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蒸汽大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龙寨特谴军的船队,在港湾里没有远去,一众穿越者都聚集在司天道的黑龙战舰上,围着手持无线电对讲机的徐子轩同学就等着看最后的压轴大戏呢。

等了一天,蒙古人才开始派出小股人马小心翼翼地去侦查黑龙寨特谴军撤退以后的阵地,看来这些南蛮宋军层出不穷的手段已经让那个也先不花警惕了。

再等了一天,蒙古人才又派出小股人马去探查已经空空如也的直沽寨。

许佛和徐子轩同学埋炸弹和炸药的手法很隐蔽,除非蒙古人掘地三尺,根本不可能发现暗藏的炸弹和炸药。

第三天蒙古人的大队人马开始入住直沽寨,海津镇已经被黑龙寨特谴军彻底夷为平地,蒙古人总不能让他们的大汗忽必烈住在帐篷里吧

看着鱼儿一条一条钻进鱼篓,最大的那一条就是不进去,一众穿越者是心急火燎。

第四天,黑龙寨的一众穿越者在望远镜里看到大队元军警戒护卫一顶黄落伞盖和一堆人马浩浩荡荡地进入了直沽寨。“鱼儿都进网了。收网!”王大军下令。

徐子轩同学颤抖的手指哆嗦了半天,也没按动发射开关,王大军看得不耐烦,劈手夺过来,直接按动发射开关。

惊天动地的巨响接连响起,火光烟尘升起的蘑菇云。多么美妙的时刻……



炸了营的直沽寨里一片混乱,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怯薛护卫军和近卫亲军被炸死炸伤不计其数,随行的蒙汉勋贵大臣也有大批死伤。蒙古人的大元朝廷受到重创。

遗憾的是,忽必烈没有死也没有重伤。黑龙寨的工兵没有大型爆破的经验技术水平不够高,爆炸物的分布不合理,没有达到理想的杀伤效果。

忽必烈不过是被受惊的战马掀下马,扭伤了脚踝骨。被人扶着还勉强能骑马。如果把握好起爆机会的话,这一次说不定就能要了元世祖忽必烈的性命,一了百了。好可惜!

黑龙寨特谴军拔錨起航,扬帆远去。

第六十四章刘岛基地

了却直沽寨的事情,黑龙寨特谴军的舰队也没急于返回黑龙寨,浩浩荡荡的船队航向山东半岛东端过了莱州和登州沿海海域,到达刘岛。

刘岛就是位于后世山东威海的刘公岛。刘公岛位于威海湾口,岛东碧海万顷,烟波浩淼,隔海遥遥可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是控扼渤海湾和黄海的海上要冲;在元代刘岛西面与元中书省所设置的宁海州文登县隔海相望。全岛植被茂密,郁郁葱葱,自然条件优越。在后世明清以至于近代民国现代天朝历史上,刘公岛一直是军事战略要地,堪称锁钥咽喉之地。

明代的军事重镇威海卫,清代的北洋水师提督府水师衙门,现代的北海舰队司令部都先后建于威海。刘岛北陡南缓,海岸线曲折,水深湾阔形势险要,适合建设军事设施,构筑军事要塞。

在刘公岛的北坡岸边,有数块巨大的天然板石顺坡而下,直抵海中,形似生姜连接在一起,因而得名板姜石,后演变为板礓石。因板礓石延伸入水,高低如阶梯,便于攀引,成为天然码头。当年刘岛居民捕鱼而归,常在此靠岸上岛。

黑龙寨特谴军的舰队大摇大摆航行到刘岛北部的外海驻泊了,就派了小艇舢板载了海军陆战队自刘岛北部的板礓石天然码头登陆占领全岛,也不去惊扰岛上原有的几户居民。好在北上的路上黑龙寨特谴军的舰队已经在刘岛驻泊过一次了,岛上居民以为这些人不过是过路的海客,不以为意。

