
皇后说:“圣上也走了,我又是大肚子,又是做月子,那有时间考虑遣散宫女的事情。”
小赵皇帝点点头,说:“有道理。现在,我们就要准备遣散了。”
小赵皇帝又说:“我们按每年发二两银子,按进宫时间计算。进宫时间长的,就多发,时间短的就少发。她们的衣服被盖,还有自己装饰的各样东西,谁在使用,就归谁。历年,她受到的赏赐归她所有。”
皇后说:“每年一两银子就行了。多了要多开支多少银子?”
小赵皇帝说:“走了,就痛一次,以后不会开支了。进一次宫,至少今后她们的嫁妆钱要富有。年纪大了,不好嫁人,总要有一点积蓄才好。”
“走的时候还是要检查的,不要把宫里值钱的东西偷走了。”
“偷东西处罚严厉吗?”
皇后说:“偷宫里的东西,严重的要处死。”
小赵皇帝说:“我们检查的时候严格点,查到了,把东西拿出来就行了,我们就放行。不要遣散宫女的时候,杀十几二十个人,影响不好。”
小赵皇帝说:“二十五岁以上,到五十岁以下,不是皇宫里缺了她就不行的人,统统放走。五十岁,自己要求走,我们也放人。五十岁以上皇宫每年发二两银子的生活费。这次放了人,下半年,再收一些年纪小的姑娘,明年开春再放一些人。以后,进宫最多五年,就放人。哪怕影响了人家的婚姻,人家等一下,没有大的影响。我们要结婚,要嫁人。人家也要结婚要嫁人。”
刘桂香说:“皇上真是菩萨心肠。”
小赵皇帝说:“不是菩萨心肠,是仁者爱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四海之内皆姐妹。”
皇后说:“那臣妾明天就去宣布。”
小赵皇帝说:“再宣布一条,按路途远近发路费。”
朱慎说:“圣上,臣妾还担心,我们的银子发到她们手里,路上被人抢了,偷了怎么办?”小赵皇帝说:“虽然我们大宋的社会秩序还算好,但是偷儿强盗什么时候绝过迹。朕看这样,远的宫女,我们就写一个发银子的证明。大宋的各地都有白银交子兑换处。拿着我们的条子,还有我们遣散回家的路条,凭这两个东西领钱。如果条子丢失,被偷被盗,还可以回来找我们补上。路条还可以到各地的驿站吃饭睡觉,又可以减少开支。”
晚上,小赵皇帝就下了一道诏书:“各驿站,最近皇宫开始遣散部分宫女。各驿站请凭宫女的路条,提供住宿,提供饮食。”
他又下了一道诏书:“各白银交子兑换处,最近皇宫开始遣散部分宫女,由于害怕宫女随身银子被抢被盗,你们兑换处可以凭我们皇宫的发放银子的证明,再查验路条。如果还怀疑,请查验宫女服装。所发的银子的证明交给上级,抵减皇宫的银子数量。”
第二天早朝等众大臣叩拜完毕,小赵皇帝就宣布任命:
小赵皇帝喊:“吕好问!”
吕好问出列。“臣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