现在看到大批武装人员上岛,虽然是事情不对劲,心下惊慌也不敢如何。元朝廷的官府一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就算是想报官也是无处可去的。

司天道指挥着船队把船上装载的粮食物资人员卸下一部分来,在岛上修建营寨码头,做常住的打算,按照黑龙寨军事组和班委会的计划,黑龙寨特谴军本次除了要攻击直沽寨和通州,还要袭扰山东沿海,切断蒙元与南方的海上交通。

如果能在山东半岛的东端建立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基地,就可以实现袭扰山东沿海,切断蒙元与南方的海上交通的战略目的。

黑龙寨特谴军北上劫掠了大批人口,拆迁海津镇的时候,司天道把能用的材料也都给装船运了出来,刘岛上森林密布,盛产黑松,现在劳动力充足,材料不缺,黑龙寨在刘岛上的基地很快就初具规模。

忙完这些,司天道就来找王大军。

“我来找你就是说一说下一步的行动,咱们北上之前,军事组和班委会的计划会议你也参加了。按照计划,由你来实施登陆以后的作战计划。现在直沽寨和通州的事情了结了该搞搞山东了。”

“袭扰山东沿海,切断蒙元与南方的海上交通,是个长期任务。只能是先建设好基地,再慢慢和他们玩。现在刘岛基地初具规模,以后的仗主要还得靠你来打。”

“我打算留下你陪蒙古鞑子慢慢玩,先撤退了。”

“你的海军先撤退了,我拿什么袭扰山东沿海?切断蒙元与南方的海上交通,没有舰队怎么可能啊?”王大军一惊。

我的舰队,给你留下一部分。这一次缴获的海船给你留下二十艘好的,包括缴获的那五艘泉州蒲家的大海船都给你留下。

“海军的人员,船上的武器火炮,都给你配齐。物资也留一些给你。”

你知道,蒙元根本没有像样的水师,大宋的定海水师也只有20-30艘战舰。给你留下二十艘好的战舰,配齐武器火炮,足够你保护刘岛基地,横行山东沿海,切断蒙元与南方的海上交通了。”

“什么?!大宋的定海水师也只有20-30艘战舰,忽悠我啊?怎么可能啊堂堂大宋的定海水师只有20-30艘战舰,够干什么?20-30艘木帆船,算什么海上军事力量啊?”

“嘿嘿,你不知道啊?大宋的大海船,一艘用多少人操作,作战人员还得配多少?”司天道也不着急娓娓道来。

“大宋的远洋大海船,一艘操舟就用400名船员水手操作,作战人员还得配600人,一艘船上船员水手加作战人员要超过1000人!”

“正常情况下,给你二十艘大海船,需要配备的船员水手和作战人员要20000-30000人”

咱们黑龙寨,不是国家,没有那么财大气粗,养活20000-30000人是个很大的负担,我想方设法压缩人员,这一次北上的舰船,都是尽可能只带船员水手,不带作战人员。

“从晏家村基地出发的时候,100艘舰船,只带船员水手和海军陆战队一万多人。后来一路北上又缴获了一批船只,收编了一些船员水手,才勉强把船队开动运作下来,也是老天保佑顺风顺水,才一路没事。”

“我不是舍不得多给你留船,是怕船多了,你养不起,管理不过来。其实,我也没有必要舍不得船只,反正肉烂在锅里,这个船谁管都是咱们黑龙寨的势力。”

我回去的路上顺便把蒙古人在密州板桥镇的水师连根拔了,这样,在中国大陆沿海,你有20艘大海船,只要不去主动招惹大宋水师,就是没有敌手的了。

就算你不去主动招惹大宋水师,大宋水师来主动招惹你,只要你不被人家速战速决消灭,我北上来救援你,也是来得及。

“咱们黑龙寨有个开发台湾的计划,这一次返程途中,我还会在台湾岛建一个基地。你们南北呼应,也有个照应。咱们黑龙寨有电台,联络方便。有事情你就发报求助,不会孤掌难鸣的。”

王大军点头,司天道接着说:

“给你20艘大海船,光海军力量人数就超过5000人了,如果再把那20000-30000俘虏都给你,加上你原来的人马,你手下就是40000-50000人,黑龙寨主基地本身还要发展,咱们黑龙寨虽然也算是个土豪,可如果一下子多出来40000-50000人,主基地在岭南,你远在山东,千里迢迢的物资补给,消耗也够惊人的了。

所以,这一次在通州和直沽寨俘虏的俘虏,只能给你留一部分,你留一半吧。一万人就差不多了,你留在北方开基地,咱们黑龙寨还要开台湾和海南岛的海外基地,四方布局,人力兵力捉襟见肘不够用,还得留一点人在主基地。



“再说了,你不是韩信,将兵也别多多益善了,就算你是韩军神,咱们黑龙寨也没有那么多钱给你养兵了。人家韩军神是萧何给他后勤补给,咱们黑龙寨就是石头和我在你后面折腾,一下子多出来40000-50000人,谁也受不了。咱们黑龙寨不是农民起义军,不能拿锄头木棍打仗靠吃大户补给,不给物资补给就让你扩军,那样是害你。”

“给你留一万身强力壮的俘虏,你在刘岛慢慢练兵,等形成战斗力再登陆山东作战,我尽快把过冬的被服和后续的武器物资从海路给你送来。”

“你们在北方过冬需要的被服,秋意在黑龙寨那边给你赶制呢。来得及,刘岛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又具有春冷、夏凉、秋暖、冬温的气候特点,不会让你们挨冻的。”

王大军好大喜功,知道到预期的20000-30000俘虏被打了劫,当然不是很满意,为了顾全大局还是点头了。

司天道是搞外贸出身,谈判的技巧是先谈有共识的容易谈妥的事情,说了两个事情,再说一个事情。

“最后一个是大事,黑龙寨主基地兵力空虚。你是黑龙寨的主力,留在北方,黑龙寨主基地看家的兵力就不够用了,还得练兵。本来,咱们黑龙寨你最擅长练兵,干这个最合适,现在你留在北方脱不开身,就让你手下的“淫贱双雄”张胖子张廋子带着他们手下那两个营,回黑龙寨主基地那边再练点兵出来。”

司天道看到王大军脸色不对赶紧又说

“我知道,把二张的两个营调走,你手下的力量就薄弱了,所以啊,军事组又让李修德调一个炮兵营,许佛调一个工兵营给你补充力量。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都是技术兵种,拿两个营的技术兵种换你两个营的步兵,你也不算是吃亏。力量不会被削弱,还有可能变强。”

王大军不满意,就说:

“我不在乎兵力人数,我要问的是谁带兵?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谁是带兵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呵呵,这个你不用担心。那个炮兵营营长是黎才星,是个机灵人,以前是学工科的,有点小野心,喜欢搞维稳的工作,算是在行政方面有天赋;你如果在山东开辟根据地的话,这个人很有用。”

“工兵营营长是徐子轩,也是学工科的,研究过金属探测器,搞过遥控炸弹,是个专门人才。能”

“就是号称帅得惊动联合国的那个小白脸?”

王大军还有点勉强。

“不能以貌取人啊,人家长得帅可不是绣花枕头。研究过金属探测器,搞过遥控炸弹就算是人才了。现在,你们刘岛基地,你一个,徐子轩、黎才星,加上和你一起留下的陈威力,四员大将,也是人才济济了,力量比主基地也不差很多了。

“这样一来,你在山东,海军陆军,步兵炮兵工兵,力量配置兵种搭配齐全合理了,我就在后面搞搞后勤,看着你在山东大展拳脚了”

王大军总算是满意了,司天道任务完成赶紧撤退,和王大军阀讨价还价不是个好差事。

王大军在俘虏中选人的时候,把年纪小的,都剔除在外。韩小六年纪小,看起来身体也显得单薄,没有入选,就和他的哥哥韩小五洒泪告别,继续上船,随着黑龙寨特谴军回航的船队南下了。

虽然少了二十条船,依旧是浩浩荡荡的船队,船队运载着的十几万移民的移民目的地是地处东南茫茫大海中的“夷洲”宝岛台湾。

第六十五章兵取胶州湾

司天道的船队离开刘岛,沿海航行进入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去完成对王大军的承诺,把蒙元在密州板桥镇的水师连根拔起。

密州板桥镇位于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后世的青岛附近。北宋时期,密州板桥镇市舶司是北宋在沿海口岸设立的5个市舶司之一,也是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立市舶司的大口岸。它主要负责山东半岛和苏北诸口岸与高丽、日本等国的海上贸易事宜。

板桥镇设立市舶司后,由于负责中国北方所有口岸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事宜,使板桥镇容纳来此地办理进出口手续的中外籍人员成倍增加;胶州湾海面上的船只进进出出,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为了配合板桥镇市舶司的日常管理,北宋朝廷还将胶西县设在板桥镇。

在北宋和辽国对峙时期,中国东北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成为辽国的天下。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的登州、莱州等港口由于与北方的辽国隔海相望,为此北宋朝廷下令严禁商贸船只进出登州、莱州等山东半岛北部的口岸,改在板桥镇口岸直接进出口。

至此,板桥镇口岸成为山东半岛通高丽、日本的唯一大港,板桥镇及其胶州湾也空前繁忙起来。这一时期,密州板桥镇口岸码头开始大规模扩建,胶州湾内高丽船、日本船、蕃舶以及中国南北方的商船云集,千帆竞发;板桥镇里红男绿女摩肩擦身,操着北方官话、吴侬软语和高丽话、日本话以及南洋诸香国语言的人们频繁进出酒肆、勾栏(娱乐场所)、店铺、街巷。板桥镇及胶西县出现了历史上最繁华的局面。

南宋建炎三年,密州板桥镇与登州、莱州等沿海口岸相继被金兵占据,往日千船万帆的密州板桥镇开始变得冷冷清清。南宋绍兴十二年,宋金两国通过边境商贸谈判,在已闭港十多年的板桥镇设立了板桥榷场,进行南北海上贸易。在金代统治的百余年间,板桥榷场兴废无常,断断续续经营了五六十年,直至金灭入元。

金元时期,剥削严重,加上受到不断的外来侵扰及野蛮统治,社会与经济处于滞退状态。到元代,整个山东只有126万人、38万户,与金代相比,人数减少约87%、户数减少约75%,更不及西汉时期的十分之一,板桥镇更形衰败。

入元以后,蒙元统治者为了方便掠夺南方的财富和资源,重视海运,在密州板桥镇设置板桥寨,由汉人将领董文炳主持,一边开展对大宋的走私贸易,获取粮食盐铁等战略物资,一边积极收编沿海的海盗武装招募亡命,秘购战船营建水师,准备大举从海路攻宋。

在研究宋代历史的时候,司天道就注意到在蒙元忠实鹰犬汉人将领董文炳的传记里有董文炳“下江阴(今属江苏),招张暄,顺江出海,进取澉浦……”攻逼临安,截断南宋朝廷逃亡路线的记载。就奇怪蒙元水师什么时候变得这样生猛了啊不但沿海内河通吃还能长途奔袭大范围迂回作战。船运航海和水战海战是需要长期训练和相当的技术积累的,没有外力帮助这绝不是二十年三十年能做到的。

直到这一次领兵北上,俘获了大批走私船只,审问过俘虏,司天道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宋沿海,一直有人私通敌国,长期向蒙元走私出售蒙元南下侵略大宋所需的粮食军械战船等重要物资。

就司天道了解的情报,蒙元的板桥寨目前的规模还不大,只有百多艘战船,几千人把守。

以司天道手里掌握的力量,拔掉板桥寨完全没有问题。

船队到了胶州湾外海,司天道召集黑龙寨特谴军的各位穿越者将领开会,讨论进攻密州板桥镇拔掉板桥寨的事宜。

程逆风许佛李修德张银铛张宾一帮人等对于打板桥镇拔掉板桥寨都很高兴。

事先就已经探明了敌情,司天道就直接分派任务,命令二张的两个营于夜间在板桥寨附近沿海登陆开辟滩头阵地,接应程逆风许佛李修德的大部队登陆以后一起向板桥寨发动进攻;自己率领船队封锁胶州湾出海口,把板桥镇港口里的大小船只来个一网打尽。

板桥寨里的元军,司天道没打算全歼,有意放走一部分,制造大宋水师大举登陆攻打山东半岛的声势,拖住蒙元南下增援的脚步,这才是黑龙寨特谴军此次出兵北上的目的。

张胖子和张廋子两个人得了命令就回去布置,这一天夜里正值满月涨潮。部队准备好了,就半夜出发,两个营的部队乘坐舢板小艇分别自胶州湾两侧海滩登陆,兵不血刃,一夜之间就开辟出来了两处滩头阵地,天一亮逆风许佛李修德的大部队得到登陆成功的信号也大举登陆,大批身穿红战袄的“宋军”登陆胶州湾,一时间搞得轰轰烈烈声势浩大。

板桥寨的守军看到形势不对匆忙组织抵抗,守寨将领,那个司天道的“情敌”董文炳的儿子董德馨,早已经得到“宋军”攻袭大都城的消息,现在看到“宋军”大举来犯哪里敢拼死抵抗,借口“搬救兵”直接就逃跑了。

主将逃跑,板桥寨的守军再无心抵抗,黑龙寨特谴军的火炮登陆以后,对着寨墙轰了几炮,喊了一通话招降,也不用多废话守军就直接投降了。

板桥镇港口里的船只都是各路“投效”蒙元的奸商海盗乌合之众操舟驾驶,如今大宋军到港口被封锁,突围不能,板桥寨的守军投降,也不用黑龙寨特谴军招降,自己就主动要求投降了,司天道派人受降收编,毫不费力又得了一百余艘战船。

本来司天道还认为维持规模庞大的海军耗费太大打算压缩海军规模,现在这个仗一打起来,身不由己居然把黑龙寨海军搞得越来越多了,加上原来的二百多条海船,司天道手里的海军船只数量居然有了四百条船。

手里有了四百条船,运力充足司天道索性大搞,把板桥镇的居民物资也全数装船运走,釜底抽薪。让蒙元再无法恢复板桥镇板桥寨和板桥水师。

北宋时期,板桥镇由于海贸发达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和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合称天下四大镇,虽然金元时期受到不断的外来侵扰及野蛮统治,社会与经济处于滞退状态。到现在板桥镇仍然有人口数万之多,司天道也不客气,连同在板桥市舶司和板桥寨的仓库里缴获的财物物资一起装船运走。板桥港口的码头设施和港口也全部破坏。

黑龙寨一直都有在适当范围内布局扩张的计划,迁走蒙元统治区内的汉人百姓,破坏蒙元统治区的经济,既能削弱蒙元政权的力量又能救蒙元统治区内的汉人百姓出离水深火热之中,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事与愿违的是,板桥镇的汉人百姓不管黑龙寨的“大宋官军”如何好言好语百般劝说,就是哭着喊着不肯搬迁。

司天道不是王大军阀,狠不下心来用刺刀逼迫老百姓强行搬迁,一时间郁闷得不行也无计可施,倒是张胖子出了个主意,每天派出部队佯攻离板桥镇不远的密州城,搞得炮声轰隆隆像要打打仗的架势吓唬板桥镇的汉人百姓。谁都知道,大兵一到战乱开始玉石俱焚老百姓是没有好的,几天以后,板桥镇的居民就范了,开始陆续登船。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密州城里的百姓和附近乡下的老百姓也有不少不明所以跟了出来的,累计迁出的百姓有近十万人,加上从海津镇通州迁出的人口,这一次,黑龙寨一次性就从蒙元统治区解救了二十万人出来。

司天道盘算着,这二十万人口,一半要用来开发台湾,另一半用来开发海南岛,有技术有手艺的人黑龙寨主基地晏家村基地也用得上。就发电报给黑龙寨主基地,要班委会和军事组安排人手去台湾海南岛接受外来人口安排两地的移民和开发事宜。

黑龙寨主基地一边得到这个报告,一时有些乱套。黑龙寨的穿越者人数实在是太少了,才六十个人,一时之间居然派不出管理台湾和海南岛的管理者来,抓了瞎。

班委会和军事组连续召开了几次会议,就是没有人愿意去管理台湾和海南这两个气候温暖资源丰富的宝岛。

李正石秋意和萝卜等人对黑龙寨的这些同学们也是无可奈何。好歹也是管理十万百姓的一方诸侯,怎么就没有人愿意去管事呢?没办法,小市民的特点就是怕苦怕累不爱出头不喜欢承担责任。

最后好歹有个张宇辰出来,愿意去台湾当台湾总督。对张宇辰这个哥们,李正石是了解的,这个哥们性格有些“二”,没有自知之明,初中时候就闹出来过自称练过跆拳道,结果被人给轻松摔倒在地大丢颜面的事情。

让他一个人去管理台湾的十万百姓,李正石还真不放心,虽然李正石和张宇辰关系一般,但好歹是初中时候就在一起的同学,总不能就这样让张宇辰去台湾吃苦头不是?

还好,一个和张宇辰关系不错的姓龙大名叫龙王的同学愿意和张宇辰一起去台湾。

临到最后,那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穆慈居然也要跟着,结果,黑龙寨台湾基地的管理人员就是张宇辰龙王和穆慈三个人。

海南基地,李正石好说歹说,让和李正石同住一个房间的谢悠善去开辟接收了。

第六十六章开发台湾岛

有学者研究:在宋代,台湾被称为流求。以流求(琉求)指現在的琉球而非指台湾,是从明末开始的,一直要到那個時期以后,中國大陸的汉人才對琉球群岛和台湾的區別,有比較清楚的认识,也開始把現在的琉球称为“大琉球,而台湾北端則被叫做是“小琉球”。

也有学者认为某些中国史籍中的“夷州”就是台湾:

“夷州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种荆为蕃鄣。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刻画,其内有文章,好以为饰也。……”

黑龙寨的穿越者可不会去研究考证台湾的历史称谓,浩浩荡荡的船队直接航行到台湾岛。

有现代海图上标注的精确的经纬度,现代的导航定位仪器导航定位,船队直接开到后世位于台湾北部的基隆。

在后世,基隆以深水谷湾之天然良港著名,美丽基隆雄踞北台湾是个依山傍海的美丽港湾。

司天道先把船队停在外海,再派小艇进港探明航道,把船队引导进港湾停泊了。

这个时候,台湾还没有汉人生活,原住民也不会多,也不可能有什么武装力量威胁到黑龙寨特谴军的船队,大模大样就来个部队登陆,接着就是修建码头栈桥,运送物资和人员上岸。

十万迁移人口,是个庞大可怕的数字,光是组织移民上岸司天道就忙了四五天。

乱哄哄的场面,让司天道很头疼。

还好,在黑龙寨特谴军占领海津镇打破通州攻克板桥寨以后,就不断有一些前任的蒙元统治区的官吏士绅来投效大宋,司天道也不说破自己的真实身份,来者不拒全部接纳了这些人,或者在某些人看来,这些人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但现在黑龙寨有十万二十万迁移人口需要管理,顾不得太多,水至清则无鱼,建立秩序是当前要务,还免不了要用到这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维持社会秩序。

至于剥削和压迫,在司天道看来,所谓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本身就是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历史,黑龙寨的穿越者不过是一群草根小市民,拿不出来解决人类社会症结的办法,只不过是看不得蒙古人的所作所为罢了。

这个世界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黑龙寨的穿越者没有什么设计,没有人会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是什么“救世主”“设计师”。

所谓的理想社会普世价值乌托邦,在现代网络时代生活过来的人们看来都是些忽悠和欺骗。咱们草根小市民当初是被和谐被代表的一群人,怎么可能知道人类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啊。

找个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的好地方把蒙元统治区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迁移出来,给他们提供生存所必需的粮食工具农具,建立必要的秩序,也就算是对得起他们了。

首先是港口和码头区的建设。未来黑龙寨在台湾的驻军的营寨就在这附近建造。储存粮食物资的仓库也修建在这里。

基隆附近的地形多丘陵而少平地,东侧及西侧各被基隆火山群及五指山山脉环绕。平地主要聚集于基隆港沿岸、海岸线及基隆河河谷一带,其余地区大多为山坡地;

司天道把基隆港沿岸、海岸线及基隆河河谷一带的平地划分为四大区域。

黑龙寨管理区,主要是黑龙寨在台湾的驻军的营寨和储存粮食物资的仓库,位于港口和码头区附近。

海津镇管理区,位于基隆港附近蜿蜒绵长的的海岸线上,主要由自海津镇和直沽寨迁出的人口居住,委派以前蒙元在海津镇和直沽寨的汉人官吏管理。

司天道有一个发展渔业和盐业的计划,搞渔业和盐业,早先居住在渤海湾的海津镇和直沽寨的居民很容易上手。

通州管理区,主要由自通州迁出人口居住。

台湾北部最适合发展农耕的土地是台北盆地底部也就是后世的台北市附近,在台湾未来台北盆地是必然要开发的,肥沃的台北盆地搞甘蔗种植发展制糖业和合适,黑龙寨已经有了一个在台湾岛发展制糖业的远期规划,台北盆地是未来发展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的重点地区。

台北盆地开发展开以后,基隆和台北盆地之间的交通运输必然繁荣发达

司天道的想法是,生活在水旱码头通州的人们搞交通运输最合适。任何一个地域的发展都是离不开交通运输的。

基隆市的河川可分为两大系统,以狮球岭为分水岭,主要分为基隆港水系、基隆河水系两大流域;除了基隆河及基隆港附近河流以外,其他河川大多短小且流量不稳。

基隆港水系的主要四条河川贯穿基隆港附近地区,基隆开发早期可以发展其航运功能,这也是基隆港区的地形象征决定的;其中西定河和南荣河的下游司天道打算将来进行整治,并将两条河道合并成一条运河。基隆港区附近原有的河流和涂滩地,也会在在未来一段时期分别整治为运河和码头。

司天道相信,不远的将来,搬迁到基隆港的通州迁出人口在基隆港一定找到自己的位置会安居乐业乐不思蜀。

板桥镇管理区,位置邻近基隆港的港口和码头区,未来定位是商业区和对外贸易区,主要由自板桥镇和密州迁出人口居住。板桥镇本来就是北方的大商港,经营商贸是老本行。商人是不会错过赚钱的商机的少不得要做起生意来。

由于冬季受东北季风经过海洋及因背山面海的原因造成潮湿多雨,夏季受西南季风要越过山岭才能到达之因,基隆虽位居台湾之最北端,但相当炎热。

黑龙寨特谴军迁移人口开发台湾岛时间选在冬季,主要原因是冬季蚊虫较少大规模爆发疟疾的可能性降低,挺过了最早的一段水土不服的艰难时期,以后就好办了,司天道要求移民们不喝生水多修建厕所不随地大小便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防疫工作。

后世基隆别称“雨港”,主要原因为基隆时常多雨阴湿的气候所造成。进入冬季时,基隆正好处于东北季风从中国大陆北方南下至台湾的迎风面地带,加上多山的地形干扰季风进入内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